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李逵做下的一件令人发指的事,只要不是睁眼瞎,都无法接受电视连续剧塑造的那个有情有义的大汉。且说雷横因看戏没带钱,与白秀英的父亲发生冲突,谁知白秀英是县令的姘头,因此被枷在戏院门口。他的老母去解绳子,与白秀英对骂,遭到暴打,雷横大怒而一枷打死白秀英,这样县令肯定是不会饶他了。管牢的是雷横的朋友美髯公朱仝。雷横老母哭着哀告朱仝照顾儿子。朱仝私自放了雷横,说是不小心被雷横逃脱的。这样他就被打了二十几杖,刺配沧州牢城。沧州知府见朱仝一表人才,便留在自己府中听候使唤。后来问清犯事的前后缘由,心里估摸他是讲义气私自放人,也就对朱仝更加有好感了。更加上知府的命根子、四岁的小公子一见朱仝就喜欢,这样朱仝就差不多专职给知府带小孩了。可以说,到这里,也是好人好报。可是梁山好汉因为朱仝不肯入伙,就让李逵劫走了小公子,朱仝找到孩子时,孩子的头被劈成两半。朱仝找李逵拼命,被诱到柴进庄园,见到吴用等人。因为后路已断,只好上了梁山。终于未能将李逵怎么样。
那么怎样看待这些不义行为呢?
首先,《水浒传》在很大程度上还是写实的,绿林好汉的行径,别的小说里也有反映,都是对自己人讲义气。所谓劫富济贫,也是虚话,还是自己大秤分金银,大碗吃酒肉。真正行侠仗义的恐怕不多,即使有,如鲁智深,不同流合污,也只能独善其身。
其次,这样的小说,会不会引起读者道德上的反感呢?基本上不会。一者他们打着劫富济贫的旗号,也会做一些周济附近穷人的事情。二者,他们替百姓出气了,发泄了对社会不满的情绪。最重要的是,中国古代,危害百姓的不外乎官和匪,而官应当是为民做主的,所以为数不少的贪官的存在,造成百姓对官吏的普遍反感。所谓无官不贪,当然不对,但是百姓宁愿这么认为。另外,商人也是百姓所厌恶的,因为觉得他们不务正业,坐收暴利,所谓无商不奸,也是不对的,但是出于厌恨和嫉妒,大家也宁愿这么认为。而梁山好汉所杀的不外乎官和商,普通百姓,怎么会去孙二娘的店里呢?因此,将官吏和商人做了人肉包子,很能够替百姓解气解恨,《水浒传》这样的故事是百姓津津乐道的。
观世音菩萨为何不能成佛
观世音菩萨是最受中国民间欢迎的菩萨,在《西游记》中也是亲近可喜的形象。在《封神榜》中,观世音菩萨叫做“慈航道人”,取“慈航普度”的意思,像渡船一样普度众生,因此说她是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
“观世音”在陈玄奘所译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中又叫“观自在”,“自在”就是万事万物的自身存在,和世间之音意思差不多。不过“自在”强调一切事物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世音”强调人生疾苦的现象和苦难人们的心声。“观自在”是看到万事万物都是暂时的现象,其本质是“空”,不必执著,当然,不执著并非就要放弃,只是由于世人过于执著,难以放弃所欲所求,佛教才极力劝导人们明了万物皆空的本质,因此让人误解佛教让人什么都不要追求,这样当然难为,除了遭受特别挫折的人,都会不以为然。“观世音”则是大慈大悲的觉悟者,努力帮助在苦海挣扎的众生解脱。苦海无边,是因为任何时代任何社会任何阶层的人都会有其难念的经。有其烦恼和痛苦,一个问题解决了又一个问题会生出来,根源就是人的欲望是无穷的,因此不满、痛苦和冲突也是无尽的,人的欲望不能都满足,人却总是对拥有的不当回事,对不能满足的耿耿于怀,由此可见,人脱离苦海的关键是控制自己的内心。观自在菩萨了解这种“世音”,因而来帮助人们排解。但是人们很功利地将“世音”变成世人的需求,让观世音菩萨满足自己的心愿。
“菩萨”在佛教中是“菩提萨埵”的简称,其职责是协助佛普度众生,摆脱自己和众生的烦恼,从而彻底觉悟,渡过生死轮回的此岸,达到涅槃的彼岸。“佛”全称佛陀,是梵语的音译,意思是觉悟上述真理者。因为佛的觉悟是世人难以企及的,而“菩萨”则既可以导人觉悟,从精神上根本解决人的苦难,也可以解决人的实际问题,因此人们更喜欢“观世音”。
菩萨的地位低于佛。在《西游记》的结尾,唐三藏和孙悟空分别成为旃檀功德佛和斗战胜佛,一直在帮他们忙的观世音反倒还是个菩萨,似乎不合情理。但是,观世音是菩萨之首,她不能忘怀尘世疾苦,没有万物皆空的境界,因此还是只能做菩萨,人们也需要这样的菩萨。
佛经之首《心经》
《西游记》第十九回“云栈洞悟空收八戒浮屠山玄奘受心经”中写到,唐僧有了第二个徒弟猪八戒后,三人来到浮屠山,遇到一位乌巢禅师,传授给唐三藏《心经》,说此经是“修真之总经,作佛之会门”,“若遇魔障之处,但念此经,自无伤害。”这个《心经》,就是历史上的唐玄奘亲自翻译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音duǒ)。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音nòu)多罗三藐三菩提。
故知般若波知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音hē)!”
唐代的人,译这么艰深的经文,能够如此晓畅,几乎没有不认识的字,真是高僧!唯有深入,才能浅出啊!
为什么说《心经》是“修真之总经,作佛之会门”,也就是说它是一切佛经所含真谛的总括、人悟道成佛的要旨呢?因为人生一切痛苦的根源,固然是与外在事物有关,但都与心有关,心产生欲念,然后有行为,有结果,而行为和结果又会作用于心,产生痛苦,因此,如果能够控制心,就会减少不必要的烦恼,当有不如意的事情出现,也可以不必过于在意。诚然,人的痛苦和困扰有现实的原因,但是,外物经常不是人所能控制的,现实也不总是能够改变的,人可以控制的首先是自己的心,控制精神是我们最有可能做到的。人生有许多实际中不可改变的东西,包括生老病死,得失荣辱。因此,绝对消除痛苦的唯一途径就是摆脱意识。佛教只是强调了过于绝对,绝对控制欲望,绝对控制对不如意事情的反应,绝对无欲和不介意结果虽难以达到,但控制本身还是有必要的。《心经》就是阐述这个意思,并且帮助人通过诵经来摒弃杂念,进入澄明的心经,因此说它是佛经之首,是领悟人生真谛的关键。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解密
因为佛经翻译和解释的困难,所以《心经》的奥妙不易理解,也不易流传,因此我们就用最明白的话来解读此密诀:
观世音菩萨在运用至高的智慧思考宇宙人生真谛时,领悟到一切现象以及对一切现象的感受、思想、行为、认知等“五蕴”都是空的,都是暂时的,会变化或消失。万事万物的本质是“空”,一切都是我们的欲念作祟,事物本身是不生不灭的,无所谓纯净或沾染尘埃,因为它本质上就相当于不存在,所以也谈不上变多变少。既然一切都不会永恒,又何必在意一时一地一人一物的得失和变化呢?
众生“无明”,不懂得一切困扰和痛苦源于对暂时事物——虚幻现象的痴迷执著,所以要去思考“本质”,以求解脱,但是如果有最高的智慧,觉悟到一切本来就是不存在,内心无物,那么“无明”就不存在了,也无所谓消除这种“无明”。人们有生的意识,就有死的意识,就想超脱生死。但是一切都在变化之中,没有永恒,永恒和一瞬只是人的感觉,摆脱人的局限,会感悟到一瞬和永恒实际上没有本质上的绝对差别,明白了这个道理,就不会有生死意识,也不会想超脱生死(笔者注:这就是六祖慧能所讲的“顿悟”,是针对神秀的“渐悟”,即在修炼、学习佛教过程中思考和寻求真谛而言)。这样,智慧也是不需要的,无所谓运用智慧去获得真谛,这种“无智慧的智慧”就是觉者的大智慧。
佛法之真谛就是以无所得为所得,因此,真正的觉悟者,能够启示和普度众生的菩萨,拥有这种超越一切虚幻现象而抵达真理之彼岸的大智慧,心中没有任何牵挂和障碍,没有任何担忧、恐惧,远离混乱的思想和幻觉,大彻大悟、心境澄明,宛若新生。
由此可见《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是具有广大无边作用的神奇咒语,是照彻宇宙人寰让众生大彻大悟的咒语,是超越一切修炼、思索的无上咒语,是一切法门不可与之相比、实际上不可论其等级的最高咒语。它能够解除一切精神的困苦,真实不虚。因此让我们常念般若波罗蜜多咒,立即就念:“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去吧,去吧!让一切现象和思想立即消失,到澄明之境去吧!所有的人都到觉悟的彼岸去,立即就去吧!”)
观自在菩萨就是能够省察和控制内心意念、不为外物所动、又能帮助他人解脱的大智者。《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强调立即摆脱一切意念的顿悟法门,是佛教的精髓,是每个人都可以立即采用的神奇咒语,因此,《西游记》中说它是“修真之总经,作佛之会门”。
《西游记》中谁挑着担
20世纪80年代曾经有一部电视剧,收视率极高,这就是《西游记》。自从电视剧《西游记》播放后,沙和尚是师徒中的挑担者几乎已成为社会上的共识,那么在古典名著《西游记》里的唐僧师徒取经途中,沙和尚究竟是不是挑担者?
如果真如电视剧中所描写的:沙和尚是心甘情愿的挑担者,那么老猪却被委屈了,西行十万八千里,一路上的担子白挑了!
挑担的问题,小说《西游记》的作者在写作过程中很重视,从取经起程开始,作者几乎每回都要提到那堆行李。
从一开始负责行李的两个跟随者被妖精吃掉后,新来的孙悟空恰好负担行李,他先是背,后来便改为挑。从高老庄八戒加入取经队伍之后,担子便上了他的肩,直到收了沙和尚,挑担人还是不曾改变。
老猪也有不乐意的时候,他曾经婉转地向孙悟空暗示过:“哥哥,你看这担行李多重?”聪明的悟空一听便知八戒想让其分担行李,便粗暴地压制:“老孙只管师父好歹,你与沙僧,专管行李马匹。
但若怠慢了些儿,孤拐上先是一顿粗棍!”在悟空的眼里,此活该八戒干,甚至路上遇见强人,他也会介绍说:“那个长嘴的,是我雇的长工,只会挑担。”
八戒也曾抗议:“似这般许多行李,难为老猪一个逐日家担着走,偏你跟师父做徒弟,拿我做长工!”但是只是抗议根本不能改变现实,就连唐僧也认为挑担非八戒莫属:“那呆子虽是心性愚顽,却只是一味懞直,倒也有些膂力,挑得行李。”
当然,沙僧不是没有挑过担。但是,沙僧挑担主要是有两种情况:一是八戒另有重任,担子只能由沙僧挑,比如八戒被命去巡山、清道,或“做个开路将军”诸如此类的时候。二是悟空被师父赶走的时候,八戒成了老大,他便把重活让沙僧干了——“八戒前边开路,沙僧挑着行李西行。”此外,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平日里八戒挑累了,沙僧来接接手,所以有些回中先是八戒挑担,后面又变成沙僧挑了。
被八戒经常埋怨的挑担活儿,对于他的前程十分要紧。取经结束后,如来给他们安排工作时,唐僧、悟空都被封为佛,而任八戒时,开始时的话让人忐忑不安:“又有顽心,色情未泯。”
幸好,一路八戒挑担,劳苦功高,如来转而又说:“因汝挑担有功,加升汝职正果,做净坛使者。”假如八戒挑担的事迹被一笔抹去,那么他就成了“自由职业者”,既上不了岗,也定不了级。
沙僧不是沉默的苦行僧
沙僧在电视剧《西游记》中,着墨少而色淡,给我们的印象是:外表平平、不善言谈、憨直实在。但是在小说中,他并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人物,而是一个血肉饱满、具有个性的典型的取经人物。
在师徒四人中,唐僧可敬,因为他慈悲善良,孙悟空可佩,因为他机智正义,猪八戒可爱,因为他贪婪滑稽,而沙僧留给人更多的印象则是可靠,因为他内心忠诚、默默奉献、任劳任怨。
在取经途中,他总是默默地做着琐碎而平凡的事,如照顾唐僧的生活起居等,他都处理得有条不紊;当两位师兄去降妖除魔时,他默默担负起保护师父的重任;当妖怪来袭时,明知自己本领不高也要挺身而上。一路上,他对自己的工作始终尽职尽责,不计较个人得失,也没有非分之想,从来不像悟空那样张扬,也不像八戒那样贪心。正是这种诚实、可靠、憨厚的性格保证了取经伟业的成功。
1.最称职的徒弟
在唐僧的三个徒弟中,最理解师父的是沙僧。有一次,唐僧要为徒儿们去化斋,悟空、八戒都不同意让师父去辛劳,唯独沙僧看出了师父的心思,他劝二位师兄说:“师兄,不必多讲。
师父的心性如此,不必违拗。若惹恼了他,就化将斋来,他也不吃。”徒弟三人跟随师父一路走来,他不像我行我素的悟空,也不像喜卖乖弄巧的八戒,而是默默地尽自己徒弟的“职责”!
2.最讲情义的师弟
取经途中,最敬重悟空的是沙僧。师徒四人中,悟空和师父经常闹矛盾,在悟空犯错误师父要念紧箍儿咒时,常常是沙僧苦口婆心劝师傅。
取经人中最体谅八戒的是沙僧。一路上,八戒挑着担子。沙僧知道“远路没轻担”,所以当八戒让他挑一肩时,他也愉快地接过担子,从行动上团结了好耍小心眼的老猪。
3.矢志不渝的君子
对待取经一事,八戒最易动摇,动辄闹“散伙”,悟空也回过花果山。唐僧的三个徒弟中,矢志不渝,一心想成正果的只有沙僧一人。正是一心成正果的信念,促成了沙僧取经路上贯穿始终的默默奉献。对于师父和师兄的安排,他言听计从;三人合力降伏妖怪,他从不抢功;悟空建功立业,他全力助成……沙僧,并不仅仅是人们所称的“沉默的苦行僧”,他的平衡协调、意志坚定、圆通藏拙、义重情深等君子风范都不得不让我们赞叹!
曹雪芹为何赞美和同情女性
著名文学评论家舒芜给岳麓书社1994年版的《红楼梦》写了一个前言,说《红楼梦》“在中国古典文学里面,带来了一个全新的空前未有的东西,就是把女人当人,对女性尊重”。他的观点是很有代表性的,但是《红楼梦》真的有此意义吗?
非也,曹雪芹赞美和同情女性,不过是失意文人情感的寄托,他所塑造的女性世界不过是一个人生失败者的精神避难所。
自古以来,失意文人都有与女性同病相怜的意识。怎么同病相怜呢?女子美,这种美需要人赏识,女子弱,所以需要人呵护。文人自认有才,也需要人赏识,文人总觉得自己弱、无奈、可怜,所以需要明君和贵人来呵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