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29500000002

第2章 顺治皇帝的孝陵(2)

“顺治十八年秋七月壬申(二十五日)户部题,世祖章皇帝,守陵内侍,共四十四名,官员人役共六十六名,应给园地共三百八十余晌,请将附近地亩圈取拔给从之。”

“顺治十八年九月丙戌(初十日)设兵一千名,守护世祖章皇帝陵。”

“顺治十八年十二月辛酉(十六日),谕户部:前因世祖章皇帝山陵大工及滇闽用兵钱粮不足,不得已于直隶各省田赋,照明未时练饷例,每亩暂加一分,以济军需。今思各省水旱盗贼,民生未获苏息。正赋之外,复有加征小民困苦,朕心殊为不忍,若不急停以舒民困,必至失所。除顺治十八年派外,康熙元年通行停止。尔部作速刊示,遍行晓谕,使小民咸知。”

“康熙元年三月甲戊朔(初一),尊世祖皇帝陵曰孝陵。”

“康熙元年九月己丑(十九日),礼部等衙门遵旨会议孝陵兴工动工应遣武职大臣一员,内院大学士一员、礼部、工部堂官各一员,总管内务府官一员、科道官一员,率领钦天监看风水官同往详视。从之。”

“康熙元年九月癸巳(二十三日)设守视孝陵副将一员,左右两营守备各一员,把总二员,兵六百名。”

“康熙二年春正月己亥(三十日)工部题:营建孝陵,于二月十五日开工,照例请差督工人员。得旨:武职大臣、内院大臣、科道官,不必差遣,著礼部堂官同相择人员去。工部堂官轮班前往,八旗选用才干官八员,余如议。”

“康熙二年夏四月壬子(十五日)福建道御史王鼐言:迩者山陵大事次第将毕,宜及时举行经筵。”

《清实录》一系列记载,足以说明顺治十八年已开始建山陵,因当时战乱、灾情交加,工程一度停止。康熙元年三月已定山陵名为孝陵,九月十九日兴工动土。康熙二年二月十五日再度开工,四月十五日地宫工程基本完成。六月恭奉世祖章皇帝、孝康皇后、端敬皇后宝宫送至地宫,安奉石床毕,掩地宫石门。康熙三年八月孝陵工成。十一月孝陵隆恩门成。康熙七年正月建孝陵神工圣德碑。

孝陵坐落在昌瑞山南麓,地臻全美,景物天成。精心勘测过的孝陵风水,内向系壬山丙向兼亥巳元辰,水由玉带河自生趋旺出丁方。外向系亥山巳向,泉水由东来,过五孔桥出丙方,由西转东归七孔桥,同时水法实为美善。其工程做法承袭了明朝末年的营造法式,又夹杂了盛京三陵(永陵、福陵、昭陵)的特长,形成了独具风格的清代陵寝,对后来的清陵建筑影响颇深。

孝陵建有石牌坊、大红门、风水墙、具服殿(更衣殿)、神功圣德碑楼(大碑楼)、石象生、龙凤门、神路石桥、神道碑亭(小碑楼)、神厨库、东西朝房、东西值房、宫门(定名为隆恩门)、享殿(定名为隆恩殿)、东西配殿、三座门(陵寝门)、二柱门、石五供、方城、城楼(定名明楼并悬挂陵名题额)、宝城、宝顶(坟头)、地宫等一系列大大小小的建筑。

孝陵背靠昌瑞山主峰,前朝金星孤山,中间一道天然影壁山为案山,三山在一条直线上。其间由一条宽十一米,长五千五百米的砖石神路贯穿着所有的建筑,形成了高低有差,错落有致,主次分明的建筑群体。

孝陵建筑的规制,从陵园中的宝顶至石牌坊的设置是宝顶高一丈五尺,周环五十四丈九尺。环以宝城高二丈四尺,周环六十三丈。月牙城高二丈三尺,广十八丈七尺。正中琉璃影壁一座,前为方城,崇墉雉堞广六丈四尺二寸,纵如之,高二丈八尺七寸。上为明楼重檐覆黄琉璃,广二丈六尺,纵如之,檐高一丈四尺五寸。内碑一,高一丈五尺五寸,广五尺五寸,厚二尺六寸。仰覆莲座高五尺,广七尺三寸,饰金字绘五彩。

下为瓮券门、门外月台。前为月牙河,水洞四达。中设石平桥,桥之南设白石祭台,广一丈九尺四寸,纵五尺三寸,高四尺五寸。上陈石五供一份,其前为二柱门广二丈一尺八寸,石柱二,高一丈九尺九寸。门楣阈饰五彩,扉朱棂。又前琉璃花门三,金钉朱扉,中广二丈三尺,纵一丈,檐高一丈五尺五寸。左右广一丈六尺六寸,纵七尺七寸,檐高一丈二尺八寸。

门外玉带河一道,中建石平桥三。前为隆恩殿五间,重檐脊四下,均覆黄琉璃,广九丈四尺,纵五丈三尺,檐高一丈七尺。内设暖阁三,外设月台,左右列铜鼎、铜鹤、铜鹿各一。崇阶石栏,凡五出陛。

东西配殿各五间,广七丈七尺,纵二丈五尺,檐高一丈二尺五寸,燎炉各一,广九尺三寸,纵六尺六寸,高八尺五寸。

前中为隆恩门五间,广六丈二尺五寸,纵二丈八尺,檐高一丈三尺。东房,朝房各五间,广五丈七尺二寸,纵二丈七尺五寸,檐高一丈二尺一寸。

东厢后设神厨五间,广六丈八尺,纵二丈三尺五寸,檐高一丈二尺五寸,库南北各三间,广三丈七尺,纵二丈三尺五寸,檐高一丈一尺五寸。宰牲亭(省牲亭)一座,重檐亭楼,广二丈八尺五寸,纵如之,檐高一丈二尺。

南正中建神道碑亭一座,广二丈七尺,纵如之,檐高一丈七尺。内碑一,高一丈八尺五寸,广六尺三寸,厚二尺八寸。龙趺长一丈五尺五寸,高五尺二寸。迤东石平桥二座,前设盘龙楹架。

其亭前正中建三洞石桥一,又前五洞石桥一,又前七洞石桥一,一洞石桥一。东西有下马牌二,高一丈三尺六寸,广三尺四寸,厚一尺四寸。

南中为龙凤门三,门两旁翊垣,均饰以琉璃,扉朱棂,广三丈二尺九寸,高二丈一尺五寸。门外左右设班房各三间。

前列石象生,朝衣冠介胄文武臣像各三对,卧立麒麟、狮、象、马、驼、狻猊各一对,凡十有八对。望柱二,高二丈二尺七寸。

其正中建圣德神功碑亭一座,重檐,广七丈四尺,纵如之,檐高三丈二尺。内碑一,高二丈有六寸,广六尺七寸,厚二尺三寸;龙趺长一丈六尺三寸,高五尺六寸。

擎天柱(华表)前后各二,高二丈五尺,径四尺二寸;座高五尺二寸,径八尺七寸;周围石栏各高五尺五寸,各面广一丈四尺七寸。碑亭前设东西班房各三间。

面南左有具服殿(更衣殿)三间,广三丈四尺,纵二丈三尺,檐高一丈。前中为大红门,广十一丈七尺六寸,纵三丈四尺六寸,檐高二丈五尺。门前左右设班房各三间。东西对立下马石牌二,高一丈三尺六寸,广三尺四寸,厚一尺四寸。又前正中石坊一,广九丈七尺五寸,高二丈三尺六寸。

神道两旁均封以树,十株为行,各间三丈;每间十有五丈,立荷花头红柱一,贯以朱绳。

陵之内围墙周长一百九十七丈一尺五寸,高一丈一尺。外围墙(风水墙)周长六千四百三十九丈四尺八寸,高一丈三尺。

另据第一历史档案馆孝陵图所载说明,石牌坊与大碑楼尚未建造。其尺寸与上述建筑尺寸有所不同。其石象生及石桥尺寸节录于后:

六棱望柱二根,每根通高二丈二尺五寸,立水径四尺八寸。

卧狮一对,各长五尺八寸,高五尺,厚二尺四寸。

立狮一对,各长六尺二寸,高五尺,厚二尺四寸。

卧狻猊一对,各长五尺八寸,高五尺,厚二尺六寸。

立狻猊一对,各长六尺五寸,高五尺,厚二尺四寸。

卧骆驼一对,各长九尺,高五尺,厚三尺六寸。

立骆驼一对,各长九尺,高七尺,厚三尺八寸。

卧象一对,各长一丈六寸,高六尺,厚四尺八寸。

立象一对,各长一丈六寸,高九尺八寸,厚四尺八寸。

卧麒麟一对,各长五尺九寸,高五尺,厚二尺五寸。

立麒麟一对,各长六尺五寸,高五尺二寸,厚二尺六寸。

卧马一对,各长八尺四寸,高四尺五寸,厚二尺六寸。

立马一对,各长八尺六寸,高六尺,厚二尺六寸。

武官六员,各高八尺,阔三尺四寸,厚二尺六寸。

文官六员,各高八尺,阔三尺四寸,厚二尺六寸。

一空桥一座,通长六丈,阔二丈,高一丈五尺。

七空桥一座,通长三十四丈,阔三丈,高一丈九尺四寸。

五空桥一座,通长三十二丈,阔三丈,高一丈九尺五寸。

三空桥三座,通长七丈,中一座面阔二丈三尺,次二座各阔一丈一尺八寸,高一丈五寸。

孝陵规制,被尊为“祖制”,其规模最大,体系最完整,为清代各帝所遵守只有道光帝慕陵局部有所改变。

孝陵使用旧料建造的秘密

前文讲到修建孝陵时有中断,这就为建造孝陵使用旧料说法增加了可信性。孝陵的“孝”字满语为“孝顺阿”,即以孝治天下之意。尽管顺治生前曾亲自率大臣们到丰台岭一带勘察过万年吉地,毕竟因为他太年轻,兴建墓地一事并不着急。谁知顺治病故年仅二十四岁,不得不急修山陵,工期短材料缺,才不得不借助已有的成料,以应工程之需。在现存的孝陵殿宇、围墙各处都留有痕迹证明了孝陵工程是拆运了别处的砖、木、石料等。在孝陵后罗圈墙下肩的城砖上刻有年分、窑户、作头的临清砖。砖块规格尺寸不等,文字年份不一,显然这些城砖不是专为营造孝陵而烧造的。如果沿墙仔细的寻找,便可记下砖上清晰文字:

顺治十五年分,临清窑户孟守科,作头崔文举造。

顺治十五年分,临清窑户钱岐,作头刘显德造。

顺治十五年分,临清窑户周循鲁,作头贺登选造。

顺治十五年分,临清窑户平柴诚,作头李仕造。

顺治十七年分,临清窑户张有德,作头翟茹造。

顺治十七年分,临清窑户畅道,作头郭守业造。

从砖上的年代看,这些材料正巧是顺治十五年在孝陵以西的黄花山一带建造过的两处园寝所用。一座是顺治帝儿子和硕荣亲王园寝,一座是顺治帝爱妃悼妃陵。这里顺治十五年烧造的青砖,可能是取自这两处陵园。另外在顺治十七年,顺治的董鄂妃孝献皇后也临时葬在黄花山。那么孝陵所用顺治十七年烧造的青砖,也可能是取自孝献皇后的陵地剩余砖料。

清东陵1991年在维修孝陵施工中,发现几处殿堂都有木件改制或拼凑的痕迹。如隆恩门的八件抱头梁,前檐明间上金桁,前檐明间右二缝双步梁等,许多大木构件上有卯口或嵌补木条。在东配殿明间左二缝老檐柱所用的材质与其余柱子相同,均为金丝楠木。其柱径比其他柱子大九厘米,两只檐柱上有多余的长方形卯口,在一件顺扒梁、六件桁条、一件榻脚木上都有多余的方孔,四件五架梁均有一端桁碗以大改小并贴补了木块,桁条交接无序,多处桁头相接处无榫或两端均无卯口(母榫),桁条中仅有一件刻螳螂榫卯,其余均为银锭榫卯。神厨库内北库明间右一缝檐柱上,刻有多余的长方形卯口等。另外,很多石件也是拼凑的。如隆恩殿月台周围的栏杆,栏板体量大小不一左右不对称。栏板上云朵宝瓶的尺度不尽一致。望柱头上的鸾、凤图案朝向不同,尤其是十一根望柱内侧有多余的长方形卯口,并粘补了石块。

以上这些修补的木料,拼凑的石材究竟取自何处?在当年维修孝陵隆恩殿及神道碑亭拆卸天花板时,终于找到了答案。

从孝陵隆恩殿拆卸的天花板中可以看到天花板的正面绘有金莲水草图案,背面做“地仗”标有墨字记载着天花板方位,还有些用刀刻的阴文。天津大学的王其亨先生在孝陵隆恩殿拆下来的天花板中翻出一些带字的天花板,木质有轻有重,尺寸大小不一,有59厘米×56厘米、60厘米×56厘米、57厘米×53厘米、55厘米×53厘米。在神道碑亭,旧天花板中还有两块刻有“清馥殿”“锦芳亭”字样的天花板。以上这些发现对研究清东陵的建筑是十分重要的,除了做了一些文字拓片外,王其亨教授还请来天津大学建筑系的徐庭发老师,一一拍了照片,存为图像资料。

清馥殿建于1531年,是行香之所。明世宗嘉靖皇帝崇信道教,经常在这里与群臣做道场。权臣严嵩已六十多岁,还朝夕在西苑当值。他在一首《畅游清馥殿诗》中写道:“十里宜春苑,金堤覆绿杨,水涵瑶殿碧,花簇锦庭芳。驰道通长乐,离宫接建章。微臣一何幸,留赏沐恩光。”嘉靖皇帝至西苑清馥殿等处活动有三十年之久。穆宗即位西苑日见冷落,许多宫殿经年失修,唯独清馥殿则整丽如故。松柏列植,蒙密蔽空,百卉罗植于庭。后来神宗万历皇帝、熹宗天启皇帝都在西苑举行过许多活动。

清初因急修顺治帝孝陵,拆了清馥殿,锦芳亭等宫殿。从孝陵天花板上的文字可知,清馥殿,这座帝王上香之所,有龙井、明间、次间、稍间、三稍间等,可见这座殿堂规模之大。所有天花板上均用墨书有“字头东”的字样,可知其殿堂是坐西朝东的九间大殿。孝陵隆恩殿及东西配殿的楠木梁,正是用清馥殿九间大殿楠木料改制的。还有隆恩门及神道碑亭等处,不仅用了清馥殿的木料,也用了锦芳亭的天花板。拆除明代宫殿建造清代陵寝这一个历史上的谜,终于揭开了。

清馥殿的基址,在康熙初年又建成了“弘仁寺”,斗转星移,由于时代变迁,弘仁寺也无踪影了,盛极一时的清馥殿只存留一个名字而已。

顺治跌宕离奇的身世

“顺治出家”被列为清初三大疑案之一,顺治皇帝果真出家当和尚去了吗?了解了他的生前死后则可雾散廓清。

顺治皇帝爱新觉罗·福临,是清太宗皇太极第九个儿子。崇德三年正月三十日戌时生,其母为永福宫庄妃博尔济吉特氏,即孝庄文皇后。崇德八年二月十六日袭父位,时年六岁,由叔父睿亲王多尔衮及郑亲王济尔哈朗辅政。第二年,正值明朝崇祯十七年正月,纪元顺治,五月得明朝天下,九月自盛京迁燕京。十月初一日即皇帝位于武英殿,定天下之号仍曰“清”,纪元仍曰“顺治”。

同类推荐
  • 世界思想与教育历史纵横谈(世界历史纵横谈)

    世界思想与教育历史纵横谈(世界历史纵横谈)

    本套书用生动的文字, 再现了世界历史进程的恢弘画卷, 堪称一部贯通整个世界历史的简明百科全书, 串联起全部人类发展的瑰宝, 并以其光辉不朽的价值与流传恒久的魅力, 成就一部好读又好看的世界历史通俗读物, 具有很强的系统性、知识性和可读性, 不仅是广大读者学习世界历史知识的读物, 也是各级图书馆珍藏的版本。
  • 说呼全传

    说呼全传

    小说家千态万状竞秀争奇,何止汗牛充栋,然必有关惩劝、扶植纲常者,方可刊而行之,一切偷香窃玉之说、败俗伤风之辞,虽工直,当付之祖龙尔。统阅《说呼》一书,其间涉险寻亲、改装祭墓,终复不共戴大之仇,是孝也﹔救储君于四虎之口,诉沉冤于八王之庭,愿求削佞除奸之敕,是忠也。维忠与孝,此可以为劝者也。至庞氏专权,表里为奸,卒归于全家殄灭,其为惩创,孰大焉?维遐及史册,其足以为劝惩者,灿若日星,原无庸更藉于稗宫野乘,然而史册所载,其文古,其义深,学士大夫之所抚而玩,不能挟此以使家喻而户晓也。如欲使家喻而户晓,则是书不无裨于教云。乾隆四十有四年,清和月吉,滋林老人出于西虹桥衅之罗翠山房。
  • 今天开始做项羽

    今天开始做项羽

    新书《霸王一统诸天万界从楚汉争霸开始》已上传,各位俊男靓女来波收藏投资推荐票助力一下可好?万分感谢!《今天开始做项羽》已经完本,想看腹黑型穿越者为项羽复仇暴虐刘季的书友不容错过呦!想了解楚汉争霸这段历史的书友更不要错过啊!《新楚汉春秋》之《鸿门宴》选段: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张良急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拼命。”哙即带剑拥盾闯入军门,嗔目视项王。项王亦嗔目回视之,哙不敌,目尽裂。樊哙曰:“沛公劳苦功高,未有封侯之赏,却有杀身之祸,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对曰:“如你所愿,封刘季为绝河侯。”哙无以对,从良坐。坐须臾,沛公欲亡走,起曰:“项王,臣如厕,暂离宴。”项王笑曰:“且慢,孤与汝同去!”
  • 大秦孤竹君

    大秦孤竹君

    生命中所有的灿烂,终究需要用寂寞来偿还。天生重瞳异相的王诩意外穿越。成为神秘古国孤竹国的大帝,面对手持天子剑尽斩六王的秦始皇,王诩只能避其锋芒,带着孤竹遗民向东迁徙。对逐鹿中原没有兴趣,王诩只想在辽东建立一座动物园。隔山海,与秦峙。在辽东,他猎了一条巨蟒名东胡,一只熊罴叫肃慎,一只水獭唤扶余。在动物园中养了猛虎,羚牛,驼鹿,狐狸,貂鼠,仙鹤,豺狼,苍鹰,猞猁,狍子等可爱的小动物。但是有一天,王诩忘记了关门,动物园中的小动物就顺着山海关跑入了中原。于是,变天了。---多年后登泰山以封禅的王诩,想起那只带头跑出去的重瞳小老虎。耳边依稀响起他清亮的嗓音。“师父,重瞳眼中看到的是什么?”“是天下啊。”
  • 他们为什么没能成为皇帝

    他们为什么没能成为皇帝

    中国历史上曾有这样一些人:他们本可以成为皇帝,而且很有可能成为历史上的明君,但因为种种“机缘”而与皇位失之交臂。他们,就是那些没有穿上龙袍的太子。从太子到皇帝的这条路上,看似近在咫尺,却远似天涯。他们本可以成为皇帝,很可能会成为一个优秀的皇帝,但却在这条“远耶?近耶?”的路上摔倒了。可以说,皇权之路其实更是一条“母子互通、父子相戟,兄弟仇杀”的争夺之路。
热门推荐
  • 偏偏喜欢你

    偏偏喜欢你

    从被带到陆家的第一天起,陆言欢就爱上了陆屿。她成为他名义上的妹妹。在得知她怀孕后,“这个孩子,去打掉吧。”躺在手术台上的那一刻,她才发现自己输得彻底……
  • 冰月玩转尸魂界

    冰月玩转尸魂界

    两个女生穿越到这个即陌生又熟悉的世界“什么,这里是我的家!”“你是我哥哥?”“冥王血?”一切的一切让人措手不及,谁带来谁的爱。谁给了谁心伤?一切尽在不言之中…
  • 音乐的故事(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音乐的故事(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音乐的故事》评述了世界音乐史上各个时期伟大的音乐家的心路历程。在众多人物面前,作者房龙按时间先后顺序,以平易近人的语气、独特的犀利目光,对西方音乐历史进行了梳理,并娓娓道出西方早期音乐、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及近现代音乐状况和未来发展趋势,以及音乐家们的身世行迹。
  • 度世品经卷第一

    度世品经卷第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Writer's Reality
  • 微反应心理学

    微反应心理学

    本书尝试以心理学的角度,运用心理学原理,结合生活中的实际案例,对平常可能遇到的各色心理现象进行了非常细致的分析,并提供各种独特有效的应对策略,教你巧妙运用人类共同的行为准则与心理机制。懂一点微反应心理学,相信将会对您以后的生活和学习起到深远的影响。
  • 五言古

    五言古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唐朝小庄主

    唐朝小庄主

    在一个诗仙、诗圣、诗佛并立的时代,在一个豪放与腹黑到了极致的时代,穿越过去的吴天发现自己啥也不是,只能看着别人风骚显摆,自己默默的转身种田、赚钱
  • 夏天不寂寞

    夏天不寂寞

    “季墨我喜欢你!”“对不起我不打算谈恋爱。”“季墨我喜欢你!”“我有女朋友了。”“季墨我喜欢你!”“季墨我喜欢你!”“我不喜欢你。”“季墨我喜欢你!”“哦。”...
  • BENITO CERENO

    BENITO CERENO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