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45700000008

第8章 “功成作乐”

“功成作乐”是中国的一个悠久传统,每当统治者在取得政权大功告成后,总要用乐舞的形式将其功绩记载下来。《乐记》云:“王者功成作乐,治定制礼。其功大者其乐备,其治辩者其礼具。”因此,用乐舞歌功颂德成为一种惯例,是谓“以舞象功德”。

史书有记,宋陈堉《乐书》:“乐舞,德容也。”——乐舞是“德”的外在形象。

汉班固《白虎通·礼乐》:“歌者在堂上,舞者在堂下何?歌者象德,舞者象功。”——唱歌的人在厅堂上,跳舞的人在厅堂下,这是为什么?因为唱歌以表现仁德,跳舞以彰显武功。

《宋书·乐志》:“德盛而化隆者,则乐舞是以象其形容。”——凡仁德丰盛而教化昌隆的君王,他的美德就通过乐舞可感可视的形象进行表现。

唐李绛《太清宫观紫极舞赋》:“盛德之容,昭之于行缀;至和之节,奉之以周旋……天地泰,人神会;舞有容,歌无外。故曰:作乐以象德,有功而可大。”——仁德广大的内容,在舞蹈的队列中昭示;最为和谐的节律,配合着周旋进退。天地交泰,人神相会;舞有形象,歌有所唱。所以说,作乐以象征功德,有功,舞蹈就可以表现得辉煌。

杜佑《通典·乐序》:“舞也者……动其容,象其事……表兴王之盛烈。”——舞蹈,它是以动态来象征情事的,要表现和歌颂皇帝的伟大业绩。

《新唐书·礼乐志》:“为国家者,揖让得天下,则先奏文舞;征伐得天下,则先奏武舞。”——凡帝王以仁德取得王位的,祭祀、典礼用乐先奏文舞;以武功取得王位的,祭祀、典礼用乐先奏武舞。

综上所录,“功成作乐”、以舞象功德,是古人的一个共识。在这方面最早的代表无疑是周代宫廷的“六代舞”(详见第五章),之后历代的雅乐舞无不以“文以昭德”、“武以象功”来突出其政教意义。元稹的《法曲》诗一一陈述了从黄帝到唐太宗等历代统治者功成作乐的情况:“吾闻黄帝鼓清角,弭伏熊罴舞玄鹤。舜持干羽苗革心,尧用咸池凤巢阁。大夏、武皆象功,功多已讶玄功薄。汉祖过沛亦有歌,秦王破阵非无作。”(意即传说黄帝作《清角》乐舞,众兽驯服,玄鹤自来,舒翼而舞;舜用手执盾牌和羽毛的乐舞让有苗氏悔改臣服;尧也用《咸池》乐舞感人格物,引来凤凰筑巢。此后禹的《大夏》、汤的《大》、周的《大武》,都是象征功德的,其功绩之多,几乎使功劳簿承载不下。汉高祖荣归沛地,有了著名的《大风歌》,唐太宗也创作了歌颂自己武功的《秦王破阵乐》。)唐太宗的《秦王破阵乐》是历代歌功颂德之作中最为著名、也最有影响的一部乐舞。

《新唐书·礼乐志》曰:“太宗为秦王,破刘武周,军中相与作秦王破阵乐曲。”《破阵乐》就是唐太宗在秦王破阵乐曲的启发下设计创编的。《通典》载:“(太宗)贞观七年(633)制《破阵乐》舞图,左圆右方,先偏后伍,鱼丽鹅鹳,箕张翼舒。交错屈伸,首尾回互,以象战阵之形。令起居郎吕才依图教乐工百二十人被甲执戟而习之。凡为三变,每变为四阵,有往来疾徐击刺之象,以应歌节,数日而就。”表演时被唐太宗的群臣列将恭为“此舞皆是陛下百战百胜之形容”。

《破阵乐》最突出的特点是置阵布势。它完全是按战阵队形来设计的。当时太宗麾下将领李靖在观看了《破阵乐》之后,对唐太宗说:“臣观陛下所制《破阵乐》舞,前出四表,后缀八幡,左右折旋,趋走金鼓,各有其节,此即八阵图。四头八尾之制也。”唐太宗答曰:“兵法可以意授,不可以言传。朕为《破阵乐》,唯卿已晓其表。”看来,李靖比较熟悉唐太宗的军事思想,能通过舞蹈表现的阵势,领会李世民的用兵战略。

据《旧唐书·音乐志》记载,唐太宗曾对《破阵乐》发表见解:“其发扬蹈厉,虽异文容,功业由之,致有今日,所以被于乐章,亦不忘本也。”因此《破阵乐》不仅意在炫耀李世民的战事功绩,而且有一定的政治意义。这在太宗对李靖说“朕为《破阵乐》,唯卿已晓其表”时就已点明。所谓“表”,只是外观现象,并非实质。《破阵乐》的“以象战阵之形”就是其“表”,它的实质乃是“不忘于本”。此“本”是什么?可以说,“本”即唐太宗一贯的政治理想——平定全国、统一神州,拓展疆土、强盛大唐。而完成这一宏志大业的第一步就是施以武功。但武功不过是实现其政治理想的手段,高度稳定的统治才是其理想的最终目的。正如唐太宗自己所言:“朕虽以武功定天下,终当以文德绥海内。”知其种种,人们才能理解《破阵乐》何以在“擂大鼓、杂以龟兹之乐,声振百里,动荡山谷”的气势中糅进清雅悠曼的歌曲——“歌有和易堉发之音”。正是在这种“动荡山谷”的气势与“和易堉发”的音调相对立的统一中,体现出唐太宗的“武攻文治”、“文武互补”的统治思想。

另就舞容而言,《破阵乐》不外乎“往来疾徐击刺之象”,构图方面亦不过采用“战阵之形”。整个舞蹈全无高难复杂的技巧,不求雕琢,简单明晰,自然天成。正如老子所谓“大音希声”、“大象无形”,《乐记》所谓“大乐必易”。《破阵乐》之以简胜繁、以声势胜精美,不仅说明了唐太宗对“大乐必易”的实质性把握,同时表现出唐太宗的战阵生活对其乐舞思想所产生的影响。

唐太宗的一生与战阵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故而在他精神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体现出军事家的思维方式。例如,作为一位书法鉴赏家和书法理论行家,他将打仗的辩证法运用到书法艺术中,提出了“以吾弱饵其强,以吾强冲其弱”的观点。同理,《破阵乐》虽然在编导或技巧方面都无惊人之处,但它却能传播万里、名扬海外,享誉印度、日本,以至“天声所扬,万邦归向”(任半塘)。这恐怕要归结于唐太宗军事思想的指导:用“以强冲弱”的方法突出置阵布势、淡化舞姿韵律,最终造就出《破阵乐》的不同凡响。

《破阵乐》自制成后,表演形式多样,有男子集体舞、女子集体舞和四人舞的《小破阵乐》,以及改编成杂技的《破阵乐》。同时,此乐舞还被传至吐蕃、印度和日本。玄奘《大唐西域记》卷五有记:“王(戒日王)曰:尝闻摩诃至那国有秦王天子,少而灵鉴,长而神武,昔先代丧乱,率土分崩,兵戈竞起,群生荼毒,而秦王天子早怀远略,兴大慈悲,拯济含识,平定海内,风教遐被,德泽远洽,殊方异域,慕化称臣,氓庶荷其亭育,咸歌《秦王破阵乐》。闻其雅颂,于兹久矣。”又,卷十载:“拘摩罗王曰:‘今印度诸国多有歌颂摩诃至那国《秦王破阵乐》者,闻之久矣,岂大德之乡国邪?’曰:‘然。此歌者,美我君之德也。’拘摩罗王曰:‘不意大德是此国人,常慕风化,东望已久,山川道阻,无由自致。’”可见,《破阵乐》的确是唐代名震中外的一部优秀之作。

另外,白居易的《七德舞》诗中亦有“观舞听歌知乐意”、“太宗意在陈王业,王业艰难示子孙”之语。可知,用乐舞歌颂当代统治者的功绩在古中国一直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如果乐舞不为执政者歌功颂德,则必然会引起其不满。据《隋书·音乐志》记载:开皇二年,隋高祖(文帝)诏令太常卿牛弘等人修订隋代雅乐,但数年未议定,高祖大怒,曰:“我受天命七年,乐府犹歌前代功德焉?”本打算让治书侍御史李谔将牛弘等人治罪,因李谔奏请:礼乐之事,有关大体,不可速成,高祖才稍释意。但何谓“正声”,修乐者们各执己见,后来何妥对高祖言:“黄钟者,以象人君之德。”随即为其演奏黄钟之调,高祖听之曰:“滔滔和雅,甚与我心会。”何妥便不用其他律吕,只用黄钟一宫,高祖大喜,遂赐令何妥等人修乐。

统治者习惯于功成作乐,就必然重视乐舞的政治含义,追求其“仁”与“善”的表现。隋朝人王通(584—618)《文中子中说》卷四云:“子谓武德之舞劳而决,其发谋动虑经天下乎!谓昭德之舞闲而泰,其和神定气,绥天下乎!太原府君曰:‘何如?’子曰:‘或决而成之,或泰而守之,吾不知其变也。噫!武德则功存焉,不如昭德之善也。’”这段话的意思是说,《武德》(雅乐中的武舞)强健有力,显示出以武力夺得天下的气势;《昭德》(舞雅乐中的文舞)安闲平和,显示出以文德安抚天下的风范。用武力取得政权或是用和平手段守住政权都是一种方式,其变化会怎样就难以预料了。但是,《武德》之“功”终究不如《昭德》之“善”那样完美。文中子的这一论点,与孔子评价《大韶》尽善尽美、《大武》尽美未尽善不无二致。

“善”作为乐舞表现的一个原则,很为统治者所关注。《贞观政要》卷七记载:

贞观七年,太常卿萧瑀奏言:“今《破阵乐》舞,天下之所共传,然美盛德之形容,尚有所未尽。前后之所破刘武周、薛举、窦建德、王世充等,臣愿图其形状,以写战胜功取之容。”太宗曰:“朕当四方未定,因为天下救焚拯溺,故不获已,乃行战伐之事,所以人间遂有此舞,国家因兹亦制其曲。然雅乐之容,止得陈其梗概,若委曲写之,则其状易识。朕以见(现)在将相,多有曾经受彼驱使者,既经为一日君臣,今若重见其被擒获之势,必当有所不忍。我为此等,所以不为也。”萧瑀谢曰:“此事非臣思虑所及。”

太宗之所以不同意在《破阵乐》舞中增加破获刘武周等人的表演,关键在于他认识到,乐舞即使没有反映出“仁”和“善”的思想,也不能表现不仁不善的内容。如果一些降臣在舞蹈中重见当日被擒获之状,势必非常难堪,不仅有伤君臣感情,而且会损害唐太宗聚集人才、广纳贤士的形象。唐太宗曾说:“朕虽以武功定天下,终当以文德绥海内。”乐舞是体现帝王统治思想的一个方面,所以,唐太宗的《破阵乐》才在“动荡山谷”的气氛中掺进“和易堉发”之音,以表现太宗在夺取天下后以文德治国的执政思想。

乐舞之宣扬“文”与“武”,实际上反映了统治者是和平仁慈还是好战残暴。《资治通鉴·唐纪十》云:“魏徵欲上偃武修文,每侍宴,见七德舞辄俯首不视(因其主要还是宣扬武功),见九功舞则谛视之。”另据《旧唐书·音乐志》记载,唐高宗永徽二年亲祀南郊时曾表示:“破阵乐舞者,情不忍观,所司更不宜设。”言毕,惨怆久之。历史上各代帝王,无论自己的实际秉性怎样,都希望百姓认为他是仁善的君主而受拥戴,所以,即使是那些歌颂某帝王武功的武舞,也要尽力体现“仁”和“善”的内容,《破阵乐》就是一例。

太宗之后,高宗时期的《圣寿乐》,也是一部宣扬圣贤人君的乐舞。《旧唐书·音乐志》载:“圣寿乐,高宗武后所作也。舞者百四十人,金铜冠,五色画衣。舞之行列必成字,十六度而毕。有‘圣超千古,道泰百王,皇帝万岁,宝祚弥昌’字。”《圣寿乐》的宗旨就是组字,用舞蹈队形的变化组成歌颂当朝皇帝的十六个字。前八字颂扬当朝统治者的仁德、智慧超越了千古圣人,治国有方,达历代帝王之极致;后八字祝愿皇帝万寿无疆,国家昌盛,福满乾坤。十六个字需要舞蹈的队列进行变化十六次,每变一次组成一新字。《圣寿乐》在玄宗开元十一年(723)演出时有较大改动。据《教坊记》记载:

圣寿乐舞衣,襟皆各绣一大窠,皆随其衣本色制纯缦衫——下才及带,若短汗衫者——以笼之,所以藏绣窠也。舞人初出乐次,皆是缦衣。舞至第二叠,相聚场中,即于众中从领上抽去笼衫,各内怀中。观者忽见众女咸文绣炳焕,莫不惊异。

玄宗时期,《圣寿乐》的改进主要表现为舞美效果的增强。玄宗让舞女们把绣花舞衣穿在里面,外罩纯色帛衫。一出场,纯一色的舞队整齐、清爽,而舞至第二段,舞人们将外罩之笼衫从领上抽去,藏于怀中,观众们突见舞女在一瞬间换了装饰,分外惊异。这样的处理,自然增强了该舞组字的艺术观赏性。《开元字舞赋》这样描写道:

字以形言,舞以象德,肇开元予是则……其渐也,左之右之,以引以翼。整神容而裔裔,被威仪而抑抑。烟霏桃李,对玉颜而共春;日照晴霓,间罗衣而一色。雾縠从风,宛若惊鸿。匿迹于往来之际,更衣于倏忽之中。始纡朱而曳紫,旋布绿而攒红……乍续乍绝,将超复发。启皓齿以吟风,腾星眸而吐月。摇动赴度,或乱止以成行,指顾应声,乃徐行而应节……

《开元字舞赋》较具体地描述了《圣寿乐》的舞容:有桃红之颜的舞女们,着一色罗衣,徐步而出,如晴空虹霓。她们像鸟儿一样舒展双臂,左右分行,薄薄的舞衣随风飘起,宛若惊鸿飞翔。始见迂回游曳的舞队,色彩朱紫相间,顷刻间却布绿展红。更衣于不觉之中,换字亦难分踪迹。舞蹈每每似停复连,动静有致。舞人们轻展歌喉,频盼美目;口吐娇音,朗如月辉;举手投足,合度应声。这些表演,无疑已远远超越了高宗武后《圣寿乐》单纯组字的政治意义,而成为具有较高艺术水平的佳作。

除了《圣寿乐》和《破阵乐》,唐代“立部伎”中,《庆善乐》、《大定乐》、《光圣乐》也都属以舞象功之作。这类乐舞都具有明确的政治目的,直接与统治者相关,故其使用的规格、场合都有讲究。所以,凡功成作乐之乐舞,也就成为国家政事不可分割的部分。

同类推荐
  • 初鸣不乱弹(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初鸣不乱弹(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本书收录作者从20世纪50年代至21世纪初几十年间精选的文学艺术史论稿,其中既有已经发表过的,值得保留的文稿,也有初次入选的重要篇章。所收文章以中国话剧史论的研究居多,其中尤以对戏剧大师曹禺的剧作所做的研究最为深入。
  • 动画文化学

    动画文化学

    本书首次从文化理论和社会学的双重视角探讨了动画影像的文脉,是国内第一部系统研究动画作品文化现象和文化体系的学术专著。本书用优雅的笔触和深入浅出的写作方式,对动画影像背后的文化现象,诸如女性主义、种族问题、文化地理和文化传播形态等,进行了深刻剖析,构筑起动画文化生态的理论框架。本书以生动的语言和独特的视角,诠释出动画文化的力量:文化是动画艺术保持鲜活的血液,是动画艺术创造奇葩的源泉,是动画产业振兴腾飞的翅膀。
  • 书法:书法历史传承

    书法:书法历史传承

    汉字经过了6000多年的变化,其演变过程是:从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行书、草书,以上的“甲金篆隶草楷行”七种字体称为“汉字七体”。汉字的产生,有据可查的是在公元前14世纪的殷商后期,这时形成了初步的定型文字,即甲骨文。甲骨文既是象形字又是表音字,至今汉字中仍有一些和图画一样的象形文字,十分生动。
  • 艺术故事总动员

    艺术故事总动员

    《青少年科普故事大本营(第3季):艺术故事总动员》在章精选了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的艺术大师,通过对这些艺术家的传奇人生和艺术作品的介绍,让青少年朋友领略这些大师的个人魅力。海明威的传奇人生让人们领略了硬汉精神,贝多芬的艰难创作之路为人们奏响了英雄交响曲,浪漫天才毕加索的爱情之路让人们了解到天才的另一种人生,鲁迅在黑暗中的孜孜求索、千锤百炼唤起了人们心中的民族魂……艺术家是艺术的诠释者,他们所创造的艺术品正是其理念的集中体现。意志的较量《老人与海》、迷人的《蒙娜丽莎》、天下行书《兰亭序》、的雕像《大卫》、超凡的游历《神曲》、美好绮丽的《安徒生童话》、强悍的命运之音《命运交响曲》……这些被发掘出的艺术瑰宝,将在《青少年科普故事大本营(第3季):艺术故事总动员》第二章为青少年朋友做详尽介绍。
热门推荐
  • 给小学生讲世界历史(上)

    给小学生讲世界历史(上)

    本书用简单易懂的通俗语言,掌握世界历史的发展脉络,了解精彩纷呈的历史事件,回味趣味横生的历史瞬间。
  • 老西儿的孩子们

    老西儿的孩子们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科技局与教育局门挨门,两个单位之间隔了道土墙。墙这边的安洁爱上了墙那边的方东,两边的人都认为是天经地义的事。两家父母是很要好的同事。安洁爸爸出了车祸,拖累她妈妈没有享受到汉族女同志在藏工作的福利,回内地休养生产。安洁在拉萨出生后,安洁妈妈既要照顾老的,又要照顾小的,整天忙得不可开交,方东妈妈主动帮忙照料安洁。方家没女儿,两个儿子都放在内地抚养,把安洁打扮成小仙女,围在身边蹦蹦跳跳,自然有她的乐趣。
  • 唐诗风物志:唐人的世俗生活

    唐诗风物志:唐人的世俗生活

    在世风开放、文化繁盛的唐朝,以诗寄情、叙事、言志是一种风尚,诗歌在唐代空前绽放。与其他朝代相比,唐人似乎生活得格外热情,他们热进取、爱美妆、轻规训、喜游耍,热衷精神愉悦,也沉醉于世俗生活。本书从唐人的行、婚、花、梦、欢、衣、妆、食、戏九个方面,娓娓细叙唐人的世俗百态,文字讲究而带有活泼之意,徐徐展开一幅唐人生活的画卷。
  • 我们只是太孤独

    我们只是太孤独

    其实故事很简单,就是讲一个学生之间的简单的故事。很平凡也很普通。既然本就一无所有,又何来失去太多?但本文的主旋律是轻松的,我自己也受不了虐。
  • 撒旦总裁甜心妻

    撒旦总裁甜心妻

    他邪魅霸道,身价亿万,原以为她也和那些花枝招展一样贪慕虚荣。接触后才发现……她心性淡薄,善良温柔,不经意相遇却把心丢在他身上。他言语中伤她,却换来百合般的笑容。她失心之后遭受妹妹背叛,被他的家人唾弃,受伤离开。他恍然若失,爱意才将一切纠缠冲破,可是她已不在身边。【苏未央,我好像爱上你了】【连成昊,你的游戏,我玩不起】她追求梦想归来,耀眼的美丽犹胜当初,身边的追求者无数,他不肯放手。苏未央,你是我的,这辈子只能是我的。看邪魅总裁如何追回冷情首席甜点师。
  • 暖心校草:丫头,来壁咚

    暖心校草:丫头,来壁咚

    【你的一生一世,由我来权择!——云一格《暖心校草》】炙热的阳光照射在这片大地上。……
  • 雪球专刊第014期:要买就买科技股

    雪球专刊第014期:要买就买科技股

    毫无疑问,20世纪最伟大的投资者就是巴菲特,全球成千上万的投资者想模仿学习他,每年巴菲特的股东大会都会有上万的人从全世界的各个角落去参加,膜拜心中的“股神”,这种狂热一点都不输给每年去麦加朝圣的景象。巴菲特20世纪最成功的投资大部分来自消费股,包括可口可乐、吉列剃须刀等。当然也有富国银行这样的“神股”!20世纪也是美国甚至全球消费股的大牛市,包括麦当劳、沃尔玛、耐克等等。然而21世纪的“股神”会靠什么领域发家呢?我个人的观点是来自于科技股。
  • 重生之全职高手

    重生之全职高手

    【玄幻+修真】修真界渡劫失败的陈天问带着千年修炼的记忆来到异界发生的一系列事情。宽子第四个500人超级群开放,其余三个超级群暂满不招人,宽粉超级四群号71578895。
  • 繁华落尽只为等你

    繁华落尽只为等你

    沈姰从来没有想过,这样的事情会发生在自己身上。她竟然被婆婆老公,断送了婚姻!
  • 闽中纪略

    闽中纪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