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21600000003

第3章 倾听诗歌的声音(3)

与单永珍初次相识,缘于一次西海固诗人的聚会。那是今年的正月初五,下午三点多,诗人杨建虎打电话给我,让我过来一下,认识几位有影响力的诗人,十分钟内赶到。我不敢怠慢,不到十分钟就来到了他们聚会的酒店,在座的有王怀凌、单永珍、杨建虎、红旗、高鹏程、李兴民等西海固的文学精英。

粗犷豪放是单永珍给我的第一个印象。初次见面,他就直截了当,没有多余的客套寒暄,以酒为媒,连干三杯。三杯酒下肚,自然也就没有了陌生的感觉,说话也随便了许多。

“我觉得咱们两个还能说到一起。”在碰杯的同时,永珍笑呵呵地对我说。

我知道他说这句话的意思,皆缘于王怀凌的诗歌,他给怀凌的第一部诗集《大地清唱》写过《在传统和现代之间》的评论,我为怀凌的第二部诗集《风吹西海固》写过《在现实与未来之间——呐喊》的评论,评论的主题上就有点相近性,因而感觉比较亲近。

永珍虽然年龄比我小,但是,因为他的文学造诣、诗歌创作令我敬慕,所以我对他心怀十分的尊敬。初次见面,他不俗的谈吐、调侃的话语,就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这不,一杯酒在手,他乐呵呵地说:“我不喝酒手都在颤,喝上六七成酒,‘扎金花’的时候,虽然牌不大,但手一颤,对方以为我拿到了大牌,就被我诈赢了。还有,我经常会接到一些诗友的电话,问能不能把他们的几首古体诗发了,我就郁闷了,现代诗出现多少年了,还玩古体诗?玩古体诗,我们能玩过我们的老祖吗?谁有本事超过唐代诗歌?因此,只能哄一哄,一期推一期,最后,时间长了也就不了了之了。古体诗我是坚决不发的!”

善于思考是单永珍给我的第二个印象。我了解单永珍都是在私下的交往中,每次相聚,别人都海阔天空,唯有永珍会时不时地冒出几句看似轻描淡写,但却很有分量的话。一次,说到西海固文学的时候,永珍感叹说:“从自身来说,我们都读的书比较少,受的罪比较多,我们缺少厚重,因而我们就不能勃发。”此话一出,桌子上的人都沉默了,每个人的心里在那一刻,我想都“咯噔”了一下吧。还有他对古今文学创作的看法:“过去的诗词歌赋多出自官宦之手,哪一个大诗人没有做过官?过去有专业作家吗?没有。现在多是专业作家在创作,不要从时间上对比,就从身份来说,身份不同,思想和境界就不同。玩古诗我们玩不过古人,你让李白来写现代诗,他未必就能比过咱们。”

永珍就是永珍,想法就是与别人不一样,在《九问宁夏诗歌》一文中,他这样写道:“阅读东西方优秀的诗歌作品,扑天盖地的是诗人对现实生活和现实遭遇的诗意表达,而那些风花雪月的低吟浅唱只是偶露峥嵘,它构不成一个诗人完整的文学世界。用诗歌来留下一个时代的声音,这是一个诗人一生努力的方向。”

在一次诗人访谈中,永珍如是说:“我一直坚持诗歌创作要有一定的宗教性,除了表达内心,也要有整体性、规划性,其实这都是一种责任的体现。尤其在的70后、80后诗人缺乏责任感的时代,作为比较成熟的60后诗人就应该承担更多的责任,需要更多的思考和纵深的发展。”

“我设想的优秀诗人应当是精神向上、目光向下的慎密洞察者。事实上我热爱肉体远远大于精神,只有在生活的细枝末节,才会发现自由和真理,才会写出神意的感动,才会把自己的命运和国家、民族的命运融汇在一起,这样才会有好诗、大诗出现。”

敢做敢当是单永珍给我的第三个印象。遇到不顺眼的事他敢说,看到不雅致的诗他敢批。有朋友给我讲过他的一个小故事。那是在2003年7月12日银川晚报举办的一场名为“大地诗会”的诗歌活动中,诗人苏菲舒和他的女朋友“金色小提琴”上台表演行为诗歌,苏在一旁一边洗脚一边恭听,其女友在蜡烛前将一本《诗经》一页一页地撕下来燃烧。永珍看不惯苏菲舒及其夫人边洗脚边撕《诗经》的行为冲上了舞台,一把夺过“金色小提琴”手中的《诗经》,并高声喝止,引发了苏菲舒把一盆洗脚水泼向单永珍的完全不艺术的行为。永珍的勇敢行为,表现出他内心对诗歌的虔诚,对诗歌之神圣的勇敢捍卫。

而生活中的永珍为人简单、仗义、率真,文朋酒友一大帮。他们会时不时地找机会聚一聚,以诗歌的名义,以写作者的名义,对酒当歌,喝到酒酣处豪情万丈,看到一桌饭感慨万千……每到这时,永珍总是说:“我们每一个村子里出来的人,能像我们一样吃到这样一桌饭的人不多,弟兄们要珍惜呀!”

诗意的阐释是单永珍给我的第四个印象。我看到永珍给唐晴的诗集《嘿,我还活着》写的评论《当诗歌成为一根火柴》时,眼前为之一亮,多么诗意的标题呀,读下来就更喜爱了——“当诗歌成为一根火柴,瞬间的照亮之后,心灵的世界依然是黑暗。当诗歌成为一根火柴,在一个诗人的手上,点燃的是灵魂的光芒。”这段话本身就是一首诗,一首洋溢着哲理的诗!在给张虎强的诗集《寂寞深处的风景》写的序言《诗意的河流穿过掌心》中,他写道:“行万里路,等同于读万卷书,这是我一贯的朴素哲学。这些年来,我一直漫游在西北大地上,写下了一篇篇悲欢离合的诗章。‘游山玩水’对一个诗人来说永远是一个褒义词,长期居于一地,审美的疲劳会钝化一个人探知的深度和广度,就像‘你可以尽情地嘲笑一个皇帝的富有,但不能嘲笑一个诗人的贫穷’一样,你可以尽情讽刺一个官僚的公款旅游,但不能讽刺一个诗人的‘游山玩水’。因为一个民族的文明史就是在那些‘游山玩水’的人身上散发出夺目的光芒,他们的启悟性与创造性,使一个民族的智慧发扬光大,一代又一代地星火相传,一步又一步地催生着文明进化的车轮。”而在给王怀凌的诗集《大地清唱》写的评论《在传统和现代之间》中,我真正地经受了一次“精神的沐浴”:“阅读《大地清唱》,是一次精神的沐浴,是一次心灵与心灵碰撞的过程,是一次灵魂与灵魂烛照的过程。相信每一位有文化良知的读者,当你打开这本诗集的第一页时,你的内心深处一定会有肃穆之感,愉悦之感,启示之感。”

我无法说出他这些话语的美妙之处,就像永珍经常夸怀凌的诗作《蒋台堡》一样,看似没有一句高调,没有一句献媚的话,读来,却能让人感受到一种充盈的“精神力量”。

强健的诗风是单永珍给我的第五个印象。单永珍的诗我虽然没有全面细致地读过,但他的霸气和铮铮铁骨令人佩服。《在玛曲的孤独》中诗人写道:“让我们点燃篝火,照亮阿尼玛卿山上的雪/让我们敲打骨头,高举灵魂的碎片/让我把自己焚裂,为着众生的吉祥彻夜祈祷/让我把爱情埋葬,还你一个玫瑰的日子……”这种孤独的强悍让人心灵震颤,而最让我不能忘怀的是《敦煌的鹰》一诗:“敦煌啊!我带着飞天的梦想拼死一跃/留下羽衣霓裳/天空啊!你无耻的广大里落木萧萧/我只带走飞翔。敦煌——”那“拼死一跃”成为诗人“飞天”的梦想!正如诗人王怀凌所说的:“西北大陆的山川河流流淌于他的诗中,凝结出他的豪迈、雄浑的特质。当幽默、反讽、变形等现代手段改造着他的面目时,地域性与历史感只是他的发力点,真正的暴力美学背后,潜藏着他批判的、不可质疑的艺术态度。”

最后,简单介绍一下永珍同志吧。单永珍:男,回族,宁夏西吉县人,致力于诗歌、散文、随笔等的写作。在《诗刊》《十月》《星星》《诗歌月刊》《民族文学》《诗选刊》等多家报刊杂志大量发表作品;参加了2006年第22届青春诗会,2007年参加了鲁迅文学院第七届全国中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多首诗歌入选各类年度选本或作品集,作品获时代文学奖、固原文学艺术诗歌奖、第六、七届宁夏文艺评奖诗歌奖等。出版诗集《词语奔跑》一部,现任固原市《六盘山》杂志副主编、市作协副主席。

2011年4月12日

(此文原发表于2011年西吉《葫芦河》第2期)

“倾听诗歌的声音”

——我敬畏的诗人杨建虎

对于杨建虎的诗歌,早些年我就读过一些,由于心存敬畏,不敢轻易下笔去写点什么。近期,诗人杨建虎入围2010年华文青年诗人奖,敬佩之余,再读杨建虎的诗歌,犹如“坐下来,在天堂的花园旁”,“倾听诗歌的声音”。

杨建虎是西海固土生土长的诗人,这片贫瘠而多情的土地,赋予他特有的诗歌特质和创作灵性,使他一发而不可收拾,创作出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好诗,频频见诸于《诗刊》《人民文学》《青年文学》《星星》等各大报刊、杂志。读他的诗歌,犹如倾听一首优美的抒情曲,是一种阳光的普照和精神的沐浴。

杨建虎的诗歌贯穿始终的主题,是他对西海固的满怀热情的关注和对现实、对人生的思考。诗人游走在乡村与城市之间,通过对村庄、对城市以及对个体生命的体验、拷打和追问,直接深入灵魂的深处,这也是他诗歌的美学追求。而这种“美”又不是孤立的,是对现实的反思,对希望的开拓,是文字和情感的完美统一。阅读他的诗歌,不仅能让我们感知诗歌的崇高,更能让我们走回现实,看到生命的本真,看到一个诗人的灵魂在西海固是怎样坚守的!

诗人在《活在西海固》一诗中写道:“活在西海固,我总是感觉到渴/我阅读着干燥的阳光,光秃的山梁/我写下的诗句,干巴、绵长,像西海固的群山一样/我常常一个人望着苍黄的天,发呆/仿佛天空的眼神呈现着西海固的前世和今生……在西海固,我的职业是记者/我的另外一个身份是诗人/我不知道,该如何写下西海固的身影/我常常在春天目睹一场场沙尘暴狰狞的面孔/在夏天看到挣扎的庄稼干枯在田野/在秋天和慌乱的蒿草相对而视/在冬天和苍凉的原野心心相怜/我常常在一个人的孤独里写诗,流泪/咀嚼粮食的味道,体味泥土的意义……”诗人在用他的诗歌和泪水拷问着“西海固的前世和今生”,在“挣扎的庄稼”、“慌乱的蒿草”、“苍凉的原野”中“咀嚼粮食的味道,体味泥土的意义”,然后动情地写下:“活在西海固,我像活在永远的尘土中/像母亲说得那样——/人的一生像一根草,从土里来,到土里去/而我的诗歌就是一场场倾诉/像西海固的一场场风一样。”

这是何等悲壮的诗句,又是何等神圣的倾诉!

杨建虎的诗歌是语言、意境和情感的完美交融。诗人在《作家寄语》里写道:“在日渐浮躁的世俗世界里,我仍然十分迷恋诗歌所带来的美,这美可以使人达到不可言说的愉悦和战栗,这美使人觉得人类还有理想,还有许多精神的期待。”从这些话语中我们不难看出,诗人对诗歌审美艺术的追求是何等的高尚:那是一种“不可言说的愉悦和战栗”,是人类理想追求和精神的期待!诗人还认为:“事实上,诗是对生存和内心的醒悟,是情感和语言的双重冒险,磨洗诗歌,重要的是要捍卫语言的尊严,让语言发出光芒,让诗歌呈现生命的奥秘。”诗人不仅仅是把诗之情感、诗之语言、诗之生命在“磨洗诗歌”中呈现,更重要的是要捍卫诗歌的语言。

杨建虎的诗歌,首先是语言的凝练。诗歌就是用最精炼的语言,表达最完美的情感。在杨建虎的诗歌中,这样的诗句随处可见:“风从塬上吹过,所有的黑暗已然消逝”;“我宁静地注视你,在一种语言的光彩中”;“在时段时续的遗忘的时间里,我已把自己埋得很深”;“人的一生像一根草,从土里来,到土里去;而我的诗歌就是一场场倾诉,像西海固的一场场风一样”。这样的诗句,像格言一样铭刻在我的心中。我想,也会铭刻在每一个读者的心中。

其次,优美的意境是杨建虎诗歌的最美特质。诗人无数次地写到村庄、秋天、风、雨水、雪和河流,在这些意象中,那是发自诗人内心深处的“诗歌的声音”,是一种宁静的倾听,是一种阳光照耀心灵的倾听,更是一种执着守望的倾听。

我静静守着这棵树上的众多花朵/像守着一个个灿烂的梦/时间的河流中/生命已被全部照亮”

——《苹果花儿开》

村庄里的阳光/像诗一样,没有风的时候/它甚至是静止的/像丝绸一样,缓缓落在诗人的梦境里

——《村庄里的阳光》

当阳光渐渐升起/一段美丽的寂静/像这日子静静的微笑/深深地映在了心的斜坡上

——《比闪电更美》

第三,执着的守望是杨建虎诗歌的灵魂。诗人在2010年8月《六盘山》文学双月刊《作家寄语》中写道:

“我已经习惯了静静地守望——我知道,我是深爱着这样的秋天和大地的。——是啊,西海固雄浑苍凉的臂膀依然接纳我脆弱的灵魂,辽阔的视野使我在茫茫苍穹下怀着一种向往——思考生命和存在本身。我想着,我在西海固的写作纯粹是一种梦的占有。”

同类推荐
  • 知青草屋

    知青草屋

    散文集《知青草屋》,述说着作者下乡当知青时的所遇、所感、所悟。集子中的人、景、事愰然已距今四十几年了,虽某些章节根据需要做了一定艺术处理,但并不影响那代人曾经五彩缤纷的记忆。唯那人、那景、那事仍风和日丽,郁郁葱葱。
  • 人生元本一首诗:唐诗故事

    人生元本一首诗:唐诗故事

    本书稿叙述了唐初至唐末五十余位诗人的故事,以诗为切入口,通过读诗得以读人,通过读人得以读历史。通过读诗——读人——读历史扩展人们的审美能力、精神世界、社会阅历和文化自觉。书稿叙中有评,评中有议,在解读诗和诗人时能做到有史有据,从而拓展读者对诗人、诗作的理解。
  • 陆游文集3

    陆游文集3

    一个受时代陶熔而又努力陶熔时代的人,通过诗词发出声声战斗的呐喊,永远激励着千秋万代的中华儿女奋勇向前,读一代爱国诗人的经典文章,品官宦诗人的一生坎坷。
  • 吉尔尕朗河两岸

    吉尔尕朗河两岸

    本书以一条静静流淌在天山腹地伊犁大草原的吉尔尕朗河为背景,通过作者十年住居生活的亲身体验,以细腻浪漫的笔调和田园牧歌式的行吟,全景式的描绘了吉尔尕朗河两岸广阔的牧场、田园、林区、山脉等四季变幻的迷人风景,并对生活在此的游牧民族的独特文化、风俗、节庆、民歌等做了深入详实的了解与记录。全书充溢着作者对这片远离都市喧嚣的原生态土地上山川风物的热爱与眷恋,对现代工业文明弊端的清醒与重返健康田园生活的提倡,以及对生态文明的现状和现代人精神生活的关注与反思。
  • 上海夜奔

    上海夜奔

    我们不再那么地需要上海上世纪的30年代了,至少在形式上。毕竟70年已经过去了,我们活在新的上海历史中。
热门推荐
  • 大漠飞歌

    大漠飞歌

    我自大漠来,吟诵漠中曲;手握寒冰刃,剑指命中人;千里寻过客,匆匆恩仇绝;愿吾离去时,君断相思情。
  • 时光匆匆我路过你的风风雨雨

    时光匆匆我路过你的风风雨雨

    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世界。我从你的世界路过,见证你的风风雨雨。
  • 人偶的杀意

    人偶的杀意

    我是一个人偶模特,栖息于一家服装店里。服装店不大,住在这里的人偶模特只有三个,包括我。第一个是我的妈妈,她的头发是褐色的,身上穿着一件紫蓝色的衣服,十分漂亮。第二个是金发姐姐,她长得很美丽,身上穿着一件白色的婚纱,看上去像仙女一般。不过我跟她感情不深。第三个就是我,一个小男孩,穿着一套黑色的小西装,依偎在妈妈的身边。服装店真的不大,用人类的话来说,只有十多平米。然而这个对于人类来说毫不起眼的小店,却是我们三个人偶的家园。
  • 林雾晨光

    林雾晨光

    警局联谊会那晚,梁晨被林珅堵在了楼梯间里……“梁小姐,我有一点情况想找你了解一下。请务必配合。”“什么情况?”“家里逼婚太紧,缺一个未婚妻。请问你愿意做林太太吗?”…………一场连环凶杀,让他们意外邂逅。一次全城追凶,牵出尘封已久的文物走私案。狼系刑侦队长VS佛系心理学女硕士。我生命中最温暖的阳光,就是你……--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不良太子妃:公主萌萌哒

    不良太子妃:公主萌萌哒

    她是中宫皇后之女,被国师预言“凤凰临世”,乃是魏国最尊贵的嫡出公主,因为一场阴谋,她只得隐于秦府,以男装示人。从此,宫中少了一位公主,秦府多了一位公子。在外人眼中,她是温润如玉的“翩翩公子”,智慧超群,丰仪无双。他是羽国的皇子,冷宫废后之子,因为国家战败,被送往魏国当质子。在外人眼中,他虽然身为质子,却永远以一种高高在上的目光,睥睨着世人。实际上——她腹黑、狡猾、记仇,谁坑害了她,她一定要不动声色的怼回去!他幼稚、较真,如果有天有人欺负了他心目中的她,他也绝不会善罢甘休!青梅竹马,两小无猜,欢乐在他被接回国的那一天,戛然而止。当几年过后,她换上红妆,以魏国公主的身份重新示人,那该是怎样的绝代风华?当磨难过后,他换上杏黄的龙纹衣袍,以羽国太子的身份站在她面前,又将掀起怎样的风浪?——☆☆☆☆——1.此文乃是正剧,里面也有不少爆笑情节,还有玄幻的色彩2.此为爽文甜文,中间可能会偶尔夹杂小虐3.推荐某幻旧文《权谋天下之摄政郡主》4.如果觉得喜欢,记得动动手指收藏+评论,你们的鼓励是对我最好的支持o(∩_∩)o
  • 名人传记丛书:王羲之

    名人传记丛书:王羲之

    名人传记丛书——王羲之——他留给后人的除了真迹,还有风骨:“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
  • 真魔

    真魔

    有人称他为神,因他拯救众生于疾苦之中,善念永存!有人称他为仙,因他实力已然是通天彻地,无人能敌!有人称他为魔,因他曾一怒血洗广袤神州,谁也不从!对与错,不过一念之间。正与邪,只是七情使然。且看沈尘如何在这神州浩土之上,成为一个真正的魔!
  • 六字神咒经

    六字神咒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重生之巧媳妇

    重生之巧媳妇

    身为二十一世纪女孩的韩子禾,重生到了一个类似于地球八、九十年代的平行世界。
  • 三千劫尽

    三千劫尽

    一个身怀秘密的少年一段古老久远的往事无数的命运缠绕其中到底是继续修罗之路亦或者终结悲剧轮回光与暗交织谱写乐章奏响三千劫起的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