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1200000044

第44章 药 议

世人用莽草,种类最多,有叶大如手掌者,有细叶者,有叶光厚坚脆可拉者,有柔软而薄者,有蔓生者,多是谬误。按《本草》:“若石南而叶稀,无花实。”今考木“若石南”,信然;“叶稀、无花实”,亦误也。今莽草蜀道、襄、汉、浙江湖间山中有,枝叶稠密,团栾可爱,叶光厚而香烈,花红色,大小如杏花,六出,反卷向上,中心有新红蕊,倒垂下,满树垂动摇摇然,极可玩。襄、汉间渔人,兢采以捣饭饴鱼,皆翻上,乃捞取之。南人谓之石桂。白乐天有《庐山桂》诗,其序曰:“庐山多桂树”。又曰:“手攀青桂枝”,盖此木也。唐人谓之红桂,以其花红故也。李德裕诗序曰:“龙门敬善寺有红桂树,独秀伊川,移植郊园,众芳色沮,乃是蜀道莽草,徒得佳名耳。”卫公此说亦甚明。自古用此一类,仍毒鱼有验。《本草》木部所收,不知何缘谓之草,独此未喻。

孙思邈《千金方》“人参汤”言“须用流水煮,用止水则不验。”人多疑流水止水无异。予尝见丞相荆公喜放生,每日就市买活鱼,纵之江中,莫不洋然;唯鳅、鳝入江中辄死,乃知鳅、鳝但可居止水。则流水与止水果不同,不可不知。又鲫鱼生流水中,则背鳞白而味美;生止水中则背鳞黑而味恶,此亦一验。《诗》所谓“岂其食鱼,必河之鲂。”盖流水之鱼,品流自异。

熙宁中,婆国使人入贡方物,中有“摩娑石”二块,大如枣,黄色,微似花蕊,又“无名异”一块,如莲,皆以金函贮之。问其人“真伪何以为验?”使人云:“‘摩娑石’有五色,石色虽不同,皆姜黄汁,磨之汁赤如丹砂者为真。‘无名异’色黑如漆,水磨之色如乳者为真。”广州市舶司依其言试之,皆验,方以上闻。世人蓄“摩娑石”、“无名异”颇多,常患不能辩真伪,小说及古方书如《炮炙论》之类亦有说者,但其言多怪诞,不近人情。天圣中,予伯父吏书新除明州,章宪太后有旨,令于舶船求此二物,内出银三百两为价,值如不足,更许于州库贴支。终任求之,竟不可得。医潘王景家有“白摩娑石”,色如糯米糍,磨之亦有验。王景以治中毒者,得汁栗壳许,入口即(差)瘥。

药有用根,或用茎、叶,虽是一物,性或不同,苟未深达其理,未可妄用。如“仙灵脾”,《本草》用叶,南人却用根。“赤箭”《本草》用根,今人反用苗。如此,未知性果同否? 如古人“远志”用根,则其苗谓之“小草”;“泽漆”之根,乃是“大戟”;“马兜零”之根,乃是“独行”。其主疗各别。推此而言,其根、苗盖有不可通者。如“巴豆”能利人,唯其壳能止之;“甜瓜蒂”能吐人,唯其肉能解之;“坐拿”能懵人,食其心则醒;“楝”根皮泻人,枝皮则吐人;邕州所贡“蓝药”,即蓝蛇之首,能杀人,蓝蛇之尾能解药;鸟兽之肉皆补血,其毛、角、鳞、鬣皆破血;鹰食鸟兽之肉,虽筋骨皆化,而独不能化毛。如此之类甚多,悉是一物,而性理相反如此。“山茱萸”能补骨髓者,取其核温涩,能秘精气,精气不泄,乃所以补骨髓;今人或削取肉用而弃其核,大非古人之意。如此皆近穿凿。若用《本草》中主疗,只当依本说。或别有主疗,改用根、茎者,自从别方。

岭南深山中有大竹,有水甚清澈,溪涧中水皆有毒,唯此水无毒,士人陆行多饮之。至深冬则凝结如玉,乃“天竹黄”也。王彦祖知雷州日,盛夏之官,山溪间水皆不可饮,唯剖竹取水,烹饪饮啜,皆用竹水。次年,被召赴阙,冬行,求竹水不可复得。问土人,乃知至冬则凝结,不复成水。遇夜野火烧林木为煨烬,而“竹黄”不灰,如火烧兽骨而轻。土人多于火后采拾,以供药品,不若生得者为善。

以磁石磨针锋,则锐处常指南,亦有指北者,恐石性亦不同,如夏至鹿角解。冬至麋角解,南北相反,理应有异,未深考耳。

吴人嗜河豚鱼,有遇毒者,往往杀人,可为深戒。据《本草》:“河豚,味甘温,无毒,补虚,去湿气,理腰脚”。因《本草》有此说,人遂信以为无毒,食之不疑,此甚误也。《本草》所载河豚,乃今之鱼为鱼,亦谓之“鱼危(五回反)鱼”,非人所嗜者,江、浙间谓之“回鱼”者是也。吴人所食河豚,有毒,本名“侯夷鱼”。《本草注》引日华子云:“河豚,有毒,以芦根及橄榄等解之。肝有大毒。又为‘鱼为鱼’、‘吹肚鱼’。”此乃是侯夷鱼,或曰胡夷鱼,非《本草》所载河豚也,引以为注,大误矣,日华子称又名“鱼为鱼”,此却非也,盖差互解之耳。“规鱼”,浙东人所呼,又有生海中者,腹上有刺,名“海规”。“吹肚鱼”,南人通言之,以其腹胀如吹也。南人捕河豚法,截流为栅,待群鱼大下之时,小拔去栅,使随流而下,日莫猥至,自相排蹙,或触栅则怒而腹鼓浮于水上,渔人乃接取之。

零陵香,本名“蕙”,古之兰蕙是也,又名“薰”。《左传》曰:“一薰一莸,十年尚犹有臭。”即此草也。唐人谓之“铃铃香”,亦谓之“铃子香”,谓花倒悬枝间如小铃也。至今京师人买零陵香,须择有(零)铃子者。铃子,乃其花也。此本鄙语,文士以湖南零陵郡,遂附会名之。后人又收入《本草》,殊不知《本草正经》自有薰草条,又名“蕙草”,注释甚明。南方处处有,《本草》附会其名,言出零陵郡,亦非也。

药中有用芦根及苇子、苇叶者。芦苇之类,凡有十数。(多种)芦、苇、葭、、艹乱、艹佳、葸、华之类,皆是也。名字错乱,人莫能分。或疑芦似苇而小,而艹乱非苇也。今人云:“葭一名‘华’。”郭璞云:“艹乱似苇,是一物。”按《尔雅》云:“、艹乱、苇、芦”盖一物也,名字虽多,合之则是两种耳,今世俗只有芦与荻两名。按,《诗疏》亦将葭、等众名,判为二物,曰:“此物初生为,长大为艹乱,成则名为艹佳。初生为葭,长大为芦,成则名为苇。”故先儒释艹乱为艹佳,释葭为苇。予今详诸家所释葭、芦、苇,皆芦也,则、艹乱、艹佳自当是荻耳。《诗》云:“葭揭揭”,则葭,芦也;,荻也。

又曰:“艹佳苇”,则艹佳,荻也;苇,芦也。连文言之,明非一物。又《诗释文》云:“艹乱江东人呼之为‘乌艹区。’”今吴中乌艹区草,乃荻属也,则(信)艹佳艹乱为荻明矣。然《召南》:“彼茁者葭”,谓之初生可也,《秦风》曰:“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则散文言之,霜降之时亦得谓之葭,不必初生,若对文须分大小之名耳。荻芽似竹笋,味甘脆可食;茎脆,可曲如钩,作马鞭节;花嫩时紫,脆则白,如散丝;叶色重,狭长而白脊。一类小者,可为曲薄,其余唯堪供爨耳。芦芽味稍甜,作蔬尤美;茎直,花穗生,如狐尾,褐色,叶阔大而色浅;此堪作障席、筐、织壁、覆屋、绞绳杂用,以其柔韧且直故也。今药中所用芦根、苇子、苇叶,以此证之,芦、苇乃是一物,皆当用芦,无用荻理。

扶木多,即白杨也。《本草》有白杨,又有扶木多。扶木多一条,本出陈藏器《本草》。盖藏器不知扶木多便是白杨,乃重出之。扶木多亦谓之“蒲木多”,《诗疏》曰:“白杨,蒲木多。”是也。至今越中人谓白杨只谓之蒲木多。藏器又引《诗》云:“棠棣之华,偏其反而。”又引帧尝云:“棠棣,木多也,亦名‘木多杨’。”此又误也。《论语》乃引逸诗“唐棣之华,偏其反而”,此自是白木多,小木,比郁李稍大,此非蒲木多也,蒲木多乃乔木耳。木只有棠棣,有唐棣无棠,《尔雅》云:“棠棣,棣也。唐棣,木多也。”常棣即《小雅》所谓“常棣之华,鄂不靴靴”者。

唐棣即《论语》所谓“唐棣之华,偏其反而”者,常棣今人谓之“郁李”。《豳诗》云“六月食郁及”,注云:“郁,棣属,即白木多也。”以其似棣,故曰棣属。又谓之“车下李”,又谓之“唐棣”也,即郁李也。郁、艹婴同音,尝谓之艹婴,盖其实似艹婴,艹婴即含桃也。晋《宫阁铭》曰:“华林园中,有车下李三百一十四株,李一株。”车下李,即郁也、唐棣也、白木多也;李即郁李也、也、常棣也,与蒲木多全无交涉。《本草》续添“郁李一名车下李”,此亦误也。晋《宫阁铭》引华林园所种车下李与李自是二物,常棣字或作“棠棣”,亦误耳。今小木中却有棣棠,叶似棣,黄花绿茎而无实,人家亭槛中多种之。

杜若,即今之高良姜,后人不识,又别出高良姜条,如赤箭再出天麻条,天名精再出地菘条,灯笼草再出苦(耽) 条,如此之类极多。或因主疗不同,盖古人所书主疗,皆多未尽,后人用久,渐见其功,主疗浸广,诸药例皆如此,岂独杜若也。后人又取高良姜中小者为杜若,正如用天麻、芦头为赤箭也。又有用北地山姜为杜若者,杜若,古人以为香草,北地山姜,何尝有香? 高良姜花成穗,芳华可爱。土人用盐梅汁淹以为菹,南人亦谓之“山姜花”,又曰:“豆蔻花”。《本草图经》云:“杜若苗,似山姜,花黄赤,子赤色,大如棘子,中似豆蔻,出峡山、岭南北。”正是高良姜,其子乃红蔻也。骚人比之兰芷。然药品中名实错乱者至多,人人自主一说,亦莫能坚决。不患多记,以广异同。

钩吻,《本草》一名野葛。主疗甚多。注释者多端,或云可入药用,或云有大毒,食之杀人。予尝到闽中,土人以野葛毒人及自杀,或误食者,但半叶许,入口即死。以流水服之,毒尤速,往往投杯已卒矣。经官司勘鞫者极多,灼然如此。予尝令人完取一株观之,其草蔓生,如葛;其藤色赤,节粗,似鹤膝;叶圆,有尖,如杏叶,而光厚似叶,三叶为一枝,如绿豆之类,叶生节间,皆相对;花黄细,戢戢然一如茴香花,生于节叶之间。《酉阳杂俎》言:“花似栀子稍大”。谬说也。根皮亦赤。闽人呼为“吻莽”,亦谓之“野葛”,岭南人谓之“胡蔓”,俗谓“断肠草”。此草人间至毒之物,不入药用。恐《本草》所出,别是一物,非此钩吻也。予见《千金》、《外台》药方中时有用野葛者,特宜子细,不可取其名而误用,正如侯夷鱼与鱼为鱼同谓之“河豚”,不可不审也。

黄钚,即今之朱藤也,天下皆有。叶如槐,其花穗悬,紫色,如葛花,可作菜食,火不熟,亦有小毒。京师人家园圃中作大架种之,谓之“紫藤花”者是也,实如皂荚。《蜀都赋》所谓“青珠黄钚”者,黄钚即此藤之根也。古今皆种以为亭槛之饰。今人采其茎于槐干上接之,伪为矮槐。其根入药用,能吐人。

栾有二种:树生,其实可作数珠者,谓之“木栾”,即《本草》“栾花”是也,丛生,可为杖捶者,谓之“牡栾”,又名“黄荆”,即《本草》“牡荆”是也。此两种之外,唐人《补本草》又有“栾荆”一条,遂与二栾相乱。“栾花”出神农正经,“牡荆”见于《前汉·郊祀志》,从来甚久。“栾荆”特出唐人新附,自是一物,非古人所谓“栾荆”也。

(柴)紫荆,陈藏器云:“树似黄荆,叶小,无桠,夏秋子熟,正圆如小珠。”大误也。诚荆(与黄荆),叶丛生,小木,叶如麻叶,三桠而小。诚荆稍大,圆叶,实如樗,英著树连冬不脱。人家园亭多种之。

六朝以前医方,唯有枳实,无枳壳,故《本草》亦只有枳实。后人用枳之小嫩者为枳实,大者为枳壳,主疗各有所宜,遂别出枳壳一条,以附枳实之后。然两条主疗,亦相出入。古人言枳实者,便是枳壳,《本草》中枳实主疗,便是枳壳主疗,后人既别出“枳壳”条,便合于“枳实”条内摘出枳壳主疗,别为一条。旧条内只合留枳实主疗,后人以《神农本经》,不敢摘破,不免两条相犯,互有出入。予按,《神农本经》枳实条内称:“主大风在皮肤中,如麻豆苦痒,除寒热结,止痢,长肌肉,利五脏,益气轻身,安胃气,止溏泄,明目。”尽是枳壳之功,皆当摘入“枳壳”条。后来别见主疗,如通利关节,劳气,咳嗽,背膊闷倦,散瘤结,胸胁痰滞,逐水,消胀满,大肠风,止痛之类,皆附益之,只为枳壳条。旧枳实条内称:“除胸胁痰癖,逐停水,破结实,消胀满、心下急痞痛、逆气。”皆是枳实之功,宜存于本条,别有主疗,亦附益之可也。如此,二条始分,各见所主,不至甚相乱。

同类推荐
  • 大唐西域记

    大唐西域记

    《大唐西域记》,为唐代著名高僧唐玄奘口述,门人辩机奉唐太宗之敕令笔受编集而成。这是玄奘游历印度、西域旅途19年间之游历见闻录。全书内容丰富、文字流畅、叙事翔实。
  • 山海经

    山海经

    《山海经》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奇书之一,据说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代,就有“山海图”流行于世。《山海经》分《山经》五卷和《海经》十三卷,虽仅有三万一千余字,但其内容涉猎甚广,从天文、地理、传说、神话、宗教,到种族、动物、植物、矿产等,包罗万象,体系庞大,堪称我国古籍中的百科全书式的著述。然而,由于它所述多奇诡怪异,常被人斥为荒诞不经。
  • 梦溪笔谈

    梦溪笔谈

    在中国古代的科技著作中,影响最巨、传播最广者,无过于《梦溪笔谈》一书了,被誉为中国科技史上的里程碑。全书按内容分为故事、辩证、乐律……可谓包罗万象,应有尽有。
  • 中华家训1

    中华家训1

    “家训”是中国古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深厚的内涵、独特的艺术形式真实地反映了各个时代的风貌和社会生活。它怡悦着人们的情志、陶冶着人们的情操、感化着人们的心灵。正是这些优秀的文化因子,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现代人的人格理想、心理结构、风尚习俗与精神素质。这都将是陪伴我们一生的精神财富。所谓“家训”就是中国古人进行家教的各种文字记录,包括诗歌、散文、格言、书信等。家训是古人留给我们的一大笔宝贵的文化遗产。学习研究并利用这些知识,对提高我们每个人的文化素质,品德修养,一定会起到不可磨灭的作用。
  • 袁天罡与推背图

    袁天罡与推背图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袁天罡略传;袁天罡墓地之说;袁天罡与李淳风;袁天罡叔父袁守诚;初出茅庐;拜师孙思邈;给武则天算命等。
热门推荐
  • 我,是一个过路人

    我,是一个过路人

    一个故事,一段经历,一次永恒,我相信,生命中的每一段驿站里,总有一些身影,注定要成为你的过去。不为来过,是偶然的经过,是必然的结果。因为年轻,所以,忧伤和快乐才显得那么的深刻与不堪一击。因为成熟,所以,才不能让过去的年轻亵渎生命存在的意义。都说无怨无悔的爱恋,都说相许终生的誓言,都说亲爱的永远,都说不变的含笑的带泪的眼,都说永远年轻的脸,只是真的永远不变的恐怕只有永远在改变。莞尔一笑,路过,爱过……
  • 叶阳绾黛倚红楼

    叶阳绾黛倚红楼

    一条偷梁换柱之计,让林妹妹枉送了性命;一个政治下的婚姻,让金玉良缘变成了笑话;一场有缘无份的相遇,让水溶深陷其中不能自拔;她是林黛玉,一个从小就父母双亡寄人篱下的孤女。前世的她心念滴露之恩,今生却倔强的拿自己的心泪去偿还,最终落个泪尽人亡。但凤凰终将会浴火重生,再次来到人们的面前。当黛玉不再是以前那个体弱多病的林妹妹,她还会任人欺负吗?当爱情再次降临的时候,她还会敞开自己的心扉,容纳他人吗?当面对生与死的瞬间,她还会继续逃避自己的心吗?作者寄语:这是一个林妹妹重生的故事,希望大家喜欢,作者群号【50142736】,欢迎大家进群提意见啊~
  • 京门风月

    京门风月

    南秦倾了一个谢,半壁江山塌一空。忠勇侯府被株连,世代名门望族一朝灰飞烟灭。谢芳华这个娇房嫡女碾碎芳华,零落成尘。本以为尘土皆无,奈何上天厚爱,再许一世——她看着依然繁荣的家族和平安的至亲,发誓只要她在,定要忠勇侯府不倒,谢氏不绝!于是,她弃闺房,出侯府,混入皇室隐卫的巢穴里习武艺,学权谋。八年后,她送了皇室一份天大的谢师礼回京!自此,钟鸣鼎食之家的闺阁里多了一双翻云覆雨手。美人靠上轻卷云袖,贵妃椅上执手棋盘。洞若观火,乾坤在握。弹指风华江山覆,箭羽皇都乱飞花。南秦京城因她的归来霎时风起云涌。谢芳华要让世人知道,她这个柔弱的闺阁女子,不止知风月,也知乾坤!本文一对一,一生一世一双人。【小剧场抢先看】凤尾香罗帐如烟似霞,光彩夺目,上万御林军持箭以候,蓄势待发。皇宫禁苑,谢芳华高卧在美人靠上,看着对面的男子,指尖轻轻捻动着黑色棋子,淡淡道,“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连三岁小孩子都知道的道理,你难道不知?”男子懒洋洋地点头,“知!”“既然知,为何今日还来?”谢芳华扫了一眼外面包围的御林军,口气严厉,“不怕死无葬身之地?”男子斜睨了她一眼,无所畏惧,“媳妇儿跑了,自然要追回来!”谢芳华眉心一动,继而讽刺一笑,“你媳妇跑了,来找本宫作何?”男子忽然夺过她手中的棋子远远地抛进了香炉里,恶狠狠地看着她道,“穿了皇后的衣服就是皇后了?你问过爷答应了吗?南秦的江山他说了算,女人我说了算!”—————————————————————————————————人这一生,总有些东西,是必定要坚持去做和要承担的!写文便是我要一直坚持做的事情,你们便是我要承担的甜蜜的负担!——致最亲爱的读者们————by西子情请喜欢的亲们【收藏】+【留言】,你们的喜欢和陪伴是对我最长情的告白!从今日起,我的爱你们负责,你们的爱由我打包!开启这段风月之路,京门情歌!么么哒!
  • 西望茅草地

    西望茅草地

    本书是韩少功系列第一卷,小说卷,收录作者978年—1984年发表的中短篇小说十九部。《西望茅草地》获1980年度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飞过蓝天》获1981年度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 御制题絜斋毛诗经筵讲义

    御制题絜斋毛诗经筵讲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诸佛要集经

    诸佛要集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乱世凰华

    乱世凰华

    三国乱世,群雄争霸,这是男儿天下,但有这样三名奇女子,她们的故事,是这样的:他是大将军周瑜又怎样,只要是被我秦沁心看上的男人,我就要得到!我的欲望,比男人还贪婪。······是男是女又如何,我程璟就是要做我自己,带三尺剑,立不世功,这与性别无关,这是我做人的志向。······我只想做个平凡女人,不苟富贵,相伴你左右安好,为什么姿色却成为了负担,成了你利用我的理由。丞相一句话,敌不过我墨染待你情深。既然如此,愿我来世只做你胸前一粒朱砂,生生世世伴你左右。
  • 王朝攻略

    王朝攻略

    相府嫡女碰上废柴王爷应该是什么样的?针锋相对?互讽互嘲?这里的画风好像不太对……废柴傲娇小王爷x病弱博识美少女先甜后虐,雷者勿入【俏皮】
  • 剑仙神捕

    剑仙神捕

    留都礼部尚书之子方潇为帮发小牧流一个忙,而被迫卷入江湖事物之中,却发现自己的身上藏某个大秘密。十五年前的集宁惨案究竟因何而起?地府、思问阁、夜深这些组织的背后藏着哪些黑手?且跟着方潇慢慢解开真相~~~
  • 小说:小说源流荟萃

    小说:小说源流荟萃

    远古时期,原始先民用简陋的工具改造着世界,他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出上古神话。神话内容涉及到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以故事的形式表现了他们对自然、社会现象的认识和愿望。这些上古神话成为后世小说叙事的源头,它们具备了人物和情节两个小说的基本元素。上古神话之后,先秦时期的寓言故事、史传文学以及各类传说等也成为后世小说叙事的源头,并且有了进一步的发展,那个时候的成熟寓言故事已经有了比较完整的结构、人物形象和历史背景,这些都为后世小说的成熟奠定了有利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