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研究发现,当我们在宽恕、赞美、感谢或对别人做好事时,体内就会分泌出对身体有益的养分来。也就是说,在我们为别人着想时,那个“善念”就会促使我们的体内产生一些对己有益的养分。虽然宽恕、赞美、感恩全都是针对别人,但却是自己先受益。如此看来,想被人爱,最好的方法就是去爱别人。
仇恨也可以转化成爱
爱与恨是一颗心的两个名字,爱与恨是可以转化的。
今年54岁的佟伟是大连慈善总会的一名义工,他每周至少有三天是在大连流浪儿童救助站里度过,他喜欢那儿的孩子管他叫大朋友。2003年夏天的一个下午,佟伟收到了一本日记,那是来救助站还不到一个月的流浪儿梁峰给他的。佟伟怎么也没想到,日记里说:“等我长大了,我要杀了你!”
2001年,佟伟因严重的心脏病病退在家。无所事事的生活,让他怀疑自己是否真的老了。一次偶然的机会,佟伟听说大连慈善总会正在招义工,于是瞒着家人报了名。
做义工的日子,让佟伟体味到被别人需要的快乐,他的身体也在忙忙碌碌中逐渐好了起来。但梁峰的日记让佟伟头会觉得委屈——起因不过是一件小事:一天,佟伟和其他义工带了些零食来到救助站,没想到那些平时见到好吃的就会迫不及待的孩子,却一反常态地没有一个人马上就吃,都放到兜里揣着。后来才知道,事前梁峰跟那些比他小的孩子说:大朋友今天送来的东西,谁也不准吃,等大朋友走后,全部交给他进行二次分配。梁峰在这些孩子中就像个小霸王。佟伟对此很为难,说太多了怕他拿那些孩子撒气,只好每次再去时把食物的包装都打开塞到一个个孩子嘴里让他们吃,这样梁峰就没辙了。
想明白梁峰是因为此事记恨他时,佟伟没过多久就冷静下来了:这么小的一件事,就让这个孩子产生长大后要杀掉自己的想法,说明这孩子的内心有问题。若不及时帮他解决问题,这孩子没准儿得毁了。佟伟决定试着设法改变梁峰。
第二天,佟伟对梁峰说:“你写在日记中的话我可不可以写在黑板上?”梁峰瞪着他问道:“干什么?”佟伟说:“我要让那些孩子都知道,但可以不说是你写的,行不行?”梁峰没回答。佟伟又说了一遍。这次梁峰答应了:“你要写就写吧。”
佟伟在黑板上写了三句话:“你是谁,凭什么管我?”“等我长大了,就杀了你!”“我就不听你的话,气死你!”写完后,佟伟对梁峰说:“现在你可能对我这样做有想法,恨我。但我确实是为了你好,我不能害你。你说你就不听我的,气死我,我们现在打赌:你不理我,我们也不理你,行不行?”梁峰说:“行。”佟伟说:“那现在就开始,你在屋里做你的事,我们在外面不和你说话,你也不和我们说话。”
说完,佟伟把其他小朋友都叫出去,围成一圈做接力游戏,谁接上了就奖给谁一包小食品吃。梁峰一个人在屋里坐着,开始他还忍耐着,可孩子爱玩的天性又怎能按捺得住?10分钟后他就坐不住了,跑到门边看大家做游戏。佟伟过去把门关上不让他看。没过一会儿,他又把门打开看。如此反复几次后,梁峰开始找佟伟说话。佟伟不理他,只是在黑板上写:你说过不和我们说话的。梁峰却反复要跟佟伟说话。
时机成熟。佟伟在黑板上写道:如果我现在和你说话,是你错了,还是我错了?梁峰说:“是我错了。”此时佟伟才开口对梁峰说:“说说,你错在哪儿呢?”梁峰说:“我不该在日记中写那三句话。”佟伟这时也对他说:“大大(佟伟自己)也错了!”梁峰不解地望着佟伟:“大大错在哪儿呢?”佟伟说:“大大不应该不理你。”
梁峰告诉佟伟:他家在黑龙江,爸爸妈妈在他3岁时就离婚了,他一直和爸爸生活在一起,爸爸老打他。他就特别想妈妈,却不知妈妈在哪儿。12岁那年,他听别人说妈妈在大连,就偷偷跑到大连。但并没找到妈妈,只好在大连街头流浪。梁峰对佟伟说了他到过哪些地方,在哪儿要钱要饭,一天要多少钱,吃什么东西喝什么饮料,和谁打过仗,身上是怎么被烟头烫的……
听着梁峰对自己信任的倾诉,佟伟既难过又高兴。难过的是,梁峰小小年纪就经受了如此的苦难;高兴的是,自己这几个月的所有付出,终于得到了认可。
2003年5月的一天,佟伟接到了回家的梁峰打来的电话:“佟大大,今天是父亲节,祝你节日快乐!”那一刻,激动得热泪盈眶的佟伟对自己的儿子说:“我养了你二十六七年,你从没在父亲节里问我一声好。”又对老伴说:“你看看,他能打个电话来问我父亲节好,你说咱付出有没有价值?”老伴一连声道:“有价值,有价值!”
如果佟伟一开始就对梁峰恶言相向,那么他就不可能得到梁峰的谅解和信任,也就不会出现像后来的梁峰把佟伟当父亲一样对待。所以我们要明白,爱心,可以化解仇恨,就像春风融化寒霜一样。保持一颗爱心做人,我们就会远离仇恨和抱怨。
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
帮助别人就是帮助我们自己。作为高情商的人,他们从不会吝啬于向别人伸出帮助之手。因为,他们知道,在一个人的一生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麻烦和困难,有时靠自己的力量是远不能解决的,这就需要别人的关心和帮助。只要自己平时多注意关心和帮助别人,那么,一旦自己遇到了困难,就一定会得到别人的关心和帮助。
由此可见,在生活中,我们要永远记住:帮助别人就等于在帮助我们自己。
有这样一则寓言故事:一个人死了,天国的导游带着那个人去参观了天堂和地狱。那人看到地狱与天堂一模一样。只是地狱的人比人间的人还要瘦小很多,面黄肌瘦,骨瘦如柴,而天堂的人却个个红光满面,健壮如牛。
到他们餐厅一看,也没有什么两样,相同的都是一口大锅,锅内是美味佳肴,每人手里使用的都是一米长的筷子。
终于发现不同了,原来在地狱,用这么长的筷子夹菜,人人都无法把美味佳肴送到自己的嘴里,只好望着美味饿肚皮。而天堂的人却不像地狱的人那么自私,他们用筷子不是往自己嘴里送食物,而是往对方嘴里送。于是你喂我,我喂你,大家都有饭吃!
天堂和地狱的区别在于帮助别人,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
曾几何时,帮助别人成了“自找麻烦”、“自讨苦吃”的代名词,我们总想从别人那里获取更多的东西,自己却吝啬哪怕一点点的付出,以致各人自扫门前雪,哪管别人瓦上霜!因此,人与人之间的关怀越来越少,人与人之间的隔膜越来越厚!面对别人求助的目光,不是冷漠以对,就是袖手旁观。可是,我们应当明白,有时候,帮助别人也是帮助自己。
在一个漆黑的夜晚,没有月亮,也没有星星。小凡因为临时有事要去找一个住在郊区的朋友,为赶时间,便抄近路走入一条偏僻的小巷。
不知道怎么附近居然没有路灯,四周一片漆黑,她心里非常害怕,后悔自己不该走这条路,可是事已至此,只得硬着头皮向前走。走着走着,突然,她发现前面有一团亮光,似乎是一个人提着一个灯笼在走。
小凡像看到了救星一样,小跑着赶了过去,正想打声招呼,却发现他一手拿着一根竹竿小心翼翼地探路,这分明是一个盲人嘛。
小凡心里纳闷,又不好意思问。
走了一会儿,到了一个岔路口,小凡提醒盲人到了岔路口,问他要朝哪个方向走。让小凡高兴的是,盲人和她竟然是顺路。
话茬儿一打开,他们就聊了起来,小凡终于忍不住问他:“您自己看不见,为什么要提个灯笼赶路?”
盲人缓缓地说道:“这个问题不止你一个人问我了,其实道理很简单,我提灯笼并不是为自己照路,而是让别人容易看到我,不会误撞到我,这样就可保护自己的安全。而且,这么多年来,由于我的灯笼为别人带来光亮,为别人引路,人们也常常热情地搀扶我,引领我走过一个又一个沟坎,使我免受许多危险。所以,每到晚上出门,我从不忘提着一盏灯笼。这样既方便了大家,也方便了自己。”
小凡久久回味着盲人的话,感慨万千,盲人提灯笼,好像很滑稽,但是他帮助了别人,同时也是帮助了自己。
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偶然的事情将会决定你的未来命运,但前提是你必须助人和受助。
每一个事业有成的人,在成功的道路上,都曾经得到过别人的许多帮助。因此,我们应该把帮助别人作为回报,这是公平的规则。同时,我们也应该相信,帮别人就是帮我们自己。
柏年在美国的律师事务所刚开业时,连一台复印机都买不起。移民潮一浪接一浪地涌进美国的丰田沃土时,他接了许多移民的案子,常常深更半夜被唤到移民局的拘留所领人,还不时地在黑白两道间周旋。他开着一辆掉了漆的宏达车,在小镇间奔波,兢兢业业地做职业律师。终于媳妇熬成了婆,电话线换成了四条,扩大了办公室,又雇用了专职秘书、办案人员,气派地开起了“奔驰”,处处受到礼遇。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他一念之差将资产投资股票,却几乎尽亏。更不巧的是,岁末年初,移民法又再次修改,职业移民名额消减,顿时门庭冷落。他想不到从辉煌到倒闭几乎只在一夜之间。
这时,他收到了一封信,是一家公司总裁写的:愿意将公司30%的股权转让给他,并聘他为公司和其他两家公司的终身法人代理。他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他找上门去,总裁是个四十开外的波兰裔中年人。“还记得我吗?”总裁问。
他摇了摇头,总裁微微一笑,从硕大的办公桌的抽屉里拿出一张皱巴巴的5块钱汇票,上面夹的名片印着柏年律师的地址、电话。他实在想不起还有这样一桩事情。
“十年前,”总裁开口了,“我在移民局排队办工卡,排到我时,移民局已经快关门了。当时,我不知道工卡的申请费用涨了5美元,移民局不收个人支票,我又没有多余的现金,如果我那天拿不到工卡,雇主就会另雇他人了。这时,是你从身后递了5美元上来,我要你留下地址,好把钱还给你,你就给了我张名片。”
他也渐渐回忆起来了,但是仍将信将疑地问:“后来呢?”
“后来我就在这家公司工作,很快我就发明了两个专利。我到公司上班后的第一天就想把这张汇票寄出,但是一直没有。我单枪匹马来到美国闯天下,经历了许多冷遇和磨难。这5美元改变了我对人生的态度,所以,我不能随随便便就寄出这张汇票。”
试想一下,如果故事中的柏年不曾用5美元去助人,他怎么可能会受到总裁那么大的恩惠呢?尽管他起初不是有意的,但是无心插柳柳成荫,这种无意的助人行为,带来的是受助后的成功。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帮别人就是帮自己”。热心帮助别人,结果常常是双方受益。不愿给别人提供服务的人,别人也不愿给你提供方便。
两位钓鱼高手一起到鱼池垂钓。这两个人各凭本事,一展身手,隔不了多久的工夫,都大有收获。忽然间,鱼池附近来了十多名游客。看到这两位高手轻轻松松就把鱼钓上来,不免感到几分羡慕,于是都到附近买了一些鱼竿来试试自己的运气如何。没想到,这些不善此道的游客,怎么钓也是毫无成果。
那两位钓鱼高手,个性相当不同。其中一人孤僻而不爱搭理别人,单独享受独钓之乐;而另一位高手,却是个热心、豪放、爱交朋友的人。爱交朋友的这位高手,看到游客钓不到鱼,就说:“这样吧!我来教你们钓鱼,如果你们学会了我传授的诀窍,而钓到一大堆鱼时,每十尾就分给我一尾,不满十尾就不必给我。”双方一拍即合,很快达成了协议。
教完这一群人,他又到另一群人中,同样也传授钓鱼术,依然要求每钓十尾鱼回馈给他一尾。一天下来,这位热心助人的钓鱼高手,把所有时间都用于指导垂钓者,获得的竟是满满一大篓鱼,还认识了一大群新朋友并备受尊崇。
而另一位钓鱼高手,却没有享受到这种服务人们的乐趣。当大家围绕着其同伴学钓鱼时,那人更显得孤单寂寞。枉钓一整天,检视鱼篓里的鱼,收获也远没有同伴的多。
我们有必要在与人交往时加一些互助的精神,因为帮助别人的同时就是在帮助自己。
爱心也要多给父母一点
一个人从呱呱落地起,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社会经历的变化,我们所处的社会关系也在不断地变化,但是无论何时何地,始终有两个人一直关注着我们,他们陪我们笑,陪我们哭,永远都不会抛弃我们,他们就是我们的父母。
然而,在生活中,却有很多人在抱怨自己的父母根本不爱自己,因为父母总是逼着自己去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因为在自己还是孩子的时候,父母总是为了工作丢下自己不管;因为父母不但从来不夸奖自己,反而总是批评自己……
但是,在抱怨之前,你是否想过父母的本心?有哪个为人父母的不爱自己的孩子呢?虽然有时父母的爱用错了方法,但是,也决不能否定父母对自己深深的爱。
其实,面对父母的爱,任何语言都是苍白的;面对父母的爱,任何艰难困苦也都是不堪一击的。在父母身上永远闪烁着坚毅,充满着浓浓的爱,那是最美的风景。
有这样一个母亲,她有两个儿子,丈夫在孩子还没长大的时候就去世了,然后,她含辛茹苦地养育着孩子。终于,孩子们都长大了,老大很有出息,成了城里的干部;老二却扎根农村做了农民。日子过得拮据得很。而这位母亲不愿离开与丈夫的家,仍然独居在那里。
每个周日,老大都会去看望她,母亲见了老大,总是会问:“最近,去看你弟了吗?他们一家过得还好吧?他好久没来看我了……”却对老大的情况只字不问。
母亲有时会去老大那里小住,走的时候她总要翻箱倒柜地找一些老大家里闲置的东西给老二送去。
有一次,老大隔了很久才去看母亲,母亲竟然满面愁容地指责老大说:“妈知道你忙,可再忙,难道连看妈的时间都没有?”面对母亲的不满,老大心里不舒服极了。想想,老二几个月不来看母亲,母亲也从未说过他的不是,反而总是常劝他忙的话就不必跑来跑去地费事儿。老大感觉母亲根本不爱自己,在母亲心里就只有老二一个。
后来,老大不小心把手跌骨折了。母亲见了心疼得直掉泪,还不停地说:“孩子,很疼吧?要不你睡会儿吧!睡着了就没那么疼了。”
不仅如此,母亲还总是天没亮就起床熬骨头汤,然后,把汤捂在怀里,坐一个小时的车到医院,带给老大喝。每晚,也总是等老大睡着以后,母亲才回去。白天,老大一动,母亲就赶忙问:“想要什么?我来,你的手要好好养,不能乱动。”
看着母亲忙碌的身影,老大觉得愧疚极了,他怎么会认为母亲不爱自己呢?老大对母亲说:“妈,我真傻。我以前一直以为你不疼我,只爱小弟呢!”
母亲先是愣了愣,接着笑着说:“你是够傻的!这天底下,哪有不爱儿子的母亲?老二是我的儿子,你也是我的儿子。只不过你从小就听话、学习成绩也好,现在工作也好,没有什么让我操心的。可是你弟弟生活过得不好,所以我才总是担心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