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29500000001

第1章 顺治皇帝的孝陵(1)

孝陵位于清东陵中心,是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也就是顺治皇帝与他两位皇后的陵寝。清世祖是清朝入关后的第一个皇帝,所以孝陵是清东陵最早的,主体建筑规模最大的,体系最为完整的建筑。孝陵筑于昌瑞山主峰南麓,两侧有康熙、乾隆帝、后陵寝,南为开阔平原,并有象山、天台山两山对峙,入兴隆口为巨大的石牌坊,进陵区门户大红门,依次为具服殿、圣德神功碑楼、石象生、龙凤门、神道石桥、神道碑楼、东西朝房、东西值房、神厨库、隆恩门、隆恩殿、东西配殿、陵寝门、二柱门、石五供、方城、明楼,直至宝城宝顶,一系列大大小小几十座建筑物,由一条砖石铺面、宽十一米、长五千五百米的神道贯串,形成一条陵区的中轴线,实为雄伟壮观。

顺治狩猎亲定万年吉地

据说顺治皇帝即位后仍然经常外出狩猎。这一天带领众多侍卫大臣来到北京东边蓟州燕山一带,他们纵马扬鞭,背弓挂剑,穿林海攀长城,兴冲冲地来到了丰台岭之巅。顺治帝登临极目,但见重峦叠翠,万绿无际,日照阔野,紫气缥缈,风吹树海,碧浪翻滚,真是山川壮美,景物天成。顺治帝观前看后,左顾右盼,发出由衷地赞叹。他翻身下马,在丰台岭上选择了一块风水相宜的地方,将右手大拇指上佩戴的白玉板指轻轻取下,小心翼翼地扔下山坡。静默片刻,他庄重地向身边的群臣宣示:“此山王气葱郁,可以为朕寿宫,扳指落处即是佳美穴位,可在那里兴工。”群臣领会皇帝的指示顺扳指滚下去的方向奔去,在“扳指”停落的地方打桩作记,后来当真在这里建造了清东陵第一座陵寝,即顺治帝的孝陵。

顺治皇帝亲自预选山陵,史书上并无确切地记载,而顺治亲自到遵化一带狩猎却有案可查。那是在顺治八年,十四岁的少年天子曾亲临蓟州一带狩猎之事在景忠山碑刻上有多处记载。

一是“八年辛卯,先皇出猎蓟东,以景忠山在指,因而登,新雨初霏,看晓山如画,苍翠欲滴,赏叹久之,赐银一千两”。说明顺治看上这个地方了。

二是皇宫档案所记“顺治八年十一月初八日,驻跸高家庄,是日,上幸娘娘庙,赏和尚海寿银一千两,赏小和尚银三百八十两”。有碑文可印证八年赏和尚海寿银一千两。

三是“顺治八年十二月初二日,驻跸,三屯营,初三日歇息,是日上幸娘娘庙,赐京宗山(景忠山)北洞道士李寿银一百两,初四日驻跸遵化,是日赏娘娘庙和尚海寿银五百两,南洞之和尚伯三(别山)银一百两”。

四是顺治九年五月降旨:“敕景忠山主持僧海寿知道,别山法师在尔山洞居住修静已经九载,朕今降诏请入京都。尔山洞内居住年深,供养久远,朕,不胜嘉悦,赐尔银五百两,故此降敕。”有石碑上记载:“我朝世祖,尝幸临此山,重别山师之道行,诏入大内供养,敕封曰慧善普应禅师。”

五是在景忠山南天门南墙上所嵌的石刻,记载着别山慧善曾应禅师进京,并由京还山的经过。原文如下:

“禅师之遇至于巷也,会上出狩蓟州,登景忠山之石室,时禅师在焉,因命陛见。爱其住山枯槁,嘉叹之久,后上改椒园为禅室,特自景忠起。师至即抗疏还山,上益嘉叹,与假一月。旋命内臣从芳赍诏召师住椒园禅室,故椒园禅室之常供缁侣也实自师始。当是时上于学佛之徒甚生信敬,而学佛日开奔竟之端。上由是澹澹,独师晏坐椒园八载,至再赐师名,顾无所觊觎其间。上始知学佛之徒有高世独立者,故征书之四出也亦自禅怡始。岁在已亥(顺治十六年)深秋九月予奉诏来京住椒园方丈八阅月,于禅师行藏至悉也。今庚子(顺治十七年)夏五月得请还山,念世无知禅师者,为制七言二律,聊述其概,并志留别之意焉。”

可见顺治皇帝对景忠山可谓关心备至。“顺治十六年因建储之议,远卜元君,复赐银一千两。十七年,又颁帑金一万,重修殿阁。”

顺治皇帝主张以孝治天下,他的奶妈朴氏之丈夫,尊称为乳父。其乳父死后,于顺治十二年三月二十五日在马兰峪河东立碑。顺治帝对乳父葬地精心选择,不会是临时随意选定的,这块居于丰台岭以东的吉地,很可能是顺治亲卜万年吉地的同时,着意为乳父相度的陵园。

顺治十五年八月,在丰台岭以西的黄花山脚下,入葬了一位出生后只活了三个月连名字都没来得及起的小王爷,他就是顺治帝与宠爱的董鄂妃所生的男孩。这个没活上百日的婴儿死后三个月,因子以母贵而被父皇追封为和硕荣亲王,并在蓟州黄花山下修建了一座颇具规模的陵园,在墓室内还沿袭前朝丧葬制度为死者立了圹志,两合汉白玉石均刻有清、汉两体文字。上合刻有“皇清和硕荣亲王圹志”。下合刻有“制曰和硕荣亲王,朕弟一子也。生于顺治十四年十月初七日,卒于十五年正月二十四日,盖生数月云。爰稽典礼,追封和硕亲王。以八月二十七日窆于黄花山,父子之恩、君臣之义备矣。呜呼!朕乘乾御物,敕天之命,朝夕祗惧,思祖宗之付托,冀胤嗣之发祥,惟尔诞育,克应休祯,方思成立有期,讵意厥龄不永,兴言鞠育,深畛朕怀,为尔卜其兆域,爰设殿宇周垣,窀穸之文,式从古制,追封之典,载协舆情。特述生殁之日月,勒于贞珉,尔其永妥于是矣”。

顺治十五年三月,后宫中死了一位年幼的妃子,这位来自蒙古科尔沁的女子就是孝庄文皇后的侄女,也是顺治的表妹。她因年幼待在宫中尚未册封,死后晋封为“悼妃”,特在黄花山南大杏山西,为其建造了陵园称为“悼妃陵”。顺治十五年九月“悼妃”葬入“悼妃陵”。陵园坐东朝西,背靠大杏山,前为朱耳峪,至今遗址残砖断瓦依稀可寻。

顺治帝狩猎京东过景忠山,拜娘娘庙尊崇和尚、道士,经马兰峪在河东为“乳父”立碑建墓,经丰台岭越黄花山,在丈烟台为爱子筑造园寝,为悼妃兴建陵园。唯独预留了丰台岭中间这块地段,作为自己的万年吉地,可见顺治帝亲自预选山陵用心良苦。

孝陵名称及修建考证

“溯自康熙二年,马兰峪迤西昌瑞山建立陵寝,是诚巩万载之金汤,开亿世之统绪,称曰孝陵。”又“康熙二年,建世祖章皇帝陵于直隶遵化州之凤台山称孝陵。世祖章皇帝、孝康章皇后、孝献皇后同日安葬地宫封凤台山为昌瑞山”。可知昌瑞山与凤台山是一个地方。又有古志记载:“昌瑞山之前,一名丰台岭,后改为凤台山,康熙二年改封昌瑞山之称。佳气团结,郁郁葱葱,巍峨数百仞,玉陛金阙,垣合紫薇,嘉祥叠见,屡屡灵葩,是固出乎山之类,拔乎山之萃,而不同与众山为伍者。至于前后左右,诸山并水等,皆所以为山之带砺而朝拱乎,此山不可不志。”可见昌瑞山、凤台山、丰台岭,实为一处,即顺治打猎时看中的风水宝地。

孝陵选址在地质、水文诸方面都经过周密勘测,可谓龙、砂、穴、水俱美。在殿宇楼台布局设计上,高低参差,主次分明,既突出了封建帝王等级森严,也表现出严紧的科学性与强烈的艺术感。这与当年建设孝陵时的堪舆人不无关系。

康熙二年,顺治帝、后宝宫已安奉在地宫中,但整个孝陵工程还没结束,却在康熙四年三月发生一桩有关堪舆的重大事件。因为江南徽州府新安卫官杨光先写了一篇《摘谬论》文章,摘抄了汤若望的《新法十谬》一些内容,指出十个错处,又评议一番。说汤若望选择和硕荣亲王安葬日期,误用了“洪范五行”。朝廷逐款鞫问,杨光先、汤若望各言己是,历法深微,五行玄妙,难以分辨是非。于是朝廷最后做出结论:“天佑皇上历祚无疆,而汤若望止进二百年历,具大不合,其选择荣亲王葬期,汤若望等不用正五行,反用洪范五行,山向、年月俱犯忌杀。事犯重大,拟钦天监正汤若望、刻漏科,杜如预、五品挈壶正,杨宏量,历科李祖白、春官正宋可成、秋官正宋发、冬官正朱充显、申官正刘有泰等皆凌迟处死。已故刘有庆子,刘必远、贾琦子,贾文郁、宋可成子,宋哲、李祖白子,李实、汤若望义子,潘尽孝等,俱斩,立决。得旨,汤若汤,系掌印之官,于选择事情不加详慎,辄尔准行,本当依拟处死,但念专司天文,选择非其所习,且效力多年,又复衰老,著免死。杜如预、杨宏量,本当依拟处死,但念永陵、福陵、昭陵、孝陵风水皆伊等看定,曾经效力,亦著免死。”

汤若望以非专业选择风水、效力多年和年事已高三个条件得以免死。而杜如预、杨宏量则因相度风水有功,不仅是孝陵的堪舆人,就连关外永陵、福陵、昭陵等祖陵的改建兴工他们都尽了力,他俩是靠本事和才华才免遭了杀身之祸的。等到了康熙八年,这年闰十二月应是康熙九年正月,又有一年两春分、两秋分种种差语。朝廷派议政王等认真进行研究。由大学士图海等人对当年历日差错之处重新进行检测,发现立春、雨水、太阴、火星、木星逐款皆符,由此将康熙九年历法交给南怀仁推算。鉴于历法上的差错,随后对当年杨光先告汤若望的案件重新进行了审理。

议政王等遵旨命大臣十二员赴观象台测验,确认南怀仁所言逐款皆符,吴明所言逐款皆错。传问监正马祜,监副宜塔喇、胡振钺、李克显亦言南怀仁历皆合天象。于是自康熙九年开始,将九十六刻历日推行。又以杨光先职司监正,历日差错不能修理,左袒吴明,妄以九十六刻推算乃西洋之法,必不可用。应革职交刑部从重议罪。

杨光先以诬陷他人的手段夺得了钦天监的职位,又因为历法差错被革职。通过一场学术官司,多少人险些丢了性命,好处是孝陵的堪舆人才有机会被文字记载而公之于世。

清东陵这块皇家风水宝地,不仅是顺治看上了,早在明代初年永乐皇帝朱棣和明朝末年崇祯皇帝就被看中,先是因为朱棣优柔寡断,后是因为李自成起义江山不保,所以才花落清代皇家。这就是为什么顺治偏偏选中这一带打猎抛扳指了。

马兰峪地处京畿之外古北口、西峰口之间,绵亘的长城沿山脊耸立,葱茏的草木漫荒野丛生。这里是兵家用武之地,随着风云变幻时而烽烟四起,旌旗招展,战火纷飞,时而偃旗息鼓,横尸遍野,满目疮痍。在马兰峪、丰台岭险要地势周围,发生过的事件,史料中存有简要的记录:

“马兰峪,在遵化县西北70里,为防御重地,有城。”“马兰峪旧有城一座,不知创于何代,系砖石砌成,周围三百三十八丈,连垛高二丈八尺余。城门三座,东曰‘永熙’、西曰‘长泰’、南曰‘马兰谷营’各有楼,俱皆坍塌,尚有南门一座,扁曰‘丹心照世’。东门外为东关,街长一里,西门外为西关,街长半里,南门外为南关,街长半里余,俱各有集场。”

丰台岭只是长城沿线的一个营寨,它属马兰路二十五处关寨之一。“马兰路关寨二十五,东自石崖岭寨,西至峨嵋寨,延袤二百三(洪武年建);独松谷关、丰台岭寨(俱弘治十三年建)。边城二十七里,空心敌台三十九座。”

丰台岭(古时昌瑞山)的具体方位是由平山顶三公里至马兰峪境外叫秋木岭,东过鲇鱼石,南通乌喀达,东北穿谢家峪,又三里至独松寨、驼驼谷、安口墩,平漫。又七里至丰台岭寨,通步不通骑。又五里至龙洞谷,路窄俱通单骑。又五里至宽佃谷正关水口内外,平漫。总之一会儿山路崎岖,只能骑马或步行;一会儿是平原可以大队人马通过。所以说马兰峪是个军事要地,曾发生过多次战争。如“明朝正德四年,诺音入侵,自鲇鱼石,毁垣入马兰峪。正德十年,乌梁海寇马兰峪,参将陈乾战死。嘉靖三十四年,谙达亦自此(鲇鱼石)入侵马兰峪”。

明朝为加强边卫控守要害和服寇敌抚辑边氓,将马兰峪编入蓟镇三协。“蓟镇三协之名,始自嘉靖末年,以四路为一协,石塘、古北口、曹家寨、墙子岭为西协;马兰峪、松棚、喜峰口、太平寨为中协;建昌营、石门子口、山海关为东协。”马兰峪,地处边关中协,是个十分险要的部位,这里山川秀丽景色迷人。明初永乐皇帝朱棣,在北京昌平天寿山一带堪选皇陵风水时,就对马兰峪的风水情有独钟。只因为马兰峪地处边远而没被选中,实属没有远见。“明朝末年烈皇帝即位(崇祯)欲卜山陵,天寿山更无可卜,有别营遵化之议,国家多事,遂寝。”遵化马兰峪迤西的丰台岭蜿蜒起伏长城重地,明朝蓟州镇远将军戚继光曾在这里戍边。明末崇祯皇帝登基后,认为昌平祖陵已无佳穴,不另选陵址将会影响社稷的兴衰。传说在一次巡边时,崇祯皇帝觅得丰台岭这块风水宝地,并预定为天子寿宫。怎奈尚未来得及破土动工,李自成率义军已兵临城下,走投无路的崇祯皇帝竞吊死在煤山(景山)的东麓。朝代变更,山河依旧,这块风水宝地后来才被清代皇帝选为“万年吉地”。

根据皇家抄本《昌瑞山万年统志》载:“世祖章皇帝陵在昌瑞山之阳,曰孝陵。康熙二年二月十一日建。”清宫档案所记:“康熙二年工部题永建孝陵,二月十五日开工。”这两处记载同年、同月只是日期不同,而顺治皇帝死于顺治十八年正月初七日。封建帝王以孝治天下,尤其注重陵寝工程,有的帝王刚登基就着手修建陵园,他生前早已选好万年吉地,怎么可能在他死后两年多才开始兴工动土建造陵园呢?所以上述孝陵工程开工日期是不合乎情理的,确切地说以上两处记载只是全工程的一个阶段,并非孝陵的始建年代。

细读《清实录》有关孝陵及孝陵工程日期有许多记载。

同类推荐
  • 我不仅仅会整形

    我不仅仅会整形

    付纯真是一个整形科医生,她在一个心事失佳的夜晚穿越了,她从小背熟的历史在这里一点用也没有,在那里一切都是陌生而又熟稔地存在着。
  • 关陇

    关陇

    太康元年,孙皓“泥头入洛”,魏蜀吴三国归一统。也是在此时,一个浑浑噩噩五年的灵魂在此刻苏醒。当大家以为百年乱世终结、盛世即将到来的时候,却不知短暂的太平不过是更汹涌乱世的前奏……八王之乱、五胡乱华、永嘉之乱、衣冠南渡……当一层接着一层大浪不断打来,主角该如何自处?
  • 重生农家子

    重生农家子

    王睿觉醒前世记忆时,正处于人生中的最低谷,彼时父亲失踪,母亲偏心,兄弟姐妹间情分淡薄
  • 我在明朝当国公

    我在明朝当国公

    杨峰穿越了,他来到了大明,但他一点都不高兴,因为他快饿死了。想尽办法回到现代社会的他曾经立志再也不会到那个见鬼的年代了,但他很快就食言了,为了生活他只能一次又一次的在两个时空里穿梭。在大明他认识了很多有意思的人,做了很多有意思的事,而且他甚至还交了很多有意思的朋友,当了很大的官。这就是杨峰在大明的生活。群号:2-4-0-4-5-4-1-8-8
  • 鬼斧神工的世界建筑

    鬼斧神工的世界建筑

    埃及的金字塔、中国的长城、中国的兵马俑、中国的悬空寺、北京故宫等等这些世界的古代经典奇迹,是我们世界人们中的经典,全书中介绍了不同时期的建筑,有“上古建筑”、“中古建筑”等等。
热门推荐
  • 善一纯禅师语录

    善一纯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人生不过如此

    人生不过如此

    我们认为一个对于自己的生命与生活,应该可以有一种态度,一种不必客气的态度。谁都想好好的活着的,这是人情。怎么样才算活得好好的呢?那就各人各说了。我们几个人之间有了下列相当的了解,于是说到“吾庐。”一是自爱,我们站在爱人的立场上,有爱自己的理由。二是和平,至少要在我们之间,这不是一个梦。三是前进,惟前进才有生命,要扩展生命,惟有更前进。四是闲话,“勤靡余暇心有常闲”之谓。在此,我们将不为一切所吞没……
  • 懒女怕缠郎

    懒女怕缠郎

    推荐青青的新文《总裁的宅妻》常言道:烈女怕缠郎,但莫望月却无奈地发现,懒女更怕缠郎。她确信自己是一名平凡女,普通得不能再普通。她的人生中唯一不算平凡的地方便是:她是一名穿越女。但大家不要指望她能指点江山,建功立业,她是懒女一枚,足智多谋一词今生与她无缘;更不要期望她能迷倒一大片的美男俊公子,因为她既没有惊世才华,亦不称花容月貌,还很懒。莫望月的至理名言:能躺着,就不坐着;能坐着,就不站着。可是,万万想不到,这样的她,也能引来“缠郎”。因此,在打盹儿之余,她还不忘作一个望天无语的表情。【精彩花絮】永州四公子:王锦安、南宫泽、应无求、宫湛海。宫湛海眼中含笑,盯着坐在对面打盹儿的女人,亦真亦假地道:“望月,我们成亲吧!”原本快入睡的莫望月头皮一麻,坐直了身体,“公子。”宫湛海:“嗯?”莫望月:“我无才无貌。”宫湛海:“还有吗?”莫望月:“我很懒。”宫湛海:“我知道。”莫望月:……王锦安与应无求闻言,互看了一眼,异口同声地说道:“望月,你不要嫁他,嫁我,我比他有钱。”从椅子上站起,准备走开的莫望月脚一软,直接坐到了地上。宫湛海温和一笑:望月,有没有摔疼?王锦安黑着一张俊脸:女人,连路都不会走,你长没长脑子?应无求轻轻一笑,摇了摇头:望月,我知道你迷糊的样子很可人,但你也不必做到如此地步,来讨我欢心,呵呵……最后赶来的南宫泽看也不看她一眼:女人,快给我滚起来,少在那里装可怜!莫望月满头黑线地自地上站来,想着,我怎么这么倒霉,遇到这几个神经病。随之望天无语中……本文继续青青的暖文风格,温馨清水,慢热,中间会有感情纠葛,结局一对一,喜欢的亲们收藏+投票,还可以送偶几朵花花、钻钻的,嘻嘻……****本故事纯属虚构、禁止模仿!****@领养榜@女主:望月——由【quswicky】领养宫湛海——由【elaine芦苇微微】领养(微微是个执着的孩子,呵呵!)应无求——由【浮世绝香】领养梁贤达——由【sdd860429】领养王锦安——每日更文时间:--------------------------------------------------------------------青青作品链接:《总裁的平凡妻》(完结V文)《杨柳相约》(完结免费文)
  • 背着阳光拥抱

    背着阳光拥抱

    我在阳光的背后等你,即使你看不到我。记住:“我爱你,因为你是你。”
  • 山铎真在禅师语录

    山铎真在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泡沫之夏Ⅲ(修订版)

    泡沫之夏Ⅲ(修订版)

    夏沫为了能够给弟弟换肾,答应了欧辰的求婚。而不明真相的小澄以为姐姐终于找到了幸福,陶醉在家庭的温暖之中……在去教堂的路上,洛熙突然出现并试图带走夏沫,被夏沫拒绝后,回到寓所自杀……夏沫在新婚的当晚知道了这一消息,而同时小澄也获悉了姐姐结婚的真相,在上手术台的前一刻坚持拒绝接受欧辰的帮助。悲痛于洛熙的自杀,愧疚于欧辰的深情,本就备受内心煎熬的夏沫,再也无法接受小澄病逝的打击,支撑不住的她,陷入了与世隔绝的自我封闭状态……所有的矛盾在瞬间爆发,夏沫还能够足够坚强、足够冷静地去面对这一系列的变故吗?
  • 医妃狠狂

    医妃狠狂

    (全文完结)二十二世纪的少校军医,一朝穿越成了大昭国的将军府的绝色废物小姐夜凰。废材?开什么国际玩笑!一箭取首级,一刀扫千军,一针救万人。从此,废材逆袭,素手揽风云,袖手弄乾坤。不想,却被一腹黑男人缠上。他,冷面战神,帝王之子,阴煞嗜血,邪妄冷酷,视女人为无物,却因一次救命之恩,而对她情有独钟。从此,她睡觉,他暖床;她杀人,他递刀;她救人,他煎药;妇唱夫随,霸宠一生!
  • 挺进产权交易市场

    挺进产权交易市场

    本书概述了我国产权交易市场和民航运输业的发展现状,结合案倒讨论了产权交易市场在民航企业重组中的积极作用,剖析了航空公司进场交易的基础及方案选择。本书对于从事民航企业发展和产权交易市场理论研究及实际运用的人士颇具参考价值。
  • 不懂管理就当不好经理

    不懂管理就当不好经理

    美国著名的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说过:“在人类历史上,还很少有什么事比管理学的出现和发展更为迅猛,对人类具有更为重大和更为激烈的影响。” 在新的形势下,我们的企业要生存、要发展,就必须以主动的姿态参与全球市场竞争并赢得竞争。而要赢得竞争,就要知彼知己。那么,今天西方的和东方的世界级企业的竞争优势是什么呢?产品和技术是我们容易看到的,但是更深层次的、起着关键作用的,却是管理的理念和工具。企业的管理涉及人力资源、财务、生产经营等各个方面,本书对经营战略管理、组织管理、新产品开发管理:企业信息管理、企业知识管理、企业文化管理等方面结合具体案例进行了一一阐述,定能对读者的理解和实际操作有所帮助。
  • 《孝经》的教育智慧

    《孝经》的教育智慧

    《孝经》在唐代被尊为经书,南宋以后被列为《十三经》之一。在长期的封建社会中它被看作是“孔子述作,垂范将来”的经典,对传播和维护封建纲常起了很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