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12300000544

第544章 接踵而至

天骄所言非虚,川东出了点事。

在李君前、厉风行、柳五津等人前赴黔西兴师问罪走后不过几日,那东方蜮儿又一次强闯盟军驻地,四处作乱。尽管负伤在身行动不便,蜮儿却态度张狂报仇心切,依盟军猜测,蜮儿很可能是想找到厉风行——这个她认定的始作俑者,那天鬼之落网后第一个开口发话的人。只不过,厉风行来了黔西,蜮儿的血仇报不了,才没有引起太严重的后果。

这种关头,金陵当然不可能让厉风行从黔西回来,尽管在厉风行走后不久,陵儿就因为之前数日的操劳过度而累病。

驻军之中,一流高手去了黔西大半,像上次那样的诱捕布局显然难以企及。所幸黑(道)会的军师陈旭,尚留有一套对付蜮儿的方案。前次对战,金陵的突破点在摄魂斩的源头“笑容”,范遇的突破点在摄魂斩的媒介“水汽”,陈旭也粗浅地试探了,作为摄魂斩的媒介,“光线”起到了怎样的作用。不过除此之外,陈旭还另有它策:

光线,未必要作为摄魂斩的“媒介”来看,而根本就是摄魂斩的“终点”——不是水弩喷沙的必需,却是影子产生的条件!

“没有光线,我们就看不见彼此的影子。会不会不是因为我们看不见,而是根本就没有产生影子?”当时的人们,大多都不能透彻了解光线产生的原因,陈旭的提议如果是正确的,那就可以实行他的那场请君入瓮:把东方蜮儿诱入一个完全封闭的空间里,比如说川东本地的溶洞,与世隔绝不见天日,任何人身处其中,都是无影人。

消光,从而消影。继而杀蜮儿。

但陈旭的提议,正确性有多高,可行性有多好,一时都不能得到很好的合议。然而见蜮儿嚣张,黑(道)会众人实在不能容忍,毕竟川东此地是黑(道)会老家,哪容得了金人践踏?郭昶一直都跃跃欲试,陈旭问他,漆黑一片的时候,你能保证你杀得了蜮儿?郭昶拍胸脯保证:“老子若是在没有光的时候杀不了人,这么多年的山洞练剑算是白练了!”

跟郭昶一样积极的,自然不在少数。陈旭和范遇商议了一番,认为引蜮儿的诱饵倒是有一个,正是失陷盟军的鬼之。但金陵一时之间还未从鬼之身上研究得出对抗寒毒的解药,自然不同意冒险以鬼之为饵。

然而就在三位军师僵持不下时,蜮儿又一次不期而至,尽管没有鬼之作诱饵,几经周折盟军还是把她引入了后山溶洞,激战了一夜之久,令人失望的是,最终走出来的却不是郭昶,而是蜮儿。众人绝望感叹,几日不见,“摄魂斩”可能还在突飞猛进。

而没有一个人料到,蜮儿的到来,实际竟是金人的一场调虎离山!——当众人眼光全都投在后山溶洞之时,有金人潜入了陵儿住处,企图救出在她手上的鬼之……当时护卫着金陵的人少之又少,况且金陵卧病在床、还要保护战儿,根本寡不敌众,后来盟军才知,当时出手威胁金陵的人是金南第四柳峻以及来自金国又一组织“控弦庄”的一大高手,武功路数上看是青城派嫡传,该是早年降金的“劈空拳”程沐空,若在金南排名,绝对在第二和第三之间。

在柳峻和程沐空的夹攻之下,金陵显然不可能胜,鬼之任由他们抢了去,金陵也受了刀伤,幸好危难关头,有五毒教教主何慧如赶至,招来一大群毒蛇猛兽,才将柳程二人赶走,经过这一战,金陵身负重伤,战儿亦不堪惊吓而病。

慧如没能遇上蜮儿正面相抗,赶到后山的时候郭昶等人已经被抬着出来,亏得何慧如在,才暂时保全了他们性命。从前由金陵担负的研制解药的任务,也全都落在了慧如的身上。好个何慧如,虽然不言不笑,做起事来却干净利落,研制解药,似是不费吹灰之力。

何慧如的出现,使得林阡和吟儿为什么身在黔西得到了非常公正的解释,留在川东的信任派尽数大彻大悟,并如释重负。金陵苏醒之后闻知事态,才想起先前和厉风行谈论蜮儿时一闪而过的灵光,“何慧如的虫兽,宁孝容的毒灵……难道是这样?”难道是这样?——灵光原来就是在这里,原来胜南想到了用何慧如和宁孝容来对付蜮儿?!所以胜南才去黔西?只叹金陵现在想起这道灵光还是太晚,盟军已经去了黔西兴师问罪,根本就是冤枉了阡和吟儿。

但正是因为这时间的交错,兴师问罪已经发生了,本来的错怪现在看来也不冤枉了,因为他们的主公亲口承认了隐居!事到如今,黔西的反对派们唯一能信的原因就是“祸水命”,加上云蓝和天骄的推波助澜,盟军对阡的态度逐渐开始统一,但吟儿却失尽人心。



当杨致诚再次来到小木屋把川东、黔西两地盟军的形势都一字不漏地解释给阡和吟儿听时,吟儿只能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转头来气愤地直摇晃林阡手臂:“喂!你不能无动于衷啊!任凭着我被他们妖魔化!再抹黑,那我真没人要了!”

“你本来就没人要了,我的女人,谁敢要?”阡舍我其谁地笑,如果暂且用“祸水命”来掩盖“金国公主”,对平息事态的确有帮助,其实阡完全可以接受,不过吟儿应该接受不了,所以这么抓狂。面带笑容,林阡轻按住吟儿的肩:“等这阵子过去了,谣言自然而然就了结了,不用担心。”

“哪能不担心,你被人说祸水试试。”吟儿嗔怒。

“我巴不得,可没有林女侠这样的魅力啊。”林阡笑道,“不觉得从另一个角度听,这些谣言很动听吗?”

“动听个头。”吟儿脸上总算露出一丝笑。

“对,谣言随他们说去!知我者,皆知我。”致诚点头,认真引述。



“柳大哥现在在黔西,恐怕闻因即使在川东,也不能向谁传达我的号令了。”阡忽然对致诚正色说,“致诚,能否尽快赶回川东去,帮我找出闻因,与她一起,秘密除去在川东的奸细?”

“主公,其实,如果没有这次的兴师问罪,你是已经决定回川东去的,是吗?闻因是与你同行的,只不过半路你和盟主转道黔西了,你于是决定,由闻因替你向柳大侠传话、让他代你控制川东局势。可是柳大侠却跑来了这里……闻因现在,是身负使命,无人传达啊。”致诚噙泪说。

阡默然,点点头。

“这么说来,其实……其实主公这一个月去了哪里,我都知道了。”致诚叹了口气,“主公不动声色,隐姓埋名,去了川北,去了短刀谷里。”

阡一笑,吟儿咦了一声:“你怎知道?”

“主公适才已经对我透露了。”致诚噙泪说,“主公没有避忌对我提起闻因,就是对我有着绝对的信任。”

“致诚。的确,现在在黔西的所有人,我只能认定你一个,临危救局的任务,只有你做得了。”阡点头,说。

“主公有任何命令但请吩咐,致诚万死不辞!”致诚热泪盈眶。

“把闻因找出来,因为我事先吩咐过她,要讲的话都必须和柳大哥才能讲,所以她不会对任何人信服,致诚你告诉她,我让你回去的首要任务是杀陈安,她一定信你,听从你。”

“啊?杀……杀陈门主的弟弟?”致诚一惊。阡点头,神情凝重:“陈安是寒泽叶安插在川东的内奸,我和柳路石陈的误会,因他而起,不除不可。”

“可是陈门主她……”致诚叹了口气,说不出陈静有多疼爱弟弟。

“她若是知道,陈安在短刀谷干出那么多勾当,恐怕是第一个大义灭亲的。”吟儿冷冷地。

“好,我立即动身。”致诚领命。

“这件任务必须完全保密,做完了也不能暴露是我授意。川东的人我几乎都能信,但黔西这边恐怕有些居心叵测的,万一发现了我这一个月的行踪,川北那边我的布局可能会乱。”阡叹道,“原先不需要这般迂回,一切,也真怨天骄多此一举。”

“致诚明白,完成之后,致诚绝对守口如瓶,等候主公归来。”致诚说。

阡按住致诚的肩,难得一笑:“一定会回去。”顿了顿,又道:“让风鸣涧指挥全军,应敌不可怠慢,程沐空既是南前十增援,必定不容小觑。”

“是,主公!”致诚点头。



“‘劈空拳’程沐空……那会是个来头多大的对手?”致诚走后,吟儿问阡。

“他填的,可是东方雨的缺。”阡说,吟儿心一颤:“这么强?”

“金国的那位完颜王爷,本就不止有南北前十这一路人马。”阡说,“原指望趁着南北前十分立的这个间隙,我们能借势一竿子打死他们,没想到,盟军的内乱更厉害,现在控弦庄的高手也已经探出来了,势必要一个接一个地上。”

“更想不到,最值得信赖的人,不是我抗金联盟,而是你林家军呢,不愧是你的嫡系。我的联盟,怎就这么不受控,好像全是反对派……”吟儿叹。

“本来联盟跟短刀谷的内战就没什么关系。他们急于打,完全是因为我需要打。吟儿,不是我不信任他们,是因为我觉得他们不值得为我这么做。川北之战,他们如果热衷于参加,师出无名,难免要受人指责好战。”

“师出无名?我不是嫁给你了吗?”吟儿一愣,这样不就师出有名了。

“你嫁给我了吗?”阡先是一怔,笑起来。

“去你的!”吟儿脸一红,认真地说,“其实,盟军是你一手修理好、栽培出来的,也全是你的人。即便他们没有动机,也一样可以为你而战啊。”

“可是,打赢了川北之战,林家军可以恢复地位,联盟能得到什么?”阡庸人自扰地说,眉间仍有忧虑。

“傻瓜,盟军跟着你,哪里是为了要得到什么?可以这样嘛,打赢了之后,你坐拥短刀谷,我把盟军的总部设在里面。曹范苏顾那四家的地方很大的,足够二大爷、天哥陵儿他们有空常来玩了。”吟儿笑着说,说的时候,俨然短刀谷的女主人。

“哦……原来大家都和你一样,是为了去短刀谷‘玩’啊……”阡也笑起来,可是,吟儿,你现在,一点不介怀君前当时的态度吗。

其实,若一定要论感情亲疏,林家军里的杨致诚、风鸣涧,未必能及得上厉风行、李君前,因为与他们之间,有太多太多的前尘往事。林家军是一帆风顺的时候作为锦上添花来的,抗金联盟却真正是白手起家,才是走了无数弯路、浴血奋战巩固起来的……

若因为一个莫名其妙的谶语,就造成了君前和吟儿今日的疏离,真正是我林阡最大的失误啊……

同类推荐
  • 情是无情剑决生

    情是无情剑决生

    书生醉翁剑,主持了三次武林大会,写出江湖二十四名人录,然而,名人录中的落魄三生剑,无名沉升刀等,阴阳宗的破灭,归老的死亡,那青湖仙子和浪者,苏赤诚,无名的纠缠,桃花庵中媚娘百种媚态和无名之间的情,十年后,王行健又是如何笑傲江湖,百战称雄!
  • 群鸦乱舞

    群鸦乱舞

    三变麒麟刀出,天下动。群鸦乱舞,谁称英雄。
  • 倚剑执江山

    倚剑执江山

    武龙,生于武学世家,长于灼灼人世。为爱,智计千条;为情,舍身取义。笑看红尘,冷对生死。看故事百转千回,泯恩仇跌宕起伏,写一代传奇,悲沧桑自己。
  • 于沧澜处听雨

    于沧澜处听雨

    这一年,春暖花开,北方的冰雪还未消融!有白衣少年郎,身负刀剑,骑白马,饮烈酒,只身踏入江湖,只为于沧澜处听雨,求一曲天上人间!
  • 神偷问道

    神偷问道

    闻名遐迩的“妙手空空”前往南阳王府盗取夜明珠,奈何却被人捷足先登,那人不仅将夜明珠盗走,还一把火将南阳王府烧的轰轰烈烈…自此以后,无论“妙手空空”身在何处都不断的听闻“自己”去别人家里纵火啊…偷盗别人的传家之宝啊…还有流言说“自己”从“神偷”,变成了“采花大盗”,专挑年轻貌美的女子下手之类的云云…于是,妙手空空便下定决心要查清一切。
热门推荐
  • 傲娇男神换我来追你

    傲娇男神换我来追你

    安可安可,是再来一次,可我喜欢你好像不可以。顾零说:我可以从零开始数,直到你点头为之。所以顾而零之,安可为止。
  • 缥缈证仙路

    缥缈证仙路

    前世究竟经历了什么,让她身处十八层地狱,一怒重生!无灵根凡胎就真的无缘修道?面对讨伐双亲的道宗、佛门众人:“我不问因由,不管道义,犯我父母者,杀无赦!”面对进攻宗门的魔道宵小,她持剑而立,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化虚天劫又能奈我何,看我一剑劈他个云开天裂!”//“渺渺,我心悦你。”他从破碎中跨越千年来表白。她历经万苦千辛救他轮回,却只是轻声回答:“我知道。”并不是所有女人的人生都要经历爱情PS:女强,神佛魔同体共修,纵横八荒四海三千界!女主是自己的大腿!不小白,不圣母,不阴暗,三观正,不坑文!
  • 嗬!我最喜欢的民俗故事

    嗬!我最喜欢的民俗故事

    每个民族,每个国家,都有一种精神、一种气派、一种特质的民族民俗文化风情。我国历史悠久,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因为生活方式的迥异,各民族的节日丰富多彩,民间风俗更是绚丽多姿,因此民俗也是中国文化不可或缺的因素。
  • 七欢渡

    七欢渡

    她是四海八荒人人夸赞的才女,倾国倾城。他是四海八荒呲诧风云的妖帝,妖孽无比。第一次,他们在孟婆桥边相遇。第二次他们在天帝寿宴相见,她弹琴,他吹笛,天作之合。某一天,锦瑟拿着被烧毁的折子,“华年!,你竟把我珍藏多年的戏折子给烧了!!!”,塌上的男人贴在锦瑟耳边腹黑的说“那哪是戏折子,不是春宫图吗?不然我以身相许赔给夫人你好了?”…… 1v1男强女强,女主时而霸气时而沙雕。
  • 非常规性宫斗

    非常规性宫斗

    一道圣旨当头劈下,钱未满成了皇帝众多小老婆中的一员,这让立志做正室的她非常怨念。不过……皇帝还没有正妻?那就好。且看她发愤图强,在其他小老婆的围攻中杀出一条血路,向着皇后之位奋勇前进!
  • 小军迷对你说:军用飞机的魅力

    小军迷对你说:军用飞机的魅力

    从飞机的诞生和发展历程讲起,《小军迷对你说:军用飞机的魅力》涵盖了对经典飞机的展示,一代机到四代机发展的精彩瞬间和经典产品的纤细介绍,甚至一些慨念飞机也有所涉及,可以说全书是小军迷了解飞机,领会军用飞机魅力的最佳读物,希望小军迷们认真阅读吧!
  • 那一团紫(微阅读1+1工程·第六辑)

    那一团紫(微阅读1+1工程·第六辑)

    周仁聪创作的《那一团紫》是“微阅读1+1工程”这套书中的一册,收录了《娘姐姐和我》、《那太阳》、《心祭》、《爷爷的故事》、《英明抉择》、《雨生嫂》、《雨夜》、《贞》、《钟》、《作家与民工》、《愫愫的心愿》、《白面馒头》、《四爷》等故事。
  • 骚动之秋

    骚动之秋

    本书既是描写一个“农民改革家”岳鹏程在改革家乡面貌中激起的种种骚动:从省市县委领导的关注到全国和省级报婚的社会舆论的宣传,从李龙山的古老传说到李王庙后殿的碑碣上刻下岳鹏程和大桑园的名字……但同时,也着重写了岳鹏程内心的种种骚动,他和儿子羸官在改革中不同的见解的矛盾引起的父子冲突;他和秋玲的感情导致与妻子的冲突和家庭矛盾的尖锐化;他在改革中处理问题的大胆、果断、魄力、远见等等,的确使乡镇企业有了较大发展,然而又的确在商品经济的冲击下,受到不正的社会风气的影响,采用了一些非法的手段进行了倒卖紧缺物资的活动……
  • 方与圆处世术

    方与圆处世术

    本书分为七章。第一章方是做人之本;第二章圆是处世之轮;第三章方圆之道,万世之规;第四章可方可圆是一种大智慧;第五章方圆兼修,可得大自在;第六章方圆艺术,左右逢源;第七章方圆立世,飞黄腾达。
  • 菜根谭(白话全译)

    菜根谭(白话全译)

    《时光文库:菜根谭(白话全译)》分为修身篇、劝学篇、处世篇、经世篇、治家篇、出世篇、养生篇七部分,近400余则。每一则格言都添加标题,配有注释、译文、解读,方便阅读。在解读部分,我们用中华古典人物故事来解读原文,力求广大读者对每一条名言加深理解,加强读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