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80700000010

第10章 哲学思想(9)

庄子说:“道未始有封,言未始有常”,认为人的名言、概念总是把事物分割开来,是无法表达“道”的。人们由于“囿于物”,受条件的限制,不可避免地产生“成心”,即主观片面性认识。有了“成心”,便自以为是,以彼为非,于是就产生了是非之争。庄子认为一切是非之争,都是对“道”的割裂,“是非之彰也,道之所以亏也”。真正以“道”的观点来看,“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是非的区分是没有必要的。庄子的这种理论有见于运动的绝对性,却导致否定事物质的规定性;有见于知识的相对性,却导致否定是非标准,陷入了相对主义和不可知论。

魏晋时期,人们一般对“齐物”多作齐是非、齐彼此、齐物我的理解,说“庄周齐物,以论为名”(《文心雕龙·论说》)。宋代王应麟(1223-1296)则认为,“庄子齐物论,非欲齐物也,盖谓物论之难齐也”(《困学记闻》)。此后,一直有这两种不同的理解。近代章太炎作《齐物论释》,以资产阶级平等观点解释“齐物”,说“齐物者,一往平等之谈”。

有用与无用

庄子与弟子,走到一座山脚下,见一株大树,枝繁叶茂,耸立在大溪旁,特别显眼。这树:粗百尺,高数千丈,直指云霄;树冠宽如巨伞,能遮蔽十几亩地。庄子忍不住问伐木者:“请问师傅,如此大好木材,怎么一直无人砍伐,以至足足长了几千年?”伐木者好像对此树不屑一顾,道:“这何足为奇?此树是一种不中用的木材。用来做舟船,则沉于水;用来做棺材,则很快腐烂;用来做器具,则容易毁坏;用来做门窗,则脂液不干;用来做柱子,则易受虫蚀,此乃不成材之木,没有什么用处,所以才能生长几千年。”

听了此话,庄子对弟子说:“此树因不材而得以终其天年,岂不是无用之用,无为而于己有为?”弟子恍然大悟,点头不已。庄子又说:“树无用,才免遭砍伐;白额之牛,亢曼之猪,痔疮之人,巫师认为是不祥之物,故祭河神才不会把它们投进河里;残废之人,征兵不会征到他,故能终其天年。形体残废,尚且可以养身保命,何况德才残废者呢?树不成材,方可免祸;人不成才,亦可保身也。”

庄子最后总结道:“桂树可以食用,所以被砍伐,漆树可以用来防腐,所以被人用刀割。人皆知有用之用,却不知无用之用也。”

一龙一蛇,与时俱化

庄子推崇“无用”,但也要把握“有用”与“无用”之间的度。他曾讲过这么一个故事来说明这个道理。

庄子和他的学生到庄子故友家做客。主人很高兴,命儿子杀雁款待。儿子问:“一雁能鸣,一雁不能鸣,请问杀哪只?”主人道:“当然杀不能鸣的。”第二天,出了朋友之家,没走多远,弟子便忍不住问道:“山中之木因为无用而得以保存,家中之雁,却因为无用而被杀。弟子糊涂,请问先生将怎样解释呢?”庄子笑道:“我将处于材与不材之间。材与不材之间,似是而非,仍难免于累……”庄子欲言又止,弟子急待下文:“那又怎么处世呢?有材不行,无材也不行,材与无材之间也不行,究竟如何是好?”

庄子沉思片刻,仰头道:“如乘道德而浮游则不然:无誉无毁,一龙一蛇,与时俱化,而不肯专为。一下一上,以和为量,浮游于万物之初,物物而不物于物,则还有什么可累的呢?此神农、黄帝之法则也。至于物之性、人伦之情则不然:成则毁,锐则挫,尊则议,有为则亏,贤则厚,不肖则欺。怎能免累呢?弟子要牢记,唯道德之乡才逍遥啊!”弟子道:“道德之乡,人只能神游其中;当今乱世,人究竟怎样安息?”庄子道:“你知道鹌鹑、鸟是怎样饮食起居的吗?”弟子道:“先生的意思是说:人应像鹌鹑一样起居,以四海为家,居无常居,随遇而安;像鸟一样饮食,不择精粗,不挑肥瘦,随吃而饱;像飞鸟一样行走,自在逍遥,不留痕迹?”庄子微笑着点点头。

世上没有绝对的标准,“有用”与“无用”,都是人为所定,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演变,社会的发展而改变。所以人也要与时俱进,处于有用与无用之间,才是最佳的选择。

庄生梦蝶

庄生梦蝶的故事出自《庄子·齐物论》。有一天,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庄周非常快乐,悠然自得,不知道自己是庄周。一会儿梦醒了,却是僵卧在床的庄周。不知是庄周做梦变成了蝴蝶呢,还是蝴蝶做梦变成了庄周?

这则寓言是表现庄子齐物思想的名篇。庄子认为人们如果能打破生死、物我的界限,则无往而不快乐。

《梦蝶图》元代刘贯道绘在庄周看来,不管是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还是蝴蝶梦见自己变成了庄周,它们之间的转化就是物与物之间的转化,都只是一种现象,是“道”运动中的一种形态,一个阶段而已。

庄子把这个故事进一步上升到对生死的理解上,他认为人生人死也是一种物的转化。宇宙是一个循环不已的大混沌。就宇宙整体而言,从一无所有的混沌状态到有形有象的真实世界,又由有形有象的真实世界回归到无形无象的混沌世界;在有形有象的真实世界中,由一种东西变成另一种东西,由一种东西变成第三种东西。如此而已,永无止境。人生人死不过是这一大流变中的一个瞬间。

庄子透过这个故事,还告诉人们,是非是相对的,真正的是非根本无法确定,主张消弭一切是非。他说当时社会的儒、墨等各派的相互辩论,都以为自己正确而对方错误,这样做肯定无法搞清是非。他说:“假如我与你两人进行辩论,你胜了我,难道真是你对,我错吗?我胜了你,难道真是我对,你错吗?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错吗?还是两个人全对或者全错呢?我们两个人无法决定谁对谁错,那么请谁来断定呢?如果请第三个人来断定,同样无法断定。假如请跟你意见相同的人来决定,他既然与你意见相同,这怎么断定呢?假如请跟我意见相同的人决定,他既然与我意见相同,又怎么断定呢?假如请与我们两个人意见都相同或者都不相同的人来断定,又怎么断定呢?因此,我和你以及第三者,都同样无法断定谁是谁非,是非问题永远搞不清楚。”

黄老之学

黄老学派是先秦道家的一个派别。这一流派尊传说中的黄帝和老子为创始人,所以被称为黄老思想。黄帝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人神杂糅”的人物。战国中、后期百家托古,多集于黄帝。

黄老之学始于战国盛于西汉,虽假托为黄帝和老子的思想,实为道家和法家思想的结合,并兼采阴阳、儒、墨等诸家观点而成。《史记·乐毅列传》称其代表人物有河上丈人、安期生等。黄老之学继承、改造了老子“道”的思想,认为“道”作为客观必然性,“虚同为一,恒一而止”,“人皆用之,莫见其形”。在社会政治领域,黄老之学强调“道生法”,主张“是非有分,以法断之,虚静谨听,以法为符”,认为君主应“无为而治”,“省苛事,薄赋敛,毋夺民时”。这些主张受到汉初统治者的赞赏。汉初主要大臣萧何、曹参、陈平等“好黄老之学”,施“无为之政”,恢复了当时的封建经济,出现了“文景之治”的繁荣局面。

战国至西汉的黄老之学,本是经世之学,到东汉时,黄老之学蜕变为“自然长生之道”。一些方士把黄老之学与神仙长生、鬼神祭祀、谶纬符箓等方术杂糅一起,视黄帝、老子为神仙,形成了原始道教,给黄老之学带来了消极影响。

玄学

玄学是魏晋时期的主要哲学思潮,始于魏齐王曹芳正始年间,是融合道家和儒家两家学说而出现的一种文化思潮。“玄”字出自老子《道德经》“玄之又玄,众玄之门”,言道幽深微妙。“玄学”之称的由来,是因为魏晋时期清谈家称《周易》、《老子》、《庄子》三本书为“三玄”,所以“玄学”之名由此而来。

东汉末年至两晋,是两百多年的乱世,统治人们思想近四百年的正统儒家名教之学开始失去了魅力,士大夫对两汉经学的烦琐学风以及三纲五常的陈词滥调普遍感到厌倦,于是转而醉心于形而上的哲学论辩。这种论辩犹如后代的沙龙,一干风雅名士聚在一起,谈论玄道,当时人称之为“清谈”或“玄谈”。清谈的话题一般都是围绕着《周易》、《老子》、《庄子》这三本玄妙深奥的书展开,清谈的内容主要涉及有与无、生与死、动与静、名教与自然、圣人有情或无情、声有无哀乐、言能否尽意等形而上的问题。这些话题与国计民生等无关,所以在正统的士大夫看来,此类清谈对国家没有丝毫益处,因此就有“清谈误国”之类的说法。东晋后,玄学与佛学合流,作为一种时代思潮的玄学渐归沉寂。

总的来说,玄学是对宇宙、社会、人生所作的哲学反思,是在正统的儒家信仰发生严重危机后,为士大夫重新寻找精神家园。这股思潮带来了魏晋时代人性和个性的解放。魏晋之时,在玄学清谈的影响下,形成了放达人生和洒脱风气,千百年来,仍然非常具有魅力,依旧闪耀着自由的光芒。

道教的创立

道教是中国的本土宗教,形成于公元2世纪。道教是在中国古代鬼神崇拜观念的基础上,以黄老思想为理论依据,承袭春秋战国以来的神仙、方术之说而逐渐形成的。道教奉老子为教祖,把《道德经》作为主要经典,以“道”为最根本的信仰,一切教理教义都是由此而衍化产生。道教认为“道”无所不包,无所不在,是一切的开始。而“道之在我者”为德,“德”是道之功、道之用、道之现。所以道教规定信徒要“修道养德”,追求德道合一,与自然、社会和谐。因此,“道”和“德”就是道教的核心和基本的教义。

东汉末年“五斗米道”创教人张道陵为中国道教的创立者,被称为“张天师”。魏晋南北朝时,早期道教经葛洪、寇谦之、陆修静、陶弘景等改革,在经典、教义、戒律、仪轨及组织等各方面趋于完善。7世纪后,在唐、宋几代皇帝的倡导下,道教发展到鼎盛时期。

12世纪以后,道教逐渐分为全真道与正一道两大系统。全真派的道士出家,在宫观内过丛林生活,不食荤,重内丹修炼,不尚符箓,主张“性命双修”,以修真养性为正道;正一派道士一般有家室,不忌荤,以行符箓为主要特征(画符念咒、驱鬼降妖、祈福禳灾)。

道教徒活动的宗教场所,统称为宫观。道教有全真道宫观与正一道宫观之分,而全真道宫观又有十方丛林与子孙庙之分。

三清、四御、五老君

三清  “三清”指天神所居之三处圣境,即玉清圣境(在清微天)、上清真境(在禹余天)、太清仙境(在大赤天),合称三清境;又指分别居住在上述三清境的三位至高神,即元始天尊(也称玉清大帝)、灵宝天尊(也称太上大道君、上清大帝等)、道德天尊(也称太上老君、混元老君、降生大帝、太清大帝等)。

“三清”的称呼最早出现于六朝,开始仅指“三清境”。“三清”作为道教尊神,是伴随着道教三洞经书说逐步形成的。

“四御”是仅次于三清尊神的主宰天地万物的四位天帝,即玄穹高上玉皇大帝、中天紫微北极大帝、勾陈上宫天皇大帝和后土皇地祇。

“四御”中最受崇拜的是玄穹高上玉皇大帝,即玉皇大帝,又称昊天金阙至尊玉皇大帝,全称昊天金阙无上至尊自然妙有弥罗至真玉皇大帝,是道教所奉的总执天道的大神,位居四御之首。

二为中天紫微北极大帝,传为协助玉皇执掌天经地纬、日月星辰、四时气候之神。

三为勾陈上宫天皇大帝,传为协助玉皇执掌南北极与天地人三才,统御诸星,并主持人间兵革之神。

四为后土皇地祇,传为协助玉皇执掌山川大地的女性神。

四御又有另外一种不同解释,称之为“四极大帝”,北方曰北极紫微大帝总御万星,南方曰南极长生大帝总御万灵,西方曰太极天皇大帝总御万神,东方曰东极青华大帝总御万类。

五老君是早期道教尊奉的五位天神:东方安宝华林青灵始老君(简称青灵始老苍帝君),南方梵宝昌阳丹灵真老君(简称丹灵真老赤帝君),中央玉宝元灵元老君(简称元灵元老黄帝君),西方七宝金门皓灵皇老君(简称皓灵皇老白帝君),北方洞阴朔单郁绝五灵玄老君(简称五灵玄老黑帝君)。此五位天神,大概是源于古之“五帝”传说。

此外还有六司、七宫、八极、九曜、十都的说法。

六司是指南斗第一天府司命上将镇国真君、南斗第二天相司禄上相镇岳真君、南斗第三天梁延寿保命真君、南斗第四天同益筭保生真君、南斗第五天枢度厄文昌魂真君、南斗第六天机上生监薄大理真君。

道教称北斗七星为七元解厄星君,居北斗七宫,即天枢宫贪狼星君、天璇宫巨门星君、天玑宫禄存星君、天权宫文曲星君、玉衡宫廉贞星君、开阳宫武曲星君、摇光宫破军星君。

八极并不特指哪位神灵,而是指的八个方向:坎、离、克、震、巽、乾、坤、艮。

九曜是指:日曜、月曜、火曜、水曜、木曜、金曜、土曜、罗侯及计都。

十都指的是十殿阎君:第一殿秦广王蒋,专司人间寿夭生死,统管吉凶;

第二殿楚江王历,专司活大地狱,即寒冰地狱;

第三殿宋帝王余,专司黑绳大地狱;

第四殿五官王吕,专司合大地狱,即血池地狱;

第五殿阎罗王包,专司叫唤大地狱;

第六殿卞城王毕,专司大叫唤大地狱及枉死城;

第七殿泰山王董,专司热闹地狱,即肉酱地狱;

第八殿都市王黄,专司大热闹大地狱,即闷锅地狱;

第九殿平等王陆,专司铁网阿鼻地狱;

第十殿转轮王薛,专司各殿解到鬼魂,区别善恶,核定等级,发往投生。

玉皇大帝和太上老君

玉皇大帝和太上老君都是道教中的神仙。道教认为玉皇为众神之王,在道教神阶中地位极高,神权最大,犹如人间的皇帝一样,总管三界(天上、地下、人间),十方(四方、四维、上下),四生(胎生、卵生、湿生、化生),六道(天、人、魔、地狱、畜生、饿鬼)的一切阴阳祸福。

据《玉皇本行集》记载﹕光明妙乐国王子舍弃王位,在晋明香严山中学道修真,辅国救民,度化众生,历亿万劫,终为玉帝。也有说玉皇大帝就是道教的“元始天尊”(即玉清元始天尊的简称,是道教所供奉最高的神。)

据说,每年农历的腊月廿五,玉皇大帝亲自下界巡查四方,赏善、罚恶。正月初九为玉皇圣诞,俗称“玉皇会”,所有神仙都要庆祝。道观内要举行隆重的庆贺科仪。

太上老君,简称“老君”,是道教天神,传说中的道教教主,为三清之第三位,又称“道德天尊”、“混元老君”、“降生天尊”、“太清大帝”等。在道教宫观“三清殿”,其塑像居右位,手执蒲扇。

道教相信道家圣人老子是老君的化身,度人无数,因其传下道家经典《道德经》,故称老君为道德天尊。许多道教祖师都自称得到老君显灵的启示与教诲,如汉朝的张道陵、南北朝的寇谦之等。唐朝皇室更尊奉老君为其始祖。

八仙

八仙是民间广为流传的道教八位神仙。八仙之名,明代以前众说不一,所列神仙各不相同。直到明吴元泰《八仙出处东游记》(即《东游记》)始定为:铁拐李(李玄/李洪水)、汉钟离(钟离权)、张果老、蓝采和、何仙姑(何晓云)、吕洞宾(吕岩)、韩湘子、曹国舅(曹景休)。

同类推荐
  • 毓老师说易经(第2卷)

    毓老师说易经(第2卷)

    《毓老师说易经》根据毓老自1993年至2000年讲授《易经》课程内容整理而成。毓老认为,《大易》与《春秋》弄明白,中国思想左右逢源!读《易经》的目的有三: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二、智周万物,道济天下;三、裁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易经》是智海,绝非假话,是智慧的产物。书有古今,智慧无古今。以古人智慧,启发今人的智慧,把人生问题解答明白,就能明白一切。《毓老师说易经》告诉我们,要懂用脑,读完一篇,真得其好处。以一公式,可以推演很多。多读书,存肥料。读书,懂用道理简单,做到可难。
  • 趣谈逻辑

    趣谈逻辑

    本书希望通过趣谈逻辑,带领青少年进入中华文化的智慧天地,初步了解逻辑知识,培养逻辑思维。逻辑理论比较抽象,但编者在编纂过程中,力求做到趣味性、知识性和实用性相结合,使读者在轻松愉悦中阅读。
  • 山居笔记

    山居笔记

    本书是余秋雨在1992年至1994年间,全身心地用两年多的时间创作成的,共十一篇文章,荣获第二届鲁迅文学奖获奖作品散文杂文奖项,背负着生命困惑,为文化灵魂的回归导航;剖析千年中华文明,探索人性的自我救赎。本书在原《山居笔记》基础上,增加了相关照片、插图近70幅,且用料装帧均较考究。
  • 山海之间的台州女人

    山海之间的台州女人

    妖娆婀娜是你,巾帼不让须眉也是你;温婉美丽是你,豪放刚烈、真诚率性也是你。台州女人进而善攻,退而善守,从不低眉顺眼。台州女人有着江南女人的玲珑剔透、聪慧能干,又兼具北地胭脂的豪放刚烈,有着自己独有的风姿。
  • 德国人

    德国人

    全书共分十章,分别从地理特征、历史渊源、民族特性、经济、宗教、社会保障、政府、汽车交通、教育、环境保护等方面,介绍了德国。
热门推荐
  • 式神勾阵

    式神勾阵

    内容介绍:咱不过就是一只努力修行,一心成仙的蝎子而已,在修真的道路上还真是历尽艰辛困苦。那条龙,那只虎,还有那谁谁谁,你们至于跟我这只小蝎子过不去吗?本以为他们接近自己是因自己性格所致,但谁想原来每个人的目的都不是那么单纯。且看这蝎子如何克服各种苦难,笑到最后!片段一:“小蝎子,小蝎子,你在哪儿?我来找你玩了。”一只大白虎口吐人言,语调故作温柔的呼唤着。小蝎子躲在地下,心里腹诽着:“我才不要跟你玩呢,脚一抬都能把咱踩死。”那边白虎继续:“小蝎子,我带了好多你爱吃的小虫子哦。”撇撇嘴,继续腹诽:“你丫才吃虫子呢,咱是要当神仙的蝎子,能吃那么俗气的东西吗?”“小蝎子,快出来吧。”大白虎四处张望着边走边唤。突然,一阵微弱的声音从地下隐隐传来,“臭白虎~,我在你脚下,你丫要把我踩扁了。”片段二:“小蝎子,你知道我是谁吗?”男子微眯着眼睛,眼底一道冷光闪过。“你自己都不知道,我怎么会知道。”蝎子天真无邪。男子愣了一下,似乎没料到会听到这样的答案。“不管你知不知道我是谁,不要和任何人提起你见到过我,记住了吗?否则——”男子威胁的意味十足。蝎子眨了眨眼,“记住记住,我在这生活这么些年,根本就没见过人,谁问我我都这样说。”男子总是觉得这句话哪里有点不对劲。想想又作罢,何必和一只毫无灵力的小蝎子过不去。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绝对巧合!
  • 定居禁令

    定居禁令

    即使没有政府正式颁布的禁令苏美尔地区也没有人定居了。定居禁令规定任何人在苏美尔停留的时间不得超过三个月,实际上人们往往呆不上一个月就会开拔启程,像拉大棚的马戏团,风风尘仆仆地转移到另一地谋生。苏美尔的房屋像蚁穴和土丘一样随风倒,人流小的时候,初来者根本看不出这里是苏美尔。大部分出生在苏美尔的人都不懂什么叫思乡病。那些记得古老成语的人在寸草不生的沙砾地带哼着悠远的小调出没,像一群野狼。他们最终都用上吊解决了思乡问题。他们留下了诸如“狐死首丘”之类的词,人们觉得很新奇,很陌生,像是一个全新的词。
  • 长安书事

    长安书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忽有微凉

    忽有微凉

    带着拖油瓶的失婚中年老阿姨如何俘获了帅气的人气男歌星,这是纪铭的粉丝们怎么也想不通的。他们严重怀疑自己的偶像是另有苦衷而非出于自愿,否则对于纪铭的审美,她们想不出还有什原因。。。。。。
  • 水龙吟传奇

    水龙吟传奇

    大侠与宵小只在一念之间,英雄与枭雄都能雄霸一方!是对是错,原本就不明确,正邪之分也只存在于你我心间。它虽然是绝世神兵,但它的成就只取决于他。他会是将来的武林救世主吗?
  • 西凉

    西凉

    晚歌第一次遇到陆西凉是在学校男澡堂,他站在莹莹水雾中,水珠正从黝黑的头发上滴下来,落在不算发达的胸肌上,她鬼喊鬼叫地逃出去,从此一想到这个画面就脸红。第二次狭路相逢,是在花荫小道,他穿着蓝白相间的校服,合欢花落在他的肩膀上,眉目清楚,衣衫落拓。原来与一个俊朗的男生在美景之下相遇真的好美。可是秦颜说:“你没赢面,花心思瞅他还不如把时间留着去睡觉。”篮球场边的再次邂逅,谁也没有想到他会因为替她挡球而受伤,她趁机说要负责到底,鞍前马后地张罗。喜欢就死皮赖脸地跟着,是十七岁的女孩子都爱做的傻事。
  • 穆里尼奥的说话之道

    穆里尼奥的说话之道

    何塞·穆里尼奥,是当代足坛最成功、最具个性的主帅之一,个性张扬,言语犀利,人称足球狂人。这就是一部足球狂人的精彩语录,一段草根人生的奋斗历程,第一本解密世界足球最佳教练穆里尼奥的说话秘籍。
  • 只要在路上,全世界都会帮你

    只要在路上,全世界都会帮你

    在马来西亚,最最次在异国在老外面前吐英文的囧样,我至今记忆犹新。
  • 得闲种花

    得闲种花

    从来没有人告诉过她,可以选择不努力。大龄单身女青年过劳死穿越之后,想通了,能活一世,得闲种花,怎么舒服怎么来。开新坑《快穿之梦里花开》求收藏
  • 重生地主婆

    重生地主婆

    看高干是怎么修炼成地主婆的。看私生女是怎样修炼成学霸的。手握空间能种田,系统交易可益智。妖魔恶鬼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笑着承诺帮你的伪施恩者。她感激了多年的女人才是害死她们母女俩的恶魔。说来说去还不是因为她是上位失败的小三女儿,她就是那个所谓爱情结晶的失败品,替婚受辱能想象的苦都尝了个遍。重新来过,她想,好人难做,还是学坏容易。系统傍身,辣手高干,学霸是她,不代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