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80000000012

第12章 汕尾:时光凝固的风景(组诗)

柳成荫

白石庵

百丈岩之上,听夕阳下坠,听南宋最后的一串马蹄声。

从汴州,到杭州;从江西,到远未开化的天涯海角,落红纷纷,鹤唳凄戚。

一个朝代的颓败,不仅是线装的叹息与哀伤,更是高耸的车鉴与启迪。

脱掉铠甲的公主,化为云岭的青灯。谛听着南海的诉说,凝望着来路的烟尘。

觉龙公主啊,在连天烽火中,愿你出家的结局不是一个虚幻的传说。

了结的已经静息,未了的,扯痛一片月下山水。

黎明洞

借你的一朵黎明,让我辨清镌文的斑驳。

海,退去了;沙,退去了。独留你在人世,作人心的秤,作正气的碑。

巨岩,层层叠叠,而错落奇巧。

是洞?是屋?

人,为何以洞为屋?

一盘石棋,似无语;一首残刻,似有言。

有鸟迹来,有明月来。勘透玄机的眼光,闲看“阃外光华”。

借你的一朵黎明,照我的路。

看不清世间的斑驳,看清你,鸥翅驮来的面容。

坎下城

金灿灿的油菜花烂漫一片,苍老的城郭坦然开放。曾经固若金汤的城池,一任鸢飞草长了。

倭寇的魅影已沉逝碧海,古时的水寨,渚化为扼险的坎下城。

依稀听见北伐的枪声,竟源于这小小城厢。猎猎大,斑斓多少仁人志士的梦想,挺拔多少血性男儿的腰板!

花木森森,碑刻林林。国父的铿锵一语,紧闭的城门,豁然洞开。一城的惊诧,满城的春色。

那门再也没有闭上,任城郭老去,任青苔漫泛。在一个美丽的黄昏,谁都可以望见:宽可跑马的城道,那是老农多么好的一块菜地啊!

埔上墩

与你惊喜邂逅,站名标着:麦兆汉神甫考古著述。

向你伸出拥抱的手,然而,我还是不敢想象,你鲜活在商朝阳光下的样子。

或许万物俱为初生的模样,婴孩的天格外湛蓝,婴孩的红海湾格外澄碧,而埔上墩还是挺秀的山峦。

静谧的古村落,炊烟袅袅。

可是,我只能在数千年尘埃覆盖之后,凝视你。我知道,那虔诚而懵懂的眼光,就是在凝视人类祖先的圣殿。

尽管眼前山河已改,一派荒凉。可我明明感到,你神秘气息的所在。

沙面上,一柄石斧,一枚石箭镞,一片菱纹陶。是谁制作?是谁用过?为何失去?……海风不断,涛声不息。埔上墩,南方的一个迷,你我身上的一个胎记。

龟龄岛

离开陆地,走向汪洋,“哗哗”入海的传说清晰可闻。

不必再追问你襁褓时的名字,自你独伫于无垠碧波,一种牵挂从此横亘两地。

情爱润透的褐土,长满碧绿的相思。

你怀抱的那口水井还在吗?你带走的九十九只白羊还好吗?神通广大的妈祖还陪伴着你吗?

相思越长越绿,泉水奔涌不绝,羊群生生不息,神秘的你向海洋深处伸出了洁白柔软的手臂,为来来往往的渔船挡出一湾宁静……斜晖下、薄雾里,舞于碧波的女儿啊,人们深情地凝视着你的美丽与神奇!

龟龄,龟龄,如电一样的千年万岁。

命名的那一天,便是天下父母祈愿永恒的开始!

同类推荐
  • 金三角风云

    金三角风云

    这是一部纪实文学作品,以翔实的资料介绍了泰国政府和警方剿灭金三角坤沙贩毒集团的艰难过程。神秘之域金三角,漫山遍野的罂粟花,却滋生罪恶与杀戮,这里曾经拥有一个“主人”——大毒枭坤沙,他的毒品帝国是如何建立,又是如何倾塌?全世界范围内的禁毒更是任重道远。本书详细地介绍了坤沙毒集团的起源发展,重点描写了泰国警方为了保护国家利益不惜一切代价同毒贩做斗争的决心和行动。
  • 火车头震荡:宜万铁路始末

    火车头震荡:宜万铁路始末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作为古蜀道中最艰险的南部通道,宜万铁路线上山高壁陡,河谷深切。岩溶、顺层、滑坡、断层破碎带和崩塌等不良地质现象分布广泛,是目前国内铁路中最困难、最复杂的铁路。作家赵瑜用感性的文字为读者展示了其中的惊叹、悲伤、感动和震撼。377公里的宜万铁路,足以惊天地泣鬼神!
  • 云游:徐志摩作品精选

    云游:徐志摩作品精选

    本书是感悟文学大师经典,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本套图书格调高雅,知识丰富,具有极强的可读性、权威性和系统性,非常适合广大读者阅读和收藏,也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装备陈列。
  • 记忆的痕迹

    记忆的痕迹

    本书主要包括记忆的刻盘、青春的回音、田园的蛙声、心灵的呓语和如歌的行板几部分。
  • 基层农村档案发见记

    基层农村档案发见记

    2012年岁末,受台湾中央研究院谢国兴先生之邀,我第三次来中研院进行学术访问。此次访问除参加由明清研究推动委员会举办的“十字路口的明清研究”座谈会为“规定动作”外,其余时间均属“自选动作”了。“朝读易一卦,时钞史数行”,如此闲适的学术之旅不仅使人感到摆脱喧嚣日常后的放松,而且似乎体味到了那种信马由缰思绪飞扬的内中自由。随谢先生一起去台南考察民俗、到位于台北市中心的诚品书店购书、再去台湾大学及台大周围数不清的小书店看看,再就是在中研院傅斯年图书馆、近代史所图书馆和档案馆查资料看书了。
热门推荐
  • 再见南斯拉夫

    再见南斯拉夫

    高中:许亦周喜欢赵允郗,只有许亦周知道大学:许亦周喜欢赵允郗,只有赵允郗不知道可是,不管是高中还是大学,赵允郗喜欢陆景修全世界都知道篮球鬼才许亦周VS黑哨裁判赵允郗许亦周:你,全世界无可替代赵允郗:你,全世界独一无二陆景修:你,全世界无出其右
  • 道枢

    道枢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舒勒的怪兽:一位父亲与他失语症女儿的漫长治疗旅程

    舒勒的怪兽:一位父亲与他失语症女儿的漫长治疗旅程

    《舒勒的怪兽》真实地讲述了一个有趣、感人的故事。它有关一个家庭,更确切地说,有关一个女孩。面对夺走她声音的怪兽,他们没有言弃,没有灰心。
  • 战狼寇

    战狼寇

    齐鲁长城,巍峨耸立。日寇来袭,野狼来欺,看我齐鲁豪杰,磨刀迎击。泰山余脉,章丘大地,烽烟四起,金家人掏狼窝、战贼寇、抗天灾,谱英雄传奇。章丘之南,垛庄山地,民众皆铁血御敌。金家儿郎,挥旗雄起,持枪卫国,谱英雄传奇。
  • 时间与昼1零境归来

    时间与昼1零境归来

    “未来的我们,会被时间遗忘吗?“拥有全世界又如何,我还是失去了你。”控制了时间,就握住了你的手……
  • 千界探索

    千界探索

    一个游戏,无数个世界,永恒的探索。抱有着极高探索欲望的方寸在偶然间发现了一款名为千界之旅的游戏,这样的一款号称能够给予玩家探索世界的乐趣的游戏使得他毫不犹豫的加入了其中。令他始料未及的是,这一个游戏,似乎不是那么简单...
  • 闪婚之宠妻无限

    闪婚之宠妻无限

    她梁依依是个大龄剩女,26岁,喜欢自由,不喜欢被人管束,觉得爱情是个麻烦的东西,而且会让人失去自由,也是这个原因导致她至今还是单身也没谈过一次恋爱;喜欢把自己打扮成发育不良的学生妹,这样可以让自己挡住不少的桃花以及麻烦。他占城是S市的天骄之子之一,33岁,长得帅气冷酷,但他觉得女人是个麻烦的东西,所以他不相信爱情,更不想结婚。可命运就是那么不可思议的,缘分更是无处不在的……男的问:“咳咳,请问你是梁小姐吗?是来相亲的吗?”女孩直接奔主题:“这次相亲,实在不相满我是被逼着来参加的,我不喜欢被束缚的感觉,喜欢自由。若你不是被逼着来的话,那么我就很抱歉了。”“咳咳,既然这样,我觉得你应该考虑一下我,这样你再也不必要逼着来相亲了。一、我事情很忙,没有什么时间陪你呆在一起。二、我不会背叛你,同样只要你做出对婚姻不利的事,我都不会管你,你还是自由着。”眼前这个女孩给自己的感觉还不错,不像其他的女孩子。既然她不想被人管束,喜欢自由,而自己也需要个老婆,来塞住奶奶跟妈妈的唠叨,不妨试试对方是否有兴趣,两人合作下也挺好。“你真的不束缚我,不管我?”“恩,身份证带了没,我们去领证吧。”…….
  • 真魔

    真魔

    “我容缺体术无敌,天才之资,为何不让我练气?!”星陨大陆,练体修气者为尊。炼体可拳碎星辰,脚踏星空;修气可气吞星宇,力拔六界!容缺,颜家天才少爷,体术无敌,可家族却始终不敢让他练气,只因……
  • 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孔子

    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孔子

    本书是人物传记故事。作者以生动的情节、丰富的史料,讲述了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孔子不平凡的一生。孔子少时家境贫寒,但在母亲的教育下,好学不倦。成年后做过小吏,50岁时担任高级官员,但因与统治者政见不合,离开家乡周游列国14年。晚年返回鲁国后主要从事教育活动和整理六艺。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影响了中国社会两千余年,在世界上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孔子被列为世界十大名人之一,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
  • Field Work

    Field Work

    At the centre of this collection, which includes groups of elegies and love poems, there is a short sonnet sequence which concentrates themes apparent elsewhere in the book: the individual's responsibility for his own choices, the artist's commitment to his vocation, the vulnerability of all in the face of circumstance and death. 'Throughout the volume Heaney's outstanding gifts, his eye, his ear, his understanding of the poetic language are on display - this is a book we cannot do without.' Martin Dodsworth, Guard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