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51400000004

第4章 浪漫的事

“浪漫”这两个字对于我们家是有些生疏的,但在新年之际父亲却忽然告诉我们:“今年我还准备做件浪漫的事”。

正月初一,父亲照例给我们开会,说完旧一年的回顾和新一年的希望后,他忽然加了一句——“我还准备做件浪漫的事。今年是我和你们的妈妈结婚四十周年。”

我们都有些惊讶,没想到“浪漫”这两个字会从父亲口中吐出,印象中我们全家以至于我自己到现在虽有时会埋怨老公不懂浪漫,其实自己也是不懂的。

2009年3月的一个周末,在父母家中,除了远在上海的大哥,我们兄妹四个带着爱人孩子聚在一块,围坐在过年过节时才会摆出的大圆桌前,吃过父亲亲手做的“团圆饭”,就开始举行父母结婚40周年纪念仪式。

“现在开始第一项议程,有请某某和某某夫妻二人同唱《夫妻双双把家还》。”被父亲特地请来当主持人的舅舅在简短的开场白之后大声宣布。

父亲马上站起身满脸红光地开口唱了起来,母亲也站了起来,但只是羞涩地低着头,客厅里只有父亲洪亮深情的声音在回荡“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笑颜……你耕田来我织布……你我好比鸳鸯鸟,比翼双飞在人间……”。

接着是“夫妻二人讲话”,当然又是父亲全包,母亲坐在一旁安静地听着。父亲拿出了厚厚一叠稿纸,开始了他的讲述。

像填履历表一样,他先介绍了和母亲各自的年龄和结婚年月,甚至还说了文化程度。父母均出生在建国前几年,几乎与共和国同龄。父亲初中文化,母亲中师毕业,在那个年代都属不易,父亲兄妹八个,只有他和小叔、小姑三人进了学校门。母亲则是自己跑去学校,老师再三来家访才终于让外婆点头走进学堂的,三四年级时还曾经老师特别批准带着年幼的小姨上了好几年的学。

介绍完后父亲就开始讲述他和母亲的恋爱经过。他说那个年代人们的婚姻大多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他和母亲却是经过了恋爱的。父亲先是把母亲好一阵夸(那夸奖听起来还有些激动),说她是当时真正的才女,中师毕业,在那个年代很少见,在故乡的村庄里更是绝无仅有。说实话,我曾猜想过父母的爱情和婚姻,母亲是这样,而父亲长得帅气,初中毕业在当时的乡村也算是个文化人,还在部队当兵——军人是建国后很多年里女孩子的梦中情人吧,何况是在乡村——按世俗的观点父亲和母亲也是很般配的,只是一直不知道父母是怎么认识的,猜想可能是介绍的,今天才知道不是。原来,父亲那时在外当兵,思念家乡之际,不时修家书回来,而父亲是家里第一个上学的,小姑、小叔都还小(我看过一张保存至今的黑白照片,是当时爷爷寄给在部队的父亲的全家福,小姑还被奶奶抱在手里,小叔则穿着开裆裤),爷爷奶奶每次接到父亲来信都请住在隔壁的母亲代读和代回信,一来二去的两人直接通起了信。“我那时候在部队,两人见面机会很少,主要靠书信来往,靠鸿雁传情,当然在那个年代里,我们在信中谈得更多的是学习和工作,没有过多的有关情爱的字眼。”父亲的讲述让我想起了一本袖珍毛主席语录,扉页上有父亲用钢笔小楷写给母亲的一段话:“愿你学习最高指示分秒不放松,执行最高指示丝毫不走样,宣传最高指示永不停息,捍卫最高指示天崩地裂不变心。”“不过你们母亲的日记中有深情记录”,父亲说着就伸手去拿母亲的日记本,说要给我们念上一段,母亲连忙站起身去抢,父亲不让,两人竟然撕扯起来,母亲满脸通红地边抢边大声对着父亲喊:“你发神经哪!”在场的我们,包括孩子们全都哄堂大笑,上六年级的侄女大笑着往客厅后面跑去了,母亲终于抢回了本子,也跑到后面去了。

父亲还特意讲到了婚后回部队的一个小插曲。当时父亲本来已被组织上拟提干,文件都已经起草好,可他那次回来只说是探亲并没说结婚,结婚还不要紧,结婚的对象也就是我的母亲还有个“小土地出租”的家庭成分,这在当时是不好的出身(也可能不是很坏吧,文革时父母都没受到什么冲击,不过我一直有些惊讶和不明白的是,母亲年幼时外公常年在外,外婆里外忙碌,家里也是一贫如洗,母亲还因为忍饥挨饿落下了老胃病,怎么会有这样一个家庭成分?),提干于是被搁置,父亲面临两种选择:一是离婚,二是退伍,他选择了退伍,退伍后也面临两种选择,其中一个是去景德镇一家国营企业,父亲选择了回到故乡。父亲也讲到了母亲,外公外婆曾经做主要把她许配给某某,另外母亲有个表哥追了她好几年——这个我都有点印象,大约是年少时翻晒楼板上旧书信时听说的吧。我还听说,因为父亲兄妹八个,上面有我的祖父祖母还有曾祖母,是个大家庭,生性善良单纯的母亲承受过许多的委屈。

接着父亲开始讲述他和母亲婚后的艰辛。父母结婚时非常简单,就是各自带了几件换洗衣服。后来还是父亲建议,在村庄的西边选了一块地盖房子,开始只盖了土坯,连墙都没有,只用了些芦苇遮挡,有一次下大雨,这时母亲过来了,她和舅舅几乎同时附和着父亲的叙述:那雨水直往房间里灌。这个我不记得,但我记得我们和大伯合住在这栋屋子里,大伯一家住左边厢房,我家住右边厢房,堂屋共用,堂屋后的锅灶也是左右各一个。我家这间厢房中间又用一排木板隔成了两间,前面一间父母住,我们兄妹四个住后面一间。小叔结婚后,父亲把爷爷奶奶接了过来和我们同住,更加拥挤不堪。1986年,经过充分的准备,父亲在这栋老屋旁边兴建了一栋新房。许是受够了拥挤之苦,新房子没有盖成当时村里开始时兴的楼房,而是一栋大瓦房,一共有四个大套间,这是父亲第一次独立完成的盖房大业,现在讲到时仍不无自豪:“除了我们老两口,三个儿子一人一个大套间,就是成家了全部住在一起都足够。”

那时父亲在外乡工作,并且用他的话来说是“一心扑在工作上,对工作倾注了全部的心血”——他几乎天天泡在村里,与乡亲们同吃同住同劳动,晚上插秧还要带头唱歌鼓舞干劲,有几个村委会的办公用房就是在他建议下和村里干部群众一同建起来的,现在都还在用,他们那个年代的干部大约都是这样吧(当然和父亲的争强好胜和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也分不开),这让现在机关的我很是惭愧。这就苦了母亲,要教书——那时连晚上也要赶去学校备课——又要照顾我们兄妹(父亲说我们年幼时幸得有曾祖母帮着带,否则真不知怎么办),还要忙家务,又天生的手脚慢,经常是跑着去学校上课,在家也从来没有歇息的时候。她的身体(父亲在讲到这点时很动情,生养四个子女的辛劳对原本体质就弱的母亲身体影响很大,他甚至用了触目惊心的“摧残”二字)也一直不好。从我记事起,母亲就经常与各种各样瓶瓶罐罐的药打交道,那难闻的中药味不时在厨房里升起。

1996年,调进县城工作了几年的父亲在城里盖了幢崭新的楼房,把家搬到了县城。为建这幢房子,我们全家省吃俭用,工作忙碌的父亲更是花了很多心血,很是操劳,“这个你们妈妈日记里也有真实的记录。”父亲说着,又伸手要去拿母亲的日记本,又一次被母亲挡住了。家里搬到县城后,母亲也调来县城在一所小学图书室上班,和父亲告别了聚少离多的岁月,工作也比较清闲,但父亲仍然很忙。直到前些年,母亲退休了,父亲也退了下来,在家做饭侍弄菜园——小时候父亲虽然很少在家,但只要回到家他就会钻进厨房,让母亲休息,过年时的大餐也是他主厨,母亲打下手,我们最爱吃的菜还是父亲做的——母亲这才轻松了许多,他们在一块的时间也才真正多了起来,每次回家,常能见到他们在很平常的言谈举止中自然流露出的互相关爱之情,让我倍感温馨。

现在父亲也正式退休了,花了大半年的时间,把家里那幢他第一次独立盖起的大瓦房彻底翻修并且简单装修了一遍,准备带着早已退休的母亲回到故乡。我想这也是件浪漫的事。

人生活的世界上好比一只船在大海中航行,最重要的是要辨清前进的方向。

——潘菽

同类推荐
  • 最让你情绪放松的心灵鸡汤(智慧背囊)

    最让你情绪放松的心灵鸡汤(智慧背囊)

    《智慧背囊》系列丛书包含有亲情故事、友情故事、情感故事、心灵鸡汤、哲理故事、成长故事等,囊括青少年成长阶段所必然经历的各个历程,从生活到学习,从内心到情感。这本《最让你情绪放松的心灵鸡汤(5A畅销版)》是该系列中的一册,作者是李继勇。《最让你情绪放松的心灵鸡汤(5A畅销版)》收录了《轮椅上的小提琴家》、《坐以待毙的地主》等故事。
  • 敬业才能立业

    敬业才能立业

    乔丹的精神,就是我们常说的敬业精神。对一个团队来说,其成员的敬业表现和水准决定了这个团队的竞争力; 对一个企业来说,敬业的人越多,工作效率就越高,竞争力就越强。本书是快速打造一流员工的励志读本,让你走到哪里都是那个最受欢迎的人。
  • 联对佳话(阳光智慧故事)

    联对佳话(阳光智慧故事)

    对联,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言。它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文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它始于五代,盛于明清,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可以说,对联艺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本文以故事的形式,配上注解,为读者展现出对联这种语言形式的独特魅力,也是对联学习者不可多得的参考书。
  • 大话职场

    大话职场

    《大话职场》以选材精、结构巧、话题精为特点,主要讲述了一些职场常见问题的应对与规避,通过巧妙的方法改变危机处境,从职场着装到加班问题,从合同猫腻到社交网站,从坐冷板凳到电话骚扰,甚至到时下棘手的办公室恋情,都一一做了分析和探讨,并就这些问题出现的一些常见情况通过案例分析的形式,提供了积极有效的应对方法,整本书论述生动而一语中的,案例典型而寓意深刻。
  • 感恩心做人,责任心做事

    感恩心做人,责任心做事

    人生一世,无外乎两件事:一是做人,一是工作。感恩心是做人的基本原则,有感恩心才能踏踏实实做人;责任心是工作成功的保障,有责任心才能勤勤恳恳做事。我们每时每刻都要履行自己的责任:对亲友的责任,对工作的责任,对社会的责任,对生命的责任。而心怀感恩的人则更加懂得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一切,愿意承担更大的责任,并将责任化为积极的行动。本书引用生动的案例,以深入浅出的说理,通过对感恩与责任精神的深入解读,探究了当今组织职业精神缺失的根源,为企业重塑商业伦理、凝聚团队人心、打造自动自发的主人翁精神提供有效的培训指导。
热门推荐
  • 开启青少年智慧的100个历史故事

    开启青少年智慧的100个历史故事

    本书为青少年朋友精心挑选了100个中外历史上生动有趣,充满智慧的故事,每一个历史故事都浓缩了深刻的人生哲理,蕴藏着丰富的生活智慧,反应着古代人民的生活,每则故事后都配有“智慧解读”,从而历史故事的背影和人物进行阐述和评价,帮助青少年了解中国历史,领悟古代人民的智慧。
  • 锦衣昼行

    锦衣昼行

    他想死,因为惨烈的悲痛和无尽的绝望。他想活,因为强烈的不甘和决绝的恨意。他听不到外面的任何声音,似乎天地之间只剩这二人,一死一活。千仞绝崖,尸骨无存。
  • 杀神之虐杀原形

    杀神之虐杀原形

    虐杀的选择,神秘的末世,人性在其中挣扎,一切在崩塌的世界中重现,丧尸,魔兽,人类。这是新的时代,这是新的未来,用血来祭奠,有骨来建造。我终究成神。
  • 天降宠物公寓

    天降宠物公寓

    “你有一套天价的宅子需要继承,请注意查收。”……一个外地打工妹孟波,却被一群律师通知有份天降的遗产需要继承。只是除了宅子和里面嗷嗷待哺的所有猫狗外,竟未留一分钱给她。这对于一个失去工作的外地打工妹来说简直就是无以为继……为了获得这份遗产,孟波想到了一个绝妙的点子,就是将宅子改造成——宠物旅馆而她,则应该过上一个包租婆该有的幸福生活……只是……事情远没有她想的如此简单每当夜里,她的灵魂就会出窍,随机附身在宅子中的猫狗身上,直到天亮才能回魂。从此,她过上了白天为人,夜晚为猫为狗的偷窥……不是,是寻秘之旅。在真相的带领下,一个神秘的世界正向孟波缓缓走来……
  • 蛮妻迷人,BOSS恋恋不忘

    蛮妻迷人,BOSS恋恋不忘

    她是小迷糊,表白弄错对象,错惹了高冷男神,却因此得到了他的宠爱。她爱他,他宠她,为了保护她,不得不忍痛把她推开,她痛,他更痛。登堂入室的小三,一而再再而三的挑衅她,她忍,他故意冷落她,对她视而不见,她也忍,但当她面对他拥着小三在自己面前现场直播激情真人秀,并向她扔去一份离婚协议书时,她忍不了了。
  • 离殇之恋

    离殇之恋

    她是一个永远无法面对现实生活的女孩,她单纯得像一张白纸,但是在严格的家庭里她觉得梦永远是最美好的,于是她把自己的心封闭起来,但是她多才多艺,她会写日记,写有关于自己的梦,她所写的东西就像是做梦一样,父母总说她一直在做梦......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研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研究

    在迎接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的日子里,这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研究》终于最后完稿了。跨越了三度寒暑、数易其稿的历程,当画上本书最后一个句号时,我们的心情是难以言说的,既有一些欣慰,更有许多遗憾。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实在还有太多不满意的地方,比如有些应当深入探究的问题没有来得及深入研究,有些章节风格上难以完全统一。但是,这本书的问世,毕竟是我们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理论的一次努力,同时也为以后的探索和研究提供了一种参考。 这本书是集体创作的成果,是在专题研究的基础上,综合设计、分工写作、统一定稿的产物。
  • 决定孩子一生健康的100个好习惯

    决定孩子一生健康的100个好习惯

    本书采编了100个寓意颇深、生动有趣的小故事。通过这些故事和精妙易懂的点评,能够让孩子们从中悟出道理,帮助孩子认清生活中的问题,促使他们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纠正影响健康的不良恶习,教会孩子们如何守护自己的身体,帮助孩子们锻炼意志,鼓舞孩子无论何时何地都乐观向上。
  • 第一女军师

    第一女军师

    白自行前世是一个军师,今世虽然是个小瘸子,但幸好有爹疼有娘爱,只可惜这个朝代动荡不安,七王争位,没办法,只好重拾老本行,又干回了算计别人的事情,且看她如何与某人将劣势化为优势,在斗争之中成为王者,在战场上如何翻云覆雨,扭转乾坤。
  • 爱你生命的每一天

    爱你生命的每一天

    《爱你生命的每一天》是“茅盾文学奖获奖者散文丛书”之一,这套丛书共收入了8位茅盾文学奖获得者的8部散文集,包括李国文的《历史的真相》、陈忠实的《俯仰关中》、刘心武的《人情似纸》、宗璞的《二十四番花信》、迟子建的《我对黑暗的柔情》、周大新的《我们会遇到什么》、熊召政的《醉里挑灯看剑》和刘玉民的《爱你生命的每一天》。这套丛书是国内第一次将多位茅盾文学奖获奖者的散文以丛书的形式集中呈现,反映了他们散文创作的主要成就和独特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