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诗人泰戈尔曾说:“当我们最为谦卑的时候,便是我们最接近伟大的时候。”一个人无论你的知识多么丰富,口才多么犀利雄辩,能力多么卓然出众,都应该时刻以谦恭的态度严格约束自己。
承认缺陷,让别人觉得你很真实
人们总是喜欢把自己最光鲜的一面展示给他人,即使自己知道自己的缺点,也会尽量掩饰。但是我们同时也知道,人无完人,人人都有缺点。我们何不把真实的自己展示给他人看呢?其实敢于承认自己的无知和缺陷,往往能给对方留下更好的印象,增加自己的信任度。
一般人都有不愿让别人看出自己有缺陷的心理,因此“不懂”二字很难说出。其实,如果你勇敢地承认自己不知道,反而可以增加别人对你的信任,因为坦诚地说出“不懂”,会给人留下诚实的印象。再者,其勇气也是令人佩服的。如果敢于承认自己有不懂的人,说出的话别人就会认为一定是可信他才说的,因此对他也就会更信任。
在交往中,将自己的缺点明确表示出来,往往会得到别人的信任。因为一般人都是想方设法掩饰自己的缺点,所以,如果有人有意暴露自己的缺点而会让别人觉得他诚实,从而对他产生信任感。
当然,暴露自己的缺点,最好适当透露一些无关紧要的缺点,这样不至于别人对你宣判“死刑”。
某家具公司一个非常能干的员工,平时工作一丝不苟,为公司赢得了很多的客户,获得了巨大的利润。然而,他并不是一个受人喜欢的人,同事们都称他为“机器”,他不以为然。直到有一天,他听到老板与人聊天时也说他是“机器”,他困惑了。他不理解,为什么所有人都那样对待他。于是,苦闷的他独自到酒吧喝得酩酊大醉。第二天,当他睡醒时,却发现自己一直睡在公司橱窗里的沙发上,路过的人们都在用异样的目光打量他。他以为老板会因此而责怪他,同事会笑话他,他甚至做好了辞职的准备。然而,老板不但没有责备他,反而对他大加赞赏,同事们也从此开始对他笑脸相迎。他不知道,他的无心之举反倒帮助了他,使他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丰满起来,变成了有血有肉的人,而不再是“机器”。
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被称为“犯错误效应”,也叫“白璧微瑕”效应,即小小的错误反而会使有才能者的人际影响力提高。
因为一个能力非凡的人给人的感觉是不安全的、不真实的,人们对于这样的形象不是真正地接纳和喜欢,而是保持距离地敬而远之或敬而仰之。中国杂技团在国外演出也曾经出过错,然而,当地的观众并没有因为演员的一时失误而冷嘲热讽,前去观看演出的人仍然络绎不绝。因为人们通过杂技演员的失误了解到,他们那些惊险的动作是真的。真实,给人最深刻的印象。
美国前总统肯尼迪试图在猪湾侵入古巴,虽然这一计划惨遭失败,但是他的声望却大大提高了。肯尼迪在公众的眼中是一个过于完美,无可挑剔的人,让人感到他不是凡人,无法和他相提并论;但是当他也像常人一样犯些低级错误,反而让人们对他产生亲近体谅的感觉,“犯错误”让他更加有亲近感了。
通常情况下,人们喜欢有才能的人,才能的多少与被喜欢程度是成正比的。但是,如果一个人的能力过强,强到足以使对方感到自己的卑微、无能和价值受损,而他又爱突出自己,事情就会向相反的方向发展。人首先是进行自我价值保护的,任何一个人,无论如何不可能去选择一个总是提醒自己无能和低劣的对象来喜欢。相反,一个犯小错误的能力出众者则降低了这种压力;缩小了双方的心理距离,维护他人的自尊,因而也赢得了更多人的喜爱。
“犯错效应”提示我们,如果是一个强者,请不要过于“包装”自己,追求“锦上添花”;恰当地“示弱”,适度地暴露一点“瑕疵”,反而会赢得更多人的亲近和喜欢。
牢记,并见面喊出对方的名字
记住一点,人最关注的是自己,当你能够记住他人的姓名,你就会使对方感到自己受到了重视,从而赢得对方的好感,记住他人的姓名,这也是成功人士常用的手段。
每个人都对自己的名字很重视——因为那是与每一个人的自尊心有着非同寻常的密切关系的东西——表示尊敬就可以获得他人的喜爱。
有许多工商界的领袖都明白,知道自己数百乃至上千个下属的名字,以便随时都能叫出他们的名字来和他们交谈,这是极其必要也是行之有效的一种策略。
这种策略的影响力,可以从卡尔莫斯被人从国家银器公司中挖去这件事中很明显地看出来。罗伊·蔡平与霍华德·科芬一起合作,共同成立了一家汤姆斯·第脱茂汽车公司,他们决定邀请卡尔莫斯前来加盟,但是当时卡尔莫斯在国家银器公司已经有年薪7万美元的高收入,所以他拒绝了一切优厚条件。后来,当汽车公司答应以他的名字作为公司的名字,表示对他的敬重之意时,这一条件的诱惑是如此之大,以至于他再也无法拒绝了。于是这家公司最终如愿以偿,并将该公司更名为卡尔莫斯·第托茂汽车公司,卡尔莫斯也欣然放弃了他原有的报酬丰厚的工作。
美国总统罗斯福就知道一种最简单、最明显、最重要的获得他人好感的方法,那就是记住他人的姓名,使他人感觉到自己很重要,因为总统都记得我。
罗斯福还没有被选为总统时,去参加一个盛大的宴会,当时他刚从非洲回来参加竞选,席间坐着许多不认识的人。但这些人都是有身份和地位的,在自己的竞选过程中肯定需要他们的帮忙,如何让宴会上的这些人成为自己的好朋友呢?
罗斯福找到了一个他熟悉的记者,从他那里了解到这些陌生人的名字以及他们的一些情况。然后他从容地走到这些陌生人中间,主动地叫出他们的名字,谈了一些他们感兴趣的事情,此举大获成功。那些本来就对罗斯福有敬仰之心的人,见他连自己的名字都喊得出来,顿时受宠若惊,很快就把罗斯福当成自己的亲朋好友,并成为他后来竞选时的有力支持者。
记住他人名字的重要性,不仅表现在政治上,在生意场上,也是十分重要的。美国著名的钢铁大王卡内基就深深懂得这一点,他本人并非是钢铁方面的专家,但他却能够统率众多的钢铁专家,这与他熟记他人的名字并灵活应用他人的名字有关。
卡内基管理的中央运输公司与普尔门经营的公司都要征得联合太平洋铁路卧车经营权。为此,他们互相排挤、销价损伤所有获利的机会,有一天晚上,卡内基在圣尼古拉旅馆遇到了普尔门,他说:“晚安,普尔门先生!我们两个不是在作弄自己吗?”“你什么意思?”普尔门问道。于是卡内基说出了他心中的想法——将他们双方的利益合并起来。他用道理鲜明的话语叙述互相合作而非竞争的彼此利益,普尔门注意倾听,但未完全相信。最后他问道:“这新公司你打算叫什么?”卡内基立即回答:“当然是普尔门皇宫卧车公司!”
普尔门的面孔发起光来,“到我房间里来!”他说:“我们来详细谈谈。”那次谈话创造了实业界的奇迹。
作家雨果最热衷的莫过于有朝一日巴黎能改名为雨果市。甚至连著名的莎士比亚,也千方百计为自己的家族争取一枚象征荣誉的徽章。
能记住5万人名字并靠记住他人名字成功的吉姆在早年就发觉普通人对自己的名字最感兴趣,记住他人名字并十分容易地呼出,你便是对他有了巧妙而很有效的赞美,但是如果你忘记了或是记错了他人的名字,就会置你于尴尬的境地。
成为政治家的第一课就是:“想起选举人的姓名就是从政之材,想不起来就是湮没。”
很多商界精英认为,最必要又有效的策略莫过于知道自己众多下属的名字,能够随时叫出下属的名字,并能与他们顺利交谈。
有谋略的人经常会用各种方法来表示自己对他人所重视的东西的尊敬。人最重视的就是自己,所以我们想与他人友好相处,就要重视对方,记住他的名字。
态度谦卑的人最接近伟大
印度诗人泰戈尔曾说:“当我们最为谦卑的时候,便是我们最接近伟大的时候。”一个人无论你的知识多么丰富,口才多么犀利雄辩,能力多么卓然出众,都应该时刻以谦恭的态度严格约束自己,尊重他人。这样,才能获得良好的人缘,得到别人的尊重。
京剧大师梅兰芳不仅在京剧艺术上有很深的造诣,而且还是丹青妙手。他拜名画家齐白石为师,虚心求教,执礼甚恭,经常为白石老人磨墨铺纸,全不以为自己是名演员而傲慢。
有一次,齐白石和梅兰芳到同一户人家做客,白石老人先到,他布衣布鞋,其他宾朋皆社会名流,他们或西装革履,或长袍马褂,齐白石显得有些落俗,不引人注意。不久,梅兰芳到,主人高兴相迎,其余宾客也都蜂拥而上,争相同他握手。可梅兰芳知道齐白石也来赴宴,便四下环顾,寻找老师。忽然,他看到了冷落在一旁的白石老人,就让开别人一只只伸过来的手,挤出人群向画家恭恭敬敬地叫了一声“老师”,以向他致意问安。在座的人见状很惊讶,齐白石深受感动,几天后特向梅兰芳馈赠《雪中送炭图》并题诗道:记得前朝享太平,布衣尊贵动公卿。如今沦落长安市,幸有梅郎识姓名。
真正的大师向来都是无比谦逊的。即便面对他人的挑衅,他们也会淡然处之,绝不会冲动地和别人一争高下。
芒西的同事欧尔曼·雷奇著有《芒西的传记》一书。书中有一个很有启发的故事,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芒西是如何从一个地位低下的人而登上《纽约太阳报》出版人那样的高职位的,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芒西成功的原因。
芒西去世后,雷奇说:“大约25年前,我便右耳失聪了。从此,每当我们共处时,他总站在我那只正常的耳朵的那边,无论是在他的房里、写字间,还是在汽车里、大街上、用餐时……无论何时,他总站在我的左边,这让我感觉,我并不是一个残疾人。而且,他这样做的时候是那样的自然而随意,没有人能注意到他是有意的,这太让人惊讶了……他真是一个处处为朋友着想的好人。”
芒西也像所有有才干的人一样,总会在细小的事情上照顾他人。这种细节上的注意让他人感觉到体贴。有心人都知道如何小心经营,去赢得他人的好感和支持。有时候往往因为一些小事会与人结下深厚的友谊,从而迈向成功的彼岸。
能让他人愉悦是最伟大的艺术,也是人们最应学习的艺术。其实要做到这一点并不难,只要你尊重他人,满足他人的合理需求,就会得到无尽的回报。
帮助他人虽好,但不可过头
我们提倡乐于助人,但是在帮助别人的时候,一定不要鲁莽,而要讲究方式,委婉而巧妙;讲究“度”,不轻给、不滥给。这样,既可以维护别人的自尊心,也可以给对方一种强烈的刺激,使他对你心存感激。相反如果帮助不注意方法,会适得其反。
刚来公司工作的小刘是个天生的交际人才,他喜欢与人交往。工作不忙时总爱到别的部门转转,没多久,就与公司里的人熟悉了。他待人热情,乐于助人。遇到办公室的同事有困难,他总是自告奋勇,常常还没等别人张口请他帮忙,他就说:“小事一桩,我替你摆平!”
同时,他为人也很随便,常常让同事帮他做事,对于别人给予的种种好处,总是来者不拒。就拿吃早餐这事来说吧,要是早上没东西吃,他会伸手向办公室的人要,甚至跑到别的办公室找吃的。小刘感觉一直很好。两年后,部门经理提升了,小刘作为候选人,参与考核。他想,自己要能力有能力,要关系有关系,这个部门经理非他莫属。不料,他却落选了。
原来,同事给他打的分,远远低于他的对手。领导认为他还太年轻,不会处理人际关系。
小刘为人失败在哪里?一个人,如果从不帮助他人,很难有太大的成就。但是,如果帮助的方式不对,也可能费力不讨好,对方非但不感激你,还怨恨你。
在帮助对方的时候,如果伤害了对方的自尊心,对方也不会领情。这就是为什么那些受过小刘太多恩惠的同事,内心反而不喜欢他。
小刘给予同事帮助太多,但是不注意方式,虽然自己觉得做得很好,却在无形中伤害了同事的“自尊心”。
人们通常认为,经常给别人一些殷勤的关心与帮助肯定会赢得别人的好感。
这种想法并不完全对。适当的帮助对彼此都是有好处的。但是,如果对别人的帮助过了头,使别人觉得自己软弱无能,引发了他的自卑感,就会导致他以为自己“没有出息”而苦恼。如果这种苦恼对他触动太深,他就会把这种苦恼的原因归结到让他陷入这种处境的人,即帮助他的人身上,以怨报德,而对帮助他的人心存芥蒂。
小刘一味地充好人,做事太主动太张扬,还没等别人提出请求,就说“小事一桩,我替你摆平”,虽然帮了人却遭人恨。同事心里也许会想“你有什么了不起,不就多认识几个人吗?”“就你有能耐,什么都是小事?”
同时,小刘在接受别人的恩惠时太随意。要知道,接受他人的帮助应适当,也应讲究一个“度”。如果对别人的帮助,我们一概拒绝,不利于拉近彼此的距离。适时地接受他人的帮助,可以让他人有一种施惠于人的满足感与成就感。当请求他人赐予我们一些小恩小惠时,我们得到的不仅是小恩小惠,还有他人的好感与亲近。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有时需要主动请求他人给予我们一些恩惠。
不过,如果反过来,我们要求太多,太随便,也不好,那样会让对方心烦,让对方看不起。对方可能认为你能力太差,什么都需要别人帮忙,或者认为你不把他当回事,随便使唤。
总之,不论是帮助别人,还是接受别人的帮助,都需要把握一个界限,注意自己的态度。只有这样,你提供帮助才会得到别人的感激,你接受帮助才会赢得他人的好感。
在一家塑料制品企业经营部。一天,经理火急火燎地过来问:“冉宏的那份合同做好了没有?”恰巧冉宏出去办私事。同事易敏说:“冉宏刚刚出去,可能上厕所了吧,您需要哪一份合同?”“就是与宏达塑钢窗厂签订的那一份合同,越到节骨眼儿上越快越好。”经理答道。“冉宏一会儿就回来,我先找一下。”经理走后,易敏给冉宏打电话,找到了那份合同,及时给经理送了过去。关键时刻易敏帮助了冉宏,冉宏非常感激。此后两个人的关系十分密切,成为知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