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12200000006

第6章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赢得了当家作主的权利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开辟了中国民族民主革命和中国人民争取人权斗争的新局面,为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便担当起领导中国人民争取和实现人权的历史重任。早在1922年,中国共产党在其发表的《第一次对时局的主张》中,便鲜明地提出了取消列强在华特权,消灭军阀统治的反帝反封建主张,实行无限制普选制度,保障人民结社、集会、言论、出版自由权,废止肉刑,承认妇女平等权利等人权要求。党的第二次代表大会进一步提出“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和打倒军阀,统一中国为真正民主共和国的政治纲领;指出保障人民享有无限制的选举权和言论、出版、集会、结社、罢工的自由权等等,是党的奋斗目标和中国人民从内外压迫下解放出来的“必要条件”;号召全国人民“为自由而战,为独立而战”。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大力开展工人运动和农民运动,积极促成国共合作,进行反对封建军阀的北伐战争,为争取和保障人民权利从实践上进行了艰苦的斗争。1922年,党领导的安源煤矿工人罢工喊出了“从前是牛马,现在要做人”的口号。1923年,党领导的着名的“二·七”大罢工进一步明确地举起了“争自由,争人权”的旗帜。与此同时,党发起了劳动立法运动,拟定了《劳动立法大纲》,提出了包括保障劳动者集会、结社、罢工权利在内的19条原则。1925年5月,党发起召开第二次全国劳动大会,进一步提出保障劳动人民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权利的主张和要求。1927年,上海工人在党领导下举行武装起义,建立了上海市民代表政府,公布了《上海各界之总要求》和《上海特别市临时市政府政纲草案》,第一次以政策法令的形式规定了人民的各项权利。

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转入以武装斗争创立革命根据地和建立工农民主政府来争取和保障人民权利的阶段。在这一阶段,党领导人民进行了多次武装起义,开辟了一系列根据地,并在根据地实行了打土豪、分田地的土地革命,颁布了一系列反帝、反封建,保障人民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的政纲。在此基础上,1934年,第二次工农兵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第一次用根本大法的形式把人民反帝反封建的胜利成果固定下来,体现了中国人民保障自己基本人权的根本愿望。《宪法大纲》规定:“中华苏维埃政权以彻底地将中国从帝国主义压榨下解放出来为目的,宣布中华民族的完全自由与独立,不承认帝国主义在华的政治上、经济上的一切特权。”它宣布:在苏维埃政权领域内,一切劳苦大众,不分男女、种族、宗教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保障人民的言论、出版、集会、结社、信仰等自由和其他经济、社会、文化权利;维护妇女和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等等。这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制定的第一部由人民当家作主保障自己权利的宪法性文献,它对鼓舞根据地人民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志起过重要的作用。

1931年“九·一八”事变,标志着中华民族与日本帝国主义的民族矛盾开始上升为主要矛盾。为此,中国共产党多次发表宣言,为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现“共同抗日”,作出了巨大努力。1935年,党发表《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即着名的《八·一宣言》,号召一切不愿做亡国奴的同胞起来抗日救国,为民族生存、国家独立和领土完整而战,“为人权自由而战”。1937年2月,中国共产党通电国民党,提出了停止内战、一致对外和保障人民民主权利的“抗日”和“民主”要求。抗战爆发后,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进一步号召全国人民“为民族独立、民权自由、民生幸福这三大目标而奋斗”(《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1卷第259页),并及时地阐明了“抗日”与“民主”之间的关系。毛泽东指出,“抗日”与“民主”这两件事是“目前中国的头等大事”,必须把两者结合起来,实现“民主的抗日”和“抗日的民主”。一方面,抗日是民主必须围绕的总任务;另一方面,民主是“保证抗战胜利的中心一环”,“没有民主,抗日是要失败的。没有民主,抗日就抗不下去。”为此,必须保障全国人民除汉奸外,都有抗日救国的言论、集会、结社和武装抗战的自由,必须“规定一切不反对抗日的地方资本家和工人农民有同等的人权、财权、选举权和言论、集会、结社、信仰的自由权”(《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2卷第731-732,768页)。正是在这一正确思想指引下,中国共产党一方面领导八路军、新四军广泛开展游击战争,开辟敌后战场和抗日根据地,深入持久地进行对敌作战,使根据地成为抗击日寇的主要战场;另一方面,在抗日根据地建立民主政府,制定、颁布和实施保障人权的政策、法令,使根据地成为争取人权和保障人权的模范地区。

第一,各抗日根据地的施政纲领都明确规定了保障人权的条款。如1941年的《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规定:保证一切抗日人民的“人权、政权、财权及言论、出版、集会、结社、信仰、居住、迁徙之自由权,除司法系统及公安机关依法执行其职务外,任何机关、部队、团体不得对任何人加以逮捕审问或处罚,而人民则有用无论何种方式,控告任何公务人员非法行为之权利”。1943年《晋察冀边区目前施政纲领》也规定:“一切抗日人民有言论、集会、结社、出版、信仰及居住自由,非依政府法令及法定手续,任何机关、团体或个人,均不得加以逮捕、禁闭、游街及任何侮辱人格、名誉之行为,以保障人权。”此外,《陕甘宁边区抗战时期施政纲领》、《晋冀鲁豫边区施政纲领》、《关于巩固与建设晋西北的施政纲领》、《山东省战时施政纲领》等也都对保障人权作了相应的规定。

第二,几乎所有的抗日根据地都制定了专门保障人权的条例,如《陕甘宁边区保障人权、财权条例》(1942年11月)、《山东省人权保障条例》(1940年)、《冀鲁豫边区保障人民权利暂行条例》(1942年2月)、《晋西北保障人权条例》(1942年11月)、《渤海区人权条例执行细则》(1943年)等等。这些条例规定了十分广泛的人权内容。如不分民族、阶级、党派、性别、职业、宗教在法律和政治上一律平等的权利;选举、罢免、创制、复决的权利;集会、结社、言论、出版、着作、思想、信仰和人身、行动、通讯、居住、迁徙的自由权利;生命、财产、住宅、安全不受非法侵犯的权利以及非依法律不受逮捕、拘留、审问、处罚、侮辱、殴打、刑审逼供和强迫自首的权利等等。为保障上述权利的实现,各根据地政府还实行了“三三制”和普遍、平等、直接、无记名选举制度以及“精兵简政”、“减租减息”、“劳动保护”等政策。

抗日根据地依法保障人权的政策措施和模范行动,提高了中国共产党的威信,在全国人民中间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对中国人民取得近代以来第一次反侵略战争的胜利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它也是中国共产党所以能够在抗战中发挥中流砥柱作用的一个重要原因。

抗战胜利后,中国共产党代表全国人民要求彻底摆脱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悲惨命运,争取一个独立、自由、民主、富强的中国的根本愿望,提出必须“实现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林肯的民有民治民享的原则与罗斯福的四大自由”,以“保障人权、解救民生、完成统一”(《中共党史参考资料》第6册,第7、143页)。但是,蒋介石政府不顾人民的意愿和中国共产党的主张,在美帝国主义的支持下,悍然发动内战,实行独裁统治。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共产党为了粉碎美帝国主义妄图变中国为美国殖民地的阴谋和蒋介石的内战政策,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气势磅礴的解放战争。与此同时,一方面,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人民政府继承抗日根据地以政策法令保障人权的法制传统,在解放区实行土地改革,制定、颁布并实施包括“保障人权、财权、公民权”内容的施政纲领、宪法原则和专门的人权法令。如《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1946年4月)、《晋察冀边区行政委员会施政要端》(1945年9月26日)、《苏皖边区临时行政委员会施政纲领》(1946年1月)、《东北各省市(特别市)民主政府共同施政纲领》(1946年8月)、《内蒙古自治政府施政纲领》(1947年4月)、《华北人民政府施政方针》以及《哈尔滨特别市政府布告——为禁止非法拘禁、审讯及侵犯他人人权等行为事》(1948年4月)、《豫皖苏边区行政公署训令各级政府切实保障人权,严禁乱抓乱打肉刑逼供》?(1948年5月)、《修正淮海区人权保障条例》等等。这些政纲和法令重申“保障人权本为我民主政府的一贯政策”和“我解放区建立民主秩序主要政策之一”,规定了十分广泛的人权内容。正如毛泽东同志指出的:“人民的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思想、信仰和身体这几项自由,是最重要的自由。在中国境内,只有解放区是彻底地实现了。”(《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1070页)这与蒋介石在国统区实行法西斯统治,任意逮捕、监禁、屠杀工人、学生和其他爱国民主人士,人民毫无民主权利和人身自由可言的状况形成鲜明的对照。同样,与蒋介石在国统区实行通货膨胀政策致使民不聊生、饥民遍野的境况形成鲜明对照,解放区政府的政策法令明文规定保障人民享有免于经济上偏枯和贫困、免于愚昧和不健康等权利。这就使得党领导的解放区成为全国人民争取人权的象征和希望所在,极大地促进了全国人民在党的旗帜下打倒美蒋反动势力、解放全中国的历史进程。另一方面,在国民党统治区,针对蒋介石的独裁统治和特务统治,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并肩战斗,领导人民掀起了广泛深入的“反饥饿、反迫害、反内战”和“争自由、争民主、争人权”的民主运动,动摇了美蒋反动统治的基础,成为配合人民解放战争的第二条战线,为民族民主革命的最终胜利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1949年,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结束了中国100多年来任人宰割、备受欺凌的屈辱历史和长期战乱、一盘散沙的动荡局面,实现了人民梦寐以求的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和人民民主。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京举行,毛泽东在会上庄严宣布:“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我们的民族将从此列入爱好和平自由的世界各民族的大家庭,以勇敢而勤劳的姿态工作着,创造自己的文明和幸福,同时也促进世界的和平和自由。我们的民族将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我们已经站起来了。”“中国人被认为不文明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将以一个具有高度文化的民族出现于世界。”(《毛泽东着作选读》下册第691、692页)

会议通过的起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宣告: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统治中国的时代已经结束,中国人民已由被压迫的地位变成为新社会新国家的主人。《共同纲领》宣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国家政权属于人民的原则,使根据地、解放区保障民主、自由、人权的原则,成为新中国的立法原则。它明确规定,中国人民享有广泛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同时,对反动分子和旧社会的剥削阶级,除依法在必要时期内剥夺其政治权利外,也“给以生活出路”,使其“在劳动中改造成为新人”。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宣告成立。从此,中国人民成了国家和社会的主人,主宰了自己的命运,实现了当家作主的权利。这是中国人权史上亘古未有的巨大进步,也是世界人权发展史上的一个巨大进步。

同类推荐
  • 法律史的视界:梁治平自选集

    法律史的视界:梁治平自选集

    《法律史的视界:梁治平自选集》由梁治平将其近三十年学术生涯中最具代表性的文章编为自选集,偏重于法的历史和理论。梁治平先生一向立足于“用文化去阐明法律,用法律去阐明文化”的法律文化观,拒绝套用流行的历史分期和法律分类去撰写历史,更反对对历史作教条式的裁断,而是将法律现象置于更广阔的历史、社会和文化背景中去理解。
  • 中国公司境外上市法律监管研究

    中国公司境外上市法律监管研究

    伴随证券市场的国际化,境外上市成为跨国企业融资的重要渠道。近年来,境外上市也成为我国公司的重要发展目标。公司境外上市在实现企业长足发展和拓展融资途径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同时出现的许多问题也不容忽视,有些问题还对我国的法律监管制度提出了挑战。本书以境外上市监管的法律制度为切入点,以法律分析为中心,对我国现行公司境外上市法律监管制度进行了研究,并结合我国公司境外上市违规行为的实例,就境外上市法律监管体系的完善提出了建议。
  • 常识的力量:香港法政观察

    常识的力量:香港法政观察

    是作者利用公派留学香港的机会,以自己在香港特区政府律政司、立法会法律事务部、高等法院原讼庭等机构实习的经历,结合亲身的观察、感受和体悟,写就的一本深入浅出地介绍香港法治治理结构和特色的著作。作者是法学科班出身,对香港的法治机理既有理论方面的学习和修养,又有近距离的实践观察。
  • 人身损害赔偿

    人身损害赔偿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的权利意识的增强,现实生活中各种类型的侵权纠纷逐渐增多,尤以人身损害赔偿案最为突出。在面对这类纠纷时,由于相关的法律知识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很多受害人在如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方面感到困惑。为了普及相关的法律知识,增强人们的法制意识和依法维权的本领,编辑一本人身侵权纠纷方面的普法读物,确有必要。这样一本读物应当采取通俗易懂的活泼形式,同时尽可能涵盖人身侵权方面的各种法律知识,具有实用性和指导性。在这种想法的基础上,我们策划和编写了这本《人身侵权损害赔偿》。
  • 你就是吃了不懂法的亏

    你就是吃了不懂法的亏

    依据真实发生的案例,针对大学生职场以及普通生活中遇到的多样化法律问题,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提供普法和解决方案,语言通俗易懂,法律浅显明白。29个真实故事,完整再现职场和生活中可能遇到的法律盲区,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岳屾山化身“法律男神”,为你保驾护航,让你远离法律盲区,让法律成为每个人的“武器”。
热门推荐
  • 祝你幸福

    祝你幸福

    电脑前面放着一个用红色的闪着珠光的玻璃纸包装精致的小盒子,中午的时候,乔小乔打开看,盒子里面是一个红木的笔筒。这是坐在隔壁办公室的主管李锐送乔小乔的礼物,连同礼盒还有一张小卡,里面用黑色的油笔写着:祝你幸福!签名的地方,没有名字,也是用黑色的油笔画了一个笑脸,不同的是这是一个带着眼镜的笑脸。同事都知道,这个标志是李锐的,乔小乔当然也知道。
  • 快穿位面收割攻略

    快穿位面收割攻略

    踏遍千山万水,穿梭三千位面,只为救醒你。——洛彼岸洛彼岸此人,遇见她的人都说她像一团雾,看不透。没有手脚的苦瓜:“为什么他们的名字都那么好听!我却要叫苦瓜!你嫌我还不够苦吗?”某人慵懒的坐在一侧“当时正好在喝苦瓜汁。”“主人,啥时候能带我出去玩啊!”“很快!”之后,苦瓜望着自己的小短手小短脚,留下两碗宽面:“我为什么要做个人!”简而言之,就是某大佬为了救某个人制造出苦瓜穿梭位面收割灵魂力的故事。各个位面里面不涉及谈情说爱,有些位面适当玩智商。某个人并不会在文中出现太多,不是攻略男主或者收集碎片任务,所以并无cp,也不搞暧昧。若欢喜,愿大家点点收藏,不喜也勿喷。作者娇弱。
  • 渴望决战:林彪对决白崇禧

    渴望决战:林彪对决白崇禧

    本书描写淮海战役后,国民党还有白崇禧、胡宗南、汤恩伯三大军事集团分别驻防中南、西南、华东。其中国民党头号名将、桂系二号人物白崇禧部,拥有22个军35万兵力。1949年4月,中国共产党几经争取,白崇禧仍拒绝在和平协定上签字。毛泽东主席命令解放军第四野战军南下“消灭桂系”。林彪率四野主力和二野陈赓兵团90余万人马直扑中南地区,寻机与白崇禧主力决战湖北、湖南。本书记叙林彪率领四野主力以金戈铁马的雄姿、气吞万里如虎的气概挥师南下,解放安阳、新乡,发动宜沙、湘赣战役,解放南昌、武汉,促成长沙和平起义,浴血奋战青树坪,全胜衡宝战役,飞兵广州,挺进广西,大战粤桂边,在中华大地上掀起了壮丽的战争画卷。
  • 恐怖笼罩的列车

    恐怖笼罩的列车

    来往于新干线上的“光24”号列车,经新大阪开往东京的时间是14点50分,比正常发车时间推迟了四十分钟,原因是关原一带下起了少见的大雪。一月二日。大概是因为这个时间正好在年末开始连休的中间吧,在年末休假开始时挤满人的车厢内,今天的乘客意外地少。每当这种情况发生时,车站就采取降低票价的办法招徕乘客,但即便如此,今天也只有60%的乘客。可在车厢中看到身着漂亮服装的姑娘时,还是可以感觉到现在正是新年。
  • 蒋勋说红楼梦(第三辑)

    蒋勋说红楼梦(第三辑)

    这是蒋勋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里,数十次阅读《红楼梦》后的心血之作。无关红学,不涉及考证,作者从青春与美的角度出发,带领读者逐字逐句细读小说本身,梳理《红楼梦》中的人物与情感,探寻书中表达的繁华的幻灭、逝去的哀伤,讲述青春的孤独、寂寞与彷徨。这是一个生命对其余生命的叩问与聆听。跟蒋勋读《红楼梦》,仿佛是在阅读自己的一生。蒋勋说:我是把《红楼梦》当“佛经”来读的,因为处处都是慈悲,也处处都是觉悟。
  • 零伯爵

    零伯爵

    未来世界,科技为王。马斯和保坂,两家巨人企业,势力庞大、各据一方。天才科学家们和这些跨国集团签下了无限期的卖身契,沦为收入奇高的囚徒。直到死亡,雇佣关系才会解除。科学家克里斯托弗·米切尔,发明了一种蕴藏巨大潜能的新型生物芯片,涉及利益无数,牵动了各方人马。与此同时,米切尔决定携带生物芯片叛变,从马斯出走,投靠保坂。特纳,全球顶尖的雇佣兵,被指定去执行这个极度危险的任务,而他自己刚刚从一场粉身碎骨的爆炸里醒来……
  • 云南机务抄黄

    云南机务抄黄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洪荒天子(5)

    洪荒天子(5)

    洪荒中,毒虫遍地,异兽出没,危机无处不在,这便是始前的死亡之地。然而人类以天生的本能存于天地间,而他们之中的强者以神自居,用智慧与力量瓜分洪荒,分别统治着这片危机四伏的土地,从而形成了洪荒万国。而就在这血腥与杀劫之间,一位在蛇腹中、沼泽内、神剑下、陷阱里生存下来的少年,就在这野蛮与文明、毁灭与建设的洪流中崛起。他得到了苍天的眷恋,与神龙之丹融为一体,在广成洞府内开启心灵之门,悟透了天地的玄机,看遍了人世的杀戮争斗,孕育出无穷的智慧和能量,终铸就其不死之身,超越了凡尘的一切,游历于洪荒万国之间,组成“龙之旅”,横扫八荒,一统万国,创下了神州大地的千秋功业。他就是战神轩辕——洪荒天子!
  • 富春山居

    富春山居

    娘家爹说: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女婿一定要读好书做高官。婆家爹说: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儿子一定要赚大钱做富翁。相公说:哥又不想做官,又不想太有钱,就想在家读读书陪陪老婆。翰林小姐说:奴家还想要个貌比潘安才压宋玉富比石崇官居一品的相公呐——这个家,到底听谁的?古代当家主母的糟心事。
  • 人生与慈济:证严法师开示录

    人生与慈济:证严法师开示录

    普天之下,没有我不爱的人;普天之下,没有我不信任的人;普天之下,没有我不能原谅的人。——证严法师真善美,是人类的福音,也是你的福音。用一个什么样的姿态,活在这个世上,许多人可能都没有仔细想过吧,看看这本书。 如何活得快乐,如何活得幸福,如何活得有尊严,如何活得心安理得,上人证严法师都和你娓娓道来。这本书教你另一种生活方式:散钱得钱,散福得福,给人快乐自己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