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456200000011

第11章 西汉时期

汉高祖刘邦以平民为天子是中国历史上的创举。刘邦,邦者得国也,得天下后为人民所赐。其父为刘太公,母刘媪,历史上均不知其原姓名,可见汉高祖是平民家庭出身。

刘邦为秦时之亭长[注:钱按:亭长相当于今日之派出所所长。],古代十里一亭,即有一派出所,而泗水亭长尚有一二亭卒。跟刘邦得天下的革命集团均是平民社会中人。其中最著名者厥为萧何,原在衙门内当差;尚有曹参,亦是衙门内之监狱官;陈平是一穷苦平民;周勃是出丧时吹箫的;韩信是要饭的;黥布是充军的;只有一个贵族,是张良,其祖父为韩相。自六国灭后,张良为韩复仇,时欲杀秦王。

从平民做到国家领袖实不容易,汉高祖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平民政府。高祖识字不多,他是从农村社会出来的,也不懂政治。当时最大的问题便是封建与否的问题。

有人曾对秦王说:“自古以来没有不封建而可以长治久安的。既已为王,子仍为单身汉,应封其为国王。”劝秦王封其子。秦王问楚人李斯。李斯师事荀卿。斯答道:“不能封,因世界有封建国,才有战争,故不封为是。”这番话是为公而说,为全人类而说,而劝秦王封其子的意见是为私而说。

于是秦王焚书,烧毁反对政府的书。这虽不好,但秦始皇废封建行郡县却是好的,焚书坑儒只是压服反对政府的人。

秦国不封建,故其国祚不久。这是可笑理论。当时又有革命军,其口号是“复立六国后世”。想复国,其实只是瞎说,何以不封九国?但革命军不主张封秦,先攻占秦者,先得秦国,可立为王。

刘邦首先攻入关中,故封为王。刘邦力战五年,而统一中国。当时黥布、彭越均带大兵在外出战,高祖不得已而封之,但并不放心,故后杀之,谓之诛戮功臣,于是再封亲戚与家族之同姓王,外姓则封侯。汉高祖刘邦再行封建,此乃为了巩固政权。此举汉高祖实不如秦王高明。

当时周天子为王,下有公侯伯子男。

战国时则均为王。

汉代则中央为天子,封出有王与侯两等级。

“非刘氏不得王”,此举实不通。

“非有功不得侯。”立功者,乃助高祖战而有功者封侯,实亦不通。

汉高祖妻吕氏[注:钱按:吕氏当时为中国第一女王。],为人凶狠,曾助刘邦得天下,邦死,子封王,吕氏命姓吕的亦封王,称诸吕。政府分刘、吕两派,封侯之功臣,见事态严重,遂联合而杀吕氏家族,再外出寻回刘氏作王。

高祖子惠帝立,惠帝后文帝。高祖之妾生刘恒即文帝,被封王于外,当妻党势力弱时,功臣请刘恒还。文帝亦是一位好帝王。

当时尚有赵王、齐王、楚王、吴王、梁王等,刘恒仅是一小王代王,功臣及诸王均看不起他,但封王后极好。一日,文帝问相曰:“一年收租若干?杀犯人多少?”丞相周勃均以“不知”回答。文帝再问:“君为相所办何事?”相答道:“可问司其职者。”文帝再问相:“君所管何事?”相答道:“助王摄理阴阳。”后周勃辞职。

当时文帝问洛阳一长者:“国家有无人才?”此长者答道:“只有一位二十一二岁的青年,名叫贾谊的。”遂派人送贾谊到京。文帝见贾谊,贾上政事疏,力劝文帝尽速改革政制。后来文帝与贾谊促膝长谈,直谈到深夜,谈完了国事,再继续谈鬼神。文帝道:“与贾谊见面后,深感自己不及贾谊远甚。”可见文帝重视贾谊。

汉代是平民政府,高祖再搞封建。贾谊向文帝进言,告之如何解散守旧之封建制度,其法是:“众建诸侯而少其力。”例如吴王生二子,即将吴王之诸侯封地,分封为两份,如此快速一代一代分下去,使大国变成小国,便无法反对闹事了。文帝便依计而行,传位至景帝时,诸侯造反,有吴楚七国之变。平定乱事后,封建仍然存在。武帝仍照贾谊之计,将大国依旧法分成小国,才消解了封建势力,地分小了,就无力造反作乱了。诸侯将位传给众子,即非世袭矣!故自汉朝起,称为兄弟平等,封建势力已无法保留。

有世袭才可称为贵族,但有特权而不世袭便也不是贵族了。中国是皇帝永远世袭,称为王家,是世袭而且是单传的。

贾谊所倡导的分封建之方法,合乎孝悌的伦理。封建是长子有特权,家可永远保留成为贵族。

有人说,五四运动打倒了封建,这是胡说。其实一点影响也没有。今日之青年认识不清,受“打倒封建”四字的影响极大。

夏、商、周三代都是封建,秦为郡县,汉高祖再封建,是划分地方,大部分是郡国,故称“郡国”,郡属中央,国是封建,如民国初年广东、云南、广西由军阀割据,但江苏、浙江、湖南等无军阀,是中央直接管辖,管不到的人和地方就有封建势力。

汉时分郡与国,国则分王国、侯国两种。有军功的可封侯。“非有功不得侯”,便是指的军功。故可说汉代是军人集团。

汉代当时有一百零三个郡和国,而侯国则不在内。汉代协助王工作的宰相,照规矩不封侯。无战功者不能拜相。汉时宰相都是有战功的军人,故汉朝亦是武人政府;领袖都是军人担任,是不讲理论的政府。读书人带兵是理想,但带兵人做领袖则不合理想。

秦相李斯是文人,故秦始皇是大政治家。秦始皇虽然只做了十三年,但历史不能以成败论英雄,失败的并不一定是不好。汉高祖的王朝长久,这是历史的大趋势。

汉代的政权所以不理想,是封侯的可以世袭了,如萧何、曹参死,由其子孙接位,这不是武人而是成为贵族了。故汉朝政制并不理想。

汉景帝子武帝十七岁做皇帝,实很伟大。反过来拜了相再封侯,当时有平民牧豕的读书人公孙弘做了宰相再封他为侯。这是文人宰相,是中国读书人做宰相的开始。

中国第一个统一政府是秦。

中国第一个平民政府始于汉高祖。

中国第一个士人文治政府始于汉武帝。

历史上的大争端,是必然抑是偶然?其实我认为两者都不是。汉景帝与妾栗氏两人脾气都不好生栗太子刘荣。一日吵架,废栗太子,立王氏为后;如不吵架,则荣仍为太子,不会是王氏子为武帝了,否则历史也会改观了。这是带有偶然性的,也就是“命运”之说。

汉朝出士人政府时,不封建,故读书人是最伟大的。有学问的人只能将学问交给人,故伟大。读书人的风气盛,是大公无私,是公天下。读书得到了知识不是为子孙家庭,是为人类,为要传扬贡献给世界。学问是分不完的,人人可得,是宝贵的产业。故天下最伟大的是读书人。学问、思想不自由,是大逆不道的大恶。学者是大公无私的,是自由的。

同类推荐
  • 文化掂量:王蒙最新演讲录

    文化掂量:王蒙最新演讲录

    王蒙是一位擅长演讲的大师,他演讲不用讲稿,普通话标准,语调抑扬顿挫、时疾时缓,掌控得当。他的演讲生动、幽默,透出修养和智慧,让人额手称庆、交口赞好。王蒙作为当代著名作家,对中国文化始终进行着深入的思考,本书收录了王蒙先生近十年关于文化的演讲。在这本书中,他对“传统文化”“文学与时代精神”“文学与人生”“文化自信”“文化梦”等,进行了充满王蒙特色的思考与分享。
  • 波希米亚人:巴黎拉丁区文人生活场景

    波希米亚人:巴黎拉丁区文人生活场景

    本书生动地刻画了19世纪上半期聚居在巴黎贫穷的拉丁区的一群青年艺术家的日常生活。他们是孤立又执着地坚守在生活边级的一群人,没有固定的职业和收入来源,更谈不上任何社会地位,终日过着白日混迹酒馆、夜晚宿于阁楼、以裁缝为妻、以面包屑果腹的穷苦生活。书中描写的那些落拓不羁的艺术家形象对日后西方的文学潮流以及生活方式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从波德莱尔、本雅明到金斯堡、凯鲁亚克,波希米亚人的精神血脉一代又一代地传续下来。如今,波希米亚已成为随意率性、开放自我的生活方式的代名词,成为主流生活的新装点。
  • 西口文化

    西口文化

    山西是华夏文明的主要发祥地之一。表里山河的独特自然条件,勤劳智慧的历代先民,造就了得天独厚的三晋人文资;T.彼誉为华夏文明的“主题公园”,中国社会变革和进步的“思想库”,古代东方艺术的“博物馆”。在中华民族的煌煌文化巨著里,博大精深的三晋文化是其中极为绚丽和厚重的重要篇章。进入新世纪,山西省委、省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积板应对经济社会和时代发展形势。
  • 享受人生:我的人生美学

    享受人生:我的人生美学

    世上有成千上万的人在写作。这首先是人类已经可以将很少精力用于维生的产物,很多人已经变得穷极无聊,所以写作。有一次我受一个读书俱乐部之邀去深圳,遇到当地某区作协的人,他告诉我说,仅仅这个区注册的写作者就有几千人。……我的写作很可能在他人看来不是个东西,但是那是我的生命,我的时间,我的痛苦,我的快乐。我早已乐在其中,这就足够了。叔本华的“钟摆理论”在说,大多数人在需求未得满足时陷入痛苦,在需求已得满足时陷入无聊,人生就在这痛苦与无聊的两端像钟摆一样摆来摆去。
  • 诗意福安

    诗意福安

    本书主要内容为:探寻历史遗存,拜访古代先贤,感悟绿色山水,品味福安风情。
热门推荐
  • 恃骄而宠

    恃骄而宠

    她听老爷子说,这个时空存在许多平行空间,她们只是在这个空间而已。一瞬的变化,将会改变另一个时空你的运行轨迹。“如果当年不是我被拐到申家,是不是就不会是现在这样?”“就算没有如果,我也要给你创造如果。”一息一瞬,改变后,却早已不是当年那个她了。
  • 经方实验录

    经方实验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我的神犬分身

    我的神犬分身

    原以为重生一条狗,后来发现是分身,这条狗是土狗,学名中华田园犬……然后,这条狗居然可以穿越到其他位面去!于是,开局一条狗,把自己炼制成僵尸,成了“尸狗”还是“僵狗”?后面有猴子,接着有……
  • 南北朝五重奏之凤羽

    南北朝五重奏之凤羽

    以一个普通虚构人物的视角再现南北朝的百年传奇故事
  • 教观撮要论

    教观撮要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大漠燕歌行

    大漠燕歌行

    公元前139年,张骞奉汉武帝之命出使西域,开启了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但这条路上并不太平。匈奴帝国虎视眈眈,一直有吞并西域各国控制丝绸之路的野心。公元前44年,北匈奴郅支单于残忍杀害汉使谷吉。谷吉义子汉中游侠燕幕城剑出阳关,远赴万里去行刺郅支单于。风沙无情人有情,西出阳关有故人。孔雀河畔他与蓝铃古丽一见倾心。公元前36年,为彻底歼灭北匈奴残暴政权、保障丝绸之路贸易安全,西域都护府都护甘延寿、名将陈汤联合西域十五国,在燕幕城协助下,对北匈奴发动了史上著名的郅支城之战!楼兰城外,古道夕阳,一个牧羊女倔强地守候心上人的凯旋……
  • 注定不一样的中国思路:原初

    注定不一样的中国思路:原初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能于艰难困苦之中存亡继绝,延绵至今,成为世界上唯一幸存的不曾断绝的文明,这还得从思想文化的根源上找原因。先秦的源头活水应当也必须追溯,只有追根溯源,才能抛开迷雾,重新认识自己的民族文化,了解祖先设计之初的真正用意。“人更三圣,世历三古”,往圣先贤的设计经过时间的淘洗检验,为我们定下了“法自然,重道德”的文化基调,其文字总结便是作为群经之首的《易经》。“百家争鸣”则是“道术将为天下裂”的个别演绎。
  • 治学·修身·养性

    治学·修身·养性

    古往今来,世人对治学·修身·养性有着不同的研究,但真正能悟透的人少之又少。只有博学多才的圣人,才能在自己的天地里享受心灵的闲适。圣人之所以能做到身心如一的平静,是因为他们具有异于常人的智慧,他们凭借一双犀利之眼看穿了人世间的是是非非,向往安宁与恬适的生命方式,力图避开现实留给人们的烦恼,追求心灵的自由。
  • 斗破之萧1

    斗破之萧1

    一个名叫萧斌的杀手在立完最后一票的flag后,任务中被隐藏很深的队友背叛,拼尽全力与之同归于尽后,来到《斗破苍穹》世界里,成为了仅次于萧玄的一个天才表哥“萧兵”,剧情不对啊,这是一个没有出过场的……一个坚持自己火系大魔法生涯杀手收徒的过程本书注娱乐,喜不喜欢,无所谓,存在问题:代入感不强,节奏慢
  • 我家系统是大佬

    我家系统是大佬

    说起来你可能不信,我投胎到了另一个世界,好像还得到了系统(也许是系统)其实这个系统刚开始是挺系统的,可是,在它更新五年后,好像变成了……大佬?邵尧:我是人,很皮的那种系统大佬:我是系统,很厉害还很坑的那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