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明白,父亲也是饱学之士,为什么在土地上耕作了一辈子,却从来不出去走走看看?我不想像他一样,我要体尝人生,品味生命的精彩!
至元元年,也就是公元1264年,这一年我十四岁,决定出门游历一番。
我选择的地方是燕京。燕京曾经是大金国的中都,1215年被成吉思汗所占领,改称燕京,设置燕京路总管府,忽必烈大汗就在这里开府。我选择在这里游历,就是因为这里是蒙古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文人墨客云集,还有很多外国人也在这里经商做官,我能够在这里广交朋友,增长见识。
由于家境比起以前好了许多,颇为殷实,所以倒不用担心盘缠的问题。告别父母之后,我就踏上了南下的道路。
一路之上游山玩水,听民间趣闻,观风土人情,旅途生活很是惬意。
然而,命运似乎要锻炼我的意志,离开家仅十余天后,由于长途跋涉,加上冒雨前行,就算是长年习武的我,铁打的身子骨也病倒了。在客栈卧病期间,连包裹里的银子也被小偷给盗走了。现在回想起来,当时的我囊中羞涩,再加上患病,身边又没有亲人朋友,情况真是惨到无以复加的地步了。
我又明白了一个道理,这是一个很现实的社会,因为我没钱,不但大夫不来了,就连客栈也不能住了,老板是个精明的生意人,他不会做亏本的买卖。
至今想来,我一点都不恨那个偷我钱的小偷和将我扫地出门的老板,相反,我要谢谢他们,因为这第一次让我感受到了人世间的冷漠。
由于又病又饿,身上什么也没有,既不能卖艺也不能做点事赚钱,所以我只能沿街讨点钱财,先把这段时间撑过去再说。不过,当我第一次在街上实际体验的时候,我才发现,讨钱居然还是一门学问!其他的乞丐觉得我抢了他们的饭碗,会来百般纠缠。幸亏我有一身武艺,几个小乞丐暂时还近不了我的身。
张通啊张通,不在家过安逸的日子,干嘛要到外面来体验生活?得,现在好吧,连乞丐都来欺负你了!
我继续向燕京前行,但是行程放慢了许多,成为名副其实的驴行。也许真是命大,我的病居然在没吃药,天天劳累的情况下意外地好了!于是,我一边走,一边卖艺,给别人写书信啊,卖弄一下拳脚功夫啊,穿城越村,山栖露宿,每经过一个地方,都是对我的一种考验。因为没有钱,穿着又很邋遢,我会遭遇冷嘲热讽,但对我来说,这种屈辱何尝不是一种变相的磨炼?
相比之前盘缠充足时的游山玩水,在卖艺中前行的我,仔细研究了一路之上的地理、山脉、风土人情,开阔了视野,丰富了见识,认识了很多朋友。
当然,我最重要的收获是:从一个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少年,变成了能坚强面对一切困难的强人!
这是一个划时代的转变,很多人可能究其一辈子也无法完成。转变的关键在于经历。
金碧辉煌的大城,城前升起九座汉白玉的拱桥,分别通向八扇朱红色的城门。城墙又高又厚,城楼上覆盖着闪闪发光的金黄色琉璃瓦。通向城中的主干道上,车水马龙,络绎不绝,进出的人群在城门口排起了队,其中还有不少是押运货物的。
我顺着人流慢慢进城,这里的街道很宽,四通八达,两边高楼林立,商铺五花八门,鳞次栉比。人们熙熙攘攘,衣着华丽,还有一些女人,穿得大胆性感,居然穿着肚兜就敢上街!
可是当我进城后没多久,在一家茶楼喝茶的时候,店小二听我口音知道我是外地人,又见我如此年轻,就介绍道:“客官,听说最近大汗下令,中统年间各地选拔的文学才识要留京待用了,所以最近来燕京的人特别多,我看阁下英气逼人,应该也是被选拔出来的吧?”
“留京待用?”我好奇地问道,“什么时候下的旨?我怎么不知道。”
店小二兴致勃勃地解释:“原来客官还不知道啊。这旨意是最近才下达的,听说是刘秉忠大人提议的。”接着,嘿嘿一笑:“这一次录用的文学才识中,有一位出自黄金家族的小将军,听说是从东北的一个道观里出来的,学了一身通天道术,能移山填海,点石成金……”
没听店小二接下来的舌灿莲花,我心中一动,黄金家族的小将军,还是修过道的?难道是?“他名字是不是叫勃尔只斤·颜涛?”我立马询问。
店小二吓了一跳,看了看四周的人群,低声道:“客官不要乱说话,前面几个就是衙门的差大人,可千万别给他们听见了。勃尔只斤是大蒙古国黄金家族的神圣姓氏,咱们南人是不能随便叫的,否则是大不敬。凡是有勃尔只斤的名字,我们在称呼的时候,一定要在姓氏前加上‘无比尊贵的’称号。”
对于店小二善意的提点,我感激地谢过之后,问清了颜涛的住址,我便离开了茶楼。
故人在此,一定要去拜访一下。
无比尊贵的颜涛(哈哈,开玩笑)住在燕京的西城,穿过几条大街,就到了他府上。经过通传,我终于见到了阔别经年的颜涛。故人相见,眼泪汪汪。我们俩抱在一起大哭了一场。
颜涛比起以前更加英姿勃发了,我认真地询问了他当年为什么不辞而别,原来他当初不辞而别,就是因为害怕离别之苦。
聊天中,颜涛告诉我,他离开碧落宫后,被家族安置在了军队里。颜涛很快就表现出了他过人的才能,比起其他兵士,他很突出,不但作战勇敢,而且很有计谋,处事冷静,且很讲义气,有危险的时候第一个上,这一切让他有了威信。加上他本身顶着黄金家族的荣耀,在当兵两年后,就被提拔为百夫长,一个少年当上百夫长,的确是很不容易了。
我也将最近两年的经历告诉了他。颜涛与我秉烛夜谈,告诉我,几天之后要介绍一个重要的人物给我认识。
过了几天,他说话算话,将我介绍给一个当朝重臣,那人叫廉希宪。
当然,我并不知道这个人在朝中到底有多么得宠,但是从日后他死后,忽必烈哭得伤痛欲绝的情况来看,他在朝中的身份就可见一斑了。
此时的廉希宪,是时任燕京的行省平章政事(相当于宰相,一品官)。他还有一个外号,叫“廉孟子”,据说有一天廉希宪正在读《孟子》,突然听到忽必烈要召见他,于是急忙把书塞到了怀中。不料在金殿中被忽必烈发现了,于是,忽必烈送给他一个外号:廉孟子。
不得不说,廉希宪是我认识的官员当中,为数不多的清流之一。他文武全才,为人刚直,不畏权贵。听颜涛说,忽必烈大汗命令廉希宪受戒,可是廉希宪却说,自己已经受了孔子的戒条。大汗很惊讶,孔子有什么戒条?廉希宪回答:为臣当忠,为子当孝,这就是孔夫子的戒条。
忽必烈大汗因此大为赞赏。
经过一番交流,廉希宪对我的才华极为欣赏,一个十四岁的少年能有这样的见识,在当时那个战乱的时代可是非常罕见的。于是乎,他又将我推荐给了他一个同朝为官的好友,那人叫刘秉忠。
刘秉忠是忽必烈的军师,也是超级智囊之一。他的学问很广泛,涉猎天文、地理、律法、奇门遁甲,无所不通,无所不晓,对于天下事更是了如指掌。忽必烈对他非常器重。朝廷的典章制度和大政方针基本都有他参与。目前,他的职位是光禄大夫,位居太保,参领中书省事。中统年间要求地方选拔才俊,就出自他的建议。
过了一段日子,廉希宪找了个合适的时机,将我推荐给了刘秉忠。刘秉忠与我见过面后,他对我就犹如廉希宪对我那样,非常欣赏我的才学(脸红,有点自夸……)。
按照常人的想法,我能与廉希宪和刘秉忠这种忽必烈的左膀右臂交上朋友,应该算是祖坟上冒青烟了,自然会开启人生仕途的康庄大道。然而,我对功名利禄并不热心,虽然这两位都极力想推荐我为朝廷效力,想要给我安排官职,但是我自然是不肯的,于是再三推诿。
不过,当别人盛意拳拳,一而再,再而三地邀请我后,我的脸皮终于还是没有城墙厚,答应了。当然,我并不是贪图荣华富贵,其中更深层次的原因还是因为我的孝心。我的爹娘头发都已经花白了,要是二老能看到我做官光大门楣,光宗耀祖,那该是多么欢欣啊。
刘秉忠推荐我当了一个地方官——中山博陵令(河北省安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