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30年代着名作家郁达夫写过一篇描述北平生活情形的散文《故都的秋》。据记载,他曾于1919年结束在日本留学生活,来到北京参加外交官和高等文官考试,由于没有门道疏通人脉而未被录取,因而感觉壮志难酬。有一日他闲逛至一处清王府旧址,在墙上题写了一首诗:“江上芙蓉惨遇霜,有人兰佩祝东皇,狱中钝剑光千丈,垓下雄歌泣数行。”署名为“江南一布衣”。1923年10月他来北京大学教书;1926年夏天他携家眷在什刹海北岸租房闲居,不久后便南下广州;直到1934年8月他最后一次来到北京(此时已称北平),小住十多日后悄然离开。他对北京这座古城留下了“典丽堂皇,幽闲清妙”印象。他在《故都的秋》一文中写道: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
三、会贤堂
清末民初时,北京城内的餐饮业盛极一时,王族贵胄、官员阔商应酬不断,交际至忙,内城中名气最大、档次最高的酒楼饭庄称“堂”,“会贤堂”居京城“八大堂”之首,曾经是京城中老饕们津津乐道的话题。据记载,会贤堂最初的位置在前海东岸的白米斜街内路北,始建于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前后),掌柜是山东济南人;堂匾为清末状元、光绪宣统两代帝师陆润庠所书。光绪二十三年(1907年)洋务派领袖、湖广总督张之洞(1837-1909年,字孝达,号香涛、香岩、无竞居士等,河北南皮人)于1907年奉旨入京担任军机大臣,设府邸于白米斜街,遂以此前所购位于对岸受贬调任的原礼部郞斌儒宅第与会贤堂对换,后者经一番改造扩建,在临街处盖起一幢二层小楼,登楼可观赏湖景,又在房院中搭了一个戏台。迁入新址的会贤堂,占地面积近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为1800平方米。张之洞于光绪二十五年(1909年)去世后,原张家私厨王承武入主,将会贤堂改称“会贤堂饭庄”。
有人这样描述会贤堂:整个建筑群以中式四合院为主,略带西洋风格。店门面向什刹海,店房被垂柳覆盖着,环境幽静。临街是青砖对缝的木结构两层小楼,雕梁画栋,磨砖刻花。二楼有栏杆可凭望什刹海。大门的四个门簪上分别书写“群”、“贤”、“毕”、“至”四个大字,门外的马头墙上,原挂有“会贤堂饭庄”铜牌,并有“包办满汉全席”和“供应应时小卖”的条幅。进到大门影壁前,原有一个硕大的石雕鱼缸。店门内是前面两层院落,每个院子都建有高大的铁罩栅。西跨院设有一座小型戏台。院子的前、左、右是客房,院中间可容数百人一同观看演出。整个院落内原有戏台、瓦房、平房100余间,各房间摆放着榆木擦漆桌椅,白灰墙上挂着不同时代的名人书画,布置得雅而得当。
民国以后,随着社会动荡加剧和京城中王公、贵族的颓废与没落,会贤堂的顾客主要是京城里的皇族遗老、军政要员、社会名流等。有人说,自清末至20世纪20年代末期间是会贤堂生意最兴旺的时期,许多大户人家为老人、子女祝寿、庆生、喜事或办满月酒都将筵席设在会贤堂举办,一来排场,二来热闹。当年,会贤堂的鱼翅席、海参席在京城中负有盛名;炖肘子、炒里脊、四喜丸子、四做鱼等鲁菜肴馔,以及各种应时令开胃的冰点甜品,如山楂蜜糕、核桃酪等为食客们津津乐道。此外,会贤堂以“堂会”名扬京华,谭鑫培、杨小楼、余叔岩、梅兰芳、尚小云、侯喜瑞等京剧名伶都曾在此登台演出。在王公贵族中的许多票友经常大快朵颐之后,上台亮嗓过上一把皮黄瘾,所谓“文武昆乱不挡”。据史料记载,民国初年前清内务府大臣曾代表年幼的逊帝溥仪在此宴请北洋政府大总统徐世昌、国务总理熊希龄、陆军总长靳云鹏等人。梁启超、王国维、鲁迅、钱玄同、胡适等文化名流也曾登楼宴饮。有记载,1930年5月13日国民党改组派和西山会议派的领导人在会贤堂聚会,商讨联合反蒋事宜。着名作家沈尹默写过一首《减字木兰花》词云:“会贤堂上,闲坐闲吟闲眺望,高柳低荷,解愠风来向晚多。冰盘小饮,旧事逢君须记省。流水年光,莫道闲人有底忙”。夏季里,许多人来前海观荷赏景之后,合家到会贤堂用餐,入座后伙计先端上“大冰碗”,冰上敷着鲜藕、菱角、桃仁、杏仁、莲子等“湖产”,以解暑热。而在下雨天,人们在酒足饭饱之后,有时会倚在会贤堂二楼的朱红廊栏旁聆听雨滴击打残败荷叶发出噼噼啪啪响声,经常会使人生出别样情绪,“把酒临风,荣辱皆忘”。
着名文史学者朱家溍先生在《什刹海梦忆》一文中描述:从这里过了银锭桥,绕过海潮庵,什刹海北岸最大的建筑物是会贤堂。从前的饭庄和饭馆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会贤堂属于饭庄,饭庄的菜另是一路,平时是供办生日、办喜事用的。而到夏天在南楼上为赏荷纳凉的顾客所供应的菜是和东兴楼、泰丰楼等一路的风格,但会贤堂自己也有特点。例如,点心中的枣泥酥盒子、冰糖莲子等等都特别好。我对于会贤堂一次最深的印象,是丁卯年五月初八日,我祖母七十岁寿日,在会贤堂宴客演戏。我记得的戏有梅兰芳的《醉酒》,余叔岩的《骂曹》,尚和玉的《四平山》……
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后不久,北平沦陷,会贤堂被作为伪满洲国驻北平办事处。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会贤堂旧址被作为逆产由国民政府接收。据记载,1946年辅仁大学校友会开会决定向母校捐献一栋校友楼,第二年(1947年)经全国各地辅仁校友集资将位于什刹海北河沿14号会贤楼原址购下,将其所有权证交由辅仁大学保管,1948年正式对外挂出辅仁大学校友楼竖牌。新中国成立后,此处房产作为辅仁校产交予政府。
四、荷花市场
1935年出版的民国时期经典旅游文化读本《老北京旅行指南》中介绍什刹三海的风光文字为:前海方广数十亩,半为水田,为产荷胜地,故又称荷塘。今年以来辟为临时市场,每届夏季,游人接踵,茶社林立,书棚戏场,颇为喧闹。北岸有会贤堂饭庄,传系张文襄公之疱人所办。
门对荷池,柳荫匝地,风景绝佳。昔年满清贵妇,多来此赏荷。
粉白黛绿,恰与湖光荷影相辉映,绝妙之仕女图也。A荷花市场所在位置,原为前海西沿一段南北狭长的湖堤,相传为乾隆年间权臣和珅所修,又称“和公堤”。湖堤全长约有150米,宽度为20米,东侧是前海,西侧为一片活水稻田,堤上种植柳树、山桃等植物。清同治光绪时期,每年农历五月初一荷花盛开时令至七月下旬夏末结束期间,来什刹海赏荷、纳凉的市民、游人很多,一些商贩和民间艺人在堤上搭棚摆摊,叫卖商品、食品,逐渐形成市场。据记载,清末同光时期,市场形成之初,官府雇佣“清道夫”负责每日清扫市场垃圾;还有一种负责专门清运大粪的工人,被人们戏称“送夜香的”。清朝覆灭后,“清道夫”解散,荷花市场环境杂乱,然而人气却十分旺盛,1916年由市政当局正式注册“临时市场”。
20世纪30年代出版北平旅行指南中描述:“每届夏季,游人接踵,茶社林立,书棚戏场,颇为喧闹。”市场内的商摊上出售地方小吃、湖鲜特产,商品五花八门,叫卖声不绝于耳;游艺场演出曲艺、杂技、地方戏曲、游艺项目。有人记述,演出近午时开锣,至日落前结束。观众入场前须购买一份贰角水牌子作为茶水钱,艺人的演出收入包含其中。最初到荷花市场献艺的有双月峰(艺名“小双子”)、何月峰(俗称“胖何”)、“小瑞子”、“人中核”等人的“十不闲莲花落”;后来被称为“少白派”京韵大鼓名家白凤鸣与联幼如;联珠快书葛恒泉;梅花大鼓(又称北板大鼓)孙茂芝,以及金子良、葛永和的双簧;焦德海、刘德智的相声;白玉山的莲花落等京腔京韵曲艺剧目广受欢迎。其中有一位华子元表演单口相声,代表作是《戏迷传》,模仿早期京剧剧目中的京剧唱段,穿插许多戏迷笑话,引得在场观众捧腹大笑。据相声大师侯宝林先生回忆,1929年,北京只有四处正式的相声场子,一是南城以焦德海为首的天桥相声场子;二是以赵霭如为首的东安市场北院相声场子;三是朝阳门外以彦寿臣为首的朝阳市场相声场子;四是北城以常宝臣为首的鼓楼、荷花市场,包括东西两庙相声场子。
在酷暑难耐的三伏天,居住在四合院里的人们来到前海享受荷香与清爽凉意,荷花市场自然成为“平民消夏胜地”。北海公园内有名的饭庄、茶社“仿膳”、“漪澜堂”、“道宁斋”也在市场里搭棚营业;市场内还有马戏、变魔术、拉洋片、气功等表演和售卖旧书籍、文房四宝、手工艺品的商摊,人声嘈杂,十分热闹。有人描述旧时民间魔术表演情形,艺人在地上画上一个圆圈,敲着小锣,口中念念有词:“一二三四五,金木水火土;要想戏法来,还得抓把土。”
据《旧都文物略》(1933年)记述:“前海周约三里,荷花极盛,西北两面多为宅邸,中有长堤,自北而东,沿堤植柳,高入云际。自夏而秋,堤上遍设茶肆,间陈百戏以供娱乐。”作家张恨水曾用“水田、土堤、人家”;“茶棚、荷叶、喇叭花”;“汽车、行人、军阀”;“把式、相声、杂耍”和“柳叶抛去心如麻”数组词汇描述20世纪二三十年代荷花市场的情形。1937年夏天,日本军队进占北平,荷花市场日益萧条冷清。抗战胜利后,什刹海成为市民寻找野趣的闲游之地,“老北京”俗称“逛河沿儿”。
与会贤堂的高贵气派与珍馐美味相比,在荷花市场以及附近道路两旁的饭铺、食摊、小酒馆,以及肩挑全套家伙什儿的馄饨挑、烧饼炉、烤肉炉,以及烤白薯、豆汁儿、烤门钉儿、杂碎汤、驴肉火烧、苏造肉、冰镇酸梅汤等等民间地方小吃一应俱全,别有味道,花上块儿八毛就能吃饱肚子,十分惬意,更具平民化特点。在这些民间吃食中,由摆摊开始一直做到北城一带人人皆知的招牌,“烤肉季”属佼佼者。
清朝道光年间,有一位专卖烤羊肉的乡下农民,名叫季德彩,家住直隶通州(现北京通州)牛堡屯,祖辈是回民,为人忠厚、勤恳。
每年夏天他都推着一辆独轮车由老家来到北京,在什刹海荷花市场附近义溜河沿摆摊卖烤羊肉。后来,他的儿子季宗斌子承父业,也干上了这一行。季氏父子摊上的烤羊肉,选料精、刀工好,鲜嫩味美,佐料齐全,广受好评,一来二去有了名声。据说,小季平日里不善言辞,一副憨厚模样,被人们亲切地称为“季傻子”。后来季氏父子在荷花市场附近搭了一个简陋棚子,挂出了烤肉季招幌,十分惹眼,就连住在什刹海附近王府里的皇亲国戚、八旗子弟也经常派人要烤肉季入府伺候。
吃烤肉是由蒙古人带过来的游牧民族习俗,经过长期演变发展成为老北京人喜欢的民间饮食方式。人们将切好的肉片放在支在大铁锅上的烤肉灸子在柴木火上烧烤,柴木燃烧时加入松塔、松柴、柏木等,使松烟与肉味融合。老北京人吃烤肉分“文吃”、“武吃”,前者为伙计将肉烤好后端盘上桌,一般顾及形象的客人或女客选择前者。
后者吃法为:客人们围在一张大圆桌旁,每人将一只脚踩在条凳上,用手拿起一双长筷子将肉片夹起,先在盛满凉水的大海碗或汤盆中涮一涮,然后再拣至铁灸子并用长筷子迅速将肉片拨散,待肉片稍一变色便可夹起放在盛满碗中蘸调料后入口,好的烤肉入口即化,香气四溢,食客们一边吃肉,一边喝酒。在炎热夏天里,无论政府职员、富家子弟、读书人或市井平民,一改平日里彬彬有礼、斯文、含蓄形象,一只手举着长筷子,另一只手用力摇着蒲扇,或袒胸露背,或大呼小叫,或二者兼备,可谓“大快朵颐”。烤肉季采购的羊肉为骨架小、膻腥味少、肉质细嫩的“西口羊”,精选羊后腿、上脑、元宝等部位,手切肉片薄而透亮,佐料以葱花、芫荽、酱油等为主;口味分“老、嫩、焦、糊、甜、咸、辣”等;主食为刚刚烙得的芝麻烧饼,可以白口吃,也可以夹肉吃,酥香兼备,咸甜相宜。民国时期,烤肉季买卖传到了季宗斌儿子季德阁手上,他用积蓄在前海东沿银买下一幢小楼,开办烤肉馆,起初的店名“潞泉居”,人们仍习惯称烤肉季。
有人写了一副对联:“客旅京华,问道季家何处?香浮什刹,引来银锭桥边。”新中国成立前夕,荷花市场凋敝、破败,仅有三处娱乐场所,以及零星拉洋片、卖水果、小吃和湖产莲藕的小商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