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36100000006

第6章 至乐——事情可以不好,心情必须不错(1)

我有一次听周国平老师的讲座,非常受益,他说:做自己快乐的事,并用这件事养活自己;第二,和让自己快乐的人在一起,并让这些人快乐。他说出了积极心理学里两个很重要的让我们幸福的方面,一是实现自己的价值并得到认可;二是健康良好的社会关系。在积极心理学里认为,积极幸福生活有三个方面,一是优势投入;二是快乐;三是意义。如果一件事情对你和你周围的人有价值,你就会体会到幸福,就会发挥优势。优势有一个重要的特点是,发挥了就会满足,而你的快乐会带给别人利益。我们每个人都经常迷惑,人在这个世界上的价值是什么。不要问这个世界需要什么,而问什么能给你生命力,因为这个世界需要有生命力的人,我希望大家都能成为这样的人。

——汪冰(北京大学精神卫生博士)

抛却名利自逍遥

所谓逍遥,不是四处乱潇洒,而是让心灵进入到一种自由和快乐的状态中去,忘记那些难以忘记的烦恼。只要做到了这一点,你将会时时觉得自己始终是轻松和坦然的。

——叶舟

清朝的乾隆皇帝生性奢侈,在位期间曾多次打着访查民情的幌子下江南游乐,每次都在万人以上。有一次,乾隆途经镇江金山寺,指着长江中浩若星辰的往来船只,问身旁的金山寺住持法磐:“长江中船只来来往往,这么繁华,一天到底要过多少条船啊?”法磐答道:“两条而已。”乾隆大奇:“怎么会只有两条?”法磐微微一笑:“一条曰名,一条曰利。整个长江中来往的无非就是这两条船。”

法磐可谓一语道破天机:人活在世界上,无论贫穷富贵,穷达逆顺,都免不了与名利打交道。在以往,人们对名利讳莫如深,仿佛一提名利,人立即变得俗不可耐。其实我们没必要视名利为洪水猛兽,也没必要犹抱琵琶半遮面,因为现实生活中根本没有人能绝对逃离名与利,关键在于我们把名利看得太重,为其所累。

世人大都知道名利乃身外之物,却很少人能真正看透名利。“世人都说神仙好,惟有金银忘不了”,这是《红楼梦》的开篇偈语,似乎在诉说繁华锦绣里的公案,又像在告诫人们名利世界的冷冷暖暖:名利虽是身外之物,却最是累人。凡是把名利看得很重的人,必将被名利所困。

唐代宰相元载,生性贪婪,目无君上,他伏诛后,居然从其家中起出了八百石胡椒!真是世界贪污史上最具黑色幽默意味的记录。设若元载不死,他将用多少辈子的时光吃完这八百石胡椒?也许只有在刽子手举起屠刀那一刹那,这位元大人才明白,无论他对胡椒有多么热爱,他也不可能将任何一颗胡椒留到来生。

人生往往如此:拥有的越多越不知足,烦恼也就越多。因为万事万物本来就随着因缘变化而变化,而世人却总是试图牢牢把握它,让它不变,让它永恒,当然变也可以,但得变得更好才满意,于是烦恼无穷无尽。

国学大师季羡林曾经在文中写道:“中国有一句老话:‘知足常乐。’为大家所遵奉。什么叫‘知足’呢?还是先查一下字典吧。《现代汉语词典》说:知足,满足于已经得到的(指生活、愿望等)。如果每个人都能满足于已经得到的东西,则社会必能安定,天下必能太平,这个道理是显而易见的。可是社会上总会有一些人不安分守己,癞蛤蟆想吃天鹅肉。这样的人往往要栽大跟头的。对他们来说,‘知足常乐’这句话就成了灵丹妙药。”

对普通人来说,重利过于重名。现代人常说:“钱不是万能的,但是没有钱却万万不能!”诚然,金钱是我们人生追求的一部分,也是我们实现个人价值的具体体现之一,但金钱是一把双刃剑。一个人如果把金钱看得太重,就会让物质欲望、本能需求恣意膨胀。金钱有时也能使人产生进取的动力,但必须明白,只有超越金钱,才能不断取得成绩。古今中外,为了生命的自由潇洒,不少智者都懂得与金钱保持距离。

《庄子》中记载了两个小故事:

楚威王派使者请庄子出任相国,庄子却对来人说,我听说楚地有一只神龟,死后用箱子装着,用毛巾包着,供在高堂之上。你想这神龟是愿意死后留下骨头被烧香供拜,还是宁愿自由自在地活在泥塘里呢?

某人靠着“本事”得到了宋王奖的车,不久又得到了秦王奖的车,这人便在庄子面前夸耀:我这人受穷的能力不行,但让诸侯奖赏我几十辆车马,还是不难做到的。庄子立即回敬道:我听说秦王让人给他舔痔疮,舔一下可得五辆车,舔的位置越低,得车越多,你难道是给秦王舔痔疮么?

庄子是不是太刻薄了呢?或许,然而对那些没有正常人格、整天只知投机钻营的人,这种刻薄不也很令人痛快淋漓么!

后来,庄子还曾经为楚王举过一例:那些被圈养用来祭祖的牛,平日吃的都是上等的饲料,祭扫当天还披红挂彩,可谓荣耀至极,直到血染利刃,方知大限已到;相对而言,林间的野鹤平日必须辛苦地寻找食物,然而却能自由自在地过着安全无虑的生活。我们从中不难发现,庄子的一生正如同那逍遥的野鹤一般,而平日过着养尊处优日子的人们很可能就是那受人牵制、随时待宰的牛吗?因此我们要想过快乐逍遥的生活,就必须在认知上先有所体悟,而后借着淡泊、宁静、割舍、忘却的修养功夫,彻底把自己从名缰利索中解救出来,那么,人生无处不是逍遥乐土。

禅宗也有一则类似的公案:

古时有个秀才,经常去附近的寺庙找禅师论道。

有一天,二人刚刚见面,秀才劈头就问:“何来团团转?”

禅师张嘴就答:“皆因绳未断。”

秀才惊得张大嘴巴,说:“禅师如何得知?前日我在村中见一头水牛被绳子穿了鼻子,缠在树上,这头牛想离开树到草地上吃草,谁知它转过来转过去就是不得脱身,非常有趣。我以为禅师没看见,肯定答不出来,谁知禅师出口就答对了。”

禅师微微一笑,说:“施主问的是相,我答的是理。你问的是牛被绳缚不得解脱,我答的是心被功名利禄纠缠难以超脱。”

风筝不能高飞,在于绳未断;烈马不能奔驰,在于绳未断;水牛吃不到草,在于绳未断;凡夫俗子郁闷,身居高位者不爽,六道众生循环,争论、是非、欢喜、悲伤……都是因为绳未断。有首歌唱得好:“我想去桂林啊,我想去桂林,可惜有时间的时候我却没有钱,可惜有了钱的时候我却没时间……”是真的没时间吗?不是,是所有的时间都用来赚钱了。当然,不让人赚钱说不过去,我们要说的不过是——不要把追求建立在压抑本性上,不要把人生的一切都让位于名利。

不开心是因为你计较得太多

现在我们中国人的容忍水平,看了真让人气短。在公共汽车上,挤挤碰碰是常见的现象。如果碰了或者踩了别人,连忙说一声:“对不起!”就能够化干戈为玉帛。然而有不少人连“对不起”都不会说了,于是就相吵相骂,甚至于扭打,甚至打得头破血流。我们这个伟大的民族怎么竟变成了这个样子!

——季羡林

让我们读一则故事:

有一次,亚历山大大帝单人独骑去乡下了解民情。他走来走去,最后迷了路。这时,他看见一家商店门口站着一个军人,便走上前去问道:“朋友,你能告诉我回××客栈的路吗?”

军人嘴上叼着一只大烟斗,头一扭,高傲地把身穿普通衣服的亚历山大上下打量了一番,傲慢地答道:“朝右走!”

“谢谢!”亚历山大又问,“请问离客栈还有多远?”

“一英里。”军人生硬地回答,并瞥了他一眼。

亚历山大抽身道别,刚走出几步又停住了,他转回来微笑着说:“请原谅,我可以再问你一个问题吗?如果你允许我问的话,请问你的军衔是什么?”

军人猛吸了一口烟说:“猜嘛。”

亚历山大风趣地说:“中尉?”

军人的嘴唇不屑地动了一下,意思是说不止中尉。

“上尉?”

军人摆出一副很了不起的样子说:“还要高些。”

“那么,你是少校?”

“是的!”军人高傲地回答完,转过身来,摆出对下级说话的高贵神气,问道:“假如你不介意,请问你是什么官?”

亚历山大乐呵呵地回答:“你猜!”

“中尉?”

“不是。”

“上尉?”

“也不是!”

军人不由得走近了些,仔细看了看亚历山大,说:“那么你也是少校?”

“继续猜!”

军人取下烟斗,用十分尊敬的语气低声询问:“那么,你是部长或将军?”

“快猜着了。”

“殿……殿下……是陆军元帅吗?”军人结结巴巴地说。

“我的少校,再猜一次吧!”

“皇帝陛下!”军人的烟斗从手中一下子掉到了地上,猛地跪在亚历山大面前,忙不迭地喊道:“陛下,饶恕我!陛下,饶恕我!”

“饶恕你什么?朋友。”亚历山大笑着说,“你又没有伤害我。我向你问路,你告诉了我,我还应该谢谢你呢!”

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是宽容吗?也是,也不是。生活中,很多人之所以过得不开心,就在于他们过于计较别人对自己的态度。很多人都没有亚历山大那么高的地位,但却比亚历山大还难以伺候。男朋友接她晚了半分钟,生气;同事跟她开句玩笑,生气;老妈没做她最喜欢吃的菜,生气;路人多看了她两眼,生气;自己不小心摔了一跤,也生气——这路怎么没人修修呢?

同类推荐
  • 找到你成功的运气

    找到你成功的运气

    运气并不是多么神秘莫测,也不像许多人想象的那样不可捉摸。它只不过是一个喜欢捉迷藏的淘气小精灵。你必须知道如何寻找它、捕捉它、等待它,知道投其所好,才能揭开它的本来面目,看到它对你灿烂的微笑,最终俘获其心。
  • 标准的礼仪规范

    标准的礼仪规范

    交谈是人们传递信息和感情、彼此增进了解和友谊的一种方式,是一种有来有往、相互交流思想情感的双边或多边活动,同时,交谈也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活动,它可以使你增长知识、开阔眼界、陶冶情操、愉悦心灵。
  • 改变:用新的自我缔造新的生活

    改变:用新的自我缔造新的生活

    书中讲了很多方面的重新塑造,要想改变你的人生,你无须改变书里所谈到的一切,只要你能改变其中一部分,你整个人生就会有很大的改变。譬如说,只要改变你的习惯,培养好习惯,就找到了好方法,好方法能改变你的人生;只要改变你的心态,塑造积极的心态,保持振奋、积极的精神,这种精神就会给你力量,这种力量也能改变你的人生。
  • 提高青少年思考能力的35种方法

    提高青少年思考能力的35种方法

    思维决定着一个人的行为,决定着一个人的学习、工作和处世的态度,决定着一个人的前途和命运,决定着你我的成败!本书结合现实生活,向青少年朋友介绍了35种实用的思维方法,通过科学的分析和生动的故事案例,帮你解读思维的本质,让正确的思维方法为你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导航。
  • 瞬间一眼看透人心

    瞬间一眼看透人心

    具有一眼看透人心的本领,就意味着你可以在瞬息之间,一眼看透周围发生的人与事,看清一个人的真伪,洞察其内心深处潜藏的玄机。能以不变应万变,顺利地窥探出情绪变化的温差,辨别出气色蕴藏的内涵,使你在人生的旅途上左右逢源;具有一眼看透人心的本领,就可以看透他人的长短优劣,辨人于弹指之间,察其心而知其人,现人于咫尺之内,识其言而审其本,做人做事抢占先机,把主动权牢牢地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热门推荐
  • 向氏春秋

    向氏春秋

    曾几何时,她是世家千金。他是官家子弟。身处皆是达官显贵,年少单纯却抵不过岁月磨砺。终成回首:“忆得当年宅第深,京都街头任来去。回头来时巷依旧,只剩天涯人断肠。”当年事,不堪回首。不是不堪回首,只是,回首时却发现,自己再也回不去了。如今那些人和事都变更的让人感觉时光如梭,岁月却不静好。经历这许多,只得二不过:“最美不过红颜初,最忆不过少年时”
  • 仙尘

    仙尘

    从凡尘征战到仙路纷争,以至到超越诸天,本书以托钵僧和李诗剑二人的修仙历程为主线,串联起众多修仙者的故事,月有阴晴圆缺,仙有悲欢离合。仙情如世情,仙尘似红尘。主线之外,另设副线,有大纲不套老路,妙想之处,真情文字,是为可观。
  • 霸爱:恋上温柔女总裁

    霸爱:恋上温柔女总裁

    在国外留学的蓝舒娴回国继承家族事业,因为年轻被公司的人瞧不起,她不得不努力学习熟悉公司业务。为了缓解压力,她决定去旅行,遇到了一个叫做夏鸿的男人。爱情有时候就是缘分来决定的,蓝舒娴没想到,意外相遇的两个人,竟然可以走进婚姻的殿堂……
  • 混在敌人内部的那些年

    混在敌人内部的那些年

    当大剑从手上滑落的那一刻,申不欢以为自己会和那些曾经的战友一样,彻底消散在这世间。但他并没有,上天和他开了个玩笑,让他重生到了新生开启前,并且还认识了赫尔斯,这个入侵地球的统帅
  • 毓老师说庄子

    毓老师说庄子

    清朝礼亲王代善裔孙、末代皇帝溥仪伴读、近代传奇人物毓老师,口授心传的私家国学。《毓老师说庄子》名为《庄子》,实则以《内篇》七章及《天下篇》为主,系毓老师于1978年-1979年讲述,以录音整理而成,最能保持毓老师讲学之原汁原味。择重点解说,意在以古人智慧启发今人之智慧,强调其致用之道术,即内在身心灵的修养和外在管理人事物的学问。《毓老师说庄子》,融通儒道,依内圣外王之旨解读庄子言外之意,以《庄子》为治世之书,一洗其为衰世之书及庄子逃世之名。
  • 总裁大人,请离婚!

    总裁大人,请离婚!

    【推荐新书《老公是我的黑粉》】五年婚姻浓情蜜意,她为他殚精竭虑,夙兴夜寐,到最后却不甘心的惨死。一朝重生,她一纸离婚甩到他面前,“离婚!”“好!”男人怒极拍桌,给秘书打了个电话。五分钟后,商裳手机收到条来信“夜煜,你疯了!干嘛把所有资产转到我名下?!”男人装可怜的扯开领带,“老婆,现在我身无分文了,求收留。”靠之~!谁能告诉她,为什么重生后这货变的跟另一个人似的!(本文是双重生文,当重生女主遇见重生男主,冷漠男变暖忠犬,前世你对我爱答不理,今世男主要开启漫长的追妻爱妻无下限宠妻之路)
  • 密林中

    密林中

    21世纪初的上海,二十岁的阳阳觉得自己与周围的一切格格不入,她在地下文学论坛、里弄咖啡馆与边缘音乐会里寻找着同类。十年过去,大部分的文艺青年被无益的幻觉耗干,生活一路走向沉闷,也有少部分人获得了命运的垂青,获得了世俗的成功。从什么时候开始,人生于阳阳而言更像是漫游在黑漆漆的密林,不再期望能遇见另一位伙伴。她曾深刻地爱过一个浑然天成的天才,也在最迷惘失落时陷入与一个已成名中年作家的关系。然而她并不想成为谁的女友,她想成为的是艺术家本人——单独地,直接地,以正面强攻的姿态,面对整个外部世界……在这部小说中,周嘉宁以冷峻穿透的笔触,勾画出一幅21世纪初文学青年的精神流浪简史,独具一种忧郁气质。
  • 传世经典白话小说精编:神灵奇踪

    传世经典白话小说精编:神灵奇踪

    中国古代的白话小说,起源于隋唐时期出现的“说话”(即讲故事)和唐代佛教寺院的俗讲(讲宗教故事)。到宋代,城市经济繁荣,城市人口增加,适应...
  • 厉冰冰奋斗记

    厉冰冰奋斗记

    厉冰冰,一名18岁农家女孩,最开始是宾馆的临时工,通过努力,她转为正式编制;她读夜校,顺利考取了司法局的公务员资格;到司法局上班,她如鱼得水,很快就升任主一职,与上司及同事相处得无比融洽;当所有人觉得她会在仕途上大展拳脚时,她选择了去体制外,拥有自己股份的律师事务所
  • 个人管理学(第二版)

    个人管理学(第二版)

    《个人管理学(第2版)》首次从一门学科的角度提出了个人管理学的概念和体系架构,阐述了个人管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及研究个人管理学的意义,全景式地考察、论述了与人相关的论题,包括人的属性、人与人生的定义、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人的基础、管理方法、学业管理、职业管理、婚恋与家庭管理、社会关系管理、健康管理和总体管理。个人管理学是自我认识和自我管理之学,是每个人的必修课。由此可以明了人生,合理地规划人生,系统地、有效地管理自己的方方面面。《个人管理学(第2版)》对各类人员,特别是对职业人士和大学生、研究生有学习和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