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广东是中国开放潮头的翘楚,那么陕西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如果说北京体现了汉民族文明陷落的历史,在这里建都的统治过全中国的三个王朝中,有两个都是异族朝廷,北京皇城的宏伟,包含着我们祖先臣服于两个游牧民族的耻辱,那么,在西安,你看到的则是中华文明的正宗,从半坡文明开始,这里就是中华文化的发源地、西周,西汉、隋、唐等中国历史上值得骄傲的时期都以这里为都城。在这里,你的思古之幽情才真正找到了寄托。
一、三秦文化的由来
春秋战国时因陕西是秦国治地,故后人将陕西简称“秦”;将横贯陕西中部的主要山脉称“秦岭”;将渭河平原称“秦川”。历史上所谓三秦,实际上指的是现在的关中和陕北大部。
春秋战国时期是历史上最为混乱的时期,“春秋无义战”就是形容春秋时期战乱频伐的状况。当时经过春秋时期的一系列战争,许多国家消亡。到战国时期,中国大地上只剩下齐、楚、燕、韩、赵、魏、秦七个国家。秦王嬴政在位时,即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秦国先后灭掉了其他六国,在中国首次建立了空前统一的封建中央集权制的秦王朝。但由于秦朝赋税、兵役、徭役等特别繁重,法律严酷,使得民不聊生,到公元前206年刘邦率军队攻占咸阳,秦帝国只存了15年。
公元前206年,项羽统率各路诸侯随刘邦后也西入关中。项羽出身于楚国旧贵族家庭。在秦末农民起义时为恢复楚国,公元前207年在巨鹿之战中项羽消灭了秦军主力,章邯投降。公元前206年项羽引兵入咸阳,杀了已归降的秦王子婴,并火烧咸阳城,焚毁阿房宫,自立为西楚霸王。以梁楚九郡地置西楚国自属,分封灭秦有功将领、旧六国贵族及秦降将十八人为诸侯王。其中,其中将刘邦封汉王,都南郑,辖陕南及巴、蜀之地。为防刘邦势力扩张,牵制刘邦,他又将陕西的关中和陕北一分为三:封秦降将章邯为雍王,都废丘(今兴平东南),辖咸阳以西及甘肃东部地区;封司马欣为塞王,都栎阳(今西安阎良附近),辖咸阳以东;封董翳为翟王,都高奴(城址史有三说:富县、安塞、延安)辖陕北。这段历史记载在司马迁《史记》中。三位诸侯王都是秦降将,故人们称他们为三秦王。与之相应地,这三诸侯国之地称为三秦,沿袭下来,“三秦”也就成为了陕西的代称,咸阳成了三秦的分界点。“三秦”的称谓产生后,历史上也有人将它作为政权名称。例如五胡十六国时期,公元350年居住在甘肃秦安县东南的氏族首领苻洪起兵,自称“三秦王”,建立政权。352年,其子苻健称帝,都长安,国号“秦”,史称“前秦”;385年羌族首领姚苌擒杀前秦皇帝苻坚。386年姚苌称帝,都长安,国号“秦”,史称“后秦”。
但是从地域文化的一致性上考虑,以三秦来代表陕西,或以陕西的地域来局限三秦的文化都是不太合适的。明显地,秦岭以南的汉水谷地,自古至今,其地域文化受楚文化影响较深;相反,陇中和宁南黄土丘陵地区倒是与关中、陕北在民俗文化上表现出了较大的一致性。由此可见,三秦文化区的范围仍应以楚汉之际的雍、塞、翟三国疆域为基本的地域范围,按现在的行政区划则包括陕西的中部和北部、甘肃的东部和宁夏的南部。到了近代,随着人们理解“三秦”观念的变化,即将陕北,关中,陕南合称“三秦”。
这一地区,从自然条件、生产方式、文化传统上都比较相似。“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蓝天黄土的自然环境是怎样孕育了三秦文化呢?三秦地区,或称关陇地区,其区域内的民间文化生态具有很强的一致性,与外部周边地区有较大的差异。这种地域文化的形成与这一地区的自然经济环境、人文背景及历史上的行政区划都有很大的关系,因而在这样一片广袤的土地上产生出具有一致性的三秦文化,并不是偶然的。自然经济环境决定其地域文化的发展。在三秦大地上,具有代表意义的当然是黄土高原。在黄土高原的南部边缘,是一个断陷盆地——渭河谷地,也即号称“八百里秦川”的关中平原。平原西起宝鸡峡——渭河出山口,东到潼关,长360公里,平原主体是宽平的河谷阶地,有利于农耕,是三秦大地上最丰饶的地区,也是中华农耕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保守、落后成为明、清以来三秦文化的主流,但与封闭、保守相对的是,这一地区保存了许多久远历史上的和根植于黄土高原上的独特风俗,反而在现今愈加显得难能可贵。
黄土高原地区,长期处于半农半牧,经济发展缓慢,手工业比较落后。所以,陕北、陇中地区人民的生活一向艰苦,反映在衣物、被褥上以粗布、毛毡为主,非常简朴。关陇地区人民不仅衣着简朴,食物相对也比较简单。日常饭菜多以杂粮为主,蔬菜种类少,而以咸菜辣椒来佐食。
陕西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先后有14个王朝在此建都,包括中华文明最为辉煌的周秦汉唐四个王朝!三秦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地分三秦习相远
自古华夏为九州,同样,陕西也分为三秦。百里不同风,千里不是俗,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虽说同属于陕西,但陕北、陕南、关中三地域人的性情差异还是比较大。这主要是因为地理环境不同。从地图上看,陕西的版图是一个面西而跪的兵马俑。这个“兵马俑”不仅襟黄河而带长江。且跨温带、暖温带、亚热带三大气候带,这在中国诸多的省、市、自治区中是少有的。
陕西人的性格受历史沿袭,地理位置和地域文化的影响,有鲜明的特征。陕西人给人的总体印象是朴讷温厚而又爽直豪放,秦腔高亢激越,信天游悠远单纯,都反映了陕西人的某些特点,但相比之下,陕北人在陕西人中,显得更憨厚直爽,待人热情,而关中人则暗藏了几分心计,显得有些诡诈神秘,陕南人不象关中人那样诡,却又比陕北人更“精”,在为人上比较由于传统悠久,即使在偏远的乡村,你也有可能遇到能“谝”善道的高人。
陕西文人才情充沛,文坛上的“陕军”出手不凡,贾平凹,陈忠实,路遥等人的作品虽非绝世佳作,却也颇有可观。传统是陕西人的财富,也是陕西人的负担,它使陕西人往往保守偏执,而现实中的落后与历史中的辉煌又给陕西人很大的失落感,于是自恋又自卑,才有了贾平凹《废都》中庄之蝶那样牢骚满腹而又自以为天下女人都渴望为之献身的小文人;才有了陈忠实《白鹿原》中的朱先生那样自以为得“天理”的真传而不屑于与南方文人为伍的“圣人”。像白嘉轩之类的靠皮鞭和家法来维持风纪的“道德英雄”在陕西的乡间,在落后的黄土高原也不少见。
(1)陕北人:一群赤诚的自然之子
陕北是地处于黄河水系暖温带气候,从地图上看就是一抹的黄褐色,为广袤的黄土高原,塬、峁、梁、沟、壑纵横,像一位风尘赴赴的老人,从远古走来。登上黄土高原的梁峁,就会发现,这片黄土地是那么的空旷苍凉,就是作为万物之灵的人,也显得是那么的渺小。惟有从黄土地的皱褶里,可以看到星星点点点缀着的些许绿色。
“黄河远上白云间,奔流到海不复回”。黄河是我们的中国民族的根,是我们的母亲河,在长途奔袭的过程中,它把整个陕北纳入怀中,陕北这块黄土高原,其底蕴因此而显得特别深厚。闻名于世的黄河壶口瀑布,能将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一壶收”,不仅仅是黄河万里奔袭过程中形成的一个自然地理现象,更成了一种文化意义上的象征。有鉴于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壶口,也成为陕北黄土高原重要的文化象征。
自古以来,陕北黄土高原就是正统的汉族政权和北方少数游牧民族政权对垒割据之地,汉、蒙、鲜卑、回鹘杂处。如果追溯血脉的话,陕北人身上大都流淌着剽悍的少数民族血液。以至于清代翰林御史王培棻曾做“七笔勾”,甚至称“圣人布道此处偏漏”。
陕北人是一群“自然之子”。他们朴实敦厚,性情豪放,大碗喝酒大碗吃肉,浑身漾溢着阳刚之气。在战争年代,陕北人会凭着这种豪气,揭竿而起,金戈铁马驰骋于沙场,杨家将、李自成、张献忠、刘志丹,莫不如此。正如林语堂所说:“他们没有丧失自己种族的活力,他们致使中国产生一代又一代的割据王国,他们也为描写中国战争与冒险的小说提供了人物素材”。
更值得称道的是,陕北女子性情朴实温婉,热情大方,说起话来,如沙漠驼铃,悦耳动听。他们敢爱敢恨,视爱情若生命,对恋人敢把心掏出来。听一听那首著名的陕北民歌《走西口》吧,那陕北女子的痴情,真叫人牵肠挂肚。
陕北女子心灵手巧,他们的拿手好戏是剪纸和窗花。一只灵巧的手拿着小小的剪刀,在五颜六色的纸上游走。不一会儿,一张张玲珑清新、层次分明、姿态万千的精美图案就出来了。花卉、鸟兽、植物、山水、文字、五谷等,可谓呼之欲出,应有尽有。
也许正是因为如此,陕北这片黄土地上产生了高亢悠扬的信天游、古朴典雅的剪纸、苍凉缠绵的唢呐、粗旷豪放的腰鼓。这也许就是大哭大悲人生的抚慰。
(2)陕南人:清秀精明的怪才和鬼才
位于秦岭以南、巴山以北的陕南,和陕北的黄土高原相比,由于地处亚热带,加之属于长江水系,这里的山水则显得清秀而有灵气。那山,是地地道道的石山,很少见些许土。山上,多见裸露的岩石,怪石嶙峋,间或从石缝中生出杂树灌木,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两山之间,可见有水流从山谷穿流而过,小者成溪,清澈见底;涓涓溪流,汇集成江,并形成坝子、盆地。
值得指出的是,秦巴山区的陕南,和四川、湖北接壤,被认为是秦头楚尾,或秦头蜀尾。这里流行的是汉剧、花鼓,从风格上来说,是阴柔的。秦巴山地的陕南人,向湖北“九头鸟”学一点精明,向川人借一点灵气,所以,无论体型、相貌、口音,还是生活习惯,心态性情,大都和楚人、川人相似。当然,陕南人没有陕北人那样恋家,自古有外出谋生的传统,近年外出打工者不少。据说,陕南人是明末清初“湖广填四川”时迁过来的,也即湘、皖、赣、豫、闽、粤各地来的移民后裔。
陕南秦巴山区,山水清秀,人人爱唱歌。有人说巴山是歌海。青年人谈情说爱,要唱缠绵热情的“情歌”、“盘歌”。老年人丧事,要唱凄凉悲哀的“孝歌”、“送葬歌”。在田地里劳动时,要有高亢、激越的“号子”、“锣鼓草”。采茶时,要有悠扬、婉转的“茶山姑娘”、“牧羊恋歌”。婚嫁时,要唱“哭嫁歌”、“迎亲歌”。行路时有“报路歌”,上山时有“樵歌”,“山歌”等等。真是“歌的山,歌的海,不唱歌儿口难开。”
那陕南男人,身材一般都不高,不像陕北人那么魁梧,大多长得比较清秀,面部呈菱形或五角型,额头较高,眼睛深陷,嘴巴突出,肤色呈紫铜色。其性情呢,也不似陕北人那样朴实,粗旷豪爽,而是显得比较精明。
也许是得益于山水的灵气和仙气,秦巴山地的陕南,多出怪才和鬼才,他们身上,也不乏浪漫的因子。从陕南商洛走出的著名作家贾平凹,就以鬼才而著称,写人状物,无不显示出空灵之气,浪漫之气,其文风可以说受楚地的屈原、宋玉影响颇深。
陕南女子,则娇小玲珑,肤色白皙润泽,清秀可人,性情温婉,但不似江浙女子那样娇羞,也没有陕北女子那样质朴,而是温婉不失大方,清秀而又能干,特别能吃苦。
(3)关中人:聪明而不失精明的冷娃
而位于陕南陕北之间的关中,则又是另外一番景象。
秦岭如一头巨大的苍龙,从青藏高原逶迤西来,随意地摆了一下尾巴后就安卧在了陕西中部,它的躯体也就把陕西的南北分割得泾渭分明,甚至连陕南、关中的气候也要因它的安卧而呈现出巨大的差异。
关中这块土地,大有说头。
这块土地,只因西有大散关,东有函谷关,北有崤关,南有武关,为四塞之国,故称关中。在冷兵器时代,这四关堪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真乃固若金汤。更令古人看重的是,这里气候温和湿润,泾、渭、沣、涝、浐、灞、高、橘纵横,可谓“八水绕长安”;加之“厥土惟黄壤,厥田惟上上”、“膏壤沃野千里”,甚至《诗经》里也赞此处的土地肥美得连野菜也格外香甜。因此,所谓的“天府之国”,最早就是指这里。到现在,关中又称八百里秦川。
这样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决定“秦中自古帝王都”,可谓“厉尽周秦与汉唐”,是华夏文明重要的发祥地,为世界著名的四大古都。关中是名副其实的帝王之乡,西周、秦、西汉、西晋、前赵、前秦、后秦、北魏、西魏、北周、隋、唐等王朝先后在这里建都,时间竟长达千年之久。长安文化,以其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被誉为中国文化的根系。
这块皇天厚土养育的关中人,身材相貌不如陕南人清秀,也没有陕北人高大,大多长得粗壮敦实。难怪有人说,西安人的形象,就是活生生的兵马俑。因此,要识别关中人并不难,一看那身材脸形便知晓。贾平凹说,关中男人有三大特点:喝西风,吃泡馍,吼秦腔。西风性烈,泡馍味重,秦腔声吼。这就是一个有棱有角的男人。在张艺谋的镜头下“我爷爷”光着膀子,大碗喝酒,唱着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这是一幅多么有味道的男人图。
旧城废都,古风悠远,关中人大多性格澄澈,淳朴憨厚,外冷内热,情感深藏。不知是负重太多,还是“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的古训影响深远,关中的男人一般话很少。对妻子儿女,他们纵然有满腔的感情,但却不会形诸脸上挂在嘴上。关中的男人,既不如“老北京”能说会道,幽默风趣;也不像南方人言语和婉,抑扬顿挫。无论老少,言传起来,可谓底气十足,高喉咙大嗓门,直来直去,有时简直要撞倒南墙。君不见秦腔戏剧舞台上,挣命般的吼叫,就是西安人传神的写照。
关中人实诚,豪爽,面冷心热,与朋友交,义气为先。脾气相投,性格合得来,倒也可以和你谝个半宿,把心掏出来;一旦你的人品关中人看不上,那可就对不起了,正眼也不会瞧一下,正是话不投机半句多。
关中人大多性情耿直,宁折不弯。即不善察言观色,也不爱逢迎,最看不惯那些拍马溜须之徒,斥之为“溜沟子货”。因为耿直,年轻人爱发牢骚,爱给领导提意见,埋怨不受重用,自誉为“后娘养的”,无论工作干得多好,“累死也无功”。是故,二十余年来,“孔雀东南飞”者众多。
关中人好面子。请客必定七碟子八碗,劝酒非让客人喝个酩酊大醉方肯罢休。常说人生三件大事娶媳妇、盖房、安顿老人,更是好摆排场,唯恐被人讥为“啬皮”。
关中人讲究“咥实话”,一步一个脚印。做事不喜张扬,咋咋虎虎,虚张声势。故陕西科教文卫各行各业,英才辈出,成果辉煌。不仅前十几年的文坛陕军东征,让全国大吃一惊;就是近年陕西人整出来的克隆羊,长征五号,送“神舟上天”,也让世界瞩目。
关中人常说的一句话是“佛争一炷香,人争一口气”。在农村,衡量一个人能耐如何,主要看房屋盖得咋样,子女是否有出息,对待老人如何;在城里,也看其事业成就,房子多大装修的咋样,子女是否考上大学留洋读博士。
关中人大多不爱言利,不善经商。许多人信奉的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对经济之途嗤之以鼻,故三秦大地,做大小生意的,以南方人居多。近20年虽有不少西安人“下海”经商,但“呛水”的多,盈利的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