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28400000006

第6章 清风篇(5)

然而,令人忧虑的是,有些领导干部至今仍对反腐败掉以轻心,"两手抓"坚持得不好,认为反腐败"不可不反,不可真反,不可大反"。因而抓反腐败工作不坚决、不得力。归结一句话,就是头脑里缺乏"腐败也是"溃堤""的险情观念。

因此,各级党政领导务必以1998年抗洪抢险为鉴,加大反腐败力度。要坚决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切实负起领导责任,谁违反了责任制,就严格追究谁的责任,以形成一种"对反腐败工作不抓不行,不真抓、抓不出成效不行,抓得不严出现问题也不行,甚至要受追究"的氛围。要像抗洪那样,众志成城,严防死守,标本兼治,反对腐败。一方面要构筑坚固的防腐拒变的思想堤坝和防线;另一方面要强化防范、监督、查处,发现腐败的"蚁穴"就及时填补,发现腐败的"管涌"就迅速堵塞,把腐败问题消灭在苗头状态。

(原载1999年3月28日《湄洲日报》、同年4月15日《中国纪检监察报》)严防"工程上马,干部落马"4月3日,人们关注的重庆綦江虹桥垮塌案有了审判结果:事故主要责任人原重庆市綦江县委副书记林世元因受贿罪、玩忽职守罪被重庆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没收财产5万元人民币。其他12名有关事故责任人也受到法律的制裁。

对此,笔者在拍手称快之余,联想到工程建设领域中的腐败现象频频发生,深深感到这一恶性事故以血的惨痛教训再一次向我们敲响警钟:严防"工程上马,干部落马"。

近些年来,建筑工程领域已成为腐败现象的高发区。虽然中央强调加强建筑市场管理,但问题仍然未得到解决。一些建设单位违反规定不进入建筑市场,不实行工程招投标,或在工程招标中走过场、搞"明招暗定",甚至在工程发包或招标过程中索贿受贿、营私舞弊;有的承包单位或个别"工程掮客"在招投标活动中搞行贿、欺诈,拿到工程后再与低等级、无资质的建筑队伍私下交易,搞倒手转包和分包,从中渔利,从而出现了发包方吃承包方、承包方吃包工头、包工头偷工减料吃质量的现象,导致"豆腐渣工程"时有发生,一批又一批干部落马。据1998年全国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立案查处的3189起建筑领域违法违纪案件统计,就有2427人因利用工程管理和发包权,以权谋私、贪污受贿、挪用公款、侵吞国家资财、玩忽职守等问题而受到党政纪处理或法律制裁。

由此看来,对建筑领域中的腐败现象决不可小视,非从源头上下硬功夫治理不可。从源头上治理,首先要从领导干部抓起,防止滥用权力。任何领导干部都不准插手工程,不准利用手中的权力和影响,以"写条子"、"打招呼"或"个人拍板"等方式安排关系户或自己的子女和亲属承包工程。对此,尉建行同志曾强调:"对违反规定干预和插手工程发包承包的单位和个人,不论有无谋取私利,都要根据情节轻重作出处理。"从源头上治理,还必须建立健全有形的建筑市场,实行公开招标投标制度。凡国家规定范围内的建设工程都必须进行招投标,按照公开、公正、平等竞争的原则,择优选定承包单位,任何单位不得以各种理由拒绝招投标,也不得采取"化整为零"的手段,对建设项目进行分割议标。只有切实做到规范化管理,才有可能从根本上杜绝"红包",挤掉"皮包"(公司),解脱"疑包"。

与此同时,要采取硬措施,加大建筑领域反腐败工作的力度。要从立项报建、招投标、工程质量、竣工验收等方面对工程建设实行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的执法监察。对工程建设中的不正当竞争行为,要坚决查处;对专门靠承揽工程谋私的"工程掮客",要严厉打击;对工程发包承包中的腐败行为要予以严惩。倘如此,时下"工程上马,干部落马"的现象当能得到扭转。

(原载1999年5月5日《湄洲日报》)

如此"前仆后继"

"前仆后继"一词,其意是前面的倒下了,后面的紧跟上来。原来是用来形容无数革命者为了革命的胜利或人民的解放,英勇战斗,不怕牺牲,奋勇向前的。可如今却出现了这样的怪现象:有的党员干部竟为了金钱,为了一己私利而"前仆后继",令人触目惊心。

近日的《中国纪检监察报》就刊登了这样两则消息:一是说湖南省衡阳县电力局四任局长因收受贿赂受到查处,头一个局长冯某于1990年任局长,两年后案发,收受包工头贿金4000元,受到留党察看一年的处分;继任者陈昭明,1995年任局长,没任满一年就受贿4.95万元,被判处徒刑7年;"后来人"甘宇霖1996年上任局长,当了一年多又受贿5.7万元,被判处徒刑5年;1998年接任局长的欧玉凤任期不到一年又因受贿5万余元被刑事拘留。二是说河南省鹤壁市交通局前后两任局长李森、高林分别贪污、受贿21万元和15万元,被检察机关依法逮捕。这种不鉴"前车之覆",一任接一任贪的新情况、新问题,的确值得人们深思。

如此"前仆后继",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前腐败的严重性。上述那些人奉"有权不用,过期作废"为信条,一上任就肆无忌惮拼命捞钱,置党纪国法于不顾,甚至有的一任竟比一任贪,大有"杀了×××,还有后来人"之气概。从这里让我们既看到了当前腐败的严重性,又意识到反腐败的极端重要性。那种认为"搞市场经济,腐败难免"、"反腐败会妨碍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反腐败会影响干部积极性"的观点,不仅是极其错误的,而且是极其有害的。严峻的事实告诫我们,反腐败的力度还要加大,决不能有丝毫松懈!在新的形势下,公仆腐败"前仆后继"的出现,说明了对党员干部进行"三讲"教育的必要性。一方面,这些所谓"公仆"之所以在很短时间里一任又一任落马,说到底都是不讲学习、不讲政治、不讲正气的必然结果。为此,采取集中或经常的方式,开展以"三讲"为主要内容的党性党风教育,可以使广大党员干部筑起一道思想道德防线,抵御金钱、美色的腐蚀。另一方面,这些贪官有的本来思想政治素质就低下。所以,笔者认为,今后各级组织在选拔任用干部时,要把是否"三讲"作为考察、选择干部的首要标准,把那些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又有才干的党员干部放到领导岗位上来。如此才能使组织放心、人民放心。

如此"前仆后继",还向我们提示了建立健全权力制约机制的紧迫性。"权力失去监督,必然产生腐败"。这一"前仆后继"现象的发生,再次证明了这个道理。衡阳县电力局、鹤壁市交通局的这几任局长,都是利用线路或公路改扩建、基建工程发包及招工等权力收受贿赂的。因此,必须从法治的角度出发,采取治本的措施,结合部门和行业实际,加快建立健全依法行使权力的制约机制,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行使权力的监督。这样一来,那些掌权者能不慎用权力吗?那些滥用权力者能不收敛吗?

(原载1999年8月24日《湄洲日报》,获1999年度莆田市优秀新闻作品二等奖)多些现代于成龙电视连续剧《一代廉吏于成龙》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后,许多人被于成龙那廉洁、自律、俭朴、清贫、勤政、为民的清官形象和高尚品质所感染、所震撼。

于成龙(1617-1684),清顺治十八年(1661)任广西罗城县令,屡官武昌知府、福建按察使、直隶巡抚、两江总督。他从45岁时任罗城知县始,至68岁病逝于两江总督任上,自甘淡泊,清正廉明,一心为民,一生为民。真可谓是"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据史载,他在罗城7年,忠于职守,廉政爱民,使那个多民族杂居、械斗频繁、匪盗成灾的县获得"大治","民安其居";在福建任职期间,廉洁为政,被福建巡抚吴兴祚举为"闽省廉能第一";在直隶巡抚任上,废止各级官吏向上司馈赠,严戒州县加征火耗杂费,奏请朝廷免去灾区租赋,严惩贪官和举荐廉吏;升任两江总督后,他严整吏治,革除积弊,贪官污吏闻风丧胆。而在个人生活方面,吃的是粗茶淡饭,平时不吃鱼肉,只吃青菜,人称他"于青菜",被康熙誉为"天下廉吏第一"。

于成龙作为统治阶级的一员,虽然他的忠君报国的思想与共产党人的宗旨有着本质的区别,但是他廉洁勤政的高尚品德、浩然正气的人格力量和爱民如子的人格魅力,对于今天我们的党员干部仍然具有极其强烈、极其现实的启迪意义。以铜为镜正衣冠,以人为镜明得失。于成龙是一面镜子,一面为官者的镜子。在现实生活中,不是有些党员领导干部背离了党的宗旨吗?他们中有的身在其位,不谋其政,饱食终日,无所作为;有的高高在上,养尊处优,不体察下情,不问群众疾苦;有的投机钻营,争名夺利,巴结上司,跑官要官;有的追求享受,以权谋私,贪赃枉法,包养小蜜等,这些所谓"人民公仆"比起封建时代的于成龙,不应该感到自惭形秽吗?

古往今来,人民总是希望清官,喜爱清官,称颂清官。在我们党执政的新社会、新时代,是优秀干部辈出的时代。焦裕禄、孔繁森就是千千万万优秀干部的光辉代表,他们就是现代于成龙。当前正处于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轨期,所有制结构、分配制度和社会利益格局发生变化,社会上面临众多的新矛盾、新问题,消极腐败现象仍在滋生蔓延。人们群众希望有更多的像于成龙一样的好官涌现,希望有更多的党员领导干部像于成龙那样廉政为民。笔者以为,《一代廉吏于成龙》的播出,正是反映了人民的愿望。

(原载2000年12月22日《湄洲日报》,获2000年莆田市优秀新闻作品二等奖)贪官的金钱观众所周知,钱,即货币也。而货币是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是财富的一般代表。人们所说的贪官,就是因贪婪钱物而得名的。可是,你知道贪官们的金钱观吗?知道他们对"钱"有疯狂的爱与痛心的"恨"吗?

说贪官爱财的莫过于原福建省政和县委书记丁仰宁。他到这个贫困县来当官仅3年时间,就收受"红包"达上百万元之多。他说:"升官不发财,请我都不来;当官不收钱,退了没本钱。"丁仰宁的话语,道出了贪官们的共同心声,是贪官金钱观的真实自白,是贪官本质的赤裸暴露,具有极大的代表性、典型性。此外,有的贪官说收钱办事是有"良心"。原河南省滑县县委书记王新康,是该县出卖乌纱帽的"大老板"。他说,"收人家钱财,就要为人家办事",否则,就是"没有良心的官了"。还有的贪官竟说贪钱是"不贪白不贪"。原河南省新乡市委书记祝友文被关进大牢后却说什么"现在的官是你贪我也贪,大家都在贪,不贪白不贪"……贪官也有"恨钱"的时候,那是在案发之后,受到党纪政纪的惩处和法律的制裁之时。原湖南省国际信托公司董事长张德元,因受贿220万元被判死刑后,一面捶胸顿足,一面痛哭流涕道:"良田万顷,日食三升;广厦万间,夜眠八尺。我要那么多钱干什么?"那一大把年纪,哭得让人心酸。原广西玉林市委书记李乘龙,贪污受贿400万元而身陷囹圄,既痛又悔,以哭诗言志:"钱遮眼睛头发昏,官迷心窍人沉沦,只因留恋名利地,终究成为犯罪身。功名利禄如粪土,富贵荣华似浮云,如君能出赉赦手,脱胎换骨重卧薪。"这些贪官的金钱观及其对金钱的爱与"恨",既可耻可憎又可悲。但笔者却以为,它对我们党员干部是一份不可多得的反面警示教材。从中可以领悟:一曰,贪官背离了党的宗旨。党章规定,党员"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正确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清正廉洁,勤政为民"。而贪官不是为人民服务,只是为金钱服务,已成为窃取人民利益的蛀虫、硕鼠。二曰,贪钱必然步入岐途。雅典学者朗吉弩斯说过:"金钱的贪求和享乐的贪求,促使我们成为它们的奴隶,也可以说,把我们整个身心投入深渊。"一切贪官走向犯罪深渊的悲剧下场就是证明,这是无法逃脱的必然规律。三曰,"早知今日,何必当初"?所有为官者都要从贪官者的血和泪的惨痛教训中警醒。俗话说,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千万别让迟到的悔恨重演。切记贪求金钱非幸福,欲望无度酿悲哀。

说到这里,还要正告贪官一句:莫做金钱梦!

(原载2001年9月21日《湄洲日报》)

贪官的"变脸术"

你看过川剧吗?川剧有一绝技曰"变脸",蜚声海内外。马年元宵前夕,笔者有幸在荔城亲眼目睹了来自重庆的川剧艺人表演的这一绝技。只见演员在短短数分钟内,竟变换出十来个颜色各异、富有意味的脸谱,有红脸、黄脸、白脸、黑脸、蓝脸、紫脸、绿脸、金脸、银脸等,令人叹为观止,拍手叫绝。

由此,笔者联想到现实生活中的不少贪官,他们善于伪装,谙熟"变脸术",在"官场"这个政治舞台上戴着正人君子、道貌岸然的假面具,表演了一出出腐败丑剧。这让人觉得他们是不是师承川剧艺术"变脸"之技法?且看:

同类推荐
  • 2013散文排行榜

    2013散文排行榜

    散文是作者借助想象与联想,由此及彼,由浅入深,由实而虚的依次写来,可以融情于景、寄情于事、寓情于物、托物言志,表达作者的真情实感,实现物我的统一,展现出更深远的思想,使读者领会更深的道理。
  • 中国古代文学简史(世界文学百科)

    中国古代文学简史(世界文学百科)

    本套书系共计24册,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文学大师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家、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世界古代著名作家、亚非现代著名作家、美洲现代著名作家、俄苏现代著名作家、中欧现代著名作家、西欧现代著名作家、南北欧现代著名作家等内容;第二部分“文学作品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品、中国现代著名作品、世界古代著名作品、亚非现代著名作品、美洲现代著名作品、俄苏现代著名作品、西欧现代著名作品、中北欧现代著名作品、东南欧现代著名作品等内容;第三部分“文学简史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文学简史、中国近代文学简史、中国现代文学简史、世界古代文学简史、世界近代文学简史、世界现代文学简史等内容。
  • 我的文学地图

    我的文学地图

    黑马,作家、翻译家、D.H.劳伦斯研究学者。他亲身走遍几乎所有与劳伦斯相关的地方,寻找这些地方与作品的关系。他更以这种方式游走于世界各地,感受这个世界的真质,用心灵的脚步丈量出一幅属于他的文学地图。
  • 阿迅

    阿迅

    《阿迅》是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朱迅的随笔集,记录了她从出国到归来、从童星到清洁工、从花瓶到花旦、从“海待”到“接盘侠”的悲欢记忆。北京姑娘朱迅15岁“触电”,17岁离开北京留学日本,清苦的打工读书生涯结束后,在NHK初绽芳华,成为日本主流媒体中的一位中国大陆人。十几年后又回到北京。清零战绩,海选进入央视,工作至今。《阿迅》全书以朱迅在每个人生阶段中被人称呼的名字为回忆的书签,“三儿、小小、阿迅、朱先生、朱大胆儿、朱十七、迅宝宝、王太太……这些名字似我一路拼来的宝剑,把把悬于头顶。”朱迅经历了亲人的生离死别,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病痛磨难,曾遍体鳞伤,伤口长出的却是翅膀。
  • 月光下的人生

    月光下的人生

    朱自清的诗文,表现出他对黑暗时局的强烈不满,对现实人生的深沉思考,对光明未来的殷切期待,影响和激励了一代又一代年轻的读者。他的诗文“语言洗炼”“文笔秀丽”,能给人以美的愉悦,情的感染。尤其是他那无悔的一生,是一部活生生的人生教科书。他一生追求真理,寻找光明,爱国家,爱人生,平凡而又高尚。1948年6月,他虽贫病交加,却在抗议美国扶植日本和拒绝接受“美授”面粉的宣言上签名,毛泽东同志曾高度赞扬了他的这种民族气节。
热门推荐
  • The Adventures Of Tom Sawyer

    The Adventures Of Tom Sawyer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昨夜雨歇微凉

    昨夜雨歇微凉

    (辛古步羡)真叫辛古说为什么喜欢步羡,辛古是说不出来的。如果连步羡,自己都不爱,那恐怕自己也不会爱上别的谁了。(邬鑫岐步羡)是一场奇遇,邬鑫岐认识步羡。始终觉得她特别,初时是因为,撞见了活神仙,活生生的。和想象中不大一样的神仙,很贴近,可又觉得很遥远,像站在危楼之上也触不到的月亮。//看着很舒服,看见他就仿佛感受到一阵清风穿过竹林而来似的。但清风是抓不到的,伸出手去,风就贴着掌心溜过指缝。本以为遇见是因为缘分,但后来才知道,遇见是被算的清清楚楚的。所幸这场预谋已久的遇见里有漏网之鱼。有些东西,便游离于算定之外了。
  • 黄河边墙(之一)

    黄河边墙(之一)

    《黄河边墙》是山西文学院第四届签约作家岳占东的签约作品。从2005年开始,作者就先后深入明长城所在的北京、内蒙、河北、陕西、山西等地的十几个县(旗),考察走访了多处明长城遗址,了解和掌握了明长城野外第一手原始资料。又对大量有关的图书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在此基础上,重点以山西偏关县老牛湾到河曲县石梯子全长140里的黄河边墙为线索,对明朝276年修筑长城的历史和形成的边塞文化做了考察和细化,构建了由“营堡”写长城,由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凸显历史背景,由作者感受抒写边塞文化的创作框架。经过两年多的创作,《黄河边墙》得以完成,本刊从这期开始选载,以飨读者。
  • 六十种曲怀香记

    六十种曲怀香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登泰山记

    登泰山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佛说大孔雀咒王经

    佛说大孔雀咒王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王在相爱(第二卷)

    王在相爱(第二卷)

    以高丽时代为背景,讲述了世子与贵族之女、护卫武士之间交错的爱情以及王权贵族之间的权势斗争故事。我爱你,也爱他,但你们不能相爱,更不能以爱情为名义离开我——因为我是王。一代传奇君主,高丽忠宣王的爱之悲歌,同名剧热播中!
  • 为将之道:世界名将的成名之路和领导艺术

    为将之道:世界名将的成名之路和领导艺术

    战争是指挥的艺术,这是战争最大的魅力所在,将领是的灵魂,是战争艺术的创造者,走入战争,领略名将的指挥艺术,追寻名将的成名之路,清晰定格名将成名道路上的点点滴滴,透过成名之路与领导艺术,品味世界名将的为将为之道。
  • 墨客剑殇

    墨客剑殇

    战国末期,采用商鞅变法后的秦国开始日益强大,在经历肃清内党嫪毐、吕不韦等内患之后,始皇帝嬴政任命李斯为相,王翦、桓齮为大将军,集结秦国兵力,大举东进,一时间夺掠抢杀遍布中原,顷刻间便哀鸿遍野,但凡妇孺老妪,无一幸免。此举大规模激怒了天下百姓,有志之士纷纷举戈相抗,其中最为强大的一股势力,便是墨家所遗后族。因墨家一直奉行“兼爱非攻”之策,故得天下义士纷纷响应,且响应者皆抛诸生死于外,江湖中人纷纷尊之以“墨客”。面对暴秦压境,墨客们能否力挽狂澜,一番生死对决便就此而展开。
  • 楼兰啊,楼兰

    楼兰啊,楼兰

    本书通过对《异域志》《吐火罗考》《流沙坠简》《斯文·赫定在楼兰所得的中国文物与其他发现》《楼兰汉文简纸文书集成》《汉书·西域传》等一百余部中外古籍的研究、甄别与整理,还原古代丝绸之路上的古国——楼兰(后名鄯善)兴起、发展、迁徙、衰亡、消失的过程,既阐明楼兰在丝路南道文明传承中的重大作用,又通过对楼兰消失、周边地区环境恶化,特别是罗布泊干涸的反思。是一部集文学、文化和环境、地理为一体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