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09500000010

第10章 媒介的概念内涵 生成机制与基本功能(3)

当分工主体与分工对象之间的信息传播成为了新的需要之后,在人的认知活动(本质上是一种特殊的、精神性的生产活动)的参与下,“生存需要 —生产活动 —分工(劳动)”的旧有循环,将以 “信息需要 —认知活动 —媒介生成(新的分工)”的全新样态开始其新一轮即第二次循环,这将会直接导致能够顺应信息传播特殊要求的生产力新形态。于是,就像马克思在论证分工是私有制的重要条件时所指出的一样:“分工从最初起就包含着劳动条件、劳动工具和材料的分配,因而也包含着积累起来的资本在各个私有者之间的劈分,从而也包含着资本和劳动之间的分裂以及所有制本身的各种不同的形式。分工愈发达,积累愈增加,这种分裂也就愈剧烈。”于是,本书前文所定义的媒介,自然将应运而生。在某种意义上,我们可以说:信息传播需要以认知活动(一种特殊的、精神性的生产活动)为中介,必将导致媒介生成,而作为 “生存需要—生产活动 —分工(劳动)”两次循环的结果,媒介具有明显的 “二次分工(劳动)产物 ”的属性。

三、简评媒介 “五功能 ”说

毫无疑问,一旦生成,媒介将普遍存在于各类 “分工(劳动)”之中并发挥着其独有作用,因此,要想更为深入地掌握并有效利用媒介,对媒介功能的深入了解显然是媒体业者必须完成的基本功课。

(一)媒介 “五功能 ”说的演进脉络

关于媒介功能,早在1948年,传播学集大成者、美国学者拉斯韦尔就在其名著《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中提出,假设把社会比作生物有机体,则信息传播活动对社会的延续和发展具有监督环境、协调关系、传承文化的三大功能。这被中国学界众人视为媒介 “三功能 ”说的理论来源。

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极大提高,人们的闲暇时间被越来越多地生产出来。为满足人们打发闲暇时间的需要,转移人们 “闲易生事 ”给社会带来的巨大压力,休闲娱乐在人们生活与社会运转中的地位与作用越来越重要与明显。于是,中国学界众人认为,在增加了娱乐功能之后,莱特将媒介的 “三功能说 ”发展成为了 “四功能说 ”,并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媒介功能理论。

其后,中国学界众人认为,施拉姆在前人的基础上提出了 “分类功能说 ”,认为媒介还有一项十分重要的功能,即发展经济的功能。至此,媒介的 “五功能说 ”基本确立。其后几十年,媒介的 “五功能说 ”不断丰富与发展(如拉扎斯菲尔德与默顿提出的 “麻醉 ”功能、麦库姆斯和肖提出的 “议程设置 ”功能等),并逐渐演变成为传播学理论的经典结论之一,影响至今。

(二)对媒介 “五功能 ”说的批判

1.基本概念混用带来的弊端极大

在梳理媒介 “五功能说 ”的过程中,作者发现,不论中外,也不论理论界还是实务界,由于对媒介(更多表现出物理载体与表现形式的属性)、媒体(更多表现出组织机构的属性)、传播(更多表现出生产活动的属性)这三个极为重要之基础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并无统一认识。监督环境、协调关系、传承文化、休闲娱乐、发展经济等五大功能,其事实上的主体并不仅只 “媒介 ”一体,故从某种意义上看,以上五大功能的真正主体确定为信息传播行为本身可能更为接近事实,也更接近西方学者如拉斯韦尔等人的原意。

即便如此,媒介的 “五功能说 ”仍在中国大陆地区大行其道。对此,作者认为,该是予以廓清的时候了。当然,这也是作者不惜花费大量篇幅对相关问题进行详尽分析的深层次原因。

2.媒介决定论的影响至深

对媒介 “五功能说 ”的再度深入分析表明,该理论深受麦克卢汉 “媒介即信息 ”“媒介是人的延伸 ”等经典论点的影响。从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说,在媒介的 “五功能说 ”中,隐藏着一个膜拜麦克卢汉 “正是媒介塑造和控制着人类交往和行为的尺度和形式”“社会的形成在更大的程度上总是决定于人们相互交流所使用的传播媒介的性质而不是传播的内容 ”等观点的明显趋向。于是,媒介的产生与应用,都将引起人类社会生活、社会结构的变化,媒介具有监督环境、协调关系、传承文化、休闲娱乐、发展经济等功能,自然也就合情合理了。

但是,自伊尼斯确定了北美媒介生态学研究范式起,麦克卢汉(承前启后的媒介技术决定论大师)、波兹曼、梅罗维兹再到詹姆斯 ·贝尼格、丹·席勒、尼葛洛庞帝等被理论界公认为 “媒介(技术)决定论 ”的大家们,基本都强调媒介对人类社会和人的心理的巨大影响。其中,伊尼斯(代表作《帝国与传播》《传播的偏向》)以 “偏向论 ”和 “帝国论 ”闻名,麦克卢汉(代表作《理解媒介》《机器新娘》《地球村 ———战争与和平》等)以媒介 “延伸论 ”“信息论”和 “冷热论 ”著称,波兹曼(代表作《童年的消逝》)以 “技术垄断论 ”与媒介 “环境论 ”“隐喻论 ”安身,梅罗维兹(代表作《空间感的失落: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则以媒介社会 “情景论 ”立命 ……此外,詹姆斯 ·贝尼格的《控制革命:信息社会的技术与经济起源》、丹·席勒的《数字资本主义》、尼葛洛庞帝的《数字化生存》等代表作,也基本坚持技术对社会的决定性作用的观点,并对传播技术对人类生存的影响展开了深入分析,并形成了类似尼葛洛庞帝在其《数字化生存》中给出的深远影响现代社会发展进程的结论:“数字化的生活,将把人类带入一个后信息时代。现代社会的种种模式正在迅速转变,形成一个以 ‘比特 ’为思考基础的新格局。比特,作为信息DNA,正迅速取代原子而成为人类社会的基本要素。”

总体看来,媒介(技术)决定论者普遍认为,媒介技术决定社会,而不是社会决定媒介技术,因此,持媒介(技术)决定论的学者一般较多关心媒介技术发展对社会的巨大影响,很少关注社会结构(尤其是权力结构)形态对技术运用的决定性作用,因此也就没有很好地注意技术的巨大影响力往往是社会权力结构与意志的体现。

从20世纪上半叶起,欧洲法兰克福学派开始注意到传播技术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该学派早期代表人物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在《启蒙辩证法》中就指出:“技术上的合理性,就是统治上的合理性。”强调传播技术进步带来的媒介进步实际上已经成为意识形态统治的工具。而马尔库塞则在《单向度的人》中进一步指出:媒介技术不但受到社会的全面控制,而且技术本身就是预先按照统治者的意志和需要设计出来的,设计本身就包含了一种统治的先验性和控制的欲望。在法兰克福学派看来,媒介实际上是被控制的,在权力支配下产生的媒介,其运作必然要受到政治经济权力的控制,并最终成为权力的工具。

其后,英国文化研究学派代表人物雷蒙 ·威廉斯在代表作《电视:技术和文化形式》中,提出了技术的研究和发展过程中的 “意图 ”问题。雷蒙 ·威廉斯认为,人们先在心中有了意图和期望,才去寻找和发展出电视这样的科技。 “如果一个需求符合决策群体的利益,那么它将被摆在优先地位,迅速吸引各种资源并得到官方许可、批准甚或鼓励。在此基础上,一种比现有技术设备更好的用以满足上述需求的技术便应运而生。”

(三)对媒介功能的再认知

在前文中,本书提出了 “生存需要 —生产活动 —分工(劳动)”的二次循环最终必然导致媒介被生成的全新理论观点。在该理论观点中,信息(首要指分工者与分工对象之间关于职能与操作划分的信息,即分工信息)传播成为新的需要,是两次循环得以顺利实现最为关键的转换节点和媒介最终被生成的逻辑起点。自然而然地,在媒介被生成之后,对信息的传播成为了媒介首先要具备的 “最基本 ”的功能。

本书认为,除了源自于 “生存需要 —生产活动 —分工(劳动)”模型的信息传播这一所谓的 “先在 ”的 “最基本 ”的功能之外,时下关于媒介功能的诸多理解,基本都是由媒介的使用者、使用环境及使用方式等不同的 “外在 ”因素生成的。

首先,媒介使用者对不同媒介的选择当然会影响到信息的产生。但是,对媒介使用者而言,媒介在此仅只提供了一个信息传播的技术条件,并不能决定什么信息应该被传播(由媒介使用者决定),因此,媒介只是媒介使用者用以合作生产信息的要素之一。媒介不同,某种意义上来说只是媒介使用者生产信息的技术方式和接触界面不同而已。

其次,信息的效应或效用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信息所作用的社会环境,取决于作为信息携带者的社会主体和社会环境的互动关系。同样的信息在不同的信息携带者那里会产生完全不同的结果。一个信息是否有意义和有什么性质的意义要由具体的社会环境和这个环境中的社会主体来决定,同时,由社会主体和社会环境所组成的媒介环境,能够全面激活、培育和再生产该信息。

因此,对大多数人来说,媒介所提供的信息、形象和思想是其认识社会和历史的主要依据,是集体记忆的再现,是自我认同的参照。于是,人类社会日益媒介化的趋势将逐渐地使人对媒介的依赖悄悄转变成对信息的依赖,媒介也将逐渐地演变成为一个各种社会关系的中介,其作为各类社会关系中介的功能自然也将越发明显,并反映到媒体产业运营的方方面面。

总体看来,媒介的 “五大功能 ”,在某种程度上是以媒介的信息传播基本功能为出发点,并在历经社会关系(生产关系)中介功能之后的延伸与应用。从这样的观点出发,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的需要的不断变化,媒介还将可能具有更多的 “功能 ”等着人们去发掘认识,对媒介功能的认知将因此而一直向前演进。

同类推荐
  • 摩根财团之皮尔庞特的隐权力

    摩根财团之皮尔庞特的隐权力

    讲述摩根财团的发家史,就是皮尔庞特的成神史。乔治·皮博迪,这个伟大的吝啬鬼,他做为罗斯柴尔德的秘密合作者为摩根财团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朱尼厄斯让“摩根”成为了这个伟大财团的名字,绅士的他却因一局豪赌,给摩根插上了飞翔之翅。皮尔庞特不是一个遵规蹈距的继承者,他率性而自由,在他眼里,没有什么是不能突破的,唯一可以相信的只有自己的直觉。凭借他的“鲁莽”,摩根财团成为华尔街的当然王者,成为众多行业的规则制定者,成为金融风暴中屹立不倒的中流砥柱,那一刻,政府只是一个背景,总统只是一个仆人……
  • 诺基亚总裁自述:重压之下

    诺基亚总裁自述:重压之下

    辉煌时期的诺基亚,隐患已埋藏其中。约玛·奥利拉带领诺基亚连续15年占据市场首位。任职期间手机销量达40亿台。翻开本书,解读商业帝国轰然崩塌的内部原因。1992年,奥利拉任职诺基亚总裁,并凭借濒临绝境时的大胆决定,以及独特的管理结构,带领诺基亚从濒临倒闭的灾难中走出来,使其成为移动通信领域的领军者,从1996年开始,连续15年占据市场首位。但辉煌时期的诺基亚,隐患已埋藏其中,当智能手机时代到来时,诺基亚没有在新系统开发方面做足充分的准备,在手机市场中落败。在书中,约玛·奥利拉详细阐述了作为企业高层所承担的压力、风险与抉择。翻开本书,解读商业帝国轰然崩塌的内部原因。
  • 从+互联网到互联网+:苏宁为什么赢

    从+互联网到互联网+:苏宁为什么赢

    从精耕1600多家线下门店,到全力转型线上平台,苏宁作为全国领先的商业连锁企业,毅然选择了自我革命,走上了全面拥抱互联网的道路。苏宁变革的成败,牵引着中国商业格局与走向,也成为中国几百万实体企业关注的焦点。探索互联网020模式变革的苏宁云商,已经成为李克强总理审视“互联网+”行动计划的一块试金石。本书全面记叙了自2009年至今苏宁实行互联网变革,逐步实现中国商业史上前所未有的“沃尔玛+亚马逊”模式,转型成为一家O2O互联网零售公司的全过程。
  • 清商

    清商

    古为郡国之地,今谓羊绒之都;早称天下北库,现誉北方温州。清河故地,源远流长,经过数千年的沧桑演变,积淀了丰厚的历史文化,更为后人遗留下特有的商业根脉。清河商业活动较早,史上久负盛名。著名文学家左思曾在《魏都赋》中盛赞:“锦绣襄邑,罗绮朝歌,绵纩房子,缣总清河。”自那时起,清河人就以“崇德尚义,勇闯天下”的精神,踏上了永不止息的创业之路。中国历史上罕有的南北交通动脉大运河贯通以来,油坊古镇便借助清河为郡为国的封地优势,吸引了大量的外地商家云集此处,一度成为华北外埠来货和当地物产集散进出的重要枢纽,闻名遐迩。
  • 一部手机打天下:人类最后的掘金机会

    一部手机打天下:人类最后的掘金机会

    当联想成为PC电脑世界第一的时刻,他们不知道自己正在与时代的方向背道而驰;当中国移动坐拥十亿用户的同时,他们不知道自己正在离用户渐行渐远;当传统行业的大佬们还在算计每分钟能赚多少钱的时候,他们不知道自己正走在悬崖边缘……所有这些都只是因为他们不知道手机是什么,答错一次,毁掉一个伟大的企业;答对一次,你很快就可以成为一个巨无霸。通过本书,告诉你如何选择、使用手机,通过手机怎么赚钱,而我们的生活将会发生什么样的改变。作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策划经验,总结出零售业、金融业、保险业、出版业、物流业、制造业等十二大传统行业与手机的结合方式与盈利模式。
热门推荐
  • 野狼沟

    野狼沟

    尤创新住在野狼沟,从家到镇里上中学要翻越一座大山,凭她这条长腿也得走上十来个小时,一般人在冬天是不敢翻山的,因为两头不见阳光,都怕遇见狼,夏天白天总会比冬天长出三四个钟头,危险不太大。
  • 桃夭peach

    桃夭peach

    遇到时深之前,身为玄都城爹疼娘爱哥哥宠的小小姐,阳春表示,她很幸福。每天作天作地,招惹一堆烂摊子丢给她妹控哥哥解决。她想,这一生,就这样胡胡闹闹地过去吧,做一个永远长不大的孩子也挺好。遇到时深之后,她收敛了一身锋芒,开始学起青楼中的那些女子风情万种起来,那一段时间,她把自己的名声踩在脚下狠狠摩擦。她为他痴过,狂过,学过青楼女子,扮过妖艳歌伎。都城中一时间风言风语,全是她厚脸皮倒追的故事,但她从没在乎过。或许,当你喜欢上一个人时,你满心满眼就都会是他,别人说什么做什么你都不会在乎。纵然千夫所指,你也在所不惜。时深不知道,他是什么时候注意到她的,可能就是那年的桃花林中,她眉眼弯弯地笑着,满眼桃色,像精灵一样。或许就是那时,他一望成痴。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其实爱上你,真的没什么道理。“阿芜,别怕,我带你回家。”
  • 爱是心中的蔷薇

    爱是心中的蔷薇

    这是一部爱的传奇。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高考复读生宝存在垃圾堆发现一个垂死的女弃婴,抱回出租屋照料,弃婴在恢复健康后被人收养。大学毕业后,宝存成为一名乡村中学教师,与勤劳纯朴的姑娘志芸结婚,育有一女,生活平静而幸福。数年后,因二胎风波,宝存一气之下辞职下海,经营服装生意,无意中收留了一名孤苦伶仃的打工女孩香玉。香玉工作努力,聪明漂亮,被宝存夫妇视为家人。两年后,宝存和香玉的一次闲谈揭开了一个惊天秘密……
  • FBI逻辑推理学

    FBI逻辑推理学

    本书提到了八种FBI常用的逻辑推理法,包括三段推理法、形神推理法、连锁推理、驳谬推理、归纳推理、同异推理、假设推理和逆向推理法。
  • Iphigenia in Tauris

    Iphigenia in Tauri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赤诚

    赤诚

    30年如一日,他怀着对党的感恩和对党的事业的一片赤诚,扎根基层,带领全体职工,同舟共济,励精图治,不断超越,谱写了一个个令人瞩目的传奇:当初一个不足15人,人心不定的小单位,如今已发展成为拥有百余名员工、60余名党员、人才辈出的大集体;当初一个怪石嶙峋、茅草丛生的乱石岗,如今已发展成为曲径通幽、花香鸟语的园林式单位;当初一个年税收不足30万元的基层税务所,如今已发展成为年税收逾2亿元的县级征收局;当初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普通单位,如今已发展成为首届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集体、首届全国文明单位、首届湖北省最佳文明单位,成为湖北省国税系统连获三届"全国文明单位"称号的唯一单位。
  • 哈佛心理素质课:哈佛学子献给孩子最好的礼物(权威版)

    哈佛心理素质课:哈佛学子献给孩子最好的礼物(权威版)

    本书源自于人才辈出、群英荟萃的哈佛大学,以哈佛人的心理素质为出发点,告诉你要去借鉴,以增强内心的素质,从此非凡。本书又从成长、气质、情商、财商、人脉、品格、内在动力、心态、自我认知、经营人生十个方面,着重剖析了心理素质的增强才是你不败的关键。你会因为这些方面跟上哈佛人的步伐,从而内心上强大,不至于被淘汰,做一个无坚不摧的人。
  • 想要发财就动起来:不得不学的10大理财工具

    想要发财就动起来:不得不学的10大理财工具

    本书讲述了如何利用储蓄、股票、基金、债券、外汇、黄金、期货、房产、保险、银行十大理财工具进行个人和家庭理财的基本知识、操作要领和操作策略,并给出了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同时针对不同风险偏好的人提供了不同的投资组合。与上一版相比,本书新增加了银行理财产品的介绍,使读者及时了解目前市场上的理财流行趋势。本书内容全面系统,浅显易懂,配有较多的实战案例和图表,是初涉投资理财领域的投资者们的操作指南。
  • Child of Storm

    Child of Storm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曾国藩冰鉴(第五卷)

    曾国藩冰鉴(第五卷)

    《冰鉴》以冰为鉴、明察秋毫,以神为鉴、相骨 识人。办事不外用人,用人必先识人,识人必先观 人。古今中外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可以说是有成 有败,为使大家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不受任何影 响,特编辑了此书。本书通过对人体的神骨、情态、 刚柔、容貌、须眉、气色、声音这七个部位的论述, 以达到正确观人、识人、用人的目的。在这里我们不 谈论观人、识人、用人的大道理,只希望大家在观 人、识人、用人方面能够获得厚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