登陆注册
11437800000358

第358章 两位智者

面对郑国的嚣张气焰,晋厉公决定:出兵伐郑,要彻底打服、打残。

当时,士燮提出反对意见,认为如果诸侯都背叛,那么晋国的危机就可以缓和;如果只是郑国背叛,那么晋国的危机马上就要到来。

这话什么道理?他并不担心外在的压力。如果诸侯都背叛,晋国内部一定会修明政事,一致对外;郑国背叛,晋国出兵,胜利后,必然骄傲自满。伯宗之死,已经让他察觉到了晋国内部的一丝隐忧。当年他的父亲士会主动让位,就是为了防止郤克在内部发难。

内患,这才是晋国的致命伤。

身为首席执政大臣,栾书坚决不同意。上次韩厥劝阻,得到同意;这次士燮反对,反对无效。栾书说:“决不能在我们手里失去诸侯,必须讨伐郑国。”

其实,此时的晋国,相对于楚国,已经占据上风。但是,栾书根本看不到内部的忧患,却还想在外战更上层楼,因为,他并不明白,内忧的危害,远远超过外患。

公元前575年4月12日,晋国出兵。

中军帅:栾书;

中军佐:士燮;

上军将:郤锜;

上军佐:荀偃;

下军将:韩厥;

新军佐:郤至;

此时的晋国,已经是‘四军八卿’。下军佐智罃,作为留守人员,没有随军前往;另外,郤犨已经提拔为新军将,代替赵旃。

郤犨常常负责外交,故而派他去卫、齐请兵,由郤至代管新军;栾魇(栾书嫡长子)则去鲁国请兵。

晋国多方联络,显然准备要与楚国大战一场,鲁国的孟献子预言,晋国一定能胜利。

诸侯气势汹汹杀奔郑国,战争的阴云,再次笼罩在郑国上空。面对如此大军,即使郑国善战,也自认无法抵抗。无论是军队的数量、质量,他们都不占优势,最关键的是,他们不占道义。

只因贪图那片土地,最终引来诸侯的大军。不过,这对他们已经习惯了,战争,就跟游戏一样,结束了,还要从头再来。

最后,他们只剩下一根救命的稻草——楚国。

郑国立刻派使者去楚国求援,同时,一位叫姚句耳的大臣同行,以观察形势。

战云,密布郑国上空。

郑国来求援,正合楚国心意。

这些年,晋国太嚣张,败秦麻隧,会盟戚地,甚至举行钟离会盟,跟吴国勾搭到一起。楚国反而成为配角,眼睁睁看着晋国壮大,这是楚国绝对不能容忍的。

但是,无论如何,先挑起战争的,是楚国。

楚共王决定出兵,由司马子反率领中军,令尹子重率领左军,右尹子辛率领右军,浩浩荡荡,北上救郑。

子反和子重,他们的简历,前文多有介绍。

唯一让人奇怪的是,作为令尹的子重,没有作为楚共王的副手,率领中军。在楚国,令尹就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平日治理国政,出征带兵作战,如今出兵,却由司马子反作为统帅,这违背常理。

很明显,楚国的上层,出现了不和谐因素,而且不是一般的裂痕。令尹子重是‘西门之盟’的坚决支持者,司马子反却想破坏这来之不易的和平,强烈要求救郑。俩人之间,已经不像灭掉申公巫臣的族人那么团结。

另外右尹子辛,也是个贪婪之辈,将来死的很丢人。

关键是,楚共王赞同子反的观点,决定出兵,这让子重无话可说,只能随声附和。而且,由于意见不同,楚共王把重要的军权,交给了子反,这让子重内心很不爽。

祸根,出征前已经埋下。

这次出兵,事关重大,子反初次作为主帅,心中也是没底。路过申地(今河南南阳)的时候,他前去拜访老臣申叔时,请他谈谈对这次出兵的看法,希望能得到指点。

申叔时曾经辅佐楚庄王,如今已经老了,退休在家,不问朝政,但是,他依然关心着楚国。

前年子反背弃盟约,申叔时就很不满,认为他难逃一劫。现在正式出兵,要北上与晋国争锋,前途凶险,子反亲自来请教,申叔时依然没给他好脸色。

他发表了一段长篇大论,大致意思:德行、道义、礼法、信用、刑法,都是战争的手段。这些条件相辅相成,就会上下和睦,没有矛盾。现在的楚国,内部丢弃百姓,外部断绝友好,亵渎神圣的盟约,说话不讲信用,违反时令发动战争。谁还肯去卖命?努力去做吧,今后不会再相见了。

申叔时是贤臣,颇有见识,他预测到了战争的结局,却无法阻止悲剧的发生。这里还出现了一个成语,和睦相处。

几句话,子反怅然若失。

道理简单明了,但这是战争,大军已经出发,宁可向前战死,绝不半途收兵。

郑国大臣姚句耳,看着浩浩荡荡的楚国大军,摇摇头,抢先回国。

执政大臣子驷问他情况如何?姚句耳点出了楚军的弊端:“楚军行动迅速,经过险要的地方行列不整。速度快则考虑不周,行列乱则军无斗志,这样如何作战?楚军,不可靠。”

再说晋军,公元前575年5月,渡过黄河。

几乎都可以见到楚军的阵营了,晋军的内部,有个人,还在努力试图阻止这场战争,就是中军佐士燮。

出兵之前的那一刻,他就提出反对意见,但是面对栾书,反对无效。

现在,听说楚国大军马上就到,士燮再次提出撤军。

当初赵氏的灭门,诸位大臣之间已经开始分裂;晋厉公上台后,又灭了贤臣伯宗;打败秦国,更增加了他的骄横,他根本不明白,自己最大的威胁,不在国外,而在国内。

士燮说:“此时假装逃避楚军,能够缓和内部忧患;称霸会盟的事情,不是我们能够做到的,最好还是留给后人吧!我们这一代,如果能够让群臣和睦,敬侍国君,就足够了。”

不同人不同的见识,晋国内部,派系众多,各自为政。特别是‘六卿’,拉帮结派,争权夺利,不再关心国家,不再对国君充满敬畏。就像诸侯渺视周天子一样,大臣也开始渺视诸侯,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

如今的晋国,首要任务不是开战,不是争霸,不是镇压四境,而是先加强内部的团结。如果外患存在,大家必然团结一心,共御外辱;如果消灭外患,内部矛盾必然爆发,后果难料啊!

这是蛊惑军心,临阵脱逃。也就士燮敢这么说,如果换做别人,早就被砍头了。

身为中军帅的栾书,根本不赞同,甚至很生气。他看不到晋国的内在危机,更不愿意在自己执政时期失去诸侯,所以,必须战,必须夺回郑国,与楚国决一雌雄。

如今已经箭在弦上,岂能临阵脱逃,那是晋国的耻辱,是他中军帅栾书的耻辱,绝对不能容忍。栾书带着怒意,只回复了简单的两个字:“不行。”

战争,伤亡的不仅是士兵,遭难的不仅是百姓,更为关键的,是对上层机构内部的破坏。那种伤害,比一场胜利还要惨重。

士燮,与申叔时一样,预测到了晋国未来的惨剧,却阻止不了惨剧的发生。

公元前575年6月,晋、楚两军,列阵鄢陵(今河南省鄢陵县),虎视眈眈。

士燮依旧不想开战,希望以和平手段,消除这场战争,这样留下一个外部威胁,有利于内部团结。

郤至反驳道:“当初韩原之战,惠公被俘;箕地之战,先轸殒命;邲之战,荀伯失败。这些都是晋国的耻辱,您也了解。如今我们逃避楚国,就是增加晋国的耻辱。”

作为‘三郤’之一的郤至,年轻气盛,以新军佐独帅新军,哪里有士燮的远见卓识?他根本不知道,士燮,正是为郤氏而担忧。

士燮说:“先君屡次作战,那是有原因的。当时楚国、秦国、齐国、北狄都很强大,我们不尽力作战,就会被削弱。如今三强已服,只剩下楚国。只有圣人,才能做到内外安定,没有祸患。否则的话,外部安定,必有内忧,我们何不放掉楚国,把他作为外部的戒惧呢?”

可以说,士燮的见识,远远超于其他人。正如后来的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所说:入则无法家拂(弼)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对于士燮的话,晋国上下,没有一个人听从,他们甚至对士燮很反感。作为中军佐,军队的二把手,大战将近,却一再蛊惑撤、撤、撤,实在有损士气。念他是国家老臣,颇有功劳,而且士氏也是大家族,暂不追究。

众将的目标只有一个——打败楚国,建功立业。至于未来如何、国君如何?他们可不管那么多。

晋、楚都有超级人才,楚国的申叔时,知道自己反对无效,只能警告子反,前途危险;晋国的士燮,预感到今朝的胜利,将给内部带来无穷后患,多次劝阻,也是无效。

正所谓‘英雄所见略同’,然而,个人的力量,难以改变历史的发展。

大战,一触即发。

同类推荐
  • 锦衣霸明

    锦衣霸明

    万历47年;萨尔浒之战奏响了大明走向衰败的钟声,彼时;秦锋仅仅是那修罗场上的一名小小锦衣卫。来到大明,秦锋得到的并非是友善;热血战场、区别对待、不公经历、腹黑对弈,在这一场场命运摆动的角斗场上,他唯有争命。命运必须掌握在自己手中,靠别人?你将死无葬身之地!世间没有永恒的敌人或朋友,唯有那利益是永恒不变的,在大明平和的背后却暗藏无尽暗涌。皇权、祖制、勋贵、官僚、党争、派别、利益、建奴、民心、灾害……光明之下必为阴影;阴影之下所藏便为那无尽利益,而拨动利益的核心正是那所谓的人心!绣春刀,飞鱼服,这是一种敢为天下先的信念;历史自这一刻改变,锦衣为王的时代就在脚下…………锦衣霸明书友群:938887683
  • 高贵典雅的古希腊文明

    高贵典雅的古希腊文明

    古希腊是西方历史的开源,持续了约650年。本书从古希腊的光辉岁月、古希腊的神话故事、古希腊的战争、古希腊的哲学、古希腊的史学等多方面来描写古希腊,突出了古希腊文明的高贵典雅。
  • 江山旧梦

    江山旧梦

    我看红尘多娇,我看江山如画,我看名将美人,不许人间见白头;我看自古英雄,总被雨打风吹散。
  • 三国之帝心

    三国之帝心

    乱世造英雄,三国乱世,英雄齐聚,皆为天下,为夺天下阴谋阳谋层出不穷。重生三国,吾命由吾不由天!吾必逆天改命!夺取天下!逐鹿中原,争战天下,英雄战武,谋士斗智,江山如画,美人如梦……(本书重谋略)
  • 汉武帝北击匈奴

    汉武帝北击匈奴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是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中国文化知识读本:汉武帝北击匈奴》》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向你介绍了汉初的休养生息政策与汉匈关系,汉武帝以后的绥抚政策,汉文化对匈奴的影响等有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总裁的替婚前妻

    总裁的替婚前妻

    “老公,你今晚会回来吃饭吗?”婉馨眼眸含笑地在电话这头温柔地问道。电话那头传来君昊淡淡的,听不出任何感情的声音,“嗯,会。”“那我等你哦,么么。”婉馨在话筒上甜蜜地亲了老公一下,耳边却已传来了电话被挂掉发出“嘟、嘟!”的声音,婉馨的好心情顿时有些失落,定定地看着话筒,他今天怎么了?平时就算心情再不好,也从来没有在不打招呼的前提下挂掉自己的电话。更何况平时都会在电……
  • 任正非这个人

    任正非这个人

    华为是一家十分独特的企业,其分散的股权结构、出众的国际市场业绩以及对自身形象和战略的严密保护,使得华为成为一条罩上了神秘面纱的“中国龙”……
  • 世界足球演义

    世界足球演义

    用不一样的方式来讲述关于足球的那些故事,让我们从1998年的世界杯赛场说起。
  • 蜀汉纪

    蜀汉纪

    我是刘诞刘诞侬晓得哇?(不晓得。)好吧,可能你对我不是很熟悉,但是我的哥哥你应该认识。我大哥名叫刘范,是个不得了的人物,官拜左中郎将,在朝中那也算的上是数一数二的……(刘范?也不晓得。)好吧,好吧,既然不晓得,那我就不说我大哥了。我还有三弟,三弟名为刘瑁字叔玉,在京城也算……(不用再说了,也不晓得。)好吧好吧,幸好我还有一个比较有名的弟弟,叫做刘璋!(哦?刘璋?)没错,就是你脑海里的那个刘璋。(我脑海里没有刘璋啊喂!)这里,是汉末后世还给它取了一个独立的名字——三国这是个老套的故事,这是一个离奇的故事且看刘仲玉将会在这个时代产生怎样的纠葛开始怎样的生活
  • 力庄严三昧经

    力庄严三昧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公主难养

    公主难养

    璃筠,一个呆萌善良的公主,却被她的心动之人害得国破家亡?没得选择,她只能硬着头皮去复仇。诶,等等!怎么感觉像羊入虎口?赶着跑到别人宫里做妃子;天天和这个斗,那个斗;还有各式各样的花美男来勾搭。这样子,真的算是复仇吗?等她终于醒悟过来,狠下心来复仇,却被告知:对不起,你找错仇人了。那好吧,只能重新谋划复仇之路了,顺便先把某傲娇毒舌皇帝骗到手!
  • 如果这是宋史(新版套装全5册)

    如果这是宋史(新版套装全5册)

    乱世是一只万花筒,能变幻出任何意想不到的东西。军阀郭威在家人尽被屠戳后登上了人世间至高无上的皇位宝座;柴荣众叛亲离濒临绝境却开始了自己百战百胜、波澜壮阔的一生;赵匡胤穷极无聊受尽白眼选择离家出走,没有任何人看好他的前景,几年之后居然轮到他来设计新一代帝国的蓝图。阴差阳错,期间历史的进程只要稍微正常一点点,就绝不是这个结果。而这些,也导致了新帝国的不一样。身为军人的开国皇帝却压抑军队;拥有一生不败的战绩,却在历代所有开国皇帝中创造出拓地速度垫底的纪录;站在支离破碎的土地上,却以惊人的速度创造出了前所未有的财富!
  • 王孝和的故事

    王孝和的故事

    《王孝和的故事(彩色绘图版)》是一个真实的故事。王孝和在学生时代就积极投身革命并迅速地成长起来,终于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后来又在工厂领导工人群众闹罢工,遭到国民党当局逮捕。在法庭上,他公开揭露国民党反动派的阴谋;在狱中,他经受了种种酷刑,宁死不屈;最后在对敌人愤怒的斥责声中英勇就义,年仅24岁。故事真实生动,激荡人心,催人奋进。
  • 二花和她的儿子

    二花和她的儿子

    农村妇女二花同有权有势的乡党委书记比拼,将儿子塑造成了胜利的象征。因而造成了儿子和二花本人的人生悲剧。故事精彩,引人入胜。小说揭示出了普通人该如何做人,怎样做事的深刻哲理。
  • 至尊狙神

    至尊狙神

    这天上天下的神灵圣阶尽踩爷的脚下。这天上天下,唯爷独尊!爷的枪下,谁敢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