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60000000011

第11章 导言(11)

和这些台湾人的交流是很随意的,很自然的,有一对一的访谈,但更多的是多人在一起的闲聊,有时只有一个台湾人,他就必须应对不同的大陆人对台湾的好奇;有时只有我一个大陆人,我就能够轻松地作为旁观者,他们最初还会对我客气和礼貌,但不久他们就会忍不住讨论台湾人自己喜欢的话题。在绝大部分交流时,我没有像一般的博士论文作者准备一系列问题来一个深入访谈,这样也许可以很快找到对论文有利的答案,但这样刻板的访问,常常让被访者在紧张的状态下进行职业的回答。相反,笔者在与绝大多数台湾人交流时,彼此都是比较放松的,所谈的话题也是兴之所至,各取所爱。在这样的交流气氛下,谈话者都可以以接近“原生态”的方式表现自我,有争论,有切磋,有交集,有笑声。我特别喜欢那种不时有笑声的交流,这种有笑声的交流常常是交流者最愿交换信息的交流,也是最有效应的交流。

我对台湾非常多问题的认识来自这些交流,至少是在这些交流启示下改变了我对台湾的看法。比如我曾认识到台湾媒体被政党色彩光谱化,曾得意于发现了台湾舆论的走向不仅被政治人物所操控而且取决于事业团队的竞争。直到2007年,我和尹乃菁的经纪人交流时,才惊奇地发现他们也是《大话新闻》郑弘仪的经纪公司,许多极绿极蓝的政治名嘴都同属该公司的麾下,他们同时经营着《大话新闻》、《龙凤配》等极蓝极绿的政论节目。我十分好奇他们这些名嘴和团队有没有互相交集?他们的舆论议题有无共享?他们的神秘爆料有没有事先透露?这些工作团队的政党倾向是否真的认同谈话节目的调性?他们的酬劳是根据什么发放的?经纪公司十分友好地回答了我一系列的问题,并告诉我十分难忘的一句话:“新台币是没有颜色的。”直到这时,我才意识到专业团队对舆论的介入已经到了如此炉火纯青的地步,而大部分民众只看到电视节目的大打出手,水火不兼容,却不知道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幕后却是同一个经纪公司的左右手互搏,无论蓝绿谁当政,也无论哪个节目收视好,按下葫芦涨起瓢,经纪公司是不会倒的,这使我对台湾舆论生态和政治生态有了更深层的认识。

再如我曾接触一位来自台湾南部的地下电台主持人,谈起他为什么会改变“台独”主张而认同“一国两制”。他说了一个故事:有一次在东南亚某国,恰逢中国总理出访,他看到红地毯从机场一直铺到城里,问当地的市民为什么铺这么长,答曰中国总理来了,再问别的国家总理来了会不会铺这么长,对方摇头,他顿时悟道:原来是“老大”来了,他一下感觉到做中国人的骄傲,是一等公民,从此大力向南部民众用地道的闽南话宣传统一以后做中国人的好处。这种令人匪夷所思的逻辑的确是符合台湾中南部农民的思维,对于台湾中南部农民用官方语言讲“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唯一代表中国的合法政府”,他们是听不进去的,而一句“老大来了”这样的句式,才是最适合他们口味的舆论。

走向历史现场另一个值得一提的“现场”就是目前我从事的职业——媒体,媒体不仅是最为活跃的舆论主体,也是影响力最大的舆论传播工具,尽管我是在大陆媒体工作,与台湾媒体大相径庭,但纵然二者千差万别,毕竟还都是媒体。从我与台湾媒体的合作交流看,我发现我们仍然有许多共同语言:从新闻的选题,到标题的拟定,再到编辑的审核,以及突发事件的应变、新闻来源的核实、SNG车的运用、直播公共信号与单边信号的分配、节目的编排、字幕的运用、嘉宾的取舍、收视率的调查、记者工作量与绩效的考核……仍然有共同的术语和共同的难题,也有共同的规律可循。我们对彼岸新闻从业者的酸甜苦辣感同身受,也比一般民众能够更看透彼此舆论背后的规则与运行机制。我不能不说,同样是看台湾电视,我不仅能比一般的大陆民众看到更多的东西。甚至能比一般的台湾民众看到更多的东西,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我是一名媒体从业人员:我知道媒体的基本运作的环节,从而不被舆论的表象所迷惑。为什么走向历史现场可以引发兼具历史感和现场感的学术思考?是因为历史感的培养未必全部来源于历史,它同样可以来源于“现场”,而这个现场未必就是历史事件真正发生的“现场”。马克·布洛赫就一直强调“有关当今的知识往往能以一定的方式更为直接地帮助我们了解过去”。他以自己为例,尽管他多次读过或叙述过战争,却直到经历过第一次世界大战,才对战争有了真正的理解。谁都知道第一次世界大战无论是规模、武器,都与古代战争相差甚远,但作者却只有亲身经历了这一现代战争,才能对古代战争的“惨败”和“胜利”有了感同身受的理解。同样,笔者虽不是在台湾从事媒体和舆论工作,但是在大陆从事媒体和舆论工作的经历,却使笔者对台湾舆论的理解有了更近的距离。所以说,笔者所从事的职业同样是理解台湾舆论的另一种意义的“历史现场”。

当然,走向历史现场,最理想的状况还是能够回到历史事件曾经发生过的地点和环境,在这样的地点和环境,有可能把一切“现场”的“点”集中起来,可以感受当地的自然风貌和地理气候,可以在当地和当地人们交谈,可以在当地看当地的电视,甚至在当地看当地的文献也会和在异地看当地的文献大有不同。博士论文写作期间,我有幸分别于2004年年底和2007年年初两次踏上台湾,虽然两次都只有十天的短暂停留,但它们使我对台湾的理解都具有点睛之笔的意义。

走进台湾,使我对台湾的地理环境和气候如何影响台湾人的文化性格有了直观的感受。当我来到台湾的中央山脉,看到许多小溪的河床裸露着一颗颗鹅卵石,这才知道由于山脉横贯南北形成中间突起东西狭窄的地理结构,一旦山洪暴发,洪水便往东西两个方向排泄,没有湖泊可聚集,很快就流向大海。由于既没有持续不断的水源也没有蓄水的地形,平时的小溪就是一条“干河”。我相信这样的地理会培养台湾人特殊的性格,比如刚烈,易激动,也易消褪,敢于打拼,豪爽,有爆发力,不信邪,敢于冒险,不计后果,勇往直前,先闯出去再说等等。广阔的海洋给了台湾人民博大的胸襟,但易涨易退的山溪水有时也会产生易反易复的小人。再比如:2006年“百万倒扁”运动“红衫军”的走上街头,很像这种山洪暴发,而死不下台的陈水扁认定“头过身就过”,大概也是看透了这种“山洪”的易涨和易退。

走进台湾,使我对台湾的街头政治的政治文化有了切身的感受。以前吃过从台湾移种在厦门的莲雾,觉得并不好吃,一直奇怪台湾人为什么那么爱吃莲雾,直到在高雄的六合夜市买了黑糖莲雾,那种水果的甜,彻底颠覆了我对莲雾的感觉。其间吃到许多好吃的水果,比如从来没见过这么大这么甜的梨,从而感佩台湾果农改选品种的能力和精神;在台南的许多夜市上,看到许多摊点上摆着政治人物与摊主的合影,成为摊子的招牌广告,才切身体会台湾选举时的扫街拜票为什么要走到小摊里来。在大街的摊子上吃小吃,和酒店里吃小吃感觉大不一样,难怪台湾媒体批评马英九总吃便当而不到街上吃小吃拉远了与台湾民众的距离。如果在大陆,一个吃盒饭的官员本来是一个平民的形象,可是在台湾,在车上吃便当的马英九就会被南部民众不认同为“自己人”。

同类推荐
  • 故事我党好作风:与青少年谈优良传统

    故事我党好作风:与青少年谈优良传统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我党好作风是最好的营养剂。 “十二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 5幅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工程名画,49个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故事…… 讲述共产党五大好作风的中国故事,图文从苦难到辉煌的伟大历程; 用历史成就未来,为青少年的“大脑补钙”,坚定中国梦的理想和信念。
  • 党员干部道德建设学习读本

    党员干部道德建设学习读本

    党员干部加强道德建设,可以凝聚党心民心,是形成好的政风民风的关键。加强和改进党员干部道德建设,既是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是建设高素质党员队伍、高素质干部队伍,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的一个重要切入点,也是营造和谐的党群关系、干群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应注意的三个主要问题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应注意的三个主要问题

    在全党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党的十八大做出的重大决策,是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建设的创新之举。目前,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第一批与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开展顺利,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得到了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拥护与支持。
  • 论道中国发展:金帝雅论坛实录

    论道中国发展:金帝雅论坛实录

    本书是西南财经大学发展研究院李晓西教授主持,在北京金帝雅酒店召集国内官产学界高层人士和著名专家学者畅论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和政策(是谓金帝雅论坛)之实录文集。目前一共举办了十次。包括宏观经济分析、经济市场化、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科技战略、绿色经济、西部大开发回顾与展望、气候与经济、交通现代化、创新机制体制、文化体制改革与创新。真知灼见,精彩纷呈,极有价值。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十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十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使马克思主义具有中国的民族特点和民族形式,成为指导中国人民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科学理论。从一定意义上说,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2009年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命题,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于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关系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
热门推荐
  • 世界修改指南

    世界修改指南

    平行世界,是一个使用修改器修改世界参数的故事。成为裁决者,创造一本决定生死的笔记本,制裁罪有应得之人?还是更改秩序,成为新世界的魔法师?再或者把现实变成网络游戏一般,享受开挂的快感?嘿,哥们买挂吗?当一个可以修改世界的外挂摆在你面前,就有了无限的可能。如果是你,又会用它来做什么呢?或许在三次元开修改器,是哪里搞错了吧。
  • 烽火大汶河

    烽火大汶河

    一群热血知识青年,在国难当头、民族危亡之际,联合社会各界群众,毅然拉起了一支抵御外族入侵的武装。在烽火连天的抗日战场上,与日、伪、顽、匪展开了殊死搏斗;用意志、信念、智慧和鲜血,上演出一幕幕英勇悲壮、可歌可泣的史剧;用战斗和躯体捍卫了民族尊严和人类正义;彰显出了中华儿女英勇不屈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在血与火的锤炼中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并与全国人民一道,迎来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他们是华夏民族的一群精英和楷模!一座永远屹立在后人心中的巍巍丰碑!
  • 七欢渡

    七欢渡

    她是四海八荒人人夸赞的才女,倾国倾城。他是四海八荒呲诧风云的妖帝,妖孽无比。第一次,他们在孟婆桥边相遇。第二次他们在天帝寿宴相见,她弹琴,他吹笛,天作之合。某一天,锦瑟拿着被烧毁的折子,“华年!,你竟把我珍藏多年的戏折子给烧了!!!”,塌上的男人贴在锦瑟耳边腹黑的说“那哪是戏折子,不是春宫图吗?不然我以身相许赔给夫人你好了?”…… 1v1男强女强,女主时而霸气时而沙雕。
  • 后花园的秘密领地

    后花园的秘密领地

    自然是一本书,天是它的封面,海是它的扉页,山是它的目录,河是它的文字,地是它的封底。自然的智慧无处不在,那些有关大自然的神奇故事,在爸爸那抑扬顿挫的讲述中流淌开来……
  • 婚然天成

    婚然天成

    太好玩了,见过套路的男主,没见过套路成这样的男主,每一次见面,每一次约会,男主的行为都是标准的恋爱套路,他无时无刻不在表达出:“爱上我吧!嫁给我吧!快落入我的怀里吧!”这样明显的渴望。可令人心疼的是……他的每一次爱情套路,都成功的被女主闪避过去。我觉得这本书,活脱脱就是一场——“如何成功的避免成为总裁文的女主角”的故事啊。
  • 论道德原理 论人类理智(译林人文精选)

    论道德原理 论人类理智(译林人文精选)

    《论道德原理 论人类理智(译林人文精选)》完整地论述了关于道德思想与人类认识之间的关系。如今,在当代思想界的最新成就的基础上,让我们用现代的眼光来重新整理历代经典,更能体验到人类思想发展的基本脉络,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对人类文明的反思。
  • 王牌校草独家爱

    王牌校草独家爱

    逃婚救个奇怪老头,谢礼竟是一个王牌校草外加一个小宝宝?好吧,她是淑女,她忍了!可是,这校草也太得寸进尺了!夺她初吻,还让她负责?阻她追男神,还说她笨蛋?更过分的是,竟在全校广播,让她回家喂奶!?感觉她好欺负是不是……走,外面单挑,胜者为王,败者?撞墙!
  • 诞生与涅槃:释迦如来应化事迹

    诞生与涅槃:释迦如来应化事迹

    释迦牟尼原名乔达摩·悉达多,是古印度迦毗罗卫国净饭王的太子,为了解除人生无尽的痛苦,立志寻求一条解脱之路,依靠坚忍不拔的意志,最终领悟了人生的最高哲理。释迦牟尼成佛以后,人们称之为佛陀,就是印度古梵语中的"觉悟者"几千年来,释迦牟尼成佛的传奇故事,总是带给人们深刻的启迪。《诞生与涅槃:释迦如来应化事迹》以流畅生动的语言介绍了释迦牟尼的生平经历,每个细节都基于大量的资料准备,真实、丰满而充满了动人的魅力。
  • 人生不可不知的历史常识

    人生不可不知的历史常识

    寻根探源,集纳中外灿烂文化;谈古论今,猎获古今丰富知识。人类的文明漫长而悠远,想要了解它的发展历程,就不能不了解历史,就不能不掌握必要的历史常识。只有掌握了历史常识背后所蕴含的深厚底蕴,才能增进对历史乃至现实的解读与把握,才能在新的挑战面前,与时俱进,适应社会的潮流。
  • 婳棠书

    婳棠书

    他是一国王爷,从小征战沙场,名扬天下,成为一个人人敬畏的铁血残王。他以为他的一生都会奉献战争,最终孤独终老,却没有想到会遇到她……从开始他就知道她的到来,蹊跷可疑,抱着打探的心思与她周旋,却没想到也将自己的心搭了进去……“璃儿,如今局势,和解已经不可能了,想要天下太平,战争是唯一出路……”“璃儿,别怪我狠心,只有如此,才能让你认清现实的残酷……”“璃儿,在你心里,我还是比不上他吗……”……雨吹雪呼啸,红纱风舞凉。回眸之间,已是枉然,褪去青涩,展露锋芒。一身红衣如血,笔直站在雪山高峰上,周身气场冷冽,悲凉蔓延,良久,她转头,淡然的眼底,是死寂的平静。看着那不远处的身影,红唇亲启,“婳棠已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