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04800000004

第4章 都市故事(2)

唐晓苏闻听此言,蓦然一惊,细细品位肖哥的话后,懊悔地叹道:“罢了!罢了!唐家的传世宝就要毁在我晓苏手中啦!”

原来,唐晓苏祖上与唐伯虎是同一个家族,也是江苏吴县人。他所临摹的《唐寅仕女图》的真品是他唐家世代相传的珍品,一直深藏在吴县老家。

现在由于自己卖了一幅假画给这台胞,引发这么多的麻烦。左思右想,权衡利弊后,他决定回老家一趟,说服父亲,取来真品换取一生的平安。

回到吴县家里,唐晓苏如此这般说完后,唐父气得捶胸顿足,先是痛骂儿子一顿,冷静后又深明大义,生怕儿子进牢房毁了一生,就忍痛割爱把真迹郑重地交给了儿子。交画时痛心地对儿子说:“唐伯虎的真迹,其实不止值一百万!”

唐晓苏接画时也是挺伤心的。想要那台湾老头在一百万外再补钱是不可能的。可恨自己贪图一百万,就把家中稀世珍品贱卖了,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当唐晓苏带着老家取来的画再次来到市医院病房时,夏光鼎已经病愈出院了。他只好来到市博物馆,通过肖哥邀请到夏光鼎。夏光鼎听说唐晓苏是从江苏吴县老家取来的真迹,还是将信将疑,只是轻蔑地淡淡一笑。

肖馆长看过画后,为了慎重起见,又请老馆长来馆里鉴别真伪。经过老馆长仔细鉴定,确信这幅画是真品。此时,夏光鼎脸上才露出多日未见的笑容,心想:六十年的心愿今日终于实现了!

唐晓苏从肖馆长手中将真品换回假画,正要发泄心中的烦恼将假画撕烂时,夏光鼎忙向前止住,态度谦和地说:“小唐同志,我提个小小的要求,你可否将此画相赠与我,作个纪念?”

唐晓苏眨巴一会眼睛,说:“行啊!不过我有个条件!”

“条件?”夏光鼎一愣,“说吧,只要我能办得到的。”

“请您替我到柯市长面前说说情,我已经改正错误了,请市里不要再追查我。”

夏光鼎爽朗一笑:“没问题没问题!人哪能不犯错,只要认识了,改正了,就好了。像我赠画给博物馆,就是在改正错误嘛!”

夏光鼎望着手中的赝品,不无感慨地喟叹道:“这一段回大陆的日子,围绕着这幅画,既上演了喜剧,又上演了悲剧,还上演了闹剧……”

见证整个事件经过的肖馆长顺着话题,诙谐地补充道:“喜剧、悲剧、闹剧只能算其中的一幕,其实,这是出有趣的正剧!”

(原载福建《故事林》杂志,获该刊第二届“海峡两岸采风”新故事大奖赛一等奖)

特殊的面试

王凤是一所名牌大学石油化工系的大四学生。最后一个学期,除了写好毕业论文,找工作就是至关重要的事。

12月上旬,王凤参加了一次在上海举办的人才招聘会,她向一跨国企业A公司递交了个人应聘材料,接下来,就只等通知面试了。

放寒假回家,父母亲都为女儿找工作的事出谋献策。对于面试,父亲挺内行地谆谆教诲女儿:“面试嘛,要把自己在校期间的学习成绩、获奖情况、任职及爱好特长全面介绍,对薪金报酬就不宜开价过高。还有,你不是在校刊上发表过两篇文章吗……”

母亲则反复叮嘱:“凤儿啊,面试穿着一定要大方得体,可不能花枝招展,更不要描眉扑粉涂口红之类的,这不是去选美做模特呢。另外……”

王凤有些烦父母整天的唠叨,有空就出去邀中学时的同学玩。

到了腊月二十三,家里正过小年,王凤接到A公司通知,要她在1月22日赶到渤海某油田,参加一次海上平台采油项目的实习,为期十天。如不能去,可以请假。父亲第一反应是查日历,一翻日历,傻了眼:“哎哟!真是巧,1月22日,是正月初一哩!”按照行程,必须年三十动身。他抱怨道:“早不去晚不去的,偏偏赶上一家人团团圆圆吃年夜饭的日子。这老外呀,真不讲亲情!”说完,就长吁短叹地坐在沙发里抽闷烟。

母亲连声说:“不去!不去!哪有年三十出差的!”就是嘛,女儿去出差,家中只剩老俩口过年,老脸对老脸的,有啥乐趣!

说心里话,王凤也是挺不乐意的。吃喝玩耍倒无所谓,她就盼望着看春节联欢晚会。中央电视台举办了22届春节联欢晚会,从懂事起,她是一届都未落下。

“要不这样,”父亲眉头一皱,想出个主意,“不是说可以请假吗?不如就向公司请个假。理由嘛,当然得充分,就说我病危!”“胡说!”母亲白了父亲一眼,“大过年的,尽说些不吉利的话。”父亲小声嘟囔:“不说,不说,那你说怎么办?”此时,母亲也不知如何是好,去为难,不去也为难。

一家人都在沉默。好一阵,王凤从深思中抬起头,坚定地说:“爸,妈,让我去吧!公司第一次下达工作任务,怎么能不执行呢?”父亲也点头同意。母亲眼含泪水,似乎女儿就要启程远行了。

离出差还不到一星期了,既然确定了去,当务之急就是准备行装。现在这里已是风雪交加,滴水成冰,到北方去,更是天寒地冻。于是,一家人一连几天集体上街买羽绒衣、皮帽、皮手套、羊毛围巾、羊毛皮鞋……一门心思在准备王凤的行装,连买年货都没了兴趣。

除了购物,父母亲还千叮咛万嘱咐外出时的注意事项。到临出发前一天,A公司却给王凤来电话:实习因故取消。一家人如卸下一个沉重的包袱,长长舒了口气。母亲则心痛多花去两千多元买御寒衣物,不停地埋怨A公司的头儿是发神经病折腾人。

寒假结束返校后这个学期,王凤心急如焚般等A公司的面试通知,但一直杳无音信。她打了好几个电话去问,A公司总是答复:面试时会通知你的。

大学毕业后一个多月了,A公司一直未来面试通知,王凤也彻底失望了。正准备再找工作时,出乎意料,她竟接到了A公司的录用通知,王凤欣喜得几乎要跳起来了!兴奋之余,她又纳闷:不是说要面试吗?现在怎么不面试就录用了呢?

上班第一天,王凤到公司人事部报到。总监是个马来西亚人,他友善地用流利的汉语说道:“王凤小姐,祝贺你成为A公司的一员!”

王凤心存疑虑,上了两周班后,一次休息时面遇总监,她忍不住好奇,问:“总监先生,招聘时,您不是说要面试吗?怎么又取消了呢?”总监眨了眨狡黠的眼睛,嘿嘿一笑:“已经面试三次了,王凤小姐,祝贺你,你都顺利通过了!”王凤迷惑不解:“三次面试?哪三次?我怎么一点都不知道呀!”

总监微笑着解释:“第一次面试,是通知你们应聘者递交补充材料,在进人事部办公室时,门前故意倒了一把拖把。许多应聘者是视而不见,一跨而过,而你却把拖把拾起,在墙角放好。这说明你能从小事做起,有服务意识。”王凤心里嘀咕:当时我可没这么想,这只是一种生活习惯罢了。

总监接着又问:“王凤小姐,你还记得去年圣诞节你们几个人做圣诞树吗?”还不到一年的事,王凤当然记忆犹新。

12月25日,是西方人崇尚的圣诞节。A公司通知王凤同其他五位应聘的大学生去公司欢庆圣诞节。在举办过酒会、舞会后,总监要求她们六人合作做一棵圣诞树。六个人心里都意识到这是公司在面试应聘者的动手能力,于是都竭尽全力,充分调动自己的聪明才智,发挥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把圣诞树做得神圣、高雅、美观,极富浪漫情调。事后王凤回忆做圣诞树的情景,认为集体创作的项目,很难分出个体的优劣高低,像这样的面试,有何实际作用呢!

总监用高深莫测的口气说:“第二次面试,除了考察你们几个人的团队合作精神,还考察应聘者有无主人翁意识,乐于奉献。其他几人做完圣诞树,我说可以走了后,都撒手而去,而你还能主动留下来,整理散乱的材料,打扫卫生。”“我的妈!从这小事上,还可反映这么多问题。”王凤心里不禁有些紧张了,感叹这A公司的面试确是与众不同。她又急切地问:“那第三次面试呢?”

这时的总监已是满脸严肃:“第三次面试,是春节期间通知去海上油田实习。这更能考验一位员工在工作和事业与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他是如何作出抉择的……”

正在此时,公司中国分部的总经理晃着肥胖的身躯走过来,他是个美国人。总监向他介绍这是新招聘来的员工,总经理握住王凤的手,热情地用英语说:“哈喽!”然后又用生硬的中国话说:“欢迎您加盟本公司!”

(原载福建《故事林》杂志,后由广西《西江月》杂志,北京《当代文萃》杂志转载)

红包里少了两百元

星期天上午,邓美的朋友苏曼丽来串门。两人家长里短地聊了一会后,苏曼丽从小坤包内掏出一只红包,笑眯眯地说:“邓美,我记得下个月的九号是你们家明明的十岁生日。喏,我表示点意思,祝他生日快乐!”邓美不肯接红包,推让着:“我又不准备办酒席。”苏曼丽脸一沉,噘起嘴,佯装不高兴了,嗔道:“怎么,不办酒席就不能送礼?老朋友之间见外了不是!”说着,将红包放在茶几上,起身就告辞了。临出门时,苏曼丽又说:“咳,你也不要老闷在家里,同我逛商场去,我想挑双皮鞋。”于是,不由分说,拉着邓美就走。

这时,明明闻声从书房里蹿出来,嚷着要跟去。邓美眼一瞪,斥道:“不好好学习,只知道玩!”转身交待正在擦地板的小保姆小兰,要她牢牢盯着明明,让他在家好好做功课。

到中午快吃饭时,邓美才提着大包小包的东西回家。她疲惫地坐在沙发上,喝了杯水,顺手拿过茶几上的红包,打开一看,里面是几张百元大钞,一数,是四百元。她欣然一笑,摇头叹道:“这曼丽真是有心人,我家明明的生日她都记得清清楚楚。”

一个月后,邓美和苏曼丽的一位大学同学乔迁新居,两人商量送礼祝贺一事。当说到送多少钱合适时,苏曼丽信口说道:“送礼也得分亲疏关系,有重有轻,比如你家明明满十岁,我就该送六百,谁叫咱俩是铁姐妹哩!像这种一般的同学关系,我看送两百元就差不多了。”

听苏曼丽说送了六百元的红包,邓美心里不由“咯噔”一下,不对呀,红包里明明只有四百元,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苏曼丽是个有一说一,有二说二的诚实人,既然说送了六百元,那肯定是六百元,不可能将四百说成六百。那还有两百元呢,难道不翼而飞了?

回到家里,邓美立即将明明叫到卧室,压低嗓音厉声问:“前些日子曼丽阿姨来送礼,你拿了红包里的钱没有?”明明扮了个鬼脸,口里嚼着口香糖,一个劲地摇头。午睡时,躺在床上,邓美仔细回忆那天苏曼丽来送礼的情景:当时,两人走后,家中没有外人,只有儿子和小兰。儿子没有动这红包,那只能是小兰所为。哦,对了,自己出门时,就发觉小兰怪异的目光总瞟向茶几上的红包。这小姑娘,年纪轻轻,看不出来城府这么深—收礼的人不便当面打开红包清点礼金,送礼的人一般也不会向收礼人挑明送了多少多少,这回她就钻了空子,来了个顺手牵羊。想到这一层,她不禁生了气。俗话说,家贼难防,再不采取行动,家中的财产安全都成了问题。不行,得尽早辞退她。

不等到合同期满,邓美付清了一年的工钱,找了个借口,婉言辞退了小兰。小兰感到莫名其妙,一脸迷惘的神情,问:“邓大夫,我哪里做得让您不满意呢?”邓美心中很鄙视,但装得挺像回事,口里淡淡地说道:“现在我经济有点紧张,你可以到家政服务公司去,让他们再介绍其他的人家嘛!”小兰低下头,抚弄着衣角,眼睛有些湿润了:“我熟悉了您家,我舍不得小明明……”临走时,她退回了邓美多付的两个月工钱,讷讷地说道:“没干活,哪能多拿钱,娘知道了,会骂我哩!”邓美心中冷笑,不错,你明里不贪,暗里却偷!

小兰走后不久,学校召开家长会。明明调皮捣蛋,学习成绩又不好,每次开家长会,班主任总要点名批评他。参加家长会,成了邓美一件犯愁的事。坐在教室的角落里,望着一个个满脸喜悦的家长,邓美如坐针毡。这天,班主任先通报了全班同学的期中考试成绩,接着,重点介绍了同学们响应学校的号召,踊跃向印度洋海啸中受难的灾民捐款的情况。他还特别表扬:“石明明同学表现尤为突出,他一次就捐款两百元,不仅是班上第一位的,还是全校最多的。”说到这里,班主任站起来,激动地瞅着邓美:“石明明家长无私地支援灾区和大力支持学校活动的举动,值得我们学习!现在,我提仪,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表示感谢!”刹那间,家长们钦佩的目光一齐投向邓美,“噼噼啪啪”的掌声也随即响起。邓美的脸庞顿时一红,全身一阵燥热。

家长会一结束,邓美急匆匆赶回家中,把儿子唤到身边,盘问:“你在学校向灾区捐了两百元?”明明点点头,反问:“妈,难道我做错了?”“没错!没错!我的好孩子,班主任在家长会上一直夸你呢。”邓美抚摸着儿子的头发,不解地追问:“你这两百元是哪来的?”这下,明明像每次挨训一样,不吭声了。邓美急了:“我的小祖宗,你说话呀!这么多钱,总不至于是偷的吧!”明明低下头,老半天才回话:“我是从曼丽阿姨送的红包里拿的。”邓美心中一惊,忍不住责怪他:“你要捐款,可以向妈妈要呀,为啥瞒着我拿红包里的钱?”明明小声地争辩:“我向你要过钱捐款,你不给,还说我上回要了钱去捐款,现在又要,是骗钱去买零食吃。还有,那钱是曼丽阿姨送我过生日的,我有权支配!”邓美一时被噎得无言以对。

整个晚上,邓美夜不能寐,心中深感不安,并不是因为儿子瞒着她捐了两百元钱,而是觉得误会了小兰。第二天吃过早饭,她赶到家政服务公司,想通过他们找到小兰,当面向她赔礼道歉。可是,家政服务公司的人说:“宋小兰找不到雇主,回了老家。”邓美急切地问:“你们没有替她介绍其他人家?”“你辞退她时,打电话跟我们说这小保姆手脚不干净,像这样偷偷摸摸的人,我们怎么敢再介绍给别人?”邓美一听,浑身一震,心中暗暗责备自己。邓美问清了小兰家的详细地址,决心请回小兰。

邓美向医院请了假,千里迢迢来到一个偏僻的小山村。一打听,得知小兰正在茶山上采摘新茶。她满头是汗,气喘吁吁走进茶园,远远望去,只见小兰灵巧的双手宛如两只翻飞的彩蝶,在一垄垄碧绿的茶树上舞蹈。当邓美走近时,小兰才发现。她放下背篓,忙问:“邓大夫,你……你怎么大老远的跑到咱山角落里来了?”邓美激动地一把抓住小兰的手,愧疚万分:“小兰,我错怪了你,对不起你……”小兰眨着一双黑白分明的大眼睛,大度地说:“你是说那天红包里少了两百元的事吧,其实,你辞退我时,我就估摸是因为这回事。我原想,你家辞退我,我可以请家政服务公司再找别的人家,可不知为啥,家政服务公司的人坚持不给我介绍。咳,事情过去了,就算了,不要再计较了。”

见小兰这么说,邓美更感动,她不解地问:“既然钱不是你拿的,辞退时,你为啥不说明白呀,小兰!”

小兰嫣然一笑,解释道:“邓大夫,当明明拿钱时,我是不让他拿,要他做个诚实的孩子。他说,拿钱不是去干其他的,是响应学校号召,为灾民捐款。还说如果让你知道了,不仅不给,还会骂他的,并要我不能告诉你。为了办成这件好事,让明明也受老师一回表扬,我就答应了替他保密。唉,明明这孩子,老是挨批评,心里不知有多苦啊!”听小兰说到这里,邓美心中怦然一动:只为了对一个十岁孩子的承诺,她竟付出了如此沉重的代价,背负了一个坏名声,真难为了她。

小兰望着邓美,小心翼翼地问:“邓大夫,你没有为这事骂明明吧?”

此时,邓美已是热泪盈眶:“没有!没有!小兰,快跟我回家去吧,小明明天天在盼你哩!”

(原载《上海故事》杂志)

同类推荐
  • 白鹤娘子

    白鹤娘子

    一个秋天的早晨,微风徐来,颇含凉意。永春第一大镇玉锦镇此时却是人山人海,拥挤不堪。有的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有的紧绷着脸,心事重重;有的在窃窃私语,似乎面临着什么大事变。紧张的气氛有如夏天暴风雨前特别闷热一样,使人透不过气来。“来了!”不知是谁突然叫了这么一声,人们循声望去,宽阔的街道尽头前呼后拥来了一大群人。最引人注目的是走在前面的一老一少。老的五十上下,虎背熊腰,两道浓眉恰似扫帚;少的二十左右,却是高挑身材,白净面皮,一副书生模样。
  • 陆离街之白川纵诡

    陆离街之白川纵诡

    夕阳西下。人声渐稀,街道慢慢安静了下来,各家店铺都准备关门,而在城东头那条街上,白日大门紧闭的店铺则纷纷开张,门外挂出流光溢彩的灯笼。每当这个时候,这条白日名为麓丽街的街道在传闻中有了第二个名字——陆离街。一条只在夜晚开张和热闹的街道,一条在传闻中鬼魅频出,诡异光怪,离奇事件层出不穷的街道。街口转角,衣衫褴褛满面灰尘的小姑娘飞快地跑着,眼见身后两个凶神恶煞的男人就要追上了她。她慌忙一扭身躲到了路边正准备收摊的卖萝卜小贩身旁半人高的大箩筐后面,蜷缩着瑟瑟发抖。
  • 猫腻

    猫腻

    村长说:“眼熟不是不可能的,马乡长原本就是咱乡政府的副乡长嘛。这回他跟你一样,不知咋的转了一回运,副的屁地一下变正的了,鸟枪换炮了。”突然老七就想起马乡长为什么瞅着眼熟了。那个给了他一张名片和两支香烟的人,可不正是他嘛!他就啊了一声,身上呼呼啦啦地热了起来。
  • 撒了谎的尸体

    撒了谎的尸体

    7月15日星期日11:30AML市通往郊外的高速公路即使是夏天的正午,通往市外的高速两旁也丝毫没有炎热的气息,只有四面八方的蝉鸣提示着现在还是盛夏。身为L市公安机关刑事科的法医,周末加班就意味着发生了什么恶性事件,殷琴坐在开向市外的警车上,心里也在翻腾。毕竟,L市一直很平静,差不多一年半载才会在假日出勤一次。殷琴透过车窗观察着路况。高速护栏外,不间断的稀疏树林会让人产生强烈的既视感。偶尔透入的蝉鸣也让殷琴觉得焦躁。在仿佛无休止重复的道路上,远处突然出现了一片明晃晃的警戒带。
  • 盐都

    盐都

    这个拥有五千多年厚重历史的“盐都”大宁场,人们曾用“一泉流白玉,万里走黄金”来形容好的昌盛与繁荣。那万灶盐烟翻涌的动人故事,悬棺和古栈道之迷揣存的奇艺幻想,可不是一时半会儿讲得完或用两句话能概括尽的。虽然,那一路的辉煌留下多少传承的史料,但我们还是可以将人们口传的散碎故事做些捡拾,发生在清咸丰年间和同治年间的故事就是其中一个。
热门推荐
  • 世界散文经典:东方卷6

    世界散文经典:东方卷6

    人类创造了文明和文化,人在文明和文化中生存,文明和文化同时制约着人。人是文化动物,去掉了人身上的文化,或者说人丧失了创造文明和文化的能力,人就不成其为人了。这是人唯一区别于动物的要著所在。
  • 人身安全与生命自护

    人身安全与生命自护

    青少年时期是个逐渐学会成熟,走向独立的时期,在这个阶段,学会自我保护,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尤为重要。本书本着这个目的,搜集了大量有关人身安全与生命自护的文章,包括《道路交通安全基本常识》、《交通事故发生时的应急措施》、《远离非法网吧》等。
  • 太上救苦天尊说消愆灭罪经

    太上救苦天尊说消愆灭罪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养肝食谱

    养肝食谱

    《家庭健康调养食谱丛书》精选了近一千多种家庭健康调养食谱的做法,让你轻松享用色香味美的菜肴。
  • 故事会(2015年12月下)

    故事会(2015年12月下)

    《故事会》是上海文艺出版社编辑出版的仅有114个页码、32开本的杂志,是中国最通俗的民间文学小本杂志。《故事会》创刊于1963年,是中国的老牌刊物之一。先后获得两届中国期刊的最高奖——国家期刊奖。1998年,它在世界综合类期刊中发行量排名第5。
  • 延长县军事志(公元前221年—公元2005年)

    延长县军事志(公元前221年—公元2005年)

    本书如实记载延长县境内的军事历史和现状。共设军事地理、军事组织、兵事战事、军事工作、政治工作、军事人物等10章,书后设附录。
  • 销售心理课情境实训大全集

    销售心理课情境实训大全集

    当下的销售市场,很多人为了拿到订单,几乎使出了浑身解数,结果却总是不尽如人意,于是认为销售是一件很难的事。本书融合心理学与销售学的基本知识,以产品销售的整个过程为背景,以“情境实录、情境点评、深入解析、反思与总结”四个板块逐一展开讲解,通过具体生动的案例,向销售人员再现了各种富有挑战性的销售情境,旨在帮助销售人员随时了解客户心理和不同销售阶段的心理战术,抓住一个又一个稍纵即逝的销售机会。按照本书中的方法去做,你一定能取得出人意料的好成绩。
  • Generations
  • 诗意的情感

    诗意的情感

    严肃认真地把生活的智慧、人生的感悟和诗意的情感传达于人,让别人在阅读之后,对人生和社会有更深的理解和体味。
  • 凤凰无双-涅槃

    凤凰无双-涅槃

    一凤一凰,幽冥无双。澹泊江湖,王不见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