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83700000001

第1章

爱尔兰诗人:叶芝

威廉·巴特勒·叶芝(William butler Yeats,1865—1939)于1864年6月13日出生在都柏林。他的曾祖父和祖父都担任过爱尔兰教堂的教区长,但他的父亲却叛离宗教,靠画画谋生。

叶芝的童年大部分时间是在爱尔兰西部的港口城镇斯莱戈度过的。那里住着他的母亲的许多亲戚。叶芝非常喜欢那里的景色,这后来成了他许多诗歌的背景。叶芝也喜欢与那里的渔民谈天,爱听淦民讲故事,这后来成了他创作民间故事的源泉。

1874年,叶芝全家移居伦敦,可是他们一直思念着爱尔兰,于是在1880年,他们又回到都柏林。

叶芝曾在高陀尔芬、哈姆摩史密士学校和都柏林的高等学校受过教育。

1884年,他在父亲影响下想成为一个画家,进入都柏林的艺术学校学习。

但是到1886年,他不想在绘画上有所发展,便离开学校,专门从事诗歌创作,并立志要成为一个诗人。

1889年,对叶芝来说,是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他出版了第一本诗集《奥辛的漫游及其他》。这部诗集的题材和语言都带有爱尔兰的地方色彩,引起了读者强烈的兴趣。这一年开始直到1899年,叶芝就住在伦敦,结交了不少著名的诗人,其中包括唯美主义者王尔德和诗人摩利斯,他们对叶芝的思想和创作都产生过影响。这一年,叶芝帮助一批年轻的诗人亚瑟·塞墨斯、里昂纳尔·约翰逊和艾尼斯特·道逊等建立“诗人俱乐部”。这个组织,后来成了英国最重要的世纪末文学社团。叶芝赞成他们的唯美主义观点,但他并没有被他们的观点所束缚。叶芝的兴趣主要在于关于人格和哲学的理论以及诗人布莱克的研究,他编过《布莱克诗选》(1893),从布莱克那里吸取过以幻景表达诗思的艺术手法。

茅德·冈

(Maud Gonne)

(1866—1953)

这一年,叶芝还认识了爱尔兰的爱国主义者茅德·冈,并爱上了她。以后叶芝还帮助过她进行革命活动,虽然最后他们未能结合,但叶芝把她当作理想的化身,写了许多优美的诗篇。

在伦敦期间,叶芝还几次去巴黎,接触到当时法国的诗派,特别是象征派,这对他的创作有明显的影响。

叶芝1900年以前的诗,受唯美主义和象征主义的影响较深,但由于叶芝的诗大多在爱尔兰民族的历史文化中选取题材,从布莱克、雪莱和斯宾塞的诗作中汲取表现方法,所以他早期的诗常常把浪漫主义的幻想与理智的思索融为一体,把抽象的观念与具体的形象结合起来,语言富有音乐美和爱尔兰的地方色彩。

叶芝早期的诗除了《奥辛的漫游及其他》外,还有诗集《诗选》(1895)和《芦丛之风》(1899)等。

《茵纳斯弗利岛》(1890)是叶芝早期著名的抒情诗,它具有叶芝早期诗歌的特点。全诗内容上具有躲避现实,美化退隐生活的消极倾向,在艺术上,把退隐的幻想与小岛上的具体形象相结合,具有吸引人的艺术力量。

这一时期,叶芝还写了不少思想上比较积极,艺术上比较成功的作品,如为毛特·冈写的抒情诗《当你老了》、《深沉的誓言》等,以丰富的想象,缓慢的音乐节奏,朴实的语言,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对毛特·真挚、健康的爱情。他著名的诗篇还有《丽达与天鹅》、《天青石雕》。

二十世纪初,爱尔兰在新芬党的领导下,开展了民族自治运动。叶芝从伦敦回到了都柏林,他在一定程度上支持这个运动,并热心地参加了爱尔兰的戏剧改革运动,1904年与剧作家格雷戈里夫人、约翰·辛格等一起创办了阿贝剧院,上演有关爱尔兰历史和农民生活的戏剧。叶芝在1902年写的剧本《呼立翰的凯瑟琳》,已表达了爱尔兰要求独立的意愿。此外,如《国王的辩证槛》(1904)、《黛尔丽德》(1907)、《绿盔》(1910)等剧中,也都表现了爱尔兰的民族精神。他的戏剧大多取材于爱尔兰古老的传说和神话,语言优美,背景美丽,具有诗的“美”。叶芝在戏剧方面的成就虽然比不上他的诗歌,但对爱尔兰的文艺复兴却作出了重大贡献。

叶芝从二十世纪初到二十年代的诗歌,因受到爱尔兰民族自治运动的影响,诗风有了变化,已摆脱了唯美主义的倾向,他把象征手法用以表达现实内容,现实主义因素大大增强,他的诗已没有早期的虚幻和朦胧,而是充满着他自己早期所排斥的战斗性和现实感。这时期他写了不少好诗,如诗集《责任》(1914)中的《灰岩》和《一九一六年的复活节》(1916)等。

《一九一六年的复活节》是诗人为纪念1916年爱尔兰共和兄弟会起义而写的。在诗中,诗人歌颂了烈士们的高贵品质,认为正是由于烈士们的壮烈牺牲,才使爱尔兰获得民族的尊严,才改变了任人统治的死气沉沉的局面,才产生了悲壮的美。但因诗人不很理解这次起义,因此诗中也流露出对起义的迷惘心情。

在爱尔兰经过斗争获得自治以后,叶芝于1922年当上了参议员,并担任货币委员会主席,直到1928年。

1923年,叶芝由于“始终富有灵感的诗歌,并以精美的艺术形式表达了整个民族的精神”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二十年代后期到三十年代末,是叶芝生活和创作的后期。由于爱尔兰文艺复兴运动本身就有维护贵族文化的一面,因此叶芝在后期的政治和文化思想上,贵族主义倾向比较明显,他认为贵族拥有财富、懂得礼仪,只能在他们之中产生统治者和廉洁的政府,只有他们才能保护艺术,使艺术家有时间创造艺术。在后期,他花了很多时间研究东方哲学,还翻译了印度古代哲学经典《奥义书》,因此他在后期的哲学思想上强调善恶、生死、美丑的矛盾统一并追求圆满和永恒。这一切都反映在他后期的创作上,如著名诗篇《驶向拜占廷》(1928)和《拜占廷》(1929),它们歌颂古代贵族文明,把拜占廷象征为永恒,是一个脱去了人间生死哀乐的乐园,在那里精神与物质,个人与社会都达到高度和谐与统一,是诗人所追求的圆满境界。

叶芝后期的诗在艺术上已完全成熟,如在《钟楼》(1928)、《盘旋的楼梯》(1929)、《新诗集》(1938)和《最后的诗》(1939)中,他创造性把象征主义与写实手法自然地结合起来,把生活的哲理与个人的感情融为一体。在诗中,形象包含了多层意义,并且从整体上表现了一个完整的主题思想。叶芝后期诗歌的语言更为简洁明了,赢得广大读者的赞赏。

叶芝与他的好友、印度伟大诗人泰戈尔一样,愈到晚年,愈富有创作活力。他在最后两年中,极力反对文艺创作从观念出发,主张从“心智的洞穴”中出来,到现实生活中,特别从原始的、粗犷的事物中吸取艺术素材进行创作。所以他最后两年的诗风又有新的发展,摆脱了后期象征派玄奥莫测、意象繁复的弊病,使诗篇直接歌颂人生,表现情欲,艺术上具有歌谣体的特色。

叶芝除了诗与戏剧外,还写有小说《约翰·肖曼与杜耶》(1891),论文集《克里底微光》(1893)等。

叶芝于1939年1月28日在法国南部的凯帕玛汀去世。他的遗骨直到1948年才被护送到爱尔兰,埋葬在斯莱戈的“鼓崖”之下,那里是他童年时代最喜欢的地方。

爱的遗憾

一件无可言喻的遗憾,

深深藏在爱情的心中:

那些在买卖东西的人们,

那些在头顶上赶路的云,

那又冷又潮地紧吹的风,

还有荫影幽暗的榛子林,

那里,鼠灰色的水流急涌,

威胁着我热爱的那个人。

他想起了那忘却的美

当我的手臂紧紧拥抱着你,

我把我的心贴着那片纯洁——

那世上早已消失的纯洁;

那顶皇帝在溃逃的军队中

扔进暗池里的珍贵的皇冠,

那些做着梦的女人在地毯上

用银丝织出的,只是使吞咽

一切的蠹鱼肥了的爱情故事;

那些在往昔的日子里曾是

簪在女人的乌发中的玫瑰,

那些女人走过神圣的走廊时

都捧在手里的露珠一样的百合;

走廊里,灰色的云似的烟悠悠

升起,只有上帝的眼睛没有闭:

因为那苍白的胸脯和依恋的手

来自一个充满梦幻的土地,

一个比它更充满梦幻的时刻,

同类推荐
  • 无用的美好

    无用的美好

    这可能是2018年顶耐看的小书之一。一部谈心之书,也是交心之作。叶兆言的散文自在亲和,如促膝而谈,妙语连珠,不动声色,却能观照世道人心的苍凉与热烈,洞察这至痛与至善的人间。有《无用的美好》一路陪伴,再峥嵘的岁月也不寂寞了。叶兆言全新散文集,收录了《革命性的灰烬》《痛和善》《无用的美好》《成仁》《江南的南》《以纸窃火》《在另一种语言中》《这一种冷》等名篇佳作。数笔星火炽烈,满纸庄严慈悲。叶兆言不改初衷,带着对平凡人事“忍不住的关心”,用看透世情的冷静与令人尊敬的诚实,同你对面而坐,促膝漫谈:少年人的择选与舍离,奋斗者的孤独与坚守、世俗与理想、认真与坚持……去蔽世界的幻象,还原人生的真相。生活的馈赠,往往来自无关功利的付出。“美好”固然“无用”,却有扛起人生的力量。
  • 年月诗集 独步天涯

    年月诗集 独步天涯

    故乡山水,如诗如画,住净水器、触景生情,咏物明志。讽刺为了清明,离骚怒其不争。时光链环套住年月,火花飞溅,汇集成歌,一唱百年。
  • 古堡历险故事(感动青少年的惊险历险故事)

    古堡历险故事(感动青少年的惊险历险故事)

    这些作品汇集了古今中外著名的惊险、历险故事近百篇,其故事情节惊险曲折,引人入胜,阅读这些故事,不仅可以启迪智慧、增强思维,还可以了解社会、增长知识。
  • 人间风致十二景

    人间风致十二景

    在哈尔滨这座城市,要想吃老口味的馄饨,只有到道外区去。道外区至今还顽固地保持着几家地方风味的小馆子。说实话,虽然我在这座城市生活了几乎半个世纪,却极少到道外去。只是在处第一个女朋友的那段热恋期,几乎天天都去道外。女朋友的家在道外二十七道街上。当年,青年恋人囊中羞涩,又喜欢馄饨,只有去这种小馆子一乐。在“酱婶儿”的小馆吃馄饨的,自然都是一些小人物,工人、小干事、学生等等。这儿的馄饨搞得很纯粹,皮儿薄,馅儿嫩,个头不大不小,配有爽眼的清汤,且有蘑菇丁、干贝、紫菜、小海米、海菠菜、瘦肉丝儿和翠绿色的葱花、香菜一配合,再滴点儿香油,那叫一个香哟。
  • 小人物史记Ⅱ

    小人物史记Ⅱ

    本书时《杭州日报》西湖副刊创办“倾听·人生”版的集结,它的宗旨是“以小人物的命运来反映时代的变化”,以第一人称讲述自己的经历。十年时间,每周一期,每期六七千字,500多个小人物敞开了心扉,他们的故事打动了更多的小人物。
热门推荐
  • 小蚂蚁历险记

    小蚂蚁历险记

    比安基是一位描写动物的高手,具有非常高超的驾驭故事的能力。比安基的作品,文风朴实,内涵深厚;情节紧凑、结构精巧,行文与结尾干净利落,不花哨、不拖沓。从艺术成就上来说令人叹服,具有优秀俄罗斯文学的典型特征。比安基倾其一生对自然的细致观察,使得他笔下的动物从样貌、叫声到体态,从生长规律到习性,都符合专业科学知识,甚至于一些科学家根据他的真实记载进行深入研究,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因此他们称比安基的作品为“打开大自然宝库的钥匙”。《小蚂蚁历险记》里的故事以短篇科学童话为主,情节逗趣,语言简洁,适合小学低年级的读者;
  • 海鸥

    海鸥

    成为新晋微博红人,郭炜凭的是一部叫《失语者》的微电影。而当粉丝数到达七位数时,他也开始意识到,制作微电影完全可以成为一种职业。于是,在拿到桥梁工程的硕士学位后,郭炜放弃了导师推荐的好工作,并用《失语者》赚的钱买了专业的摄像器材,开始独立制作城市题材的小纪录片,当然,也拍摄一些软广告性质的视频在网络发布。郭炜很满意这种工作状态,时间自由,兴趣所致,还能赚得盆满钵丰。
  • 三国战纪之汉家风云

    三国战纪之汉家风云

    穿越,在这个年代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事,但穿越到一个不出名的家族,还想再这片三国之地闯出名堂,简直是天方夜谭。可天方夜谭又如何,万般险阻又如何,四世三公又如何,我不求这做那江山主人,只愿这天地的势力,这汉家的风云之争都在我的掌控之下,只愿守护这天地间的平静。阻我霸业者,天地共诛。PS本书并不是正经的正剧类历史小说,会有些许仙侠玄幻成分。
  • 封灵师传奇外传:僵尸迷情

    封灵师传奇外传:僵尸迷情

    一个僵尸给了他天生异能,一个僵尸给了他后天法力。一个僵尸告诉他不死传说,一个僵尸告诉他生死轮回。他在异世界铲除黑暗,寻求光明的路上,最爱他的女子牺牲了自己,他最爱的女子背叛了他。等黑暗渐渐离去,光明重归大地,他在那一片光阴之下看见了自己的未来……前世因果,千年等待,终是化成了一缕青烟,随风而逝,不再回来……
  • 希望在转角

    希望在转角

    人生最怕什么?没有希望当面对挫折、陷入目境时,些入总会心灰意冷,认为一切都没有了希望。于是郁郁寡欢,什么事都提不起兴趣,甚至自己跟自已作对。这样继续下去,便真的走入了绝路,迷失了方向,以为山重水复,没有出路。请不要灰心,不要绝望,你之所以认为没有有希望是目为你只看到眼前的一条路。拓展你的视野半径,认真用心寻访,你会发现在某个不起眼的地方有一条密径,轻轻走进去,拨开藤葛.你会柳暗花明,一条宽阔的大路正摆在面前,有鸟语、南花香、有欢愉、有喜悦。你会赫然明自 原来希望就在转角。
  • Poor Miss Finch

    Poor Miss Finch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一剑破青天

    一剑破青天

    万法归一剑,一剑破青天,简介:不迷于情,不沉于性,不恋于杀,不毁于愚,竭力用流畅文笔,讲个残酷的世界。读者群771992551
  • 铘鹜

    铘鹜

    “靈鵺大陆”一个以力量为尊的大陆只有强者才有资格生存的地方,死亡在这个大陆是最常见的事情“弱肉强食,是这个大陆生存的法则”,一位转生的少年也将在这片大陆之上不断变强......
  • 都市之万界帝尊

    都市之万界帝尊

    盖世神尊林浩为寻无上大道,重生地球,以无敌态势横压一切强者,我有前世逆天传承!对尔何足惧哉!会隐身,能布阵,会炼丹,通医道,大神通信手拈来!拳王杀手,吞噬者,仙帝附身,变异血脉大能,生物兵怪物,胆敢惹我者,通通灭掉!一个不一样的强者之路,就此开启!
  • 诡案实录

    诡案实录

    一位老刑警,为你揭秘重案组尘封多年未公开的八桩神秘凶杀案。到底是神鬼作祟,还是凶手欲盖弥彰?到底是人性流露,还是罪恶的叛逆?或许在午夜睁眼时,就有人正用锤子砸向你的脑袋;或许转过一个胡同,就有一个黑影用钢绳死死勒住你的脖子。一本书,八桩惨案,让你了解这个世界鲜为人知的一面,带你走进杀人专家的黑色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