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78100000002

第2章 扬州八怪与扬州画派产生的历史背景

著名的“扬州八怪”之所以被人称为“怪”,是因为这些画家作画不墨守成规,他们大都很有个性,孤傲清高,行为狂放,张扬个性,拒绝桎梏,所以被人们称为“八怪”。他们的作品很多取材花鸟,以写意为主要表现方式,作品具有较强的主观色彩,表现出独特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令人耳目一新。他们开创了画坛新局面,为中这一百三十多年的时间里,国泰民安,各民族战争早已平息,各派的政治斗争也趋于缓和,并通过平定边疆叛乱,加强了边疆的建设,使得国家得到进一步的稳定。于是清政府开始大力发展农业生产,耕地面积由康熙时期的六亿亩增加到乾隆时期的十亿亩,粮食产量也大大增加。朝廷也着实为民着想,多次颁布减赋减税的法令;同时加强水利工程的建设,治理黄河、淮河的水患,使南北水上交通大大改进了,从而加国花鸟画的发展拓展了前途。翻开中国的历史,可以看到每个朝代政权的产生与集中加强都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在特殊的原因及条件下,作为艺术流派的扬州八怪,即“扬州画派”也同历代政权一样,有它自身特殊的生快了南北商业经济发展的步伐。

清三朝君主顺应民心,吸取了历史的经验教训。从经济现象来看,民族工商业出现了欣欣向荣的景象。商业性都市逐步繁荣,不少城市与洋人也发生了商业贸易往来。经过一番经营,清王朝在政治、经济上获得了安定的局面,但在文化思想意识方面,却进行了严酷的统治,一方面大力推崇程朱理学,列为治国之本,倡导尊君亲上,大兴道学之风,从而巩固皇权的统治和利益;另一方面在全国制造“文字狱”。从文学著作中寻找事端,钳制舆论,控制思想,用极其残酷的手段防范异端,有一字不慎、一诗一字之疑,便被治罪处死,甚至株连千百人家,使读书之人望文生畏。仅乾隆一朝,在全国产生影响的文字狱案就有74起。在这种高压的文化政策下,使整个国家文化艺术处于停滞状态。一是使国人从上至下闭塞,拒绝接受国外的先进文化思想,使国家经济文化建设停滞不前;二是严重束缚了群众的创造精神和创造力,抢夺了民族发展的时机与活力,给国家发展埋下了莫大的祸患。

在艺术方面,略显宽松,但必须按着皇家提倡的拟古、仿古为根本,推崇赵孟頫、董其昌的绘画艺术。把书画艺术看做是一种模仿的技术,限制了艺术家的个性发挥和创作精神的释放。在这种社会文化背景和地域环境下,一批艺术家不满现状,在追求革新意识思想驱动下,产生了特殊画派,即“扬州八怪”,也就是后来的扬州画派的代名词。

“扬州八怪”是指康熙至乾隆年间活跃在扬州的一批艺术家,他们各自以书画艺术为特长,大都以诗、书、画三绝著称,甚至还善治印。代表画家是汪士慎、李鱓、金农、黄慎、高翔、郑燮、李方膺和罗聘,被称为“扬州八怪”。其实,还有一批画家如华嵒、陈撰、高风翰、边寿民、闵贞等人,其艺术风格、思想亦相似于“扬州八怪”,成为这一文艺思潮的中间性人物。

“扬州八怪”的艺术生涯经历了康熙王朝后期、雍正王朝到乾隆王朝中期。这个时期正是清王朝最繁荣鼎盛的时期。工商业繁荣的扬州,给了这批文人画家充分展示艺术思想的平台。这批画家基本上是同时代的人,只有罗聘作为学生辈,与他们的年龄相差较大。除了高翔和罗聘外,其他人都是外地人,大约在1720—1725年间相继来到扬州。他们大多出身贫寒,经历坎坷,以卖书画为生,有相近的生活经历和体验,又有相似的思想情感。在艺术主张与表现上,都强调个性化的艺术发挥,不拘于传统思想的束缚,力求创新,以自身的主观感受来表达内心世界,并赋予作品以深刻思想内涵。他们在技法表现上,注重水墨写意性,以笔墨的简逸、浓淡干湿的变化、严谨的构图形式来表达物象特征与精神内涵。

以郑板桥为代表的这批艺术家,以“怪”称之并非偶然,有着特殊的原因。说到“怪”,人们想到的总是贬义,一是相貌丑陋的“丑八怪”或妖魔鬼怪之意;二是做人不合时俗,与正常人的思维想法不同,为人处事怪异。事实则不然,“扬州八怪”并非相貌丑陋,为人处事思维也不怪异。他们是极为正常的人,只是他们表现出来的价值和艺术追求与当时社会格格不入。他们虽然清贫,但决不向贵族、商人拱手相求;坚守自己的为人、为道之信念,决不随俗、媚俗。他们将艺术作品赋予新的形式、特点及思想内涵,得到了社会上许多人的赞扬和欢迎,而且越发有影响。这在当时画坛看来,有悖于传统艺术,与主流的艺术主张不符,便将这八人称之为“八怪”。而实际上,正是因为他们对待艺术的“怪异”,而使“扬州八怪”名扬千古,成为民族艺术的又一颗璀璨的明珠。

“扬州八怪”能够在扬州集聚,并且形成“扬州画派”,扬州的地域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扬州位于长江、淮河的会合之处,又是大运河畔的要冲,四方商旅络绎不绝。有大量的粮食、海盐通过这里运到全国各地。当时“两淮盐运都转”的衙门就设在扬州大东门,从各地涌来的淘金的盐商也都住在这里。盐管、盐商的聚集与挥霍,刺激了商业、手工业经济的发展繁荣。由于商业的兴盛,同时带来了文化的支持,各行商家养士之风大盛。商人以结交著名文人为荣,在物质上支持帮助文人,反过来文人也为商人提供大量的艺术品,作为商人的地位象征的一部分。他们广交天下文士,名扬南北。当时知名的艺术家多被这些暴发户请为座上客。每逢佳节,各处名园都有文人宴会。过往的文人墨客,也多愿在这湖山秀丽的名城盘桓一时。袁枚、吴敬梓、蒋心余等著名文人都曾在扬州城逗留过,有的在书院里教书,有的著书,有的买诗文字画。金农、郑板桥、李鱓、汪士慎、高翔、罗聘都老于此乡。高风翰、黄慎、李方膺,也是常来的熟客。画家为了生活,为了实现各自的艺术主张,不得不依赖于这个经济发达的城市。

另外,之所以能在扬州形成“扬州画派”或“扬州八怪”,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这里是清四王(清代画家:王时敏、王鉴、王翚、王原祁)的故里。四王的画成为当时绘画的主流,其他画派不容认可和立足,可扬州有繁荣的艺术市场,商品竞争求新、求异,又多有商人的支持、市民的喜欢。在这种情况下,扬州八怪才集中于扬州,互为影响,形成后来的“扬州画派”和“扬州八怪”,为世人所瞩目。

18世纪的扬州,一方面是一个腐朽的封建城市,另一方面又是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商业和文化城市。它不像北京或其他城市那样按照严格、虚伪的封建制度行事。在这座城市里,文人墨客诗画交流、研究学问的气氛是空前自由的,给一些艺术革新性的人物提供了生长的土壤。

同类推荐
  • 中国艺术经典1

    中国艺术经典1

    本书从书法、绘画、建筑、服饰、民间传统工艺等多方面地展现了中国艺术的魅力,让青少年在阅读中受到传统艺术的熏陶,提高自己的人生品味。
  • 中国瓷器

    中国瓷器

    中国直到东汉时期才烧制出成熟的瓷器,这是我们祖先为世界文明史作出的重要贡献。唐代烧造的白瓷胎釉白净如雪,标志着白瓷的真正成熟,北方邢窑白瓷风靡一时。宋代是我国陶瓷发展史上的**个黄金时代,宋代**窑系除了为数众多的民窑外,宫廷还建立了汝窑、钧窑、哥窑等官窑,生产了大量精美的瓷器。元代景德镇窑取得的巨大成就为明清两朝制瓷业的高度发展奠定了基础。 于元编著的《中国瓷器》主要介绍了有关瓷器的一些基本知识,内容包括:说瓷、中国瓷器种类、中国瓷器史、中国**瓷器、瓷器的吉祥图案、瓷器的保养。
  • 影视文化(生命百科)

    影视文化(生命百科)

    卢米埃尔完成电影的发明后,于1896年雇用了二十多个助手,经过训练,分派到世界各地去放映他的电影,并随地摄取新的电影素材,回来制成新的电影节目。这样,就大大地促进了电影事业的发展与推广。同年,电影也传入了中国。
  • 中国戏剧史

    中国戏剧史

    本书原写于二十余年前,是余秋雨先生在戏剧领域的专业之作。从前用的书名是《中国戏剧文化史述》,为的是突出“戏剧文化”这个概念。因为余秋雨先生当时在学术思想上正经受文化人类学的激荡,只想通过戏剧的途径来探索中国人“文化-心理结构”的形成过程,因此,“戏剧文化”这个概念指向着一种超越戏剧门类的广泛内涵。但这么多年下来,他觉得“文化”的用法越来越不着边际,当初的意图已很难表明,不如干脆舍弃,留剩一个更质朴的书名。
热门推荐
  • 万古云霄

    万古云霄

    昔日魔教“昊天教”教主古云霄统领江湖各大门派会盟,打着“覆魔教,诛皇甫”的旗号行进在会稽山间。“魔教”自是昊天教,而那“皇甫”是清微派白无瑕真人的弟子皇甫青云,洒脱不羁,侠影仙踪,不料受自己堕入魔教的师叔策反,入了昊天教。先挟持各派掌门,后回师门逼死师父,坐上魔教教主之位。本为侠义之士的皇甫青云几日之间沦为恶魔,是其本性如此,还是另有隐情?浩浩荡荡的队伍上得会稽山,“正”“魔”两道正面对峙,勾起了一众儿女情长、恩恩怨怨的旧事旧情,同时从皇甫青云口中得知了惊人的真相。
  • 女人,非婚不可

    女人,非婚不可

    一组照片流传,宣声哗然,年纪轻轻的女市长竟是地产商的入幕之宾!她的这个市长之位当的风雨飘摇,水深火热,受尽讥嘲和讽刺!他慵懒的坐在她的办公桌前,淡淡说道:“那晚为什么没来?”“我们早就没有关系了,你让我来,我就来?你当我程书敏是应召女吗?”她拍着桌子,火大的对他怒吼!“没关系,我能扶你起来,也能踩你下去,照片看了吗?我是不是该来几个特写?让人瞧瞧我们的女市长最神密的地方?”他无耻的笑起来,冷峻的脸上夹着冰冷的威胁。“你、敢!”她咬紧牙关,才能不拿椅子拍死这货。“怎么就不敢?”他探身过来,附在她的耳边暧昧的笑问。“如果你敢,我也让人瞧瞧博宛地产凌总的命根长什么样子!”她狞声笑着,毫不示弱。冷俊的脸瞬间阴沉,单手狠掐着她细小的脖子,怒色道:“程书敏,别逼我毁了你!”“是吗?要毁我,就不该来招惹我!”她无惧无畏,仰声笑着,她的人性,早就被他毁的一干二净了,别TM的跟她谈条件,你不配!
  • 九雷

    九雷

    一个不一样的斗气世界。一部绝世的《九雷功法》。注定要让这名少年,遨游九天之上,俯瞰天下。
  • 红桃树

    红桃树

    在粉红的桃花树下,一名本该步步生莲的女子,自尽于树下,临死前落下了一滴鲜红的泪水,将粉红色的桃花树染成了鲜红色,而一个被称为奸臣之女的余南,一步一步走向巅峰,开创了女皇帝的时代,在最后一刻,发现了这棵桃花树的秘密,不禁落下泪水……
  • 嘿!我最喜欢的名人故事

    嘿!我最喜欢的名人故事

    本书选取了一百多个名人故事,并将其划分为品德篇、求知篇、智慧篇、励志篇,名节篇、交往篇、成功篇、天才篇,让小学生在读的过程中,陶冶情操、激励斗志、了解历史、感悟人生。
  • 留住权利

    留住权利

    本书汇集了世界上最成功的40多个不败经理人的经验和成功的理念。在这个职业经理人频繁下课的时代,该书为那些想成为不败职业人的人提供了30个不败规则。该书从不败的事业之路,不败的个性和不败的管理风格这三个方面出发,论述了不败职业经理人所应具备的素质以及在事业上一帆风顺的诀窍。本书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是那些想获得权力并保住权力的人士的必读之作。
  • 舍得

    舍得

    我们需要诗和远方,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有那么好的运气和机遇可以获得。人世间的事情,总是没有绝对完美的,该舍弃的时候应该果断舍弃。每个人生来只有两只手,而时间万物何其众多,就算我们竭尽所能,能够抓到手里的又能有多少呢?很多东西就像握在手里的沙,往往抓得越紧,失去的也就越快。学会舍是一种大智慧,聪明的人,往往懂得舍得之道。舍不是损失,而是一种曲折前进的策略,是大步跃进的序曲,这样的舍比执着更为明智。不管我们是谁,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心中藏着什么样的欲望,都注定会失去一些东西,与其害怕失去而握紧双手,时刻处在禅精竭虑之中,反倒不如坦然地张开双手,平静地舍弃。
  • 虐爱99分:重生娇妻别跑

    虐爱99分:重生娇妻别跑

    【本文是虐中虐,欢迎入坑,不喜请绕行。】于晓晓的执念是宫凌霄,那个孤傲又冷情,让她放弃生命都要爱的男人。生命的最后一刻她说再也不想见到他,却告诉爷爷永远不要与他为敌。后来,她死了,一张离婚证寄回了于家,爷爷被逼破产…一位孤家老人几度白发人送黑发人。再次睁眼,她失了本性,再也不是于晓晓,执念再也不是宫凌霄,复仇的执念成了痂,命运之轮再次转动,他守着他认为重要的东西,那她便毁了他所有在乎的。后来,她真的毁了他喜欢的人,而他杀了她最在乎的人,一场情劫,竟成了她的心劫。时间弹指一挥间,曾经的年少轻狂都如镜花水月般化为云烟,少年不再,青春不再,她又该何去何从?
  • 捡个虎王带回家

    捡个虎王带回家

    我叫夏暖橙,是个不折不扣的倒霉鬼,考试失利,路遇车祸,莫名其妙的救了只小老虎,恐怖的是这只小老虎还非要一口咬定自己是他的王妃,虎宝宝饿了要喝奶粉<br>虎宝宝困了要抱着暖橙睡觉觉<br>虎宝宝生气了要宝贝哄<br>虎宝宝……<br>某虎王单手环住她的腰,半眯着眼睛危险的看着她:“你叫谁虎宝宝?”<br>“我,我,我在叫我们未来的孩子。”
  • 论语日记(上册)

    论语日记(上册)

    《论语日记(全2册)》以日记的形式把《论语》二十篇作别开生面的解读,如道家长里短般向读者娓娓道来。作者注重对《论语》每一个重点字词和句子的详细解读,且汇集历代儒学名家的不同解构形式,让读者可以从不同角度梳理《论语》所反映的内涵。同时,作者还深挖《论语》中每一个字的来源及引申义,让读者可以了解汉字的由来和该字的微言大义。《论语日记(全2册)》在阐述《论语》文本所包含的深意时,还结合经典佐证,以及史料、文献、文学资料进行侧面的阐述和对比,读者从中得到的不仅是视野的扩增,更重要的是知识的累积和智慧的提升。总之,《论语日记(全2册)》堪称一本阅读《论语》的工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