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10900000002

第2章 《卡尔·威特:全能教育法》(1)

只要教育得法,一般禀赋的孩子也能成为成就非凡的人。

——卡尔·威特

卡尔·威特是德国哈雷近郊,洛赫村的牧师,其教育理念独树一帜。他认为对孩子的教育必须与孩子的智力曙光同时开始,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他将自己的儿子培养成了一个传奇性的人物。他于1818年写成了《卡尔·威特的教育》一书,该书虽是世界上第一部论述早期教育的文献,但在当时并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且几乎失传,但历史的尘封难掩它耀眼的光芒,卡尔·威特的全能教育理念被后人誉为早期教育的楷模。

得法的教育能够成就天才

卡尔·威特的儿子小卡尔出生于1800年7月。小卡尔刚出生时反应相当迟钝,甚至有点痴呆。作为父亲的卡尔·威特无法掩饰内心的悲伤,曾经哀叹上帝不公,给了他一个傻孩子。甚至连邻居们也在背地里为孩子的未来和他们的处境犯愁。

卡尔·威特虽然很难过,但他没有绝望。他告诉自己:“上帝的安排谁都无能为力,但我一定要尽到作父亲的责任,尽我所能,给这孩子最好的教育。”于是,卡尔·威特凭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制定了一个教育方案,他下决心要将儿子培养成为非凡的人。

当时有很多人反对卡尔·威特的做法。他们认为,对于孩子来说,最重要的是天赋而不是教育。教育方案再好,教育家再拼命,其作用也是有限的。因此,他们都注意着小卡尔的成长,那意思似乎是在对卡尔·威特说:“好,这回就看你的本事了!”

卡尔·威特的心血没有白费。没有多久,他的“傻”孩子就在当地引起了轰动。小卡尔四五岁时,各方面的能力已大大超过了同龄的孩子;八九岁时已经能够自由运用德语、法语、英语、拉丁语、希腊语和意大利语,并通晓化学、动物学、植物学和物理学,且尤为擅长数学;9岁时小卡尔考入莱比锡大学;10岁时进入哥廷根大学;12岁时发表了关于螺旋线的论文;13岁时出版了《三角术》一书;14岁时因提交了卓尔不群的数学论文而被授予哲学博士学位。

卡尔·威特看到自己的辛苦付出终于结下了硕果,他感到很安慰。看着小卡尔如此神速的进步,人们也逐渐改变了对卡尔·威特的看法,开始相信他的教育学说了。

卡尔·威特也认为,他的教育理念与当时流行的教育思想是完全不同。虽然在培养儿子的过程中,卡尔·威特的教育方法一直受一些教育家的怀疑,但他却从未动摇过自己的信念:“只要教育得法,大多数孩子都可以成为非凡的人。”

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像小卡尔这样天生毫不出色的孩子,经过精心培养,也能获得如此的成功,更不用说那些有天赋的孩子了。

为造就孩子完美的人格和健康的体魄而努力

这个世界对于孩子来说,是新鲜的、奇怪的,也是陌生的;孩子对于这个世界来说,则是渺小的、无力的,也是软弱的。而做父母的有责任使自己的孩子健康强壮,并使他顺利成长,尽情享受生活的乐趣。要做到这一点,就要给孩子完美的人格和健康的体魄。

为了能有一个健康的孩子,卡尔·威特在妻子怀孕之前,就开始充分注意自己的精神和体质。

卡尔·威特认为,奢华容易使人沉溺于享乐的心情之中,思想也会变得龌龊,所以他和妻子在生活方面都非常朴素、节俭;为了呼吸新鲜的空气,卡尔·威特和妻子时常到户外散步走动,在田野之中享受大自然的美丽,那样很容易开阔心胸;卡尔·威特和妻子的性格都很好,对身边的琐事始终能保持平和的心态,很少有感情冲动的时候。并且他和妻子的感情一直都很好,几乎从来没有吵过架;卡尔·威特和妻子放弃了饮酒的习惯。因为他们知道酒后受孕,胎儿往往发育缓慢;卡尔·威特和妻子经常运动,无论到哪里都坚持步行去。

在儿子出生之前,卡尔·威特和妻子几乎一切都做得很好,但有一点,使卡尔·威特抱憾终生。医生曾告诉过他,有一种弓形的寄生虫对胎儿的危害特别严重,这种寄生虫常常出现在猫狗的粪便及其生肉上。但当时卡尔·威特和妻子都没有引起重视。为了给妻子解闷,除了原有的猫,卡尔·威特还从邻居家抱养了一只小狗。可能正是这个原因致使他们的儿子生下来时不太健康。所以,卡尔·威特奉劝准妈妈们不要与猫狗过于亲密。

卡尔·威特认为,妻子怀孕之后,更应当过有规律的生活。为了不影响妻子,他们制定了严格的作息时间,尽量做到早睡早起。虽然这让卡尔·威特丢掉了深夜读书的习惯,但他认为,为了孩子的将来是值得的。

意大利画家达·芬奇说过:“同一个灵魂支配着两个躯体……母亲的愿望对其腹中的胎儿不断产生影响……母亲的意志、希望、恐惧以及精神上的痛苦对胎儿的严重影响,大大超过对母亲本身的影响。”卡尔·威特认为,怀孕是很辛苦的。作为丈夫,他尽力给予妻子更多的关怀、理解和体贴。

有人认为,伟人的孩子一定会是伟人,至少会有很大的成就。但卡尔·威特却并不认同这样的观点,他认为,伟人因热衷于事业而无暇顾及孩子,而妻子也往往因为过多关注成功的丈夫,而忽略了对孩子的教育。事实上,母亲对孩子的教育是极为重要的。卡尔·威特认为,历史上的伟人往往有一个善于教育孩子的母亲。

卡尔·威特认为小卡尔取得了这些成就,首先应该感谢他的母亲。因为她不仅心地善良,而且具有丰富的知识。无论在儿子的教育方面还是在生活常识方面,她都是名副其实的合格母亲。卡尔·威特的妻子在对儿子的培育上表现得非常优秀。在怀孕期间,她非常讲究饮食,像咸菜、虾之类的东西都一概不吃。她说,宝贝一定不能吃这些东西,这些东西会破坏胎儿娇嫩的皮肤。她说,虽然这些东西没有直接喂给孩子,但自己吃到肚子里肯定会被孩子吸收一部分。

卡尔·威特的妻子是个非常坚强的女性,为了让孩子日后成为一个勇敢的人,她要求自己变得更加坚强。所以,在怀孕期间她几乎没有哭过,即使有难过和伤心的事,她也能从瞬间的痛苦中挣脱出来。

卡尔·威特认为妻子的做法是完全正确的,因为如果怀孕期间的母亲心情不好,经常哭泣,会直接导致婴儿发育不良,而发育不良是形成软弱无能者的原因之一。

卡尔·威特认为,作为孩子的母亲,妻子用坚强去武装孩子的精神,并给了儿子爱与智慧,使儿子后来步入社会时,即使遇到困难,也无所畏惧,永不失望。妻子不仅精心地养育了儿子的身体,也对儿子的教育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训练孩子的感觉器官以刺激其大脑发育

卡尔·威特相信,孩子婴儿时期的潜能,如果不利用与开发,就永远也不会得到发展。而听觉、视觉、味觉、嗅觉、触觉,是人类感知外部世界的生理基础。充分刺激孩子的感觉器官,能够促使大脑的各部分积极活动。如果孩子大脑的各个功能区都能发挥出最大效能,就会成为一个聪明伶俐的人。因此,他决定从训练儿子的五官开始以刺激其大脑的发育。

婴儿的听力比视力发展得要早,所以卡尔·威特总是让妻子唱歌给小卡尔听。小卡尔非常幸运,他的母亲有着很好的嗓音,在他还未出生的时候,就经常听到母亲唱美妙动听的民间歌曲。

卡尔·威特虽然不像妻子一样有悦耳的歌声,但他坚持给儿子朗读诗歌。儿子出生6周后,卡尔·威特就对着他轻轻地朗读威吉尔的诗《艾丽绮斯》,效果非常好。每当卡尔·威特朗读那首诗时,小卡尔便能马上静下来并很快入睡。随着语调的变化,小卡尔的反应也在变化。卡尔·威特发现,每当他朗读马克利的《荷拉秋斯在桥上》时,小卡尔就兴奋起来,当他朗读坦尼森的《他的梦想》时,小卡尔又安静下来。用上述方法进行教育,小卡尔满1周岁时就能背诵《艾丽绮斯》第1卷的前10行和《他的逝世》了。

卡尔·威特还为儿子买了能发出乐谱上7个音的小钟,并且这7个小钟的颜色各不相同。每当儿子在喂奶前醒来,卡尔·威特就敲这些小钟给他听,并把钟慢慢地左右摇动,吸引他的注意力。小卡尔还不到6个月,就能按着卡尔·威特说出的小钟的颜色准确地敲了。卡尔·威特非常喜欢这个方法,因为它可以让孩子同时形成声音和颜色的观念。

有效地训练视觉,也是开发孩子智力的重要一步。在小卡尔出生两三个星期时,卡尔·威特买了一些五颜六色、鲜艳夺目的布制小玩具摆放在小卡尔的四周,并时常移动这些玩具以刺激小卡尔的视觉。威特先生还经常让儿子看用三棱镜映在墙壁上的彩虹。小卡尔非常喜欢看,当他哭时,只要看见彩虹就不哭了。

在味觉方面,卡尔·威特除了给小卡尔各种味道的刺激之外,始终坚持给儿子吃清淡的食物。因为在卡尔·威特看来,糖和盐吃多了对身体没好处,而吃清淡的食物既可保持孩子感觉的灵敏度,又可避免过多地摄入糖和盐。

小卡尔满月之后,在床上能够抬起头来了,卡尔·威特就用手推着他的脚丫,训练他爬行。卡尔·威特认为,父母一定要让孩子尽早学会爬,因为俯卧是最适合婴儿的活动姿势。婴儿爬时,其颈部肌肉发育快,头抬得高,可以自由地看周围的东西,受到各种刺激的机会也增多了,这就会大大促使大脑发育,使孩子变得聪明。

孩子的视觉发达起来以后,就要培养孩子的观察力。卡尔·威特主要是通过丰富多彩的色彩来培养儿子的观察力的。卡尔·威特在小卡尔房间的四周挂上各种名画的摹本,还陈列了大量着名雕刻的仿制品。小卡尔起初只注意画的颜色,渐渐地也懂得了画中的含义。在卡尔·威特看来,在孩子智力的开启中,画的功能是非常重要的。

另外,卡尔·威特还让儿子看美丽的花鸟画和各种漂亮的图画书,并读给他听。小卡尔总是能安静地听,尽管那时他还什么都不懂,但他开始对爸爸的声音和画的颜色感兴趣。

蜡笔也是孩子的好玩具。卡尔·威特经常利用它同儿子进行“颜色竞赛”游戏。首先预备好一张大纸,从某点开始,卡尔·威特先用红色蜡笔画一条3厘米长的线,然后,要求小卡尔也用红色蜡笔画一条同样长度的平行线。接着,卡尔·威特用青色的蜡笔在自己画的红色线后边画一条青色的线。这样连续画下去,假若小卡尔使用的蜡笔与卡尔·威特所用的颜色不一样,这一游戏就不再继续,小卡尔就输了。

卡尔一学会走路,卡尔·威特就经常带他去散步,并有意让他注意天空、树木、花朵、原野、建筑物和人们服装的颜色,这都是为了发展小卡尔对色彩的感觉。

在卡尔·威特看来,培养孩子敏锐的观察力也非常重要。每当路过商店的门前时,卡尔·威特就问儿子这个商店的橱窗内陈列着哪些物品,并让他在记忆中搜索那些物品。小卡尔能说出的物品越多越好。如果小卡尔记住的物品没有他应该能记住的多,就要挨批评。

这一方法不仅培养了小卡尔敏锐的观察力,同时也发展了他的记忆力。由于坚持这样的训练,在小卡尔两岁时,一次卡尔·威特带他到卖雕刻仿制品的商店去,他就对店员说:“你这里怎么没有《维纽斯·得·未罗》和《维纽斯·得·麦得衣齐》?”这么小的孩子居然知道这两幅名画,使得店员大为吃惊。

鉴于婴儿的注意力不易集中,卡尔·威特决定通过鲜活的物品教小卡尔各种形容词。在儿子出生后的第6周,卡尔·威特就给他买来了红色的气球,并且把气球用短绳系到小卡尔的手腕儿上,气球便随着手的上下摆动而上下摆动。卡尔·威特每周给儿子换一个不同颜色的气球。通过这一游戏,小卡尔轻而易举地记住了红的、绿的、圆的、轻的等形容词。

在卡尔·威特看来,孩子是活物,自然要不断地发挥他的能量。对儿子各方面的培养,只是为了不让儿子的潜力白白地浪费掉。卡尔·威特在对儿子进行各种训练时,决不强迫儿子去做什么。这样的教育,使得小卡尔总有事干,决不会因无事可做而去吃手指头,更不会因无聊而哭泣。

“模式”教育的重要性

威廉曾经说过:“幼儿是成人之母。”此言确实千真万确,谁也无法否认。人如同瓷器一样,幼儿时期就好比制造瓷器的黏土,给予什么样的教育就会形成什么样的雏形。

爱尔维修曾经说过:“人刚生下来时都一样,但是由于环境,特别是幼小时期所处的环境不同,有的人可能成为天才或英才,有的人则成了凡夫俗子,甚至是蠢材。”卡尔·威特坚信这一说法,在儿子还没生下来的时候,就常常向别人宣传。

卡尔·威特认为,对孩子的教育必须尽早开始,开始得越早,取得的效果就越显着,孩子越有可能成长为接近完美的人。据他分析,有史以来的伟大人物,也大都有着这样或那样的缺点,如果能给他们以更高好的早期教育,他们一定会更伟大、更健康、更和善、更出色、更聪明、更正直、更博学、更谦虚、更坚强、更……换句话说就是,他们会更趋近于完美。

卡尔·威特教育理论的核心是:对儿童的教育必须与儿童的智力曙光同时开始。而当时流行于世的教育思想是:对儿童的教育应当从其七八岁时开始。人们对这种论调一直深信不疑。除此之外,还有一种让许多父母感到十分恐惧的观念,那就是早期教育有损儿童的健康。

同类推荐
  • 疯狂的小夹子

    疯狂的小夹子

    本书收录了五篇与宽容有关的故事:《小猪快快来》美子喜欢猪了。星期五那天,美子家来了好多客人,有猪小弟、猪小妹……他们一起快乐地唱歌。秋天,关子的牙痛病又犯了,只好一个人待家里养病。“咚咚咚——”有人敲门,是猪小妹来了……《邮筒变、变、变》秋天到了,森林里的居民愉快地忙碌着。大象妈妈给生病的大象爷爷寄了一封信,兔先生给兔妹妹寄了一张贺卡,上面画了一大束鲜花。第二天,邮递员熊叔叔去邮筒取信啦,一打开邮筒,哇,熊叔叔惊呆了!到底发生了什么呢?……
  • 家长是孩子的心理辅导师

    家长是孩子的心理辅导师

    孩子的健康是家长最关心的问题。成熟的家长会面对现实,用科学的知识和方法武装自己,帮助孩子身体和心理都能健康成长。本书曾在北京德育科研网、北京中小学生家长学校网和《现代教育报》连续刊载,点击率高,可读性强,提供了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方法,每节还有“亲子活动”和“温馨提示”帮助家长解读家庭教育,感悟丰富人生,从容解决家庭教育中遇到的各种心理问题,并供家庭教育研究者参考。
  • 隔代教育:隔代不隔心

    隔代教育:隔代不隔心

    本书从“隔代亲”入手,以案例的方式讲述了隔代教育和亲子教育之间的矛盾及解决办法、祖辈隔代带孙应该从哪几方面入手以及特殊家庭的隔代教育需要注意的问题。
  • 名家教子书:母亲的榜样(外国篇)

    名家教子书:母亲的榜样(外国篇)

    本书让您迅速了解大师教育智慧的核心内容,从而能够轻而易举地亲近和理解世界教育大师的智慧,感受世界经典教育方法的巨大魅力。对于那些渴望获得成功的教子经验的中国父亲和母亲来说,本书是一部有很大参考价值的家庭教育读本,甚至可以说是一套权威而完善的教育宝典。汲取榜样母亲科学的教育理念,成就优秀孩子辉煌的发展轨迹。本书介绍了近现代中外36位成功母亲的教子经验,这些“榜样母亲”的教子经验包含了丰富而深刻的教育哲理,在中外家庭教育的历史上有着广泛的影响,意义深远,而且她们的教育智慧在今天的实践中依然不断地被运用。
  • 儿童拖延心理学

    儿童拖延心理学

    每一个做事情磨磨蹭蹭、拖拖拉拉的孩子,都会让父母感到头疼。有的父母被孩子的拖延问题弄得很无奈,还会抱怨道:“我怎么会生了这么个‘小蜗牛’呢?!”的确,面对有拖延症的孩子,父母的着急苦闷是很难用语言形容的,也许只有亲身经历过的父母,才能体会到个中滋味。那么,父母到底如何做才能有效地介入孩子的拖延问题,帮助孩子战胜拖延症呢?当然是先要了解拖延背后的心理原因,明白孩子的拖延行为是一种正常的现象,然后按照“七步戒拖法”,循序渐进地帮助孩子摆脱拖延症,培养出一个勤快、自觉又高效的孩子。
热门推荐
  • 明朝那些事儿(全集)

    明朝那些事儿(全集)

    《明朝那些事儿》主要讲述的是从1344年到1644年这三百年间关于明朝的一些故事。以史料为基础,以年代和具体人物为主线,并加入了小说的笔法,语言幽默风趣。对明朝十七帝和其他王公权贵和小人物的命运进行全景展示,尤其对官场政治、战争、帝王心术着墨最多,并加入对当时政治经济制度、人伦道德的演义。它以一种网络语言向读者娓娓道出明朝三百多年的历史故事、人物。其中原本在历史中陌生、模糊的历史人物在书中一个个变得鲜活起来。《明朝那些事儿》为我们解读历史中的另一面,让历史变成一部活生生的生活故事。
  • 张恨水经典作品系列:燕归来

    张恨水经典作品系列:燕归来

    《燕归来》主要讲述一个三男为追一女,结伴同行去西部的才子佳人的故事。女主人公杨燕秋,经历了从难民到丫鬟再到富家小姐的蜕变,从没有饭吃到锦衣玉食,琴棋书画,无一不通。养父的去世,让她不得不重新面对这个世界,重新自己奋斗,抱着寻找自己的亲人的愿望,怀揣开发西部的宏大志向,义无反顾地踏上了西部的征程。
  • 我们怎样做父亲

    我们怎样做父亲

    这是一本现代文化名人关于青少年教育的文集。书中所收的文章,有散文、杂文、随笔、论文,还有讲演稿、书信。作者中有作家、艺术家,也有哲学家、美学家、教育家。他们都是中国现代史上成就不凡的文化名人,如鲁迅、蔡元培、陶行知、徐志摩、丰子恺、老舍、叶圣陶等。他们的文章中蕴含着对孩子赤诚的爱、谆谆的苦心、人生的智慧,以及对国家的抱负、对社会的责任、对理想的坚持、对进步的追求。
  • 海贼OL

    海贼OL

    路泽,他是索隆眼里的师弟,山治眼里的宿敌,路飞眼里的竞争者,娜美眼中的男神,战国眼中的搅屎棍……关于路泽,在这片大海上的人们对他有着各种各样的评价,或好或坏,不一而足。或许对路泽这家伙七武海,三大将,四皇们都有话要说。但在玩家看来,千言万语可以汇成一句话:“这货绝对不是GM就是开挂了!系统,我要举报!”穿越+重生无敌游戏中。“我是路泽,我为挂比代言!”
  • 风干的骰子

    风干的骰子

    米克是运输公司的卡车司机,陆静是石油管理局医院的外科医士,两个人已经有了一个四岁的儿子。说好那天一起回去为儿子过生日,然后,就离婚。但是,在回去的路上遇到了沙暴,卡车因为载重陷住了,两个人被困在沙漠里。于是,一场生与死的考验开始了……红嘴谷是离基地最远的一个油气勘探点,直线距离约180公里,实际路程310公里,途中山高路险,既有被称为黄羊滩的草甸子,又有大沙窝、黑戈壁、干石沟,基本上属于无人区。米克是运输公司的卡车司机,跑这一线的物资运输已经半年多了,一般讲,正常情况下一天跑一个单趟,两头不见太阳。
  • 股神:沃伦·巴菲特的股票投资忠告

    股神:沃伦·巴菲特的股票投资忠告

    沃伦·巴菲特是当今股票市场最著名的投资大师,他在股市中创造了永不破灭的神话,成为全世界投资人仰慕的财富之神。他从小就极具投资意识,11岁的巴菲特购买了平生第一张股票。1947年,巴菲特进入宾夕法尼亚大学攻读财务和商业管理。两年后,巴菲特考入哥伦比亚大学金融系,拜师于著名投资理论学家本杰明·格雷厄姆。在格雷厄姆门下,巴菲特如鱼得水。1956年,他回到家乡创办“巴菲特有限公司”。1964年,巴菲特的个人财富达至400万美元,而此时他掌管的资金已高达2200万美元。
  • 紫清指玄集

    紫清指玄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妃常妖孽:撩个皇叔萌萌哒

    妃常妖孽:撩个皇叔萌萌哒

    穿越成纨绔少女,在见到美男的第一眼,就坚定不移的要抱他的大腿。知道美男是一手遮天的小皇叔,神秘莫测,腹黑霸道的皇叔从此多了一个爱好,那就是将她养肥,好吃……
  • 本王的爱妃天下第一甜

    本王的爱妃天下第一甜

    她是华夏神秘的王牌神偷,他是天武大陆魅惑无双的嗜血战神。一朝穿越,当腹黑遇上高级腹黑。传闻战神夜九幽冰冷无情,不近女色,犹如那天上谪仙,只是谁能来告诉她,眼前这只大色胚又是谁
  • 花香

    花香

    《花香》讲述了一个农村妇女的细节生活,把花香这个人物刻画的有血有肉,故事生活气息浓郁,在语言的描写上也富有想象力,比较鲜活、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