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57700000006

第6章 秦汉(1)

一、概述

秦汉史是一个从秦朝到西汉、新朝和东汉的演进过程。秦、新都是短命王朝,仅存在10多年时间。西汉、东汉则是长命王朝,都延续200年时间。这前后440年的历史,可分为12个发展阶段。

秦朝15年的主要问题是巩固统一国家。秦始皇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政治体制,以君主专制为核心,以中央集权为特点,包括皇帝制度、公卿制度和郡县制度;制定了一系列政策:“使黔首自实田”,统一文字、货币和度量衡等;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迁移富豪落户关中,修筑万里长城,发兵进据岭南地区,实行“焚书坑儒”等。这些制度、政策和措施尽管有利于巩固统一国家,但所处时代“攻守之势异”,国家控制力量还很有限,特别是秦末政治黑暗,各种矛盾日趋尖锐,引发大规模的社会动乱,加上六国贵族的极力反扑,导致秦朝迅速灭亡。

西汉王朝的历史,从公元前206年刘邦称帝,到公元8年王莽代汉,前后经历了214年。根据历史演进的情形,可以分为5个阶段:高祖吕后是创建稳定阶段,文景是恢复繁荣阶段,武帝是鼎盛时期,昭宣是持续发展阶段,元成哀平是腐朽败落时期。

秦朝灭亡以后,项羽、刘邦两个集团展开了争夺天下的楚汉战争,刘邦最终取得胜利,倚重开国功臣组成新的朝廷。“萧何次律令,韩信申军法,张苍为章程,叔孙通定礼仪”,从政治、经济、军事、法律、历法和礼仪等方面,为汉朝重建制度体系。为了应对民生凋敝的状况,解除异姓诸侯王和匈奴的威胁,刘邦颁布“复故爵田宅”令,相继诛杀韩信、彭越和英布等人,采纳刘敬的建议与匈奴“和亲”。这些制度和谋略的实施,使西汉王朝初步得到稳定。

从惠帝到景帝时期,先后经历了四次皇位更迭。当时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两个方面:恢复和发展社会经济,妥善处理朝廷与诸侯王的关系。为了解决前一个问题,汉朝廷实行“与民休息”政策,文帝、景帝多次颁布诏令,鼓励发展农业生产,实行“十五税一”、“三十税一”或免除农业税,切实减轻农民负担,改善人民生活环境。为了解决后一个问题,贾谊提出“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的建议,晁错提出“削藩”的主张,尚未得到贯彻执行。直到吴楚七国叛乱失败,诸侯王势力受到削弱,中央集权才进一步加强,统一国家进一步巩固。

武帝在位时期,为了强化君主专制统治,调整国家权力结构,设立内朝以限制相权,设立刺史以监控郡守,设立察举以选拔官吏;颁布“推恩令”,进一步削弱诸侯王;实行盐铁官营、均输平准政策和算缗告缗措施,以增加国家财政收入;任用酷吏打击地方豪强势力;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而明确了统治思想。在当时政治经济条件下,武帝全力向外扩张,北伐匈奴,南定南越与西南夷,东征朝鲜,西通西域,扩大了西汉王朝的疆域。但是,长期的战争给国家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增加了人民的负担和苦难,加剧了各种社会矛盾。武帝晚年有鉴于此,果断地颁布轮台诏,适时改变治国方略,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到了昭帝时期,怎样评价前朝政治的问题摆在统治集团的面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霍光召开盐铁会议,围绕盐铁官营政策、汉朝廷与匈奴的关系、王道和霸道、重义和重利等问题,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辩论,藉此继续推行“轻徭薄赋,与民休息”政策,鼓励发展农业生产。宣帝恪守“霸王道杂之”的政治理念,注重选拔官吏和整顿吏治,同时致力于维护周边地区的秩序,设立西域都护以管理西域事务,接纳呼韩邪归附以分化匈奴势力。这都改善了汉朝的政治环境,增强了国家的综合实力,维持了汉朝的兴盛局面,被后世誉为“昭宣中兴”。

自从元帝开始,随着豪强势力的增长,土地兼并恶性膨胀,许多农民纷纷破产,沦为流民和奴婢,社会矛盾不断加深。面对这些重大问题,汉朝廷一筹莫展。只有哀帝时期,曾经提出“限田限奴婢”方案,也因为皇族、外戚、权臣的抵制,最终成为一纸空文。哀帝甚至偏信图谶,玩起“再受命”的把戏,实在是自欺欺人。由于皇权不断旁落,王氏外戚势力迅速滋长,王莽作为它的代表掌握朝政,最终取代汉朝统治。

新朝15年是一个阶段。为了应对严重的社会危机,开创一个新的政治局面,王莽竭力地进行改制,颁布“王田”“私属”法令,实行“五均”“六筦”政策,改变货币和职官制度,把周边少数民族称王者一律降格为侯。这些改制触动了贵族官僚地主的部分利益,加深了劳动人民的苦难,遭到了彻底的失败,随之爆发绿林赤眉起义,整个国家陷入混战局面。

东汉王朝的历史,从建武元年(25年)刘秀称帝,到延康元年(220年)汉献帝退位,前后经历了196年。根据历史演进的情形,也可以分为5个时期:光武是政权重建时期,明和是稳定发展阶段,安顺是急剧转折时期,桓灵是衰颓败坏时期,献帝是名存实亡阶段。

东汉王朝建立初期,整个国家四分五裂。刘秀集团先取河北地区,与更始政权分庭抗礼;继而趁赤眉入关之际,出兵夺取长安和洛阳;继而扫平关东群雄,收取陇右和河西地区;最后消灭公孙述集团,实现统一的政治局面。为了恢复统治秩序,刘秀以“柔道”治天下,“退功臣而进文吏”,扩大尚书台的职权,削减诸侯王的封地,进一步加强君主专制,同时屡次颁布诏令,安抚流民,释放奴婢,还接受南匈奴归附,使东汉王朝迅速稳定下来。

明帝即位以后,继续“遵奉建武制度”,对诸侯王恩威并施,对外戚严加防范,以行为“苛切”著称;章帝一改前朝作风,重视儒学教化的作用,以行为“宽容”闻名。到了和帝时期,东汉王朝内部政治稳定,社会经济不断发展,豪族田庄遍地兴起,在周边民族关系问题上,重新确立了对西域的统治,彻底解除了匈奴的威胁,从而达到了鼎盛阶段。不过,这一阶段也出现了一些严重问题:外戚专权与宦官封侯,成为东汉王朝衰败的先兆。

安帝、顺帝时期,由于空前严重的自然灾害所造成的巨大损失,持续不断的羌族暴动所带来的严峻挑战,统治集团的恶性内耗破坏了整个国家机器,加上前后几任皇帝的短命或无能,东汉王朝开始由盛转衰。值得注意的是,顺帝前期英才济济,朝廷上一度生气勃勃,改革选举制度以整肃吏治,重修太学以发展教育,甚至暂时平息了羌族暴动。只是这一振作的势头不够强劲,很快就被黑暗的朝政政治所湮没。

自从冲帝开始,梁氏外戚完全操纵朝廷,先后废立三个皇帝,不断铲除异己分子,培植私人势力,外戚专权达到顶峰。桓帝虽然利用宦官团伙,一举铲除了梁氏外戚,却又受制于宦官团伙。“五侯”不但假借皇权,在朝廷上作威作福,还到处安插亲戚,在地方上横行霸道,宦官专权达到极点。面对宦官专权,一些官僚士大夫挺身而出,揭露和抨击他们的丑恶行径,尽管代表正义的一面,却遭到朝廷的残酷打击,形成两次“党锢之祸”。到了这个时候,各种社会矛盾激化,国家陷入倾颓败坏的境地,终于爆发了黄巾大起义。

黄巾大起义爆发后,东汉王朝走向四分五裂,国家无法控制整个社会,各地军阀势力不断壮大。特别是经过董卓之乱,统一的政治局面已经不复存在,代之而起的是军阀割据。汉献帝作为一个傀儡皇帝,始终为别人所操纵,并不起多大政治作用。刘备、孙权两个政治集团的崛起,以及同曹操集团之间的较量,最终形成三国鼎立局面。

二、秦始皇

在中国古代史上,秦统一中国是一次伟大的转折。中国在秦统一之前,长期处于分封割据和贵族政治形态;在秦统一之后,转变成为君主专制和官僚政治形态。在这次历史转折过程中,秦始皇发挥了独特的作用,是一位举足轻重的关键人物。

秦始皇(公元前259—前210年),姓嬴,名政,秦昭襄王四十八年(前259年)出生于赵国首都邯郸(今河北邯郸)。他是秦昭襄王的曾孙、秦孝文王的孙子、秦庄襄王的儿子。秦庄襄王名叫子楚,早年被派到赵国做质子,结交了大商人吕不韦。吕不韦出于政治野心,认为子楚“奇货可居”,竟把他身边的赵姬献给了子楚。赵姬出身于邯郸豪家,为子楚生下嬴政。因为秦、赵是同一个祖先,嬴政也称赵政。后来,经过吕不韦的巧妙斡旋,子楚返回秦国。嬴政和赵姬仍留在赵国,又在邯郸生活了很长时间。秦孝文王元年(前250年),子楚当上太子之后,才把赵姬和嬴政接回秦国。秦孝文王在位三日而死,子楚继承王位,是为庄襄王。秦庄襄王在位时期,嬴政被立为太子,吕不韦担任相国,秦国已经十分强大,与战国七雄相比较,占据一国独强的优势。

秦庄襄王三年(前247年),秦庄襄王去世,嬴政继承王位,尊奉赵姬为太后,仍由吕不韦任相国。这时嬴政才13岁,还不能亲理朝政,所以,秦朝廷由吕不韦把持。吕不韦既掌管朝政,时常与赵太后偷情。但见嬴政日渐长大,吕不韦害怕丑事败露,想离开赵太后,却又怕太后怨恨,就把嫪毐推荐给太后。嫪毐假装宦者,进宫陪侍赵太后,深得太后的欢心,竟被封为长信侯,与太后生下两个孩子,还以王父自居。此时,秦国统治集团内部存在着三股政治势力:嬴政虽然贵为国王,尚未掌握实际权力,只是一个傀儡君主;吕不韦担任相国,又被嬴政尊称为“仲父”,掌管着朝廷事务,还广泛地招贤纳士,拥有门客数千人;嫪毐依傍赵太后,在后宫横行霸道,宫中之事无论大小,都由嫪毐决定。对于嬴政来说,这后两股势力的存在,是他亲理朝政的障碍。特别是嬴政长大成人之后,更是无法接受这一状况。因此,各派政治势力矛盾重重,正酝酿着一场政治风暴。

秦王政九年(前238年),嬴政住在雍城蕲年宫,接受给他举办的成人礼,开始佩戴王冠和宝剑,这标志着他已经长大成人,有能力亲理朝政了。而在此之前,有人告发嫪毐淫乱后宫,嬴政派人严查此事。嫪毐见大事不妙,就假借秦王玉玺和太后玺,公开发动叛乱,攻打蕲年宫、咸阳宫。嬴政立刻派兵镇压,很快扑灭了叛乱,嫪毐本人也被逮捕。嬴政下令处死嫪毐,把赵太后软禁起来。十年(前237年),受嫪毐事件的牵连,吕不韦被免除职务,迁居到他的封地。但凭着个人的威望,吕不韦没有消停下来,仍与各国使者交往频繁。十二年(前235年),嬴政写信斥责吕不韦,要把他流放蜀地,吕不韦惊恐自杀。在清除嫪毐、吕不韦之后,嬴政开始亲理朝政,任用尉缭、李斯、王翦等人,依靠强大的军事力量,采取由近及远、各个击破的战略,仅仅花费10年时间,就吞并了山东六国,完成了统一天下的大业,自称秦始皇。

链接:“皇帝”的由来

秦王政二十六年(前221年),山东六国刚被吞并,嬴政自恃功过五帝,地广三王,不愿沿用以往的名号,因而召集朝廷大臣,声称“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需要改换新的名号。丞相王绾、御史大夫冯劫、廷尉李斯等人援引“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建议使用“泰皇”称号(《史记·秦始皇本纪》)。嬴政对此并不满意,只采用一个“皇”字,加上一个“帝”字,自称为“始皇帝”,还规定把皇位传给子孙,后继者沿称二世、三世皇帝,以便传至万世。从此以后,“皇帝”成为历代最高统治者的名号。

在治理国家方面,秦始皇重视中央行政建制,设立丞相、御史大夫等高级职位,协助处理国家事务。丞相作为百官的首长,具体负责行政事务,包括参与朝政、主持朝议、封驳诏令、选用官吏、审计地方治绩等。御史大夫作为丞相的副手,主要负责监察百官,管理公文图册。秦朝未设太尉一职,秦始皇本人独揽军权。丞相、御史大夫之下设立诸卿,其中郎中令掌管宫殿门户,卫尉掌管宫门卫屯兵,中尉掌管京畿警卫,廷尉掌管司法事务,治粟内史掌管财政事务,少府掌管山海池泽之税和官府手工业制造以供给皇室,将作少府掌管修建宫室,典客掌管民族和外交事务,奉常掌管宗庙礼仪,宗正掌管皇室属籍,博士负责图书收藏。秦朝廷遇有重大问题,召集丞相、御史大夫与诸卿共同商议,由秦始皇亲自裁决。

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彻底废除分封制,全面实行郡县制。起初全国共有36个郡,随着对周边地区的拓展,后来增加到48个郡。每个郡设立郡守,负责管理本郡事务,另有郡尉掌管军事,郡监(监御史)掌管监察。郡下辖若干县,有万户以上者设令,万户以下者设长,令、长管理本县事务,另有县尉掌管军事,县丞掌管司法。郡、县长吏都由朝廷任免,由此加强了中央集权。

在经济制度方面,秦朝采取统一货币、度量衡的政策。废除以往的各种货币,统一货币为两等:黄金为上币,以镒(折合20两)为单位;铜钱为下币,以半两为单位,制作圆形方孔。金币供皇帝赏赐之用,铜币主要作为流通媒介。废除以往的各种度量衡器具,以商鞅变法时确定的度量衡制度为标准,制作统一的标准器具,推行到全国各地,并且定期进行检测,以保证度量衡器具符合法定标准。这些措施的实施,对于建立新的经济秩序,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在法律方面,秦朝根据实际需要,从以水德主运出发,把商鞅变法以来的各种律令加以补充、修订,构成一部比较完整的《秦律》,颁行于全国。1975年2月,在湖北云梦睡虎地出土的秦简,包括一大批法律条文,这些法律条文构成了秦朝法律的基本体系,主要是为了保护土地私有制,防止和镇压反秦势力,稳定秦王朝的统治秩序。

秦统一货币示意图

秦朝为适应统一国家的需要,也实行了新的文化政策。秦政府统一了文字,废除六国原有的文字,把整齐的小篆作为标准文字,把简化的隶书作为通用文字,在全国范围内使用。又把法家思想作为统治思想,特别重视法制建设,制定出各种国家法令,命各级官府和民众贯彻执行,把国家法令落到实处。秦始皇三十四年(前213年),根据丞相李斯的建议,秦始皇下令除《秦纪》,有关医药、卜筮、农桑的书籍和博士收藏的《诗》、《书》、诸子著述外,销毁所有私人藏书;私人谈论《诗》、《书》者,一律处以死刑。三十五年(前212年),因为一些方士、儒生私下散布不满言论,批评秦始皇的做法,秦始皇非常气愤,就派御史严加查办,并亲自划定460人,以妖言惑众的罪名,把他们坑杀于咸阳。这就是所谓的焚书坑儒。

秦统一文字示意图

同类推荐
  • 帝国星穹

    帝国星穹

    他是铜宫监牢的遗孤。他是百家圣贤的门徒。他是文采风流的策士。他是同仇敌忾的武夫。他是田里的农民、边关的将士,他是郡县的吏员、中枢的高官。他是帝国的皇帝,是历史的星穹中最亮的那一颗!
  • 金山、南洋与离散中国(东方历史评论 02)

    金山、南洋与离散中国(东方历史评论 02)

    《东方历史评论(第2辑)》以华人移民海外的历史为专题,展示从明末清初以来中国人向异域迁徙的苦乐心酸,这是一条充满荆棘、充满梦想的漫漫征途,从最初的单纯谋生、到追求财富、再到追求安全、追求荣耀,这不断变化的移民目的也折射出中国走向现代化的阵痛、曲折、辉煌与病症。同样,异域文明也在伴随着自身文化的自信与危机,交替贬低或抬高它们眼中的“中国形象”。《东方历史评论02》“影像”主题为“流水线上的青春”,选了一组车间女孩的照片,看看那些姑娘,即使工装也掩不住青春和美丽,伴随着她们美好的梦想,正在流水线上慢慢消逝。这1.5亿年轻人中最绝望的,已经从富士康工厂的楼顶一跃而下,作为对这个残酷时代的无声抗议。
  • 古埃及与阿拉伯历史纵横谈(世界历史纵横谈)

    古埃及与阿拉伯历史纵横谈(世界历史纵横谈)

    本套书用生动的文字, 再现了世界历史进程的恢弘画卷, 堪称一部贯通整个世界历史的简明百科全书, 串联起全部人类发展的瑰宝, 并以其光辉不朽的价值与流传恒久的魅力, 成就一部好读又好看的世界历史通俗读物, 具有很强的系统性、知识性和可读性, 不仅是广大读者学习世界历史知识的读物, 也是各级图书馆珍藏的版本。
  • 读历史就是读故事(世界卷)

    读历史就是读故事(世界卷)

    故事是历史的缩影,是文化的窗口,是窥探民族个性的镜子。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一桩桩真实的史事,都是祖宗留给我们宝贵的文化财富。本书是一本世界历史的通俗读本,以最简明的文字勾勒出世界史的轮廓,鲜活地呈现了世界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和风云人物。每个历史事件都以故事的形式呈现,将浩繁的世界历史深入浅出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融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使读者能够以轻松愉悦的心态最低限度地获取历史知识,汲取丰富的人生智慧,学会正确处理纷繁复杂事情的方法,从而踏上了成功之路。
  • 楚史传奇(北望长安系列丛书 )

    楚史传奇(北望长安系列丛书 )

    楚族是我国江汉流域的一个古老部族,是一个酷爱凤鸟并随时准备乘凤鸟飞去的民族。楚人的楚国曾是战国七雄之一,并且一度成为世界第一大国。它以海纳百川的胸怀接纳四方各族,创造了高度发达的楚文化。楚国灭亡后,楚人接受中原王朝的统治,加入到以华夏族为中心的民族融合大潮中,最终融化为汉民族。本书以楚族寻根之旅为主线,详细介绍了楚族这一别具一格的部族八百年的奋斗史及其融入中华大家庭的过程。
热门推荐
  • 一学就会做炒菜

    一学就会做炒菜

    《一学就会烹饪丛书》精选了近1500种美食的烹饪方法,制作简单,操作方便,内容实用,一学就会,是饮食男女应该了解的上选读本。
  • 将门遗孤之嫡女无罪

    将门遗孤之嫡女无罪

    削他,削!削!削!明明是贱男一枚,却喜欢装清冷,装可爱。抚宁侯嫡女乔凝性温婉、貌倾城、重情义,却碰到极品渣男。什么?渣男,“姑娘,你的唇好甜。”某女飞起一脚,踢中要害,让某男变太监。某男勾起唇角,捏住眼前巴掌大的小脸,欺身上前。想逃,也看她有没有那能耐。
  • 天种

    天种

    天启四千一百零七年。三宗避世不出,淡眼俯瞰赤芒。为的就是等到这人。因天而生之种,荡起大陆的逐鹿之战,就此拉开。启明之时,有人应运而生,最后却众叛亲离,人所不容,他又该如何选择,或者,这还是一个阴谋?...轻轻淡雾乱神楚楚青天人寒,幽幽白发乱世,茫茫尸海不尽。
  • 一纸桃花

    一纸桃花

    一段凄美的迷离的复仇故事,写的不是很真切,全靠自己体会。
  • 穿越:相公你好吗(全本)

    穿越:相公你好吗(全本)

    晏家幺女晏紫瞳,天性嗜睡,只打了个盹,被贪财的大姐和贪吃的二姐设计出卖。一觉穿越,荣升为半月王朝第二山庄的准二少夫人。第二山庄二少爷夜北溟答应娶她只为冷落她!真的吗?麻烦冷落得更彻底一些吧!最好这辈子老死不相往来。只是……她的如意算盘打得似乎不那么如意。PS:女主特异功能:一目十行,过目不忘。另,本文每个情节的安排都是有目的的,请亲不要以为是突然冒出来的情节,耐心点往下看哈……
  • 网王之无悔

    网王之无悔

    “重生一次,受众多伤害,终得如此结果。可曾后悔?”“不,我不悔。”真的不悔吗?那人望着红颜温柔、释然的微笑,恍然了。看来,她真的不悔。……刘红颜,一名普通的孤儿,她穿越到异界,人生重启,只为了能不悔此生,就算受伤,她依然滂沱前行。
  • 金融市场学

    金融市场学

    随着全民终身学习型社会的不断建立和完善,业余成人(网络)学历教育学生对教材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为了进一步提高成人(网络)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依据西南财经大学成人(网络)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成人学习的特点及规律,西南财经大学成人(网络)教育学院和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共同规划,依托学校各专业学院的骨干教师资源,致力于开发适合成人(网络)学历教育学生的高质量优秀系列规划教材。
  • 这就毕业了

    这就毕业了

    本以为还能一觉睡到下午,拍拍自己的上铺好友,一起再吃一顿饭。本以为吃过饭后应该去的地方是学校的小电影院或是图书馆。本以为凌晨三四点的星光永远不会孤单。可某一瞬间,我们忽然就过上了十点便酣睡、没有伙伴的,一个人的日子。一个人的梦里,他们很美好。一个人的生活,需要很勇敢。
  • 小寂寞

    小寂寞

    9篇散文,9个故事,9个女人,分别讲述了自己与寂寞相处的日子,有关爱情、亲情、友情,有关职业、未来和梦想。在纷繁杂芜的世界里,用深情流淌的文字刻画出对现世思索,苦楚中另见希望,欢笑中饱含热泪。
  • 英文爱藏:转个弯人生更开阔

    英文爱藏:转个弯人生更开阔

    学英语不再枯燥无味——吴文智编著的《转个弯人生更开阔》内文篇 目均取自国外最经典、最权威、最流行、最动人的篇章,中英双语,适于 诵读,提升阅读能力;学英语不再沉闷辛苦——优美的语言、深厚的情感 、地道的英文,让我们在阅读这些动人的绝美篇章时,不仅能够提升生活 质量,丰富人生内涵,更能够轻松提升英文领悟能力,体味英文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