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80700000010

第10章 哲学思想(9)

庄子说:“道未始有封,言未始有常”,认为人的名言、概念总是把事物分割开来,是无法表达“道”的。人们由于“囿于物”,受条件的限制,不可避免地产生“成心”,即主观片面性认识。有了“成心”,便自以为是,以彼为非,于是就产生了是非之争。庄子认为一切是非之争,都是对“道”的割裂,“是非之彰也,道之所以亏也”。真正以“道”的观点来看,“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是非的区分是没有必要的。庄子的这种理论有见于运动的绝对性,却导致否定事物质的规定性;有见于知识的相对性,却导致否定是非标准,陷入了相对主义和不可知论。

魏晋时期,人们一般对“齐物”多作齐是非、齐彼此、齐物我的理解,说“庄周齐物,以论为名”(《文心雕龙·论说》)。宋代王应麟(1223-1296)则认为,“庄子齐物论,非欲齐物也,盖谓物论之难齐也”(《困学记闻》)。此后,一直有这两种不同的理解。近代章太炎作《齐物论释》,以资产阶级平等观点解释“齐物”,说“齐物者,一往平等之谈”。

有用与无用

庄子与弟子,走到一座山脚下,见一株大树,枝繁叶茂,耸立在大溪旁,特别显眼。这树:粗百尺,高数千丈,直指云霄;树冠宽如巨伞,能遮蔽十几亩地。庄子忍不住问伐木者:“请问师傅,如此大好木材,怎么一直无人砍伐,以至足足长了几千年?”伐木者好像对此树不屑一顾,道:“这何足为奇?此树是一种不中用的木材。用来做舟船,则沉于水;用来做棺材,则很快腐烂;用来做器具,则容易毁坏;用来做门窗,则脂液不干;用来做柱子,则易受虫蚀,此乃不成材之木,没有什么用处,所以才能生长几千年。”

听了此话,庄子对弟子说:“此树因不材而得以终其天年,岂不是无用之用,无为而于己有为?”弟子恍然大悟,点头不已。庄子又说:“树无用,才免遭砍伐;白额之牛,亢曼之猪,痔疮之人,巫师认为是不祥之物,故祭河神才不会把它们投进河里;残废之人,征兵不会征到他,故能终其天年。形体残废,尚且可以养身保命,何况德才残废者呢?树不成材,方可免祸;人不成才,亦可保身也。”

庄子最后总结道:“桂树可以食用,所以被砍伐,漆树可以用来防腐,所以被人用刀割。人皆知有用之用,却不知无用之用也。”

一龙一蛇,与时俱化

庄子推崇“无用”,但也要把握“有用”与“无用”之间的度。他曾讲过这么一个故事来说明这个道理。

庄子和他的学生到庄子故友家做客。主人很高兴,命儿子杀雁款待。儿子问:“一雁能鸣,一雁不能鸣,请问杀哪只?”主人道:“当然杀不能鸣的。”第二天,出了朋友之家,没走多远,弟子便忍不住问道:“山中之木因为无用而得以保存,家中之雁,却因为无用而被杀。弟子糊涂,请问先生将怎样解释呢?”庄子笑道:“我将处于材与不材之间。材与不材之间,似是而非,仍难免于累……”庄子欲言又止,弟子急待下文:“那又怎么处世呢?有材不行,无材也不行,材与无材之间也不行,究竟如何是好?”

庄子沉思片刻,仰头道:“如乘道德而浮游则不然:无誉无毁,一龙一蛇,与时俱化,而不肯专为。一下一上,以和为量,浮游于万物之初,物物而不物于物,则还有什么可累的呢?此神农、黄帝之法则也。至于物之性、人伦之情则不然:成则毁,锐则挫,尊则议,有为则亏,贤则厚,不肖则欺。怎能免累呢?弟子要牢记,唯道德之乡才逍遥啊!”弟子道:“道德之乡,人只能神游其中;当今乱世,人究竟怎样安息?”庄子道:“你知道鹌鹑、鸟是怎样饮食起居的吗?”弟子道:“先生的意思是说:人应像鹌鹑一样起居,以四海为家,居无常居,随遇而安;像鸟一样饮食,不择精粗,不挑肥瘦,随吃而饱;像飞鸟一样行走,自在逍遥,不留痕迹?”庄子微笑着点点头。

世上没有绝对的标准,“有用”与“无用”,都是人为所定,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演变,社会的发展而改变。所以人也要与时俱进,处于有用与无用之间,才是最佳的选择。

庄生梦蝶

庄生梦蝶的故事出自《庄子·齐物论》。有一天,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庄周非常快乐,悠然自得,不知道自己是庄周。一会儿梦醒了,却是僵卧在床的庄周。不知是庄周做梦变成了蝴蝶呢,还是蝴蝶做梦变成了庄周?

这则寓言是表现庄子齐物思想的名篇。庄子认为人们如果能打破生死、物我的界限,则无往而不快乐。

《梦蝶图》元代刘贯道绘在庄周看来,不管是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还是蝴蝶梦见自己变成了庄周,它们之间的转化就是物与物之间的转化,都只是一种现象,是“道”运动中的一种形态,一个阶段而已。

庄子把这个故事进一步上升到对生死的理解上,他认为人生人死也是一种物的转化。宇宙是一个循环不已的大混沌。就宇宙整体而言,从一无所有的混沌状态到有形有象的真实世界,又由有形有象的真实世界回归到无形无象的混沌世界;在有形有象的真实世界中,由一种东西变成另一种东西,由一种东西变成第三种东西。如此而已,永无止境。人生人死不过是这一大流变中的一个瞬间。

庄子透过这个故事,还告诉人们,是非是相对的,真正的是非根本无法确定,主张消弭一切是非。他说当时社会的儒、墨等各派的相互辩论,都以为自己正确而对方错误,这样做肯定无法搞清是非。他说:“假如我与你两人进行辩论,你胜了我,难道真是你对,我错吗?我胜了你,难道真是我对,你错吗?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错吗?还是两个人全对或者全错呢?我们两个人无法决定谁对谁错,那么请谁来断定呢?如果请第三个人来断定,同样无法断定。假如请跟你意见相同的人来决定,他既然与你意见相同,这怎么断定呢?假如请跟我意见相同的人决定,他既然与我意见相同,又怎么断定呢?假如请与我们两个人意见都相同或者都不相同的人来断定,又怎么断定呢?因此,我和你以及第三者,都同样无法断定谁是谁非,是非问题永远搞不清楚。”

黄老之学

黄老学派是先秦道家的一个派别。这一流派尊传说中的黄帝和老子为创始人,所以被称为黄老思想。黄帝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人神杂糅”的人物。战国中、后期百家托古,多集于黄帝。

黄老之学始于战国盛于西汉,虽假托为黄帝和老子的思想,实为道家和法家思想的结合,并兼采阴阳、儒、墨等诸家观点而成。《史记·乐毅列传》称其代表人物有河上丈人、安期生等。黄老之学继承、改造了老子“道”的思想,认为“道”作为客观必然性,“虚同为一,恒一而止”,“人皆用之,莫见其形”。在社会政治领域,黄老之学强调“道生法”,主张“是非有分,以法断之,虚静谨听,以法为符”,认为君主应“无为而治”,“省苛事,薄赋敛,毋夺民时”。这些主张受到汉初统治者的赞赏。汉初主要大臣萧何、曹参、陈平等“好黄老之学”,施“无为之政”,恢复了当时的封建经济,出现了“文景之治”的繁荣局面。

战国至西汉的黄老之学,本是经世之学,到东汉时,黄老之学蜕变为“自然长生之道”。一些方士把黄老之学与神仙长生、鬼神祭祀、谶纬符箓等方术杂糅一起,视黄帝、老子为神仙,形成了原始道教,给黄老之学带来了消极影响。

玄学

玄学是魏晋时期的主要哲学思潮,始于魏齐王曹芳正始年间,是融合道家和儒家两家学说而出现的一种文化思潮。“玄”字出自老子《道德经》“玄之又玄,众玄之门”,言道幽深微妙。“玄学”之称的由来,是因为魏晋时期清谈家称《周易》、《老子》、《庄子》三本书为“三玄”,所以“玄学”之名由此而来。

东汉末年至两晋,是两百多年的乱世,统治人们思想近四百年的正统儒家名教之学开始失去了魅力,士大夫对两汉经学的烦琐学风以及三纲五常的陈词滥调普遍感到厌倦,于是转而醉心于形而上的哲学论辩。这种论辩犹如后代的沙龙,一干风雅名士聚在一起,谈论玄道,当时人称之为“清谈”或“玄谈”。清谈的话题一般都是围绕着《周易》、《老子》、《庄子》这三本玄妙深奥的书展开,清谈的内容主要涉及有与无、生与死、动与静、名教与自然、圣人有情或无情、声有无哀乐、言能否尽意等形而上的问题。这些话题与国计民生等无关,所以在正统的士大夫看来,此类清谈对国家没有丝毫益处,因此就有“清谈误国”之类的说法。东晋后,玄学与佛学合流,作为一种时代思潮的玄学渐归沉寂。

总的来说,玄学是对宇宙、社会、人生所作的哲学反思,是在正统的儒家信仰发生严重危机后,为士大夫重新寻找精神家园。这股思潮带来了魏晋时代人性和个性的解放。魏晋之时,在玄学清谈的影响下,形成了放达人生和洒脱风气,千百年来,仍然非常具有魅力,依旧闪耀着自由的光芒。

道教的创立

道教是中国的本土宗教,形成于公元2世纪。道教是在中国古代鬼神崇拜观念的基础上,以黄老思想为理论依据,承袭春秋战国以来的神仙、方术之说而逐渐形成的。道教奉老子为教祖,把《道德经》作为主要经典,以“道”为最根本的信仰,一切教理教义都是由此而衍化产生。道教认为“道”无所不包,无所不在,是一切的开始。而“道之在我者”为德,“德”是道之功、道之用、道之现。所以道教规定信徒要“修道养德”,追求德道合一,与自然、社会和谐。因此,“道”和“德”就是道教的核心和基本的教义。

东汉末年“五斗米道”创教人张道陵为中国道教的创立者,被称为“张天师”。魏晋南北朝时,早期道教经葛洪、寇谦之、陆修静、陶弘景等改革,在经典、教义、戒律、仪轨及组织等各方面趋于完善。7世纪后,在唐、宋几代皇帝的倡导下,道教发展到鼎盛时期。

12世纪以后,道教逐渐分为全真道与正一道两大系统。全真派的道士出家,在宫观内过丛林生活,不食荤,重内丹修炼,不尚符箓,主张“性命双修”,以修真养性为正道;正一派道士一般有家室,不忌荤,以行符箓为主要特征(画符念咒、驱鬼降妖、祈福禳灾)。

道教徒活动的宗教场所,统称为宫观。道教有全真道宫观与正一道宫观之分,而全真道宫观又有十方丛林与子孙庙之分。

三清、四御、五老君

三清  “三清”指天神所居之三处圣境,即玉清圣境(在清微天)、上清真境(在禹余天)、太清仙境(在大赤天),合称三清境;又指分别居住在上述三清境的三位至高神,即元始天尊(也称玉清大帝)、灵宝天尊(也称太上大道君、上清大帝等)、道德天尊(也称太上老君、混元老君、降生大帝、太清大帝等)。

“三清”的称呼最早出现于六朝,开始仅指“三清境”。“三清”作为道教尊神,是伴随着道教三洞经书说逐步形成的。

“四御”是仅次于三清尊神的主宰天地万物的四位天帝,即玄穹高上玉皇大帝、中天紫微北极大帝、勾陈上宫天皇大帝和后土皇地祇。

“四御”中最受崇拜的是玄穹高上玉皇大帝,即玉皇大帝,又称昊天金阙至尊玉皇大帝,全称昊天金阙无上至尊自然妙有弥罗至真玉皇大帝,是道教所奉的总执天道的大神,位居四御之首。

二为中天紫微北极大帝,传为协助玉皇执掌天经地纬、日月星辰、四时气候之神。

三为勾陈上宫天皇大帝,传为协助玉皇执掌南北极与天地人三才,统御诸星,并主持人间兵革之神。

四为后土皇地祇,传为协助玉皇执掌山川大地的女性神。

四御又有另外一种不同解释,称之为“四极大帝”,北方曰北极紫微大帝总御万星,南方曰南极长生大帝总御万灵,西方曰太极天皇大帝总御万神,东方曰东极青华大帝总御万类。

五老君是早期道教尊奉的五位天神:东方安宝华林青灵始老君(简称青灵始老苍帝君),南方梵宝昌阳丹灵真老君(简称丹灵真老赤帝君),中央玉宝元灵元老君(简称元灵元老黄帝君),西方七宝金门皓灵皇老君(简称皓灵皇老白帝君),北方洞阴朔单郁绝五灵玄老君(简称五灵玄老黑帝君)。此五位天神,大概是源于古之“五帝”传说。

此外还有六司、七宫、八极、九曜、十都的说法。

六司是指南斗第一天府司命上将镇国真君、南斗第二天相司禄上相镇岳真君、南斗第三天梁延寿保命真君、南斗第四天同益筭保生真君、南斗第五天枢度厄文昌魂真君、南斗第六天机上生监薄大理真君。

道教称北斗七星为七元解厄星君,居北斗七宫,即天枢宫贪狼星君、天璇宫巨门星君、天玑宫禄存星君、天权宫文曲星君、玉衡宫廉贞星君、开阳宫武曲星君、摇光宫破军星君。

八极并不特指哪位神灵,而是指的八个方向:坎、离、克、震、巽、乾、坤、艮。

九曜是指:日曜、月曜、火曜、水曜、木曜、金曜、土曜、罗侯及计都。

十都指的是十殿阎君:第一殿秦广王蒋,专司人间寿夭生死,统管吉凶;

第二殿楚江王历,专司活大地狱,即寒冰地狱;

第三殿宋帝王余,专司黑绳大地狱;

第四殿五官王吕,专司合大地狱,即血池地狱;

第五殿阎罗王包,专司叫唤大地狱;

第六殿卞城王毕,专司大叫唤大地狱及枉死城;

第七殿泰山王董,专司热闹地狱,即肉酱地狱;

第八殿都市王黄,专司大热闹大地狱,即闷锅地狱;

第九殿平等王陆,专司铁网阿鼻地狱;

第十殿转轮王薛,专司各殿解到鬼魂,区别善恶,核定等级,发往投生。

玉皇大帝和太上老君

玉皇大帝和太上老君都是道教中的神仙。道教认为玉皇为众神之王,在道教神阶中地位极高,神权最大,犹如人间的皇帝一样,总管三界(天上、地下、人间),十方(四方、四维、上下),四生(胎生、卵生、湿生、化生),六道(天、人、魔、地狱、畜生、饿鬼)的一切阴阳祸福。

据《玉皇本行集》记载﹕光明妙乐国王子舍弃王位,在晋明香严山中学道修真,辅国救民,度化众生,历亿万劫,终为玉帝。也有说玉皇大帝就是道教的“元始天尊”(即玉清元始天尊的简称,是道教所供奉最高的神。)

据说,每年农历的腊月廿五,玉皇大帝亲自下界巡查四方,赏善、罚恶。正月初九为玉皇圣诞,俗称“玉皇会”,所有神仙都要庆祝。道观内要举行隆重的庆贺科仪。

太上老君,简称“老君”,是道教天神,传说中的道教教主,为三清之第三位,又称“道德天尊”、“混元老君”、“降生天尊”、“太清大帝”等。在道教宫观“三清殿”,其塑像居右位,手执蒲扇。

道教相信道家圣人老子是老君的化身,度人无数,因其传下道家经典《道德经》,故称老君为道德天尊。许多道教祖师都自称得到老君显灵的启示与教诲,如汉朝的张道陵、南北朝的寇谦之等。唐朝皇室更尊奉老君为其始祖。

八仙

八仙是民间广为流传的道教八位神仙。八仙之名,明代以前众说不一,所列神仙各不相同。直到明吴元泰《八仙出处东游记》(即《东游记》)始定为:铁拐李(李玄/李洪水)、汉钟离(钟离权)、张果老、蓝采和、何仙姑(何晓云)、吕洞宾(吕岩)、韩湘子、曹国舅(曹景休)。

同类推荐
  • 刘君祖完全破解易经密码(第1辑)

    刘君祖完全破解易经密码(第1辑)

    《刘君祖完全破解易经密码》系列书是海内外公认的易学大家刘君祖先生历时四年多,对《易经》六十四卦作透彻详尽的解读,以深入浅出的方式洞悉决策模式,把《易经》智慧延伸在现代生活中,更进一步通过依经解经的方式,以易理和其他学术相印证,如儒家、道家、佛家、兵家,以及中医养生与企业管理等,圆融无碍,使得我们对《易经》六十四卦爻符号的无字天书不再陌生,进而欲罢不能、意犹未尽。
  • 万民节日:庙会(文化之美)

    万民节日:庙会(文化之美)

    庙会作为民俗文化的一个古老载体,是传统、历史、民间、民俗文化的一个剪影,也是一个时代经济文化发展的缩影。
  • 毓老师说庄子

    毓老师说庄子

    清朝礼亲王代善裔孙、末代皇帝溥仪伴读、近代传奇人物毓老师,口授心传的私家国学。《毓老师说庄子》名为《庄子》,实则以《内篇》七章及《天下篇》为主,系毓老师于1978年-1979年讲述,以录音整理而成,最能保持毓老师讲学之原汁原味。择重点解说,意在以古人智慧启发今人之智慧,强调其致用之道术,即内在身心灵的修养和外在管理人事物的学问。《毓老师说庄子》,融通儒道,依内圣外王之旨解读庄子言外之意,以《庄子》为治世之书,一洗其为衰世之书及庄子逃世之名。
  • 开卷书坊·自画像

    开卷书坊·自画像

    本书是“开卷书坊第三辑”之一,“开卷书坊”为当今知名学者文人的散文小品系列丛书集。“开卷书坊”丛书以营造“书香中国”氛围、弘扬书香文韵为宗旨,首辑八本、第二辑十二本分别于2011年、2013年在上海书展亮相后,得到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并逐渐形成了应有的品牌效应。本书分为三部分:一为“自画像一”,收入作者十余年来出版的十余部著作的序跋,反映了作者的学术历程与研究成果;二为“自画像二”,收录作者在报刊专栏发表的文章,多为描述了作者历年淘玩世界与国内各地旧书市场的经历;三为“他画像”,均为当今知名专家、学者给作者著作所作的序跋,反映了学术界对作者的较高评价。
  • 风筝

    风筝

    金开诚编著的《风筝》为丛书之一,系统全面介绍了风筝相关知识。《风筝》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热门推荐
  • 十世堇年

    十世堇年

    她一夜醒来莫名变成了修行界唯一的锻灵之上四方游历增长了见识也收获了伙伴现实与梦境相合揭示过往再寻前世再寻自己 …… 一梦入千年,千年十世难游历名山大川,剥开重重迷雾,寻到最真的自己
  • 大清一品

    大清一品

    窦光鼐在清朝的政坛沉浮,让您从一个高官的角度高屋建瓴地了解政坛,读懂政坛;让您以一个全新的视角审视两百年前清朝社会的波云诡谲,带您走人一个更真实更透彻的清朝官场世界。
  • 红桃树

    红桃树

    在粉红的桃花树下,一名本该步步生莲的女子,自尽于树下,临死前落下了一滴鲜红的泪水,将粉红色的桃花树染成了鲜红色,而一个被称为奸臣之女的余南,一步一步走向巅峰,开创了女皇帝的时代,在最后一刻,发现了这棵桃花树的秘密,不禁落下泪水……
  • 让学生迷上学习的66个故事

    让学生迷上学习的66个故事

    励志就是勉励自己勤奋向学,集中心思致力于某种事业。志,就是心愿所往,心之所向,是未表露出来的长远的打算。汉代班固《白虎通·谏诤》里“励志忘生,为君不避丧生”的话,讲的就是这个意思。励志是一门学问,这门学问应该从小学起,终生不辍。
  • 邪帝追妻:爱妃,别跑!

    邪帝追妻:爱妃,别跑!

    堕落的网瘾少女,也就是排名一百倒数第一的特工,在一次电脑炸了给炸穿越了。原主委托复仇,恩......那就把他们搞一波团灭吧。劳资可是巫女。不过,和自己同生共死的姐妹竟然......齐月,你休怪我无情。某夜,乘凉的钟离霏看了眼天上的星星,我擦不好!“媳妇别跑了,你看小包子都那么大了,是不是可以跟朕回宫了。
  • 系统已上线

    系统已上线

    探寻世界的秘密,挖掘系统的真相……以人类之身,搏杀鬼、妖、神魔,即使挣扎、即使丑陋,也一定要努力的活下去。
  • 观石记

    观石记

    这是一个关于成长和友情的故事,一个石头傀儡,突然开启了灵智,和小伙伴们一起修仙成长,最终推翻了旧的天地秩序。这是一个关于爱情和选择的故事,一个感情白痴的男人,面对一个他喜欢的人,一个喜欢他的人,一个青梅竹马的人,该如果抉择。这是一个关于末世和重建的故事,如果地球毁灭了,九州的世界会是什么样子?而九州飞升之路已经关闭,又是什么原因?这是一个充满正能量的故事,在错综复杂,人心鬼魅的仙侠世界中,什么可以妥协,又该坚守那些底线?《观石记》期待您的阅读,望您能走进它的世界!
  • 娇媚老鸨俏娘子

    娇媚老鸨俏娘子

    某墨的圈子链接:http://m.wkkk.net再拎起破铜锣喊上两嗓子:招副圈主撒~(慎重申明撒:某墨的简介有改了,但是内容不会更改,谢谢亲们滴支持撒!”推荐俺滴新坑:《压倒小师叔》她因一时失足来到这遥远的古代却不得不接手改造整顿这快要倒闭的百花楼凡经她手调教的女子无不柔若杨柳,媚如春风她的最大梦想,要天下所有的男人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他纳兰祥云天下第一绣庄的庄主,终年白衣,处处散发出飘逸如墨画清雅气息。他风流王爷,一颗心遗落在她的身上....................第二卷命定天女命定天女?!辅王星?!嗤!如果真像他们所说,那她现在如果米有穿越,是不是已经嫁给美国总统了?!现在的她是无双郡主。舒王爷:幽冷诡异如他,一双幽湖一般泛着紫色诡谲光芒的眸子,定定的看着她:“小雅,你永远只能属于我,哈哈....我的暖床妻!!”珩王爷:英俊风流如他:“小雅,如果可以我只想永远的守护着你就好。”何宣煦:绝美妖娆如他:”雅雅,你只能属于我。“片段:忽然一道蓝光闪过,那把泛着诡异蓝光的软剑横在了他的面前,何宣煦垂首看看胸前那正抵着风小雅的幽蓝软剑懒洋洋的抬起眼帘似笑非笑的看着幽冷暴恹之气毕露无遗的轩辕孤魊,转身将怀里的风小雅轻放至一旁,“你以为留下她便可使我改变心意么?”轩辕孤魊扯扯唇漾起一抹诡异的冷笑“既然你不愿意改变心意,不要紧我还有最后一张王牌不是么?”那双泛着诡谲紫色光芒的眸子定定的看着一旁的风小雅忽的低低笑出声转身对着何宣煦挑挑长眉说:“呵呵---九弟兴许不知道吧,在那次你们成亲之前小雅来找过我呢!她说她不愿意嫁给你希望我可以帮她摆脱你然后跟我相濡以沫的过一辈子。”说罢转身看向一旁瞪大了双眼的风小雅笑着问道:“你说是么?小雅?”风小雅的大脑一瞬间停止了转动,以前的那个风小雅居然为了抗拒嫁给何宣煦而找到了轩辕孤魊眼前这个幽冷阴柔的男子,首先不说他的身份是如何的尊贵,一般的人不可能会见过他或是见过了也不会知道他的身份,更何况是一一个柔弱的女孩子,即使她身居龙蛇混杂的百花楼也不可能会识得他,再加上她懦弱的性格----肯定是哪环出错了!难道是小喜在骗她?!不可能啊小喜没理由骗她啊!要不就是那个以前的正主城府过深!汗!NND太可怕了!为什么她觉得周围的一切似乎都没有表面看来的那么简单!
  • 最好的时光,只因有你

    最好的时光,只因有你

    十年前,她天真单纯,为了爱可以不顾一切,所以固执地想要走进他的世界,直到被伤得体无完肤。十年前,他浪荡不羁,却只为一纸沉重的契约,只好冷酷地想要远离她的深情,任由时间锁上自己的心。十年后,他们相遇在青春的尾巴,他终于脱离枷锁,她却已貌似放下。她说:“楚杰,我以前那么爱你,我为你放下了个性,放下了脾气,现在我只想放下你。”他说:“舒娅,如果你真的完全放下,那么我在不在你身边又有多大的区别?”最美的爱情,就是相遇在彼此最好的年华,那么舒娅和楚杰该让这段好时光延续,还是让它停留在彼此的记忆里?
  • 凰妃浅笑:废柴杀手逆天下

    凰妃浅笑:废柴杀手逆天下

    她是杀手界的“废物”,却没人敢轻视她。惊才绝艳,惊鸿一瞥,天下臣服。一朝穿越,竟成了一个只记得姓氏的迷之少女。也好,省得她与奇葩们费脑力斗智商。遇到他后,她立刻改主意:我靠,还不如宅斗呢!他是弑光之王,冷酷无情,一张黑色面具遮挡着他的绝美容貌,也压制着他的感情。当面具掀开,他又如谦谦君子,无数少女为其倾心。繁华城外月色凉,竹林湖畔初相逢。他与她相逢,自此天上地下,舍命相陪。他说涉过崎岖,只是想再看她一眼……她说逆转天下,只为此生与他一起……天命说,她与他注定为敌,永世都不可相爱……她轻笑,天是什么?命是什么?人在做,天在看,那还请这片天好好看着,看她如何一手逆乾坤,破这天定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