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21300000006

第6章 我们共有一个家

“家”有了,下一步就是如何让患者感到“家”的温暖与舒适,享受“家”的体贴与呵护,信赖“家”所提供的一切服务。

——柴瑞霁

在中心医院东边,有一组杏黄色建筑群,名曰杏林嘉园,一看就知道,这是医院员工们的爱巢。每当华灯初放时,这一栋栋楼房的每一个窗口,会陆续亮起灯光。温暖,温馨,宁静,安详。吸引着劳累一天的主人回来,享受亲人的一声问候,享受可口的饭菜,享受只有家才能带来的舒适与放松。

近在咫尺的距离让员工们首先感到的是方便。上下班不用挤车,连自行车也用不上,步行5分钟即可。一位护士长说,她有两岁的孩子,把父母接来一起住仍然很宽敞。“才30出头就有了自己的房子,140平方米,过去连想也不敢想啊。当初如果不放弃北京海淀医院,那这辈子恐怕都要做房奴了。我很满足。”

一位科主任说:“对患者也方便啊,我们这种工作性质,患者需求第一。过去接到电话,骑着车子在街上横冲直撞,来晚了患者就不满意。有时赶到深夜,打不到出租车,急得在街上跑。现在简直是零距离啊。”

“那时候传言说不让盖新院了,有人就犹豫不决把房子让给别人,现在早就后悔了。这位置多好,升值空间大着呢。”一位副主任说,得意之情挂在眉梢。他还说:“你应该去看看院长的家,过去的,在老院。在去年10月份搬新家以前,他一直住在那里,你看看就知道我为什么要建议你看。”

6月的一个下午,我在一位朋友陪同下走进中心医院老院后面的家属楼,从一个角落的单元里爬到四楼。尽管有思想准备,知道50平方米房子的基本结构,但当我站在客厅,头顶的吊扇旋转着送来一阵凉风时,我还是震惊了。

后来我问院长:“你俩一个是省委联系专家,一个是市委联系专家,一中一西一对名医,竟然能在如此的环境里憋了17年?孩子们回来怎么住?”

院长说:“大家都一样嘛,我以前还住过8平方米,14平方米的房子呢。”

“可您调进医院时已是1999年,很多人的住房都得到了改善。”我仍然不可思议。院长的两间卧室都是十来平方米,主卧室里有一台壁挂式小空调。我想到自己运气不好没赶上分福利房,但仍然能在同一年把50平方米的单元房换成两层楼的小院,就为改善居住环境。我不能像人们概念中的中国老太太,临终前说自己终于攒够了买房钱。况且,他们的收入应该不比我低。

“听说您调进时正好赶上两栋新楼建成,院长住一套90多平方米的房子不算过分吧?您这客厅这么小,还是斜的,怎么给人看病啊?”我看着并排摆在门口墙根的两把旧藤椅,看着与电视机不到两米距离的一张双人木沙发,不知道那些来找这位名医把脉的领导们会怎么看,他们有没有想过首先为专家们改善生活环境?在这个人才竞争激烈,谁拥有人才谁就是赢家的当今社会,这应该不仅仅是政治时尚。

简陋的阳台厨房,茶几当饭桌,酷夏时四人同挤一个卧室,若不亲眼目睹,哪里敢相信这就是2000名员工的一院之长?是无数患者从四面八方,甚至千里迢迢慕名而来寻医的名医之家?我心里涌上一种悲凉。

“我可以要一套房,但我不能。那时我刚进医院,60套新房,300多人排队,我不要,班子成员都不要,工作就好做了。当领导首先要学会放弃,要舍得牺牲自己的利益。这很正常。”院长解释道。

后来一位分房负责人说:“没有想到这次分房最顺利。”

“那您为什么不在外面买房子?”我穷追不舍。

“不是买不起,同甘共苦嘛,再说,这多方便哪。”院长说。说到方便,可能是他们对生活的最低要求了,下班后站在厨房里炒菜,玻璃外面来往的不是患者就是家属,那种没有上下班之分的感觉,真的难以描述。遇到流感,整天得捂着口罩。这就是他们的生存环境。

人们说,院长的心思全在大“家”上。

2010年5月5日下午,在东院四楼的学术报告厅,中心医院第四届医院文化月活动动员大会召开,参会者除了医院领导班子全体成员,还有所有科主任和护士长参加这个会议。纪检书记李为民担任总策划并主持会议,党委副书记管恩亮宣读实施方案。

我悄悄走进会议室,坐在最后一排。

这是我第一次听院长做报告。

“以院为家,从我做起”是他报告的主题。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家。当我们拥有‘家’这个概念的时候,我们就会体验超越感情,超越时空,凝聚人类高层次的爱,这种爱会支配每一个人为家的奉献和付出甚至牺牲,成为一种自然,从而不带任何理由和条件……”

“现在我们共同拥有一个大家,她有着63年的创建和发展历史。63年里面凝聚着我们每一届医院领导班子,每一代医院人,他们为此做出的付出或者牺牲。到今天能有这样一个现代温馨的家,都是在我们前辈的基础上而迈开步伐。我们现在这个家,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她有着温馨舒适和现代的人文气息。当我们走进这个新家的时候,感觉绝对和过去有明显的区别,当我们置身于这个新家时,我们会油然产生一种对家的依恋和情感……”院长声情并茂,从家的概念讲到家庭成员意识,讲到大家庭的维护,讲到奉献精神,讲到具体行动。大到医院形象、医德医风,小到随手关灯和从地上捡起一个烟头,扔进垃圾筒。

“对任何事情,应该做到,这是一个认识层面;愿意去做,价值层面;尽力去做,就达到了一个精神层面。以院为家,我们起码要做的是什么呢?是在认识层面首先解决应该做的,而且我们应该努力在价值层面解决愿意做,把愿意做变成一种自觉,一种主动,一种习惯,一种自然。如果我们都能够尽力去做,那么我们就有一定的境界层面。如果一个人能达到自己追求的那个境界层面,那他一定是愉悦的、快乐的,他也一定能从帮助别人中获得快乐,从奉献中获得快乐!”

听了院长关于“家”的一番阐释,我对他多年屈居于那个“蜗居”,有了新的认识。对他以身相许构筑起的新家充满敬意。那岂止是一砖一石的垒叠,一草一木的栽培,而是智慧与魄力的集锦,是身家性命的抵押,是一个细胞、一群细胞的死亡换来。

难忘那天下午,我去老年病科找常念欢副主任看病,刚坐下就碰上院长“房颤”犯了。我冒昧跟进病房,目睹了医护人员的检查过程。

“你看病?”院长还是发现我了。那段时间我正好服他的汤药。

“我看院长怎么也生病!”我调侃道,希望整个病房能够放松紧张的气氛。我摆摆手示意再见,不敢让院长再说话。

“其实,你见到的是最轻的。那一年在成都考察设备,因大雾滞留,在机场接到家里电话说工地上闹事,一着急马上犯病,被送进华西医院抢救。那次在北京犯病,抢救了9个小时,董福松整整守了一夜。那次在太原开招标会,走到半路上犯了,司机边开车边打电话,他被直接送进山大一院急救室,宾馆里等待的人生怕专家请来了,招标会开不成。第二天他准时出现在会上,压力太大啊……”有人进来了,打断了党委副书记管恩亮的感慨。

我了解到,为了这个大“家”,院长累出这个“房颤”,屡犯屡治,屡治屡犯。“这么厚一摞病历,再不重视,就要出问题了。”常念欢副主任担忧地说。

“人们几乎都处在一种状态下,大家似乎都在为了生存和金钱,为了感官的享受在奔忙,而你在追求一种精神,这种超出常规的追求会使你活得很累,每一步都难于上青天。院长的价值观决定了他的选择,没有人能够改变。”一位朋友这样评价。

同类推荐
  • 焦裕禄家风

    焦裕禄家风

    该书翔实记载焦裕禄与他的儿女们在家庭内外的生活细节,以及焦裕禄对孩子们既严格要求又润物无声的言传身教和革命熏陶,从中可见焦裕禄既是慈父也是严父的崇高形象,今天的党员干部依然能从中汲取丰富的精神养分。
  • 赵瑜散文

    赵瑜散文

    鲁迅文学奖获得者赵瑜散文的首次集结。赵瑜向以纪实文学力作震荡文坛。其实,他的散文同样深厚、独特而有趣。面对时下散文的疲软与苍白,赵瑜的叙述有现代气象,有北国古风,因事而作,有感而发,是将泥土夯实之后烧制而成的一块块沉砖。我们能体味到作家心灵的率性和真诚。
  • 南腔北调集(鲁迅作品精选)

    南腔北调集(鲁迅作品精选)

    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
  • 紫箫记(汤显祖戏曲全集)

    紫箫记(汤显祖戏曲全集)

    本书取材于唐代蒋防的传奇小说《霍小玉传》,但割弃了小说中因李益负心而导致霍小玉死亡的情节。叙述李益与霍小玉结婚后,李益随军出征,霍小玉在家怀念不已,至李益七夕回京,两人团聚而止,仅为卷首“开宗”所预告的剧情之半。
  • 我想与世界有一点不同

    我想与世界有一点不同

    用20个故事书写青春的气息,离散的人,少年时期特有的迷茫与彷徨,是青春平等地赋予每个人的爱与痛的勋章。它让我们确信:每个梦想纵使微小如萤火,精心灌溉以爱,以信仰,以赤诚,时间终将让它们绽放独一无二的光芒。故事里的他们把过往勇敢地摊开,脆弱而倔强,真实有力量。没有显赫登场的身份,没有传奇叠起的际遇,只有平凡长情的坚守。纵然这一生拼尽全力,也不过完成了最普通的生活,“繁星照亮夜空的一瞬,便是萤火全部的向往。”
热门推荐
  • 冷读术:瞬间赢得他人信任的沟通技巧

    冷读术:瞬间赢得他人信任的沟通技巧

    无论是身在职场,还是日常生活中,我们总会遇到形形色色的陌生人,把对方变成朋友,还是继续陌生,甚至成为敌人,关键就在于你是否能看透对方、赢得对方信任。冷读术是一种通过瞬间读心,抓住对方的心里所想,说中对方的心思,从而与对方达成心理共鸣的人际沟通技术。善用冷读术,一方面可以用它对付生活中的各种骗局,避免自己受到伤害,另一方面也可以运用这种观察、引导、暗示的沟通技巧,提升我们的人际交往能力,让我们轻易打开他人心扉,瞬间获得他人信任。
  • 烈霆

    烈霆

    一个人行走江湖,那是危机四伏的,危险无处不在,加上正赶上三国时期
  • 侯门庶妃

    侯门庶妃

    霜花变,繁花尽,何人在盼故人归?皇权变,阊阖开,谁人谋了这天下?侯门深宅,中宫之策,康庄大道,谁在回廊挑灯看剑?乱世之中,锦绣坦途,幽怨深深何人等到繁华落尽?于红尘中,谱写一首离歌清唱。犹记梦回当年,一度坚城万里,再度缱绻柔情,三度爱恨别离。
  • 玄幻之至尊宝箱系统

    玄幻之至尊宝箱系统

    系统在手,天下我有。弹指斩星辰,握拳摧日月。大千世界,苍茫宇宙,圣神争霸,混沌乱世,乾坤茫茫,谁与争锋。一个战神,因为重生,而踏上了一条至尊之路。这本书因病断更时间太长,没办法更新了,新书已发,书名《完美封妖》作者名没变
  • 何为人间之道

    何为人间之道

    世人皆知他是大魔头,手上沾染了无数人命。可没人知道,他只是想揭露真相,他为什么会如此。十八年前,究竟发生了什么?让他不惜放弃正途,修外道,杀人命。
  • 玄黄方真劫

    玄黄方真劫

    白虹一剑,斩妖除魔代天执刑。人身三宝,修持有方闻道登真。玄黄五境,妖魔造祸遍地焦土。正法七真,诡谲算计人心险恶。仙灵九宝,弘道护法以定千秋。书友群-291446209
  • 昆虫记

    昆虫记

    法布尔的《昆虫记》誉满全球,在法国自然科学史与文学史上都有它的地位,被誉为“昆虫的史诗”。《昆虫记》所表述的是昆虫为生存而斗争所表现的惊人的灵性。法布尔把毕生从事昆虫研究的成果和经历用大部分散文的形式记录下来,详细观察了昆虫的生活和为生活以及繁衍种族所进行的斗争,以人性照应虫性,虫性、人性交融,使昆虫世界成为人类获得知识、趣味、美感和思想的文学形态,将区区小虫的话题书写成多层次意味、全方位价值的巨制鸿篇,这样的作品在世界文学史上诚属空前绝后。
  • 这是哪儿?北京!

    这是哪儿?北京!

    老猫在《这是哪儿?北京!》这部书里面展示的是一个他生活了几十年的林林总总、具体清晰的北京,有关于它的历史掌故,也有关于它的衣食住行,更有关于它的好玩与无奈。一句话:这是一个有烟火气也有故事的都市。这是一本关于北京的书。不是那种老先生、老北京的回忆式的书,也不是那种蚁族、北漂的憧憬式、奋斗征服式的书,而是一种记录。记录一下几十年间城市的变化,也记录形形色色在北京生活的人的心态。
  • 极品男神的夺妻大战

    极品男神的夺妻大战

    曾经,这栋别墅里合租了四个“极品”女人.妩媚妖艳的拜金女:“女人就该用吃饭的钱来装扮自己,这样,自然有人请你吃饭;男人就该用睡觉的时间来赚钱,这样,自然有人陪你睡觉。”霸气侧漏长相平平的土豪女:“不是你传统保守,是上天没有给你性感奔放的机会。”都市金领大龄文艺女青年:“风飘飘兮易水寒,青春一去不复返.”那.我们的女主呢?她没有拜金女性感妩媚,却让拜金女挖空心思追来的富N代放弃金窝绞尽脑汁地入住合租别墅。某富N代扔了一张一百万支票狠狠砸在某拜金女的胸上,“我,进来。”他指了指门,“你,出去。”她没有土豪女多金吊炸天,却让土豪女的哥哥一掷千金,只求她的青睐。“你要是今儿跟了哥,”霸气地指了指身后的金店,“咱进去,一样给你称十斤。”她没有都市金领文艺有才,却让这个“白骨精”的上司,放弃骄傲尊严,千里追妻。“我说你,什么时候玩够了。就跟我回去结婚。”所以,后来,这栋别墅内就入住了三个极品男神,和一个,额.片段一某富N代欠扁道,“她一直想看的那场电影,最近不是一票难求吗,我已经在最好的电影院把最好的场次包了。你们.”挑眉,“想去吗?”某土豪男,当场笑尿,“哦,忘了告诉你。我刚把那电影院买了。你的包场票我不认可,”遗憾地拍了拍某男的肩,“不过你放心,除了全额退款外,我还会给你一笔可观的赔偿。”某腹黑男,轻轻一笑,旋即拿出电话,淡然道,“今天李书记会来市探访,淮海路一段停止营业半天。”顿了顿,眼睛发亮,“迅速警戒,闲杂人等禁止通行。”片段二“你知道高富帅和土豪的差距在哪儿吗。”某富N代骄傲道,“品质,气质,素质,各种质。”“你和我比品质?”某土豪脱掉那件可以买一辆车的西装,“你和我比气质?”某土豪站起身,居然比他还高出了一个头,“你他妈敢我和说素质,老子就废了你。”“哈哈~”一旁看戏的腹黑男却笑了。“你TM吃多了翔啊?!”震天的怒吼。“我,”腹黑男乖乖闭嘴,捂住蛋,“我,我蛋疼。”三个极品男神从此展开了一场硝烟弥漫的夺妻大战。比手段,碎节操,无下限。最后.简介中一直未露脸的女主究竟情归何处,请跳坑。
  • 礼仪金说7:外事礼仪

    礼仪金说7:外事礼仪

    孔子有道:“礼者,敬人。”所谓外事礼仪,即人们在其涉外交往中用以维护自尊,并用以尊重其交往对象的一系列的行为规范。依照中国古代典籍《素书》的说法:“礼者,人之所履。不安于理,便多乖违之象,故以安礼结之。治身、治家、治智,舍此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