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31600000008

第8章 纪律——开展工作的必要保障(2)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培养习惯也是一样。好习惯多长时间才能养成呢?根据美国科学家的研究,一个好习惯的养成需要21天,90天的重复会形成稳定的习惯。所以一个观念,如果被别人或自己验证了21次以上,它一定会形成你的信念。一个人的习惯决定了一个人的未来和一生的幸福。

习惯的培养是一个由被动到主动再到自动的过程。作为一个管理者,在培养下属良好的行为习惯方面,需要注意如下几个要点:

第一,专注于行为方面。员工不良的工作习惯种类很多,其中包括工作中间休息时间过长、违反安全规则、凌乱的工作场所、不适当的衣着、私人电话太多、办公时间闲谈、喜欢与其他员工争执、工作态度散漫、经常请假,等等。这些情况都会妨碍工作顺利进行,甚至使其他员工也以为可以违反工作规则,以致不良的风气蔓延,影响整体的工作表现。为了减低个别员工不良工作习惯的影响,你需要一些技巧。在与员工讨论他的工作时,一般都会专注在工作方面的表现,但是在讨论改善员工的工作习惯时,则需要专注在行为方面,即员工怎样做他的工作。

第二,判断问题。在纠正不良工作习惯之前,你需要先指出问题所在。假如员工的不良工作习惯导致以下四种情况,你就须予纠正:一是影响员工自己的工作表现:这是最常见的情况,也是最容易察觉出来的。二是影响其他员工的工作表现:一些工作习惯会使人分心,阻碍其他员工工作。这些不良的工作习惯是比较容易察觉的到的,因为当这些情况出现的时候,受影响的员工便会向你投诉。三是违反任职机构的政策或工作程序:你任职的机构已经订下一些规则,为员工确立工作的依据和办事的原则。四是惹人反感,再不能置之不理:在这种情况下,你需要运用各人的判断力和洞悉力,这大概是最难以处理的一种不良工作习惯。

第三,改善习惯带来好处。改正不良的工作习惯,可以为你自己、其他员工、你的工作小组及整个机构带来好处。最重要的还在于可以提高工作小组的士气,其他员工不因个别员工的不良工作习惯,而加重自己工作负担。在改正不良的工作习惯后,工作小组便更加精神振奋,工作环境更合意、更舒适、而且更安全。

第四,观察情况采取行动。要讨论不良工作习惯,对你和下属都不是一件愉快的事情。差不多每个人都有自己特殊习惯或独特工作方式,也许会使你或其他员工感到不满。所以你要预先决定是否值得提出来讨论。还要问问自己:“如果员工不改善以前工作习惯,我是否会采取纪律处分,而这处分又符合公司的政策和程序吗?”如果你的答案是“否定”的话,那就最好不要提出来讨论,尽力去适应员工的这种工作方式好了。

第五,维持明确的目的。在讨论如何改善员工的工作习惯时,其中一个主要目的,就是要员工明白他必须改正不良的工作习惯。研究报告显示,大部分员工都想把工作做好,而且也希望旁人觉得他能够胜任,尤其是在上司的眼中是这样。当然你知道他想把工作做好。你要保持友好的讨论气氛,这对于讨论的成败十分重要。假如员工是在被迫的情况下去改变工作习惯,他稍候会把不满的情绪宣泄出来,这就会更加难以收拾。

第六,采纳员工的意见。要员工改善自己的工作习惯,其中一个最佳的方法,就是请员工提出意见。就算员工提出的方法并非是你所希望的办法,也不妨试一试,看看是否可行。如果问题是发生在员工身上,解决方法也应该由员工自己想出来。尽可能采纳员工的提议,因为这显示出你重视他的意见。这样可以加强员工的自信,使他更投入解决问题。你也应协助员工把提议付诸实行。以表现出你的确是支持员工去改善工作习惯,并增强了员工的自信心。

不要过度纵容下属

管理是一种严肃的爱。

——西洛斯·梅考克(美国国际农机商用公司董事长)

在当今的企业管理中,很多人都提倡管理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提倡把员工摆在主体的地位上来考虑,尊重他们的人格,体察他们的性情,重用他们的能力。但这绝不意味着以情感代替原则,以理解取消制度,因为这样只能纵容下属不合理的欲望和行为产生。作为一个管理者,我们提倡对下属多宽容,少苛责,但是,也不能宽容得过了头,变成了姑息养奸。姑息养奸不但不能让下属对你服服帖帖,反而会让你威风扫地!

有的管理者想通过降低标准这一招来赢得下属的支持,殊不知,这种办法会让那些多事的员工得寸进尺,降低标准说到底这是一种纵容下属的行为。其实这类管理者不知道的是,他们用这种方式带出来的下属往往脆弱不堪、难当重任。因为,在他们的慈善心肠面前与不断降低的要求之下,部门的效率和业绩早已经与预订的目标相去甚远了。怎样才能建立一个强有力的团队呢,管理者还是要对下属在制度上做一些约束,比如说:

严格要求下属。那些惯于纵容下属的经理,在平时必然也不会对下属予以严格的要求。我们知道,严师才能出高徒,同样的道理,严格要求的管理者,才能带出一批能征善战的下属。有时候,管理者看似对下属宽容,实际上却不利于他们的成长。

古希腊神话传说中,有一位名为阿吉里斯的英雄,他有着超乎常人的神力和刀枪不入的强悍肉体。他在激烈的特洛伊之战中几乎无往不胜,取得了赫赫战功。但就在阿吉里斯即将攻占特洛伊城取得胜利之际,他的对手太阳神阿波罗却悄悄地一箭射中了阿吉里斯,在一声悲凉的哀鸣中,强大的阿吉里斯竟然就此倒下去了,再也没有起来。原来,太阳神阿波罗的那支箭射中了阿吉里斯的脚后跟,而这里恰恰是他全身唯一的弱点,只有他的父母和天上的神才知道这个秘密。以前,在他还是婴儿的时候,他的母亲——海洋女神特提斯,为了表达对儿子的疼爱,就经常捏着他的右脚后跟,把他浸在神奇的斯堤克斯河中,被河水浸过的身体变得刀枪不入,近乎于神。可那个被母亲捏着的脚后跟却由于浸不到水,而成了阿吉里斯全身唯一的弱点。

这则寓言所揭示的道理,同样适用于上级对下属的管理上,对下属的缺点和一时难以完成的任务,千万不能轻易降低要求,那样只会使下属的弱项变得更弱,也不利于他们的进一步发展,甚至会为其留下重大隐患。对下属进行严格要求,才是对他们的爱。

不要容忍下属的过分要求。作为领导,难免会面对下属的种种要求,其中有些是合理的,但有些则令人难以接受。而且有的下属自恃与领导关系良好,经常提出一些过分的要求,作为领导一定要严词拒绝,即使以前曾经答应过。此时也要能够明察秋毫,不要不经过思考就去答应,否则一旦到时无法兑现,难免会遭到下属的非议。而且,即使答应了下属的过分要求,也难免留下纵容下属的嫌疑。此外,在现实工作中,有些喜欢表现自己的下属,却苦无机会,于是便会找机会发牢骚,或向领导提出无理的要求,来找上司的麻烦。对这类下属,领导则要给他一点警告,不可让他肆无忌惮。过分容忍下属,将会自食其果,这是领导工作中铁的教训。

不要被下属牵着鼻子走。那些纵容下属的上级大都比较软弱,对于他人的要求只会说“是是是,好好好”。他们在驾驭下属方面往往太欠缺“强硬”,他们对下属的要求有求必应,即使心里不愿意接受,嘴上也不会拒绝。他们或因为软弱,或因为爱面子,或因为菩萨心肠,最后弄得自己这个上级反倒被下属牵着鼻子走。托尔斯泰教学生打猎时,先教他们如何驾驭马,“如果马走斜道而不肯回来,你们把缰绳向它偏的那边拉,让马转个弯正面回来,所以那匹马始终都不知道——究竟是自己斜着行,还是骑马者拉着它向那边走。当你促使马朝着你想要去的方向走时,你便是马的主人了。”对于团队管理者,这是一个很好的借鉴。因为骑马者总是不免要做一个专横者,否则将难以驯服马。作为企业管理者,要记得千万别使自己成为一匹让下属牵着鼻子走的马。在管理下属方面,管理者应该“强硬”一些,主动一些,不要对下属的要求有求必应,不要被他们牵着鼻子走。

日本的松下幸之助认为,有些人不需要别人的监督和责骂,就能自觉地做好工作,严守制度,不出差错;但是大多数的人都是好逸恶劳,喜欢挑轻松的工作,捡便宜的事情,只有别人在后头常常督促,给他压力,才会谨慎做事。

同类推荐
  • 剖开成功的洋葱

    剖开成功的洋葱

    策划的现实要求是我们需要发展,我们要做得更好;策划的理论基础是对社会及其构成因素的发展规律或逻辑的充分了解或掌握。如果具备了这两个条件,那就不要犹豫,开始策划吧——一个新的世界会在策划中诞生!
  • 世界500强企业顶尖营销法则

    世界500强企业顶尖营销法则

    500强用的营销法则对于眼下的企业不无借鉴之处。惟有出奇制胜的营销法则才能弥补企业竞争优势的不足。营销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很难说哪种营销法则是最好的,但是最佳的一定是投入产出比最高的那种方式。成功的企业必然有成功的独特之处,这也许是成功的企业文化,也许是成功的管理理念,也许是成功的产品等。本书通过对宝马、通用汽车、希尔顿、伊莱克斯、百事可乐、宝洁公司、米其林等世界500企业的成功之路回顾、前车可鉴进行了详实的阐述。并对其精彩案例进行了叙述和深度点评。
  • 联想风云三十年

    联想风云三十年

    “以柳传志为师,以联想为镜”是众多中国企业一直追求的梦想与目标。《联想风云三十年》通过透视以联想为代表的中国式企业三十年兴衰历史,给大家一个更广阔的思考空间。本书并总结了联想发展过程中所经历的经验和教训,是一部最能让我们领悟企业经营得失的教科书。
  • 管理基本功

    管理基本功

    本书主要学习关于管理知识的内容。管理知识的学习过程将不会象我们阅读任何一部文艺作品那样的轻松或者有任何闲情雅致的感觉。只有当你真正地用心去体会,去学习,并且真正了解坚持的含义,你才能够在这一领域有所成就。
  • 巴菲特的投资智慧

    巴菲特的投资智慧

    本书摘录了巴菲特本人致股东函以及其他一些演讲中的观点,让读者全面系统地了解巴菲特的投资理论,同时,书中设有“活学活用”内容,通过生动的例子,全面准确地分析了巴菲特的观点,帮助读者更好地把握巴菲特投资精髓。相信读者在阅读完《巴菲特的投资智慧》之后,会对股神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为自己以后的投资生涯增添更多的智慧与策略,以便更好地在股市中遨游。
热门推荐
  • 科技新潮(走进科学)

    科技新潮(走进科学)

    本套书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当今世界各种各样的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集知识性、趣味性、新奇性、疑问性与科普性于一体,深入浅出,生动可读,通俗易懂,目的是使广大读者在兴味盎然地领略世界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的同时,能够加深思考,启迪智慧,开阔视野,增加知识,能够正确了解和认识这个世界,激发求知的欲望和探索的精神,激起热爱科学和追求科学的热情,不断掌握开启人类世界的金钥匙,不断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使我们真正成为人类社会的主人。
  • 报酬

    报酬

    突然之间他已置身旅途之中。喷气发动机发出柔和的嗡嗡声。他正身处一艘小型的私人火箭式快艇里,于午后的城市上空,悠闲地飞行。“噢!”他从座位上坐起来,挠了挠头。旁边的伊尔·莱斯瑞克正紧紧盯着他,眼睛发亮。“感觉好些了?”“我们在哪儿?”詹宁斯晃了晃脑袋,努力让脑子清醒过来。“或者应该换个问法。”他已经看出现在不再是晚秋时节,而是春天。快艇下面是绿油油的原野。他记得的最后一件事,是自己正和莱斯瑞克一起步入一架电梯,那是在秋天,纽约。“是的,”莱斯瑞克说,“差不多过去两年了。你将发现很多事情已经发生了变化。
  • 花儿与少年

    花儿与少年

    徐晚江,小说的主人公,一个在物质与精神的漩涡中挣扎的女人。她和丈夫同为军区舞蹈演员,虽然贫苦但却是幸福的一对,为了让一家人过上像样的生活,她与丈夫商量离了婚,嫁给了偶遇中结识的、有钱的美国老男人,十多年间,她不动声色地挣钱把丈夫和孩子都移民到了美国,在潜意识中他们期望攒钱买上自己的房子然后踢开老男人,过上属于自己的物质富裕的生活。但是,事实上他们做不到,丈夫花光了妻子的钱却投资失败了,只好失落地回国了。而晚江却得继续在绝望中煎熬,为了女儿或者她自己也不知道的什么。
  • 强势回归:总裁求放过

    强势回归:总裁求放过

    家道中落,她被养父所卖,成为霸道总裁前女友的替身。自从住进别墅,风波不断,让她受尽苦楚。受苦她聂小柔没有怨言,谁让她爱上了叶枫呢?可为什么她的付出永远换不来他的真心。他说:“我不会承认这个孩子,劝你还是别用这个孩子来牵制我。”她反驳:“叶枫,你不是人,我从没想过要牵制你,只希望能保住孩子。”他愤怒:“我不介意亲手杀了这个孩子。”她心灰意冷,带着孩子逃跑。
  • 禅是一种人生态度

    禅是一种人生态度

    世间的人或为物所累,追求物质,追求事业的广大;或为情所困,忙忙碌碌,却不知道我们活着的终极目标是为了什么。我们以为,拥有自己想要的就会快乐。但是,正是这些过多的欲望,使我们离快乐越来越远。为何不停下脚步,阅读《禅是一种人生态度》,给自己的心灵一个修禅打坐的时间,看看禅能带给我们什么…… 禅能带给我们一种真正积极的人生态度,一种大无畏的生命勇气,一种看穿迷雾直透本质的眼光。禅能给我们提供智慧,解决我们内心的烦恼,把我们迷失的生活转变为觉悟的生活,把我们平淡的生活转变为艺术的生活,把我们染污的生活转变为清净的生活,让我们在无常的岁月里,活出充实自在的人生。
  • 解除篇

    解除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重生之古代农家生活

    重生之古代农家生活

    林舒重生在了同名同姓的村妇身上,睁眼面对的就是三餐不继的窘境。至于丈夫生死不明,孩子不是自己的,这些都不在林舒的考虑范围之内,当务之急就是要先找到吃的,填饱自己的肚子。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前世不过用来消遣的游戏竟然也随着而来。且看林舒如何求得生存,带着两个包子找到自己亲爹。
  • 范思哲香水

    范思哲香水

    本故事集里的《如夫人》,其结局是读者如何也想象不到且接受不了的。但是在阿福的娓娓道来中,却是自然而然,没有丝毫突兀之嫌。《飞天》杂志陈德宏主编曾撰文评述本故事中的三位不同女性的奇妙设置“作品写了三个如夫人,命运一个比一个悲惨……何以如此?没有答案,惟有悬念。这种设置不单使悬念在故事情节上有丰富层次,而且在人物心理上有斑斓色彩。令人击节的是,这种设置及其铺排,居然从容不迫,冷静克制,浑然以文字将情节、意象和思想融为一体。
  • 世界军事百科之现代空战

    世界军事百科之现代空战

    军事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强大和稳定的象征,在国家生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全面而系统地掌握军事知识,是我们每一个人光荣的责任和义务,也是我们进行国防教育的主要内容。
  • 大杂院

    大杂院

    本书以改革开放为时代背景,以主人公常姮为主线,讲述了豫东某小城一个大杂院中形形色色的小人物的故事,呈现了基层群众的生活状况,反映了不同观念之间的碰撞,体现了改革开放初期不同的人对改革开放的不同理解,以及人们在新的时代环境中从无所适从到找到自己生活定位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