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45400000005

第5章 现代主义 现代性与个人主义(3)

显然,这种观念与“意识流”的本义存在相当的距离。“我所说的意识流,是指模糊了理性与非理性、逻辑与非逻辑、直觉与机械之界线的那个表达区域”——阐述了“意识流”的基本内容并且涉及非理性、直觉、自由联想、无意识、内心独白之后,弗雷德里克?R?卡尔指出,“意识流”的核心是划分两种自我:“约定俗成的自我(社会的、外倾性的自我)与本质的自我(绝对属于个人的自我)之间的区别。”存在某种纯粹的、与社会关系无关的“自我”,而且,这种“自我”才是世界的本源——这个假设很大程度上来自弗洛伊德和柏格森。如何捕获这种称之为“内向性”或者“生命本身”的内容,弗雷德里克?R?卡尔寄望于“纯记忆”:“纯记忆是集中的、孤立的,在运动和感觉之外。它可以通过某一透视的、直觉的方式透入灵魂”。这被形容为“探索我性”。弗雷德里克?R?卡尔解释了“意识流”在这方面的意义:

意识流如果没有对自我的强调便不能存在,整个现代主义的发展都离不开它。现代生活的压力能造成自我的丧失,或用奥特加的话说,能导致自我的非人性化,因而也能引发出自我的反抗。这不是指自我的灭绝,而指它的表现性,意识流也许是最纯粹的自我表现形式。●28◆

即使现代主义迅速地成为时髦,但是,20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如此露骨的个人主义仍然令人生畏。在我看来,主体问题的提出犹如这种观点的折衷。刘再复的主体观念将内心形容为“第二宇宙”,反复地认定“人的内在生命”,性格的“深不可测”,或者“灵魂的深”。在他心目中,灵魂的内部存在某种“深邃”的自我。●29◆这甚至带动了心理学的短暂繁荣。当然,当时主体观念并未在弗洛伊德到拉康的心理主义倾向上走多远。借用“心理”的意图毋宁是,切割出一个独立的空间抵抗纷杂的外部世界。相对于理论的期待,“意识流”小说的写作乏善可陈。《尤利西斯》式的巨著始终没有问世。或许,李陀的《七奶奶》包含了一个小小的突破——复杂的心理并非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专利。一个庸常的市民——一个琐碎的、保守的老妇竟然内心如沸。多少有些遗憾的是,批评家并未及时将《七奶奶》隐藏的尖锐问题提交理论前沿:是否真的有一个独立的、可以自我确证的灵魂游荡在种种交叉的社会关系网络之外?

不论欧洲现代主义拥有多少庞杂的内容,个人主义是一个无可回避的主题;“意识流”的脱颖而出可以证实,现代主义正在收缩到这个主题进入了中国文化版图——这表明了双方的兴趣共同点。文学流露的迹象似乎表明,社会话语体系到了再度面对“个人”的时候。

五

查阅20世纪八十年代的理论文献,个人主义并未成为争辩的焦点。霍布斯、哈耶克这些个人主义思想家的名字九十年代才姗姗来迟。个人是社会的本源和终极价值,社会和国家是为了保障个人的权利和利益而存在的——普及个人主义的这些涵义已经到了“新左派”与“自由主义”的激烈辩论之际。尽管八十年代文学没有正式谈论这个概念,但是,由于现代主义的后续震荡,“个人”试图顽强地拱出文学的地表。个人主义的种种征兆集中显现于文学形式与美学风格。因此,我将文学形式与美学风格的诸多饶有趣味的动向解释为个人主义的象征性表现——当然,只能是象征性的。

多数批评家公认,现代主义的第二次造访率先进驻诗的王国。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初,一批由象征、意象组织的晦涩诗歌——坊间形象地称之为“朦胧诗”——开始广泛流行。一个批评家为之概括的“新的美学原则”引起了轩然大波:这些诗人“不屑于作时代精神的号筒,也不屑于表现自我感情世界以外的丰功伟绩。”他们仅仅“追求生活溶解在心灵中的秘密。”●30◆显然,如此个人化的内容必须诉诸另一套文学形式。从心理波动、无意识、情绪的起伏到象征、隐喻、视角、变形、通感、跳跃的节奏和崭新的韵律,形式的各种实验企图聚焦个人,同时将外部事件和历史处理为模糊的背景资料。八十年代前期,小说叙述的各种探索无不围绕如何打破情节的束缚,增添内心的份量——这种状况持续至马原及其一批同道的出现。

20世纪八十年代盛行文学形式实验。许多批评家意识到,语言并非一个被动的工具;相反,语言魔方的变幻不断地制造文学奇观。然而,许多批评家未曾意识到,当时的语言兴趣来自两个冲突的源头。一个是以结构主义为中心的语言观念:主体并非先于语言存在,可以自由地驱使语言;相反,主体是语言的产物,是受制于语言结构的一个微小成分。另一个是表现论的语言观念:语言的各种组合来自奇异的内心。如此想象内心与文学语言的递进关系富有代表性:“……语感是文学创作主体的先天的内在机能,它外化为作品形式的底层结构——文学语言,而文学语言又按照一定的编配方式(即文学语言的语法)转换为作品形式的表层结构——作品的文学语言系统。”●31◆显而易见,大多数批评家持表现论语言观,他们不清楚甚至没有听说过结构主义的具体内容。语言的变幻植根于强大而又神秘的内心,这似乎天经地义。文学形式实验如此前卫,内心、无意识、主体如此前卫,二者不约地在“纯文学”的名义下汇聚起来。“纯文学”是一个迷人的概念,残雪的“纯文学”想象具有信徒般的虔诚:“‘纯’的文学用义无反顾地向内转的笔触将精神的层次一层又一层地描绘,牵引着人的感觉进入那玲珑剔透的结构,永不停息地向那古老混沌的人性的内核突进。”●32◆排除一切杂质而提炼出纯粹的文学,这种科学主义的理想具有巨大的感召力,尤其是在饱经政治动乱的骚扰和惊吓之后。一些人寄望于试管中出现晶莹无瑕的语言,另一些人寄望于钻探出未经尘世污染的深度内心或者无意识,表现论的语言观念终于使之合二而一。语言、内心、“纯文学”三者的统一,显然是个人主义在文学领域制造的一个象征性事件。

“纯文学”有时又被称之为“雅文学”——相对于各种通俗文学。实验性的语言和内心如此个人化,以至于远远超出了芸芸众生的视野。这时,“雅文学”甩下了种种模式化的故事和众口一词的叙述,并且以高雅的姿态回击来自庸众“看不懂”的抱怨。你们读不懂,你们的孙子就能读懂——诸如此类的不逊言辞流露出明显的傲慢。文学史上的雅俗之别源远流长。然而,这个美学分歧之所以具有愈来愈大的政治意义,因为人们愈来愈多意识到:“雅”逐渐演变为美学风格对于个人主义的曲折致敬。

古代的“俗”和“雅”分别源于民间和文人两大系统。民间的神话、传说、歌谣显得简朴、清新、放肆泼辣;文人写作的小说、诗、词、曲显得精致、典雅、温柔敦厚。民间的渊源与文人改造的互动形成了文学史的良性循环。然而,20世纪上半叶开始,“俗”和“雅”无不卷入各种复杂的观念。尽管集体心理学对于大众内部隐藏的非理性疯狂提出了警告,但是,文化民主仍然是现代社会的强劲趋势。这个意义上,“俗”的范畴包含了多种文化指向。例如,五四时期的民间文学、平民文学、白话文学或者通俗文学存在微妙的差别。它们或者注重流传的范围,或者注重阅读者的身份,或者强调语言特征,或者强调市场流通的繁荣。与此同时,“雅”的范畴已经从古代的文人转移到现代知识分子,即相对于大众的启蒙者。如果说,个人主义是五四时期知识分子启蒙的内容之一,那么,个人主义也是革命话语非议知识分子群体的原因之一。这时,“雅”有意无意地带上了贬义——“雅”并非表明知识分子的精湛专业,而是表明知识分子与大众的距离。对于文学说来,这种美学风格包含的个人主义潜藏了瓦解革命动员机制的危险。毛泽东说过,文学是革命动员大众的有力武器,负有“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的责任。因此,“一切革命的文学家艺术家只有联系群众,表现群众,把自己当作群众的忠实的代言人,他们的工作才有意义。”●33◆相反,那些自命不凡的知识分子沉溺于个人主义幻觉,他们能够为革命贡献什么?相当长的时间里,从“雅”、形式主义到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内心王国屡遭贬抑,个人主义显然是一个重要根源。

现代主义的粉墨登场同样是一个象征性信号:个人主义似乎开始某种程度地解禁。奇怪的是,这个动向并未产生多少震动。人们突然察觉到,经济领域的改革已经远远走到了前面——分配方式的集体平均主义正在废弃,取而代之的是以个人为中心的利益单位。然而,故事的有趣之处恰恰在这里:现代主义并没有对经济领域的“个人”表示赞赏,相反,现代主义再度以激进的姿态提出异议——这远非彻底的解放。

“个人”这个范畴如何深刻地卷入现代性内部的各种矛盾?这个问题的预示了现代主义带来的第二轮理论震荡。

六

现代性是启蒙话语的核心问题之一。一些人将革命形容为一场失败的历史实验,另一些人认为革命正在再度积蓄能量,然而,这是一个不至于引起异议的结论:启蒙话语已经卷土重来,而且,启蒙话语提出的现代性问题正在向理论和实践的诸多领域扩散。各种资料显示,现代性拥有极其庞杂的内涵。从世俗化、理性、自由经济到线性的时间观念、厚今薄古、民族国家以及复数的现代性,西方众多思想家的理论表述迄今仍然有增无减。显然,大众无法参预种种专业性的争辩,他们接受的通常是本土语言简化处理的通俗版本。中国文化版图之中,20世纪五四时期的“科学”、“民主”,六十年代“四个现代化”的设想——即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和九十年代的市场经济大致地标示出现代性的几个阶段性理解。船坚炮利、声光电化、核弹头的数量、国民经济生产总值、居民住宅面积、大学教育的普及程度以及家用电器的拥有率无不成为上述理解的注释。

文学曾经以“现代主义”的名义向现代性表示敬意。一些作家激动地将现代主义视为现代化的产物。20世纪八十年代重启现代化目标,他们兴致勃勃地打出现代主义的旗号挥戈助阵。●34◆相对地说,王富仁展开了远为开阔的理论视野——他的《中国现代主义论》力图呼应的是20世纪的启蒙话语与现代性。王富仁的聚焦点并非欧洲现代主义的源头,而是依据本土现代性清晰地划分出一个崭新的文学段落:“‘中国现代主义’是与‘中国古典主义’相对举的文学概念。……是把中国文学提高到现代性高度的文学,是体现着中国文学家对文学的现代性理解的文学,是表现中国知识分子在现代世界的感受和情绪的文学。”“中国的现代主义文学则是在对文学的现代性的一次性追求中产生的,是由各种不同的流派共同组成的新文学的整体。”●35◆在他的心目中,尽管鲁迅、郭沫若、郁达夫、戴望舒、胡风、沈从文、老舍、张爱玲这些作家各擅胜场,但是,他们无不具有某种异于古代文人的现代气质。相对于没落的古典文学,“现代”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整体。这个概念沉寂了多年之后再度进入社会话语体系,成为众望所归的核心。这时,启蒙、现代性、市场经济几乎是一体的——现代性尚未遭到分解,尚未显示出内部的矛盾、张力乃至剧烈的冲突。

同类推荐
  • 我们怎样读书

    我们怎样读书

    本书是范寿康1927年任春晖中学校长时主编的。早期的春晖中学,曾荟萃了一大批名师硕儒,如李叔同、夏丏尊、朱自清、朱光潜、丰子恺等先后在此执教,有“北南开,南春晖”的美誉。在课外读物泛滥的今天,民国最著名的中学——春晖中学编辑的课外读物是怎样的?令人好奇。几十位如雷贯耳的文化大家躬身为中学生讲述读书与思考的门径。他们娓娓而谈,使读者在平和、风趣、谨严的谈话中找到读书的真趣味。
  • 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方式、方法再探讨

    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方式、方法再探讨

    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历来备受重视,但是毋庸讳言,在几十年的教育实践中也出现过一些问题,总结其中的经验教训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书就是致力于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方式、方法的创新研究的一本著作。书中通过系统清理、检讨、评估传统的教育方式、方法,深入总结经验教训,特别是苏联的理想信念教育方面的经验教训,力争回归、尊奉教育的原旨、本真,寻找更有效的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方式、方法。
  • 中华成语故事大全集

    中华成语故事大全集

    《中华成语故事大全集》从浩如烟海的成语中精选了那些具有历史性、故事性、艺术性、哲理性、趣味性的条目,以全新的视角和语言形式生动地再现了成语故事的风貌,使读者能全面领略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积淀,也展示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语言文化。收录全面,查阅方便,全书选取了近一千一百多条成语,大多是在当今社会及文化中应用频率较高的。依据当代读者的阅读和检索习惯,按照音序进行编排,使读者能够方便快捷地找到自己想要阅读的词条故事。注解详细,学读双全,书中对所选成语的释义、难字等进行了详细的解释,最大限度地发挥《中华成语故事大全集》阅读成语和学习成语的双重作用,使其兼具故事书与工具书的双重效能。
  • 中国媒介:转型与趋势

    中国媒介:转型与趋势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大众媒介也在伴随着社会的变迁不断转型。探索中国媒介的发展趋势亦是理解中国社会发展趋势的重要部分。当前,党和政府面临的重大问题是,各级领导没有认识到新闻执政的重要性,更没有把新闻执政提到执政能力建设议程上来。新闻执政的意义在于,提高党的执政形象、执政的合法性和执政能力。
  • 词解人生:成语中的生命智慧

    词解人生:成语中的生命智慧

    寥寥数言浓缩千年世事沧桑,短短百字演绎历史精彩瞬间,拈提古今开启过往经典之门,古为今用照亮人生智慧视野。成语,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本书精选脍炙人口、通俗易懂的成语典故,对其进行全新的智慧解读,缩短了时空的距离,在历史与当下间探寻智慧足音,为在繁忙生活中仍渴望提升自我修养的当代人提供有益的帮助和启迪。
热门推荐
  • 这个宫女有点拽

    这个宫女有点拽

    命运让她穿越到唐朝,无奈卷入帝位纷争。在尔虞我诈的皇宫中她爱上腹黑王爷,并轮为棋子。阴谋、利用后,她被他伤的遍体鳞伤,决心将他淡忘,他却不容置疑的告诉她“你此生只能爱本王一人,只许是本王的女人”她毅然决然说“爱情不是你想卖,想买就能卖”他含情脉脉说“本王只爱美人不要江山”只是她那破碎的心是否还能再接受他?
  • 浪迹丛谈

    浪迹丛谈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中华民族道德生活史·宋元卷

    中华民族道德生活史·宋元卷

    论述传统伦理思想的定型对道德生活的影响;存天理灭人欲的禁欲主义道德在道德生活中的表现;元朝种族歧视政策、民族矛盾对道德生活的影响;蒙古族的道德生活对中原地区的影响,中原地区的道德生活对蒙古族道德生活的影响,揭示这一历史时期道德生活的发展状态及其特点。
  • 皇朝末日

    皇朝末日

    近午时分,西南方的小太阳高高挂着,像一个燃烧的火盆,炙烤着甲申年(1644年)八月的江淮大地,把一条黄土路烤得龟裂发烫。黄土路上逃难的人们连成了线,三个一群,五个一伙,一个个垂头丧气。谁能想到,就在这样的南逃队伍里,竟然混杂着皇太子朱慈和内宫高起潜。皇太子是崇祯皇帝的第一个儿子。这一年三月十九日,李自成兵破北京,崇祯皇帝自缢身亡,皇太子被俘。后来,皇太子随李自成攻打山海关,李自成兵败一片,皇太子趁乱逃出后,碰到高起潜,两人一起南逃。
  • 大慧普觉禅师宗门武库

    大慧普觉禅师宗门武库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淮城纪事

    淮城纪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最强商女

    最强商女

    一入战场三载,绣针换大刀。她以面具掩饰恐惧,以沉默咽下痛苦,以鲜血换来安宁,以生死置之度外换来名扬天下。她悔过,怨过,最后却只能抽出大刀挡住敌人的侵犯,护住她身后的五十万百姓,护住她的亲人。可当敌国求和,在她以为一切结束之时,却迷茫了。她是敌人畏惧的哑将军,还是弱质女流商家长女?神秘的杨瑾瑜几番相助是否有何用意?双生之子两不知,是别有用心还是巧合,出言求娶是何居心?谁又是她的良人?王后之弟?商人之子?靖世子?又或者,她要孤老一生,惨死战场?片段一。“你这人心中有魔,折磨自己,也折磨别人,若今个不是我心里不安来瞧瞧你……”杀了我吧。商幼薇一饮而尽,杯子随手一撇,躺回了床上,面朝里,死死盯着黑暗中的虚无,“我杀了他。”杨瑾瑜一愣,下意识问道:“谁?”商幼薇没有说话,闭上了眼睛。杨瑾瑜叹气,眼中皆是怜惜,他凑近,轻轻地吻了一下商幼薇的发丝上一吻,“今个的罪让你背,明个的罪让你背,那不得累死?那男人手没比你干净到哪去,死了倒是除了祸害。”商幼薇默默地流着眼泪,没发出一点声音,可那男人偏偏又是知晓了,搂上商幼薇,轻声的哄着,“人这一辈子,眼泪就那些,可变数何其多,你若为那人流干了眼泪,回头如何和我交代?别去拿别人的错惩罚自己。”“你且安睡,万事有我,反正我比你高,天塌下,我顶着。”片段二闫子悠慢悠悠的走上长廊,一脸的从容不迫,言语中带着调笑的意味,“若是我死了,谁还与你谈婚论嫁?”他瞧见商幼薇渐有冰山便冰川的架势,连忙道:“我现在好歹也是个举人,在加上先前的传言……”还未说完,就被商幼薇打断,“那传言你也有份?”闫子悠笑眯眯道:“不过是推波助澜而已,又不是只有我一人。”商幼薇若有所感,“说交易。”闫子悠立刻收起漫不经心的样子,正色道:“我们来做一个交易,我在考上进士之后向你家提亲,别误会,假成亲而已,之后你所做之事我全不干涉。”商幼薇眼皮子都不抬,倒是有自信,这么有自信的原因是因为自己有本事,还是有人相护。“听起来我占了很大的便宜。”“自然,我也不是全无所图,只是,现在并非说话的时间,你若有兴趣,日后详谈。”说着,闫子悠用眼神示意那边来人了。
  • 恶魔总裁我来爱

    恶魔总裁我来爱

    刚从卫校毕业的夏紫藤本来是去投奔姑姑的,却阴错阳差成了姑姑继子周穆野的护理。一场车祸,不但让这个男人失去了最爱的女人,还变成了瘸子。所有人都畏惧这个性情孤僻暴躁的男人,唯独夏紫藤,敢对他呼来喝去。而他,对所有人都不鸟,却唯独像着了魔似的乖乖听她的话。本来,郎有情妾有意,爱情正在悄然萌芽,却不料,半路杀出两个程咬金,一个是她的情敌,想方设法陷害她;另一个是他的前情敌,现在又变成了情敌,再次与他争风吃醋抢女人。因为这两个程咬金,害得夏紫藤与周穆野相互间误会连连,最终一拍两散。不测风云又在此时忽然降临在周穆野身上,家族企业因遭人设计陷害倒闭,父亲因不能接受这一事实而一命呜呼。让他一个豪门高富帅一夜之间变成流落街头的瘸子乞丐。就在他以为所有人都背弃了他的时候,她又回来了,不但要助他重振家族事业,而且还对他说:从现在开始,周穆野,你这个恶魔,由我夏紫藤来守护!
  • 次元之神候选人

    次元之神候选人

    某少年神潇宇被一个自称是次元神的家伙找上门,然后就莫名其妙的成为次元神候选人,然后就开始了他的二次元之旅。旅行世界:《斗破苍穹》《斩·赤红之瞳》《刀剑神域》《火影》《学院默示录》《约会大作战》现以改至第二位面世界《DarlingintheFranXX》又名《国家队》《星游记》《黑岩射手》《神魄》《刀剑神域三》《一拳超人》后面由读者拟定。
  • 直播大未来

    直播大未来

    这期的采访团队以直播大未来为题,探讨电商产业是如何面对直播时代的来临。我们采访了淘宝直播、天猫直播平台上多个已经相当成功的“边看边买”案例:探访了草根主播的崛起生态,邀请了美空网CEO傅磊,以及乐视集团负责直播产品的张荣辉撰稿,从业者交互讨论中,我们可以察觉为什么直播会形成潮流,未来直播产业的方向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