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20700000006

第6章 浅谈通俗文学的审美特征

通俗文学的兴起是近年来的一个重要的文学现象,人们往往把它归诸经济繁荣、政治清明、思想解放等外部原因,而很少从通俗文学的内部发展规律去寻找它兴起的原因。不错,通俗文学在近年来的蓬勃发展有其来自文学外部的种种社会原因,但是,要科学地揭示这一文学现象还应该从文学内部去寻找原因。如果这样做的话,那我们就会发现,审美趣味的多样化乃是近年来通俗文学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探讨一下通俗文学的审美特征,无论对于认识通俗文学这一文学现象,抑或对于引导通俗文学创作质量的提高,都是有积极意义的。

通俗文学的范围很大,包括的种类良多,我这里所谈的仅限于通俗小说,尤其是通俗长篇小说。因为通俗长篇小说我多少还读过一些,而且八年多来出现的近二百部通俗长篇小说在蓬勃兴起的通俗文学大潮中,也占有重要的地位。

那么,通俗文学,或者缩小点范围说,通俗小说(尤其是通俗长篇小说)具有些什么审美特征呢?就总的来说,要看到两个方面:一是人们喜闻乐见的民族形式,一是人们对这种传统民族形式喜闻乐见的审美心理或审美习惯。只有从这两个方面的总体上去把握通俗文学的审美特征,才可能对它有一个比较正确的认识,当然,如果分开来说,也可以甲、乙、丙、丁开中药铺式地说上它几点。

通俗文学最突出的审美特征是富于传奇性。就中国小说发展的历史来看,唐代文人用书面语言(文言文)写作的小说取名为“传奇”;到了宋代以后,大量由口头文学演变而来的白话小说,不管是长篇,还是短篇,也大都保持传奇性这一特点。这种传奇性,表现在人物描写上,常常用浪漫主义的手法刻画人物形象,突出人物的英雄性格或侠义性格。无论是劫富济贫、反抗封建统治的农民起义的英雄,还是除暴安良,伸张正义的侠客,我国古代小说中出现很多英雄和侠客的形象,都具有传奇色彩,乃至才子佳人式的言情小说或是写破案、昭雪冤案的公案小说,其中的人物形象也大都具有传奇色彩。近年来出现的通俗小说,尤其是武林题材和公安题材(包括侦破、反特、反走私等各种类型)的通俗小说中,无论是名震遐迩的武林大师如霍元甲、东方旭等,或是名噪一时的侠客如燕子李三、大刀王五等,还是默默无闻地为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和保卫国家安全的公安干聱的形象,大都保持了不同程度的传奇色彩。当然当代社会中的人民公安战士的形象,不同于古代的义士、清官和侠客,他们除了富于正义感,行为富有传奇色彩,还具有崇高的革命品质;而像霍元甲、燕子李三等武士、侠客的形象,出自当代作家之手,当然也不同于旧时的武林好汉的侠客义士,他们身上大都焕发着爱国主义的思想光彩。但是,无论是公安战士或者武师侠客,他们的形象在其审美特征上同古代小说中义士、侠客的形象,又有某种联系,那就是都富有传奇色彩,而这种传奇色彩又都往往表现为英雄行为和性格的侠义性。表现这种侠义性格和英雄行为的传奇性成了古今通俗小说的共同审美特征,而喜欢这种富于传奇色彩的人物,为之赞叹、为之扼腕,又是一种传统的民族审美心理特征。通俗文学的传奇性,还表现在故事情节的丰富曲折上。通俗文学往往以情节发展的大开大合,跌宕起伏和曲折离奇而引人入胜,给人以审美的享受。而这种丰富曲折的情节安排,往往表现为奇和巧两个特点。所谓“奇”,就是要猎奇,发人所未见,闻人所未闻,写侦破,写公案,文章大都做在一个“奇”字上。这种奇,如果奇得恰到好处,而不是违反生活真实专门去搞些搜奇列怪的东西,或者摘些格调不高、太富于感官刺激甚至于怪诞荒谬的情节,那还是有审美价值的,或者能受到一些纯文学难以替代的审美功效。所谓“巧”,就是讲巧合,在偶然性上做文章,这种巧合的文章如果做得好,不是胡编乱造的话,做到偶然出于必然,既出人意外,又在意中,那还是往往能收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审美效果的。在情节安排之讲究“奇”和“巧”,处理得好,是可以收到不错的艺术效果的;通俗小说的魅力也往往源于此。不过,在讲通俗小说的传奇性时,还要注意把传奇性与真实性结合起来。真实是文学的生命,如果奇巧到影响真实性的话,那就要危及作品的艺术生命。这方面,当前通俗文学创作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值得注意;而讲通俗文学创作的提高,也应是在传奇性与真实性相结合上下功夫。古人告诫我们要做到“夸而有节、饰而不诬”(刘勰:《文心雕龙夸饰》),还是讲得有道理的,值得我们记取。

通俗文学另一重要的审美特征是注意外部世界描写的生动性,也就是注意直观性的生动描写。通俗文学作品(包括通俗小说在内),不大注意开拓人物的心灵空间,不注意心理描写,却比较注意人物语言动作以致环境、场景、风俗等外部世界的描写,并力求生动真切。这大概同我国古典小说大都源于说书这一类民间口头文学创作有关,而且同它的故事性强,情节丰富曲折这一特点分不开。通俗文学作品中的这种对外部世界生动真切的描写,表现是多种多样的。《水浒》中的武松打虎场面生动描写,那种先做层层铺垫,继则渲染气氛,最后再写微醉的武松与老虎搏斗的情景,堪为这种生动描写的典范,至今读来仍然脍炙人口。近年来出现的一些武术题材的通俗小说,例如《津门大侠霍元甲》、《武林志》、《神州擂》等,在写比武打擂的场面时,也是很生动真切的,那一招一式,那夺人的气势,那惊心动魄的气氛,都是描绘得有声有色的,也是动人心弦的。虽然有的作品在写比武场面时,陷入一种套套,但如果写得好,照样能吸引人,能给人以审美的愉悦感。还有一些破案推理的公安题材的通俗文学作品,在描写人物动作的同时,又注意进行心理活动描写,并使二者结合起来;在写生动具体的形象时,又注意进行推理,使情理相融。这样的作品,其上乘者,还是很有艺术吸引力的。通俗文学作品注意外部世界真切生动的描写这一审美特征告诉我们:在影视艺术高速发展的当今社会,在文学被迫越来越注意发挥其描写内心世界这一特长的时候,传统的一些表现手法,例如铺垫、渲染、映衬、对比等等描写手法,以及细节描写的手法,也并未完全成为可以弃之不用的过时货。在进行外部世界描写时,它们还是可以发挥其作用的。

民俗性和趣味性是通俗文学另一审美特征。一些纯文学作品也注意民俗描写,但那是比较个别的,而且一注重民俗描写,例如邓友梅和冯骥才的民俗小说,又往往成为雅中有俗的沟通俗文学与纯文学的“中间作品”(姑妄用这样的概念来表达,这种“中间”指的是介于纯文学与俗文学之间)。但是,通俗文学作品大都注重民俗描写,并依靠富有知识性和趣味性的民俗描写来吸引读者,开拓读者的眼界。我之所以也喜欢读点通俗文学作品,也大都着眼于其中的民俗描写。例如历史通俗小说《括苍山恩仇记》中关于浙南山区民风民俗饶有兴味的大量描写,武林小说《津门大侠霍元甲》中关于天津南郊民俗的描写,那种独具一格的“津味儿”,都是很值得品味的。这种民俗描写,不仅具有民俗学价值,更重要的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其中有关风土人情,文物掌故的描写,更是令人读之兴味无穷。我们所说的趣味性,也大都是从这种民俗描写中表现出来的,当然,有的则是加的别的方面的“作料”,如果加得好,有益无害,也是值得赞赏的。

最后说说通俗性。通俗性也应该说是通俗文学的种审美特征,是它区别于纯文学的重要标志。这种通俗性既表现在选材和表现手法上,也表现在语言上。语言!的通俗、明白、晓畅,且富于口语的谐趣和活力,是通俗文学作品语言上重要的特点。但是现在的通俗文学作品的语言却有这么两点值得注意:一是把通俗与粗俗混同起来,语言上粗俗不堪,很不讲究;其实口头语言是很美的,它有一种纯净朴索的美,绝非粗俗野鄙的语言可以冒充,另一方面,有些作品的语言文白夹杂,以此为美,这也是一种错误的倾向。语言文白夹杂,不通俗晓畅,不口语化,怎能说是通俗文学作品呢?此外,在选材和表现手法上,我们也看到有些作品不注重发挥通俗文学的特长,写得过于庄重梅滞,这也是由于不注意通俗文学的通俗性所致。

如果从小说艺术本身发展的层次来看,生活故事化的展示阶段比起人物性格化的展示阶段和以人物内心世界审美化为主要特征的多元的展示阶段来,当然是出于比较低级的发展阶段,但是,如果作为一种审美的民俗习惯和审美的心理特征来看,通俗小说的审美特征却不能被看成是低级的。审美活动和审美兴趣是多元索的,没有什么高低之分。因此,欣赏通俗文学作品也不是文化水平低的表现,通俗文学热的兴起也不能从我们的民族文化水平暂时还比较低去寻找原因。它尊重民族审美习惯和特有的审美心理特征。从这方面来看,关于通俗文学审美特征的探讨,不仅是研究通俗文学的兴起与提高的重要课题,也是美学研究的重要课题。这篇短文,只想引起人们的注意和研究者的兴趣,作为引玉之砖抛出;如能对通俗文学的研究起一点引起专家学者研究兴趣的作用,那就很满足了。

1985年6月

同类推荐
  • 我的人生笔记:你是穷人还是富人

    我的人生笔记:你是穷人还是富人

    毋庸讳言,一般人都不愿意老。不然为什么有相当多的人怕退休?甚至为延缓退休而涂改年龄,所谓五十九岁现象即是退休恐惧症的一种反应。所以,国人把正常退休形容为安全着陆,退休居然成了很不安全的事情,就如同有一架老掉牙的飞机,能够平安降落就是万幸。这时候就看出来,还是当作家好。退休不仅不会影响写作,还意味着有更充裕的时间用于写作。
  • 控诉集

    控诉集

    这是巴金在国家和民族遭受外敌侵略的时刻所发出的痛切控诉,收录的是1932年“一·二八”事变到1937年淞沪抗战爆发激战正酣这段时间的诗文。他说:“这里面自然有呐喊,但主要的却是控诉。对于危害正义、危害人道的暴力,我发出了我的呼声:‘我控诉!’”
  • 牡丹亭(汤显祖戏曲全集)

    牡丹亭(汤显祖戏曲全集)

    南宋时南安太守杜子充的独生女儿杜丽娘,聪明美丽,自幼学习书画。一日游园,梦中与一手拿柳枝的书生结为夫妻,醒来终日思恋,终于成疾命亡,死后葬于梅花观中……
  • 我愿朝着太阳生长

    我愿朝着太阳生长

    有些人似乎什么都不必做,好运气就会伴随终生。而有些人卖艺的时候必须专心卖艺,才会随着岁月的沉淀变得越发有底气。这本书记录着这样一些人:一个不需要照顾,女汉子性格的白领;执着并拧巴的女推销员;死心眼的BJ男和他的十个姑娘;长得好看的拉面师傅;乐此不疲的“喜当爹”……看着他们的故事,你会想:有些好运气,还没有来找你,不是说他们永远不会来了,只是为了让你多走一些路,再遇到属于自己的甜。
  • 相逢一笑拈花处(苏曼殊作品精选)

    相逢一笑拈花处(苏曼殊作品精选)

    柳亚子:“曼殊所有的作品是非食人间烟火人所能及。小诗凄艳绝伦,无世俗尘土气。”周作人:“他(苏曼殊)的诗文平心说来的确还写得不错,还有些真气和风致,表现出他的个人来……说曼殊是鸳鸯蝴蝶派的人,虽然稍为苛刻一点,其实倒也是真的。曼殊在这派里可以当得起大师的名号。”印顺大师:“中国有两大诗僧,前有佛印,今有曼殊。”
热门推荐
  • 圣诞夜惊魂

    圣诞夜惊魂

    选自狄更斯的恐怖小说,包括《圣诞夜惊魂》和《我的鬼屋经历》等两篇小说,这些故事都是狄更斯最受赞扬的作品,读者可以从中一窥狄更斯恐怖小说的天份。尽管有些故事读来让人不寒而栗,但也有些故事带有喜剧色彩。狄更斯在故事中插入代表性的诡异喜剧情节,安排最难忘的角色登场,包括人和鬼,让这些故事跃然纸上,成为一幅幅独具诙谐风格的浮世绘。
  • 海的梦

    海的梦

    《海的梦》写于九一八事变后的第二年,日本不断加快侵华的步伐,正值民族危难之际。巴金在小说中构建了一个类似童话般的奇异的故事,似真似假,如梦似幻,却真实的映射着现实。小说的结构方式别出心裁,上半部分通过女主人公里娜的口述,再现了“杨”和那个孩子率领岛国奴隶英勇抵抗侵略者的壮举;下半部分通过里娜的日记,展现了她丰富的内心世界。
  • 万界之全能至尊

    万界之全能至尊

    穿越后灵魂发生了神秘异变的江言,像是个人形电脑一样拥有了种种天赋异能。——完全记忆!精准掌控!超速演算!多心多用!更惊喜的是,江言还发现他能与其他生命进行联机链接,还能复制对方的技能软件安装到自己身上!这样的江言,会在这诸天万界掀起怎样的传奇呢?(PS:萌新初作,求支持求呵护)
  • 重生娱乐圈之宫妃穿越记

    重生娱乐圈之宫妃穿越记

    宫妃一朝穿越成现代三流小明星,扮单纯,耍心计,拼计谋……小case!撒娇弄痴,巧笑倩兮,假情假意,信手拈来。
  • 国盗物语·斋藤道三(全集)

    国盗物语·斋藤道三(全集)

    日本第十四届菊池宽奖获奖作品。历史小说巨匠司马辽太郎,连续九年荣获日本最受欢迎作家第一名。日本战国“下克上”的完美体现,战国枭雄斋藤道三的盗国之路。何为战国?以下克上。血统、家世、阶级……旧的规则被打破,时代在呼唤新的英雄。前编:讲述了战国初期,松波庄九郎被称作妙觉寺中“最聪明的法莲房”,心有觉悟而蓄发还俗。他用计获取了京都油商奈良屋的巨额家产,经过周密细致的调查,决定将美浓国作为“盗国”的起点!序篇描写了战国的革命儿斋藤道三如何在年轻时代有勇有谋地从一介浪人之身摇身变为美浓国主土岐赖艺的心腹,作者以独特的历史观与洞察力揭开了宏伟壮大的历史篇章。
  • 诡夜凶铃

    诡夜凶铃

    这世界到底有没有鬼,我仍然无法确定,但那些年发生在我身上的一切,每每想起,依然心神不宁。
  • 谁动了朕的弃后

    谁动了朕的弃后

    她是最不受宠的皇后,大婚之日就被皇帝打入冷宫,受尽欺凌。后来,他动了真情,黑夜里热情地向她索取,“摇光,朕要你,只想要你。”她却冷冷笑道,“谢陛下厚爱,可惜,我不想要你!
  • 南风未起,念你成灾

    南风未起,念你成灾

    安诺的梦想,逃离薄景琛的魔掌。但,哪怕她飞出万里,嫁给了他人,他也仍旧将她牢牢压住。安诺:放过我吧,我结婚了。薄景琛:我知道,是我侄子。
  • 可爱子是机器人

    可爱子是机器人

    偶像剧告诉我们,人类和机器人恋爱一定是悲剧收场!可是,如果这个机器人是假冒的呢?没错,我,林诗练,因为送快递的时候弄坏了买家的机器人,无奈地开始了假冒机器人的打工生涯。不过这个买家还能再笨一点吗?全世界的人都看穿了我的谎言,为什么他还是一心一意地相信我呢?怕我没电大半夜出来找我,怕我被雨淋湿为我买胶带,细心地照料我……在我的心已经沦陷后,他却告诉我,我只是另一个女孩子的替身……主人,我的记忆已经清零,只有真爱能将我重启!
  • 湘西往事:黑帮的童话2

    湘西往事:黑帮的童话2

    湘西,洞庭湖往西,五河交汇之处,十万大山中的一片蛮荒之地,自古王法不及,外人罕至。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巫毒、苗蛊、赶尸匠的传说尚未远去,土匪、苗家女、捕蛇人的故事仍在流行;而新时代的枭雄即将登场,这一次,他们将在混乱与杀戮中蹚过市场经济这条河流。1983年秋,全国严打,九镇中学的操场上正在举行万人公审。在一万双眼睛的注目下,“砰”的一声枪响,流氓头子安优就地伏法。人群中少年姚义杰浑身一震,他似乎感觉到,安优的死灵魂腾空而起,将在未来的岁月中,找到他、纠缠他,将他一步步裹挟进万劫不复的黑道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