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82100000011

第11章 导言明太祖朱元璋

以一介寒微,崛起草莱,早年颠沛失学,厕身皇觉寺,游乞淮泗之间,后依红巾郭子兴军旅,以雄才天资,际会风云,不十数年间戡定群雄,摧灭元室,开创大明帝国,当是国史上之丰功伟绩。但对明太祖的评价,近代史家称议参半,莫衷一是。称之者纪他驱逐蒙元,统一中原,恢复炎黄正统,更定典章文物制度,重建先哲道统,下开三百年盛世的功绩。议之者病其性多猜忌,滥权专擅,儒臣进议稍失其意,即遭刑戮,以致人心无所适从,使帝王的独裁政治更为愈甚。近代学者对明太祖的评骘可见孟森《明代史》(台北:中华丛书委员会,1957)第2篇[方觉慧:《明太祖革命武功记》(台北:文海出版社,1964重印)《导言》[吴晗:《朱元璋传》(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修订本);及陈梧桐:《朱元璋研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3);吕景琳:《洪武皇帝大传》(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4)等。其他论著参朱鸿:《近十年来(1989—2000)有关朱元璋研究的介绍》,《汉学研究通讯》第20卷第1期(2001),页28—44[及香港中文大学中国历史研究中心编:《明太祖及其时代论文汇编》(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2006)。英文著述见 Ssuyu Teng,“Chu Yuanchang,” Dictionary of Ming Biography, 13681644, ed。 L。C。 Goodrich and Chaoying Fang(簡稱DMB)(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76), vol。1, pp。38192;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China, vol。7:The Ming Dynasty, part l, ed。 F。W。 Mote and Denis Twitchett (Cambridge, England: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8), chap。1; F。W。 Mote, Imperial China,9001800 (Cambridge, 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2), chap。22.又参Long Live the Emperor:Uses of the Ming Founder across Six Centuries of East Asian History, ed。 Sarah Schneewind (Minneapolis,MN:Society for Ming Studies, 2008)。关于后者,史家历举洪武年间屡兴之文字狱为例证,指陈太祖因出身卑微,兼以早岁失学,一登大宝,对儒士的陈议文字,动辄生疑,以为有讥讪之嫌,因此借故大兴刑法,诛杀无辜文人。此类文字狱案种类繁多,然最令人发指的莫如盛传的表笺之祸。据说,明初儒臣有数十人,因在其进呈的贺表干忤格式与文字忌讳,触怒圣意而枉遭杀身,造成无端的悲剧。见下注10,11,12,13所引论文。

所谓表笺之祸,按史所纪,源于太祖登极后即依前代典礼,制定凡遇正旦、万寿圣节、上皇太后、太皇太后尊号,与册立东宫等礼节之时,内外文武诸司均需进表笺致贺。“表”指进上位之文,“笺”则用于上东宫,二者体制有别,以示尊卑。据《明太祖实录》,明祖曾五次颁布奏牍及表笺成式,文辞体裁与及字讳回避事例,使天下有司知所适从。首次在洪武六年(1373)九月,次在八年(1375)十二月、十二年(1379)八月,又其次在十四年(1381)七月,最后一次在二十九年(1396)七月。其中三次皆涉及表笺格式,足见太祖对此类典礼仪式的重视。详姚广孝等监修:《明太祖实录》(简称〈实录》〉(台北: “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卷八五,页1512—13[卷一二六,页2010—11[卷一三八,页2171—73[卷二四六,页3576—77.并参注下注41—45.

据明代官书,如万历初张卤(1523—1598)编纂之《皇明制书》,此类表笺之进呈及行文体裁,有以下的规定。《制书》卷七引《洪武礼制》说:张卤等编纂《皇明制书》有万历七年(1579)序。解题见Wolfgang Franke(傅吾康),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ources of Ming History《明代史籍彚考》(下称Sources)(Kuala Lumpur:University of Malaya Press, 1968), 6.1.5. 本文采用东京古典研究会1966—1967影印本。是书卷七所引《洪武礼制》,又见佚名辑《大明官制》,载《明朝开国文献》,收入吴相湘主编:《中国史学丛书》(台北:台湾学生书局影印,1966)第4册,页2072—73.一、凡遇天寿圣节,在外五品以上衙门,止进表文一通。正旦冬至拜进上位表文、中宫笺文、皇太子笺文各一通。在外各王府、并各布政司、各道按察司、及直隶府、州表笺,俱各差官齎进礼都。各州表笺进于各府,各府进于布政司。其余五品以上衙门隶布政司者,亦进于布政司,布政司差官类进礼部。其各都司及直隶卫所,差官赍进五军都督府。各处守御指挥使司及守御千户所,进于都指挥使司,都指挥使司差官类进五军都督府。至日礼部官,以各处所进表笺目,通类奏闻。明初人物、史事、传说三篇明太祖文字狱案考疑

一、凡表笺止作散文,不许循习四六旧体。务要言词典雅,不犯应合回避凶恶字样,仍用朱笔图点句读。表用黄纸,笺用红纸为函,外用夹板夹护。拜进,并依见行仪式。

一、凡进上位表笺,及一应文字,若有御名庙讳,合依古二名不偏讳,嫌名不讳。若有二字相连者,必须回避。写字之际,不必缺其点画。(页1下—3上)稍后申时行(1535—1614)等重修《大明会典》卷七五“表笺仪式”除沿袭上引条文外,并录太祖所制定之"表笺式”五通,共分“圣节正旦冬至亲王上表”、“圣节正旦冬至群臣上表”、“群臣谢恩表”、“东宫千秋节正旦冬至亲王上笺”、“东宫千秋节正旦冬至群臣上笺”各类。申时行等重修编之《大明会典》成于万历十五年(1587),本文采用台北国风出版社1963年影司礼监原刊本。兹抄录有关群臣上表之格式如下: “圣节正旦冬至群臣上表”(洪武间定)

某衙门某官臣某等,诚欢诚忭,稽首顿首。□上言。□伏以□天佑下民,四时序而风雨时,五谷热而人民育。恭惟□皇帝陛下。承□天受命。君师宇内,相以奠之,和以安之。是以克享□天心,永膺□宝历。□大一统文明之治,□开万载太平之基。……臣某等,幸□遇□明时,忻逢□圣旦,……心驰遥□贺。仰□紫宸而三祝,祈□圣寿以齐□天。无任瞻□天仰□圣,激切屏菅之至。谨奉□表称□贺以□闻。(页8上—9下)

“群臣谢恩表”(洪武间定)

某衙门某官臣某,某年月日。□钦蒙给赐(某物)、升授(某职),谨奉□表称□谢者。臣某,诚欢诚忭,稽首顿首。□上言。伏以□圣恩敷布,广大如□天。凡在臣民,均沾雨露。恭惟□皇帝陛下。□圣神文武,□治同百王,春青海涵,兆民忻戴。是以□天心永眷而基业愈昌也。臣某等,深蒙□恩宠,补报是图。惟坚散藿之诚,上祝□万年之寿。无任瞻仰□天仰圣,激切屏菅之至。谨奉□表称□谢以□闻。(页10下—11上)

“东宫千秋节正旦冬至群臣上笺”

伏以□皇天眷估,□景运弘开。□大本益隆,臣民忻载。敬惟□皇太子殿下。□宽仁毓德。□敬谨存心。嗣承万世之洪图,寅奉重熙之□宝历。是以贞符协,应万邦永宁也。臣某等,职守藩□维。忻逢□令旦(正旦、长至)。仰望□前星,敬祝□千秋之寿。无任瞻仰,激切屏菅之至。谨奉□笺称□贺以 □闻。(页14上—15上)是卷末页有载:“二十九年,以天下诸司所进表笺,多务奇巧,词体骈俪,令翰林院撰庆贺谢恩表笺成式,颁于天下诸司,令如式录进。”(页15下)可见以上三道表笺成式,都是洪武末年所颁布。

据后人记载,前此之时,天下诸司儒臣所进表笺,很多触犯格式及文字忌讳,被太祖刑戮诛杀。此类事件,官书未见。如御制《大诰三编》或《皇明祖训》,或永乐年间三修之《明太祖实录》,虽缕述洪武年间大狱如胡惟庸、蓝玉等谋逆被诛(事在十三,二十六年〔1380,1398〕),但无文字狱案的记录。关于胡惟庸、蓝玉二大狱始末见张廷玉等纂修:《明史》(北京:中华书局,1975)卷三?八,页7906[卷一三二,页3863本传[谷应泰:《明史〔朝〕纪事本末》(中华,1977),卷十三“胡蓝之狱”, 页179—87[又见赵翼《廿二史礼记》(《四部备要》本)卷三二,页6下—8下。近人研究详吴晗:《胡惟庸党案考》,《燕京学报》第15期(1934年5月),页163—205[傅衣凌:《关于明初胡蓝之狱的分析》,《厦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63年第4期,页41—56.又见Thomas P。 Massey, Chu Yüanchang and the HuLan Cases of the Early Ming Dynasty, Ph。D diss。,Michigan, 1983(Ann Arbor, UMI,1992)。这些表笺之祸,惟见于晚出的野史稗乘,或传录闾巷耳谈,或经后人渲染夸张,真伪莫明。其始作俑者,似为黄溥(弘治十二年〔1499〕贡生)之《闲中今古录》。沈节甫(1533—1601)编辑《记录汇编》卷一二九《摘抄》载其记太祖表笺文字狱之起源云:沈节甫见编辑之《纪录汇编》刊于万历四十五年(1617),解题见永瑢等纂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下称《提要》)(上海:商务印书馆,1933)卷一三四,页2768—69[及傅吾康,Sources, 9.4.3.本文采用长沙商务印书馆1938影原刊本。蒋清高,象山人,元末遗儒也。内附后仕本县教谕,罹表笺祸。赴京师,斩于市。斯祸也,起于左右一言。初洪武甲子(十七年[1384])开科取士,响意右文,诸勋臣不平。上语以故。曰:“世乱则用武,世治则用文,非偏也”。诸勋进曰:“是,固然。但此辈善讥讪,初不自觉。且如张九四〔张士诚〕,厚礼文儒。及请其名,则曰‘士诚’”。上曰:“此名甚美”。答曰:“《孟子》有‘士诚小人也’之句,彼安知之”。上由此览天下所进表笺,而祸起矣。(页3下—4上)  其后出于弘治(1488—1505)、正德(1506—1521)、嘉靖(1522—1567)及万历(1573—1620)间的野史稗乘,很多关于此类文字狱的记载。举其大者,有徐祯卿(1479—1511)《翦胜野闻》(成书于1500年后)、梁亿(1511年进士)《传信录》(成书于1520年前后)、郎瑛(1487—1566后)《七修类稿》(1566年序刊)、田汝成(1500—1563后)、《西湖游览志余》(成书于1584年)、邓球(1535年进士)《皇明泳化类编》(1570年序刊)、王世贞(1526—1590)《弇州史料》(1614年序刊)、黄景昉(1596—1662)《国史唯疑》(明季成书),与佚名编辑之《九朝谈纂》(刊于明末)诸书。此等记载,或摭拾委巷俗说,或抄袭旧籍琐谈,未辨真伪。更有甚者,以讹传讹,大乖历史的真相。此类表笺文字狱案资料见下注15—21、24所揭,亦略见近人所节抄史料,如柴萼:《梵天庐丛录》(上海:中华书局,1925), 页27;与彭国栋《艺文掌故三谈》(台北:艺文印书馆,1974),页74—75.

满清易代,经康、雍、乾三朝镇压,文纲严峻,学者多讳谈明朝史事,尤其是太祖的文字狱案。及至清中叶,赵翼(瓯北,1727—1814)始略为陈说,于《廿二史札记》卷三二《明初文字之祸》条下,裒辑明代稗史所记,列举洪武间儒学教授林元亮十二人,并明初儒士徐一夔与释来复等以触犯文字忌讳被斩(详后)。据他的解释,此辈罹难乃因太祖“学问未深”,故“往往以文字杀人”,归咎明祖之不学,动辄生疑,并非涉及政治或其他事件。见《廿二史札记》卷三二,页2上—5上。关于赵翼《札记》之初步研究,见杜维运:《“廿二史札记”考证》,《新亚学报》第2卷第2期(1957年9月),页301—436.此文修订后附刊于1975台北鼎文书局印行之《廿二史札记》,然二者俱无讨论文字狱案故事的真伪。晚近对赵翼及其《札记》之研究可见杜维运:《赵翼传》(台北:时报出版社,1983)[王秋生:《赵瓯北研究》(台北:文史出版社,1988)[及黄兆强:《“廿二史札记”研究》(台湾学生,1994年)。由于瓯北名重史林,《札记》风行一时,后世论明初文字狱多不细察,奉为圭臬。如顾颉刚《明代文字狱案考略》,据《朝野异闻录》论国初儒生以表笺诖误被诛,又引《闲中古录》说徐一夔遭斩,皆本诸《札记》。丁易(叶鼎彝)《明代特务政治》,述太祖兴文字狱以达专擅目的,亦用《札记》。顾文载《东方杂志》卷32第14期(1935年7月),页21—34.此文有英译,见L。C。 Goodrich,“A Study of Literary Persecution during the Ming”, Ha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3.34(December 1938): 254311.丁易书原刊于1949,今用日本东京汲古书院1971影印本,所论见页441—44.吴晗《朱元璋传》记太祖文字狱案所引《朝野异闻录》亦出《札记》,至言徐一夔死事则依据《翦胜野闻》。罗炳绵《明太祖的文字统治术》论洪武儒臣罹表笺之祸并引《闲中今古录》言徐一夔刑死,亦以《札记》为本。吴晗《朱元璋传》论太祖文字狱案见页268—72;又为李唐:《明太祖》(香港:太平书店,1978) 页103—6所因袭。罗炳绵论文载香港新亚研究所编《中国学人》第3期(1971年 6月),页37—51.近徐道邻《明太祖与中国专制政治》[赵令扬《明太祖政权下之知识分子》[冯天瑜《明清文字狱述略》[朴元熇《明初之文字狱与朝鲜表笺》[及陈梧桐《论朱元璋的文化专制》,亦据《札记》评文字狱的毒害,以为明祖个性猜忌,且学问短浅,辄以误读文字枉杀文人。徐文载(台湾)《清华学报》新刊第8卷第l—2期(1970年8月),页350—72.赵文见《寿罗香林教授纪念论文集》(香港,1970),页191—203.朴文刊《第二届明清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天津人民,1993),页322—38.陈文载同作者,《朱元璋研究》,页140—55.近人在所编著通史中论明初文字狱案亦多为《札记》贻误。见汤纲等编:《明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上册,页103—4[刘重日等编:《中国史稿》(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第6册,页41—42.诸如此类,足见赵瓯北史论对近代学者研究明太祖,是有极大的影响。

本文论太祖文字狱案,以表笺之祸事例为主,以便举一反三。先胪列《札记》所陈,追溯其史料来源,然后加以考证,辨其真伪,使了解此类刑案的真相。继而解说有关资料,推其原委,以剖析后代于太祖的评骘,俾对洪武朝的政治及历史地位,有进一步的认识。职是此故,是篇虽以考证为基础,目的并不在为考证而作考证。关于表笺文字狱案的重新检讨,见潜斋(索予明):《从明太祖御笔看明初文字之祸》,《畅流》(台北)第7卷第2期(1953年3月),页7—9[及陈学霖:《徐一夔刑死辨诬——兼论明初文字狱史料》,Journal of Oriental Studies《东方文化》15.1(January 1997): 7784.

同类推荐
  • 帝国政界往事:大明王朝纪事(全新修订典藏版)

    帝国政界往事:大明王朝纪事(全新修订典藏版)

    2004年夏天,一部名为《帝国政界往事:公元1127年大宋实录》的历史作品突然问世,因其从人性角度和史料细节中,发现历史的鲜活与真实面目,一时洛阳纸贵,海内风行。作者李亚平也成为各大媒体争相报道的热门作家,被誉为“黄仁宇之后最会讲历史的人文学者”。此后,备受好评的《帝国政界往事》系列之“大明王朝纪事”等书相继推出,这些作品无一例外,都是从“人”的视角诠释帝王将相,通过入木三分的精彩剖析,全新解读历史巨变与政治迷局,用轻松有趣的独特方式讲出了历史的真相,使人豁然开朗又难以释怀。2015年,《大明王朝纪事》推出全新修订典藏版,读懂朱元璋、张居正、嘉靖、崇祯等传奇历史人物得势与失势之谜!
  • 铁尺君侯

    铁尺君侯

    古旧的城墙上贴着告示,上面歪歪扭扭的画着,HHeLiBeB作为高中生穿越大军的一员,莫忧只能想出这种办法来找朋友。苦苦等待的时候,简单回忆了一下脑海里的知识,他发现高中所学的知识完全可以汇编成一本《穿越者指南——古代版》衣食住行全都不习惯,怎么办?现代化改造解救你!穿越成捕头的儿子,其实莫忧还有一个艰巨的任务,子承父业,除暴安良,不过在那之前要先抱住大腿,越粗越好……先发育,再打架,莫忧深谙“仗势欺人”的要诀。群,群就算了,反正也没人气,嘤嘤嘤~~~
  • 北汉简史

    北汉简史

    北汉与后汉王朝的关系,犹如南明永历政权与明王朝的关系,是中原政权在更小范围内的延续。要了解它的历史,还须从后汉说起。
  • 江山战图

    江山战图

    隋末烽烟起,英雄出边荒。河北窦天王,雪夜战金刚;瓦岗枭雄密,火并杀翟让。奸雄宇文氏,弑主谋萧娘;长安李二郎,两战洛阳王。巴陵萧梁帝,跨江取荆襄;东南杜伏威,自号江淮狼。大浪卷苍天,猛将猎隋杨。隋国江山入战图,败者为寇,胜者为王。
  • 最真实的汉朝

    最真实的汉朝

    少年时代,刘邦认真读书,但这不是他唯一的追求,他的最高目标是做一个自由放任、潇洒如风的游侠。所以成人之后,他不断改变自己,努力做一个闻名遐迩的侠士。游侠与无赖的区别是非常大的。游侠不工作,却以声张正义为根本,得到世人的尊敬,而无赖是人人唾弃的废人。如果混淆了这一关系,那刘邦的身份必受巨大贬低。这也不符合他的历史成就。刘邦是个侠肝义胆的游侠,而非无赖。他的建国之路,就是一条游侠的发展道路。“游侠”这个定位深深地印刻的刘邦的大脑和骨骼上,甚至流淌在他的血液中。
热门推荐
  • 东周列国志

    东周列国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剑武英魂

    剑武英魂

    林楚云,一个孤儿,无意间拜入剑派凌云门下,卷入了一场正与邪的江湖斗争中。是手中的长剑荡尽滔天浊浪,仗剑走天涯;还是功成扬名,问鼎天下兴亡江湖事,事过不问恩仇
  • 宋徽宗赵佶的绘画贡献

    宋徽宗赵佶的绘画贡献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宋徽宗赵佶的绘画贡献》介绍了宋徽宗赵佶传奇的一生。《宋徽宗赵佶的书画贡献》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天然凉菜集锦

    天然凉菜集锦

    凉菜,在饮食业俗称冷荤或冷盘。它是具有独特风格,拼摆技术性强的菜肴,食用时数都是吃凉的,称之为凉菜。凉菜切配的主要原料大部分是熟料,因此这与热菜烹调方法有着截然的区别,它的主要特点是:选料精细、口味干香、脆嫩、爽口不腻,色泽艳丽,造形整齐美观,拼摆和谐悦目。
  • 妖孽儿子特工娘亲

    妖孽儿子特工娘亲

    她,天下闻名的第一美人,却也是举国皆知的废物。当双手手染鲜血,实力强悍的女特工穿越而来,还有谁敢小瞧她?顾清影很不屑,“不会斗气又如何?她生出来的儿子天赋异禀,谁敢惹她,放妖孽顾瑾,咬死他。”君昊附和道:“女人嘛?负责貌美如花就好了,体力活,麻烦事交给我们男人就行!”顾清影笑的妖娆,这古代的男人还真是不错,钱多,体软,易压倒还很上道。
  • 渔夫传奇

    渔夫传奇

    大学毕业后的卫航在海洋局跑腿近一年,最后还是因为几句口角被上级领导开除。回到家乡,在海边偶遇一颗神秘珠子,融入体内。经过了解,那珠子能让卫航在海底畅游,不受氧气、水压、光线等影响。神秘的海洋一直是人类向往的,少有人涉足,下面是无尽的宝藏,都静等人类开发:大龙虾、大海蟹、海参、海胆、鲍鱼,罕见的红珊瑚、甚至海底遗宝等等。有了神秘海珠,渔夫也是一个传奇!
  • 强娶王妃:王爷太霸道

    强娶王妃:王爷太霸道

    望着眼前疾驰而来的卡车,她毅然撞了上去!没有前世的记忆,她也在这世,爱着他。即使忘记了他,她也会执着得追寻心中的感觉,她相信,他就是那个他。他,帝国内无人不知无人不识的霸道王爷,却立誓终身不娶!只因他一直在寻找她!他没有失望,她找到了他。他会守护她生生世世,而她也会陪着他千秋万载,永不分离。她愿以三世的生命,换他一世的纯洁无瑕。
  •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谋略全本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谋略全本

    政治家、军事家、商界领袖最推崇的传世之作!超越军事理论,原来兵法是最生猛的处世教科书。权威原文:以历史上最权威的版本为底本,准确可靠;经典重现:放大重现当时的历史情境,还原原文诞生的史实真相;白话译文:精致、流畅,严格忠实于原著;案例解读:揭示原著思想精髓,解析古人千年智慧对现代职场、官场、商场等领域的应用价值。
  • 2013年思想随笔排行榜

    2013年思想随笔排行榜

    梳理和总结了2013年我国思想随笔创作的实绩,编者在全年度大量的思想随笔创作中推荐编选了数十篇随笔佳作,从作品的价值上反复斟酌、判断,从而把现实中受到普遍好平、具有广泛影响,富有一定的艺术性质的好作品选编出来,《2013年中国思想随笔排行榜》反映年度随笔创作全貌。
  • 穿越之神厨王妃

    穿越之神厨王妃

    姓名:白芷璇姓别:女职业:厨师最杯具的事情:艾玛,我居然失恋了。最囧的事情:NND,穿越了。最大的理想:压倒古弈天,吃干抹净,借个种呀,生个娃。嘿嘿嘿……她的人生目标:吃古弈天的,喝古弈天的,用厨师的专业绑住他的胃。让古弈天独宠自己,离不开自己,一辈子赖着他家做米虫,最后……嘿嘿嘿,可以有些桃花朵朵来调戏就更好了。姓名:古弈天性别:你看不出来?我是男一号啊职业:不告诉你最囧的事情:被一个女人拴住了胃!!!他的人生目标:圈养神厨,宠坏白芷璇,让别的男人都受不了,然后让她离不开自己,最后把自己养了很久的厨师拆骨入腹。在扑到与被扑倒之间徘徊,在扮猪和吃老虎中上演。嘿嘿嘿……到底是被女主扑到吃干抹净,还是被男主反扑拆骨入腹?【片段一】某只无良女又一次翻过墙头。“嘿嘿嘿,古大美人,我来了……”“主子,小姐又从墙头过来了……”“明天把墙头拆了,回头小姐要摔倒拿你试问。”“古弈天,老娘来借种生娃了——”一声色吼,众人风中凌乱......【片段二】“主子,小姐又上街调戏人了!!”“这次又是哪家姑娘?”“这次……这次……这次是公子!!”“公子?哦随她去吧!”“等等,你说什么?公子!!……”某男狂奔!女人,别让我抓到你!!【片段三】“古……古……弈天,你……在干什么?”某只色女流口水,看着面前的美男出浴图。“你都看到了,娘子,可要负责哦……”某只腹黑男扮猪吃老虎。“又没吃到……”某女低声呢喃。“娘子,为夫美吗?”腹黑男从浴缸中站起来“春宵苦短,娘子不是一心想到借种生娃的吗?”“唔,我绝对不会……”话未落,腹黑男就恶扑上去。我!!绝对不会为了一个歪脖子树放弃整片树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