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45400000005

第5章 现代主义 现代性与个人主义(3)

显然,这种观念与“意识流”的本义存在相当的距离。“我所说的意识流,是指模糊了理性与非理性、逻辑与非逻辑、直觉与机械之界线的那个表达区域”——阐述了“意识流”的基本内容并且涉及非理性、直觉、自由联想、无意识、内心独白之后,弗雷德里克?R?卡尔指出,“意识流”的核心是划分两种自我:“约定俗成的自我(社会的、外倾性的自我)与本质的自我(绝对属于个人的自我)之间的区别。”存在某种纯粹的、与社会关系无关的“自我”,而且,这种“自我”才是世界的本源——这个假设很大程度上来自弗洛伊德和柏格森。如何捕获这种称之为“内向性”或者“生命本身”的内容,弗雷德里克?R?卡尔寄望于“纯记忆”:“纯记忆是集中的、孤立的,在运动和感觉之外。它可以通过某一透视的、直觉的方式透入灵魂”。这被形容为“探索我性”。弗雷德里克?R?卡尔解释了“意识流”在这方面的意义:

意识流如果没有对自我的强调便不能存在,整个现代主义的发展都离不开它。现代生活的压力能造成自我的丧失,或用奥特加的话说,能导致自我的非人性化,因而也能引发出自我的反抗。这不是指自我的灭绝,而指它的表现性,意识流也许是最纯粹的自我表现形式。●28◆

即使现代主义迅速地成为时髦,但是,20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如此露骨的个人主义仍然令人生畏。在我看来,主体问题的提出犹如这种观点的折衷。刘再复的主体观念将内心形容为“第二宇宙”,反复地认定“人的内在生命”,性格的“深不可测”,或者“灵魂的深”。在他心目中,灵魂的内部存在某种“深邃”的自我。●29◆这甚至带动了心理学的短暂繁荣。当然,当时主体观念并未在弗洛伊德到拉康的心理主义倾向上走多远。借用“心理”的意图毋宁是,切割出一个独立的空间抵抗纷杂的外部世界。相对于理论的期待,“意识流”小说的写作乏善可陈。《尤利西斯》式的巨著始终没有问世。或许,李陀的《七奶奶》包含了一个小小的突破——复杂的心理并非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专利。一个庸常的市民——一个琐碎的、保守的老妇竟然内心如沸。多少有些遗憾的是,批评家并未及时将《七奶奶》隐藏的尖锐问题提交理论前沿:是否真的有一个独立的、可以自我确证的灵魂游荡在种种交叉的社会关系网络之外?

不论欧洲现代主义拥有多少庞杂的内容,个人主义是一个无可回避的主题;“意识流”的脱颖而出可以证实,现代主义正在收缩到这个主题进入了中国文化版图——这表明了双方的兴趣共同点。文学流露的迹象似乎表明,社会话语体系到了再度面对“个人”的时候。

五

查阅20世纪八十年代的理论文献,个人主义并未成为争辩的焦点。霍布斯、哈耶克这些个人主义思想家的名字九十年代才姗姗来迟。个人是社会的本源和终极价值,社会和国家是为了保障个人的权利和利益而存在的——普及个人主义的这些涵义已经到了“新左派”与“自由主义”的激烈辩论之际。尽管八十年代文学没有正式谈论这个概念,但是,由于现代主义的后续震荡,“个人”试图顽强地拱出文学的地表。个人主义的种种征兆集中显现于文学形式与美学风格。因此,我将文学形式与美学风格的诸多饶有趣味的动向解释为个人主义的象征性表现——当然,只能是象征性的。

多数批评家公认,现代主义的第二次造访率先进驻诗的王国。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初,一批由象征、意象组织的晦涩诗歌——坊间形象地称之为“朦胧诗”——开始广泛流行。一个批评家为之概括的“新的美学原则”引起了轩然大波:这些诗人“不屑于作时代精神的号筒,也不屑于表现自我感情世界以外的丰功伟绩。”他们仅仅“追求生活溶解在心灵中的秘密。”●30◆显然,如此个人化的内容必须诉诸另一套文学形式。从心理波动、无意识、情绪的起伏到象征、隐喻、视角、变形、通感、跳跃的节奏和崭新的韵律,形式的各种实验企图聚焦个人,同时将外部事件和历史处理为模糊的背景资料。八十年代前期,小说叙述的各种探索无不围绕如何打破情节的束缚,增添内心的份量——这种状况持续至马原及其一批同道的出现。

20世纪八十年代盛行文学形式实验。许多批评家意识到,语言并非一个被动的工具;相反,语言魔方的变幻不断地制造文学奇观。然而,许多批评家未曾意识到,当时的语言兴趣来自两个冲突的源头。一个是以结构主义为中心的语言观念:主体并非先于语言存在,可以自由地驱使语言;相反,主体是语言的产物,是受制于语言结构的一个微小成分。另一个是表现论的语言观念:语言的各种组合来自奇异的内心。如此想象内心与文学语言的递进关系富有代表性:“……语感是文学创作主体的先天的内在机能,它外化为作品形式的底层结构——文学语言,而文学语言又按照一定的编配方式(即文学语言的语法)转换为作品形式的表层结构——作品的文学语言系统。”●31◆显而易见,大多数批评家持表现论语言观,他们不清楚甚至没有听说过结构主义的具体内容。语言的变幻植根于强大而又神秘的内心,这似乎天经地义。文学形式实验如此前卫,内心、无意识、主体如此前卫,二者不约地在“纯文学”的名义下汇聚起来。“纯文学”是一个迷人的概念,残雪的“纯文学”想象具有信徒般的虔诚:“‘纯’的文学用义无反顾地向内转的笔触将精神的层次一层又一层地描绘,牵引着人的感觉进入那玲珑剔透的结构,永不停息地向那古老混沌的人性的内核突进。”●32◆排除一切杂质而提炼出纯粹的文学,这种科学主义的理想具有巨大的感召力,尤其是在饱经政治动乱的骚扰和惊吓之后。一些人寄望于试管中出现晶莹无瑕的语言,另一些人寄望于钻探出未经尘世污染的深度内心或者无意识,表现论的语言观念终于使之合二而一。语言、内心、“纯文学”三者的统一,显然是个人主义在文学领域制造的一个象征性事件。

“纯文学”有时又被称之为“雅文学”——相对于各种通俗文学。实验性的语言和内心如此个人化,以至于远远超出了芸芸众生的视野。这时,“雅文学”甩下了种种模式化的故事和众口一词的叙述,并且以高雅的姿态回击来自庸众“看不懂”的抱怨。你们读不懂,你们的孙子就能读懂——诸如此类的不逊言辞流露出明显的傲慢。文学史上的雅俗之别源远流长。然而,这个美学分歧之所以具有愈来愈大的政治意义,因为人们愈来愈多意识到:“雅”逐渐演变为美学风格对于个人主义的曲折致敬。

古代的“俗”和“雅”分别源于民间和文人两大系统。民间的神话、传说、歌谣显得简朴、清新、放肆泼辣;文人写作的小说、诗、词、曲显得精致、典雅、温柔敦厚。民间的渊源与文人改造的互动形成了文学史的良性循环。然而,20世纪上半叶开始,“俗”和“雅”无不卷入各种复杂的观念。尽管集体心理学对于大众内部隐藏的非理性疯狂提出了警告,但是,文化民主仍然是现代社会的强劲趋势。这个意义上,“俗”的范畴包含了多种文化指向。例如,五四时期的民间文学、平民文学、白话文学或者通俗文学存在微妙的差别。它们或者注重流传的范围,或者注重阅读者的身份,或者强调语言特征,或者强调市场流通的繁荣。与此同时,“雅”的范畴已经从古代的文人转移到现代知识分子,即相对于大众的启蒙者。如果说,个人主义是五四时期知识分子启蒙的内容之一,那么,个人主义也是革命话语非议知识分子群体的原因之一。这时,“雅”有意无意地带上了贬义——“雅”并非表明知识分子的精湛专业,而是表明知识分子与大众的距离。对于文学说来,这种美学风格包含的个人主义潜藏了瓦解革命动员机制的危险。毛泽东说过,文学是革命动员大众的有力武器,负有“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的责任。因此,“一切革命的文学家艺术家只有联系群众,表现群众,把自己当作群众的忠实的代言人,他们的工作才有意义。”●33◆相反,那些自命不凡的知识分子沉溺于个人主义幻觉,他们能够为革命贡献什么?相当长的时间里,从“雅”、形式主义到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内心王国屡遭贬抑,个人主义显然是一个重要根源。

现代主义的粉墨登场同样是一个象征性信号:个人主义似乎开始某种程度地解禁。奇怪的是,这个动向并未产生多少震动。人们突然察觉到,经济领域的改革已经远远走到了前面——分配方式的集体平均主义正在废弃,取而代之的是以个人为中心的利益单位。然而,故事的有趣之处恰恰在这里:现代主义并没有对经济领域的“个人”表示赞赏,相反,现代主义再度以激进的姿态提出异议——这远非彻底的解放。

“个人”这个范畴如何深刻地卷入现代性内部的各种矛盾?这个问题的预示了现代主义带来的第二轮理论震荡。

六

现代性是启蒙话语的核心问题之一。一些人将革命形容为一场失败的历史实验,另一些人认为革命正在再度积蓄能量,然而,这是一个不至于引起异议的结论:启蒙话语已经卷土重来,而且,启蒙话语提出的现代性问题正在向理论和实践的诸多领域扩散。各种资料显示,现代性拥有极其庞杂的内涵。从世俗化、理性、自由经济到线性的时间观念、厚今薄古、民族国家以及复数的现代性,西方众多思想家的理论表述迄今仍然有增无减。显然,大众无法参预种种专业性的争辩,他们接受的通常是本土语言简化处理的通俗版本。中国文化版图之中,20世纪五四时期的“科学”、“民主”,六十年代“四个现代化”的设想——即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和九十年代的市场经济大致地标示出现代性的几个阶段性理解。船坚炮利、声光电化、核弹头的数量、国民经济生产总值、居民住宅面积、大学教育的普及程度以及家用电器的拥有率无不成为上述理解的注释。

文学曾经以“现代主义”的名义向现代性表示敬意。一些作家激动地将现代主义视为现代化的产物。20世纪八十年代重启现代化目标,他们兴致勃勃地打出现代主义的旗号挥戈助阵。●34◆相对地说,王富仁展开了远为开阔的理论视野——他的《中国现代主义论》力图呼应的是20世纪的启蒙话语与现代性。王富仁的聚焦点并非欧洲现代主义的源头,而是依据本土现代性清晰地划分出一个崭新的文学段落:“‘中国现代主义’是与‘中国古典主义’相对举的文学概念。……是把中国文学提高到现代性高度的文学,是体现着中国文学家对文学的现代性理解的文学,是表现中国知识分子在现代世界的感受和情绪的文学。”“中国的现代主义文学则是在对文学的现代性的一次性追求中产生的,是由各种不同的流派共同组成的新文学的整体。”●35◆在他的心目中,尽管鲁迅、郭沫若、郁达夫、戴望舒、胡风、沈从文、老舍、张爱玲这些作家各擅胜场,但是,他们无不具有某种异于古代文人的现代气质。相对于没落的古典文学,“现代”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整体。这个概念沉寂了多年之后再度进入社会话语体系,成为众望所归的核心。这时,启蒙、现代性、市场经济几乎是一体的——现代性尚未遭到分解,尚未显示出内部的矛盾、张力乃至剧烈的冲突。

同类推荐
  • 语言和谐艺术论:广播电视语言传播的品位与导向

    语言和谐艺术论:广播电视语言传播的品位与导向

    播音主持艺术的改革,肇始于1980年年初,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变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历史阶段。广播电视改革,是以新闻改革作为突破口的,播音主持艺术的改革势在必行。
  • 中国网络传播研究2010(第四辑)

    中国网络传播研究2010(第四辑)

    《中国网络传播研究》的创办旨在为研究中国网络传播的学者提供学术讨论的平台,倡导具有科学性和创新价值的传播研究,彰显网络传播研究对传播学的理论贡献,促进传播学者与其他学科的对话。《中国网络传播研究》鼓励以经验性方法研究中国网络传播的基本问题,倡导多学科、全球化视野的传播学术研究,亦致力于为社会提供有价值的相关科学认知。本书是2010年第4辑。
  • 国际传播发展战略

    国际传播发展战略

    《国际传播发展战略》以全球化为切入点,结合当今世界主要传媒集团的发展现状,对国际传播发展战略进行详细评析,并以对国际传播能力的评价体系为基础,对中央提出的增强国际传播能力、打造国际一流媒体等发展战略,进行理性思考和经验总结。在编写过程中,《国际传播发展战略》力图做到宏观战略与中观策略、微观措施相结合,既充分体现国际传播理论研究的全球眼光,又体现出国际传播实践的中国视野。
  • 王学泰自选集:岁月留声

    王学泰自选集:岁月留声

    这里浓缩了中国社会近六十年的风雨变迁,描绘了那个激情年代的人生百态;就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细细品读这些珍贵的独家资料,在流金岁月中慢慢感悟人生,接受时代洗礼!
  • 实用商务文书写作大全

    实用商务文书写作大全

    日常商务信是指商业机构、公司、企业在日常工作中需要处理的一些有关的事务性书信来往。其作用是维持商业经营的正常运转,处理一些必要的商业事务,作为一些贸易活动中的过渡性、衔接性环节,保证商业活动的正常开展。
热门推荐
  • 重生之独宠无二

    重生之独宠无二

    温若溪出车祸后,竟然发现肇事者是自己的妹妹……她不是死了吗?重生?重生后她的简直成了人们口中的奇才,再次遇到他……
  • AUTOBIOGRAPHY

    AUTOBIOGRAPHY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腹黑三小姐

    腹黑三小姐

    姓名:墨兮兮。职业:杀手性格分析:一个不完美的女人,坏脾气,坏心眼,见到一切完美的东西都想要去破坏,典型坏女人。然而,机是这样一个坏到了骨子里的女人,竟然也会赶上穿越大潮,一朝穿越成了墨家的三小姐。古代的三小姐姓名:墨兮兮。职业:养尊处优谈不上的一个大米虫。性格:胆小怕事无所事事,草包花痴全京城的笑柄,痴恋三王爷,最终被三王爷的宠妾给扔到荷花池,一命呜呼。可是,当咱们那个坏心坏到了骨子里的神经女,穿越到了这个笨蛋笨到让人泪流满面的三小姐身上。拿了我的给我交出来,吃了我的给我吐出来。以牙还牙以血还血,一切,都不再是当初。凤凰浴火重生,不做别人中的好人,只做不愧对自己的逍遥人。片段一穿越之初,墨兮兮刚刚转醒,第一眼见到的不是她帅气的老板,而是一个穿着红色衣服异常骚包的女人。女人一脸鄙夷:“墨兮兮,看看你这样子,还想去高攀我们王爷,真是不自量力,我看啊,你只配和猪在一起。”墨兮兮很愤怒,笑着站起身,湿漉漉的身上让她很不美好,顺手把女子拽了过来,然后大力的扔进湖中,满意的听着湖中人尖叫。冷言道:“有没有人告诉过你,猪都不会要你。”片段二三堂会审,女子跪在祠堂祖宗面前。一旁,黑衣男子面色不善的看着她。老父亲气的胡子直发抖:“逆女,你竟敢退了三王爷的婚。”墨兮兮淡淡一笑:“嫁猪嫁狗不嫁三王爷”一旁,黑衣男子暴怒的站起身:“墨兮兮,你是在说我猪狗不如?”墨兮兮笑的无害:“王爷,你最大的好处就是有自知之明。”“你,再说一句。”男子咬牙。墨兮兮索性站起身,走到男子面前,一字一句道:“王爷,你,猪狗不如。”片段三白衣男子,温柔似雪:“墨兮兮,跟了我吧,我会给你幸福。”墨兮兮闻言,看着男子,眼中闪过精光,太完美的东西,她不喜欢:“幸福,那值多少钱?”男子面色有些发黑:“丞相夫人的位置,难道不值钱?”墨兮兮笑的发贼:“如果说你入赘,说不准我还会考虑。”片段四“墨兮兮,帮本王夺得皇位,本王许你任何你想要的。”男子红衣似血,俊俏妖娆的脸上,是不可一世的高傲。墨兮兮看着男子,冷冷相望:“那我要你的半壁江山。”此文,好吧,大家看着收藏吧,喜欢的尽量收,别客气。推荐自己的新文(丞相太疯狂)此文乃旧文重新开,存稿神马的齐全。推荐我家猥琐们的文(“清纯”继母)六的(重生—狂放女军医)四的(腹黑特工妖孽夫)莫莫的
  • 喜欢你暗恋我

    喜欢你暗恋我

    她是齐家二公子的未婚妻,家里破产,婚约作废,她终于可以去追求自己所爱!然而……“简逸,我喜欢你。”门外,她低头羞涩告白。“乖,别闹。我都准备好了,你却告诉我你喜欢别的男人?”门开,齐承之双手环抱,呲牙咧嘴。*她以为永远都不会再回到那个矜贵的圈子,却又被他一手拉入。“宋羽,现在是我准媳妇儿。”面对家人不善的脸色,他如是说。“……”家人无语。“肥水不流外人田嘛。”他又说。“……”她无语。*破产多年后第一次相见,他救她于一众不怀好意的奚落嘲讽。第二次相见,是因人生中第一单大工程,他是她必须讨好的大Boss。她以为这个腹黑的男人对她只是一时无聊的追逐,她从不敢在他身上弥足深陷。只是当两人牵牵绊绊,一颗心早已不是她能掌控。她不知道,她心中藏了一个竹马,而她却是他心中所藏的青梅。花开那年,他握着她的手,教她写下人生中最先学会的两个字,不是她的名字,而是……*“承之,今天谈生意,张总太太拉我打麻将,我不好意思赢,就输了她一万。”宋羽很纠结。“下次把这支票本撂桌上,让她别小家子气的一张张的人民币算。”齐承之说。“那下次我争取赢套房子回来。”她看一眼支票上的数字。“我看好你哟~”笑眯眯,抱着亲一口。*某女甲:“承之哥,她今天态度特别不好,多给齐家丢人啊!”“我惯的。”齐承之面不改色。某女甲:“……”*某女甲:“承之哥,作为你的妻子她什么都不干,还让你伺候她,也太不像话了!”“我宠的。”齐承之面露不耐。某女甲:“……”于是,两人一直过着没羞没臊的日子。*这是一个狼把竹马踹,绕床弄青梅的故事。*是《四神集团》的延续,前面的人物也都会出场哦,大家不要大意的收藏吧,请戳下方【加入书架】~
  • 智慧城市技术推动和谐

    智慧城市技术推动和谐

    本书是国内第一本系统阐述智慧城市理论的著作,不仅对智慧城市的理论进行了全面的阐述,同时也对智慧城市建设中遇到的实践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探讨,其中包含大量丰富的宁波信息化建设、智慧城市建设实践的案例,也是对宁波市智慧城市理论和实践方面的一次探索和总结。
  • 士翼

    士翼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孙真人备急千金要方

    孙真人备急千金要方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卓越孩子的6项修炼

    卓越孩子的6项修炼

    通过对自满,自私,拖延,抱怨,借口,放弃深入挖掘,展现家长六种恶习对孩子一生的负面应响,进而指出家长如何做到谦虚,无私,不抱怨等等,用自己的改变来影响孩子,带动孩子一起改变人生。本书定位为普通工薪阶层的家长,是因为这一个阶层的家庭最广大,出现的问题也最多。崔老师在这方面有丰富的经验和深入的思考,是一本针对家长提升的好书。
  • 郑和七下西洋的壮举

    郑和七下西洋的壮举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郑和七下西洋的壮举》介绍了丰功伟绩的郑和、郑和下西洋的背景、郑和下西洋的目的、郑和下西洋的历程等。《郑和七下西洋的壮举》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非常教育6+1

    非常教育6+1

    本书是写给中国少年儿童的父辈家长以及祖辈家长的“参谋书”,要为“隔代教育”指明正确的途径。本书未在空洞的理论概念里面兜圈子,而是立足于中国“隔代教育”的现实状况,大量地撷取了现实生活中鲜活而又典型的事例,从正、反两个方面,诠释了“隔代教育”的积极作用和各种误区以及化解误区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