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01200000013

第13章 明代的禁海与开海(2)

最能说明问题的是嘉靖二十六年(1547)前后“倭患”所引起的事件。朝廷派副都御史朱纨巡抚江浙,兼制福、兴、漳、泉、建宁五府军事。朱纨对通倭者采取了“果断”的措施,革渡船以清海道,严保甲以固海防,并搜捕“奸民”,严厉镇压。但他差不多遭到当地人的一致反对:“闽人资衣食于海,骤失重利,虽士大夫家亦不便也,欲诅坏之。”朱纨慨叹:“去外国盗易,去中国盗难。去中国濒海之盗犹易,去中国衣冠之盗尤难。”他连连上疏,揭露浙、闽大姓“通倭”的行为,致使“闽浙人皆恶之,而闽尤甚”。他们串通在朝廷的同党,打击朱纨。及朱纨用“便宜”杀“海盗”李光头等后,他们便罗织罪名,务置朱纨于死地。朱纨说:“纵天子不欲死我,闽浙人必杀我。”遂饮恨自杀。

朱纨败下阵来。他的对手是强大的,这是一批与海上贸易利害相关的人。他们反对海禁,要求通海,其势力遍布朝野。朱纨手捧着《祖训》,以陈旧的观念,简单的方法,来处理新形势下的海防问题,其失败是必然的。徐光启说:“朱秋涯纨,清正刚果,专以禁绝为事,击断无避,当时哗然,卒被论劾,愤懑以死,至今人士皆为称冤。冤则冤矣,海上实情实事,果未得其要领,当时处置果未尽合事宜也。”

既然海外贸易在经济生活中已占有一定的比重,既然海贸商人的势力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阶层,那么,自然地,通海要求也会在思想舆论上得到反映。

在弘治年间,大学士丘就提出了他的通海主张。与之前后,一些官僚、士大夫也都呼吁改变海禁政策,实行通海。这就形成了一股通海思潮。

三、通海思潮

(一)为平息“海盗”、安定海防而要求通海

自明初起,东南沿海一带“倭乱”不止,正嘉年间愈演愈烈。但是,不少人已经看到“江南海警,倭居十三,而中国叛逆居十七也。”或者说“其间倭奴仅十之一二”,而其为乱的主要根源在于海禁。一些“海盗”,不过是武装走私集团,其目的在于“通市”。例如嘉靖中,海盗王直曾计杀广东“贼”陈四,“叩关献捷,以求开市”。许多人看到了倭寇、海盗与海禁政策的关系,他们从平息祸乱出发要求通海。如王世懋说:

商货之不通者,海寇之所以不息也;……货贩无路,终岁海中为寇,曷能已也?……设若攻破之,旧寇既破,新寇必生。海中之利无涯,诸番奇货一本万利,谁肯顿息哉?莫若奏闻于朝,修复旧制。沿海凡可湾泊船处,及造船出海处,各立市舶司。凡舡出海,纪籍姓名,官给批引。有货税货,无货税船,不许为寇。若是则国利其用,民乐其宜,皆嗜利而不复敢为寇矣。

语云:“海者、闽人之田。”海滨民众,生理无路,兼以饥馑荐臻,穷民往往入海从盗,啸聚亡命。海禁一严,无所得食,则转掠海滨。……历稽往事,自王直作乱至于今(崇祯十二年三月),海上不能一日无盗,特有甚不甚耳。海滨之民,惟利是视,走死地如鹜……官府知之而不能禁,禁之而不能绝。

一些官员努力将他们的想法付诸实施。隆庆改元,“准贩东西二洋”即应福建巡抚涂泽民之请。万历二十一年(1593),倭寇朝鲜,福建因而禁止通贩海上,但一些人违禁私下海,借买谷捕鱼之引,远出海外贸易。许孚远鉴于嘉靖海禁引起的后果,“移檄招谕,凡留贩人船,不论从前有引无引,日远日近,俱许驾回诣官输饷如故事。凡私通及压冬(按,指越冬不归)情罪,一切宥免。”于是,越贩商人胡台等24船闻讯回港,而税饷骤溢。张燮称此为“因逆而顺收之”。福建巡抚庞尚鹏更称开禁是“既裕足食之计,实寓弭盗之术。”李廷机的记载也证明了这种办法确有实效:“弟生长海陬,少时尝见海禁甚严,及倭讧后始弛禁,民得明往,而稍收其税以饟兵。自是波恬,或言弛禁之便。盖贫民借以为生,阴通为患兹大。”

这种通海论虽然从“弭盗”出发,不全着眼于发展经济,但它对于海上贸易从而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仍然是有利的。尽管过分地征收税饷可能会抑制海上贸易,但无论如何它承认了海上贸易的合法性。说这种做法是“狠毒的办法”是欠妥的。

(二)为增加财政收入而要求通海

明初,朱元璋曾说:

尝闻,凡有中国者,利尽南海。以今观之,若放通海道,纳诸番之微贡,从其来商市舶之所,官得其人,驭合古征,则可比十分之矿税。

然而,如前所述,朱元璋并没有“放通海道”。这在当时来说,几乎是必然的。

明代的一些思想家早就看到了海外贸易在社会经济中可能起的作用,尽管其思想在开始时还有些幼稚,却是十分可贵的。

较早的从经济观点出发要求通海的当推弘治年间的大学士丘濬为代表。他认为,中国物产丰富,无须取于“外夷”,但“外夷所用则不可无中国也”,即使严禁,中国货物出口也是无法断绝的,只会使人民陷于法网,无益而有害,因此,“第当如前代互市之法,庶几置市之名与事相称”。应该指出,他所指的是民间的互市,与官府市舶专司朝贡贸易不同。他考察了前代情况,努力排除海贸“恐招边患”的疑虑,认为除日本之外,暹罗、爪哇等均可与之贸易。另外,他认为,允许人民进行海上贸易,由官府征税,“如此则岁计常赋之外,未必不得其助,亦足国用之一端也。”丘濬所定的尺度是极宽的:“滨海之民有欲经贩者”,只要“先期赴告舶司,审勘无碍”,并“自陈造舶若干料,收贩货物若干种,经行某国,何时回还”,保证“不私带禁物透漏事情”,即可出海贸易。丘濬的想法在当时来说是十分进步的,很接近所谓自由贸易。他的这种理想,终明之世也没有实现。

正德中,“两广奸民,私通番货,勾引外夷,与进贡者混以图利,招诱亡命,略买子女,出没纵横,民受其害”,因而“禁治之”,“其应供番夷,不依年分,亦行阻回”。但是,到了十二年(1517)五月,右布政使吴廷举竟敢“巧辩兴利,请立一切之法”,而抚按官及户部竟然“皆惑而从之”。可见,地方官在执行中自有其变通之法。嘉靖初年,海禁严厉,并且一再与葡萄牙商人发生武装冲突,在这样的形势下,广东巡抚林富竟敢以“粤中公私诸费,多资商税,番舶不至,则公私皆窘”为理由,要求“通番舶”。林富声称互市有四利:第一抽分取余,足供御用;第二可充军饷,以备不虞;第三小有征发,可临时调剂;第四小民懋迁,以为衣食。所谓“助国裕民,两有所赖,此因民之利而利之,非开利孔为民梯祸也”。其实,还有一点林富没有说,那就是“广东文武官员月俸,多以番货代”,他们都是海上贸易的既得利益者,禁海将给他们造成很大的损失。这些情况说明,以增财政收入为目的而要求通海者大有人在,同时,从中不难看出海贸作为经济活动,已经深入到当时的社会生活之中了。不过应该指出,不论是吴廷举,还是林富都没有达到丘濬那样的高度,他们所要求的仅仅是允许“外夷”到沿海进行贸易。

他们的要求,到隆庆以后总算得到了解决。万历年间,在漳州海澄县月港所开的洋市,一年即可得税二万两有余,用作福建兵饷。漳州、泉州两地方为了争税饷甚至发生了要求划分通商海面的事。他们主要关心的是将利权收归官府。

(三)为“藏富于民”要求通海

真正认识到某种经济规律而要求通海的,要数万历初年的吏部尚书张瀚了。张瀚的家乡是浙江仁和,当地富室多以纺织起家,他的祖先也以纺织致富。其所著《松窗梦语》一书,于明代工商业情况多所记述。其议论带有浓厚的市民阶级的意识。张瀚的要求通海,更多的是为从事海外贸易的商人在讲话。他说:

乃筹国者,知互市之利,而不知海市之利,何不思之甚也!……若夫东南诸夷,利我中国之货,犹中国利彼夷人之货。以所有易所无,即中国交易之意也。……而又可藏富于民,何惮而不为也?若曰夷人数人寇,势不可通,岂知夷人不可无中国之利,犹中国不可无夷人之利,禁之不得通,安能免其不为寇哉!

与前人所比,他的进步有两点:1.不仅认识到“夷人不可无中国之利”,而且认识到“中国不可无夷人之利”。他把国际的贸易比作国内市场上的“以所有易所无”。自由贸易较之“朝贡”贸易会带来更多的好处。而丘濬只认识到“外夷所用不可无中国”。2.他表达了“藏富于民”的思想,与傅元初等人专注于“公家”的饷税,而唯恐“利尽归于奸民”是不可同日而语的。他更明确地代表了海贸商人的利益。

张瀚并不孤立,明末清初人王沄的慨叹,殆与张瀚出于同心:

闻往时,闽中巨室,皆擅海舶之利,西至欧罗巴,东至日本之吕宋、长歧,每一舶至,则钱货充牣。……嗜利走死,习以为常,以是富甲天下。自海禁严,而闽贫矣。

明代通海论者人数众多,而其思想基础则颇有参差。天顺年间司礼太监福安说:“永乐宣德间,屡下西洋,收买黄金珍珠宝石诸物,今停止三十余年,府藏虚竭。”大概他考虑的主要是皇室的奢侈享用。万历年间福建巡抚许孚远反对海禁是为了“安反侧,杜乱萌”。如此不一而足。但可以看出,人们对于海外贸易的认识由肤浅而逐渐深入,通海思潮由低级不断向高级发展,这一线索十分鲜明。

顽固的海禁政策再也维持不下去了,弛禁是不可避免的。隆庆改元,“准贩东西二洋”、“除贩夷之律”,尽管这种弛禁是极有限的,还是出现了“五方之贾,熙熙水国,刳艅艎,分市东西路。其捆载珍奇,固异物不足述,而所贸金钱,岁无虑数十万”的繁荣局面。甚至称其为“公私并赖,其殆天子之南库也”。海上贸易的不断发展,正是通海思潮不断发展的基础。

同类推荐
  • 山海之间的台州女人

    山海之间的台州女人

    妖娆婀娜是你,巾帼不让须眉也是你;温婉美丽是你,豪放刚烈、真诚率性也是你。台州女人进而善攻,退而善守,从不低眉顺眼。台州女人有着江南女人的玲珑剔透、聪慧能干,又兼具北地胭脂的豪放刚烈,有着自己独有的风姿。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文化产业已经列入中国支柱产业的发展目标。如何发展,离不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这一基本问题。本书正是从这一视角,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做出了初步回答。从理论上着重概括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新的文化发展理念,从实践上着力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通过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探索,力求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规律,使文化产业的发展更加体现时代性和创造性。本书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形成,性质、特征及内涵,地位、作用,基本原则,基本任务,主要内容,基本途径,基本经验,新实践等九个方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理论和经验进行了概括和总结。目前云南省的文化建设及发展已经走在了全国的前列,本书这些经验进行了系统的总结,这对于在全国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发展文化产业有着极好的借鉴作用。
  • 丝绸之路重镇宁夏固原:回族民俗

    丝绸之路重镇宁夏固原:回族民俗

    传统行政区划意义上的“固原”,指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清水河上游西岸、有着“贫瘠甲天下”之称的大片黄土丘陵地区,也就是人们通常说的“固原地区”或“西海固地区”。包括固原市原州区、海原县、西吉县、隆德县、彭阳县、泾源县。由于其悠久的历史、独特的地理位置、恶劣的自然环境、众多的回族人口,使“西海固”这一独特的自然文化地理概念闻名于世。
  • 碑帖笔记

    碑帖笔记

    偶尔在市场上买到一些旧拓的碑帖,其中一种名为《古宝贤堂法书》。读帖之馀,查阅了宝贤堂的相关资料,觉得这是山西文化史上值得玩味的一段故事。宝贤堂创始于晋王府。明太祖朱元璋封其第三子朱棡为晋恭王,洪武十一年(1378)就藩太原。传至第四代的晋王,是朱钟铉。朱钟铉有子名朱奇源。朱钟铉见其子喜好书法,便命他搜集古今法书刻帖。正是这位世子朱奇源(死后谥靖王),于弘治九年(1496),择取《淳化阁法帖》等古帖,及当时的名家法书,摹勒数十家,成为一部十二卷巨册的传世法帖,名之为《宝贤堂集古法帖》。朱奇源造诣不凡,刻帖极为成功。
  • 泰国人

    泰国人

    本书从多个层面描述了泰国人的性格,探讨其国民性和民族性,书中还选择了一些能反映泰国人民生活和自然风貌的图片。
热门推荐
  • 三国之弃子

    三国之弃子

    身为灵帝的长子,废后的哑巴儿子,后世青年如何在三国时代争霸天下?
  • 从漫威开始的万界生活

    从漫威开始的万界生活

    想看帝皇铠甲和路法的对决吗?想知道脉兽和巨龙谁更加强吗?想看到奥特曼光之巨人和进击巨人的对决吗?那就要看作者的更新速度啦!一更党,建议养肥再杀(,,?ω?,,)跟风建了一个读者群:qq:833481960
  • 帝谋藩王太子

    帝谋藩王太子

    直到他失去一切后,他才明白,这所谓齐国最惊才绝艳的太子爷,不过是他人眼中的一个笑柄。他想要与之一生一世一双人的女子,他看似手足情深的兄长,他拼下全力保住的人,都不过是为了他太子这个地位罢了。他不是个合格的太子,他不喜欢无休止的争斗,可他忘了,身处高位,有些事,无可避免。“比起做什么人上人,我更喜欢随意的活着,但如果你们想玩火,吾倒是不介意与尔共焚。”
  • 主持人形象塑造艺术(修订版)

    主持人形象塑造艺术(修订版)

    本丛书精炼了一些基础性的内容;在理论的阐述方面,力求言筒意赅、通俗易懂,便于理解和实践应用;关于例证,力求在贴近现实、切合实际的同时与时俱进,充分反映当下的形势与特点。此外,系统地增补了原来没有详尽阐述到的主持人相关内容,以保证丛书在应用主持领域知识的覆盖面更系统、更全面。
  • 我无法学会与你告别

    我无法学会与你告别

    颜值体力都爆表的特警队长偏偏栽在将自己抛弃又反追的小公主身上——原来我还是喜欢你,喜欢得要命!——自视甚高的千金大小姐梁深晚曾经放下所有的骄傲追上了学校的天之骄子周湳浦,却在风华正茂的年纪里听说自己被劈腿,虽然对方肤黑,平胸,发短,但奈不住别人近水楼台先得月,这口气咽不下去。伤人不能伤自尊,梁深晚先周湳浦一步,昭告天下——是她先红杏出墙的,是她觉得玩腻了要移情别恋的。之后便一声不吭的出国留学,疗伤去了。几年后,再遇,周湳浦将她从武装分子手上解救下来,她发现自己还是喜欢他喜欢的要命。
  • 万国神游录

    万国神游录

    寒冷地域里兽人聚集的地下眠城,谜一样的建城史和鲜为人知的寒潮入侵史……安于自得的兽人群落与若即若离的眠城政府,民众和中央的特殊关系……神秘的海中岛国,鱼人和栖水族的神秘国度,时隐时现的海上迷岛……飞跃在天空的树冠王国,云层之间的空中城堡与独特飞行族的奇特国度……悬空之海、念域、永生之地……这个世界有太多未知,墨文正在其中探索,渐渐集结起一支同为探索者的团队,从眠城出发。。。
  • 提高说话水平的11种方法

    提高说话水平的11种方法

    古人云:“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与有学识、会说话的人交谈,能使人增长知识、开阔眼界。如此益智、怡悦之事,何乐不为?说话是有效沟通的手段之一,把话说好、说到位,从政者能平步青云,经商者则能财源滚滚,即便身在职场也能左右逢源。古有“烁金之言”、“一言九鼎”一说,今有“一言定升迁”、“一句值千金”之谓,可见,把话说好的作用不可小觑。
  • 王者荣耀之奇迹战神

    王者荣耀之奇迹战神

    公元2026年,紫铃家四公子紫铃逸,进入白云大学后和宿友打赌,从而接触了王者荣耀这款游戏,但王者荣耀,已经进入奇迹之光版本.......进入游戏后,紫铃逸开始了他的旅程,约战,副本,比赛,感情,紫铃逸一步一步的,从一个什么都不懂的新手,变成了一个创造奇迹的战神。“请君一曲杯莫停,相约相望战江湖.........”新作:《最强超神核心》
  • 周慎斋遗书

    周慎斋遗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杜甫文集2

    杜甫文集2

    杜甫(712-770),字子美,盛唐大诗人。原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初唐诗人杜审言之孙。唐肃宗时,官左拾遗。后人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