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49600000002

第2章 引言

我国关于教育评估、测量、统计、考试、督导等相关研究成果已有很多,近年来,在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方面也取得了研究成果。但是,很少有从整个教育评估政策和体制层面切入的研究,本书试图从这一方面进行探讨。

教育评估中的许多问题最终都必须反映到政策与体制层面,才能得到根本的解决。创新评估体制不仅是发挥现代评估功能、落实评估政策、实现评估目的,及整体提高评估水平的一个有效的切入点,同时也是从根本上认识和解决评估乃至整个教育质量保障问题的必备条件。随着教育大众化、普及化程度的提高,教育质量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议题。规模的扩大和数量的增加不仅不会自动带来质量的提高,而且相反,容易造成质量保障压力的增加,甚至引起质量的相对下滑。而质量方面的问题又会反过来制约就学机会、教育规模、性别平等和均衡发展等方面问题的解决。与此同时,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通过改进教育质量来提高教育的国际竞争力的任务更为迫切,而随着教育资源的跨国配置和教育服务的跨国提供的增多以及学分跨国转移和学历国际互认需求的增长,教育质量评估标准与评估办法本身与国际接轨的压力也明显增加,教育评估体制及政策制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问题日益凸现。

在这样的背景下,主动反思我国的教育评估的政策,创新和完善评估体制,不仅是保障教育质量的必须之举,改进教育质量的必然选择,而且也是面对经济全球化和教育国际化的必要应答和提升教育竞争力、谋求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作为今后一个时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题,我国必须积极面对教育质量和教育评估所面临的现实挑战,重新认识教育质量及其保障与改进途径,推动教育评估的体制创新,构建与国际接轨、有中国特色的评估体制,切实保障和改进教育质量。

对教育评估进行政策与体制层面的整体思考,必须对与教育质量、绩效、发展状况等相关的比较宽泛意义上的各类教育评估进行全面审视,包括教育督导、政府主导的管理性评估、社会中介性质的评估活动,教育考试、监测、鉴定,院校认证、行政性审批检查验收、立法机关的审查监督检查、研究性质的评估调查、社会评议与评论等。这些教育评估相关活动尽管在日常工作中并不都称为评估,而且在我国也是非常分散地进行的,相互之间缺乏沟通和联系,但是实质上均属于教育评估性质的活动,在国际上也均被归入教育评估范畴。本书试图聚焦在体制层面和创新角度,对与评估有关的教育系统内外的所有相关活动进行全面的反思,对教育评估体系进行系统的梳理。

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的现有评估工作的体制安排(包括项目管理、评估目标、政策依据、评估主体、组织方式和结果使用等)存在一些差别,但是本书仍将它们放在整个教育评估的大框架内进行讨论。这一安排的主要考虑包括:各层次教育评估的内在同一性和关联性(如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综合评价,与高等院校入学前后的评估,甚至是正规教育以后的终生学习项目的评估都有着越来越紧密的联系)使这两个领域联系起来讨论具有内在的合理性;我国教育管理体制的集中化,和各类评估活动管理机关的一致性,使这样的讨论具有合法性;教育评估体制问题的独特性(它与国家教育管理的统一政策、行政架构和运作机制有很高的关联度,两个层面的体制安排问题本来就应该统一考虑)使其具有适切性;国外(如美国)同时涉及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院校认证的成功实践和已有经验,使其更具可接受性;本书试图探索整个教育评估体制(包括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等各个层次)的创新问题的研究定位也使其具有必要性;在统一的研究中,两者之间可以不排斥必要的分别讨论的可行性,又使其保持更多的正当性。

所以,对于“教育评估”的概念,这里采取比较宽泛的理解,是指与教育工作对象、机构、项目、状况、现象、事物、活动、政策等相关的,任何基于证据的事实和价值判断的过程,这种判断不论主体和客体的身份和地位的不同以及判断的对象和内容、基点和准则、手段和方法、结果和影响、时间和空间的不同。这一过程开始于对某变量进行测量,继而与前面定义过的参照点或基准相比较,根据测量结果与参数间的距离,作出是否和在多大程度上够标准或不够标准的事实和价值判断。只要符合这些活动和过程的核心要素就属于教育评估。

作为一个功能性概念,“教育评估体制”则是指评估教育相关方面或因素的制度化的成套活动的组织系统,模式化和程序化的管理体系,以及基于法律、法规或以其他正式形式规定的,引导一个国家评估活动执行的,具有恒久性的方向定位的制度安排和运作机制的总和。这里侧重于教育评估的组织系统、管理体系以及政策规定的、制度安排的工作模式与运行机制等。英文中的“System”一词在翻译成汉语时可以指“系统”“体系”“制度”“体制”“秩序”“规律”和“方法”等,本书采用“体制”作为该词的在汉语中的基本对应概念。然而,在具体讨论过程中涉及到汉语中的约定俗成的提法时,将尽量尊重汉语中的习惯用法。但是,不论使用哪种汉语表达方式,本书在“系统”“体系”“制度”“体制”之间不作严格的区分。

为了避免理解的混淆,这里对本书中涉及的“评估”和“评价”两个概念的使用作简要说明。一是本书对“评估”和“评价”概念不作定义上的区分。我国以往的教育评估实践中,一般基础教育阶段使用“评价”的居多(包括研究组织名称、政府文件和日常实际工作中),而高等教育领域更多地是使用“评估”,但其实两者没有实质意义上的区别。尽管注意到有一些学者对这两个概念作了区分,但是认为既然教育评估实践中是没有实质区分的,在外来文献翻译的过程中也是没有统一且明确的区分的,从理论上对其加以区分也没有实际意义,而且人为地或者牵强地给予不同的定义,可能会给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对话带来困惑,给国内与国外之间的对话带来混淆。二是对“评估”和“评价”两词在不同语景出现的实际情形不作语义上的统一。既尊重工作实践中的实际使用惯例,也尊重不同语景和语言搭配关系中的习惯用法。本书把“评估”作为一个更加宽泛的概念,用它来等同和涵盖“评价”概念,并倾向于在涉及政策、体制及宏观管理时尽量使用“评估”概念,更多地对应于英文中的“Evaluation”,而在讨论手段、技术以及具体方法时,主张不排斥使用“评价”概念,更多地对应于英文中的“Assessment”。涉及文件和机构名称等的直接引述完全尊重原文,间接引述也尽量尊重原文。

研究教育评估的整个体制如何创新的问题必然要首先基于对现有体制的认识,同时需要讨论与体制建立直接相关的政策、管理体系、系统目标等方面问题,还需要涉及现有的主要评估活动及其影响。为了使评估体制的创新建立在比较宽广的视野之上,还应该关注教育评估系统内外、教育系统内外和国内外的相关方面的发展状况和趋势。所以,本书以教育评估体制创新所涉及的基本问题为主线,力求从历史、现状和未来的不同维度,从理论、实践、政策的不同层面,从公共管理、教育和评估等不同的系统,从政府、社会和学校的不同角度,从地方、国家和国际的不同视野出发,多方位地审视和宏观分析教育评估问题,以便为教育评估体制的创新建立一个比较宽广而坚实的认识基础。本书的结构分为三大部分:现状的概述、反思和相关分析;新情况、新趋势和新理念;未来的方向、架构和制度。

大凡涉及体制创新,特别是作为一个十分复杂的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和一个十分敏感的社会实践活动的教育评估体制的创新,都不会是简单或孤立的工作,而会涉及到许多方面的改革。同时,教育内外的环境变迁决定了教育评估的体制创新永远也不会有一个一劳永逸的解决方案,它必然是一个常创常新的课题。但是,如果能够摆脱“问题追赶型”研究模式,除了反思自己的不足,积极吸收别人的经验,适当超越时空限制,努力通过更宽的视野、未来的导向和长远的眼光,对教育评估体制进行根本性的重新反思和基础性的重新建构,那么,探索一套不会很快被“改革”的改革不是完全没有可能的。

当然,教育评估体制问题本身涉及到对于许多根本性问题的回答,如它的功能定位、各类评估之间的关系、评估机构角色的定位与监管措施、如何保障评估本身的质量、教育评估的法制保障等,不可能在一本书中得到完整的回答。本书提出的一些革新思路充其量只能算是一种可供选择的建设性方案,如果能够给予那些对教育评估的政策与体制感兴趣的决策者、研究人员和其他教育工作者一点新的启示,就足可聊以自慰了。

同类推荐
  • 震撼世界的100个科学发现(下)(世界历史回眸经典文库)

    震撼世界的100个科学发现(下)(世界历史回眸经典文库)

    本书编入科学历史上各领域震撼世界科学界的数百个科学发现。分门别类地对历史上曾经取得的重大科学突破进行分析介绍,为广大读者尤其是青年朋友们打开了科学知识之门,引人沉思,启示未来。
  • 文学概论通用教程:文学概论教程批评论

    文学概论通用教程:文学概论教程批评论

    21世纪文学,面临过去的文学时代从没有过的新的状况。影视文学语言和网络文学语言的创生,在文学表现力上相对于纸面文学语言来说,是一场革命性的飞跃。本书在学生听课笔记的基础上改写而成,保留了课堂教学口语风格,以“正文+附录”为体例,以文学的本质及其规律为逻辑,深入浅出,为读者理解文学及其相关事物提供桥梁。
  • 当代中国广播电视学

    当代中国广播电视学

    本书站在时代高点,总揽新世纪传媒领域出现的新案例、新技术、新理念,荟萃高端学术研究最新成果,将广播电视与新媒体领域一系列新概念、新观点加以系统归纳,进行趋势研究,是新时期建设中国特色广播电视理论体系集大成之作。
  • 马上写出好文章:四十余种写作技巧和秘诀一次教给你!

    马上写出好文章:四十余种写作技巧和秘诀一次教给你!

    你是否热爱写作,却苦于下手呢?这就是你要找的书!无论是写实还是虚构,本书涵盖的数十种简单易行的写作技巧和创作秘诀,都将全方位助你提高写作能力,轻松克服写作障碍。马上将本书放入购物车吧,你一定会惊叹于这些实用便捷的方法为你的写作水平带来的正能量。
  • 传播学十年(1998-2008):阐释与建构

    传播学十年(1998-2008):阐释与建构

    充分关注时代主题,密切联系现实问题,在全球多元视野中寻求学术话题,传播学专家与您一起,阐释社会巨变,建构认同体系,寻找传播学的中国问题。
热门推荐
  • 林徽因·人间四月天

    林徽因·人间四月天

    她是一个女人,一个母亲,一个作家,一个建筑学者。她是林徽因,一个传奇。作者笔下生花,将一代才女林徽因刻画得淋漓尽致。品读本书,我们将在享受文字中读懂林徽因。
  • 征乌梁海述略

    征乌梁海述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我的网红女木匠

    我的网红女木匠

    那年,她在学校超市的电视机里看到采访他的新闻。惊鸿一瞥,未知全名。遇见那天,他在博物馆门口遇到一个问是否在等她的女生,颜值高,打扮的却像逛超市的大婶般普通。此后,他的隐藏技能逐渐显露,最大的爱好就是帮女朋友买买买。如果爱情像是在看一条鱼,他知道她是否欢喜。网红女木匠VS文物修复师
  • 绿衣人

    绿衣人

    雷峰塔地宫挖掘前夕,杭州市各路记者云集刘庄国宾馆,准备报道这次盛况空前的活动。一个月隐星稀的暗夜,小报记者陈子虚在小树林里的“香薰护发”发廊邂逅了一个绿衣人。这女子既有潘虹饰演的那种最后的女贵族的风韵,又有时尚先锋李纹那种鹅黄柳绿的狐媚。于是发生了一段连“业余女子收藏家”姚亦安、才女朱静都大为歆羡的爱情……
  • 极品特工女皇

    极品特工女皇

    【女强+特工】当现代特工穿越到一个胆小懦弱、花痴草包、倒霉地被挑选来顶替弟弟到别国做质子的燕国公主身上,会发生怎样的故事?花痴草包的公主一心想爬上楚太子的床,却被楚太子厌恶、嗤之以鼻,甚至丢进狼群任其自生自灭。当她穿越而来,赤手空拳击倒狼群,凌厉的身手,狠厉的眼神,惊心动魄。“你不是一直想得到本太子的亲睐,千方百计地爬上本太子的床吗?现在我给你这个机会,跟她们四个一起好好伺候我,等我满意了,就留你一条小命。”她嗤笑出声,还从没见过似他这般没皮没脸的男人,他当自己是什么,是神吗?就算是神,她燕君也不会出卖自己的灵魂。“我从来不用别人用过的男人,因为我嫌他……脏!”一袭纱衣,身姿曼妙,迷倒众生;一身铠甲,英姿勃发,横扫寰宇。凭什么女子就不能一统天下?她就要做这乱世之中的主宰者,让所有的男人都臣服在她脚下。文中美男多多,强势的、腹黑的、纯情的……各有风情。自己的新文《天才儿子腹黑娘亲》,带着儿子闯荡江湖,萌宠文,幽默诙谐,一对一。推荐自己完结的作品《女皇选夫》,NP文,半价促销(看完全本只需4元):女皇选夫推荐好文:绝色皇子太狂妄绝色凤帝老公好狂野
  • On the Generation of Animals

    On the Generation of Animal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流过岁月的河

    流过岁月的河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三生劫:妖妃难嫁

    三生劫:妖妃难嫁

    她是九尾妖狐,却收了一枚凡人为徒,一心想将徒儿扑倒,最后却因救他沉睡十年!十年之后再遇,一场精心布置的阴谋与算计,最后却是相爱相杀!他为她舍弃双眼,舍弃容颜,只为以某种方式守护在她身边!她为他寻遍六界,却历经三世情劫……
  • 感恩工作为了谁

    感恩工作为了谁

    职场中不懂感恩便无法感受工作散发出来的巨大魅力。懂得感恩,我们才会在它的召唤下坚守岗位,热诚奉献,精益求精,积极学习,努力进取。
  • 总裁的纯纯小娇妻

    总裁的纯纯小娇妻

    公主房里,柳梦璃刚刚睡醒坐在床上,揉着双眸,佣人敲门进来。“小姐,平少爷他们都在楼下等你下去用餐,他们还说有惊喜给小姐你。”“什么惊喜呀?”嘟着小嘴,扬起天真的双眸问。“小姐下去就知道了。”“哦!”张开双手任意由佣人替穿衣服。“妈咪呢?”平时都是妈咪来给她穿衣服的。“夫……人……还没醒。”佣人听她问,脸上浮现绯红。“哦!”像似懂一样点点头。平时妈咪都说她是大懒虫,现在她自己怎么变大懒虫了?楼下的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