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70900000014

第14章 丑皇后心藏大恶--帝国时代皇权造就的怪胎(1)

以皇家的威势,毫无疑问,太子选妃,应该是海内的绝色女子,气质超群者了,即使相貌在中人以上,也必有贤德的性情,方入皇家法眼。正如一位哲人所言:“一个女人,如果不性感,就要很漂亮;如果不漂亮,就要有气质;如果没气质,就要很可爱;如果不可爱,就要很温柔。”拿这几点中的任何一点,来作为称量西晋惠帝司马衷皇后贾南风的衡器,都有些难为她了,她实在压不起秤砣。历史上的贾南风,身材矮小,相貌黧黑,粗鄙肥胖,最是丑陋无比,且“荒淫放恣”,“妒忌多权诈”,心如蛇蝎,内心淫荡。是皇后系列中的一个异数。就是这样一个丑类,即如一般民间的中人之家,也不会娶其为妻,但她却稳居后位30余年,并在西晋王朝错综复杂的政治风浪中,成功的玩转乾坤。其手腕之毒辣、权谋之多变、性格之嗜血,令人望而生畏。西晋统一的江山,就直接葬送在她的手中,她是西晋王朝直接的掘墓人,致使中国重新陷入长期分裂的深渊。可以说,就是这个丑妇,却在最深的层面上影响了中国的历史。这正应了这样一句话:男人是先征服世界再去征服女人,女人则是先征服男人再去征服世界。贾南风之所以能把庞大的帝国如捏面团一样的揉来揉去,就是她通过操控白痴皇帝从而把国家的最高权力操控在自己手中。

姊妹易嫁:皇家的婚姻也儿戏

贾南风,平阳襄陵(今山西临汾东南)人。其父贾充,魏晋大臣,曾是司马昭的心腹走狗。在司马昭时,赤膊上阵,“为王前驱”,杀死魏帝高贵乡公曹髦,为晋的开国立下大功,历任司空、司中、尚书令、太尉等职,为国之重臣。后人有言:贾充祸魏,南风害晋。据说,贾充颇能刀笔,善察上意,为晋武帝所宠信,俸禄优于群僚。

贾南风的母亲郭槐,是贾充的后妻。贾充的前妻李氏,端庄贤淑,因父亲得罪朝廷而株连获罪,贾充怕被牵连,就把她休了。续娶的郭槐,为人歹毒,是一个悍妇、妒妇、泼妇。对女性心存戒备,任何女性不得与贾充有往来,即使杯弓蛇影,也像真的一样罹祸无辜。有一次,乳母抱着郭槐的长子在廊下玩耍,时长子三岁,很是可爱,贾充路过,父爱亲情泛滥,忍不住就上前逗弄一番。这也是人之常情。却不想被郭槐从窗棂窥见,妒火中烧,就想当然地认为贾充和乳母早有私情,不问青红皂白,残忍地将乳母痛殴致死。不久后,长子就因为思念乳母而夭亡。郭槐次子的乳母,其命运与长子乳母的命运同样悲惨,也因为被疑忌与贾充关系暧昧而被关进黑屋,冻饿而死。其次子也因思念乳母而泪尽泣血,血尽命殂。致使贾充从此绝后,“遂无胤嗣”。成语“郭女绝嗣”的典源即由此来。

其后,郭槐又为贾充生下二女,长女即贾南风。次女贾午,也颇有风情,在尚未成年时,就不安分,常躲在屏风后窥视来客。在来客中,她见司空椽韩寿风流高标,便心摇神动,暗托终身,“呼寿夕入”。韩寿遂“逾垣而入,家人莫知”。深情所致,贾午便把皇上赏赐给她家的贵重的西域贡物(一种特殊的熏香)偷拿给韩寿。后世比喻男女偷情的成语“韩寿偷香”即来源于此。《幼学故事琼林》为此愤激地概括道:郭女绝夫之嗣,此女中之妒者;贾午偷韩寿之香,此女中之淫者。

其家风可知。

贾南风生长于如此人家,环境易人,不但遗传了其母善妒、好淫的基因,也潜移默化地受到其父的影响,得传其父权谋之术的衣钵。如此复杂的性格特征,却水乳交融般地集于贾南风一身,造就了她悍妒、淫暴、酷虐的品性,也使她能够游刃有余地游戏于日后的西晋政坛,成为荒诞历史闹剧的主角。

贾南风身材矮小,按今日之标准,大概也只有1.5米高,且皮肤粗糙,面容黎黑,鼻梁塌陷,眉间长有赘疣,又生有一副鲍牙。如此相貌,放在哪个时代,都是百分之百的丑女,即便有男人给她爱情的浇灌,也滋润不起来。且性格悍妒,性情凶恶,按儒家评定女子的“四德”标准来评判,即使像高考的降分录取,也过不了线。

凭相貌,论性情,讲品德,贾南风都不可能立为皇后。如是民妇,也不可能列为贤良方正之列,要想找个合适的人家,除非家有多财,妆奁丰厚。可貌丑善妒的贾南风最后硬是变不可能为可能,变梦想为现实,变蚯蚓为威龙,成了皇后,让历史也惊得目瞪口呆。

而这一切,实际上都是贾家运作的结果。

惠帝司马衷是晋武帝的长子,为皇后杨艳所生。却天生是个白痴,不堪大位。

发生在白痴司马衷身上的经典例子有两个:其一,有一次,司马衷在华林园游玩,听见池中蛙鸣,便问左右侍从:“此鸣者为官乎?为私乎?”问得左右莫名其妙,啼笑皆非。侍郎贾胤漫应道:“在官田上叫就是为官,在私田上叫就是为私。”其二,是民间发生了饥荒,饿殍遍野。各地请求朝廷赈灾的奏章如雪飞来,他煞有介事地对大臣们说:“这怎么可能呢?没米饭吃,为什么不吃肉糜?”(唐房玄龄《晋书》)

朝野一片哗然,天下人也都知道了司马衷是一个傻子。

武帝司马炎也有废嫡立贤之意。可杨艳却固执己见,指责司马炎不遵“古制”:“立嫡以长不以贤,岂可动乎?!”坚决反对废立。司马炎此人,贵族出身,向来尊重妇女,见杨艳意决,也仅悻悻地叹息一声,就顺了杨艳的意。可就这一念之差,大晋江山,从此风飘雨骤。

更糟的是,杨艳与贾充的悍妻郭槐友善,为贾家进一步的攀龙附凤提供了便利的台阶。

那时是泰始七年(公元271),西边的秦、凉两州叛乱,武帝便命令贾充率军平叛。贾充畏怯边地苦寒,不想离开繁华的京师。但皇命难违,不去不行。正在不知所措之际,正好赶上司马衷选妃。他的亲信便给他出主意,设法与皇家联姻,成了皇帝的亲家,不但这差事可免除,又可保富贵永远。贾充便让妻子出面,很轻易地就用奇珍异宝笼络住了杨艳。

于是,杨艳便在武帝面前极力夸赞贾女是如何地温婉贤淑,德容绝伦,力主娶贾充之女为媳。

这又打乱了司马炎的计划,因为他原本打算立当时大儒卫瓘之女为太子妃的。他有自己的想法,太子呆傻,而卫门家风敦厚,卫女又貌美且贤,将来可以取长补短,佐夫辅政。可杨艳此时已接受了郭槐送来的许多珍宝珠玉,说动武帝司马炎与贾家联姻。司马炎起初不同意,就把自己的不满说了出来:“卫公女有五可,贾公女有五不可。卫家种贤而多子,美而长白;贾家种妒而少子,丑而短黑。岂可舍长取短?”

可皇后杨艳哭着闹着非要选择贾充之女不可:“我闻贾女才德兼具,皇上万勿偏私,以致坐失佳妇。”搞得司马炎很是闹心。

而此时贾家又收买司马炎的宠信大臣荀勖等人,上表盛赞贾女贤淑。

在宫内宫外的内外夹击下,于是,司马炎便改变了主意,决定与贾家联姻。

而实在是荀勖等人是贾充的门下犬!

这次联姻,可以说是古代实施成功学的一个典范,它再次印证了一条真理,成功就是运作,推而广之,一个人要想成功,善于处理人际关系是必不可少的。

本来,刚开始确定所娶之人乃贾家次女贾午。贾午与她的姐姐贾南风虽名为姊妹,却刚好相反,一个是天仙,一个是魔鬼。贾午不论音容笑貌、品德性情,都似乎是上品的“窑变”。只可惜那时她只有12岁,身子骨单薄,还是一个花骨朵,不到绽放的季节。太子妃的礼服雍容宽大,她穿在身上,撑不起来,拖曳在地。于是就让15岁的贾南风来试,果然合身合体,似乎这太子妃的礼服是专为她定做的。贾府来了灵感,大胆地做出了姊妹易嫁的决定。就这样,阴差阳错,贾南风成了皇太子妃。

晋武帝司马炎知道后,虽觉荒诞,但想到太子也就这样,婚姻天定,弯刀对着瓢切菜,也算般配,惟叹息数声而已。

西晋泰始8年(272年),这桩看似儿戏的太子选妃的婚姻,就在皇家隆重的仪礼中走完了它庄严肃穆的过程。

贾南风初露锋芒,也因妒几乎被废

而在司马衷婚前,武帝司马炎怕太子不懂床帷之事,为了使他能初识人道,就派一个叫谢玖的宫女,到东宫侍寝,当太子的性启蒙老师,教太子风月情事。

不久,他就与谢玖生下一个儿子司马遹。但太子妃贾南风善妒,谢玖害怕将不利于母子,就上书求还别宫。与傻瓜太子相比,司马遹无疑是一个变种,天赋异禀,很是聪睿,深得武帝喜欢。司马遹如何天赋异禀,这有史为证。一天深夜,宫禁失火,武帝带着司马遹登楼眺望。时年司马遹五岁,他拽着武帝衣襟,把他拉到暗处。武帝疑惑不解,司马遹却十分老成道:“暗夜昏黑,且事发仓促,宜防备异常之事,勿使亮光照见人君。”武帝非常惊奇,没想到他一个黄口小儿竟说出这番道理。还有一次,司马遹随武帝视察军营,看到营中养了很多猪,一个个膘肥体胖,便对武帝说:“此佳肴,宜杀掉犒劳将士,而不应继续喂养浪费粮食。”武帝对此欣然同意,立即命人宰猪分赐群臣。对他赞不绝口,抚着他的背对群臣说:“此子类高祖(司马懿)。当兴我家啊!”

从此,司马遹的名声便流传天下,朝野上下无不对皇太孙司马遹寄予厚望。

但司马衷有了这个儿子,自己居然还浑然不知。一天,他上殿请安,路过西宫,看见一群皇子在嬉戏玩耍,其中一个小孩很是聪明可爱,便忍不住上前,拉住他的手,同他一道游玩。这时,武帝司马炎走过来,对他说:“这是你的儿子啊!”

司马衷茫然,竟不知儿子为何物。其呆、愚之甚,有过此乎?

卫瓘是太子的老师,也不愿袒护他,曾多次在朝会时,假装醉酒,当着晋武帝的面,拍着皇帝座椅说:“此座可惜!”

司马炎亦疑儿子不慧,祖宗刀头沾血挣来的江山,交给一个傻子,他怎能放心?因此,更换太子的想法始终存在。

武帝为了试探儿子究竟愚笨到何种程度,就亲自出了几道试题让太子作答。太子身边有的是学养深厚的御用文臣,很快引经据典,做了出来。

近侍张泓却对贾南风说:“太子的学问,皇上能不知晓?如此多引古义,皇上必定怀疑其中之伪。不如简明扼要,直接回答好了。”经这一提醒,贾南风大惊失色,说:“文人几坏我事。”遂叫张泓据题稍加发挥,以当时白话直接回答而已。贾南风然后将答卷让司马衷再重新抄写一遍,交给司马炎。司马炎一看,倒也文从字顺。一边让大臣们传阅,一边自认为聪明地说道:“太子也不是诸位想象的那么差劲啊!”说得卫瓘面色赧然,局促不安。

贾充后来对贾南风说:“卫瓘老儿,几坏汝家事。”

贾南风因此对卫瓘衔恨,后在八王之乱中借机杀害了卫瓘。

这次测试,在武帝看来,司马衷并非他想象的那么差,再加上武帝看好司马衷的儿子司马遹,俗话说“看孙不看儿”,傻太子仅仅是个过渡,入继大统的,他最终内定为司马遹。因此,他也便彻底打消了更换太子的想法。

而这次测试,也初步显示了贾南风的政治敏感性。

司马衷虽说是个傻瓜,但傻瓜最大的特点就是长寿和下半身发达,见了美女总是流着涎水,宫中又有的是美女,司马衷便如鱼得水。

司马衷性欲旺盛,经常临幸宫女。其中有一个宫女被她临幸后,怀了身孕。十月孕期已到,就要临产。

贾南风闻报,妒火中烧,怒不可遏。虽然她对太子不满,但她不允许宫中其他女人因生子而得宠,从而威胁到自己的地位。让人传令怀孕的宫女来见。孕妇来到贾南风面前,刚要请安,却不防被贾南风从背后操起一把画戟就刺进了那个滚圆凸突的肚皮。顿时血流如注,直溅宫墙,孕妇当场惨死。已经成形的婴儿血肉模糊,在血泊中挣扎了几下,涕哭了二声,似乎是微弱的抗议,便追随母亲的魂魄去了。

司马炎闻之,震怒不已,大骂道:“皇后害我!如此恶妇,必败我家。”

遂将贾南风囚禁于皇家监狱--金墉城(金墉城在洛阳西北角,是监禁后妃们的场所,凡有罪反省或被废黜者,都被关在这里,后改名永昌宫),并打算进一步废掉她的太子妃名号。

时皇后杨艳已死,临终时推荐自己的妹妹杨芷继为皇后。杨芷有美德,顾全大局,就为贾南风向马司炎求情,她说:“妒乃妇人本性,且贾妃年少气盛,假以时日,必能悔改,望陛下谅之察之。”

老臣荀瓘和荀勖曾力保贾南风入宫,当然不愿看到贾南风被废,也向武帝求情。

这样,贾南风才得以不废。

但从此后,太子司马衷对贾南风是“畏而惑之,嫔御罕有进幸者”(《晋书》卷31)。

当然,事后杨芷皇后也以婆婆的身份,好心地对她进行了一番教育,告诫她要注意自己的行止,改过自新,这也在情理之中。可贾南风反而猜疑婆婆在公公面前搬弄是非,不但不对杨芷心存感激,反而对杨芷这番好心的训诫怀着一腔怒恨,“因以致恨”,“忿怨弥深”。这也成为她日后对杨芷痛下杀手的潜心理原因了。

凡不知知恩图报的人,必非良善之人,况且恩将仇报,以怨报德,贾南风的蛇蝎心肠,由此可知。

贾南风恩将仇报,太后杨芷饥饿而死

永熙元年(290年),司马炎死,司马衷立,是为晋惠帝,贾南风顺理成章晋升为皇后。

杨芷被立为皇太后。

贾南风权欲熏心,她很想参与朝政。可武帝临终之时,遗诏杨芷父亲杨骏为太尉、都督中外诸军、录尚书事,和汝南王司马亮(司马懿四子,武帝叔父)共同辅政,根本没她啥事。

杨骏一手遮天,独揽朝纲,就连司马亮也遭到排斥。司马亮内心恐慌,不敢在京师逗留,望着大司马门痛哭拜祭了一番,当夜就出发到了自己的封国河南许昌去了。而杨骏对贾南风的防范,更是疏而不漏。他把外甥段广安排在司马衷身边,任为近侍官,掌管机要;其心腹张邵为中护军,掌握禁军。凡诏令所出,必先由杨骏拟定,交由司马衷程式化的画圈后,最后才交由段广转呈杨芷拍板。这样滴水不漏的权力衔接,可以说,贾南风连置喙的机会都没有,何谈干政?其心中空旷的怨恨可想而知了。

由于天下人皆知司马衷憨傻如猪,皇帝也便成了杨骏玩弄于股掌之上的提线木偶。

杨骏一时权焰熏天,挟天子以令诸侯,也便有些飘飘然起来。他不但大肆封赏,还凭遗诏公然入居太极殿,坐在武帝的御案前接见朝臣,批阅奏折,出入宫掖有仪仗护卫,俨然天子在朝。皇太后杨芷见此,叫他稍事收敛,以免招怨,但他却置若罔闻。

杨骏之弟杨济和另一外甥李斌等人,感觉到了危险,力劝他召回汝南王司马亮,共同辅弼弱主,以堵塞司马诸王的悠悠之口,但杨骏利令智昏,充耳不闻。

杨骏的不臣之举,自然引起了宗室诸王们的猜忌,他们议论纷纷,朝野上下暗流涌动。尤其是极具政治野心的贾南风,更是煽阴风,点鬼火,四处串联,她决心利用皇族的不满,来搞掉杨骏和皇太后杨芷。

俗话说,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既然贾南风处心积虑地想伺机除掉杨骏,杨骏即使防范再紧,也有百密一疏的时候。何况贾南风在宫廷十多年,不但编织有自己的关系网,还清楚朝臣之间彼此关联的利害关系。

同类推荐
  • 我的中国心

    我的中国心

    吴大观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著名的航空发动机专家,我国航空动力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本书是他的口述自传,全面回顾了他从航空救国到航空报国、从热血青年到党员专家,毕生献身航空发动机事业的光辉历程,总结了我国航空动力的发展历史和经验教训,从中反映出吴大观同志爱国爱党、无私奉献、艰苦朴素、助人为乐、爱岗敬业、殚精竭虑的赤诚情怀和高贵品质。
  • 告诉你一个卓别林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卓别林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卓别林的故事》精选了卓别林人生中富有代表性的事件和故事,以点带面,从而折射出他充满传奇的人生经历和各具特点的鲜明个性。通过阅读《告诉你一个卓别林的故事》。我们不仅要了解他的生活经历,更要了解他的奋斗历程,以及学习他在面对困难、失败和挫折时所表现出来的杰出品质。
  • 苏格兰玛丽女王

    苏格兰玛丽女王

    玛丽·斯图亚特女王是苏格兰历史上最受爱戴和最有争议的女性之一。玛丽女王是国王詹姆斯四世和妻子玛格丽特·都铎的孙女,她既是英国王位的继承人,又因苏格兰改革中的暴力,使她具有了16世纪最有戏剧性和不为人知的人生经历。《苏格兰玛丽女王》讲述了玛丽的真实故事,主要聚焦她作为苏格兰女王统治期间,更多的赞美了她的生活,告诉大家为什么她是真正一位走在时代前端的女性。本书是《世界史上的传奇巾帼》系列丛书之一,是一部具有创造性的纪实性传记。共包括四个时期的介绍。
  • 财富家成长故事(激励学生成长的名人故事)

    财富家成长故事(激励学生成长的名人故事)

    有时候,父母的一个眼神、一句话语,就可以让孩子的性格发生改变,受益或受害终生。“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所以为教育,正在于它是一种人格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
  • 孔子执着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孔子执着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人生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有着太多太多的智慧等待着我们去汲取、领悟;思想是一片宽广无垠的大海,有着太浓太浓的魅力吸引我们去畅游其中。名家的人生,闪烁智慧的光芒,为我们折射出人生的光彩,波荡出生活的弦音;名家的人生,尽显思想的魅力,引领我们享受心灵的美丽旅途,体味生命的丰富元素。驰骋于睿智的思想海洋,让我们的精神变得充盈,心灵变得纯净而通透。
热门推荐
  • 邻家有女名貂蝉

    邻家有女名貂蝉

    邻家有女初长成,回眸一笑百媚生。群雄割据风云变,气吞山河入我坑……
  • 性保健食品

    性保健食品

    本书为“性保健丛书”之一。主要介绍了可平抑人的性兴奋水平的性凉食品、可提高人的性兴奋水平的性温食品以及可调节人的性欲水平的性平食品。内容丰富、健康实用。
  • 错过好过没爱过

    错过好过没爱过

    很久很久以后,他想起那时的她,他轻抚着她的照片,默默的念着她的名字,抬头看见镜子里的自己嘴角的弧度,他忽然明白了那年,她走时说的话:就算我们错过了,总好过不曾爱过……
  • 凰落九天,罚主是吃货

    凰落九天,罚主是吃货

    玩世不恭,懒散随性,她是地球最后一个修真者,化神期大能,离羽化登仙一步之遥,却因为一个戒指,来到了一个未知的世界,这里有幻灵师,有魔兽,这里大陆九分,强者为尊。
  • 恋上古代帅公子

    恋上古代帅公子

    一个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的跆拳道女教练。却因过生日,一朋友送的‘生日礼物’而带她穿越到了几千年前的古代。懵懵懂懂中,却遇见了三个愿意为她舍去生命的男人,最后在古代展开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爱情。她中了天下之奇毒,无人能救无人能解,要想救治她只有一种办法,那就是寒冰山上的寒冰草,可此草长在千年寒冰之悬崖,无人可摘取,即使摘取到那也必死无疑。最后她是否能度过难关了呢?在历尽千辛万苦之后她又是否会再次回到现代呢?一起期待吧!
  • 创业家

    创业家

    人因梦想而伟大,因学习而改变,因创业而成功。从一名普通的创业者成长为创业家,要经历一段漫长的过程。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你是否做好了准备?本书从顺应时代、捕捉商机、打造团队、战略定位、顶层设计等方面,为创业者提供了颇具建设性的创业指导意见,讲解透彻,针对性强,可谓一本全面的创业指南。打工就像进入围城,创业则是一场突围。在创业中战斗,在创业中修炼,在创业中成长!
  • 花都最强医神

    花都最强医神

    八年监狱归来,女友背叛。欢迎加入老月书友群:435751008(盗版自行绕开。)
  • 执天掌道

    执天掌道

    如果时间是记忆的错觉,那么记忆便是时间的碎片。世间的一切都是记忆组成,而这个大千世界,也只是一个人的记忆罢了。先民怒吼,诸神离殇!谁为棋手,谁是棋子?看万道争锋,吾执天掌道!
  • 人生三篇:做人 做事 做领导

    人生三篇:做人 做事 做领导

    无论身处庙堂还是江湖,生活在繁忙的现代社会,每个人都需要让内心充满宁静,让精神富有营养,才更容易感受到幸福。本书为读者提供了一份营养丰富的精神食粮,让人感悟到人生中那无处不在的生活智慧。
  • 中国古代皇帝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中国古代皇帝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中国的皇帝,不管是雄才大略的“英主”,也不管是一辈子嘴边流着哈拉子的白痴;不管是草菅人命的暴君;也不管是弱如绵羊的傀儡,当他们一坐上“龙椅”,他们就是“封建地主阶级的头子”,是“万乘之尊”,“家天下”的封建格局就决定了他们具有生杀予夺的至高无上权力!本书从秦始皇起,至溥仪止,涵括中国的全部皇帝的传记。每个皇帝独立成传,每篇既带有浓厚的传记色彩,也不乏神奇的趣闻、生动的细节。而每传(主要是大传)前的一段议论性文字,即是编撰者力求用现代人的眼光审视历史,以新的价值观念评判历史人物之所为,相信对读者是有所裨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