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07000000015

第15章 诗歌的壮年情怀(2)

杜牧(803—853),字牧之,二十六岁举进士,却因秉性刚直,常遭人排挤(图1-19)。他先后在江西、宣歙、淮南诸节度使幕做幕僚,后出任黄州、池州等地刺史。他早年英姿勃发,希望能够有所作为,以振兴唐帝国的颓势,曾注释《孙子兵法》。他也写了一些抒发抱负和讽喻现实的诗,如咏史诗《过华清宫三绝句》其一:“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该诗通过描写唐明皇与杨贵妃的骄奢淫逸,讽刺了晚唐帝王们的荒淫享乐。杜牧的才气和思致恰好全部体现于抒情写景的七言绝句中,这些诗作精练自然,独具魅力,例如《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它们不仅辞采清丽,画面鲜明,风调悠扬,而且还能看出杜牧俊爽的才气。

由于杜牧一生不得意,诗歌中不可避免地带上潦倒失意的感伤情调。特别是在才学无法施展、理想无从实现的窒息环境中,他只能常常用歌舞、狎妓、醉酒来麻醉自己,如《遣怀》、《赠别》、《叹花》等诗,便是这种颓放糜烂生活的写照。

李商隐(813—858),字义山,他十九岁因为文才受到依附于权贵牛僧儒的令狐楚的赏识,随令狐楚学骈文,并经他推荐,二十五岁举了进士(图1-20)。泾原节度使王茂元非常欣赏他的才学,让他做了自己的书记官并把女儿嫁给了他。王茂元属于李德裕为首领的李党,和牛党势不两立,因此牛党的人就骂李商隐“背恩”。特别是牛党执政后,李商隐一直受到排挤,只好在藩镇幕府中过着清寒的幕僚生活,一生潦倒。

李商隐早年较为关心政治,也试图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如《安定城楼》:“迢递高城百尺楼,绿杨枝外尽汀洲。贾生年少虚垂涕,王粲春来更远游。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竟未休。”他对自己的才学充满了自信,受到王安石的高度称赞。他还借历史故事,来表述自己的政治见解,如《北齐》、《隋宫》、《贾生》等诗。

然而李商隐最为人所传诵的作品还是他的爱情诗。这些诗歌有的是写自己的爱情体验,有的是借爱情来写理想的寄托的,也就是他在《谢河东公和诗启》中说的“为芳草以怨王孙,借美人以喻君子”。这是屈原所开辟的香草美人传统的延续。这些诗中交织着他对爱情的希望、失望以至绝望的复杂心情,欲言还止,似远又近,给人一种强烈的感染力。许多作品常常以《无题》为名:“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该诗写双方虽然超脱封建礼教达到了爱情的默契,但却不能朝夕相处。特别是在酒宴上两人心有灵犀的细节描写,淡淡的温馨中交织着作者彻骨的痛苦。“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该诗则写了他对爱情的执著,即使无由相见,也体现出深沉的关怀和强烈的期待。其中“春蚕”、“蜡炬”两句,已成为歌颂执著爱情的千古绝唱。

李商隐的七律继承了杜甫七律凝练谨严的特色,又融合了李贺等人的浓艳色彩和齐梁诗风的细腻成分,形成了深情绵邈、绮丽精工的艺术风格。他能恰当地借助历史典故,形成凄迷而又幽深的意境,来衬托那些欲说还休的情感体验,使唐诗在抒写个人情感上,发展到了更为纯熟的境界。这对晚唐温庭筠、韩偓,宋初西昆派诗人产生了直接的影响。特别是他诗歌中所具有的词的特质,有意无意地开启了五代词,并启发了婉约派词人的情感书写。

此外,与李商隐齐名的温庭筠,诗作更多表现个人的沦落不遇。他的爱情诗文采绚烂,也带有浓厚的唯美主义倾向,体现了这一时期诗歌整体倾向。

与小李杜唯美追求不同的是皮日休、聂夷中、杜荀鹤等现实主义诗人,他们用批判的眼光审视晚唐尖锐的矛盾冲突,用通俗简约的艺术形式,为唐诗画上了一个苍凉的句号。

皮日休(约834—883),字逸少,后改字袭美,襄阳人。他出身贫寒,懿宗咸通八年(867),中进士最后一名,然后到苏州做军事判官。后担任过太常博士,负责朝廷礼仪方面的工作,又做过毗陵(江苏武进)的副使,最后参加了黄巢的起义军。黄巢称帝时,他做了翰林学士。他很可能死在黄巢兵败退出长安的混乱之中。

皮日休的诗歌创作,受白居易的影响很大。他在《正乐府十篇》的小序里,强调用乐府诗来反映民生疾苦,反对齐梁诗歌的唯美风尚。这是白居易现实主义诗歌理论的发展,与汉乐府民歌“缘事而发”的精神一脉相承。他的《正乐府十篇》和《三羞诗》等都全面地反映了晚唐黑暗而悲惨的社会面貌,如《橡媪叹》描写“伛偻黄发媪,拾之践晨霜。移时始盈掬,尽日方满筐。”老农妇不得不捡拾橡果作为冬粮,而自己种植的稻米虽然精细绵香,却不得不全部充作官粮。皮日休很多诗篇都直接关注农民的悲惨命运,揭露贪官的疯狂掠夺以及社会分配的极大不公。

聂夷中(837—?),字坦之,河东(今山西永济)人。他出身贫寒,咸通十二年(871)中进士,却没有改变自己的生活状态,依然为衣食奔走,仅做过华阴县尉。这种悲惨的生活遭遇,使他对农民疾苦和贵族豪奢有着深刻的理解,因而他的诗歌将对贵族的讽刺和对农民的同情结合起来,构成了诗歌的主题。例如《公子家》、《公子行》等讽刺贵族公子五谷不分和四体不勤,不知道稼穑艰难,而且他们还横行无道,不学无术却能领取高官厚禄。而在《伤田家》等诗歌中,诗人却充满了对农民的无限同情:“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我愿君王心,化作光明烛。不照绮罗筵,只照逃亡屋。”该诗写农民们走投无路,只好以卖青苗作为缓解生活紧张的办法,特别是“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成为描写无奈生活的千古名句。聂夷中的诗现存三十七首,乐府诗却占了将近一半,说明他有意识地借用乐府形式来写实。

杜荀鹤(846—907),字彦之,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埭)人。曾经自称是“天地最穷人”,可知他出身贫寒,直到四十六岁才中进士,做了一段州官的侍从。唐朝灭亡以后,他依附朱温做了五天翰林学士,就病逝了。杜荀鹤早年很有政治抱负,曾在《秋宿山馆》中说“男儿出门志,不独为身谋,”他希望达能兼济天下。他继承了白居易的诗歌传统,主张诗歌应该反映民间疾苦,如《秋日山中》诗中所说的那样:“言论关时务,篇章见国风。”因此,他的诗歌广泛地关注唐末的深重灾难。有的写官军乘乱屠杀百姓,搜刮财货,如七言绝句《再经胡城县》的“去岁曾经此县城,县民无口不冤声。今来县宰加朱绂,便是生灵血染成!”有的写农民在战乱中流离失所,如他的代表作《山中寡妇》:“夫因兵死守蓬茅,麻苎衣衫鬓发焦。桑柘废来犹纳税,田园荒后尚征苗。时挑野菜和根煮,旋斫生柴带叶烧。任是深山更深处,也应无计避征徭!”

杜荀鹤诗歌以七言律诗最多,他不用典故,语言浅近通俗,平易委婉,读之如话家常,推动了律诗的通俗化。虽然他没有沿用乐府古题,但他的写实的创作精神、通俗的语言追求,却与白居易等人的写实讽喻精神是一致的。

三、北宋:另辟蹊径的发展方向

晚唐诗歌唯美和通俗的发展倾向在北宋初年得到延续。宋初所形成的白体、晚唐体、西昆体就是沿着晚唐的文学发展道路前行的。

白体是指宋初效仿白居易诗歌风格所作的诗,代表作家有徐铉、李昉、王禹偁等。他们主要模仿白居易的闲适诗、“元和体”以及其浅易流畅的诗风,却忽视了白居易讽喻现实的精神。其多应酬唱和、流连光景之作,风格浅切闲雅,流易有余而深警不足。徐铉作有《柳枝词》,近似民歌。王禹偁既有《感流亡》、《对雪》等讽喻现实的古调,也有《村行》、《杏花》等清新明净的抒情小诗。如他的《村行》:“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对斜阳。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该诗写农村美丽安逸的深秋景色,表达了自己娱游山林的达观情怀,还流露出一丝惆怅思乡的情思。其景物描写明丽秀美,情调怡然自得,风格平易,语言朴实无华,深得白居易诗歌的意趣。

晚唐体是指宋初效法贾岛、姚合诗风所创作的诗歌,由于宋人常把二人看成是晚唐诗人,所以称之为“晚唐体”。其代表诗人是林逋、潘阆以及“九僧”。他们缺乏实际生活感受,作品内容相对狭窄,只能在意境幽深、语言精工上努力,来抒发清苦幽僻的情怀,因此境界偏于纤小,气象偏弱。这些诗人大致又可以分为三类:一类学贾岛、姚合的苦吟,如“九僧”,他们喜欢锤炼字句,常以精练的五律写幽情僻景;一类是潘阆、魏野、林逋等隐逸诗人,在苦吟中加入了闲淡意趣,追求清丽孤峭的野逸之感;还有一位身份特异的诗人是寇准,他官至宰相,诗境相对开阔一些,但也追求清寒。

林逋(967—1028)的《山园小梅》其一最能代表这派诗人的风格:“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林逋是西湖隐士,号称“梅妻鹤子”,卒谥和靖先生(图1-21)。这首诗风格清淡闲远,在对梅花神韵的细腻勾勒中,往往透出一股高洁超逸之气,意境清幽,韵味深长。

西昆体是宋初诗坛上声势最大的一派,以杨亿编辑的《西昆酬唱集》而得名,其代表作家是杨亿、刘筠、钱惟演。这一派诗人多是宋朝馆臣,其诗歌以咏物、咏史、拟古为主,而不甚关注社会现实。他们学习李商隐用典的精巧、辞采的藻丽、音节的谐婉,但缺少李商隐的深情。因而其风格华丽典雅,雕琢浮艳,反能风靡一时。他们唱和的诗作被编为《西昆酬唱集》,共收录了十七位诗人的唱和之作。其代表作品是刘筠的《汉武》:“汉武天台切绛河,半涵非雾郁嵯峨。桑田欲看他年变,瓠子先成此日歌。夏鼎几迁空象物,秦桥未就已沉波。相如作赋徒能讽,却助飘飘逸气多。”

北宋中期,欧阳修等人发起了诗文革新运动,促成了宋诗的彻底摆脱模仿唐诗的创作格局,诗歌开始发生较大规模的转型,迅速成熟并繁荣起来。欧阳修、梅尧臣、苏舜钦等诗人在吸收唐诗特别是中唐以来的韩孟诗派的创作经验中,致力于寻求诗歌的新变。他们努力矫正晚唐体、西昆体的弊端,不断扩充诗歌的题材,用古淡平易取代典丽华艳,把散文化和议论化等技法引入诗歌创作中,从而形成了宋诗创作的新局面。在北宋诗歌转型中,欧阳修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梅尧臣、苏舜钦也作出了突出的贡献。随后王安石、苏轼登上诗坛,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欧阳修等人的革新成果。王安石注重现实,精于议论,讲求法度,诗律精严;苏轼超迈豪纵,触处生春,开阖自如,格局旷大,使宋诗趋于成熟、完美。后来又经过黄庭坚为代表的江西诗派的凝定,宋诗终于以重视筋骨思理的独特风格,区别于唐诗丰神情韵而卓然立于诗坛,形成了与唐音完全不同的宋调。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图1-22)。据沈雄《古今词话》所引《乐府纪闻》记载:他自认为“集古一千卷,藏书一万卷,琴一张,棋一局,酒一壶,公以一翁老于五物间,称六一居士”。他四岁丧父,跟着母亲郑氏学习,家里非常贫困,只能用芦苇在地上学写字。但他聪明过人,曾经在废纸篓中得到韩愈的遗稿,读后非常钦佩,就苦心揣摩,后来考中进士,在洛阳做过一段时间的推官。由于他性情刚直,站在范仲淹等革新派一边主张改革政治,所以屡遭贬谪,后来官至参知政事,但晚年反对王安石变法,政治上显得保守。他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其诗歌影响很大。

他的诗歌内容一部分写民生疾苦,如《食糟民》、《边户》等,具有强烈的现实性,但多数诗歌还是写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内心感受,如《戏答元珍》:“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这是他被贬谪为夷陵县令后,写给朋友丁宝臣(字元珍)的一首酬答诗。诗作写了作者由早春荒寒冷落的情景而引起的感慨,既写了谪居山乡的抑郁寂寞,又写了对内心苦闷的自我安慰,流露出诗人不甘消沉的乐观旷达。特别是用黄橘与笋芽不惧雪压、雷鸣的顽强精神,象征诗人在逆境中的气节,寓意深刻。全诗情感起伏跌宕,由伤感、自警、思乡、自励四种情感交织在一起,章法森严,错落有致,显示出欧阳修构思的巧妙。

欧阳修的诗歌学李白的畅达却少其豪放之气,学韩愈的峭健又无其艰涩之态。他主要以平易晓畅、真率自然的风格来书写自己的闲情逸致,用细腻的体察和巧妙的构思形成了清新活泼的诗风。他又发展了韩愈以文为诗、以议论为诗的传统,把古文章法引入诗歌创作中,使其诗歌具有散文一样流动自如的语言。

北宋诗坛以“苏梅”合称的梅尧臣与苏舜钦,以其独特的诗歌成就,开创了宋诗的新格局。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曾任尚书都官员外郎(图1-23),存诗两千八百多首,收入《宛陵先生集》。他作诗推崇平淡古雅,多写日常生活中所体悟的哲理和思致,所以诗风思理缜密,给人一种内敛的平静之美;风格闲淡深切,带有沉著之气和隽永之美。特别是他追求意境的深警新奇与语言的古硬怪巧,开辟了以新颖工巧取胜的新途径,对江西诗派有一定影响。苏舜钦(1008—1048),字子美,与范仲淹等改革派关系紧密,晚年被削职为民。他的诗歌多是指责时弊、批评朝政之作,因而议论化、散文化倾向非常明显。由于诗人情感激越,言辞激切,锋芒毕露,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从而形成雄奇奔放、超迈横绝的诗风。

同类推荐
  • 破冰:见证蓝山医改之路

    破冰:见证蓝山医改之路

    本书以纪实的手法,通过记录湖南蓝山县医改的过程,反映出蓝山县在医疗改革探索中所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时的努力和智慧。
  • 大医之道

    大医之道

    本书介绍了运城市中心医院院长柴瑞霁的创业之路。如何把医院创建成一流医院的感人故事。
  • 中华诗词名句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中华诗词名句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本书搜集了大量的中华诗词中的经典名句,并配有解析,如“一日不见,如三秋兮”、“树欲静而风不止”、“英雄一入狱,天地亦悲秋”等。荟萃了流传久远、脍炙人口、有欣赏和实用价值的名言佳句两千多条,编选的典籍从孔子整理的《诗经》到民国时期的著作,历两千多年。一书在手,尽览中国诗文词曲千古绝唱;开卷有益,领略宠中华民族文化千年辉煌。注释准确疏通词义,言简意赅,权威考证。鉴赏精辟,深入浅出,优美精当,陶冶情操。
  • 临渊而不羡鱼:张中行散文

    临渊而不羡鱼:张中行散文

    《张中行散文》是散文大家张中行的散文精选集 ,内容涉及文史、古典、佛学、哲学等,有浓厚的古 典韵味和人生哲学。本选集对浙江文艺出版2008年版的《张中行散文》进行整理并重新出版。同时,为 便于读者阅读,将全书篇目按内容分成“心声偶录” 、“旧迹发微”、“睹物思情”、“灯下忆友”四个 部分。
  • 时光不老,我们不散

    时光不老,我们不散

    时间毫不妥协地流走,唯独带不走记忆和我们。你可以拒绝很多东西,却无法拒绝遗忘。所以,那些被偷走时光中的际遇,那些不散场的人们,都留在了这本书中。最终,我们不断告别,偶尔怀念。一间单身公寓,保留一份果敢的自己;一抹红唇,倔强不老去等待一个人;一份白粥,让日子回到简单诚意……女人的优雅,生活的美丽都不是一蹴就,但有些勇气却可翻山越岭,温暖却始终触手可及。成长中的遇见,总是不经意地变成自己的一部分。时光不老,我们不散。
热门推荐
  • 世界军事百科之空战武器

    世界军事百科之空战武器

    军事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强大和稳定的象征,在国家生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全面而系统地掌握军事知识,是我们每一个人光荣的责任和义务,也是我们进行国防教育的主要内容。
  • 生存博弈术:获得绝对生存优势的心理战术

    生存博弈术:获得绝对生存优势的心理战术

    在中国,博弈思维自古就有,博弈论这个词却是个舶来品,它的英文是“game theory”,也就是游戏的理论。《生存博弈术(获得绝对生存优势的心理战术)》就是对博弈论模型进行系统的梳理和阐释,理论联系实际,为大家在生活中面对困境或者选择时,提供最佳的决策,以获得最大化利益,从而进一步让自己的思维方式和处事方法都发生质的飞跃,为自己的人生走向提供另一种可能……
  • 金田贵媳

    金田贵媳

    别人穿越,大富大贵! 咋,咱就穿成了没吃又没穿,房子漏水还快倒了? 不公平! 老天爷,你怎么能这样!都不关心关心咱呢? 什么,给个小正太就算关心了? 喂,不是应该他养我,怎么变成了我养他? 活也要自己干! 我穿来这就是为了劳动的了? 虽说劳动最光荣,但是,这不能这样的啊! 天啊!你杀了我比较快吧! 咦?咱的身份不一般? 啊?不是种田的?还得宫斗? 本小姐不想啊! ------------------------------------------ 谢谢洋山芋小王子做的封面!
  • 青龙寺求法目录

    青龙寺求法目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前生3

    前生3

    青年女作者王晓燕最新长篇小说《前生》,以其特有的视角与简练的文笔将一个故事向读者娓娓道来,把都市里职业男女的爱恨情仇描写的淋漓尽致。评论家称,在这样一个小说家已经被贬为毫无意义的故事复述者的年代里,王晓燕所坚持的叙述方向不是故事本身而是故事之外的寓意与叙述的技巧,其作品叙事诡秘,没有随传统或流行叙事的方式而自成格调。
  • 通灵帝后

    通灵帝后

    她,是古武世家的最后传人,天生灵媒之体,魂力超强,却意外与诡秘的系统绑定,重生于异界大陆……他,是圣灵大陆,圣神殿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圣子大人,通身的阳刚杀伐之气,俊美无匹,却因为修习九阳诛魔诀,不近女色……当两者相遇,亦正亦邪的强强对碰,一追一逃,将会上演如何异彩纷呈的异世之旅?!“王八蛋,是说谁你修炼秘法,不近女色的?!我这就去弄死他!!”“嗯,这个主意不错,消息是本帝放出去的,漓儿想要怎么‘弄’,本帝一定配合!”“滚!”“滚着弄?好!”“混蛋,放开我……,唔……”…………
  • 古今农事

    古今农事

    本书共分为九个部分,主要介绍农学研究的领域和方法,从农学的门类、动植物育种、病虫害防治、作物栽培、农业发展展望等方面,揭示农业科学的奥秘,使读者了解农学是一门什么样的学科。
  • 异能与异兽

    异能与异兽

    二十年前的大火,是天灾还是人祸,异能者和异兽谁才是罪魁祸首,天赋,努力,阴谋围绕着这个世界。
  • 双生莲:绝色天下

    双生莲:绝色天下

    【经典文学】今日风行,明日经典【流光飛舞】编辑旗下出品一个人为了你连命都不要,宁可魂飞魄散也要护着你,是不是爱?可如果这个人转身就忘了你将别人拥入怀中呢?初相见,他是雷音寺藏经阁的金童,她为了盗得修罗刀将他胁持下界,天上弹指一挥间,她和他在人间已经相处几个月,他为了化解她满心黑暗仇恨倾心相待。父母生养,却是他教会了她成长。充满了空间风暴的传送通道中,她只来得及抓住他面具彼端的丝带,在亲眼目睹他被风暴撕裂的前一刻,发现那张脸是与她相处了几个月却用了三千年来忘记的人。缘去缘来,是他教她懂得了爱。她心灰意冷被囚禁千年,却终究不舍得就这样放弃,当她踏遍千山外水再次站在他面前,他已将她忘记,有了心爱之人,隔了千年时光,只有她还留在原地。虚弱到只剩魂魄的她为了帮他的族人重回倾国,暗中帮他铲除仇敌,却一次次将自己置身危险中,最终他们得以携手站在倾国巍峨大殿前,接受四方朝拜,可是为何午夜梦回想起的又是另一个身影?是谁在她遇到危险的时候一次次挺身而出,是谁在她受伤时将她抱紧,又是谁以血肉之躯投入火海,抵消了一切杀业罪孽,换得天下太平?为什么知道的人都不告诉她,重生之后的他还有个同胞兄弟?她凭借容貌认出他,最后才知认错了人。雷音寺万佛大殿,她长刀指向万佛至尊,冷声厉斥:“天生万物,存在就是合理,你算什么东西,我阿修罗族的命运岂容你来定夺!”骄傲坚韧如她,最终因为他跪下认错,泪如雨下的乞求:“告诉我,他在哪里?”这世间真正能伤她的不过一个情字,能让她落泪的也只他一人,而他对她,究竟是爱至深处说不出,还是凉情薄性转身即忘?
  • 小公司做大做强24招

    小公司做大做强24招

    本书重点介绍小公司做大做强之道,列举出24招制胜秘诀,近400条成功经验,其中包括:创业之道、防败之道、战略之道、执行之道、制度之道、人事之道、生产之道、采购之道、财务之道、薪酬之道、降本之道、文化之道、营销之道、产品之道、定价之道、通路之道、电商之道、品牌之道、推销之道、创新之道、情报之道、关系之道、聚焦之道、竞争之道等,内容全面系统,精简扼要,实践性强,可以说是公司管理者走向成功之路的良师益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