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62400000005

第5章 中国近代文学(4)

虽然这些剧本的作者没有明确认识到反帝反封建的意义,但都发出了扶危救亡的呼喊,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帝国主义的侵略罪行及清廷的腐朽统治,歌颂了历史上的民族英雄,赞扬了当时资产阶级改良运动和资产阶级革命运动中的代表人物,并且还描写了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故事。影响较大的有《黄萧养回头》(新广东武生)、《轩亭冤》(萧山湘灵子)、《开国奇冤》(华伟生)、《海侨春》(南荃居士)、《警黄钟》(洪楝园)、《爱国魂》(川南筱波山人)、《新罗马》(梁启超)等。

《黄萧养回头》是个皮簧戏剧本,写黄种鼻祖黄帝命明代农民起义军领袖黄萧养再生广东,“为同胞,除灾殃”,“雪国耻,报国仇”。以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反对异族压迫和封建统治为主旨。作品揭露了帝国主义列强掠夺中国的罪行:

据铁道,增口岸,任他施为;焚庐舍,掠财产,妻孥受辱。平坟墓,据城市,遍地横尸。居外洋,作客商,并无保障;为己利,厌恶我,如同袅鸱;增苛例,逐华人,到埠登岸;伪除疫,擅焚掠,商店民资。

作品还用更多的篇幅谴责了清政府对外的屈辱投降,对内的残暴统治。作者鞭挞了两广总督蒋通、水师提督阿掌正、善后局总办招凤祥等贪官污吏,表彰了黄开化、骆自由、顾民智、宁自强、宁自立等爱国志士,提出了实行资产阶级新政的要求。当时的革命运动,以秋瑾案为最激动人心,所以写秋瑾及徐锡麟的传奇、杂剧多至十数种。如《轩亭冤》、《开国奇冤》等。

《海侨春》传奇,全书卷数不详,现存2卷共12出。全剧以作者南荃居士和女侠遁云穿插其间,叙述华侨在美国遭受迫害和反美华工禁约运动的情况。《警黄钟》传奇,以“动物之中,团结最强的蜜蜂比喻人类社会”,借以揭露列强侵略的野心,同时指出清政府内政不修、外交失策,造成帝国主义入侵的方便条件。作者用胜利的结局鼓舞人们反抗帝国主义的民族自信心。

宣传反对民族压迫的戏曲作品,大都取材于南宋、南明,所写人物很多以文天祥、岳飞、史可法、郑成功等为主。《爱国魂》歌颂了文天祥抗元的英勇斗争和高尚的民族气节。吴梅的《风洞山》写瞿式耜等抗清的斗争,实际是借古喻今,宣泄了自己胸中的幽愤。梁启超的《新罗马》传奇更采用意大利烧炭党人反对神圣同盟的斗争事迹,歌颂了烧炭党人英勇不屈的意志,并通过他们的口痛斥了梅特涅的专制统治,在当时也带有政治宣传的意味。但作者极力宣扬君主立宪,反对革命,表现了他的局限性。

在这一时期伴随着富国强民的理想,产生了解放妇女,提倡女权的舆论。强调男女平等,反对缠足、穿耳等恶俗,主张兴女学,使妇女增长见识,有爱国思想和自立的能力。柳亚子的《松陵新女儿》、玉桥的《广东新女儿》、大雄的《女中华》、挽澜的《同情梦》等都是提倡女权的作品。

从上述作品的内容可以看出,这一时期的传奇、杂剧和乱弹剧本不同程度地表现了反帝、反封建的思想,宣传了资产阶级革命的理想,力图唤起人们的民族意识,激发爱国情绪,具有进步的思想内容。但同时从作品中也可以看出作者思想的局限。有的对义和团的人民革命运动抱着敌对的态度,在《轩亭冤》、《黄萧养回头》等作品中就把义和团说成是引起八国联军入侵的罪魁祸首。有的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本质认识不清,认为洋人横行,是“中国人心不好,上天震怒,假手于他,降此浩劫”(《武陵春》传奇)。又有很多作品还过分强调了人民的沉醉不醒,对变法维新存在幻想。而由于当时革命的对象是清朝的满族统治者,在鼓吹反清时不少作品表现了对满族的歧视。

在艺术上,很多剧本沿用了古典戏曲的传统形式,通过梦境、还魂等浪漫主义手法反映现实生活,表达作者的理想,如《黄萧养回头》等都是。作品中比较普遍的一个特点是人物的语言激昂慷慨,雄劲有力,表现了忧国忧民的感情和雄心壮志。《新罗马传奇》中烧炭党人斥责内外统治者,语言极有感染力。有些比喻也较形象,如浴血生的《革命军》传奇中描写清政府害怕洋人是“好一似社鼠城狐,对着那斑斓猛虎”。

但是整个儿的看来,这些剧本的艺术水平并不高。利用未经改革的旧形式表现新内容,显得生硬,不协调。特别是写外国故事的剧本,更是如此。不少作品彼此类似,读起来索然无味。人物也缺乏鲜明的性格,常常作为作者思想的传声筒而出现。这样,就大大减低了剧本的宣传教育作用。

戏剧的革新及话剧的萌芽

资产阶级改良运动和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开展在地方戏和京剧的领域内也得到反映。在上海、北京等大城市首先开展了戏剧的革新活动。从清末到“五四”运动时期,汪笑侬是最早的配合社会运动改编和创作京剧剧本的艺人,而梅兰芳、周信芳和欧阳予倩等戏剧家也在京剧反映现实生活和京剧表演艺术等方面有所革新。

江笑侬,本名德克俊,又名僢,号仰天,满族人。年轻时中过举人,后又曾任河南太康知县,因触怒豪绅而被革职。此后便专门从事京剧活动。他对当时社会的黑暗,清廷卖国投降的外交政策,非常不满,具有浓厚的爱国主义思想。他是一个学识广博的人,既受过传统的教育,又接受了一些新学识,从琴棋诗画到法律学、心理学都曾经用过一些功夫。多方面的知识和艺术才能对他在京剧创作方面都有帮助。他从昆曲传奇和其他地方戏中移植了许多剧本,整编了一些京剧旧本,也创作了一些新剧本。虽然很多剧目仍取材于历史故事,但都具有较深广的现实意义。

《哭祖庙》取材于《三国演义》。故事写三国末期,魏将邓艾进逼成都,蜀汉刘禅准备投降。其子刘湛哭谏不从,回府杀妻与子,哭祭祖庙,自刎而死。这个戏显然是针对清政府卖国投降的政策而发的。作者借刘禅影射那些贪生怕死、媚外投降的卖国者。而刘湛的形象,更容易唤起人们的民族情感和挽救国家危亡、以身殉国的决心。《将相和》则借历史上廉颇和蔺相如将相和好的故事,批判了那些为个人私利互相倾陷而不顾国家安危的人物。

此外,如写陷害忠良的《党人碑》,写张良谋刺暴君秦始皇的《搏浪椎》,以及《受禅台》、《骂王朗》、《长乐老》等也有一定的进步意义。还有以时装登场的《缕金箱》、《懈豸梦》、《瓜种兰因》、《立宪镜》、《博览会》等,在当时已有改良新剧之称。

当然,由于历史条件和个人思想的局限,汪笑侬的戏剧创作中也有许多不健康的成分,例如《孝妇羹》中的封建思想,《敲骨断金》中的虚无主义思想,《洗耳记》中的出世思想等。

这时期,其他各种地方戏曲的改良活动也有所发展,川剧改良公会和陕西易俗社是两个具有明确宗旨,并聚集了相当数量作家的戏曲改良组织,在一定程度上配合了当时政治的改良运动和革命运动。

黄吉安是近代川剧改良运动中的重要作家。他从66岁开始戏剧创作活动,20多年的时间里,创作和改编的剧本在百种以上,给川剧以重大的影响。他的作品里,歌颂民族英雄的占有相当大的数量,如《金牌诏》里的岳飞,《柴市节》里的文天祥,《林则徐》里的林则徐等。而写得最深刻的仍是揭露封建社会黑暗现实的作品。《闹齐廷》是根据《东周列国志》中的《晏娥儿逾墙殉节,群公子大闹朝堂》改编而成的。春秋时齐桓公病危,他的如夫人长卫姬等各为其子争太子位,大闹不休。长卫姬与其子无亏筑墙围困齐桓公,并假传诏书。宫女晏娥逾墙报信,齐桓公气愤而死。作品通过这一事件,暴露了封建伦理道德的虚伪,并直接抨击了封建社会的最高统治者。此外,在《杜十娘》、《春陵台》等作品中对被压迫与被侮辱的妇女给予了高度的同情。

黄吉安是封建社会中下层的知识分子,多年的幕僚生活使他看到当时政治的黑暗,但对旧社会的没落怀着伤悼的情绪,同时有着浓厚的封建思想,这就使得他的作品的思想深度受到限制。他虽然配合当时的宣传运动,写了禁止烟毒的《断双枪》、放足的《凌云步》,但对当时的主要斗争,如辛亥革命,保路斗争,五四运动等都没有反映。在一些较成功的作品,如《金牌诏》里也突出了岳飞的愚忠,《闹齐廷》、《百宝箱》中也有神鬼报应的迷信色彩。

传统戏曲中本来就存在着一定的话剧因素,但是我国的话剧却是在外国文化影响下产生的。中日战争后,一些爱国知识青年曾经介绍过欧洲的话剧。光绪32年(1906年)“春柳社”的成立和宣统2年(1910年)“进化团”的出现,都在革命宣传中起了很大的作用。这种新的戏剧形式也受到群众欢迎。辛亥革命前后,话剧团体很多,成为辛亥革命文化队伍的一部分。革命失败后,由于政治的低潮、缺乏正确的领导等原因,话剧渐渐衰落,“五四”运动之后才又渐渐发展起来。话剧初期的剧本多为翻译改编的外国作品,最有影响的是曾孝谷根据林琴南翻译的美国斯陀夫人的小说《黑奴吁天录》改编的7幕剧,充满反对民族压迫的正义感情。当时也有不少直接反映现实生活的作品,但多为幕表戏,或只有简单粗糙的台词,所以没有什么作品流传。

近代民间歌谣

近代民间歌谣以反映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起义和义和团运动的作品最引人注目。在我国人民抵制资本主义、帝国主义侵略的鸦片战争中,林则徐严禁鸦片,不畏强暴,坚决抵抗英军入侵,表达了人民的愿望,也获得了人民的称颂:

林则徐,禁鸦片。焚烟土,在海边。开大炮,打洋船,吓得鬼子一溜烟。

鸦片战争由清政府的腐朽无能而失败,但人民的反抗殖民主义入侵的战斗一天也没有停止过。广东的《三元里民歌》概括地反映了我国人民第一次给予殖民主义者以打击的抗英斗争,说明了我国人民和清政府对帝国主义的不同态度。而从“百姓怕官,官怕洋人,洋人怕百姓”的民谣中,我们既看到了清政府对侵略者畏惧软弱的真相,又看到了人民对侵略者的蔑视和对自己力量的确信。随着斗争的不断深入,人民在给内外敌人以严重打击的同时,也加深了对阶级敌人、民族敌人的认识,这些在民歌中都有鲜明的反映。

太平天国是我国长时期封建社会最末一次伟大的农民起义,它严重地打击了清政府的统治,获得人民热烈的拥护,人民在歌谣中歌颂了自己的胜利,充满了自豪的感情:

天父天兄手段高,打得清兵四处跑,旗开得胜万民笑,拿下南京立天国。

太平天国革命历时十四年,太平军所到之处,普遍受到人民欢迎:

同类推荐
  • 我读: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我读: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我读:没有人是一座孤岛》是由梁文道主讲的书评集。用理性、简洁、直白的方式带领读者领略好书的神髓!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从作者、写作背景、内容分析等角度,多侧面呈现一本书的精妙!主讲人梁文道品味独到,是广为人知的“说书人”,他兴趣广泛、涉猎颇广,每一本书都经过自己的揣摩、消化吸收,最后形成了真实而中肯的评论,沉稳客观地把各种思潮、社会文化热点与你私享,让你领略读书的美好,在独处时亦不会孤寂,获得心灵的慰藉。他讲评的书非常庞杂:小说、哲学、散文、回忆录、心理读本……收罗《如何阅读一本书》《读库》《查令十字街84号》《哥伦比亚的倒影》《退步集续编》《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丧家狗》等。
  • 一切为了爱情

    一切为了爱情

    本书为哈佛经典丛书第十八卷——“现代英国戏剧”中的一部。这里所指“现代”为本书编著者所处年代的时代划分方式。现称“古典主义”。在戏剧创作中,约翰·德莱顿把法国人在戏剧情节上的规范和刻画的华丽描写结合起来,其中也展示出他自己是莎士比亚的追随者,这种混合类型戏剧的最佳实例就是《一切为了爱情》。这是约翰·德莱顿用来勇敢地向他的偶像莎士比亚发出挑战的作品。正如诺伊斯教授所说,他这一成就最伟大的见证就是“刚看完莎士比亚的‘安东尼和克莱奥帕特拉’,我们仍能从德莱顿版本的故事中获得极大乐趣。”
  • 去山阿者歌

    去山阿者歌

    它们有着很好的名字:罗山、窑山、莲花山、花路坡、麦垛山、红山梁、大郎顶、官亭山、黄草岭、庙儿岭、马断头山……这些山和人一样,都活着自己的瞬间和恒久,也在救赎自己。山的间隙有条河。
  • 中国诗歌艺术研究(第3版)

    中国诗歌艺术研究(第3版)

    《中国诗歌艺术研究(第3版)》分上、下两编,上编以言、意、象、境为核心,探讨中国诗歌艺术理论;下编具体沦述、分析屈原、陶渊明、谢灵运、王维、李白、杜甫、白居易、李贺、温庭筠、韦庄、苏轼、周邦彦、陆游等13位诗人的艺术特色、艺术风格、艺术成就,全书将诗歌理论与诗歌史相结合,宏观研究与微观考察相结合,将对诗歌理论的探索与诗人之艺术的具体研究互相印证,是中国诗歌艺术研究的经典之作。
  • 有人送我红玫瑰

    有人送我红玫瑰

    《有人送我红玫瑰》是中学高级教师、广西作家协会会员禤佩娟的散文精选集,分为《故乡恋歌》《天使的翅膀》《一个抗日老兵的情怀》《星海灿烂》《别小瞧这个小镇》《金花情缘》《潇洒走一回》七辑。《有人送我红玫瑰》:禤佩娟的散文大都篇幅短小精悍,内容很集中。往往就一人一事,一物一景,选材典型精致,题旨突出鲜明。她善于用减省的笔墨写大景观大故事,更善于通过小人物小事件写出丰富深厚的思想情感。她的文思绵密细致,布局谋篇独具匠心。
热门推荐
  • 净土往生传

    净土往生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君承一诺

    君承一诺

    承治一十一年,先帝病逝,颁下遗诏,封帝后武氏继其位。同年十一月,帝后正式登上玉箫鸾殿,启理国土纵横政务,改年号为武兴。此后十年,都城繁荣兴盛,女官数量趋增,各地反叛不断却不能动国之根本,权当盛世调料而已。又三年,女帝男宠柳辟邪登堂入室,玩弄权术,人尽皆知。此后一年,国堂之类,男风盛行。武兴一十六年,女帝最宠爱的十公主成年,公主作风颇为豪迈,据传十七岁生辰礼成后,当众收男宠一十三人,尽入府邸,为一奇谈。
  • 极品王妃:拐个王爷去种田

    极品王妃:拐个王爷去种田

    (本文正在全面修改中,暂停一段时间,希望大家理解)一朝穿越成了一个比自己小了整整十几岁的小乞丐,却被一个杀手组织收养了,十年的杀手生涯她俨然变成了亭亭玉立、性格乖张的美少女战士~奉命进宫保护公主殿下,呃~为了报恩去吧~一入宫门深似海,从此自由是路人~做个挂名王妃貌似也是个不错的选择~却因为他的一个笑容泥足深陷~坊间传言:得凤鸣者得江湖,得斩风者得天下~却偏偏这两个烫手的山芋都在自己手中~悟空大师对她说,穿越妹纸不成王妃便成皇后~誓死保卫爱情斗小三这是个魔咒!?她焦小柳就不信那个邪了!天地之大总有一个能容身的地方!且看他焦小柳如何将高高在上一尘不染的冰山美少年王爷拉到田里为她做牛做马!
  • 佛说无量寿大智陀罗尼

    佛说无量寿大智陀罗尼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女科要旨

    女科要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伊斯兰教

    伊斯兰教

    本书系统介绍了伊斯兰教的信仰、教派、教义、经典、重要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当代伊斯兰教的发展状况、各种宗教改革运动等。
  • 一切美好事物都在路上

    一切美好事物都在路上

    本书是一部睡前故事集,共分“还好,不过等待而已”“再美,终究是别人的故事”“对月当歌忆流年”“不舍放下过去,如何成就自己”四个篇章,28篇关于青春、关于爱情、关于想念、关于人生、关于梦想的温暖故事。作者以第一人称叙述,讲述了亲身参与过的各种各样的人的经历,有的人为梦想而不顾一切,有的人为爱情历尽艰辛。在走过了那些或煎熬、或明媚的路之后,总能从中收获到人生最宝贵的东西,哪怕是教训,哪怕是遗憾,总是能意识到我们要珍惜眼前拥有的幸福。因为,一切美好的事物正在路上。
  • 南湖故事

    南湖故事

    龙脉绵延、凤凰振羽、唐王东征、士林传奇……不觉入梦。我梦见南湖变成了童话世界。美丽的凤凰仙羽飘飘、文彩斑斓,在南湖湛蓝的天空翱翔。碧绿的湖水里耸立着晶莹剔透的龙宫,龙王的夜明珠放射出灿烂光芒。威武的唐王身披战袍,携曹妃在南湖漫游。花径上跑着灰姑娘坐的南瓜车,游乐场里传来孩子们天真烂漫的喧闹……
  • 云影萍迹

    云影萍迹

    颜瑾师姐不善言谈,属于纳言君子一类。北京师范大学毕业后进入贵州电视台,在做了几年记者、拿了几个奖之后,转入总编室工作,任时光荏苒。相对宁静的空间,给予师姐更多思考的时间。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后,电视成为真正的主流媒体,走在媒体改革的前沿。师姐在青云山下《贵州电视》杂志那个角落清净的办公室里,静静地观察着,静静地写了一篇又一篇文章。她始终是文静的,但是在一些文章里(主要是第一辑《论文、电视杂文》部分),言语却犀利得毫不留情,指出浮躁的时代、浮躁的“电视”出现的低俗现象,呼吁影视工作者沉下心来,多些内涵之作。作者的影视评论同样是期望影视工作者抵制低俗,制作出有创意、有深度的精品力作。
  • 中国散曲史

    中国散曲史

    本书全面细致地梳理介绍了中国散曲的来龙去脉和发展情形,包括散曲起源、形式及特质,元人散曲,明人散曲及清人散曲四部分。明散曲独特地以昆曲流行为前后期分界,清散曲以清丽、豪放派分别阐述,并专论清小曲与道情。全书资料广博全面,论点独特、勾勒清晰,在研究中国散曲诸家之中独树一帜,学术价值和文化意义都极深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