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84200000001

第1章 唯物义理故事(1)

白驹过隙

“白驹过隙”形容人生苦短;也可用来形容时光流逝迅速。

此典出自《庄子·知北游》:“老聃曰: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注然勃然,莫不出焉;油然漻然,莫不入焉。已化而生,又化而死,生物哀之,人类悲之。解其天弢,堕其天帙,纷乎宛乎,魂魄将往,乃身从之,乃大归乎!’”

有一次,孔子向老子请教,说:“今天没有什么事情,想向您请教一下关于大道的学问。”老子说:“人生活在世界上,如同飞驰的骏马穿过狭窄的道路,一转眼就过去了。世间万物,相与无恒,都是从变而生,顺化而死。生也好,死也好,全部是变化而已,造物主是不会放在心上的。

因此,对于死,生物感到悲哀、人类感到悲哀,而非生物与非人类,既不悲也不哀。

人类喜爱生,厌恶死,因此才受到生和死的束缚。可是一旦对大道有所领悟,就会忘记生死,就像从天然的弓袋和束囊中解放出来,魂魄上天,骨肉归土,不管如何纷乱,自为皈依,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皈依啊。”

白往黑归

“白往黑归”比喻只看表面现象而不注重本质,或首尾不一。

此典出自《韩非子》:“杨朱之弟杨布,布素衣而出。天雨,解素衣,衣缁衣而反。其狗不知而吠之。杨布怒,将击之。杨朱曰:

‘子毋击也,子亦犹是。向者使汝狗白而往,黑而来,子岂能毋怪哉?’”

杨朱,是战国时著名的思想家,他认为万事“为我”,反对“兼爱”,他认为,人的本性就是自私自利的。他的弟弟杨布养了一只活泼可爱的小白狗,杨布很喜欢它。对杨朱说:“我这只小白狗非常讨人喜欢,一见到我,就摇头摆尾,亲热极了。”杨朱反驳说:“这并不表明什么,你经常喂它,因此它才对你亲热,这样可以骗得更多的食物。”杨布听了,心中很不痛快。“你那套‘为我’的自私观点,竟然用到狗身上!”他讽刺说。

杨布平时爱好穿白衣服,一天外出,淋了一身雨,就把外面的白衣换成黑衣。返回家里,那小白狗竟向他“汪、汪、汪”地吠叫起来。杨布十分愤怒,随手拾起一根棍子就要打,一道来的杨朱立刻劝住了他,并说:“何必呢?它把你认成了另一个人,因此要吠叫。现在我们换个角度,你的小白狗外出,回来时变成了一条小黑狗,你就不感到奇怪吗?你会认为是别人的狗,而别人的狗,不会对你摇头摆尾地表示亲热。所以,你也会表现出不能理解不认识的样子。”杨布知道杨朱在讽刺他,但细细一想,真的有一些道理。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比喻已经败落的事物,但在一段时期内,尚能维持某些兴旺繁荣的景象。

此典出自《三国志·魏书·武文世王公传》

注:“夫泉竭则流涸,根朽则叶枯;枝繁者荫根,条落者本孤。故语曰‘百足之虫,至死不僵’,以扶之者众也。此言虽小,可以譬大。”

魏明帝临终的时候,委托曹爽、司马懿一起辅佐幼主曹芳。

然而,司马懿久有篡夺曹氏政权的野心,曹爽远不是司马懿的对手。那时候,有一个人叫曹冏,是曹氏宗室的人。

他看清了曹氏宗室存在的危机,就上书劝告曹爽,叙说了历代皇族统治灭亡的原因,劝说曹爽不但要同本姓的族人建立亲近的关系,而且要与异姓有才干的人建立友好的关系,那样做了,才能巩固曹氏集团的统治基础,即使有什么变化,也能维持下去。

曹冏劝道:“如果没有泉水,河流就要干涸;树根腐朽,树叶就要枯萎。枝繁叶茂,树根才能得到庇护;枝条凋零,树干也就孤立了。所因此人们常说,‘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这是因为这种虫子脚很多,所以虽然死了,也能支撑其身体不倒。这句话讲的是小事,却寓意深远。”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比喻事物的变化,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此典出自《金瓶梅》九十二回:“冰厚三尺,非一日之寒。”

吴月娘的女儿嫁给陈敬济为妻。这陈敬济不是个东西,他又娶了个戏子回家做小老婆,反而总是欺负他原来的老婆,有一天把她打得鼻口出血,过了半天才苏醒过来。正妻哭到半夜,悬梁自缢身死。第二天,吴月娘听说了,她早已听说女儿受苦,又听说陈敬济娶了个唱戏的在家里,正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接着,率领家人、小厮、丫鬟、媳妇七八口,往他家来,见了女儿尸首吊得直挺挺的,就大声哭喊起来,将敬济拿住,揪住乱打,有的竟用锥子锥得他全身都是小眼,接着把那个小老婆也打了个臭死。把门窗户壁都打得七零八落。最后状子告到县里,判了陈敬济逼死妻子,徒刑五年。

冰山难倚

“冰山难倚”

说明依仗别人权势,不得持久。

此典出自《开元天宝遗事》:“杨国忠权倾天下,四方之士,争诣其门。进士张彖者,侠(陕)州人也,力学有大名,志气高大,未尝低折于人。人有劝彖令修谒国忠,可图显荣。彖曰:‘汝辈以谓杨公之势,倚靠如泰山,以吾所见乃冰山也。或皎日大明之际,则此山当误人耳。”

唐玄宗十分宠爱杨贵妃。杨贵妃的堂兄杨国忠也跟着沾了光,也受到唐玄宗的宠信升任右相,独揽朝政,权倾天下。那时候,天下许多士人,为了谋取功名,争相拜谒杨门,巴结杨国忠。陕西一带有一个进士,名叫张彖,他知识渊博,名气很大,而且又志向高远,从不向权贵低头献媚。有人劝张象也去拜见杨国忠,为了博取荣华富贵。

张彖却说:“你们都认为杨国忠权高势大,如果能够投靠他就像倚靠泰山一样稳固。可是在我的心目中,看起来威威赫赫的杨国忠不过是一座冰山,如果太阳出来当空照耀,冰山马上就会消融,依靠它的人就要上当了。”后来,安禄山起兵叛乱,杨国忠被士兵杀死,杨贵妃也被缢死,杨家这座冰山果然消融了。所以,那时的人都称赞张彖有先见之明。

不得要领

“不得要领”比喻没有掌握住事物的要领或关键。

此典出自《史记·大宛列传》:“中骞(张骞)从月氏至大夏,竟不能得月氏要领。”

西汉的时候,在西域有一个大国叫月氏。月氏被匈奴的首领冒顿单于打败以后,不得不远远地往西逃避。他们痛恨匈奴,每时每刻都想复仇,但由于无人帮助,自己势单力薄,只好暂时忍受外族的欺凌。

汉武帝从投降汉朝的匈奴人那里听到这些消息以后,打算派人前去联络月氏,以便夹击匈奴。建元二年(公元前139年),博望侯张骞奉武帝之命出使月氏。就从西汉到月氏必须经过匈奴。因此张骞一行路经匈奴时就被匈奴扣留,这一扣便是十一年,他在匈奴娶了妻子,生了儿女。张骞等人虽然身在匈奴,可是内心一直未忘武帝交给自己的任务。到了后来,他们终于逃出了匈奴,继续往西寻找月氏。

再说月氏王被匈奴人杀死以后,又立太子为王。新王带领着自己的人马往西进攻大夏,并且占领了大部分土地。因为大夏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月氏人得到这块土地以后就非常满足,建立了一个大月氏国。他们向匈奴人复仇的念头早已淡忘了。等到张骞来了之后,和他们谈起夹击匈奴的事,他们已经不大感兴趣,言谈话语也不得要领。张骞在月氏住了一年多,还是无法联合月氏去攻打匈奴,最后只好返回汉朝。

不可同日而语

“不可同日而语”这句成语说明两种情况完全相反或差别迥异。

此典出自《战国策·赵策二》:“夫破人与破于人也,臣人之与臣于人也,岂可同日而言之哉。”

战国时期,苏秦是主张“合纵”的,他建议燕、赵、韩、魏、齐、楚六国联合抗击秦国。为了说服赵国的君主采纳他的建议,他从燕国来到赵国。赵王比较年轻,做君王的时间不长,很愿意听他的主张,于是便热情地接待了他。

苏秦十分委婉地对赵王说:

“现在贵国疆域有二千多里,军队有几十万,战车千部,战马几万匹,粮食够吃十年。就地形上分析,西有常山,南有漳河,东有清河,北邻燕国。目前秦国虎视眈眈,一心想把赵国吞掉,然而迟迟不敢举兵来征伐,是担心韩国和魏国打他的主意。所以说韩、魏两国也是贵国的屏障。可是秦国一旦占了韩、魏,那么赵国就就十分危险了。这就是我为大王忧虑的事情呀!想当年,尧没有什么地盘,舜没有一点土地,却能领有天下。禹不足一百个部属,却成为诸侯的领袖。成汤和周武王也不过三千士卒,三百战车,也做了天子。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他们都具有卓识远见。圣明的君主能够了解敌国的强弱,清楚自己士兵的数目、将士的优劣,没有必要非得等到在战场上厮杀,对于胜负、存亡就已经心中有数了。

哪有只听议论,就贸然地决定国家大事的呢?

我计算过各国的领土,六国的土地加到一起比秦国大五倍;六国的军队比秦国多十倍。如果你们六国合成一体,共同攻打秦国,那秦国必定失败。可是你们现在不做长远打算,只想着秦国,心甘情愿做人家的臣子。你们可应该知道呀,打败敌国和被敌国打败;别人当自己的臣子和自己当别人的臣子,这两种状况可是不能够放在一起比较着说的呀!我的建议请大王深思啊!”

赵王对苏秦的主张十分感兴趣,决定封他为武安君,并赐给他一百辆车子,二万两黄金,一百双白璧和许多绸缎、衣物,让他去劝说其他几个国家。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说明人们做事,如果不下决心,不身历险境,不经过艰苦的努力,是不能达到目的的。

此典出自《后汉书·班超传》:“超曰:‘不入虎穴,不得虎子。当今之计,独有因夜以火攻虏,使彼不知我多少,必大震怖,可殄尽也。灭此虏,则鄯善破胆,功成事立矣。’”

东汉时候,班超跟随奉车都尉窦固和匈奴作战,建立了功劳。后被派出使西域,他首先到鄯善国。国王广早知班超的情况,对他十分敬重,但隔一个时期,一下子变得怠慢起来。班超召集同来的三十六人说:“鄯善国王最近对我们很冷淡,一定是北方匈奴也派有人来笼络他,使他犹豫不知顺从哪一边。聪明人要在事情还没有萌芽的时候就发现它的产生原因,何况现在事情已经十分明显了。”

经过打听,真的是这样。于是班超又对随行的人说:“我们现在处境十分危险,匈奴使者才来几天,鄯善国王就对我们这么冷淡,如果再过一些时候,鄯善国王可能会把我们绑起来送给匈奴。你们说,我们应该怎么办?”当时大家坚决地表示愿听他的主张。他便继续道:“不入虎穴,不得虎子。

现在剩下的办法,就是在今天夜里用火攻击匈奴来使,迅速把他们杀了。这样一来,鄯善国王才会真心诚意归顺汉朝。”

这天夜里,班超就和他同去的三十六个随从,冲入匈奴人住所,奋力死战,用少数人力战胜了多数的匈奴人,后来就达到了预期目的。

沧海一粟

“沧海一粟”也可称为“太仓一粟”,比喻极其渺小的东西。

此典出自宋代苏轼《前赤壁赋》:“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苏轼有一天和朋友坐了小船,到赤壁下去游玩,那天晚上天气很好,江中风平浪静,清风拂拂,他们二人对月饮酒,十分高兴。

苏轼和他朋友两个人都是洒脱不羁的才子,身处清风明月的境界里,一种豪气奔放的情绪不由自主的生发出来,他们俩好像神仙一样,他们一面饮着酒,一面唱着歌。到了赤壁矶下面,苏轼触景生情,不觉又怀起古来。他感慨于世事的变化无常,所谓英雄豪杰,转眼成空。于是他们议论起从前曹、周,在赤壁打仗的事来。苏轼的客人对他说:“当年曹操领着大军,攻陷了荆州,打下了江陵之后,顺着长江向东吴进发,战舰连接了千里,旗帜遮蔽了天空,凭着船栏吃酒,横着长矛作诗,真是不可一世的英雄,可是现在到哪里去了呢?我和你二人,在江渚捕鱼砍柴,和鱼虾麋鹿做伴,坐着一只小船,在这里举杯喝酒,生命短促得像蜉蝣一样的寄生在天地间,身体渺小得如海里的一粒粟罢了。我们的一生真的是太短暂了!哪里能像长江这样的无穷无尽呢?”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常用来比喻旧的事物总会过去,新的事物必将到来。

此典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酬乐天(白居易)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唐敬宗宝力二年(公元826年)冬天,被贬在外的诗人刘禹锡被调回到洛阳任分司主客郎中。

在北返洛阳途经扬州的时候,他和因病罢苏州刺史回洛阳的诗人白居易相逢。在相聚的宴会上,白居易即席赋诗《醉赠刘二八使君》,对刘禹锡被贬在外二十三年抒发了一些怜悯之情。当时,刘禹锡虽被召回了洛阳,结束了贬谪生活,可是并未得到重用,心情也不是很好,再加上过去的好友王叔文、吕温、柳宗元等人死去了,自己孤单一个人北返,心情更加郁闷。白居易的诗,使得刘禹锡思绪万千,十分悲愤。随即当场挥笔写下了《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

诗的全文是:“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诗的意思是说:那巴山楚水凄凉而又荒远,我被弃置在那里二十三年。怀念亡友只好吟唱思旧赋,回到故乡我的斧柄已朽烂。沉舟侧千帆竞发飞驰而过,病树前万木争春生机盎然。现在听到您为我作的一首诗,为了振奋精神我也要把杯酒喝干。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比喻人各有其长处和短处。

此典出自《楚辞·卜居》:“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白起,是战国时期秦昭王的大将,十分善于用兵。昭王十四年,破魏兵于伊阙,斩杀了二十四万兵丁,俘虏了魏兵主帅公孙培;十五年攻魏,取大、小六十二城;攻楚,拔郢都,烧夷陵,楚王逃走,把都城迁于陈;昭王三十四年,攻魏,斩首三十四万。尤其是昭王四十七年,秦、赵长平之战,白起断绝赵兵粮道,围赵兵,使得他们断粮四十六天,赵主帅赵括自带精兵突围,被射死,白起坑杀赵降卒四十万人,接着围住赵都邯郸。秦国的宰相应侯范雎妒忌他功劳太大,劝昭王和赵国讲和,下令撤军。白起看着马上就可以灭赵,却被迫撤军,心中不快,因此就和应侯结下怨仇。

这年九月,昭王又要攻赵,正好遇到白起生病,于是只好派王陵带兵,打了很久,损兵折将,昭王只好请白起去替王陵。白起已病愈,向昭王说:“这仗不能打,我们的兵将已疲劳了,赵国的外援又快来了,邯郸是赵国的都城,城坚难下,他们会拼死保卫都城的。”所以他坚决不肯去。昭王改派王龁去换下王陵,又增派了许多军队,围城八九个月,还是攻打不下来。魏国信陵君带兵来救赵国,秦兵损失十分巨大。最后应侯只好亲自来请白起,白起还是不肯答应去带兵。昭王生气了,把他贬为士卒,接着逼着他自杀了。

司马迁评论道:“谚语讲:‘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白起估计敌情的准确,用兵变化之奇妙,奇计无穷无尽,威名震动天下。

然而却没能和宰相搞好关系,最后导致身亡,这是他的短处啊!”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意思是说:“尺”比起“寸”来,就长十倍,但是它有缺点(短处),因为一尺以下的长度它无法度量;“寸”比起“尺”来,当然短小得多了,但它有优点(长处),因为它可以度量短小的东西。

唇齿相依

“唇齿相依”来比喻关系密切,互相依存。

此典出自《三国志·魏书·鲍勋》:“王师屡征而有未克者,盖吴、蜀唇齿相依,凭阻山水,有难拔之势故也。”

同类推荐
  • 司马光与《资治通鉴》

    司马光与《资治通鉴》

    丁明秀编著的《司马光与<资治通鉴>》为丛书之一,介绍了司马光与《资治通鉴》的有关内容。《司马光与<资治通鉴>》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能为弘扬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各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
  • 世界文化未解之谜

    世界文化未解之谜

    文化是人类历史的产物,是全世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无穷无尽又无处不在,它耐人寻味且令人陶醉。文化孕育了大千世界,并影响着人类的未来。在人类文化漫长而辉煌的进程中,至今还存在着众多悬而未决的未解之谜,它们所散发的神秘魅力,像磁石般吸引着人们好奇的目光。破译和解析这些文化谜题,不仅能启迪我们的智慧,传承和普及人类文化的精华及其有关的知识,而且还可以从中获得愉悦的精神体验,锻炼思辩能力和培养探索精神。
  • 荆楚文脉

    荆楚文脉

    《荆楚文脉》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在充分尊重历史的基础上,做到思辨性与文学性的统一,画面感与故事性的统一,高屋建瓴,大气磅礴,深入浅出,通俗活泼,以历史随笔的方式来演绎荆楚文脉,用大历史观、大文化观来阐述荆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让读者在愉快的阅读中,了解荆楚文化的流变,并从中得到教益。
  • 中国梅花审美文化研究

    中国梅花审美文化研究

    《中国梅花审美文化研究》(以下简称《梅花审美》)是从来探讨中国梅文化众多论著中穖性最为突出者。如论梅之开发利用,历史远及七千年以上的新石器时代。从采用梅果于祭祀和烹调(增酸味,催肉熟),经过汉晋南北朝梅花欣赏的兴起,再经隋唐五代梅花审美欣赏的发展,通过北宋梅文化象征之生成尤其是南宋梅花审美文化的鼎盛与成熟,元代梅文化高潮延续,直到明清梅文化之稳定发展,真是既系统全面,又突出了一时期的特殊性。
  • 土眼洋事之华洋众生

    土眼洋事之华洋众生

    《点后斋画报》,它像一个巨大的橱房,既遇映射出西方的巨大投影,也反映出国人对西方文化的最初印象。人们从这份画报上可以看到有矣西方的种种事像:外国的总统和国王,贵妇与时装,天上飞的气球,地上跑的机车,水里走的轮船。当然,也有大最也不知道是谁编出来的“人咬狗”的奇闻怪事。国人也因此知道了,洋人也有男欢女爱,也有贪生怕死,也有凶杀和恶行,有一切中国人也能有的爱好和毛病。虽然,我们的画师画的无论哪一国的洋楼,都是租界的产物,画面上一股洋泾浜味。官方的战报也跟民间的战事传闻一样有着报喜不报忧的习惯……
热门推荐
  • 锦州府志

    锦州府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Irish Fairy Tales

    Irish Fairy Tale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我的魍魉暴君

    我的魍魉暴君

    大舆历27年九月初七卯时三刻,崇武帝元魍一如往常,坐在上首龙椅,听底下臣子絮絮叨叨,脑里却在想着今天是那人生辰,自己准备的礼物不知她会不会喜欢。想着那人早上的酣睡模样,崇武帝嘴角不禁挂上一丝微笑。底下臣子见此情形,不禁冷汗淋漓:今上这位脸如鬼魅,平时没有表情就已令人生畏,此时一笑更如从地狱爬出的恶鬼。于是,各个说话愈发谨慎。突然,一女子闯入大殿,伏跪天子脚下,泣不成声:“陛下……皇贵妃娘娘崩了。”众人皆惊:这位皇贵妃娘娘独宠后宫由来已久,在民间亦有“天生妖媚、祸国殃民”之说,却真真是这位帝皇的心头肉,那位怎么说去便去了,这可怎生是好?抬头偷觑上首,却见今上嘴角弯得更加厉害,那半黑半白的面庞愈加诡异魔魅。半晌,他才缓缓道:“从今日起,每天斩一人。皇贵妃一日不起,斩人便不可中断。”.后有人查史,看到这一段,不禁心惊:逝者已逝,怎能再醒?如此苛求,难不成这位君上娶的是一位鬼妃?于是,又翻了翻这位皇帝的平生事迹,不禁感叹:原来这只不过是这位喜怒无常的暴君平生中又一桩玩笑话罢了……★★★前世,她是潜入黑道世家的卧底警察,步步为营,小心谨慎,却在任务完成之际,一个心软,被变态家主拉着同归于尽。.今生,她是大舆皇朝宫廷中的小小浣衣女,步步维艰,百忍成钢,却在修成正果之际,一个心软,被变态皇子拉着共赴地狱。.以后很长一段日子里,金蓝每每想及这两世经历,都会遗憾得叹一声:都是心软惹的祸!
  • 灵纹仙劫

    灵纹仙劫

    修真之路,逆天行道;仙凡天劫,九死一生;一缕仙缘,得道成仙;道法万千,殊途同归。一场上仙间的斗法,破坏了一个原本安宁的村庄、导致了一个幸福家庭的破灭;一本传家之宝——算命神书,蕴含着诅咒之力、血脉之力,而世代却视其如珍宝、如命根,其中到底隐藏着什么秘密?灭村之仇、毁家之恨,如何能报?神秘的混沌天河、盘古开天的秘密、银汉一族由来……
  • 邪皇天下

    邪皇天下

    二十年前,地球少年龙小飞因为一个机缘跟宇宙间最为强大的战斗民族皇子结合了,从此改变了龙小飞的一生。
  • 末世重生之女王宠夫记

    末世重生之女王宠夫记

    苏戈从小就是一只小哭包,直到遇见了余烟,然后,他哭的更惨了。上辈子余烟就是顾及苏戈的心情,才让他发生了意外,在末世早早的退场了。一朝重生,余烟决定要把苏戈禁锢在身边,寸步不离的看着他,绝对不能对他的眼泪心软!
  • 粉彩

    粉彩

    “你好!欢迎光临!”清晰的问候声是从舒缘阁门口那只色彩斑斓仿真南美鹦鹉口中发出的。透过硬木博古架,店主舒朗看到一位年轻女性步入店堂。舒朗在精巧的超薄电脑笔记本上漫无目的地浏览着,并不着急招呼顾客。古玩店顾客与一般商店顾客自然不同,“上赶着不是买卖”,对久在古玩行里淘宝的人来说,店家的过分热情常常让他们警觉,“捡漏儿”的欲望会大大降低。已经在古玩行扑腾了十年的舒朗深谙其中规矩,让他有足够的“让子弹飞一会儿”的耐心。
  • 宠妻如命:污力老公缠上瘾

    宠妻如命:污力老公缠上瘾

    五年前,她被最亲近的哥哥背叛,莫名其妙有了身孕。五年后,她唯一的儿子得了白血病,急需匹配的骨髓救命。这时,却有三个男人主动找上门,声称是孩子的父亲。苏小绵看着三个性格迥异的大帅哥,彻底懵逼了。神啊,谁来告诉她,五年前的那天晚上,她到底经历了什么!--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林深见陆鸣

    林深见陆鸣

    林深大学毕业之后在所有人不理解的情况下进入了顾氏集团成为了一名总经理秘书,可是帅气的总经理似乎与传闻中高冷阔公子的样子一点都不符合啊...还有自己心心念念的陆先生,看着人畜无害,怎么可以看自己笑话看得那么开心呢?
  • 荆棘婚路

    荆棘婚路

    好心营救遭家暴闺蜜来家中养伤,没想到却亲手引狼入室。面对丈夫跟好友的双重背叛,该防守,还是进攻?她相信婚姻要经营,想要坚守住自己的幸福,于是努力设法挽回。谁知人心难测,真心错付,原以为的爱情早已变了质,他与她的婚姻终究成了一场互相折磨的闹剧。深陷局中,无法自拔,眼看自己的世界轰然倒塌,她恨他入骨。离婚以后,她努力让自己活的更好,接近向她示好的男人,原想借他之力报复寡情前夫,可人心险恶,又岂是她可以轻易掌控?是谁在谁悲伤之际,给谁温暖?是谁在谁无法忍受之时,给谁力量?早已远去的前夫强硬插入一脚,一个接一个未知的人物陆续登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