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80700000008

第8章 哲学思想(7)

四端

四端是战国时孟子的哲学术语,指仁、义、礼、智四种道德观念的开端、萌芽,亦称善端,是孟子论证人性本善的重要概念。《孟子·公孙丑上》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孟子认为,这四端与生俱来,如同人有四肢一样,是天赋的。人之所以异于禽兽,就在于有这四端。有的人能扩充四端,努力培养;有的人则自暴自弃,不去充分发挥本性,因而形成了人品的高下善恶。但是,即使人品极端恶劣的人,他所固有的四端也不曾泯灭,只是隐而不显。孟子论述人性,重视了人的社会性,但把“四端”说成是与生俱来的天赋德性,则属唯心主义先验论。

宋代理学家朱熹发展了孟子的这一思想,提出性情、体用之说,认为四端是情,仁、义、礼、智是性。性是心之未发,情是心之已发,“未发则具仁、义、礼、智、信之性以为之体,已发则有恻隐、羞恶、恭敬、是非、诚实之情以为之用”。有体而后有用,情是性的表现,而不是性,但由情可以知性之有,这叫“因用以著其本体”。朱熹的发挥,使儒家人性学说更加完备了。

五伦

即五种人伦关系。儒家以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为“五伦”。五种伦常关系有其各自的道德原则和要求。《孟子·滕文公上》:“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在儒家看来,每个人都应该履行好自己的人伦关系,能够“尽伦”,做好自己的分内事,是整个社会安定和谐的基础。五伦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道德原则和规范。

格物致知

格物致知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其最早出自于《礼记·大学》:“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格物致知原是诚意、正心、修身等道德修养的方法,从宋代理学家程颐开始,把格物致知作为认识事物的古法来对待。宋代理学家程颐认为,“格犹穷也,物犹理也,犹曰穷其理而已也”。他所说的物指一切事物﹐包括精神现象和物质现象。他认为格物就是就物而穷其理﹐格物的途径是通过具体做一件事情,探明其中的道理。他把读书、评论古今人物,应接事物都当做“格物”的过程。格物的做法是“须是今日格一件,明日又格一件,积习既多,然后脱然自有贯通处”。格物越多,越有贯通天理的可能。这个从逐渐积习到豁然贯通的过程,包含了关于人类认识的一些合理观点。程颐又认为:“知者吾之所固有,然不致则不能得之﹐而致知必有道,故曰‘致知在格物’。”他认为格物致知的过程﹐是一个体认理的过程。

朱熹用《大学》“致知在格物”的命题﹐探讨认识领域中的理论问题。他强调穷理离不开格物,即物才能穷其理。物的理穷得愈多,我之知也愈广。由格物到致知,有一个从积累逐渐到豁然贯通的过程。朱熹认为,要贯通,必须花工夫,格一物﹑理会一事都要穷尽,由近及远,由浅而深,由粗到精。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成四节次第,重重而入,层层而进。“穷理须穷究得尽,得其皮肤是表也,见得深奥是里也”。人们必须经过这样由表及里的认识过程,才能达到对理的体认。

明代哲学家罗钦顺认为,“格物”就是人们对于外界事物的认识,是以“学问为主,而思辨辅之”。“致知”,就是人们进行思辨的理性活动,以“思辨为主,而学问辅之”。学问所得的资料,是思辨活动所依循的基础。如果没有格物,不接触外界事物,就会使认识陷入空想,没有致知,就会被各种事物的现象所迷惑,因而两者必须相济。所谓致知在格物,就是“以耳目资心之用而使有所循也,非耳目全操心之权而心可废也”。应以格物为先,才能对事物的规律有所了解,以便启发心思。如离开格物,而去冥思苦想,便不可能致知。这是对认识过程的辩证说明。他讨论理和物的关系,认为“有此物即有此理”,“无此物即无此理”,但他认为整个宇宙是不生不灭的,“天地之运,万古如一,又何死生存亡之有!”

内圣外王

“内圣”是指人通过自身的心性修养所达到的一种高尚境界;“外王”是指人的心性修养的外在表现,即把人的主体修养推广到自身以外的社会领域。孔子所说的“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就是“内圣外王”之道,其中“修己”是“内圣”,“安百姓”是“外王”。“圣”是理想人格的最高境界,达到这一境界的人格就是“圣人”。而主体一旦达到仁、圣的精神境界,必然要释放出巨大的精神力量,见之于政治实践,成就“外王”事业。这种“外王”事业,以“博施济众”为极致,儒家的创始人——孔子将它树立为儒家的最高政治理想。“外王”实为“内圣”的延伸和展开,“内圣”与“外王”互为表里,相辅相成,其最高境界是合而为一的。

“内圣外王”是儒家思想体系最核心的价值理念,其实质是高度推崇道德人格对于个体生命价值的呈现,强调主体的道德人格是一切社会价值创造的终极源泉。按照儒家的正统观念,君子只有潜心于道德人格的修养磨炼,将道德实践的经验内化到主体的心理结构之中,使主体逐步凝聚、积淀起一种强有力的道德精神力量,完成“内圣”的实践功夫,才谈得上人之为人的价值尊严,才谈得上通过社会实践,将自我内在的人格力量外化于世俗社会的价值创造之中,实现治国平天下的宏大抱负。

道统

道统指的是儒家传道的脉络和系统。道统之说最早由孟子提出,其言曰:“由尧舜至于汤,由汤至于文王,由文王至于孔子,各五百有余岁,由孔子而来至于今,百有余岁,去圣人之世,若此其未远也,近圣人之居,若此其甚也。”孟子自命是继承孔子的正统。

韩愈作《原道》,正式提出了所谓“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孟”关于道的传授系统说,自称自己继承了真正的孔孟之道,是儒家的正宗,开启了宋代道学的先声。朱熹则认为,儒家的道统是以周敦颐、二程(颢、颐)上承孟子的,而自己又继周、程为儒家正统。道统说是封建统治阶级的护身符,后来遭到反道学家的猛烈抨击。

圣贤

圣贤是中国古代思想家的一种理想人格和道德典范。孔子认为,只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的尧、舜、禹、汤、文、武、周公才算是圣人。儒家的后继者把孔子和孟子称为圣人。法家的韩非认为圣人具有多重才智,有巢氏、燧人氏也是圣人。他更颂扬那些“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的改革家,并把他们称为“新圣”。道家贬斥一般意义上的“圣人”,主张“绝圣弃智”,认为只有那些无为、无事、无欲的得道之人才算“圣人”。

对于如何成圣人,儒家也有不同理解。有的认为圣人是先天的,如孔子的学生子贡说,孔子是“固天纵之将圣”;有的认为圣人是后天努力的结果,荀子说,“故圣人者,人之所积而致也”。

贤仅次于圣,是品德才能优秀的人物。先秦儒家、墨家、法家等尽管对“贤”的理解不同,但都赞成“举贤”、“尊贤”、“尚贤”,认为这是治国之要道。墨子、荀子和韩非更是主张打破原有的宗法等级制度,从庶人中选拔贤能。只有道家主张“不尚贤,使民不争”。

经权

经权观是孟子首先提出来的,他说:“经权之道,持经达权。”在孟子看来,“经”指“变中不易的常理”,即普遍的稳定的原则,“权”指“应变的权宜”,即根据不同的情况变化而不断改变着的方法和策略。这种经权观要求“执经达权”,即根据“经”选择和确定合适的方法,最后达到自己的目标;同时要求“通权达变”,即根据不断变化的情势而随时调整自己的行动,“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德治礼治的恒久之道正是由于不断地变通才得以持久,得以实现的。

孟子的经权之辨包括两种权变智慧:一是“激进权智”,一是“温和权慧”。对不符合人之常情的礼仪规定行使否定性的做法,这种权变就是“激进”的;当他人不遵守礼仪规定,而自己却对礼经行使肯定性的做法,这种权变就是“温和”的。需要注意的是,行使“激进权智”所支付的成本有时可能是较“温和”的,而行使“温和权慧”所付出的代价有时可能是很“激进”的。

人的一生中总会碰到许多意料之外的紧急事情,但是,当人们试图去解决问题时,却发现自己将不得已地置身于两难抉择之中:一旦选择对得起良心的做法,就会跟礼经的固有规定发生尖锐的冲突。在此情形下,恪守生动活泼的良心而不是拘泥于纸上的礼经条文,以“权变”去对“礼经”进行拨乱反正,是孟子道德理想主义的实践伦理学对于人们发出的心灵指令。这种“激进权智”在孟子的经权之辨中也是故事性最强、哲学味最浓的。

礼乐教化

礼乐教化,是孔子政治思想的基本原则。《孝经·广要道》引孔子的话说:“安上治民,莫善于礼;移风易俗,莫善于乐。”礼乐教化被历代儒家奉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必由之道,因此也是统治者的当务之急。《汉书·礼乐志》说:“《六经》之道同归,礼乐之用为急。”在儒家看来,礼乐具备,教化大行,则民治国安;礼乐崩坏,教化不兴,则民乱国危。总之,儒学的基本精神即在礼乐教化,儒学即是礼乐教化之学。

儒家所谓“礼乐”是什么呢?简言之,礼是行为仪式或规范,乐即是音乐,是诗、乐、舞的总称。但儒家所谓乐,并非是泛指所有的音乐,而是特指“雅乐”,即《礼记·乐记》所谓的“德音”。儒家言“礼乐”,都是指具有正统道德意义的行为仪式与音乐。礼乐虽然并称,各有所指,然而礼的外延比乐广泛,礼是大概念,乐是小概念,后者可以包括在前者之中。传统儒家言礼,即兼有礼乐二义。

在古代语言中,礼有广狭二义。广义的礼是国家典章制度(官制、刑法、律历等)、伦理规范(如三纲五常等)与行为仪式(朝聘燕亭、婚丧嫁娶等)的总称。如《荀子·劝学》说:“礼者,法之大分,群类之纲纪也。”章太炎说,“礼者,法度之通名,大别则官制、刑法、仪式是也”,即广义的礼。狭义的礼则指人类日常生活中所奉行践履的行为仪式与规范,是一个伦理学的概念。如《尔雅·释言》:“礼,履也”;《释名·释言语》:“礼,体也,得事体也”;郑玄说,“礼者,体也,履也,统之于心曰体,践而行之曰履”,即是狭义的礼。儒家所谓的礼,主要是伦理学的概念,即狭义的礼。

陆王心学

陆王心学是宋明时期以陆九渊、王守仁为代表的哲学流派。南宋时,陆九渊倡言“心即理”,针对朱熹等人提倡的“理”,提出“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吾心即宇宙”的“简易”、“直截”主张,被称为“心学”。陆九渊弟子很多,著名的有杨简、袁燮等人,杨简将“心即理”进一步发展成为“万物唯我”的唯我主义。宋代以后,由于程朱理学成为官方正统思想,陆学影响不如朱学大。到明代中期,陈献章由朱学转到陆学,王守仁更以陆学传人自任,宣扬心理学并提出“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的命题,在认识论上鼓吹“致良知”的方法,认为“良知”就是“天理”,同时提出“知行合一”,反对宋儒知先行后的说法和知而不行的做法。王守仁在心学方面,是陆九渊以后影响力最大的哲学家。后人将陆王二人合称为“陆王心学”。明代后期,王学大盛,出现了众多流派,其中以李贽和泰州学派的影响较大。泰州学派强调儒家的“圣”、“贤”是可学的,即使不是士人的“农工学商”也可以学,认为“人人天地性,个个圣贤心”。李贽则提出“是非天定质”,更直斥程朱理学为“伪学”,反对统治者借程朱理学做思想禁锢。

心学的创始人陆象山,与朱子曾进行过多次辩论,辩论的范围涉及理学的所有核心问题,辩论的影响也涉及当时的多个学派。朱陆之辩,以及后学就此展开的朱陆异同之辩,绵延至今达八百余年而不绝,而且还随着理学的传播扩展到日本和古代的朝鲜。王阳明,是心学的集大成者,他的思想便是朱陆之辩的一个成果。阳明心学既是对象山心学的继承和发扬,同时也可看做是对于朱陆学说的综合。

镜中观花和岩中花树

为了说明儒家伦理是根于人心的,其根据在于内而不在于外,“万物皆备于我”,心学家还提出了“心外无物”的命题。为了说明“万物森然于方寸之间”,陆象山和王阳明各有一个在哲学史上著名的比喻:镜中观花和岩中花树。

有一天,陆象山问学生徐仲诚:“《孟子》领会得怎样了?”仲诚答:“如镜中观花。”意思是在说自己还并不清楚。象山说:“我看也是这样。”他认为仲诚说“镜中观花”别有含义,说明仲诚已经领悟了。过了一会儿,仲诚问《中庸》的要旨在哪里?象山说:“我给你说的是内,你却说外。”批评徐仲诚只知外不知内。

陆象山对于镜花的理解,正如心与万物。万物并不是独立于心而自在,而是由心发育出来的。因为心本身具有天理,所以由人之本心出发而看待万物时,万物莫不具有此理。

王阳明则用“岩中花树”的比喻来说明相似的道理。王阳明游南镇,一个朋友指着石头中的花树,问他说:“你说天下没有心外之物,那么这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和我心有什么关系?”王阳明回答说:“你见到这花之前,花与你的心各自寂静;你来看此花时,花进入内心,此花便在心头显现出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岩中花树”对于心来说,其存在本身及其意义的被确认,在于花在人心中的显现。

心外无物的观点,是对心即理的进一步发挥,也是对心即理的进一步论证。通过此论证,可以得出“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心外无义”的结论,为心学接下来所提出的道德学说作准备。

鹅湖之会

鹅湖之会是南宋淳熙二年(1175年)在信州(今江西上饶)鹅湖寺举行的一次著名的哲学辩论会,它是中国哲学史上一次堪称典范的学术讨论会,首开书院会讲之先河。

宋淳熙二年(1175年)六月,吕祖谦为了调和朱熹“理学”和陆九渊“心学”之间的理论分歧,使两人的哲学观点“会归于一”,于是出面邀请陆九龄、陆九渊兄弟前来与朱熹见面。六月初,陆氏兄弟应约来到鹅湖寺,双方就各自的哲学观点展开了激烈的辩论,这就是著名的“鹅湖之会”。

会议辩论的中心议题是“教人之法”。在这个问题上,朱熹强调“格物致知”,认为格物就是穷尽事物之理,致知就是推致其知以至其极,并认为,“致知格物只是一事”,是认识的两个方面,主张多读书,多观察事物,根据经验,加以分析、综合与归纳,然后得出结论。

陆氏兄弟则从“心即理”出发,认为格物就是体认本心,主张“发明本心”,心明则万事万物的道理自然贯通,不必多读书,也不必忙于考察外界事物,去此心之蔽,就可以通晓事理,所以尊德性、养心神是最重要的,反对多做读书穷理之工夫,以为读书不是成为至贤的必由之路。会上,双方各持己见,互不相让。

此次“鹅湖之会”,双方争议了三天,陆氏兄弟略占上风,但最终结果却是不欢而散。

道家思想

道家的历史

道家是以先秦老子、庄子关于“道”的学说为基础,吸收儒、墨、名、法、阴阳等诸家思想形成的一个哲学思想体系。老子是道家的创始人,庄子则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思想。道家学说以老庄自然天道观为主,强调人们在思想上、行为上应效法“道”的“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主要著作有《老子》、《庄子》等。

同类推荐
  • 匡庐奇秀:庐山(文化之美)

    匡庐奇秀:庐山(文化之美)

    巍峨挺拔的青峰秀峦、喷雪鸣雷的银泉飞瀑、瞬间万变的云海奇观、俊奇巧秀的园林建筑……这一切构成了人间仙境般的庐山。
  • 辞旧迎新:除夕(文化之美)

    辞旧迎新:除夕(文化之美)

    春节对于中国人来讲可谓最为重要的节日,似乎每一个中国人对它都十分了解,但是我们真的了解春节,了解除夕吗?你熟知除夕的历史来源吗?除夕之夜压岁钱放鞭炮又是出于何时何种典故?南方北方及个少数民族在除夕之夜所备食物又有何差异?本书就对关于中国传统节日——除夕进行全面而细致的解析。
  • 趣谈逻辑

    趣谈逻辑

    本书希望通过趣谈逻辑,带领青少年进入中华文化的智慧天地,初步了解逻辑知识,培养逻辑思维。逻辑理论比较抽象,但编者在编纂过程中,力求做到趣味性、知识性和实用性相结合,使读者在轻松愉悦中阅读。
  • 波希米亚人:巴黎拉丁区文人生活场景

    波希米亚人:巴黎拉丁区文人生活场景

    本书生动地刻画了19世纪上半期聚居在巴黎贫穷的拉丁区的一群青年艺术家的日常生活。他们是孤立又执着地坚守在生活边级的一群人,没有固定的职业和收入来源,更谈不上任何社会地位,终日过着白日混迹酒馆、夜晚宿于阁楼、以裁缝为妻、以面包屑果腹的穷苦生活。书中描写的那些落拓不羁的艺术家形象对日后西方的文学潮流以及生活方式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从波德莱尔、本雅明到金斯堡、凯鲁亚克,波希米亚人的精神血脉一代又一代地传续下来。如今,波希米亚已成为随意率性、开放自我的生活方式的代名词,成为主流生活的新装点。
  • 阿娌葩和鸳鸯花·相思鸟:土家族民间叙事诗(中华大国学经典文库)

    阿娌葩和鸳鸯花·相思鸟:土家族民间叙事诗(中华大国学经典文库)

    本书含两部土家族民间叙事诗。前者写的是一对青年男女的爱情悲剧。阿娌葩是一位寨主的女儿,她诚实、聪明,向往真挚的爱情,爱上了撑船的阿贝,却遭到父亲的阻拦。姑娘在歌会上被王子选为妃,被迫出逃,被土司的卫队虏入宫中,阿贝殉情,变成圣洁的水花树,阿娌葩变成鸳鸯花。后者的内容是书生依麟追求尼香的故事。依麟为能见到意中人,不惜到宫里当佣人。寨王发现了依麟的才华,聘请他为家庭教师,他才得到与尼香接近的机会;尼香被逼婚而私奔,寨王采纳了依麟“找替身”的巧计,把丫鬟冒充尼香嫁给了花花公子,依麟和尼香也巧结良缘。
热门推荐
  • 小魔王的成神路

    小魔王的成神路

    魔族与神族的战争永无止境,却在第十七代魔王上位后开始有了改变,因为这代魔王的第四位妻子是神族第九代神王的幺女,虽然是第四位但却是魔界的魔后。这里要讲的是第十八代魔王的故事,他的名字叫墨尘。
  • 云朵上的歌

    云朵上的歌

    钢琴少女唐云朵和哥哥夏时,妈妈唐欣在生活在一个叫长乐的城市。可是她的记忆,有十年空白。在寻找记忆的途中,她认识了大明星曲方歌,自此一切开始转变——夏时的真实身份,唐欣的欲盖弥彰,好友的躲躲藏藏。十年的记忆背后到底暗藏了一个怎样的秘密?她与哥哥夏时,曲方歌又陷入怎样的感情漩涡中……
  • 老师,我要换同桌

    老师,我要换同桌

    对高二转学来的叶舟舟来说,在耀华的第一天就要和班长林然做同桌,这以后的学校生活简直就是噩梦"舟舟,你知不知道咱全年级女生都羡慕你跟林然做同桌"少女轻笑"哼,这书呆子有什么好的,天天拿个书闷头看,这些个女生瞎了眼了"多年之后,偌大的别墅内"我今听叁儿说,高中那会有人说喜欢我的女生眼神都不太好"女子一顿,放下鼠标,"肯,肯定是别人瞎说的呗,这话你也上心啊"林然嘴角微扬,向叶舟舟的方向贴近叶舟舟脸色一红,“你,你干嘛”“我帮你看看眼睛”“不,不用,我回头去沈辞那儿挂个号就好了”“找那庸医做什么,我来看就行”“你,林然你,你别掐我,哎”
  • 长生奇谈

    长生奇谈

    懵逼树上懵逼果,懵逼树下你和我。懵逼树前排排坐,一人一个懵逼果。
  • 龙主三国

    龙主三国

    穿越成为刺杀董卓的勇士伍孚之子,获得拥有召唤之力的神兽小白龙。小白龙说:敌人有四个,分别是恶魔龙、九尾狐、魔狼、白象。它们打破了时空壁垒,穿越到了这个世界,妄图借助召唤之力,灭绝中华文明,从而彻底将中华文明从时空洪流中抹去。我得知时空壁垒被打破的消息,就带着四位好友随后而来,阻止它们的阴谋。根据我穿越前的消息,恶魔龙在欧洲、九尾狐去了扶桑、白象去了印度,魔狼在北方草原。而我的四位好友全部在大汉,分别是朱雀、玄武、青龙、白虎。
  • 赞法界颂

    赞法界颂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引发青少年奇思妙想的创新故事(青少年潜能开发训练营)

    引发青少年奇思妙想的创新故事(青少年潜能开发训练营)

    没有莱克兄弟的飞翔之梦,人类怎能翱翔于天际?没有哥伦布的远洋航行,怎会有新大陆的发现?没有阿姆斯特朗在月球上跨出的一小步,怎么会有人类在浩淼太空中需找生命的一大步?世界日新月异的变化,是各行各业的人们不断创新进取的成果。本书用一个个生动的小故事告诉大家,什么是创新,如何创新,为了创新我们需要具备哪些素质,来教育读者要善于在生活中发散思维,勤于动脑,勇于创新。
  • 小神通抢猜灯谜(青少年挖掘大脑智商潜能训练集)

    小神通抢猜灯谜(青少年挖掘大脑智商潜能训练集)

    潜能是人类原本存在但尚未被开发与利用的能力,是潜在的能量。根据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消灭,也不会创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转化和转移过程中,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 二婚甜妻:总裁请接宝

    二婚甜妻:总裁请接宝

    救父亲性命的一个肾换了江棉的一场荒唐婚姻。遭遇丈夫背叛,小三算计,江棉一夜之间一无所有,还失去了自己的孩子,而孩子的父亲,她根本不知是谁!她只想好好守护和她血脉相连的宝宝,却在日夜相处之中与他纠缠越陷越深。为了孩子,她不得不坚强!--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石头记索隐

    石头记索隐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