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54800000002

第2章 东北秧歌(1)

1、何谓“东北秧歌”?

东北大秧歌是一项很有意思的民间娱乐活动,来源于生产劳动之中。东北地区的民间舞蹈有秧歌、龙灯、旱船、扑蝴蝶、二人摔跤、打花棍、高跷等形式,多在一起配合演出,统称为“秧歌”。目前所说的东北秧歌包括了地秧歌、高跷秧歌和二人转。

2、东北秧歌的渊源

东北秧歌有悠久的历史,是北方劳动人民长期创造积累的艺术财富,它起源于插秧耕田的劳动生活,又和古代祭祀农神祈求丰收、祈福禳灾时所唱的颂歌、禳歌有关,并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农歌、菱歌、民间武术、杂技以及戏曲的技艺与形式,从而由一般的演唱秧歌发展到今天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民间歌舞。

3、东北秧歌的发展

史书记载,早在康熙年间,由流放到塞北的徒囚中艺人文士,将内地的戏曲歌舞带到东北,东北就已经有了“上元日”(正月十五)办秧歌的习俗。表演的男子扮成参军、妇女等角色,边舞边歌、通宵达旦。到了清末民国年间,扭大秧歌已经是遍布东北各地。到乾嘉时期,这种歌舞活动与东北人民的热情浪漫结合在一起,形成了独具稳、梗、翘风格的秧歌舞,特别是渐渐成型的秧歌音乐,那锣、鼓、镲、唢呐等奏出的热烈而欢快、谐趣而颠浪的曲调,令人过耳不忘。

4、风格独特的东北秧歌

东北大秧歌的风格,以火爆、热烈、欢快、奔放著称。民间称秧歌扭得好叫“扭得浪”,即不但舞姿要优美,而且腰胯摆得幅度要大,节奏感要强,表情要有感染力,总之是不能平淡而要夸张,才符合关东豪爽热情的民风。此外,秧歌的“走阵”(行进表演队形)也要活泼新鲜。除通常的圆场外,还可以走出“二龙吐须”、“太极八卦”等许多花样,时快时慢,边走边变。

东北秧歌形式诙谐,风格独特,广袤的黑土地赋予它纯朴而豪放的灵性和风情,融泼辣、幽默、文静、稳重于一体,将东北人民热情质朴、刚柔并济的性格特征挥洒得淋漓尽致。稳中浪,浪中梗,梗中翘,踩在板上,扭在腰上,是东北秧歌的最大特点。同时,花样繁多的“手中花”,节奏明快富有弹性的鼓点,哏、俏、幽、稳、美的韵律,都是东北秧歌的特色。

5、东北秧歌的艺术特色

(1)东北秧歌的角色及作用

①秧歌头:整个秧歌队伍中负责指挥调度和整体协调的核心人物。

秧歌头只有一人,位置处于队伍第一位,高跷高度也是全队最高的一人,大概在1.1米~1.3米之间。指挥时面向队伍,领舞时负责控制秧歌的节奏和秧歌调的快慢轻缓。可以说,整个秧歌队的表现完全操控在秧歌头手中。

②公子:秧歌队舞动环节的重要人物。

公子共有4人,高跷高度仅次于秧歌头,大概在1米~1.1米之间,两两一队跟在秧歌头后面。其舞动效果与秧歌头齐平,大气随意,是全队中最耐看也是最为宏观的一种。

最主要的是,公子还有一点主要绝技。这点决定了秧歌头与公子的特殊地位,因为他们五人要完成其他人完成不了或者是看似完成不了的动作。家乡话称之为打别。

③花角:花角并非京剧中的花脸等角色。这里所言的花,是指女花容的意思。花角多由女性承担,即使有男性,也必须是不那么魁梧的,要求腰枝纤细肩膀低垂为好。

花角中分头花和普花。

头花为4~8人,分两队尾随于两队公子身后。着装为古代小姐的模样,满身绫罗绸缎,各种配饰,头顶有假发,装有头饰。右手持扇,左手持手绢。舞动要求必须上身平直,不许晃动,脚步移动范围不能过大,舞动扇子与手绢时胳膊幅度不能过大,要有古代小姐的矜持劲儿。必须有任由前面公子折腾,我自岿然不动的定力。

后面跟随大概20名左右的普通花角。

(2)东北秧歌的服装特色

秧歌头的服装与公子相同,另外装备有哨儿和指挥旗。指挥旗共有两面,红绿各一面,分持于两手。依靠哨音和旗语指挥乐队的秧歌调变化、队伍队形变化和各种角色的穿插登场以及表现形式。

公子的服装是古代公子哥的服装。长衫是不能系的。右手持扇,舞动时右手以碗为中心使手腕顺时针方向转动扇子,将其尽量舞成一个圆环,速度快时就像右手舞动一团各种颜色的大花。左手拎着长衫的衣襟,一屈一伸,背后看上去像是一只蝴蝶时而张开肘而合上翅膀一样。

6、东北秧歌的表演形式

东北秧歌的表演形式有三种:大鼓秧歌、小鼓秧歌、地秧歌。

(1)大鼓秧歌

大鼓秧歌在三种形式中流传最广,尤其以辽南地区的营口、海城及盖县等地更为盛行,主要通过使用的道具来与小鼓秧歌区分。

(2)小鼓秧歌

小鼓秧歌分“天津高跷”和“小鼓高跷”两种。表演者脚踩1尺6寸左右的木制跷腿,因为两者都以腰鼓和手锣伴奏,所以统称小鼓秧歌。

(3)地秧歌

地秧歌是一种不踩高跷表演的秧歌,地秧歌又叫“地蹦子”主要流传于沈阳、抚顺一带。

打别的主要动作要领是:四位公子在得到秧歌头的三声急促哨声命令之后,尾随秧歌头快速向前奔跑,脱离秧歌队伍,奔至队伍其他人围成的一个空场中间,奔跑距离大概在十米左右。然后,在秧歌头举起左手红旗的时候,齐齐左腿高跷立地,右腿向后平伸与地面平行,之后以左腿高跷为圆心,身体旋转180~270度(270度的旋转据传我的家乡只有三人能完成),旋转之后右腿高跷落地,双脚呈剪刀状交叉,人半蹲,右手舞扇,左右抓着衣襟像蝴蝶一样不住舞动,双腿交叉着边舞边转,转至180度时直身归队。

更有技艺高超者舞动完毕后会有个起身翻空动作,就是身体向着反方向突然翻起,旋转180度直身。据传这个名为小翻身的动作已经极少有人完成。

第一节辽宁秧歌

辽宁地区的民间舞蹈有秧歌、龙灯、旱船、扑蝴蝶、二人摔跤、打花棍、高跷等形式,多在一起配合演出,统称为“秧歌”。

(一)、老辈秧歌

1、老辈秧歌的历史脉络

“老辈秧歌”是流传于燕山东麓长城脚下绥中县的地秧歌。当绥中地区的地秧歌普遍踩上高跷,形成“高跷秧歌”后,当地就将这种代代相传的地秧歌,冠以“老辈”二字,称其为“老辈秧歌”。

据老艺人说,这种秧歌起源于民间传说《宝龙山救驾》:宋朝奸臣沈恒威骗皇帝到宝龙山上香,图谋不轨,忠良曹克让闻讯,带全家假扮跑秧歌,混进宝龙山救驾。因此,“老辈秧歌”中才有辈分不同的各种角色。当地表演者都能说出自己是扮的曹军中的哪一位。据查《宝龙山》(也叫《大过会》)是唐山皮影戏《五锋会》中的一折,为明末河北乐亭人齐二黑父女合编的一部影卷。影卷中有多处跑秧歌、跑旱船、耍中幡、逗狮子等场面,说明河北乐亭一带,明代已有秧歌。并且,据查,是老辈秧歌艺人逃荒时带到小滦州的。滦州即今之河北滦县(包括乐亭县)。小滦州相当于乾隆、嘉庆年间迁到王家店,至今约有近二百年的历史。

2、沉稳而又热烈的“老辈秧歌”

“老辈秧歌“虽以腰鼓、手锣为主要表演道具,但它并没有激烈、多变的舞蹈动作,而是以变换各种队形为主。腰鼓、手锣的击打声与大鼓、唢呐交相辉映,形成了热烈和谐的气氛,其风格特点既古朴沉稳又火爆热烈。

3、老辈秧歌的角色

老辈秧歌的男角挎腰鼓,称“鼓头”,女角持手锣(堂锣),称“包头”。一般秧歌队有16个角,多则20、24、36个角不等,但必须成双成对。除此之外,还有领队的“耍公子”,插科打诨的“丑公子”和“彩婆”。老辈秧歌的组织者叫作“会首”。

4、老辈秧歌与民间习俗的交相辉映

(1)秧歌与特殊的“拜糕”习俗

当地有一种“拜糕”的特殊风俗,春节期间如遇上结婚办喜事的,秧歌队便要到新房“拜糕”。所谓“拜糕”,即办喜事人家用十余斤白面,蒸两个大糕,上面做出龙凤呈祥的花样,涂以彩色,供于新房内。秧歌队中的耍公子、大鼓头、大包头、二鼓头、二包头进入房中,耍公子先唱《拜糕词》:“一到宝府抬头观,观见苍龙彩凤在上边,龙凤呈祥白头偕老,富贵荣华万万年。”唱毕,众人向贴在北面墙上的“”字磕头。这之后主人家拿出钱和糕点赏给秧歌队。据说为办喜事人家“拜糕”,会给他们带来幸福和吉祥。

(2)秧歌与“拜山神”的习俗

老辈秧歌出会前,必须到村东北山神庙前祭祀山神。秧歌队分两列来到庙前,耍公子领众人跪地向山神叩头,并唱《拜神歌》:“一上庙台把头磕,山神五道保佑着,保佑保佑多保佑,保佑年年太平歌。”除拜山神庙外,还要拜财神庙。为了保佑健康,经过药店门前时,还要“拜药房”。

(二)、抚顺满族地秧歌

1、抚顺地秧歌的历史脉络

(1)抚顺地秧歌的渊源

抚顺满族地秧歌主要分两种:一种源于河北,是河北移民时传入的地秧歌;另一方面源自满族传统民间舞蹈,由于长期的民族融合,经演变融合而形成的满族地秧歌,又称“太平秧歌”,俗称“鞑子秧歌”。这种秧歌年代久远,民族性、民间性及地域特色都极为浓厚的民间舞蹈形式,自清代以来一直在抚顺地区流传,深得群众喜爱。

(2)抚顺地秧歌的历史印记

抚顺地秧歌与满族先世的民间舞蹈有着直接的渊源关系。据史书记载,唐代已有名为“踏锤”的舞蹈,明代有被称为“莽式”的歌舞,它们对抚顺地秧歌的形成都有着一定的影响。

抚顺市是满族的故乡、清王朝的发祥地。清王朝统一全国后,东北地区较为安定,满族民间在原有民间舞蹈基础上,不断吸收其他民族民间舞蹈,逐渐形成了从表演形式到角色、装扮、舞蹈动作都独具特色的满族秧歌。

2、抚顺地秧歌的艺术特色

据专家考证,满族秧歌中的人物及其装扮,不仅是满族生活方式的体现,也是反映八旗制度、兵民合一的艺术体现。

(1)抚顺地秧歌的代表性角色

抚顺地秧歌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是旗装打扮的“鞑子官”和仅穿皮袄、斜挎串铃及各种生活和狩猎器具的“克里吐”(俗称“外鞑子”)。

(2)抚顺地秧歌原生态的表演动作

其表演动作多源自跃马、射箭、战斗之类满族原始状态的生产生活,也有的系模仿鹰、虎、熊等动作,其中多有传统舞蹈的元素。秧歌动作中的蹲、跺、盘、摆、颤等姿态丰富、刚劲豪放,具有鲜明的渔猎生活和八旗战斗生活的特色。

(3)抚顺地秧歌独特的伴奏乐

其伴奏音乐借用了满族萨满跳神的打击乐形式,有“老三点”、“七棒”、“快鼓点”等演奏方式,与汉族秧歌有较大区别。

(三)、辽阳地秧歌

1、辽阳地秧歌的主要角色

主要人物有克力吐、丑公子、拉鱼等。

2、辽阳地秧歌古朴的表演形式

辽阳地秧歌的形式较为古朴,以变化各种不同的花场为主,表演者一般为64人,根据跑场变换队形需要多可过百,最少32人。跑场叫“排阵”、“摆阵”,分为“斗子阵”与“排子阵”,前者如“四面斗”、“八面斗”、“穿心斗”等。后者如“鱼龙阵”、“八封兜底阵”、“葫芦套盘肠阵”等。“斗子阵”无特殊要求,但“排子阵”则有摆阵、进阵、卸阵等套路,表演讲求气势和整体变化,有古代战阵的遗风,与山东鼓子秧歌有近似之处。

(四)、辽南高跷秧歌

1、辽南高跷秧歌的历史脉络

(1)辽南高跷秧歌的分布

东北盛行高跷,并以“辽南高跷”最负盛名,其形式完整,表演规范,主要流传于辽宁南部辽阳、鞍山、营口三市所属各县(市)以及沈阳市苏家屯区、大连市瓦房店北部、盘锦市的大洼县等地。无论是在旧时的年节、迎神赛会还是今天的喜庆节日中,都是必不可少的表演形式,民谣中说“喇叭一响,浑身发痒;锣鼓一敲,乐的蹦高”,反映了它的活跃状态。

(2)前辽南高跷时期——“戏出高跷”的形成

“辽南秧歌”是地秧歌与高跷相结合的产物。秧歌于明清之际即已传入东北,踩高跷则是辽南民俗。清初,大批移民进入辽宁,各种民间艺术形式也相继传入,河北、山东一带的“锣鼓高跷”也随之而来。因为高跷足踏跷棍,高于地面,起到活动舞台作用,便于观众观赏而受到当地百姓的青睐。于是,地秧歌艺人纷纷学习高跷,上跷表演秧歌,使地秧歌逐渐转变为高跷秧歌。喇叭戏、二人转及歌舞演唱原是地秧歌中的小场,地秧歌上跷后,这些小场也自然被带进了高跷秧歌。与地秧歌上跷的同时,地秧歌的唢呐伴奏也带到了高跷伴奏中。此外,河北梆子、秦腔、山西梆子、皮黄、昆曲等戏班在前往奉天(沈阳)演出时,经过牛庄,大多作停留演出,“海城高跷秧歌”便从这些剧种的剧目、音乐(特别是锣鼓经)、表演、服饰、扮相等方面,借鉴吸收、充实丰富了自身,这就逐渐形成了“戏出高跷”。该高跷形式的出现为“辽南高跷”的形成打下了基础,这个时期可以称为“前辽南高跷时期”。

同类推荐
  • 经济法概论

    经济法概论

    本书共分6篇。第1篇为法学基础知识,从法学基础知识入手,介绍了经济法的产生、发展及基本知识。第2篇为经济主体法,介绍了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公司企业等企业法律制度。第3篇为经济主体行为法,介绍了企业等经济主体在经济活动中从事订立合同、设立担保、注册使用商标、专利等经济行为时应该遵守的法律制度。第4篇为经济秩序管理法,主要对国家管理市场经济秩序方面的法律制度进行了具体阐述。第5篇为宏观经济调控法,介绍了国家在进行宏观调控时适用的法律。第6篇为经济仲裁与诉讼法,主要介绍了经济主体的权益受到侵犯时的救济措施——仲裁和诉讼。
  • 国学经典导读(全集)(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

    国学经典导读(全集)(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

    方水清等主编的《国学经典导读》是一本关于中国文化经典的综合导读作品,分《国学经典导读(上册)》、《国学经典导读(中册)》、《国学经典导读(下册)》三册,共收录了《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礼记》、《孝经》、《三十六记》、《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唐诗三百首》、《宋词》、《唐五代词》、《诗经》、《左传》、《史记》、《战国策》、《古文观止》、《孙子兵法》等著作,对每部作品都按“原文”(或“原诗”)、“译文”、“师说”、“知识卡片”、“故事链接”或“经典案例”五部分进行详细解释,以便为读者深入了解传统文化经典,提供必要的阅读门径与学习指南。
  • 菩提树下的礼物:守住幸福的十个路口

    菩提树下的礼物:守住幸福的十个路口

    本书为你准备了十个礼物,它们可以使你幸福。他们分别是:心态好活得好、简单是幸福的主旋律、轻松的过,快乐的活、把健康留、别跟自己过不去、放弃也是一种幸福、幸福怎能缺少喜好、仁爱是传递幸福的基石、低调一点幸福一些、因为知足,所以幸福。
  • 教师创新思维与语言表达

    教师创新思维与语言表达

    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而思维是语言的内核,思维的内容决定语言表达的形式;思维水平的差异,也直接影响语言表达水平的高低。《教师创新思维与语言表达》由贺永立、张万仪编著,本书是作者长期思考和教学的成果,原书首次出版之后得到了学者和语文老师的认可,本书主要从这样几个方面进行讨论:创新思维的要素、思维定势及分类、转换视角进行思考、创新思维的优化及发散思维、逆向思维和收敛思维,以及语言表达在这些环节中的运用。中间穿插了很多相关案例和思考题,对于教师的教学具有比较强的启发性。
  • 广播电视基础知识

    广播电视基础知识

    才是广播影视事业的第一资源。为提高广播影视从业人员的素质,加强广播影视人才培训工作,我们针对当前广播影视岗位对人才能力和素质的要求,组织编写了“广播影视业务教育培训丛书”。
热门推荐
  • 枯仙

    枯仙

    【新书《热血猎魔》正式上传,数月沉淀,一朝爆发!一个设定宏大的未来世界,等待您的光临!】得天独厚的枯界小王侯开始跨越界限闯荡仙界。蒙尘古桥,十二兽意,无数神通,血漫青天,他一怒,仙佛的尸体便堆积成山,无数的上古大能在他的怒火下被吓破了胆……仙子的投靠,神兽的膜拜,佛陀的皈依,他却潇洒一笑仙人拜天,希望能得到他的原谅,为了能够让他舒心一笑……从那个时代开始,仙界中便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三界之中只有一个人不能招惹,他虽然无宗无门,但他的手上却灭有无数宗门!”新书《执掌星空》已经上传,精品保证,老作者专利,请各位放心大胆地收藏!
  • 至尊魅医

    至尊魅医

    落姽婳,21世纪最得意的第一神医,无人不能治,无人不能济。盛名远扬,却因一次意外,一朝重生在了紫魅国护国府最受宠的二小姐身上。本以为依靠着护国府强大的实力,她可以无忧无虑,集荣华富贵和万千宠爱于一体,锦衣玉食的度过一生,没想到,护国府一夜之间竟然惨遭朝廷灭门。遇到诬陷,没关系,她可以让那些污蔑过她的人一一得到报应。遇到欺负,没关系,她的修炼速度达到了紫魅国历史巅峰,用不了多久,她就能回报回去。遇到无赖,没关系,对付这样的狗皮膏药,她当然是奉陪到底。-万年以后。“夫人,你既然都说了我是无赖,那我这个无赖,自然是要赖定你生生世世。”
  • 我的精灵们

    我的精灵们

    精灵宝可梦是很单纯的生物,一旦他们认定了自己的主人,那就永远也不会抛弃自己的主人,除非主人先抛弃他们。这是一位穿越而至的少年,与他的精灵们进行冒险的故事。当然,少年的冒险可不仅限于精灵的世界。
  • 洛有心之所向昔

    洛有心之所向昔

    七岁那年,他遇见了她,她也遇见了他。初遇时,他站在二楼的阶梯,好奇地望着这个忽然闯入他世界的小女孩。小小的她,懵懵地看着眼前的男孩,心里像是被一根羽毛轻轻触碰了一下,痒痒麻麻的,仿佛有什么在她心间落了根,再也无法抹去。此后,童昔冉的毕生所愿不过是:努力扑倒肖洛离,并尽早把他变成自己的!肖洛离的毕生所愿不过就是:保住贞操!保住贞操!起码也得保到高中毕业!人总有梦想,但有些人一辈子的梦想,或许只是想拥有心里爱着的那个人。而童昔冉,如是。
  • 妖精影后之蜜恋国民女神

    妖精影后之蜜恋国民女神

    遭人陷害,她害得父母被赶出家门,和家人决裂,只为了一个她深爱的男人。可是那个男人却在她们的订婚宴当日,宣布成了她堂妹的未婚夫。他和她堂妹一起把她踩入泥里。她愤怒,她反叛,她吸烟喝酒、飙车、堕落……在她身处泥泞的时候,是他把她从泥里拉了回来。他说:“今天起我就是你的监护人,以后你不许吸烟,不许喝酒,不许飙车,不许堕落……你的人生由我接管,你的人也由我接管。”在她被她堂妹的人绑架濒临死亡的时候,是他只身一人过来救她。他说:“我要你,哪怕是死神也无法从我身边将你夺去。”重生归来,她要用更好的自己去遇见最好的你。且看白颜夕如何虐渣,走上人生的巅峰吧!本文1v1。男主腹黑,机智近妖。 给自己新文打个广告,新文,傅少是个女孩子,谢谢支持。
  • 别说你懂微信营销

    别说你懂微信营销

    《别说你懂微信营销》主要收集当今社会真实的微信营销案例,以浅显易懂的语言、求真务实的态度向读者传递最真实的微信营销成功案例。所有案例都是由从事各个行业,如房产、汽车、酒店旅游、餐饮婚庆、医疗、电商、教育等领域的当事人以亲身经历的口吻叙述讲出,配以真实的图片和照片,给所有想了解、学习、从事微信营销的人以切切实实的帮 助与指导。
  • 当帅气的我不想努力之后

    当帅气的我不想努力之后

    来这个世界这么久了,还从来没有好好的看过这里的景物,每天都在训练,暗杀,训练,暗杀,如此反复,都没有时间做其他事。其实仔细看看的话这里还挺美的,高铁,高楼大厦,一个个不可思议的建筑,在这里都能看到,像是未来都市一般。不过不同的是这里用来驱动这些东西的都是魔术,现在抬头远望过去,刚刚经过的一辆高铁周围还缠绕着一圈圈的魔法回路。
  • 蜜宠小甜妻

    蜜宠小甜妻

    外科医生还真是个危险的工作,居然遇到了危险人物,不仅要给他治伤还要以身相许。这是什么世道?宴会,医院,公司,家里……只要有人的地方谁敢对苏荷放肆?那可是我的女人,什么名门小三,美艳嫩模,全部给他靠边站,御子辰的心里你谁都装不下。丫头,你只需要乖乖听老公的话,分分钟将你宠上天。--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公馆魅影

    公馆魅影

    故事会编辑部编著的《公馆魅影》为“中国当代故事文学读本”惊悚恐怖系列之五,不仅收入了当今故事界优秀作者的短篇精品力作,还首次整合了《故事会》杂志创刊以来尚未开发的惊悚恐怖中篇故事资源。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气氛紧张刺激,让热爱惊悚恐怖故事的读者尽享故事的乐趣。
  • 疑案实录

    疑案实录

    一座沿海城市岭竹,那里的几名警察,法医,痕迹检测员的故事:几个人一边侦破各种扑朔迷离的案件,一边产生各种微妙的感情。当然,更有对往事的追忆,自我灵魂的救赎以及未来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