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19600000007

第7章 1980年(2)

审判“四人帮”

● 最高人民法院特别审判庭对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案的审判。

● 关联词:“大快人心事,粉碎‘四人帮’” 共和国大审判

这一场审判,距离“四人帮”被逮捕的时间已经整整四年。这四年,中国结束了十年动乱,把那一页页不堪的岁月翻过,开始续写历史新篇章。但1980年11月20日开始的审判“四人帮”,又把人们沉重的记忆重新勾了起来。

1976年1月8日,全国人民敬爱的周恩来总理逝世。4月4日清明节,对“四人帮”当道的政治局势感到压抑和不满的广大民众聚集在天安门广场,敬献花圈,打出横幅“深切怀念周恩来总理”,并发表演说和朗读诗文,“欲悲闻鬼叫,我哭豺狼笑。洒泪祭雄杰,扬眉剑出鞘”——这就是人民的心声,是粉碎“四人帮”的先期舆论和动员。当年10月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采取断然措施,果断地逮捕了王洪文、张春桥、江青、姚文元,一举粉碎了“四人帮”,宣布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内乱至此结束。

全国人民热烈庆祝这一历史性胜利。人们以放鞭炮、挂彩旗、举行盛大的集会游行、举行家宴——其中必上三公一母四只蟹——等等方式来表达心中的喜悦之情,郭沫若的诗词“大快人心事,粉碎‘四人帮’”被谱成歌曲唱遍城乡。接着,中国开始了新时期的解放思想、拨乱反正、改革开放、经济建设等一系列工作。在“四人帮”被捕后四年,开始了对他们的审判。这次审判,举世瞩目,各种媒体纷纷以“历史审判”、“共和国大审判”来报道。

最高人民法院组成了特别法庭,于1980年11月20日开庭起诉,对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案的十名主犯分两个审判庭进行审理。第一审判庭开庭20次,第二审判庭开庭22次。共出示证据873件,出庭作证的证人有49人,共有六万多人次参加了旁听。整个审判通过法庭调查、法庭辩论,经过特别法庭合议庭进行评议,前后历时两个月零五天,终于在1981年1月25日,由特别法庭对被告进行了宣判。

佐 罗

● 一部老影片。Zorro是西班牙语,意思为“狐狸”。

● 关联词:蒙面人 侠客 决斗 除暴安良

对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追求新鲜、时髦的年轻人来说,中国改革开放最鲜明、最形象的标志,就是电影院里出现了译制片。那些金发碧眼,那些华贵的服饰,浪漫的爱情和惊心动魄的打斗追杀,让他们兴奋和激动,因为通过译制片他们看到了另一半地球发生的故事以及那里人们的生活方式,对于“外国”的直观印象和鲜活记忆,也是从译制片开始的。从这个角度来看,影片《佐罗》在当时的热播,“佐罗”这个银幕英雄引起的轰动就不难理解了。

佐罗的故事发生在十八、十九世纪西班牙统治墨西哥的时期,主人公是一个侠客罗宾汉式的英雄,他本是贵族却愿意行侠仗义、除暴安良、劫富济贫。所以一旦行动必须化身“佐罗”,戴上黑面具、黑帽子、黑斗篷,加上黑马、佩剑和长鞭,行踪神秘如一只黑色的沙漠之狐神出鬼没。每当到达一处并完成一件义举,他总要用他的利剑或长鞭划下一个“Z”的标记。多少年来,围绕着这一题材产生的多部影片,已经让这个标志性的Z字成为了电影领域最流行最畅销的商标,而“佐罗”这个名字就成了除暴安良、神秘不定、风流倜傥、剑术高超的同义词。

在中国,佐罗的名字是和法国影星阿兰?德隆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他那张迷人的笑脸在1980年出现在中国银幕上,配之以黑色的眼罩,黑色的斗篷,黑色旋风一般迅疾的骏马,如舞步一样优美的剑法,立刻在观众心里掀起狂潮。影片锄强扶弱的主题,引人入胜的情节,似有若无的爱情,都深深吸引了男女老少无数的观众。佐罗是少女梦中的白马王子,少年人心目中的英雄,成年人眼里的成功男人,老年人可信赖的正义的化身。很多人都是第一次从阿兰·德隆身上认识了西方侠客的潇洒和从容。影片最后,佐罗与上校决斗的那一场戏只有在当时才会让观众全神贯注、目不转睛,而放到现在,可能很多人都会嫌其过于卖弄和冗长了。

当佐罗手中那把优美的长剑在上校维尔塔的胸前飞快地划出一个大大的“Z”字的时候,当正义最终战胜邪恶,人们恋恋不舍目送佐罗的背影消失的时候,而那个大大的“Z”字,也从此镌刻在了一代中国观众的心中和梦里。

麦 克

● 美国一部大型科幻系列片中的主角。

● 关联词:《大西洋底来的人》 麦克镜 蛤蟆镜 飞碟

1980年,我国首次引进美国大型科幻系列片《大西洋底来的人》,在全国掀起一股麦克?哈里斯旋风。一起起神秘离奇的事件,一宗宗不可告人的阴谋,一个个引人入胜的故事,创造了万人空巷的收视效果。男主角麦克·哈里斯戴的蛤蟆镜,被称之为“麦克镜”,很快就架在了很多年轻人的鼻梁上,成为整个八十年代的时尚标志;游泳池里多了一种花样姿势,那就是“麦克式”,这部电视剧还使一项健身运动风靡全国,那就是飞碟。追求时髦的年轻人嘴里挂着麦克·哈里斯的一句台词:“我是一根从大西洋漂来的木头。”

故事梗概是这样的:在经过几天几夜的狂风暴雨后,海底巨浪把一个人卷到了岸上。被发现以后,人们迅速对他进行了抢救,但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在X光透视下,伤者的肺与众不同,无论医生们采用什么方法,都无法使他恢复正常的呼吸。束手无策的人们请来了“海军海洋研究中心”的伊丽莎白博士,女博士果断地采用海水浸泡法,才把受伤者从死亡线上救了回来。接下来对伤者做进一步的检查,发现他的体形虽与常人相似,但他双手有蹼,眼像猫眼,皮肤不会出汗,身体有惊人的抗压力,游泳速度比海豚还快,是个只适宜在水里生活的人。

计算机综合分析材料的结论告诉人们:他是从大西洋底来的人。 伤者因头部严重受伤,造成了记忆障碍,他自己的名字和来历都说不上来,至于他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更是不知道。于是伊丽莎白就给他起了个好听的名字:麦克?哈里斯,并给他做了一系列检测其速度、灵敏度和力量的试验,得出了令人啧啧称奇的数据。美国国防部长官打算利用麦克的特异功能进行海底探测,麦克拒不从命,但他对美丽聪明又善良的伊丽莎白充满了好感。在她的影响下,麦克放弃了重返海洋,决定留下来帮助伊丽莎白博士探索海洋的奥秘,同时也向她学习有关人类世界的知识,从此,麦克为人类的和平与幸福,做出了一件件令人惊奇的壮举。

即使现在来看,《大西洋底来的人》,也是一部相当不错的科幻片,主要体现科幻艺术这个核心内容,极少暴力。男女主人公虽然潇洒漂亮,彼此关心,相伴出生入死,但感情纯洁,行为干净,两个人若有若无、似是而非的朦胧爱情,加之热爱祖国,探索知识,追求正义,都相当符合当时中国人在爱情方面的审美标准。

当日本电视连续剧《阿信》1980年在中国播出的时候,正值中国社会因改革刚刚开始而变得活跃的时期。每个人都隐隐约约地感到新时代正在来临,发展的机会在向自己招手。面对经济上的尚不富足,人心思变,很多人都想在时代潮流里一试身手。《阿信》的播出正好顺应了这种社会心理需要。

电视剧《阿信》是根据日本著名女作家桥田寿贺子一部长达四卷的小说改编而成。女主人公阿信的原型是日本著名家族企业八百伴的创始人和田加津。日本著名演员田中裕子和乙羽信子分别饰演中青年和老年阿信。电视剧完整展现了阿信从七八岁到八十多岁坎坷而又辉煌的经历。阿信出生于一个贫苦人家,她从最底层做起,以坚忍面对挫折,用诚信作为经营之本,凭着“永不言败”的精神力量,最终获得成功,铸造了日本百货第一企业。阿信就这样鼓励着那个年代的中国人,成为他们的精神偶像。

1980年代的中国人处于激烈变革的年代,而阿信的生存环境,也处于日本二战时期的动荡不安和战后重塑的年代,所以那时候的人们更容易对阿信产生共鸣。

我们怀念阿信,阿信站在自己小小的鱼档里,笑容可掬地面对顾客的画面,定格在很多人脑海中,教人们懂得什么才是真正的成功,什么才是有人格魅力和道德力量的成功。

二十多年之后的2007年,一部韩国电视连续剧《大长今》也开始在中国热播,韩国的长今就是日本的阿信,她们都出身草根,来自底层,一个从农村来到城里,靠零售业起家,最后创建商业帝国;一个从民间走入宫廷,遭遇再多挫折也坚守信念,最后实现了成为医女的理想。

紧随邓丽君之后,台湾歌手罗大佑的歌也传入了大陆。而比起清纯甜美的邓丽君,罗大佑和他的歌是一个更为复杂的文化现象,他的音乐总是夹杂着现实政治、家国情怀、文化历史、反省批判,哪怕是绵绵情歌也充满了追问到底的执著,比如《恋曲1980》:“你曾经对我说,你永远爱着我,爱情这东西我明白,但永远是什么……”

罗大佑的音乐之路从台湾开始,很快就传到大陆。但是台湾和大陆对他的接受机制是完全不同的。对于流行音乐的解读应该从歌手和受众两方面入手,因为流行音乐之所以流行,创作和演绎仅是一半,另外一半必须是受众的理解与共鸣。1980年的台湾处于现代化进程已相当高的阶段,自1960年代经济起飞以来,台湾由一个乡土社会迅速发展为工业社会,跟随历史潮流前行的人们却在感情上不断回首,对宁静的家乡和美丽的田园充满了不舍的怀念,罗大佑的怀旧情绪和对工业文明的质疑,恰好迎合了人们的这种心理,一个流浪在现代都市的浪子对鹿港小镇的思念引起了听众强烈的共鸣,“台北不是我想象的黄金天堂,都市里没有当初我的梦想”,“台北不是我的家,我的家乡没有霓虹灯”都是这种心情的写照。社会转型与政治变革结伴而行,罗大佑在歌中扮演的叛离角色也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除此之外,台湾社会还面临国际政治的重大挑战,这些反映在罗大佑的歌中就是《亚细亚的孤儿》《现象七十二变》等歌曲。

至于大陆对罗大佑的接受,却更多的是他的校园歌曲和关于情感的代表作,比如“恋曲系列”,对他在台湾的社会现实意义却有所忽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人们传唱着的是他的《童年》《闪亮的日子》《光阴的故事》,对歌曲中用池塘、知了、秋千、蝴蝶、蜻蜓、功课、考试、彩虹以及水彩蜡笔组成的童年不胜向往,因为那个时代的校园学生,其童年都是被湮没在“文革”十年的动乱之中,罗大佑用他的音乐才华弥补着这一代人缺失的童年情怀。接着,大陆也进入现代化进程,人们在他歌曲中有了更多的发现,比如“眼看着高楼盖得越来越高,我们的人情味却越来越薄,朋友之间越来越有礼貌,只因为大家见面越来越少”都说到了人们心里。

同类推荐
  • 中华民俗万年历(1930-2120)

    中华民俗万年历(1930-2120)

    本书采用世界通用公历和农历相对照,并用图表形式详细列出每年的年月日和二十四节气,简单明了;时限为1930—2120年,共190年,时间跨度大,查找方便,实用性强。本书在浩如烟海的中华传统民俗文化中进行了重新梳理和精选提炼,让包罗万象的传统文化更鲜活、更实用。并根据今天老百姓的实际生活需要,编写了涵盖面非常广的生活实用百科知识,帮助老百姓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难题。本书包括天文历法、传统节日、生肖星座、民俗礼俗、民俗禁忌、民间传说、养生保健、居家风水、吉凶趋势等内容。本书编写体例简洁,语言通俗易懂,以契现代人的阅读口味,是老百姓居家必备的工具书。
  • 河南人的生存之道

    河南人的生存之道

    河南人是能吃苦的一群人,他们那苦行僧的精神是他们生存的力量来源。在常年的生存压力中,在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岁月中,苦难和艰辛、饥饿和折磨……一切的不幸迫使河南人不得不埋首于生活的残酷。于是,在艰难中也不断前进,星落云散,始终挺立在世人面前。于是,在黑暗之中看到烛光,从陨落到奋起,创造新的高峰。
  • 中国楹联

    中国楹联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国楹联》为丛书之一,系统全面介绍了对联相关知识。《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国楹联》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美国精神的封闭(人文与社会译丛)

    美国精神的封闭(人文与社会译丛)

    本书论证现代民主的起源,品评马基雅维利、霍布斯、洛克、卢梭等启蒙思想家的意图及其得失,考察当代美国心智与德国思想之间的联系,批判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社会盛行的虚无主义及文化相对主义,揭示出民主政治之下高等教育的危机。
  • 孝经(全集)

    孝经(全集)

    《孝经》通篇谈孝,那么,《孝经》之孝是什么呢?“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孝是自然规律的体现,是人类行为的准则,是国家政治的根本。这是《孝经》的基本观点,也是全篇的基石。《孝经》在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上至帝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被广为传诵,其影响甚至远及异族他国。它主张珍视生命、尊长敬上、敢言直谏等,具有超时代意义,与当前我们国家倡导的“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有异曲同工之处。本书以解读古代家喻户晓的儒学经典《孝经》为切入点,配以古代及现当代流传的孝道故事,力求使读者在轻松阅读中去粗存精,领略传统孝文化的积极意义与思想真谛。
热门推荐
  • 佛顶尊胜陀罗尼真言

    佛顶尊胜陀罗尼真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青鱼点灯

    青鱼点灯

    本书是《宁夏诗歌学会丛书》的其中一部,选取了作者长期以来创作的诗歌,其中多篇已在报刊发表。书稿作者西野,本名张树鹏,宁夏作家协会会员,宁夏诗歌学会会员。作品发表于《诗刊》《朔方》《星星》《飞天》《诗潮》等报刊。其作品表现出丰富的想象力,却又可从其中看到现实的影子。
  • 春日阳光

    春日阳光

    《春日阳光》由五辑121篇微型小说构成,是将独特的目光栽种在自己熟悉的土地上,并用勤奋的笔触潇洒游弋于其中。它既有对乡村生活的忆旧,又有对现代生活的感悟,既有对美好人生的歌咏和赞颂,又有对现代生活的反思。
  • 修真之魔尊哪里走

    修真之魔尊哪里走

    严非渊曾是史上第一个修炼到渡劫的魔修。一个可以吊打所有人的大佬。超级棒= ̄ω ̄=然而如今。吐血,吐血,吐血!严非渊:如果我死了,只有一个原因。是吧,作者。(面瘫脸)作者:上帝在给你关上一扇门的时候,总会给你开启另一扇窗。所以,即使丢了六魄,舍夺重生,你依旧会是一个开挂的男人,放心。
  • 混沌修身诀

    混沌修身诀

    主人公夏凡遭人陷害,大难不死觉醒混沌灵骨,凭借《混沌修身诀》一路披荆斩棘,手刃仇敌,一路勇往直前,打破人生桎梏,终成大道!天问邀请
  • 父子合集经

    父子合集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墨子城守各篇简注

    墨子城守各篇简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轻松减肥秘籍

    轻松减肥秘籍

    你现在已经下定决心要减肥了?很好!我们大多数人都希望能甩掉身上的赘肉,让自己变得苗条美丽又健康。你是不是在担心减肥会承受不少痛苦呢?哦,你可千万别有这种消极的想法,理查德·坦普勒编写的这本《轻松减肥秘籍》就是来解救你这样的人的,给你奉上轻松减肥秘籍。《轻松减肥秘籍》不倡导节食减肥,不提供减肥食谱,不需要你每顿饭都花时间费劲巴拉地称出要吃的食物。而且很不幸,本书依然没有办法提供既能让你狂吃煎火腿和甜点又能让你保持苗条身段的秘方。理查德·坦普勒以其惯有的风趣幽默与机智聪慧,告诉你一些可以供你单独使用或者配合节食减肥来使用的简单易行的秘诀,能让你的减肥之路走得更为顺畅。
  • 送给青少年的羊皮卷

    送给青少年的羊皮卷

    《送给青少年的羊皮卷》针对青少年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学习、生活、心理等方面的问题,精心挑选了对青少年有着巨大激励作用的13本经典著作,加以精细解读.并在其中穿捅讲述了许多富含人生智慧、成功经验的各人故事,力求为青少年朋友提供心灵上的抚慰、智慧上的启迪。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感受“羊皮卷”的无穷魅力吧!
  • 战旗

    战旗

    “九一八”事变,国民党撤出华北,国民党高级军官金戈冒死回到东安城内,想要接走自己的母亲和新婚妻子柳文婷。但日军已然进城,柳文婷被逼自尽,金戈被抓。我党地下工作者救出金戈,希望他能前往根据地,运用自己的军事知识与八路军共同抗日。然而金戈对八路军的作战能力持怀疑态度,他选择独自留在东安城附近杀鬼子。一次偶然的不打不相识,金戈遇到了我敌后抗日游击队队长戴金花,与他们一起击退了鬼子。从最初的互相看不上眼,到一起浴血奋战,金戈从戴金花身上看到了真正的抗日精神。他们成为一支活跃在敌后的抗日武装,极大地牵制了龟井的军事力量。1945年,日军在各个战场上节节败退,龟井想要在东安城实施“死海”计划,全城百姓生命安危悬于一线,金戈与金花带领队员潜入东安城,最终成功制止了“死海”计划,共同迎来了抗日胜利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