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09500000007

第7章 中国传媒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建构(2)

需要特别补充的是,尽管在政治经济学中作为生产、再生产中间环节的流通包括分配和交换,但在改革开放前,我国媒体的运行却仅仅关注了流通中的分配,而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流通中的交换逐渐取代分配成为考察传媒经济的主体。也正是如此,西方理论经济学与政治经济学至少在流通环节上达成了部分共识。

三、中国传媒经济学理论框架的构成

在初步解决了传媒经济学理论框架建构的依据和基础后,历经多次修正,作者特给出了中国传媒经济学的理论框架。

(一)传媒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1.范畴、范式与工具

范畴是人类思维成果高级形态中具有高度概括性和结构稳定性、能应用于任何事物并能反映事物本质属性和普遍联系的基本概念。在哲学方法论中,范畴被用于对所有存在的最广义的分类,是最高层次的类的统称。

范式概念由美国哲学家托马斯 ·库恩在其经典著作《科学革命的结构》中提出,意指特定的 “科学共同体 ”从事某一类科学活动所必须遵循的公认的 “模型 ”,包括共有的世界观、基本理论、范例、方法、仪器、标准等与科学研究有关的所有东西。由于范畴在哲学方法论中的至高地位,因此,从范畴出发确定范式内容最符合科学理性精神。

从范式概念的内容观察,研究工具显然是范式的核心构成之一,而且,范畴又是 “最高层次的类的统称 ”,故从人类思维科学的基本规律出发,在范畴、范式与工具三者之间,显然存在着一个十分明确的从范畴到范式再到工具的顺序逻辑,因此,研究范畴与范式被确定,建立在范畴与范式下的研究工具自然也被确定。

2.传媒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体系

由于在人类思维发展史中,定性与定量、宏观与微观、理论与应用、建构与批判(解构)是哲学方法论的四对基本范畴,因此,在确定传媒经济学的研究范式时,以上范畴必将发挥作用并被广泛应用。在这样的认识论基础上,传媒经济学的研究范式(即皮卡特使用的 “范例 ”术语)在理论上应包括定性型与定量型(西方经济学因此被分为定性研究的经济学与计量分析的经济学两大类)、宏观型与微观型(西方经济学因此被分为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两大类)、理论型与应用型(西方经济学因此被分为理论经济学与应用经济学两大类)、建构型与批判型(如以阿多诺为代表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想对文化工业的批判)等八种。

从上文已被论证的传媒经济学研究范畴与范式出发,传媒经济学的研究工具在理论上则应包括人类文明发展史上曾经出现过的任何技术与手段。如主要建立在信息、系统、控制、突变、协同与结构耗散等理论基础上的媒介生态学研究工具,主要建立在社会学基础上的SPSS分析、回归分析与数据包络分析等统计学技术等。

需要特别强调,作为应用数学与运筹学重要分支的博弈论以及作为心理学与经济分析方法相结合之产物的行为学,已经成为近年西方经济学最重要的两大研究工具,因此,在探讨中国传媒经济学的研究工具时,无论如何也绕不开博弈论与行为学。但现实情况却是我国传媒经济学界基本没有应用这两大研究工具的优秀成果出现,让人十分费解。作者认为,一旦这两大工具被熟练应用于中国传媒经济学研究,一大批开创性成果必将诞生。

皮卡特等提出,西方传媒经济学最主要的研究范例有三种:理论型、应用型和批评型。喻国明、程静薇等认为,传媒经济学研究有三种不同的范式取向:微观经济学、管理经济学与政治经济学。谭天等认为,“传媒产业经济学和媒介经营管理是传媒经济学研究的两个主要范式 ”。邵培仁、潘力剑等则倾向认为,“一个纯正的传媒经济学的研究范式,就是现代经济学中的微观经济学和产业经济学 ”。

作者注意到,在以上研究成果中,皮卡特提出的传媒经济学具有理论型、应用型和批评型三种范式(范例)的论点,显然最为符合哲学方法论从范畴到范式再到工具的顺序逻辑(尽管还有可能增加若干新的范式)。而无论是微观经济学(包括产业经济学)、管理经济学还是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范式,基本上都有以下两大显著特征:其一,从归纳总结已有研究成果出发,没有用发展的观点预估传媒经济学研究未来成果的多样性,因此,成果的完备性略显不足,需要完善;其二,从研究者使用之研究工具(如政治经济学、经营管理学、微观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等)出发,总体缺乏对人类思维科学从范畴到范式再到工具之基本逻辑的坚守,因此,成果的科学性值得商榷,需要提升。

总体看来,在建构了传媒经济学从范畴到范式再到工具的研究方法体系之后,本书给出的中国传媒经济学理论框架,具有了对现有研究成果较强的归纳整合能力和对未来研究领域的延伸拓展能力。分析表明,由于至今为止我国传媒经济学已经取得的研究成果绝大部分都可视为本书提出之研究方法体系一小部分内容的应用结果,因此,仅从以上研究方法体系中未被充分利用的部分内容出发,新的研究领域即可不断出现,如传媒行为经济学研究、传媒决策经济学研究等。

(二)传媒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1.直接研究对象:传媒再生产系统

在本书给出的中国传媒经济学的理论框架中,传媒经济学的 “直接研究对象”是指由媒体、利益对象以及两者之间市场交换关系所构成的传媒再生产系统。在该系统中,媒体是生产环节的中心,利益对象是消费环节的中心,市场交换不但是流通环节的中心,更是联系生产环节与消费环节的纽带。

进一步地,传媒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还可被分解为对媒体、利益对象以及市场交换关系的研究三大部分。对媒体的研究主要包括对传媒产品和服务、媒体的生产及管理、媒体组织形式、传媒资本市场(如所有制研究等)、媒介资源及媒介技术等内容。对利益对象的研究则主要包括受众市场、广告市场、其他利益对象的需要与需求等内容。而对市场交换关系的研究则更多地具有营销管理学与博弈论的基本特征,其中,从营销管理学出发,由于市场营销(Marketing)是个人和集体通过创造,提供销售,并同别人交换产品和价值,以获得其所需所欲之物的一种社会和管理过程,因此,对市场交换关系的研究将包括渠道建设、市场促销体系等内容。

2.延展研究对象:宏观背景系统

在本书给出的中国传媒经济学理论框架中,传媒经济学的 “延展研究对象”意指传媒再生产系统的宏观背景系统。一方面,该研究对象是指传媒再生产系统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与技术等方面的背景要素和约束条件;另一方面,该研究对象也指传媒再生产系统与宏观背景系统(一般由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与技术等子系统构成)间的物质、能量、信息、货币等的流动与符号、意义、价值等的生成。

鉴于此,对 “延展研究对象 ”的研究将至少包括以下两大部分:其一,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与技术背景下的传媒再生产系统研究;其二,传媒再生产系统对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与技术等宏观背景系统的影响研究。

如加森特 ·莫斯科所说:“传播政治经济学家即使在集中调查媒介的经济、政治以及其他的物质结构的情况下,仍致力于将媒介非中心化,非中心化也就意味着将传播系统视为社会经济、政治、社会以及文化基本过程中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实际上,目前在西方传媒经济学研究中方兴未艾的政治经济学取向,本质上即具有以政治经济学理论为指导去研究传媒再生产系统与宏观背景系统之间互动关系的特征。

(三)传媒经济学的学科归属

自2004年起,我国传媒经济学界并没有遵循西方学界将 “传媒经济研究 ”放入 “微观经济学 ”范畴的惯例,而是将研究重点放在对传媒经济学学科归属问题的廓清上。到今天为止,主要观点包括以下三类:周鸿铎、昝廷全等学者认为,传媒经济学是新闻传播学和经济学的交叉学科;支庭荣等学者与部分业界人士认为,传媒经济学是以理论经济学为基础、以传媒业与媒体为研究对象的应用经济学,尽管现阶段还极不成熟,但从属于经济学科是毋庸置疑的;余显仲等人的看法则相对尖锐,甚至认为我国的传媒经济根本无 “学”。

在认真分析这三类观点的形成过程后作者注意到:一方面,无论从支撑材料、研究进路观察,还是从研究方法、理论依据分析,以上观点均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另一方面,从主观看,由于研究者在学科背景、学术训练水平、行业经验、理论工具掌握等方面差异极大;从客观看,由于我国传媒经济学仍处于起步阶段,开展相关研究工作所需支撑资料远未翔实充分,因此,以上观点的科学性尤其是完备性仍有待加强。

作者认为,在探讨传媒经济学的学科归属时,人们既不能预设立场和观点并通过选择性的论证过程证明之,也不能根据至今仍很有限的支撑材料给出一个确定结论。传媒经济学作为一门不断发展中的新兴学科,现在就对其学科归属盖棺论定,为时尚早。

在开展传媒经济学的学科属性研究时,作者认为,研究者首先应将传媒经济视为一个可以被 “悬置 ”的客观存在的 “现象 ”;然后,应重点分析各种要素(约束)条件作用于该 “现象 ”后形成的各种 “关系(或结构)”,并利用各种研究工具对这些 “关系(或结构)”给出合乎逻辑的研究结论。如此,从学理上看,传媒经济学应是一个与人类文明全部成果均可发生关系的全新学科,完全可以不从属于现有的任何学科。

四、中国传媒经济学的研究进路

(一)中国学界关于研究进路的代表性观点

顾永波和殷晓蓉在给出 “所谓研究进路,既有研究方法、步骤的意思,也有如何进入、入手的意义 ”的观点之后,指出了目前中国传媒经济学最典型的两个研究进路:传媒产品的进路与传媒(资源)稀缺性的进路。

在传媒产品的研究进路中,代表性的研究成果包括禹建强、宋建武、马锋等人主要利用经济学公共产品理论对媒介产品(主要包括新闻与广告)属性的研究,以及谭天借鉴马克思以商品为起点展开政治经济学研究的经验所进行的分析等。其中,禹建强关于新闻属于公共产品、广告属于私人产品的结论为我国的传媒二元运行机制(即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提供了较为坚实的理论基础;而谭天提出的 “通过对媒介产品属性与功能的学理性分析,进而对产品投资、研发、生产、流通及衍生产品开发等整个产品价值链的考察,可以带动我们对传媒资本、传媒产业、传媒市场、媒介管理、传媒制度及新媒介经济等各个领域的研究,最终形成传媒经济学的整个学科体系。这就是传媒经济研究的最佳进路”的观点,则试图使中国传媒经济学回到经济学尤其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原点。

而在传媒资源稀缺性的研究进路中,在注意力、购买力等基础性稀缺经济资源之外,周笑创新提出,基于人类时间资源的稀缺性和有价性、人们支配自己时间资源的平等性和排他性,人们在消费任何传媒产品时,首先必须支付时间,其次才是货币或其他稀缺性的有价物等三个理由,时间产品是传媒经济最基本的价值通货⑤。郭炜华则认为,传媒资源的稀缺性主要体现为 “传者效用与受者效用之充分竞合的稀缺 ”,一般意义上的 “注意力的有限,实际是需求范畴的预算约束,而非一般观点所认为的,是供应范畴的资源稀缺 ”⑥。

(二)对中国传媒经济学研究进路的思考

在本书给出的中国传媒经济学理论框架中,最主要的内容包括两大部分:一是由传媒再生产系统(直接研究对象)与宏观背景系统(延展研究对象)构成的研究对象;二是从宏观与微观、理论与应用、定性与定量、建构与批判四对哲学方法论范畴出发,包括八种范式与无数工具在内的研究方法体系。

很明显,在传媒经济学研究中,研究方法作为体系绝无可能成为研究进路,故对研究进路的思考只能从研究对象着手,而如果选择宏观背景系统作为研究入口,显然将重蹈 “现状描述性研究较多 ”的覆辙,因此,以传媒再生产系统作为切口成为展开研究工作的唯一选项。由于传媒再生产系统由媒体(含其产品和服务)、利益对象(含注意力与购买力资源)以及两者之间的交换关系三大部分构成,顺乎逻辑地,传媒经济学的研究进路将有基于媒体之产品和服务、基于利益对象之稀缺经济资源以及基于交换 “关系 ”的三种可能。

1.基于媒体之产品和服务的研究进路

进一步分析表明,在前文已提及的关于传媒产品研究进路的诸多观点,基本上都有强烈的以媒体为研究主体的特征。很明显,这一特征与政治经济学的 “生产 ”、西方理论经济学的 “供给 ”、营销学与管理学的 “生产者导向 ”等核心内容暗含的、以企业(即生产者)为主体的研究进路十分吻合。因此,从媒体的立场出发,选择媒体的产品和服务生产(必须遵守资源稀缺性前提)作为传媒经济学的研究进路,完全可行。

2.基于利益对象之稀缺经济资源的研究进路

而基于利益对象之稀缺经济资源的进路,则因其强烈的以利益对象为研究主体的特征而与政治经济学的 “消费 ”、西方理论经济学的 “需求 ”、营销学与管理学的 “消费者导向 ”等核心内容暗含的、以需求者(即消费者)为主体的研究进路十分接近,因此,在时下这样一个 “以需定产 ”的新经济时代里,选择利益对象的稀缺经济资源作为研究进路,对传媒经济学的健康发展十分重要。

3.基于交换 “关系 ”的进路

媒体与其利益对象,总是通过市场交换活动联系起来的,因此,交换 “关系”在两者之间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由于在 “关系 ”研究中,媒体与利益对象事实上互为主体与客体,因此,在媒体与利益对象之间自然形成了一个典型的双人博弈关系。在此前提下,基于交换 “关系 ”的研究进路,毫无疑问地将呈现出或营销管理学或博弈论的两个不同的学术走向。需要强调的是,不管是营销学还是博弈论走向,都将因其已在西方经济学研究中取得的丰硕成果而具备充分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作者认为,无论是产品和服务、稀缺资源还是交换关系的研究进路,均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因此,在中国传媒经济学的理论框架中,这三种研究进路都应被人承认,从这三种研究进路出发获得的研究成果也都应被人尊重。

五、结语

综上,作者认为,作为一门不断发展演进的新兴学科,中国传媒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应是一个具有基本稳定结构的开放体系,这也是尽管本书对中国传媒经济学理论框架给出了一个较为稳定的结构系统,但并不试图给出一个标准的传媒经济学定义的深层次原因。

最后,作者深知,更多方家的批判与指正才能使中国传媒经济学理论框架更加完备与科学。作者期待,中国传媒经济学理论框架能够尽快稳定下来并推动中国传媒经济学更好地发展。

同类推荐
  • 雷军的谜:小米的那套办法

    雷军的谜:小米的那套办法

    虽然雷军很早就声名远播,但真正成名是在40岁后以颠覆者身份创办了小米。更令人们动容的是,他带着浓浓的追梦味道,以及内心的理想主义和英雄情结,颠覆了整个世界,只为看到梦想最初的样子。小米的确是中国所有企业都应该学习的一个商业样本,而雷军的互联网思维——专注、极致、口碑、快,更是所有企业家都应该学习和借鉴的经营思想。
  • 别让制度毁了你的团队

    别让制度毁了你的团队

    企业要实现又好又快的成长,一靠团队,二靠制度。制度建立的过程,是企业文化在实践中加以应用的过程。就制度本身而言,只有最适用,没有最优秀。管理企业,不仅要靠智慧、靠手段、靠方法,更重要的是要靠制度。用制度管人,是所有成功企业发展的秘诀。但制度不是一切,合理建立和使用制度才是关键。本书聚焦管理中各个关键环节,用朴素平实的语言阐述了制度对企业管理的重要引导作用,将制度在企业管理中普遍涉及的问题具体化、清晰化,并提供与之相关的小例子和应对方法,娓娓道来,让你在阅读中得到启发,思路明朗,从而在实际管理中实现用制度管人的目的,让你的团队更有战斗力,让你的企业更有竞争力。
  • IT到DT:大数据与精准营销

    IT到DT:大数据与精准营销

    以控制为出发点的IT时代,正在走向激活生产力为目的的DT数据时代。以我为主,方便我管理的IT时代,正走向以别人为主,强化别人,支持别人的DT时代。营销,在“大数据时代”,正以“高效、精准、省力、务实”为原则,走向精准,走向量身定制,走向个性化……
  • 最新经理人自身价值与培训全书

    最新经理人自身价值与培训全书

    《最新经理人自身价值与培训全书》涉及到许多使你终身受益的知识,其中包括经理人心理训练和道德建设,构建合理的知识体系,找准创业致富的方向,机智灵活的管理,塑造经营理念,提高决策水平与竞争意识,练就公关高手,实战营销的锦囊妙计,艺术地领导优秀团队等。打开本书,你还会发现一些有趣的主题,如经理人如何与老板建立融洽的良性互动,智慧女性如何成为才智过人的女经理。
  • 特立独行刘强东

    特立独行刘强东

    本书从创业、管理、成长、融资、竞争、用户、战略、坚持、团队、价值等十个方面,多个维度展现了刘强东创业的真实经历,以及他的整个发展历程,对刘强东的管理智慧进行挖掘、整理和总结,以满足不同读者对刘强东成功的了解与反思。
热门推荐
  • 大顺宝藏

    大顺宝藏

    传说,明末农民起义军领袖李自成兵败后,将“九驴十八担”的金银珠宝藏在了某个不为人知的地方。一段历史就此落幕,但想寻宝发财的人依旧前仆后继。
  • 她垂爱

    她垂爱

    地球上无为青年,误踏异世,修者飞天遁地,只是无仙。如何活下去,如何回家,康无为看向身后那双玉足……最终,形单影只人世间,只手挥拳破万法,单手执剑断万古,唯我一拳,一剑,万丈红尘万世存。
  • 陈思和文集:新文学整体观

    陈思和文集:新文学整体观

    全书分为《中国新文学整体观》《新文学整体观续编》《我们的学科》三辑,收录了作者1980年代以来关于中国新文学史研究的专题文章。作者打破一元化视角的研究方式,重构现当代文学史。其研究另辟蹊径,见解独到,曾在学界产生过很大影响。这是一部难得的中国文学史研究佳作,也是一部出类拔萃的高校中国新文学史教材。
  • 总裁的甜蜜宠妻

    总裁的甜蜜宠妻

    不准说认识我,在外面见到我不准叫我,不准告诉别人我们结了婚,不准说我是你老公。一连几个不准将陆轻舟心里的梦击成了碎片。她以为嫁给了心中的男神便会是一辈子的幸福,谁曾想却是恶梦的开始。她被禁固在他的怀中,三番五次想离婚,结果连床都离不了。“陆轻舟,这辈子,下辈子你都只能属于我。”封子颜从她三岁时就认定了她是他的新娘,他嫉妒她对任何男人的眼神,不允许她逃离自己身边,他爱她爱到无法自拔,唯一的方法就是让她当自己一辈子的妻子。--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重生废材:傲娇夫君笨笨妻

    重生废材:傲娇夫君笨笨妻

    别人穿越都能活的很好,可她一穿越过来就被拆穿身份。没成气运之女得神器,得神兽,踏上人生巅峰迎娶高富帅还差点被家人所杀。跄踉逃离,别的没带就带上日日欺压她的傲娇狗大爷。“不会煮饭,不会炒菜,连简单到吃饭喝水的修炼也不会。世间怎么有你如此蠢货?”傲娇狗大爷嫌弃道。“我是什么都不会,有本事今晚不要上我的床。”林兰馨一击致命。
  • 名人传记丛书:耶稣

    名人传记丛书:耶稣

    名人传记丛书——耶稣——从平凡人到救世主:“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
  • 阴阳师之式神别哭

    阴阳师之式神别哭

    离岛不知火,大江山酒吞,神秘大妖玉藻前,暴力草爹,沉睡竹节中的少女辉夜姬,执着于偷孩子的姑获鸟,稻荷神御馔津,罗生门之鬼茨木,受尽苦痛却心怀光明的座敷童子……还有很多很多,我们所牵挂着的,费尽心血养大的它们……喜欢阴阳师的小伙伴们,让我们一起重拾关于它们的故事吧^_^书友群:642616920
  • 情深刻骨:早安,未婚夫!

    情深刻骨:早安,未婚夫!

    作为演艺圈骨灰级的龙套兼死尸专业户,秦绮为了得到梦寐以求的角色,硬着头皮陪笑灌酒!“女一?当然可以。但你知道我想要什么。”他似笑非笑。她恨得咬牙切齿,但转念一想,不就是扯个证吗?豁出去了……然而,原本单纯的交易关系,在什么时候悄悄变了性质呢?
  • 末世运转重生八零

    末世运转重生八零

    女主末世重生,冷漠绝情,却又有情,暴脾气,不爱废话,懒得解释就一巴掌拍飞。她是个自私,冷血,弑杀的末世女,重生到处处受制约,处处受憋屈的八零年代,生活到处都是不如意。可是,不如意,不等于她就必须要接受和忍让!文案一:下半夜被枕头底下硬疙瘩膈醒,摸出来,一颗黑漆的馒头疙瘩,默默扔一边,继续睡,谁知道,第二天、第三天……好吧,她的良心原来还在,看不得几个小的省下的口粮都进了床缝。于是,准备独自闯江湖的她,带着一大家子,撇开渣爹,连夜跑了。文案二:你干嘛跟着我?某人:无辜脸,回应,我不知道。女主挂羊头卖狗,以拳头打天下,终成一代女枭。
  • 独坐

    独坐

    汪老被誉为最有人情味的作家。他的散文近年来被越来越多的年青人喜欢,皆因从他的文字中可以找到面对生活的雅趣,可以安抚疲惫的心灵。汪老生前最爱一人独坐沙发上东想西想,他的许多文章由此构思而来。因此,此书取名《独坐》。本书分为四部分:忆旧、遐想、闲说、文谈。全新的选本,独特的插图,为书营造了最美的气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