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就如搭乘无返程的列车,到达途中一个个站点的时间均编排在时刻表里。精心算度,你就可以用最经济的时间,最便捷的路径,赏阅行程中的无限风光,一路哼唱着歌曲,驶向目的地……
节约时间等于延长生命
人的生命是有时限的。以现在人均寿命70岁计算,人一生将占有61万多个小时,即使除去名义时间也有35万多个小时。而就一生的时间而言是不断减少的,但是人对实际时间的利用和发挥是不一样的,因而实际生命的长短也是不一样的。比如,以分计算时间的人比用时计算时间的人,要多拥有59倍的时间,以秒计算时间的人则又要比用分计算时间的人,多拥有59倍的时间。所以对于挤时间的人来说,时间却又是不断增加的,甚至是成倍地增加。
时间无限,生命有限,在有限的生命里把时间拉长的人就拥有了更多做事情的本钱。鲁迅说,“节约时间,也就是使一个人的有限的生命更加有效,而也就等于延长我们的生命。”
人生忠告:伟人们所到达并保持着的高处,并不是一飞就到,而是他们在同伴们都睡着的时候,在夜里辛苦地往上攀爬。——华兹华斯·朗费罗
人生诤言:浪费时间等于慢性自杀。
人生不售返程车票
人出生之始也就开启了生命的旅程,童年、少年、青年、壮年、老年或者求学、就业、成家、立业等,都好比是旅途中一个个大小车站。人生的列车一旦出发,就不会停下来,人们的人生之旅可能在某一时段同程并行,却同样不能停下来。
年轻时过得很懒散的人,到晚年时常会后悔不已,但是,不管多么后悔,时光也不会因此而倒流。
如果把时间比喻成河流,那么我们站在岸边就会感到,时间会使现在成为过去。所以,为了避免老大徒伤悲,一定要趁年轻时加紧努力,千万珍惜,好好决定自己的生活方式。赶紧趁现在,制订一个确实的目标。
人生忠告:人生从不出售返程车票,因此,一旦出发了,就不再会回来。——罗兰
人生诤言:现在的慵懒将成为繁殖后悔的温床。
人生要紧处常常只有几步
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这是作家柳青因对人生的深刻体会而提出的告诫。其实,孔子早就对人生不同阶段进行过划分,并简明概括了它的任务、特征等等。“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随心所欲不逾矩。”在孔子看来,而立之年是人生的关键时段。怎样立,立什么,因人而异,确实有几个重要的第一步。
从当今时代人才成长和事业成功的实际分析,而立的年龄应该提前到青年时代,这里边有这样几步非常值得重视。一是走好独立学习第一步,做好知识储备;二是走好独立工作第一步,做好事业储备;三是走好独立生活第一步,做好经验储备;四是走好独立处事第一步,做好公关储备。这几个第一步走得正,立得定,可以说人生就有了一个良好的基础,这关键的几步之中或有交叉或有先后,每一步都是关键的,要紧的。
人生忠告:决定人的价值的是追求成功的孜孜不倦的精神。——莱辛
人生诤言:关键几招棋下出臭手,终盘的结果可想而知了。
自己创造人生的方向,激流勇进
某个人获得公司员工这样的评价:他为了公司,不论刮风下雨,都不曾休息过,家里大小琐事都交给太太处理,一心一意把精力投到工作上。
但是,公司情况有所变化,这人岗位岌岌可危,十分烦恼。原来,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对公司提出严峻的挑战,与此相适应公司对员工也推出了相应的评价标准:不喜欢有多少工作便做多少工作的人,需要具有创造性、开拓性的人才。这人自我感觉跟不上时代潮流,有点无所适从了。
不论是公司或社会,都发生着急剧的变化。在这急剧变化的潮流中,每个人都像漂流在上面的孤舟,不希望被冲走,必须校正方向,激流勇进。
人生忠告:优胜劣汰,适者生存。
人生诤言:不会适时调整工作、生活目标,无异于导航罗盘的失灵。
有计划的休息是手段而不是目的
现代社会工作的节奏是快四步,不仅肉体疲劳,精神也会疲惫不堪,适当地休息,就好比军队刚刚打了一场恶仗,休整一下,以利再战,非常必要。
但是,休息不是目的,如果为了休息而祈盼休息或放假,就失去了休息的意义。所以,在闲暇里,都应该利用这段时间来反思自己,正如军队总结抢关夺隘中的经验教训,为明天的工作而储蓄充沛的精力。因此,好好计划一下自己的休息时间,就会使作为手段的休息更有意义。
法国历史学家雷南说,人生的目标不是休息,而是知识道德的完成。知识道德是一种较高的境界,花一生的时间也未必能达到,但我们应以此为目标,努力完成。
人生忠告:生活中最难以解决的冲突之一,便是用充足的时间和精力来做一切我们想做的事。
人生诤言:如果休息是一种目的,那么人生就失去了创造。
时间和质量是人生方程式的双解
说句讨厌的话,生命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就在一步步地滑向死亡。由于人类平均寿命的延长,出现老龄化趋势。看到那些身强体健的老年人富有朝气和活力,我们为他们感到高兴;而看到医院中在病床上与病魔斗争的人们,我们则感到一份尤为厚重和感人的生命的尊严。
我们说,时间和质量是人生方程式的双解。贝多芬作古了,精神却因《命运》不朽,罗丹故去了,思想却因《思想者》延续。我们也许不会成为伟人、名人,但是,既然上天赋予了你一次生命,就有责任使它最大限度在时光的隧道里放射光芒。
现代人由于寿命延长,如何过一个有意义的人生,就成为了最重要的课题。
要趁现在还年轻,赶紧确立人生目标。
人生忠告:生命对每个人只有一次,但创造生活的人,生命是高价的。
人生诤言:如何活得久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活得好。——塞尼加
帮助他人,自己也能获益
助人者,人恒助之。你在做好本职工作之外,帮助分担和解决他人的困难,心血不会白费。世界上各地方的人都敬佩肯于献爱心和帮助人的人,把他的像用大理石或铜制成纪念碑。其实,更重要的是把它建在了人们的心里。
看到别人有困难或烦恼时,我们应该给予一些建议和帮助,以尽快解决遇到的困难。因为,我们尽管大量地给予他人以同情、鼓励、扶助,在我们自身来说,是不会因“给予”而有所减少的。
有位叫沙孚克里斯的人说:“帮助他人,自己本身也能获益。”首先,当你替他人解决问题时,你会获得解决这方面问题的经验。另外,你把善意、同情、扶助给予他人的越多,收回的善意、同情、扶助也越多。所以,怎么能说毫无所获呢?
人生忠告:如果我们追求和享乐要以损害美德为代价,那就是罪恶。——休谟
人生诤言:德行善举是惟一不败的投资。——梭罗
如何缩短青年时代四个阶段
现代社会竞争激烈,青年人要想获得理想的工作和事业,大概要经过四个阶段:
1.尝试适应期。走上社会要先解决生存、谋生问题,不要挑工作,而要适应某种可供选择的工作。
2.比较选择期。在可能的前提下,确定自己的兴趣、喜好,为实现你的理想做必要的准备,比如,提高学历、进修或者拜师等。
3.定位发展期。积累社会阅历和经验,锻炼能力,进一步判断你适合从事的工作。
4.开拓成就期。真正实践你喜欢的职业和事业。
在此过程中,要想找一条捷径,那么就应该敢于尝试不同的工作,做好多元化就业心理准备;在改革的时代,必须爱一行,专二行,钻三行,学四行;善于了解信息,把握机会。
但是,若自我设计脱离社会现实,就必然会延迟四个阶段持续的时间。
人生忠告:万丈高楼平地起。
人生诤言: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我们的对手会促进我们进步
强劲的竞争对手会使我们进步。
例如,邻居几个孩子同在一所高中读书,同时准备迎接高考,各自蹩足了劲。学习间隙散步放松一下,看见人家灯光耀眼,就会联想到“开夜车”等等,于是会告诫自己赶快回去做功课。
又如,在奥运会马拉松比赛中,跑在“第一集团”的选手人数多,情况良好,你追我赶,往往可能出现好成绩,甚至刷新世界纪录。相反,选手实力差距较大,一人独自领跑,连运动场也不容易热闹起来。
再如,在一条繁华街路上,有几家规模大小差不多的饭店营业,其中一家扩大规模,或者更新经营品种等等,其他几家往往也会参与到审视或改变自己规模、经营方向等方面,最终可能推动经营质量的提高。
由此看来,敌人乃至竞争对手,根本不足惧也不足恨。相反,他还会给予你刺激,促使你进步。于是,我们说:追求进步的人,抱着主动寻求良性竞争对手的心情,或者以主动的态度正视竞争对手,是有益无害的。
人生忠告:我们的敌人会使我们活跃起来。——华莱理
人生诤言:惧怕和拒绝竞争对手,就是拒绝进步。
对每天的事情要做“等级”分类
一位美国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人倾向于把一件事情做完,比如,你一笔画一个圆圈,在交接处留一小段空白,回头再瞧时就会闪现出填补这段空白的意念,人们把这种心理称之为“自圆心理”。
自圆心理有时会以对立形式表现出来。一个圆圈能否画圆并不十分重要。如果做事情不顾具体情况强求有始有终,其结果会束缚自己的手脚,把许多精力消耗到没有多少意义的事情上去。例如读书,可以从头到尾仔细读,也可以泛泛浏览,还可以翻几页就放下。如果每本书都要一读到底,一气呵成,简直是浪费时间和自我折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