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66400000011

第11章 佛教——了脱生死的不二法门(1)

佛教是“三教”中唯一的外来宗教,它源自古印度,约在两汉之际传入中土。近两千年来,它在华夏文明的土壤中扎根生长,与儒家、道家思想等相互影响、相互融合,形成了独特的中国佛教文化,对中国的政治、文化、民族心理等,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少成语,如“惟我独尊”“在劫难逃”“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等,就源于佛教的传说、教义。

■ 佛教的创立与向中国的传播 ■

乔达摩·悉达多于公元前7世纪在印度创立佛教,被尊为释迦牟尼佛。此后数百年间,佛教逐渐向周边地区扩散,两汉之际传入我国中原地区。汉明帝时白马驮经,带来了佛教的春风;南北朝时,达摩将印度佛教禅宗一派的思想引入中土佛教,开创了中土禅宗;而大唐玄奘法师留学北印度,求回了大乘佛法。此后,佛教在中国兴衰交替,但从未被忽视。

⊙三转法轮——释迦牟尼创佛教

乔达摩·悉达多是佛教的创始人,由于佛教的广泛传播和教徒的渲染,随着时间的推移,他逐渐被神化为“佛法无边”的神,被称为释迦牟尼佛。

公元前632年5月的圆月日,南亚地区恒河中游的迦毗罗卫国降生了一位王子,他的父亲净饭王给他取名为悉达多。他就是后来的释迦牟尼。

佛祖降生

传说释迦牟尼是乘着口含白莲花的六牙白象,降入母胎的,而且他一落地,便脚踏莲花,一手指天,一手指地,作狮子吼声道“天上地下,惟我独尊”。当时天上飘落满天花雨,九条龙吐出温泉水为太子淋浴。

悉达多十几岁时与邻国的公主结婚,在深宫大院里过着奢侈的生活。有一次,他看到了一个老人、一个残废者、一个乞讨者、一个死人,深受触动。便希望能够通过证道,帮助世人从年老、疾病、贫困和死亡的痛苦中解脱出来。

于是,他在20多岁时,放弃奢华的生活,告别了妻儿,踏上了追求真理的道路。在阿纳玛河边,他剃掉头发,披上袈裟,开始苦修,但直到他枯瘦如柴,却仍没有找到解脱之道。于是,他离开苦行林,在河边洗净身上的污垢,到一棵大树下,面向东方盘腿坐地冥想。

七七四十九天之后,他终于克服了身心内外的一切魔障,真正领悟到了宇宙的终极真理,掌握了解脱众生轮回之苦的方法,从此得道成佛,这一天是公元前588年5月的月圆日。佛教也自此诞生。

他在菩提树下觉悟到的真理是什么?那就是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可成佛;然而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佛,不能成佛的原因是:无明烦恼障蔽了佛性。

三转法轮

得道之后,释迦牟尼“三转法轮”,从三种不同角度向曾经随他一起出家的阿难等五人宣讲“四圣谛”的佛法,并强调“中道”才是解脱的“正道”,反对极端苦行和任情纵欲。阿难等人便成为第一批佛教信徒和佛家僧侣,号“五比丘”。

成佛之后的悉达多被称为佛陀,意为“觉悟了的人”,又被尊称为世尊、如来、释迦牟尼等,释迦牟尼的意思就是“释迦族出身的圣者”。后人们把那棵树称为菩提树或佛树,就是智慧之树的意思。

之后,他说佛法45年。到公元前543年5月的月圆日,佛陀80岁的时候,他感到自己即将入灭,于是到伽耶城外的荜钵罗树之间躺下,头朝北方,右侧横卧,双足上下重叠,安详地圆寂。以后,佛教的教历便以佛陀涅槃时计算。

佛陀的日常生活

黎明起床,坐禅静思。中午托钵外出乞食,午饭后到静寂处坐禅沉思。黄昏时分为弟子宣法,或者到聚落里向俗人传教,直到晚上。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佛陀都在漫游和布道,只在雨季的三个月中停止旅行,称为“伐沙”(坐夏)。

二三百年后,佛教传入斯里兰卡,并由此向东进入缅甸,再经由缅甸传到东南亚;向北则进入西藏,继而向西进入阿富汗及中亚地区,向东传入中土。此后,佛教又快速传入日本和朝鲜,其教众与日俱增,最终成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随着佛教的传播和发展壮大,佛教的开创者——释迦牟尼佛在人们精神生活中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很多时候,人们又将佛教称为“释教”。

⊙白马驮经——佛教东传的开始

相传,在汉代明帝时,佛教还没有传入中国。东汉永平七年(公元64年),一天夜里,汉明帝在夜间梦中,忽然梦见一个金身神人,头顶上现有白色的光圈,飞行于皇宫殿庭,令人心悦。

第二天,他将这个奇怪的梦告诉了朝臣,问是吉是凶。大臣傅毅对明帝说,西方有个天竺国,那里有位名为“佛”的神人,皇上可能是梦见佛了。于是,汉明帝便派遣郎中蔡和博士、弟子秦景等,出使西域天竺,去摹写佛的遗像。蔡郎中等一行人作为使者,去往天竺。

他们过天山、越葱岭,在西域大月氏国(今阿富汗境内)正好遇上了迦叶摩腾和竺法兰两位高僧,于是便邀请他们到中土去,两位高僧欣然答应。于是他们用一匹白马,驮着一些经书和释迦牟尼的立像回到了京城洛阳。中国自此便有了佛教和跪拜的仪规。

第二年,汉明帝下令于洛阳城雍门外,兴建一座寺院,按天竺式样为摩腾、法兰建精舍居住。这是中国有史以来,所建造的第一座古刹禅院。“寺”的本义是官署,因摩腾、竺法兰初来时住在官署,又是外宾,为示礼待,就仍称新居为寺;此后中国的佛教建筑,就相沿称为寺了。

关于佛教传入的另一说法

“白马驮经”通常被认为是佛教传入中土的标志,但据考证,东汉初年已有人信奉佛教。如《后汉书》就记载,楚王刘英“喜黄老,学为浮图,斋戒祭祀”。人们显然是将佛与黄老方术等同视之,而佛教初入中土时也确曾依附过黄老方术。

汉明帝还下令,请画工绘制佛的图像,并安放在清凉台和显节陵上,还将白马驮回的佛经收藏于兰台石室内。迦叶摩腾和竺法兰两位高僧,便在寺内翻译经书,自此,佛法东传,佛光开始普照中华。后来,二位高僧均在寺内圆寂。

因当时是用一匹白马把佛经驮回洛阳的,为铭记白马驮经之功,便把这座寺院命名为白马寺。白马寺便逐渐成为了中国佛教文化的中心,并吸引了日本、朝鲜、越南等地的众多僧人,纷纷前来拜佛求法。北魏时,有三千多西域僧人,前来洛阳进行佛学交流。

白马驮经,使佛教文化在中土广为传播,对中国人的道德观念、思想文化以及国际文化交流,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千百年来,白马寺一直被东亚文化区域奉之为“释源”“祖庭”。数千年来,香火一直绵延不绝。

⊙一苇渡江——达摩游中土弘法

菩提达摩,中国禅宗的初祖。他生于南印度,是天竺国香至王的第三子,拜印度禅宗二十七祖般若多罗为师,出家后倾心大乘佛法。

有一天,达摩向师父求教说:“我得到佛法以后,应到何地传化?”般若多罗说:“你应该去震旦(中国)。不过你到震旦以后,不要住在南方,那里的君主喜好功业,不能领悟佛理。”

后来,为弘扬佛法,达摩遵照师父的嘱咐,驾起一叶扁舟,漂洋过海来到了中国。当时南方梁朝的皇帝梁武帝萧衍非常崇信佛教,听说达摩来到,立即派使臣把他接到都城,热情地款待他。可是在席间,梁武帝与达摩谈论佛理时,总是话不投机。达摩感到南京不是久留之地,于是便离开南朝都城,准备北上。

电影《达摩祖师》

在经历了兄弟间的王位之争后,达摩看破名利,决心潜心修行。师父般若多罗命他盖屋自修,以表诚心。他盖了又坏,坏了又盖,终于悟到佛在心中……67年后,他远赴中国弘法,一苇渡江,面壁十年,在少林寺开创中土禅宗一派。

当时高僧神光正在雨花台讲经说法,围观听讲的人里三层外三层,围得水泄不通。达摩路过雨花台时,也挤在人群中侧耳倾听,时而点点头,时而又摇摇头。

神光认为他对自己不敬,很不高兴。达摩走后,有人告诉神光,刚才那人就是高僧菩提达摩。神光听了,急忙去追。达摩在前,神光在后,一直追到长江边。

宽广的江面上既没有桥,也没有船,只有岸边不远处坐着一位老太太,身边放了一捆苇草。达摩于是就走上前去,向老人施了一礼,说道:“老菩萨,我要过江,怎奈无船,请您老人家化棵芦苇给我好吗?”

老人随手抽出一根芦苇递给达摩。达摩双手接过芦苇,来到江边,把芦苇放在江面上,然后双脚踏于芦苇之上,飘飘然渡过了长江。这时神光追到江边,看到达摩一苇渡江,不禁望江兴叹。

达摩过江以后,手持禅杖,信步而行,见山朝拜,遇寺坐禅。北魏孝昌三年(527),他来到了嵩山少林寺,看到这里群山环抱,风景秀丽,环境清幽,是一块难得的佛门净土,于是就把少林寺作为他传教的落脚点,开始广集僧徒,弘扬禅宗。自此以后,达摩便成为中土禅宗的初祖,少林寺被称为中土禅宗的祖庭。

只履西归

达摩圆寂后两年,北魏使臣宋云自西域返回中土。他行至葱岭时,看见达摩僧衣飘飘,手提一只鞋子赤脚西来,忙上前问道:“大师到哪里去?”达摩道:“去往西天。”事后,宋云才知达摩已死。人们打开达摩的棺木,里面只有一只鞋子。

⊙西天取经——玄奘留学北印度

在佛教传入中土的过程中,还有一个人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他就是唐僧玄奘。玄奘是唐都长安大慈恩寺的僧人,他少年出家,精通佛教经典,被尊称为三藏法师。后来,他发现前人翻译过来的佛经有很多错误,就决定亲自到天竺求取真经。

唐太宗贞观元年(627),玄奘从长安出发,踏上了西行取经的征程。当时,朝廷禁止唐人出境,他逃过重重边防关卡,跟随一名胡人偷渡玉门关。

此后,他历经五天四夜滴水不进、艰难地通过了800里大沙漠,取道伊吾,年底到达高昌,后又沿天山南麓继续西行,经阿耆尼国、屈支国、跋禄迦国,翻越凌山,沿大清池西行,来到素叶城。

一天,走得筋疲力尽的玄奘正要拿起水袋喝水,哪知一不小心,整皮袋的水都泼翻了。他想返回去取水,可又马上告诫自己:不到达目的地,决不退后一步。

玄奘西行路线(当今地名)

西安→天水→兰州→武威→玉门关→哈密→吐鲁番→焉耆→库车→阿克苏→天山穆苏尔岭→吉尔吉斯斯坦伊塞克湖→托克马克西南→乌兹别克斯坦→兹嘎拉山口→阿富汗北境→兴都库什山→阿富汗贝格拉姆→巴基斯坦白沙瓦城→印度。

玄奘继续前进,经昭武九姓中的石国、康国、米国、曹国、何国、安国、史国,翻越中亚史上著名的铁门,到达今阿富汗北境,由此又南行,经大雪山,来到今阿富汗贝格拉姆,东行至今巴基斯坦白沙瓦城,进入了天竺(今印度)。

随后,他在天竺古寺那烂陀寺,跟随高僧戒贤法师修习佛法,并且声名鹊起。

后来,北印度伟大的帝王、诗人兼戏剧家戒日王,在国都曲女城为玄奘举行无遮大会,由他宣讲大乘佛教教义。与会的有20多位王公和5000多名大小乘佛教高僧,却无一人能驳倒玄奘,他因而获得了“大乘天”的尊号。会后,戒日王请他骑象巡游天下,宣讲佛法,一时间在印度掀起了“中国热”。

贞观十七年(643)春,玄奘携带657部佛经,取道今巴基斯坦北上,经阿富汗,翻越帕米尔高原,沿塔里木盆地南线回国,两年后回到首都长安。玄奘此行,行程5万里,历时18年。

玄奘带入中土的佛经

主要有《涅般经》《菩萨经》《虚空藏经》《决定经》《华严经》《大般若经》《未曾有经》《维摩经》《金刚经》《五龙经》《摩竭经》《法华经》《瑜伽经》《西天论经》《佛国杂经》《大智度经》《大孔雀经》《维识论经》等。

玄奘百折不挠求取真经的事迹轰动了长安,唐太宗对他的壮举十分赞赏,在洛阳行宫接见了他。从此玄奘定居洛阳,专心翻译从天竺带回的佛经。他还和弟子一起,将西域多国的地理、风俗等记载下来,编成《大唐西域记》。后来,明朝的吴承恩根据玄奘取经的事迹和有关民间传说,写成了著名的神话小说《西游记》。

⊙盛衰无常——中国佛教的发展

佛教传入中国,至今已两千余年,期间经历了输入、传播、兴盛、时盛和时衰的过程。从魏晋到隋唐、宋元至明清,随着广泛传播,由承袭外来佛教,逐步形成了融合中国传统文化的独具特色的佛教。

这种带有中国民族特色的佛教,渗透到了中国各民族人们的思想意识、民族关系、文化艺术以及生活习惯、风俗传统等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从我国现存的大量佛教经典和史籍中都有充分的反映。

一般说来,在东晋以前,佛教的传播只是在皇族和上层贵族中有影响,这属于输入阶段,也称依附时期。这一时期的佛教,被视为方术的一种,其活动主要是对佛经的翻译。

直到三国时期,佛教才有了较完整的汉地戒律、仪规,出现了汉地出家僧人。东晋时,佛经的翻译量日增,出现了依附、融合于玄学的特点,还未定型独立。

南北朝是中国佛教广泛传播的时期。这一时期,佛教开始出现了独立发展的趋势,并有了不同的宗派,如北方有地论宗和楞伽宗等,南方有涅盘宗、成实宗、三论宗等,同时也产生了一些超越前代的佛教文献和佛教学者。

中国人对佛教的态度

由于中国封建社会崇尚儒学、儒教,使得佛教始终没有在社会意识形态领域占据主导地位,而是处在一个求生存、求发展的状态下。中国人对佛教的态度是,信则有,不信则无;需则求,不需则不求;有病才求,无病则不求。

隋唐是中国佛教的鼎盛时期,在文学艺术、寺塔建筑、石窟造像等许多方面都有所表现。这一时期,皇室对佛教宽容、保护,民间也对佛教既信且行,编经、写经、刻经盛行。天台宗、华严宗、法相宗、律宗、禅宗、净土宗、密宗等佛教宗派,就诞生在这一时期。朝鲜半岛各国和日本,都派了许多僧人来华学习佛法。

不过,唐朝后期出现了大规模灭佛的事件,唐武宗下令拆毁寺院,迫使僧尼还俗,熔化佛像,焚毁经书,没收田地寺产,使佛教受到沉重的打击。许多宗派从此一蹶不振,不过,较简便易行的禅宗、净土宗大为兴盛。

从宋朝开始,理学作为正统的官方思想,不仅蒙上了一层佛教的色彩,而且还进一步吸收了佛、道二教的思想和宗教教义,从而在社会意识形态领域占据了主导地位,这种局面一直延续到清末。

晚清、民国时期,社会动荡不定,战争连绵不断,佛教衰落至极,戒律废弛,迷信盛行。虽有一批有识居士、僧人发心整顿佛教,重振宗风,如郑学川、杨文会等在南京创办刻经处,太虚等一批高僧大德积极整理僧侣制度,提倡僧侣教育,关心国事,支持民族救亡运动等,但总体上,佛教仍是走下坡路的。

佛教传入中土是从南北朝开始的,在中国佛教进入了兴盛阶段,宣扬佛教的各种艺术形式,如塑像、画像、音律、雕刻、寺院建筑等,并得到了极大发展。

■ 佛教的教义、理念、戒律与礼仪 ■

理解了四圣谛与五蕴皆空,明白了四法印与六道轮回,就大概懂得了佛教的教义。了解了五戒、八戒、沙弥戒、具足戒,大概就能明白佛教设置的戒律的意义。明了了知恩报恩与转迷成悟,也就可以理解佛教的人生观念。不懂合十、问讯、礼拜,就难窥佛教礼仪的堂奥。

⊙教义——四圣谛与五蕴皆空

四圣谛,即苦、集、灭、道。它们是佛陀当年在菩提树下经过七七四十九天冥想,悟得的四条颠扑不破的真理,是佛教最早、最基本的理论,也是解脱之道。

同类推荐
  • 发现陕西:秦始皇陵兵马俑

    发现陕西:秦始皇陵兵马俑

    本书以翔实的资料和丰富的内容介绍了秦始皇陵和“世界第八大奇迹”兵马俑,详细阐述了秦始皇陵和兵马俑一、二、三号陪葬坑的布局特点及剑、矛、戈、戟、弩等出土青铜兵器。精美的图片、精确的考古数据及小资料充实了本书内容,可作为知识的补充,也充分展现了秦代的冶炼技术、工匠的细腻手法和出土文物的艺术价值。
  • 名人谈文化艺术

    名人谈文化艺术

    《名人谈文化艺术》罗列了中国古今的名人对于文化与艺术的见解,对文化艺术的不同发展观念,但这些都无不闪现了思辨的灵光和语言的机智。
  • 老北京的趣闻秘事

    老北京的趣闻秘事

    北京是中国的首都,也是中国最著名的古都,然而今天它已经成为常住人口数千万的特大型城市。四合院、水井、胡同已经渐渐被雨后春笋般崛起的高楼大厦、高级商场所取代,但那些奇妙美好的民间传说的并未因此消失,《老北京的趣闻秘事》正是一本记录北京辉煌时光的好书。翻开本书,聆听古老的北京城最悠远动人的传奇,感受那个不一样的古老帝都。
  • 英国精神

    英国精神

    英国精神的实质,是一种“绅士道”。绅士的传统或绅士风度来源于英国的英格兰,作为一种确定的观念系统和行为方式大约形成于近代英国。这种理想采纳了古希腊、罗马的美德理想以及中世纪骑士道的理想,后来又继承了欧洲大陆国家如意大利、法国的宫廷文化,在英国经过继承发展而最终形成了一整套绅士理想与观念。对传统的尊重和理性主义,为绅士道奠定了心理基础。讲礼貌的传统,包括尊重女士和骑士风度,构成了绅士道的标志性行为特征。而自身保持基本的优良品德,如诚实、正直、忠诚,同情、仁慈、温和、宽容、慷慨的待人之道,以及谨慎、自制、节制、坚定、自尊、荣誉的坚强精神,则构成了对绅士德性的根本要求。
  • 观相百家:古典中国文化之春夏秋冬

    观相百家:古典中国文化之春夏秋冬

    郭智勇先生的前一本书《被遗忘与曲解的古典中国——<吕氏春秋>对传统学术的投诉》提出了“古典中国”这一全新的概念,而这本书《观相百家:古典中国文化之春夏秋冬》则进一步展示了古典中国的全景和真相。何为“仁”?何为“义”?“礼”从何来?等等这些,本书都会用一个全新的故事来告诉你。孔子是一个宗教改革家!墨子是对孔子的承接!儒家竟是对墨家的反对!秦始皇不可能焚烧诗书!《吕氏春秋》才是中国文化的最高成就!……总之,就让本书带你进入真正的文化中国吧。
热门推荐
  • 洛家有女为倾城

    洛家有女为倾城

    情深不寿,慧极必伤。洛家人才辈出,招来皇家记恨,一朝族灭,世间唯余一人,洛沁步步算计,便有了洛知宥的诞生。带着使命降生的她,又会有怎样的未来呢?(本文是个小甜饼!小甜饼!小甜饼!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别被简介骗了哦)
  • 征服太空之路(神秘的太空世界丛书)

    征服太空之路(神秘的太空世界丛书)

    《征服太空之路》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向你展开一幅幅美丽的太空画面,让你在学到有关太空知识的同时也能领略到独特的太空美,相信定会使你受益匪浅。现在就开始这次意义深远的太空之旅吧。《征服太空之路》对从人类最初的飞翔之梦到未来飞行器的发展趋势都作了详细的介绍。
  • 果园飘香之独宠医妃

    果园飘香之独宠医妃

    杜晓璃,人人瞻望的传奇人物,却抵挡不住可笑的命运!再次睁眼,坚定如她还是被自己枯枝一样的小手,和眼前四处漏风漏雨又漏鼠的景象惊得嘴角直抽!父母双亡,三餐不继,唯一的财产便是一座破房子和一个可爱的小哥哥。这都叫什么破事!买山头,种果树,开酒厂,酿果酒,发展产业链,从此财源滚滚来,带着哥哥发家致富!交知己,拐王爷,斗牛鬼蛇神,农家女也能混得风生水起,一朝笑看天下!咦?这个小哥长的不错,来给我种果树吧!顺便再定个娃娃亲怎么样?白眼一翻,正在被奴役种树的小娃娃给了她一个酷酷地背影。一别几年,看到眼前这个名副其实的高富帅一脸冰冷地说自己和他已经定亲,并且早已一吻定情,让她负责的面瘫王爷,真的是当初那个小帅哥?!杜晓璃无语望天:不想当王妃啊,可不可以退货?!!冷面王爷一脸委屈:你说过一经出售,概不退货,几年前我就已经乖乖从了你,这些年一直谨遵你的教诲,为你守身如玉,你现在怎么能狠心抛弃我?杜晓璃下巴快落到地上:好吧,看在你这么乖的份上,跟我回家吧!某爷魅惑一笑:为夫遵命!
  • 咸口味心理学

    咸口味心理学

    《咸口味心理学》可以说是为读者奉献的一种心理自助疗愈福音,本书的宗旨是帮助读者摆脱不良心境障碍,解决心理困扰,纠正不良的心理问题,以及解读生活中常见的一些怪癖行为和心理现象。本书语言通俗易懂,事例生动有趣,同时提供了针对不良心理问题的有效解决之道,期望能给读者带来切实的帮助。面对绝大多数人都有的“心病”问题,只要以正确的心态去认识它、了解它,学会自我心理调节,每个人都可以在心理出现异常的时候成为自己的心理医生。
  • 傍上萌妻,老公很傲娇

    傍上萌妻,老公很傲娇

    【温馨暖宠文,坑品有保证!】沈珂敏与丈夫离婚后包.养了前夫的哥哥……苏堇奂。外人道苏家二少爷苏堇奂温润如玉,淡雅如风,可是沈珂敏却觉得这货傲娇的像只发了情的贵宾犬。沈珂敏觉得两次栽在苏家男人的笑容中虽然有点可耻,且对不起国家对不起党,但是既然载了就努力的走出个结果吧。直到事情的真相一点点的浮现,她才意识到,其实她就是只猴子,装被苏家人逗。她说:“苏堇奂,我一直以为你弟是个猹,现在才恍然大悟你TM竟然是比猹还血腥的钢叉!”那么问题来了,闰土爱的究竟是猹还是钢叉?!*【本文1V1,男女主身心健康,时而调皮抽风没节操无下限】【宠为主调,小虐怡情,作者新人玻璃心吐槽请委婉温柔点】*苏堇奂:“我们重新认识一次吧,这次我一定坦诚相待。你好,我叫苏堇奂,长的帅气上的了厨房下的了厅堂,暖的了被窝卖的了萌的帅气小白脸,我极度求包.养。”
  • 励志羊皮卷(下)

    励志羊皮卷(下)

    她把爱藏在虚假的剧情里,独自承受,只希望那个人拥有与她无关的幸福。牵手是两人在一起的盟誓,是爱情的开始,是一种美丽宣誓。由于牵手缘分变为爱情,爱情变为亲情。这是最痛苦的告别,当生命只剩下倒数的时间,真爱才会突然显现,只可惜,一切已经太晚太晚……催人泪下的感人故事,震撼心灵的世间真情,刻骨铭心的温馨感动!
  • 佛为心王菩萨说投陀经

    佛为心王菩萨说投陀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谁是谁的脑残粉

    谁是谁的脑残粉

    第一次见面的时候是在四月份,他从教室回宿舍。经过湖边的时候看到一个女孩趴在桌子上睡觉,胳膊下压着画纸,手上还拿着笔。奉行“能不管就不管”原则的他是被一张吹到他脚下的画所吸引……
  • 大漠英雄

    大漠英雄

    本文系述一位少年英雄,国亡家破,不甘屈膝虏廷,约集同志戚友,率领千余驼队,逃往新疆投一老友。行经戈壁,忽遇狂风黄沙之险,半夜又降大雪,人马驼队齐陷冰雪之中。幸得异人解救,命所豢灵禽乌鹏开路,始脱奇险,于沙漠中忽得世外桃源。当地筑有铁堡,境内良田万顷,遍地桑麻。景既灵秀,人更武勇。时往天山采药行猎,养有不少珍禽异兽。主人文武全才,虽具无上威权,但其部属居民,无行动限制而各忠其主人,无严刑苛政而赏罚严明。无论上下亲疏,一体遵守。又擅森林、矿山、佃渔。畜牧之富,人无弃材,地无弃利。人人均有娱乐,而不荒嬉废时;人人均勤职守,而不劳苦疲乏。政令虽发诸一人,而集思广益,议成于众……
  • 瞬息万变的海洋灾难

    瞬息万变的海洋灾难

    海洋——生命的摇篮,海洋为地球上生命的诞生与繁衍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地球上的生命诞生于海洋,海洋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有着重要作用,海洋对于人类社会的过去和现在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它将继续影响人类社会的未来..对于海洋,人类已经做了很多:但人类做得还远远不够。海洋的无穷奥秘和未解之谜又说明人类对海洋仍是一知半解。它们只是一部浩瀚巨著的一段引子,期待人们去撰写它丰富多彩的华章。我们更希望它成为一种诱饵,吸引当代青少年,从而开拓我们民族的新视野,在21世纪刻上我们民族的海洋印记!21世纪已经降临,21世纪将是海洋的世纪,也是人类开发、利用海洋的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