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43700000003

第3章 投资大师智慧著作(2)

6. 行为金融学——非理性交易教训

马尔基尔认为市场价格极不精确,价格过度反应是普遍存在的现象,而不是例外。而且,人们的行为与理性在一些方面存在着系统性偏差;投资者的非理性交易往往是相互关联的。行为金融学进一步断言可以量化这些非理性行为,或对这些非理性行为进行分类。大致说来,有四种因素使非理性行为得以存在,这些因素是过度自信、判断偏差、羊群效应、风险厌恶。

(1)过度自信。认知心理学研究者已经证实,人们在不确定的情形下作判断时会有一些方面与理性产生系统性偏离。这些偏差中最普遍的一种是人们往往对自己的信念和能力过于自信,对未来的评估过于乐观。很多个人投资者错误地确信自己能够战胜市场。结果他们会过度投机,过度交易。

人们倾向于将好的结果归因于自己的能力,而辩解说不好的结果是由不寻常的外部事件造成的。两三次成功的趣闻逸事总是比一般的过去经历更能让我们心动。事后聪明会使过度自信更加膨胀,并让错觉潜滋暗长。

(2)判断偏差。每天都会遇到这样的投资者,他们确信有能力“控制”自己的投资结果。这一点对于图表师(技术派)更是事实,他们深信通过查看过去的股价就能预测未来。

(3)羊群效应。研究表明,一般说来,群体作出的决策往往比个体更好。如果更多的信息可以分享,并且各种不同的观点都被考虑周到,那么群体进行的有根有据的讨论会优化决策过程。

群体中的个体有时会相互影响,从而更加相信某个不正确的观点实际上是正确的。行为金融学告诉我们的最重要的教训之一便是,个人投资者千万要避免被群体行为冲昏头脑。

(4)风险厌恶。投资者中有一个明显的处理股票的倾向,卖掉赚钱的股票而抱牢赔钱的股票不卖。卖掉已经上涨的股票使投资者实现利润,也使他们建立自尊。如果抛售赔钱的股票,他们会招致损失,产生懊悔的痛苦情绪。

<趣味延展>

身为学院派人士,马尔基尔非常讨厌那些以预测市场为生的技术分析专家,尽管为了教授学生他不得不戴起有色眼镜来批判性地研究技术理论。

马尔基尔在评价技术分析派时,语言极其辛辣:“股市历史表明,无论是基本分析还是技术分析,要准确无误地预测股市的变化动态是几乎不可能的。股市竞争是公众的博弈行动,欲挖空心思地猜度变化无常的公众反应是件非常危险的游戏。”

他还告诫迷信技术分析的投资者:“市场上总有那么多自称精通技术指标、掌握了预测大势法宝的技术分析专家、专业股评家试图做股票市场的上帝,指导人们的买卖行为,喋喋不休地向社会公众发出买卖股票的建议或指令。但完全听从他们的人当中,又有几个在自始至终地赚钱?迄今为止的研究表明,尚没有一种技术方法能始终如一地经受住考验。”

马尔基尔生活中也在不断地嘲弄那些所谓的技术专家。一次他突发奇想,让学生们用投钱币的方式绘制一张股票走势图,用掷钱币的方法来决定股票的收盘价:如果抛掷结果是正面,就假定股票收盘价比前一日高0.5点;如果是反面,则假定价格下降0.5点。后来,他拿着这样制成的一张行情看涨的投掷图给一位技术分析专家看,这位专家简直欣喜若狂:“这家公司是干什么的?我们必须立即买进,毫无疑问,这种股票下周将上升15点。”当马尔基尔告诉这位专家这张图是投钱币的结果时,专家既羞又怒,灰溜溜地走开了。

《战胜华尔街》

彼得·林奇

<名著导读>

彼得·林奇是美国,乃至全球首屈一指的投资专家,他把投资变成了一种艺术,提升到一个新的境界。和大多数成熟市场的职业投资者一样,彼得·林奇奉行价值投资哲学,而《战胜华尔街》一书就是彼得·林奇投资哲学的具体体现,书中介绍了贯彻他哲学思维的具体实战方法。

彼得·林奇出生于1944年,15岁开始小试投资,赚取学费,1968年毕业于宾州大学沃顿商学院,取得MBA学位。

1969年,林奇进入富达公司。1977—1990年间,他一直担任富达公司旗下麦哲伦基金的经理人。在这13年间,他使麦哲伦基金的管理资产从1 800万美元增至140亿美元,年平均复利报酬率高达29%,几乎无人能出其右。麦哲伦基金也由此成为世界上最成功的基金,投资绩效名列第一。

1990年,彼得·林奇光荣退休,开始总结自己的投资经验,陆续写出《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战胜华尔街》、《学以致富》,轰动华尔街。

而《战胜华尔街》是林奇专门为业余投资者写的一本股票投资策略实践指南,林奇用自己一生的选股经历,教投资者如何正确选股,如何避免选股陷阱,如何选出涨幅最大又最安全的大牛股,等等。

林奇是如何具体实践自己的投资方法,如何选股,如何管理投资组合,从而连续13年战胜市场的。

从0.18亿~1亿美元的初期,从1亿~10亿美元的中期,从10亿~140亿美元的晚期,阐明了林奇连续13年战胜市场的3个主要原因:

·林奇比别人更加吃苦。

·林奇比别人更加重视调研。

·林奇比别人更加灵活。

精选21个选股经典案例,涉及零售业、房地产业、服务业、萧条行业、金融业、周期性行业等。这不仅是林奇选股的具体操作更是分行业选股的要点指南。

总结出25条投资黄金法则,这是林奇用一生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凝结出来的投资真谛,每一个投资者都应该牢记于心,从而在股市迷宫中找到正确的方法。

<理论精读>

1. 彼得·林奇个人投资经验——成功总有原因

《战胜华尔街》一书中,彼得·林奇回顾了1977—1990年自己管理麦哲伦基金的传奇历程的3个阶段:从0.18亿~1亿美元的初期、从1亿~10亿美元的中期以及从10亿~140亿美元的晚期,揭示了林奇之所以能够连续13年战胜市场的3个主要原因。

(1)要比别人更勤奋,更能吃苦。毋庸置疑,选股是一件非常艰苦的工作,“寻找值得投资的好股票,就像在石头下面找金龟一样。翻开10块石头,可能只会找到一只,翻开20块石头可能找到两只。”而林奇每年要翻开几千块石头,以便找到足够的金龟,满足麦哲伦基金庞大的胃口。

林奇的勤奋是有数据可查的。他每天早晨6 ∶ 05就出门;一天要看的资料有3英尺高;几乎每天晚上都要加班到很晚才回家;连周六也要待在办公室看资料,而不是在家陪妻子和女儿。

(2)要重视对上市公司的深入调研。林奇相信必须对上市公司进行实地调研才能更好地做出投资选择。在林奇掌管麦哲伦基金期间,他对上市公司的访问量(包括对上市公司的电话访问、林奇到上市公司实地访问以及参加投资研讨会)逐年上升,1980年214家,1982年330家,1983年489家,1984年411家,1985年463家,1986年高达570家。林奇发现,如果长此以往的话,即使用上所有的周末和假日,他平均每天也差不多要访问2家上市公司。林奇最强调的是对上市公司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你自己不对上市公司进行调查研究,进行仔细的基本面分析,那么拥有再多的股票软件和信息服务系统也没有用。”

(3)要灵活调整自己的投资策略。林奇告诉我们:“在选股上,灵活性是关键。因为股市上总是能找到一些价值被低估的公司股票。”纵观林奇的投资历程,从早期的重点选择小盘快速成长股,到后期重仓投资大盘蓝筹股,尤其是汽车公司这样的周期股,并进军海外市场,投资外国上市公司股票,林奇都是不断根据市场情况以及基金规模情况来灵活调整自己的选股策略;不仅如此,从早期的频繁买卖换股,到后期的长期持有,林奇还不断灵活调整自己的投资组合管理策略。

2. 25条投资黄金法则——散户炒股的金科玉律

彼得·林奇在书中提出了25条投资黄金法则,这些法则大多是价值投资中一些普遍适用的规则。这里面没有均线和K线,更没有分时图和短线指标,有的只是对公司基本面的研究,这是林奇一生投资智慧的浓缩。

(1)投资很有趣,很刺激,如果你根本不作任何研究的话,那也很危险。

(2)作为一个投资者,你的优势不在于从华尔街专家那里获取一些所谓的投资建议。而是你已拥有的一些东西。当你投资你所熟悉的公司或行业的时候,利用你的优势,你可能表现得比专家更为出色。

(3)在过去的30多年,股票市场由一群职业炒家主宰着。和一般公众的理解相反,这反而使业余投资者更易于进行投资。你完全可以不理会这些专家,你也能战胜市场。

(4)通常,几个月甚至几年内一家公司经营的状况与股价之间没有任何必然的联系。长期而言,公司的经营状况与股价呈完全的相关性。这个差别是赚钱的关键,而这就需要耐心而且要选好股票。

(5)每只股票背后都是一家公司,去看看它到底干些什么。

(6)你必须知道持有这只股票的到底是家什么公司,以及为什么持有它。“孩子一定会长大成人”这样的话不可信。

(7)远射总是脱离目标。

(8)持有股票就像养育小孩一样,除了你能做的和应该做的,你不要介入过多。业余投资者可能有时间去研究8~12家公司,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买卖各种股票。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要在你的证券组合里面持有5只以上的股票。

(9)如果你找不出有投资价值的股票,就暂时把钱存到银行里,直到发现了这样的股票再说。

(10)永远不要投资于一个你不了解其财务状况的公司。投资股票最大的损失往往来自于投资财务状况不良的公司。在买股票之前,千万检查一下它的资产负债表,看看其财务是否稳健。

(11)不要投资热门行业里的热门公司。冷门的、增长停滞的行业往往出大牛股。

(12)对于小公司,最好等到它开始盈利的时候,你再去投资。

(13)假如你想要投资问题行业,就去买那些该行业中有能力维持营运的公司。买进后就等待行业出现转机。

(14)如果在一只股票上投入了1 000美元,你最多损失也只有1 000美元,如果你有足够的耐心,一直持有的话,也许就有机会赚得10 000美元甚至500 000美元。普通人可以长期盯住少数好股票,基金经理则不得不搞分散投资。股票太多就会失去集中投资的优势。只要找到几家大牛股,你的投资生涯就不算虚度。

(15)在每一个行业,每个地区,观察力敏锐的业余投资者可能在专家之前很早就发现了有高成长率的公司。

(16)股市的崩盘,犹如科罗拉多州1月暴风雪一样寻常。如果你有所准备,就不会对你造成多大影响。股市大跌其实是一个买入股票的大好机会,那时惊恐万分的投资者纷纷抛售股票,股价自然很低了,你就可以趁机挑选很多便宜的股票。

(17)每个人都有头脑在股市赚钱。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这样的胆魄。如果你很容易在股市恐慌的时候抛售股票,你应该远离股市和股票共同基金。

(18)总是有些东西值得担心。不要理会周末的焦虑和新闻播音员最近恐慌的言论。出售股票只能因为这个公司的基本面发生了恶化,而不是担心天会塌下来。

(19)没有人能预测利率、未来的经济趋势和股票市场的走向。不要搞这样的预测,关注你所投资的公司实际情况。

(20)如果你研究10家公司,你将会发现有一家公司比你预期的要好得多。如果你研究50家,你将会发现有5家。股市上总有令人惊奇的事情发生,华尔街经常忽视有良好业绩的公司。

(21)如果你没有研究过一家公司,你在股市成功的机会就像在扑克牌游戏时不看牌就能赌赢一样。

(22)如果你持有优质公司的股票,时间就站在你这边,你只要能有耐心——即使你在头5年错过了沃尔玛,但在下一个5年它依旧是值得持有的股票;当你犹豫观望时,时间就是你的对立面。

(23)如果你有胆量买股票,但没有时间也没有兴趣做研究,那么你就去买共同基金。它是资产多样化的好办法。你最好买上几家基金。每家基金经理有不同的投资风格:增长型、价值型、小盘股、大盘股,等等。投资于6家相同风格的基金不算是多样化。

资本利得税会惩罚那些在不同基金之间换来换去的投资者。如果你所投资的一家或几家表现不错,就不要轻易放弃,坚持持有它们。

(24)过去10年中,美国股市涨幅在全球主要股市中排名第八。你可以将部分资金投资于表现良好的海外基金,这样就可以分享那些经济体的高增长。

(25)从长期来看,一个精心选择的股票组合表现总是优于债券组合或货币市场账户。但如果投资一个糟糕的股票投资组合,还不如把钱放到床垫下面。

3. 从0.18亿~140亿美元——林奇辉煌的基金之旅

彼得·林奇在掌管麦哲伦基金期间大获成功,从1977—1990年,我们可将其分为早、中、晚期3个阶段。

早期在麦哲伦转为封闭基金的4年里,没有新客户和高比例的赎回,这种情况迫使林奇不断找新股换旧股,并且他还要不断地卖股变现用以偿付投资者不断的投资赎回,这是一段艰难的岁月。但是,在这个阶段,林奇保持了很高的换手率,他因此熟悉了大量的公司和行业,为以后管理百亿基金做好了准备。他最重要的收获,是懂得了自己做研究的价值;而主要教训是:“提早放弃好股票,正应了‘拔苗助长’的格言”,由此他深刻认识到盯住那些越来越有吸引力的公司的重要性。这对于国内那些热衷于“波段操作”有吸引力公司的基金经理及投资者来说,应该具有一定的启示。

中期随着基金重新开放,公司未来走势越来越理想,林奇也成了一个更有耐心的投资者,基金年换手率下降了2/3。我们相信,林奇在麦哲伦中期的操作对国内基金有很强的借鉴意义:首先是忠实公司独特的研究机制,它一改由基金经理挑选分析人员推荐的股票,将研究工作交给分析人员去完成的传统做法,让所有的基金经理各负其责,独立研究,并对其结果负责;其次是麦哲伦赋予林奇买卖决策的自由度,没有人老盯着林奇的一举一动,也没有每周排名的骚扰,他只需要面对每年一次的成绩评估,其余时间全部用来独立决策。

晚期麦哲伦的规模一路飙升到百亿之巨。恰在此时林奇遭遇1987年股灾,股灾使麦哲伦基金的总资产从1987年8月份的110亿美元变成了10月份的72亿美元,损失相当于哥斯达黎加的国民生产总值。对基金而言,主要教训是满仓的风险:股灾发生时要应付潮水般的恐慌赎回,本来应该买进的时候却被迫卖出。林奇由此总结出永远保持10%现金的基本原则。

同类推荐
  • 员工团队精神教育读本

    员工团队精神教育读本

    职工素质教育是指对企业职工从事职业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等方面进行教育培训,因此也称为职业技术教育或实业教育。其目的是培养现代企业所必需的学习型、知识型和技能型的员工,因此非常侧重于实践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
  • 店员培训必备手册

    店员培训必备手册

    通常来讲,顾客到你的店铺去购买产品或者去享受服务,他们首先关注的往往并不是产品或所提供的服务本身,他们首先关注的是你的人,也就是你这个店铺的店员,随后他们才会决定是否要消费。这是因为顾客只有先对店员产生了好感,然后才会去喜欢你的产品和服务。而店员的专业服务水准,是能否在这个环节上打动顾客的关键点所在。
  • 零售巨头沃尔玛:零售业连锁经营的成功奥秘

    零售巨头沃尔玛:零售业连锁经营的成功奥秘

    随着中国经济持续稳定而快速地发展,在中国的商业画卷中,零售业毫无疑问是未来中国最具挑战性,也最具发展潜力的行业这一。如何正确地认识零售业,如何全面地理解和掌握零售业的知识,这是盘旋在每一个对零售业怀有浓厚兴趣的人心中的问题。本书选取了零售巨头沃尔玛的个案,一步一步,以一种全景式的、立体的手法向我们讲述了沃尔玛从创建、发展,到最终成为零售业巨鳄的富有传奇色彩的全过程。 崛起的策略、文化的策略、竞争的策略、销售的策略……本书中我们能够学到的不仅仅只是沃尔玛在商业竞争中战胜对手逐步走向卓越的众多策略,更重要的是对中国本土零售业的启示以及对于中国零售企业未来发展方向的一种更深层次的探讨和研究。
  • 成功人生必知的68个管理技巧(教你成功丛书15本)

    成功人生必知的68个管理技巧(教你成功丛书15本)

    管理学者提出,管理的职能是决策和失去决策的区别。管理学者认为,处理好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关系是管理的首要问题。公司或个人在经营中要受到内外环境中的各种不利因素的侵袭,便会发生各种各样的危机。但施行有效的危机管理可以成功地防御危机的发生,现代公司应具备良好的危机管理意识,惟有如此,才能及时遏止危机,最终走向成功。本书让读者感受到全球顶尖的商业智慧和决策理念,从而能够明白管理技巧的真谛。
  • 商业创意

    商业创意

    商业创意简单地说是可以实现商业价值的创意。商业创意的诞生通常是由企业或者相关机构推动,通过内部孵化或者外部获取,最终用于实现商业价值。商业创意理论开创了一种全新的研究视角,它重新定义了可以产生商业价值的创意范畴,同时细化和编排了商业创意对于企业影响的各环节。它通过研究各环节之间的关联,以及它跟最终商业价值产生的效率之间的关系,来指导企业在创意投入上,有有限的资源获得最大化的商业价值回报。
热门推荐
  • 花国度

    花国度

    在无比遥远的地方,有一个花国度,里面住着许多仙子。花国度中央,是一所魔法仙境学校,魔法仙境学校是花国度中最美的仙境。学校隐藏在一片绿意浓浓的树林中,树林中到处是翩翩起舞的树叶,踩在脚下“沙沙”作响。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流淌着一股清澈的泉水,在这里学习的小仙子都知道,只要把泉水尽头的一块大石头反转过来,用魔杖的能量射到石头上,就会出现一个洞口,跳下去就来到了魔法仙境学校。
  • 三界危机之昊天临世

    三界危机之昊天临世

    千年以来,天下安定,人民安康,尽显和谐。但天有不测风云,谁料叛贼阴谋不断,谋划万年,只为统领天庭。逼迫众神无奈下凡,三花具毀,灵力尽失。三界岌岌可危……
  • The Chronicles of Faerie

    The Chronicles of Faerie

    Dana Faolan, the spunky half-faerie heroine of The Light-Bearer's Daughter, the third book in The Chronicles, has been using her access to the land of Faerie to escape the troubles of being a teenager in a new town. But a dark, mysterious enemy is determined to sever the two worlds forever, thus dooming both. It will take all of Dana's bravery and resourcefulness, plus the help of friends old and new, to save her two homes, especially when it becomes clear that the answer lies in an act of terrible sacrifice. Just as the previous books explored Ireland's rich folkloric history, The Book of Dreams delves into the magical lore of Canada. Melling delivers another &quot;compelling blend of mythology and geography&quot; (School Library Journal, starred review) that will thrill fans of the series.
  • 山菊淡淡

    山菊淡淡

    收集了作者自20世纪80年代迄今发表在报刊上的短篇小说、散文、杂谈、诗歌以及一部分政论文章,内容丰富,体裁多样,大致上勾勒出作家在繁忙的行政事务之余,秉烛夜读、伏案创作的生命风景。然而,当我们走进这些林林总总的作品织成的艺术长廊时,就从中把握了一条穿越岁月的红线,这就是一个作家强烈的时代责任感和艺术使命感。
  • 崛起复苏时代

    崛起复苏时代

    灵气复苏,物种秩序破裂,人类是否还能站在生物链的顶端,这是一次艰难的考验。(已有完本老书《都市至强者降临》,大家可以看一下。)本书书友群950996381,有兴趣的书友可以加一下。
  • 凶楼师

    凶楼师

    房屋是我们在生活见到最频繁的东西,商业大厦、楼房小区、豪华别墅、私人会所、酒店旅馆,房屋如何搭建,构筑的风格,现代世界已经极为纯熟,问题是,你有没有想过在这些房屋建筑前的土地是怎么一番景象……
  • 福缘满田

    福缘满田

    白富美算什么?没人要又怎样!蓝衣衣穿越到一穷二白、家徒四壁的农村家庭,照样白手起家发家致富。看农家女屌丝华丽变身骄傲女神!绝招在此:玩点新花样,想点新玩意儿,做点新奇事儿,大家平日里不敢想的,她都一一付诸实践。什么?冬天里种夏季菜?还种成了?这怎么可能?还有什么?西域里昂贵的葡萄酒,她那里有很多?这神马状况!啥?还有?竟然还有?噢天啊……那谁,你不是嫌姐穷吗?姐现在有钱了,绫罗绸缎加一身,闪瞎你的眼。还有那谁,你不是不要自己吗?干吗哈巴狗的绕在姐身边,姐可没那么恶趣味喜欢哈巴狗。那谁谁谁,原来你们没有瞧不起过姐?原来你们也想跟着姐干?算了,姐大人有大量,不跟你们计较,以后带你们幸福奔小康就是了。最后那谁,你竟然是喜欢姐的?oh,mygod!他敛眉看着她,眼底深处,是浓浓的情意。他向她表白,她有那么惊讶吗?她不是也喜欢他的吗?
  • Up From Slavery

    Up From Slavery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人类群星闪耀时(译林名著精选)

    人类群星闪耀时(译林名著精选)

    《人类群星闪耀时》是“历史上最好的传记作家”斯蒂芬·茨威格的传世杰作,它曾培养了一代人的激情和梦想,但愿这梦想与激情能薪火相传,穿越信息时代的庞杂,将人类文明延伸至久远。这里的历史与英雄,不是学校里的教科书,也不是影视里杜撰的场景,它是人类文明世界里的另一种真实!该书收录了十几个故事,跨越了地域、时代与领域的界限,从托尔斯泰到拿破仑;从列宁到韩德尔……作者截取了决定一个人的生死、一个民族的存亡甚至整个人类的命运的时刻,构成了一幅人类群星闪耀图!
  • A First Family of Tasajara

    A First Family of Tasajara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