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94100000003

第3章 角儿(2)

自从两年前离了婚,准确地说是被傍了富婆的丈夫甩了后,邢月兰见到男人就有一种本能的警惕。丈夫唱小生,她工小旦,没出徒俩人就在师傅眼皮下眉目传情。谁都说青梅竹马的夫妻最长久,夜夜在戏里扮恩爱夫妻,台上台下十八年,竟也能让宝马车和豪华别墅俘虏了去。那天乔成仁把情妇的二十万元装在皮箱里,来赎他的自由身。邢月兰像窦娥跪在刑场一样浑身颤抖,碰也不敢碰那些票子。夜里只要想到那个富婆躺在丈夫怀里,就想呕吐,一辈子都不想再挨男人。温文尔雅的剧作家,却不知怎么会刺激起她做女人的那根神经,使她念念不忘。难道仅仅是因为他为她写了剧本?还是因为他也像她一样痴迷这个剧种?咖啡馆那一夜,常常出现在邢月兰梦中。

看到师傅邢月兰离婚后的状态,张越对同学王胜利做出果断拒绝。王胜利说,你一日不允,小生等你一日,你三年不允,小生等你三年,你一生不允么……噢……噢咿呀!说完掩面做拭泪-小生我等你到白头噢-状,逗得张越的一下,茶水喷在地上。王胜利趁机接过玻璃杯,续上水说,你不是做梦都想着上戏么?团里文化下乡,这次可是上大戏。不说别的,这《红灯记》可非你莫属。

张越说,我有约会,都答应人家了。

王胜利警惕地说,那我陪你去!

张越说,跟男朋友约会,你去当电灯泡呀?

王胜利酸溜溜地说,你可别犯傻。我告你,现在电视导演专睡女一号,有事呼我。说着拍拍腰里的传呼机。

张越翘起兰花指,在王胜利额头上轻轻戳一下,说,你瞎想啥呀,一个女的。你走不走?我要去看看师傅。

现在师傅就坐在她面前。喜气洋洋。我什么时候也能拿到这个杯,这辈子也就值了。张越轻轻用手抚摩奖杯,眼里满是羡慕。为了节约开支,除了参赛剧目的演员,都没能去北京,但她能想象到师傅那一刻的激动。师傅四十五岁了,对于一个工小旦的演员,已是昨日黄花。腹部微微隆起,俏丽的下巴有了赘肉。穿大衣裳还可以遮遮丑,若演《挂画》,怕是上椅子都困难。今年文化局要让剧团多拍现代戏,就更不抬人,适合师傅演的角色就很有限。师傅的代表剧目是《藏舟》和《貂蝉》,但你不能老演这两出戏吧?想到这里,平日不能上戏的积怨便少了几分。毕竟自己才二十多岁,年轻就是资本。还有,他们这批演员,都毕业于戏剧学校,也算科班,又有着一种优势。可是,如果再不上戏,那优势还有什么用?师傅是十六岁一炮唱红,师傅的师傅……老艺术家王玉兰,八岁红了西安城。一生能演一百多个剧目,小旦花旦刀马旦丑旦,门门拿得起放得下。包括现代戏,20世纪60年代就拍了电影红遍全国,至今在蒲剧界没有一人能超过她。可称空前,但真的就绝后了吗?起码现在看不到这种希望,张越越想越悲观。

有文化就是不一样,你们多好,拿起乐谱就能唱,还能讲几句啥斯坦尼的表演理论,我们是从小跟着师傅一句一句唱,师傅唱啥样,我们唱啥样,能学像就是好,谈不到创新。师傅邢月兰经常这样说。

但张越认为文化不如机遇。他们这茬人生不逢时,影视对艺术几乎是垄断,使传统的艺术样式不可抑制地走向衰落。尤其是地方戏曲,更是进退两难。这样下去,要不了多久,他们这些从事地方戏曲的演员将后继乏人。

师傅最大的贡献,是唱腔创新,糅合了民歌的发声方法,使蒲剧唱腔耳目一新。与王玉兰相比,是青出与蓝而胜于蓝。她的表演也很好,继承了师傅王玉兰的程式,细腻含蓄,活泼俏丽。但她扎不了靠上不了武戏。她十五岁进剧团,十六岁以唱腔的独特韵味一炮打响,没有练下奶功。再加上那几年演现代戏,等重新拾起传统戏剧目时,已过了练功的最佳年龄,所以她注定了这辈子与武功戏无缘,留下多少遗憾。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这些,都不是最典型的例子么?

听团长说在北京你一直睡不着觉,临演出前一天还喝安定片,你可是从来不喝那东西的呀。张越找出一句合适的话。你不知道,刚解放时王玉兰老师在中南海给周总理他们演戏,也是《藏舟》。一想到这儿,我就胆怯,我要演砸了,怎么交代?

张越说,也是,换了我,早吓懵了头。

邢月兰说,我站在边幕后,心跳得像开场锣鼓,连台下有多少观众也不敢瞅。其实一叫板,出了鬼门道,心反而不跳了。怪不怪?说着,一脸的幸福感,仿佛又回到了北京的戏台上。张越决定去找那位导演,马上就去。

团长让你立刻回去,王胜利说。他站在电梯前,姿势雄赳赳,就像他扮演《盘肠山》里的罗通,瞪着眼睛,只差手中一根花枪。导演一眼看出面前小伙子的角色,忙说,我也正好有事,咱们再联系。说完先伸手跟王胜利道别,再轻轻用指尖碰碰张越的手,转身进电梯。

亚都酒店大厅的旋转门刚在身后关上,张越就大吼,你怎么这么没脸皮,竟然跟踪我?告诉你,搅黄了这件事,我跟你没完!

王胜利说,我怕你跟他进房间。

张越说,进房间怎么啦?房间里有老虎,吃我不成?

王胜利说,你别跟我吵,你知道进房间会发生什么事?你没看见那导演的眼睛么?简直像个张驴儿。你又不是傻瓜,要我说明白干什么!

张越说,他是张驴儿我是什么,是窦娥?现在哪有什么窦娥。就是有也是新一代窦娥。没有哪个女人愿意守着个老太婆过苦日子不嫁人。再说,发生什么事跟你有什么关系?你算老几?就是跟他上床又怎样?我心甘情愿!只要让我上女一号,只要让我一举成名,我在所不惜!

王胜利说,姑奶奶,我是怕你赔了夫人又折兵。听说这部戏女一号是个检察官,跟你的外形气质相差太远。你就别做梦了,到时候有你后悔果子吃。

张越说,你什么时候改做侦探了?告诉你,啥戏都能演才叫好演员,不服气姑奶奶就演给你看。

王胜利说,别耍小姐脾气了,要迟到了,你不要奖金我还要呢,赶紧走。说着去推存在酒店门口的自行车。

张越没有理他,招来一辆夏利钻进去,啪的一声关上车门扬长而去。

拉剧团的大轿车驶往

津镇。一路颠簸,人们昏昏欲睡。沿路的小卖店理发馆,不断冲出哥哥妹妹的歌声。杨编剧感叹道,连津镇这戏曲之乡也没人唱戏了,当年可是村村有戏台,光闹家戏的班子就一百多个。每年正月十五搭对台赛戏,天天有戏看,这街上人涌得就像黄河水,谁家戏好就往谁家台子下涌,那是啥排场!往事不堪回首哇。

张越趴椅背上问,杨老师,听说这津镇原来就有过街戏楼,王存才在这演《挂画》,穿着翘子跳上椅子时,人群一涌把有名的张家盐店柜台都挤塌了?

岂止是盐店,还挤死了八个人呢。那是民国年间的事。宁看存才挂画,不坐民国天下么。再往前说,光绪年间,蒲剧着名老生元元红还带戏班子进过皇宫呢。前后共有五次,皇上御批的赏钱中数他最多,这元元红的师傅就是津镇人。“梆子皮簧共一班,永龙关胜众人传,元元红与小荣福,钟鼓楼东别有天。”这首诗是说元元红在天津演戏的盛况,想不到吧?咱们蒲州梆子也曾辉煌过呢。坐在前排的文化局长文如海突然扭头插话。他今天破例与演员们坐大轿车,难得刚才那番议论。

车子沿着黄河边走。七拐八弯,进了一所小学校。坐北朝南的高台基上,一座意想不到的戏台赫然耸立。油漆脱落的花格子门窗卸下,露出前檐下两根粗大明柱,后台一边一小门,门楣上“唱古”和“演今”的字样清晰可见。院子里仰望过去,历史的沧桑于那些斗拱和梁架里,一点一滴地渗出,斑斑驳驳,让人顿生感慨。

要不是这座关王庙,这元代戏台也保存不到今天。文如海走到邢月兰面前,拍拍她的肩,喊来村干部,让他先领邢月兰休息去。邢月兰不去,一扭身上了戏台,先转到台后,从“唱古”的小门里背着身子退出来,一个转身亮相,踩着碎步到前台走了一圈,又一个侧身,向“演今”的小门里飘然而去,袅袅娜娜的身后荡起一片尘雾。台下几位村民正看得纳闷,邢月兰又从台后慢慢出来,仰着脸在戏台一侧墙壁上寻找,然后用手在上面轻轻抚摩。突然,她大喊一声“文局长”,把正与村干部说话的文如海吓了一跳。指着一排似现似隐的刻痕,邢月兰拍着手喊,文局长,你看,你看呀,这是岁岁红。这是叫破天。这是小桃红。都是蒲剧老前辈呀。哎呀,可惜不知他们当年的戏码。

文如海笑着说,明天临走时你也把“邢月兰”三个字刻在墙上,多少年后也就是文物了。快去歇一会吧,人家房东等半天了。

邢月兰继续说,这小桃红知道我来了,能保佑我呢。听说小桃红的拿手戏就是《藏舟》,后来被一军阀头子一枪崩了,说是他的九姨太每晚与小桃红,一个台上一个台下,眉目传情,是不是文局长?

一点没错,你都能写蒲剧史了。

你这不讽刺我么,我才识几个字?小学都没毕业呢。

艺术凭的是天分,可不是文化哦。你就能拿了梅花奖,我这个局长却只能给你当马仔哦。文局长笑得一脸灿烂。

拉戏箱的卡车驶进院子。随着车子跟进许多村民,一拥而上帮着卸箱,白花花一片孝子头晃动。周大发与文局长对视一眼,接过局长递过的烟,狠狠地吸了一口,望一眼台上的邢月兰,小声道,你这个女婿不戴孝?

文如海说,回凤城请你喝酒,茅台。

周大发说,给你这文化局长送茅台?一定是假的,不喝。你还没回答我的问题呢?

文如海说,不喝可别后悔。薛宏刚送的,小舅子敢给姐夫送假酒?

周大发说,我也不喝酒,你让你小舅子把我这些宝贝安排好了。有两对新婚的,给我送到镇上旅店去。不是我给你出难题,老百姓忌讳。

文如海说,放心吧,你只管把戏唱好。我知道咱们演员这德性,在村里和在凤城演是两种态度,别小看农民,糊弄不得,演砸了当心出不了村。

周大发说,只要邢月兰不出问题,其他人就不敢马虎。你这什么臭烟?熄火了。

文如海赶紧掏出打火机,啪的一下打着送上去,周大发吸得猛了点,呛得咳起来。

文如海说,会不会有事?说着用嘴指着台上的邢月兰。

周大发说,说不准。看文局长脸一沉赶紧又说,放心吧,有我呢!

一位穿孝服的男人过来请文局长和团长去喝酒,周大发笑着说,我敢去吗?欠着回凤城再补吧。目送着文如海背影出了院,一扭头被身边的王胜利吓了一跳,王胜利诡谲地说,周团长,这当官的就是比商人有谋略啊,这不是唱大堂会么?啥文化下乡!

周大发狠狠地瞪他一眼,说,闭上你的臭嘴!再敢胡吣,我扣你全年奖金不说,三年不准你上戏,还非把你和张越挑散不可。你信不?我说话可不是放屁。

王胜利急了,我说头儿,你哪怕扣我三年奖金呢,可别做那拆散婚姻的事,我不吭声还不行吗?可邢师傅又不是傻瓜。

周大发说,你管住自己的嘴就行了,她才不想那么多呢。她只要有戏台,就会拿出十二分的力气来唱,才不管台下是当官的还是老百姓,这一点比你们任何人都强。她把戏看得比命都重要,你看看,早就踩过台了,你们谁能比得上?

院子里又涌进一堆人,抬着大竹筐和塑料桶,一股饭菜的香气随风飘来。周大发拍拍王胜利的肩说,给你个任务,去,把邢师傅哄回去吃饭去。王胜利看看台上的邢月兰,为难地说,你这不是给我出难题么,你又不是不知道,只要晚上出台,邢师傅从不吃晚饭。

周大发说,不吃饭也行,哄回去呆在房东家,千万别出来。出了事小心我收拾你!说着,自去塑料桶前拿碗打了菜,用筷子在竹筐里扎了一个馍,蹲在院子里吃。

太阳衔了山。老老少少扛着板凳,从四面八方涌向小村。邢月兰跟那个爱说话的新媳妇刚出家门,就被一群老汉婆婆围起来,七嘴八舌地打听王玉兰的消息。一位婆婆甚至能把《藏舟》的唱腔一句不差地背出。邢月兰才知道,三十多年前师傅王玉兰在这里连演三天三夜,就是《藏舟》。新媳妇们争着把自己的新被子给她盖,老婆婆们把鸡蛋和红枣送到后台,多少人拉着她的衣襟跟在马车后,送了一程又一程,舍不得让她走,那一去就再也没有回来。如今三十多年过去,这里的老百姓还记着她,如果他们知道师傅当年回去就告别了舞台,剃了阴阳头挂着大牌子,站在汽车上让红卫兵们批斗,会是什么心情?邢月兰被眼前的情景深深感动。

戏台古老而简陋。地板坑坑洼洼,一抬脚扬起一股尘土。留在后墙上那些名字,深深浅浅,轻轻抚摸,像是拉着这些蒲剧前辈的手。荡起的灰尘里,就飘散了说不清道不明的气息,让邢月兰一阵阵激情涌动。

化好妆,邢月兰静静坐在后台一角,闭目养神。这习惯,几十年如一日,无论在什么样的演出场合也不会改变,令一些年轻演员感到她的迂腐。《盘肠山》是武功戏,从前台传来雷鸣般的叫好声里能感受到王胜利演得很成功。邢月兰的《藏舟》压轴,跟三十多年前师傅在这里的剧目一样,可观众认不认自己?邢月兰突然有了一丝恐慌,像在长安大剧院一样心跳得怦怦。她从不怯场。就是十六岁一炮唱红那年也没有,怎么在这个小村里反而怯起场来?就是因为师傅当年曾经的辉煌么?还是因为发现小桃红也曾经在这台子上风光过?她站起来,想走到二幕边往下看看,还没抬脚又打消了主意。《藏舟》虽是老剧目,但无论唱腔舞美音乐设计都有了很大改变,也就是说有了创新,能让北京人叫好鼓掌的,就不会让小村的人们失望。她不再分心。她此刻就是渔女胡凤莲。在她心中没有别的,只有滔天的江水,有被王孙公子的恶狗咬死躺在船舱的父亲尸体,有为父亲抱不平失手打死帅府之子的英雄男儿、那要报答她救命之恩与她私订终身的多情公子田玉川。

第二折戏《教子》演完后,红漆木盘端上后台。盘里五荤四素九个菜碟,油炸馓子金黄,高高摞在四角,散发出扑鼻的香味。周大发站在后台口,警惕地堵住上台的人,拽下头上的孝布。看他们挨个儿端起酒杯,先敬鼓板师傅,二敬板胡师傅,然后是主要演员。有人手里提个布袋,一把一把地掏红枣和核桃塞给女演员。戏台后面的气氛热烈而友好,演员们已经很久没有这样的经历了,当走进这个黄河岸边的戏曲之乡,当这种古老的传统习俗扑面而来时,他们还是被深深地打动了。

邢月兰一身缟素,入定一般。面容悲戚,双目紧闭,仿佛一座白色雕塑。撕去孝布的人们,突然压低声音,没有一个人敢去惊扰她。

在剧团院里被邢月兰撵出房门的老板薛宏刚,出现在后台口。一手拨开周大发,一手高举厚厚一叠红包,拾阶而上,一身麻布重孝掩不住那一脸傲慢。张越眼急腿快,抢上一步嚷着,闪开闪开,把他堵在台阶下。

薛宏刚举举手里的红包,说,怎么,不让上去?不想要?

后台全体演员在一霎间停下嘴围拢过来,挤在台口。有盯住红包的有上前劝张越的,撕撕扯扯,却都只动手不动嘴,似乎在演一出哑剧。周大发扫一眼,找不见文局长的面,急出一头汗,扒在薛老板耳边说,好老弟,别走这形式好不好,给我,散戏后红包统一发。

同类推荐
  • 安意如作品:当时只道是寻常

    安意如作品:当时只道是寻常

    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人知?最新修订文雅词幽,馈赠珍藏首选书香。《当时只道是寻常:纳兰词的情意写真(新订版)》“纳兰容若”,只这四个字便是一阕绝妙好词。唇齿之间流转,芳香馥郁所以,从一开始命运就埋下伏笔,安静蛰伏在人生里静候结果开花的一天——他被人记取,不因他是权榴之子,不因他是康熙的宠臣近侍,而因他是横绝一代的词人。
  • 安重根之歌

    安重根之歌

    这本《安重根之歌》由中流著。中流先生是我国著名诗人,曾荣获黑龙江省政府颁发的首届文艺终身成就奖、黑龙江省功勋艺术家奖等。他的诗文,被译成朝、英、日、菲、斯等多种文字,广为传诵。两年来,年逾八旬的中流先生深怀激情,呕心沥血,数易其稿,终于在安重根就义一百周年前夕完成了这首长诗。
  • 观察:玛丽安·摩尔诗集

    观察:玛丽安·摩尔诗集

    本书薄而精美,极富设计感,是摩尔本人最看重的一部作品。玛丽安·摩尔的诗用词精准,语言冷静克制,看重句式结构,精于对意象的揣摩和应用。相比较于传统的抒情诗人,她的诗歌更为理性、确切,并善于通过观察来反思生活。《观察:玛丽安·摩尔诗集》由旅美诗人明迪操刀翻译,译本可靠、简洁凝练。
  • 细雨慢煎一壶春

    细雨慢煎一壶春

    人生离不开吃喝玩乐,也少不得起居劳作,而不同地方、不同人群、不同年岁之人,生活情形是不同的。当我们细细观察那被普通人司空见惯的世俗生活时,从民风民情中可以探求到其中蕴含的许多奥秘,那其实是很有兴味的。本书收选了周木斋、夏丏尊等多位民国学者文人和人生有关的小品文。“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一派闲情;“映竹无人见,时闻下子声”一片逸趣。生活需要清闲,需要情趣。我们不赞成“浮生如梦”的消极人生态度,但也不主张劳劳碌碌地为个人名利而活,尤其是要远离那种为谋取个人功利而不择手段的污浊环境。培养品性,陶冶情操,往往就是从宁静致远的“闲”中得来的。让我们一起和大师品下午茶,语人间世事百态。
  • 马烽小说散文集(山药蛋派经典文库)

    马烽小说散文集(山药蛋派经典文库)

    本书收选作者创作历程中代表性作20篇,包括《饲养员赵大叔》《我的第一个上级》等曾经入选中学课本的名篇。作为山药蛋派代表人物之一,马烽擅长写普通的农民和农村基层干部,作品朴实、真挚、感人。该书主要是对马烽重要作的一次经典梳理,是研究马烽的重要入口。
热门推荐
  • 丝路密码

    丝路密码

    洪武年间,西北塞外发生内乱,朝廷设置的安定、阿端两卫均被废除,撒马畏兀儿酋长遣使来京,请求明朝廷派遣一个能文能武的能人出使西域。而使团才过肃州,便与大明派出保护使团的五百精兵和一百锦衣卫精锐缇骑一起神秘消失。此事震惊朝野,洪武皇帝分别派出锦衣卫与六扇门暗查使团失踪案,随着案件调查的深入,一个惊天的阴谋浮出水面……
  • 问鼎南北朝

    问鼎南北朝

    公元523年,此时的陈朝开国皇帝陈霸先只是一名油库吏,日后以七千之众连克三十二城直下洛阳的陈庆之还不是那个人人传唱的白袍将,自号宇宙大将军逼死梁武帝萧衍的侯景也不过身处边关。分裂北魏的高欢,宇文泰是名不见经传的队主,日后隋唐帝王将相的爷爷们也只是一名名无足轻重的小吏。柔然叩边,民不聊生,宫廷内乱,南梁虎视眈眈。就是在这风起云涌之时张景宗来到北魏,他要逆天改命!
  • 女性乌托邦:中国女性/性别研究二十讲

    女性乌托邦:中国女性/性别研究二十讲

    女性/性别研究在20世纪末成为显学,是1960年代新女权运动的成果;在中国,它是1980年代“妇女研究运动”的产物。本书以公开讲座为基础,上篇“新中国妇女研究”多与现实问题相关,从1980年代至今,可见中国妇女发展的具体进程;下篇“性别研究与基础教育”侧重学理讨论和学科建设,与西方女性主义对应并相互呼应,在寻根溯源的基础上为中国妇女研究开掘本土资源。
  • 他们来到巴格达

    他们来到巴格达

    伦敦姑娘维多利亚年轻、漂亮、生机勃勃,就是做事有那么一点冲动。午后的一场公园邂逅就让她决定追随刚认识的“情人”前往巴格达,即便她兜里只有几英镑,即便她连情人的姓氏都没问。巴格达,这个神秘的东方城市迅速将维多利亚卷入旋涡,还搞不清状况的英国小姐只能依靠心中对情人的爱获取力量,试图理出头绪。局势瞬息万变,危险不断升级,维多利亚却渐渐乐在其中,并决定反客为主。只是,仅凭爱和勇气,她逃得出这座处处暗藏玄机的古城吗?
  • 悠然庄园:农家有女初长成

    悠然庄园:农家有女初长成

    一朝穿越,穿到穷的叮当响的农村,家里只有年迈的爷爷,五岁的弟弟和一间破到不能再破的茅草屋。又接收了一个比她还穷的土匪山寨,做了史上最穷的女寨主。不过,幸好她有无敌空间,不仅带领着家人和山寨脱了困,还练就了一身非凡法术,炼丹制药更是信手拈来。一不小心,就误惹了众美男心。温润如玉的年轻药师对着她道:“我只是太爱你了。”傲娇冷酷的千金公子对着她道:“我只知道,今生非你不可。”颠倒众生的妖孽王爷对着她道:“没有你,我活不了。”······
  • 特别清凉

    特别清凉

    本书从作者雪漠的作品中精选一些具有励志作用的名言警句分类编排,并配以书法和绘画小品,内容包括认识生命、认识自心、了解生命人生的真相,保持心灵的纯洁,不执着于个人得失,超越个人的局限等方面。
  • 动物世界2

    动物世界2

    大千世界,精彩纷呈。面对五彩缤纷的动物世界,孩子们睁大了惊奇的双眼。鸟儿为什么会飞?大象的鼻子为什么那么厉害?鱼怎么会放电?数亿年前,动植物的出现叩响了沉默。也许,它们有的只是一个细胞,渺小得似乎可以忽视,但它们却宣告了一个不平凡的开始——地球上从此有了生命。经过几亿年的进化繁衍,地球上变得日益充盈。从浩瀚的海洋到广阔的天空,从葱翠的平原到荒芜的沙漠,从赤日炎炎的非洲内陆到冰雪覆盖的南极大陆……到处都有动物的踪迹。它们或披着鳞带着甲,或裹着厚厚的皮毛,共同演绎着这个世界的五光十色和盎然生机。
  • 道下苍生

    道下苍生

    越过天地玄黄,跨过时代洪荒,揭过众强陨落,来到一片被人遗忘的土地之上,一颗幼小的种子悄然种下,沐浴着血与火,扎根在一个众强凋零的时代…玄界大陆…万年之前,道修鼎盛,鬼族肆虐,道修中走出圣人,以天地冥气为引,布置鬼门大阵,将鬼族封印于九道鬼门之中,同时封印了冥气,依靠冥气修炼的道修从此没落,玄气越发旺盛,迎来了玄修的万年鼎盛时代…转眼间,万年过去,道修没落,鬼门封印松动,冥气悄然逸散,散落在玄界中的鬼族悄然聚集,欲图卷土再来,沉浸在安逸中的玄界之人丝毫不知正有一只无形大网悄然张开…(慢热型,保证质量,放心品读...)本书书友群:116161901,喜欢本书的朋友可以加一下
  • 新印大佛顶首楞严经

    新印大佛顶首楞严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我可能是个假孩子

    我可能是个假孩子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这次不是别人家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