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43100000005

第5章 物流系统概述(1)

(第一节)物流系统管理基础

一、物流系统的概念

物流作为一个系统由若干子系统构成,物流活动分为基本活动和支援活动,如果把基本活动看作是纵向型活动的话,支援活动则属于横向型活动。前者包括运输、保管、装卸、包装以及物流基础设施活动等,后者指流通加工和信息活动。物流系统的结构,如图3-1所示。

二、物流系统的结构

以上的划分侧重于物流作业的功能。实际上,现代物流概念更强调的是其管理属性,通过对物流各个环节和要素的集成化、系统化管理,提高物流能力和物流服务水平,同时有效地控制物流成本。所以现代物流对于货主企业来说是一个成本得到有效控制的高效率、高度化的后勤保障系统。

根据美国学者对物流活动的定义和对于现代物流的理解,可将物流活动概括为以下15项内容:

⑴需求预测。需求预测是对生产、装运、销售等方面有可能产生的流量的一种预示或估计。

⑵客户服务管理。掌握客户的需求动态,根据客户的要求和企业营销战略,确定顾客服务水准,及时提供物流服务。

⑶物流信息交换。物流信息在相关部门之间的流动传递,是提高物流作业效率,实现物流系统化的关键环节。

⑷库存控制。在保障供应的前提下,使库存物品的数量最少所进行的有效管理的技术经济措施。物流经营管理的核心就是库存控制,它是建立在对市场的准确预测基础上的。

⑸物料装卸搬运。在物流的过程中,于保管和运输两端场所对物料进行的装车、卸车、移动、取货、分拣等作业活动。

⑹订单处理。接受订货信息,按照订单组织进货。

⑺售后服务。为已售出产品提供配件服务以及维修服务。

⑻工厂和仓库布局。根据物流合理化的要求,确定物流节点的数量和位置。物流网络的基本格局取决于工厂和仓库的位置与数量,它们影响了物流的流量与走向。

⑼物资采购。主要是指根据生产经营计划和库存状况,向供应商下定单补充库存。

⑽工业包装。为保证物流过程中货物不发生损坏,便于运输和保管进行的活动,有时也称之为运输包装。

⑾退货处理。将不合格货物和多余货物退还给供货部门的活动。

⑿运输。运输是物流的主要功能,是实现物资空间位移的方法。合理安排运输,充分利用各种运输方式的优势,实现门到门的多式联运,对运输过程进行实时控制(GPS、往返货物配载系统、货物跟踪系统等),开展集装运输等是现代物流在运输领域的重要特征。

⒀仓库管理和保管。是对仓库内的入出席、装卸等作业活动实施的管理活动以及对库内物料进行妥善保管的相关作业活动。

⒁流通加工。流通加工不改变商品的基本形态和功能,仅完善商品的使用功能,提高商品的附加值。

⒂废弃物处理。物流过程中的废弃物的回收活动。

对于物流系统来说,首先要有明确的目的,也就是物流系统要实现的目标。构筑物流系统的目的可以归纳为这样几个:

⑴将商品按照规定的时间、规定的数量送到顾客手中。

⑵合理配置物流中心,维持适当的库存。

⑶实现装卸、保管、包装等物流作业的省力化、效率化。

⑷维持合适的物流成本。

⑸实现从订货到出货全过程信息的顺畅流运等。

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按照市场的需要保证商品供应。物流系统的本质体现在面向市场的商品供应系统上,物流系统的作用是将市场所需要的商品在一定的时间、按照一定的数量供应给市场,保证这个作用的发挥就是物流系统最为重要的目的,无论什么样的目的最终都要归结到这个目标上来。

物流系统的另一个关键点是构成要素的有机结合体。物流系统的构成要素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节点要素,另一类是线路要素。也就是说,仓库、物流中心、车站、码头等物流据点以及连接这些据点的运输线路构成了物流系统的基本要素,这些要素为实现物流的目的有机结合在一起。

物流系统的定义可以表述为:按照计划为达成物流目的而设计的相互作用的要素的统一体。

从物流系统的结构看,企业物流系统大致可以分为作业系统和信息系统。作业系统是为了实现物流各项作业功能的效率化,通过各项作业功能的有机结合增进物流整体效率化的统一体。信息系统是将采购、生产、销售等活动有机地联系在一起,通过信息的顺畅流动,推进库存管理、订货处理等作业活动效率化的支持系统。

二、物流系统的特征

1.整体目的性

如前所述,物流系统一定要有明确的目的,而且这个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保证将市场所需要的商品,在一定的时间,按照一定的数量送达到需求者的手中这一任务的完成。物流系统的设计或者说将现存的物流结构向物流系统转变,必须先明确物流系统的目的。

2.要素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关系

⑴为保证物流系统目的的实现,构成物流系统的各个功能要素或者说子系统必须围绕着物流系统的目标互相衔接,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相对于系统的目的来说,各项功能活动只是实现系统目标的手段。比如,运输本身不是目的,超过实际需求量的运输,即便是高效率的满载运输,对于物流系统来说都没有任何意义。在这个整体中,部分的合理化和最优化并不代表整体的合理化或最优化。

⑵对于物流系统来说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物流系统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要素之间存在着二律背反的关系。所谓“二律背反”是指一个部门的高成本会因另一个部门成本的降低或效益的提高而相互抵消的这种相关活动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换言之,二律背反原理体现的是一方利益的追求要以牺牲另一方的利益为代价的相互排斥的状态,这种状态在物流系统中随处可见。例如,提高物流服务水平要以增加物流成本为代价。评价物流系统质量的高低很重要的一个标准体现在物流总成本上,在保证物流系统目的实现的前提下,使物流总成本最低是我们构筑物流系统或者说实现物流系统化的重要目的。为此,必须运用二律背反的原理对物流要素进行最佳组合。

3.物流系统作为其上位系统的子系统发挥作用

企业物流系统的上位系统是企业的经营系统,物流系统是企业经营大系统的子系统。物流系统目标的设定,例如物流服务水准的设定要以企业总体的经营目标,战略目标为依据,服从企业总体发展的需要。企业物流的最终目的是要促进企业的生产和销售,提高企业的盈利水平。

4.物流系统需要通过信息的反馈加以控制

物流系统中各个环节的衔接配合离不开信息功能,信息是构成物流系统的核心要素。为使物流系统按预定目标运行,必须对物流系统运行中出现的偏差加以纠正,设计出来的物流系统在运行的过程中也需要不断完善。

(第二节)物流系统模型

一、一般物流系统模型

由于物流系统的目的是将市场所需要的商品,在适当的时候,按照一定的数量供应给市场,因此,在物流中心A和物流中心B配置了认为是必要的库存,顾客的订货利用这部分库存来满足。当顾客所订购的货物在这里没有库存时,由工厂的仓库直接运送或经由物流中心运送到顾客手中。这些虽看似容易,实则需要极周密的计划,物流活动是按照一定的规则运行的。也就是说,事先确定了物流中心的存货范围和存货水平,库存之外商品订货的满足方式也已经事前确定下来。

随着顾客的订货,库存会逐渐减少,当到达一定基准时从工厂仓库补充进货。工厂根据其仓库库存的变化,安排生产计划,补充仓库的存货。这样,就形成了一个良性的商品供应系统。这个系统是以市场需求、向顾客配送货物为起点,根据物流中心库存的变化补充进货为特征的物流系统,也是物流系统典型的运行机制。在该系统的支持下,就能避免多余的库存配置和超过需要的库存补充,从而维持一个低成本物流。

从构成要素之间的连动方面来看,物流据点发挥向顾客送货的基地功能,物流据点可在途中补充货物,通常在这里放置一定的货物。物流中心完全根据顾客的订货来决定补充库存的数量,超出需要的库存不会流入物流中心,即便工厂仓库的库存爆满,也不会随意将库存转入物流中心,运输线路部分不会按照自己的考虑(如,出于货车满载的需要),随便加大补充库存的数量。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能否构成物流系统的关键不在于是否有物流中心、仓库和运输手段,关键在于构成要素之间是否为了实现同一个目的而相互连动,按照一定的规则有秩序地运行,系统和非系统的差别主要体现在内部运行机制的差距上。

一般可以用总成本和服务质量总体评价某一物流活动。衡量物流服务的水平涉及到存货的可得性、作业表现和服务的可靠性。存货的可得性是存货对需求的满足程度;作业表现体现在从处理订货、入库到交付的全过程中,涉及到交付速度和交付一致性。物流成本与所期望的物流服务水平成正比,一般来说,对服务的期望越大,物流总成本也越高。有效的物流表现的关键是要在服务与总成本的开支之间形成一种均衡。

物流据点是物流的核心,物流据点可以看作是物流系统的活动对象——商品(库存)的始发地。过去,物流据点一定会有库存存在,但是,现在没有库存的物流据点在增加。

从国外的情况看,过去的物流据点(如配送中心)一般都有库存。各个企业对于物流据点有不同叫法,如商品中心、配送中心、物流中心等,但是,从实际的运作内容上看,大多只停留在名称上,并没有明确功能出货的场所,只发挥着保管和入出库的功能,本质上属于保管型仓库,这样的物流据点现在也大量存在,类似的物流据点还不能算是系统物流。

构筑物流系统必须要明确规定物流据点的功能,使物流据点功能与物流系统的目的相一致。

二、工厂直达送货型

这是企业物流系统的一种极端形式,在多数情况下,与下一种类型的物流系统结合在一起使用。如图3-3所示。

三、物流中心库存集中型

下面是制造业具有代表性的物流系统类型。库存集中放置在与工厂相邻的物流中心,配置在市场附近的配送中心只保有3天或一周左右的少量库存。因为市场变化莫测,所以企业不能保有大量库存而要根据销售情况临时调动。

物流中心与配送中心的连线表示为实现物流中心向配送中心补充库存的运输功能部分。如图3-4所示。

四、配送中心换载基地型

这种模式是适应及时生产、及时配送方式的一种物流系统。换载基地属于没有库存的配送基地。其运作原理是,零售店的订货信息传达到物流中心,物流中心按照换载基地类别、零售店铺类别拣选出货物后,装入小型集装箱,用大型车辆将集装箱运送到换载中心,在那里将货物转移至小型集装箱中,再运送。如图3-5所示。

五、C类商品后方配置型

这里的C类商品是指出库频率十分低的那些商品。这种模式对于偶尔出库的商品集中放置在工厂附近的物流中心,配送中心只备有出库频率高和较高的A、B两类商品,当顾客需要C类商品时,由工厂的物流中心直接送达到顾客或经由配送中心转送。如图3-6所示。

六、多频率小批量集中出库型

这种模式是将大批量货物的物流业务与多品种小批量货物的物流业务分离开来,以提高多品种小批量货物分拣和出库等作业的效率,利于实现作业机械化。其运作原理是,在区域物流中心进行多品种小批量货物的分拣,然后运送批量出货中心,批量出货中心将送到这里来的分拣好的小批量化物与大批量货物放在一起向顾客配送。这种配送中心被称作FDC(Front Distribution Center),即前方配送中心,承担着批量货物分拣配送和小批量多品种货物向顾客配送的任务。如图3-7所示。

(第三节)物流系统的调整

一、推进企业物流系统化的要点

如果是新设立的企业,物流的系统化比较简单,但是,现实中,大多是要以实际运行中的物流为对象,使其朝着系统化方向转变。这里所说的物流系统推进方法是指将物流从一种“混沌”的状态转变到有秩序的系统化状态的方法。在这种制约条件下,关键问题就是如何系统化物流作业。

如何构筑物流系统或者说推进物流系统化要结合企业的经营现状寻找一个适当的方式,企业面临的环境不同,方法也不一样。对于一个新建企业来说,在一张白纸上规划物流系统相对比较容易,但对于老企业来说,推进物流系统化的难度就比较大。物流系统化作为关系企业的竞争能力、影响企业盈利水平的重大问题,应该得到企业上层领导的高度重视。从战略角度规划企业的物流系统,同时,也要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关系,使各个部门在构筑物流系统过程中相互配合。

物流经营管理部门负责企业物流系统的规划和营运的实施。构筑物流系统不仅是物流部门自身的工作,还涉及到生产、销售等部门,物流部门的观点要得到生产、销售部门认可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企业对物流的重视程度、物流部门在企业中的地位直接关系到物流系统化工作的进程。

从物流部门的角度出发,作为物流系统化的基本方法之一,首先以物流作业效率的改善为切入点,以此为起点推进物流系统化。

一般来说,企业在致力于物流的改善,朝着效率化推进的时候,是以存在着阻碍物流合理化和效率化的过剩库存和积压库存的存在为前提的,而且这些库存是根据生产和营销部门的想法来配置的,从物流的角度看,是存在着不合理的部分。物流成本增加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在缺乏物流主体的情况下构筑物流系统,这样,物流系统具有一定的虚假性。

改变这种物流不合理状况,需要建立起能够对库存量和库存的配置起到控制作用的物流系统。这是一种通过排除过剩库存和积压库存,提高经营效率,通过库存的适当配置保证顾客对商品的可得性的管理。对于物流系统来说,库存控制是其不可缺少的重要功能。

但是,如果新的物流系统不是在一张白纸上进行规划,而是在已有的物流系统的基础上向新的物流系统过渡。此时,向新的物流系统转变的关键是要排除过剩库存和积压库存的障碍,建立起没有多余库存和积压库存的物流系统。

二、排除库存障碍

同类推荐
  • 留住客户的20条准则

    留住客户的20条准则

    军法云:攻心上。同样,要想留住客户,首要的任务就是了解客户心中所想,进而通过各种努力留住客户的心。本书从不同的角度选择了最常用,也是为有效的20种武器,教会你更好地武装你的企业,助你守卫阵地,留住客户的心。
  • 网络营销的6大关键策略

    网络营销的6大关键策略

    网络营销是借助计算机通讯以及数字交互媒体来达到营销目的的一种营销模式。互联网不但打破了时间、空间的局限性,更为我国的企业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因此,从某种意义而言,网络营销不仅仅是WEB2.0技术的变革,更是一场史无前例的观念风暴。而揭秘这些网络营销的技术与市场发展趋势,就成了营销人员的责任。在这种情势下,本书随着网络营销的浪潮应运而生。
  • 北大领导课

    北大领导课

    《北大领导课》结合北大实践经验,探讨了决策、战略、沟通、激励、实践、授权、目标管理、创新、情感领导、团队精神等领导过程中必须涉及的重大课题,总结出了一套被北大实践证明的行之有效的领导实践方案。读者可以通过阅读《北大领导课》,探索北大领导艺术的精髓,感悟北大领先的领导力水平,也可以学到简单而实用的领导方法,从而全面提升自己的领导水平,为日后的领导工作做准备。
  • 华为内部讲话:你的奋斗终有回报

    华为内部讲话:你的奋斗终有回报

    抓住华为公司的文化和管理精髓,不仅引用了许多任正非的经典语录,还收录了许多华为人的真实故事。他们拓荒海外市场的勇气与信心,他们在枪林弹雨中的坚守和奉献,他们不为人知的笑和泪,他们的成长和收获。在此基础上,梳理华为多年来腾飞之道,寻找华为奋斗至上的文化理念。??
  • 滚雪球II——福特:商业的秘密

    滚雪球II——福特:商业的秘密

    人类最大的幻想是自以为能改变基础——争夺社会进程中主宰命运的角色。社会的基础是人,以及种植东西、制造东西、运送东西的方式和工具。只要农业、工业和交通依旧存在,我们这个世界便会经历各种经济或社会的变化而存在和发展。我们以自己的劳动来为世界的发展服务等。
热门推荐
  • 遗忘降临

    遗忘降临

    多变/不稳定的世界,前一秒是冷兵器时代,下一秒却可能变成星际争霸;前一秒是飞机、大炮、火箭筒,下一秒却可能变成火球、闪电、圣光术。伴随着这种无法解释的现象,人们会自然而然带入进全新的人生角色,忘记上一秒的一切。遗忘,便是不再记得。你是谁?我是谁?这个世界怎么了?如何破解世界的真相?是否能重塑稳定?是否能不再遗忘?!
  • 钢轨

    钢轨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夜里一场淅沥小雨,稻田一碧如洗。挂满露珠的稻叶像锡箔打制的,翻转着初晨纯净的阳光,露珠让整个田野珠光宝气。经过一夜的过滤,空气十分的甘冽,携裹着稻谷的馨香,清醇扑人。鸟儿们卖弄着亮丽的歌喉,掠过翡翠爽眼田野,掠过田间林带高耸的钻天杨顶尖。每个早晨,孟庄然都会选择一条田间林带,迎着初晨的阳光,打一套太极拳,做一套广播体操,拍打过头颅和胸腔,双掌互击,田野便传来噗嗒噗嗒的声音。然后气沉丹田,双目微合,做深呼吸、提肛,就放出几个响屁来。尽管他知道这时间一般很少有人,因为早晨有露水,下地做不了什么活计。
  • 写给孩子的世界历史

    写给孩子的世界历史

    这本书以幽默、睿智的语言讲述了从人类起源到一战结束近六千年的历史,分为若干个短小精炼的故事,每个故事以时间的顺序发展下去,就像作者开篇画的时间楼梯,一级一级地向上,十年、一百年……人类的文明和进步,缓慢而坚定地前行。看着后面的故事,对照时间楼梯,可以很容易地知道这件事在整个人类历史上发生于哪个阶段或是占据着怎样重要的位置。
  • 清穿之福晋有喜

    清穿之福晋有喜

    一进王府,拂瑶小姑娘她是天天想着怎么抱四爷大腿,否则她一个小小侍妾哪里有活路。
  • 穿越之富贵闲人

    穿越之富贵闲人

    薛锦绣穿越了,虽然穿到一个傻姑娘身上,可好在这是富贵家族,母亲慈爱,父亲聪明,姐姐和善,除了几个讨厌的亲戚,并没什么值得去宅斗的地方。所以她决定要做个富贵闲人:有钱,有闲,日子甜。只是有一天,她全家突然惨遭灭门之灾!一夕间,山穷水尽,大宅众人死于非命。薛锦绣表示——刚穿越到这个大家族时她以为自己会宅斗,可后来她才发现她想多了……
  • 原来碗筷也顽皮

    原来碗筷也顽皮

    罗家七女—罗天婉“我诅咒你的肚子里的孩子,让她看着自己的亲人一个一个的死在自己的面前让她尝尽背叛和无助,最后痛苦的结束一切”……多年后她是一个吸血鬼,让罗冉这个罗家真正的继承人没有父母的陪伴还害他失去了自己的亲生爸爸,可他依旧那样照顾她。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赵太祖三下南唐

    赵太祖三下南唐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山隼金羽

    山隼金羽

    作者简介:刘长庆,一九六五年生于内蒙古牙克石市博克图镇。父母早亡,身为长子,十五岁就顶替去世的父亲上了铁路,后为火车司机。好不容易熬出点人样,却又娶了青梅竹马、突发精神病的女孩为妻。我感谢自己的一双眼睛,让我自连环画时代起就与书籍建立了一种嗜其如命的铁血联盟;我还感谢多舛的命运,它让我对生命的每一次透支过后都留下了对文学深刻的思考。于是,饱含心血的《草地狼》《穿越丛林的铁路》《红刺儿》《山隼金羽》等作品相继推出。无论是爬格子还是敲键盘,我渐渐地用铅字的回报构建起了自己的精神乐园和文化品性。现为内蒙古作协会员,呼伦贝尔市作协理事。
  • 我叫刘箩粒

    我叫刘箩粒

    她与他的纠缠究竟是爱是恨,她说我不知道,我不知道我到底还恨不恨他,我只觉得这一切该结束了。
  • 历史的拐点:改变中国历史的偶然事件

    历史的拐点:改变中国历史的偶然事件

    曾经的历史,包含了无数的可能,某一历史事实,只是在众多可能中实现了的一种可能。而在实现与未实现之间,有一个拐点,它充当着很有可能改写历史的重任。中国历史上有许多这样的拐点:或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人物改变了历史的进程,或是一件不起眼的小事影响了后来的历史。历史已潜藏的必然变化,终于因为一些偶然因素的介入而赫然凸现出来了。就让我们在这些拐点之处,体会历史变化的魅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