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是人生的实相,人之所以会有痛苦,是因为害怕的事情太多,怕被偷、被抢、被伤害,乃至怕没有钱、没有工作、没有儿女老婆……因为所怕的事情很多,多数人活在不安的恐惧之中。
——星云大师
但凡心中有“碍”,大多是由畏惧而生,是因为我们有“怕”。
有“怕”不见得是坏事,做人难免会有所顾虑。但是如今,我们却为一些身外之事惶惶不可终日,怕没钱、怕失业、怕被人算计、怕飞来横祸……太多的事情让我们“害怕”,从而无法获得安宁。
关于这些尘世俗事,佛家开释道: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心中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心中有事世间小,心中无事一床宽。世间本无事,庸人自扰之,所谓的害怕,正是因为心中有事,心中无一物,哪里还会害怕呢?
想要放下心中的“怕”,就必须让自己心中无事。我们也许永远达不到佛祖那种“心中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境界,但我们若能遇事稍微“想开一些”,就可以将心中那些令人“害怕”的事物都清除出去。
人人都曾有过恐惧,就连佛祖也不例外。
佛祖本是一个国家的王子,名叫悉达多。他生于皇室,但是对皇宫里纸醉金迷的腐朽生活非常厌恶,就经常带着一些随从出宫去游玩。
一日,悉达多坐着七宝轮车,到宫外游玩,在城东看见一位老人,伛偻曲背,手扶竹杖,举步艰难,犹如蚁行。悉达多王子想到:自己有一天也会老去,到时候自己也将是这副模样,于是心中便非常烦恼。
又一日,悉达多从南门出游,看见一个病人,面色萎黄,形容枯槁,气喘呻吟,痛苦万分。悉达多王子非常可怜这个人,但是他也知道,自己也许有天也会病倒,所以心生恐怖。
又有一天悉达多王子从西门出游,看见一个去世了的人,直挺僵卧,淤血流溢,臭积难闻,他全家老小都号哭着给他送葬。悉达多王子又有感于心,惶恐苦闷。
因为悲悯世人,也害怕自己有一天会如同那些人,陷入病痛死亡之中,所以心中时常堆满愁绪。
一次,王子去请教一个修行的人,问:“人在这世上,生老病死无可抗拒,怎么能心安呢?”
修行者笑道:“既然你知道无可抗拒,为何还来问我?”
王子虽然不解,但是看到说完话就闭上眼睛的修行者,也不敢再问什么了。
回家的路上,王子一直在思量修行者的那句话:既然你知道无可抗拒,为何还来问我。心中暗想,正因为无法抗拒,我才去请教,是不是对于他来讲,这也是无法抗拒的呢?
想到这,王子心中似乎有一道曙光照了进来:是了,是了,生老病死我抗拒不了,他自己也抗拒不了,全天下人都抗拒不了。既然我们都无法抗拒,我又何必因为这些事情害怕呢?我为什么还要因为害怕而忧愁呢?
王子顿悟了。
悉达多王子最后也走上了修行之路,并创立了佛教,他就是佛教中至高无上的如来佛主——释迦牟尼。
佛祖也曾心生畏惧,但是他最终放下了自己心中的怕。由此可见,无谓的怕是我们提升自己人生境界时所遇到的第一个阻碍,如果放下了,我们将获得更好的心态和生活。
生活原本就是五味俱全,有顺境欢喜,也有逆境险阻。身处顺境之时,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一切似乎来得都很容易,此时人的心境也是积极的,对眼下的境遇感到满意,对未来的生活也是充满希望。然而,在身处遍布荆棘的逆境时,面对各种各样的艰难险阻,人不禁会心生畏惧,担心失去自己拥有的一切,担心捉摸不透的明天。
然而,在佛家看来,生活中这一点点艰难险阻其实没有什么好怕的,生命中也不过就是两种事:一种是可以解决的,另一种是无法解决的。可以解决的事没必要怕,无法解决的事怕也没用。有什么可怕的呢?
想要获得人生的安宁,我们就要学会放下“怕”。
放下对磨难的“怕”。人一生要经历很多考验,贫穷、事业不顺、爱情受挫、受人伤害、失去尊严都可以看做是命运对人的考验。而一个人只要立志发愿,任何逆境都没有通不过的。
放下对他人的“怕”——都说做人要讲道理,但并不是每个人都会和你讲道理。生活中,你可能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有些人的确是不明事理,甚至对你抱有偏见,说一些讽刺、贬低的话,做一些挤对你的行为。对待这样的人,对待他的言行,不必害怕,更不必费劲唇舌地解释。只要自己问心无愧,没有损害公道正义、他人利益,任那些偏激的人曲解你、批评你,不必放在心上。当你放下这些顾虑,你就不会因此感到害怕,更不会受其困扰。
放下对自己的“怕”——有人经常抱怨自己缺乏智慧,天资不够,所以根本无法获得别人的重视。其实,这世间大部分人在智慧上都是平等的,只要肯下苦功,笨鸟也能先飞,更何况我们本身就无不及他人之处,“人以一之,我十之”,还有什么事情不能成功呢?历史上有很多人年逾花甲才考取进士,就是现在,也有一些白发老人还在上大学,所以只要勤学,天资也不能决定人的一生。
天地轮回,善恶有报。其实我们生于世间本来就该无所畏惧,放下心中的怕,一定会获得更好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