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38500000011

第11章 危产篇(1)

孙小桃

(1951-1967)

谢池是一条巷的名字。你若拿一把圆规在小小的温州地图上画个圈,谢池巷就正正地落在了那个圆心上。从巷口看到巷尾没有一座楼,全是矮秃秃的平房。那平房见过了太多的朝代太多的烂事,那砖那瓦那门那窗都是一脸的愁苦相。

站在谢池巷口往前走两步,再往右一拐,就到了城里唯一的那家百货公司。三层楼,层层卖的是不同的货,有城里人常用的明星花露水、百雀羚雪花膏、各色绣花丝线,也有城里人不常见的梅花牌手表。再往里就到了金三益老字号,那里卖的是铜板一样厚实的洗一百水也不褪色的华达呢料子,还有用指头轻轻一抚就能钩出线头来的细软苏杭绸缎。

你若不想朝前走,往后拐也有几个去处。略退几步,就到了小学校。学校不大,甚至算得上寒酸。可是从这所学校里走出去的人,有几个也成了略有名气的文官武将。于是每任的校长都把他们的画像恭恭敬敬地奉在走廊上——也算是学校的另一幅门脸。

巷不长,走几步就到了底。你若走累了,想歇歇脚,从巷尾往右一拐,就到了中山公园,那里有一座九曲桥,是城里人穿戴齐整了拍全家福照片的背景。你若有个头疼脑热,就往左拐,那里有城里最大的一家医院。那里的医生若治不好你的病,你也就真是无药可救了。

你若不想歇脚也不想看医生,那你就接着走几步去爬一爬山。城里地势平坦,其实没有山。那被人叫做华盖山的玩意儿,其实就是一个土丘。丘上有路,全是大块石板铺的,一路到顶,有座凉亭,你可以坐下,买碗茶水乘乘风凉,顺便看一看山下的花红柳绿。

谢池巷就是这么一条巷子,破烂抠搜,毫不起眼,可是城里没有一样热闹能逃得过它的眼睛。

勤奋嫂的老虎灶,就开在谢池巷口上。

老虎灶听上去有些吓人,不知情的人,还以为是杀人越货卖血馒头的店面,其实那不过是一爿小小的卖热开水的铺子。小城的人没见过什么大世面,说话难免有些夸张。既然能把小河湾叫成江,矮土丘子叫做山,把开水铺子称作老虎灶也实在不是什么天塌下来的离奇。况且,用老虎二字来形容那灶台和木桶的硕大,还真有那么一两分传神。

勤奋嫂的老虎灶选在这个地方,是因为它的静,也是因为它的闹。它的闹是因为这里离哪里都只有几步路,出行一方便,住家就密集。住家一多,来灌暖瓶的人也就多。静是因为这条巷子里没有工厂机关的宿舍,这里的人都是住在平房里的散户,平日不在一个单位上班。各人捧着各人的饭碗,各人归各人的领导管,平日在家时眼睛就不带钩子,邻里之间彼此看得就不那么死紧——勤奋嫂喜欢的就是这份闲散。况且住宿舍楼的人,通常单位里都有食堂,吃过了食堂顺便灌个暖水瓶回家也是常有的事,他们成不了勤奋嫂的常客。

勤奋嫂的老虎灶,最先的时候只卖清一色的开水,一百块钱(旧人民币,合新币一分钱,下同)灌一个热水瓶,两百块钱灌三个。两眼大灶,两个风箱,两个大木桶,就是勤奋嫂的全部家当,至多在热水桶的龙头上再蒙一块纱布,怕开水溅出去烫着人。后来渐渐的,勤奋嫂的铺子里就摆出了些其他物件,比如一百块钱一沓的草纸,两百块钱一包的牙粉,一百块钱两根的烟——那是勤奋嫂用旧报纸自己卷的。勤奋嫂铺子里的东西,没有一样超过两百块钱。勤奋嫂的利头,得把毫子剥成几瓣来计算。可是勤奋嫂靠着这个老虎灶,硬就是养起了一个三口之家。勤奋嫂的女儿,衣裳虽然有补丁,却总是干干净净齐齐整整的;而勤奋嫂自己,头发上总夹着一枚闪闪发亮的塑料发卡。

勤奋嫂今年二十七岁。勤奋嫂脸太扁,眉眼太细,怎么看也不是个大美人。可是勤奋嫂有两样东西,却是街上的女人比不过的。一样是白,一白就把千样的丑给遮盖过去了。还有一样是爱笑。勤奋嫂的眼角拐着一个小小的弯,勤奋嫂生气的时候,也像是在笑。勤奋嫂一笑,天上无云,地上无尘,一片月朗风清。巷子里的人暗地里都说勤奋嫂怎么看也不是寡妇相,可勤奋嫂偏偏就是一个寡妇。

勤奋嫂搬进这条巷的时候,就已经守了寡。众人没见过她的男人,理所当然地以为勤奋就是她死了的男人的名字。勤奋嫂听了就笑,说哪里呢,这是我爹给我起的名字。就是这个名字,叫我劳碌一辈子呢。

勤奋嫂果真是个劳碌的命,每天鸡还没叫头一声的时候她就起床了。舍不得点灯,摸着黑就开始生火做水。两口海灶,生火也不是寻常的生法,得先用引火柴点着了碎柴皮,再用碎柴皮点着大块的木柴。等着木柴烧成了炭,才能往上加煤饼。两大海桶的水烧滚了,至少也得一个小时——那是火顺的时候。若遇着柴湿点不着火,三两个小时也是有的。还没等水开,屋外已经响起了敲门声——那是急等着灌开水洗脸上班的人。一直到把上班的人全打发完了,她才能坐下来歇一口气,已经累得吃不下早饭了。

晚上的忙又是另一种忙。勤奋嫂刚把晚饭端到桌子上,还没来得及伸筷子,灌水的客人又来了,这回是下了班急等着做饭洗涮的人。勤奋嫂一年到头也吃不上一顿安生的晚饭,她一手端着碗,一手数钱找钱,嘴也不闲,一边吞食,一边和客人聊天。只要灌过一回水,勤奋嫂就记住了人的名字。若来的是孩子,勤奋嫂还会给人塞一小把爆米花。

午饭前后是老虎灶最清闲的时候,上班的已经走了,下班的还没回来。老虎灶闲下了,勤奋嫂却闲不下,那是她做针线活的时候。勤奋嫂手里忙的是一样事,眼里忙的却是另一样——勤奋嫂爱在飞针走线的缝隙里看书。勤奋嫂断断续续地读过几年书,识字不多,书也不能看得太深。勤奋嫂看的,只能是女儿学剩下来的语文课本。

勤奋嫂家里除了女儿,还有一个姨娘。姨娘排行第二,勤奋嫂就管她叫二姨娘。二姨娘其实不是亲姨娘,她只是勤奋嫂的一个远房表亲。二姨娘没儿没女是个孤寡之人,勤奋嫂的亲爹娘也都过世了,勤奋嫂就把她带在身边过日子,算是个帮手,遇事也好有个人商量。

这一天吃过午饭,二姨娘擦净了饭桌,站在灶台边上洗涮锅碗。勤奋嫂坐下了,开始织前一天刚开了头的一只线袜。袜子是女儿的。女儿今年八岁,正在十分淘气的岁数上,新织的袜子还没等穿小,袜头袜底就先磨穿了。勤奋嫂把旧袜子上的好线拆下来,织在新袜子的脖子上,再用新线织袜头袜底,是为了耐磨。其实,新线也不能算是真正的新线——勤奋嫂从来也舍不得买新线来织袜子,线是从一副劳保手套上拆下来的。勤奋嫂的常客里有一位叫仇阿宝的人,在机械厂里做供销员。他那个厂子,每个月给职工发两副劳保手套。仇阿宝用不上,一年到头积攒多了,便时不时地送些给勤奋嫂。那纱线的质地好,拿牙都咬不烂,看着还有一层隐隐的光亮。勤奋嫂就把手套拆了,洗干净了再染上各样的颜色,用来织袜子围巾。

这时外头走进来一个提着水瓶的客人,二姨娘把油腻腻的手在围裙上擦干净了,才走过来拧龙头灌水——怕弄脏了那块刚换上去的纱布。

“你这里,卖针吗?”客人问。

客人说的是普通话,二姨娘没听懂。二姨娘跟着勤奋嫂从乡下到温州城里也待了两三年了,可是二姨娘笨,连温州话也没听懂几句,更别说普通话了。

“你来你来,这个四只眼的话,鬼才听得懂。”二姨娘冲勤奋嫂喊道。

勤奋嫂抬头看见了来人,就有些吃惊:“谷医生你怎么今天不上班啊?”

谷医生叫谷开煦,是杭州人。省城的医学院毕业后,分配到温州最大的那家医院当了内科医生。谷医生的家眷至今还留在杭州,谷医生一个人过日子懒得开伙,三顿吃食堂,也时时来勤奋嫂的老虎灶灌开水,两下便都熟了。二姨娘管他叫四只眼,只因为他戴了副金丝边眼镜。

“明天要下乡巡回医疗,单位放我半天假准备行装。”谷医生说。

“不是刚回来吗?怎么又走?”勤奋嫂问。

“没办法,三个医疗队一起走,医院的人手不够。”

“医生都走了,医院里谁看病啊?”

“我提过意见的,没人听。”谷医生摘下眼镜,擦了擦,又戴回去。“天天下乡看病,能看几个人?还是解决不了问题。应该把基层的医生,轮番送到城里接受培训。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勤奋嫂就忍不住笑:“你说的是什么话啊,难怪二姨娘听不懂。你这些牢骚,别到处乱发,领导不爱听的。”

“是领导让提的……”谷医生有些不服。

“你还真信?谁乐意听难听的话?轮到我也不情愿。”勤奋嫂说。

谷医生从口袋里掏出五百块钱,放到灶台上。勤奋嫂一看,也不找,就塞了回去。

“这个时候没人来灌水,灶都没添火,水是温吞的,哪能算你钱?”

一个不肯收,一个不肯往回拿,两人在老虎灶前推了半天。“这怎么行?这怎么行?”谷医生的手紧紧地护着衣裳口袋,额头冒出了细细一层汗珠子。

勤奋嫂扑哧地笑出了声:“不就一瓶开水吗?我收了就是了,看把你给急的。你刚才要针做什么?”

“我的蚊帐破了一个洞,要补一补明天下乡用。”

“我不卖针,可是我有针。你一会儿拿过来,我帮你缝两针就是了。”

勤奋嫂便进了屋去找针线箧,出来时发现谷医生还没走——谷医生在翻她放在饭桌上的一张报纸。

“勤奋嫂你识字?”谷医生问。

勤奋嫂的脸一下子红到了脖子根,仿佛穿了一件太紧太小的衣裳,不小心露出了身上的肉。

“瞎看的。生字太多,总得跳着看。”

“哪天我教你怎么查字典。”谷医生说。

“你觉得写得怎么样,这篇文章?”谷医生指了指勤奋嫂的报纸问。勤奋嫂看的是《谁是最可爱的人》,那是她从卷烟用的旧报里挑出来的一篇文章。

勤奋嫂怔住了。勤奋嫂在谢池巷开了两年的老虎灶,这两年日子不长,她却也见识了形形色色的人。这些人削尖了她的眼睛耳朵磨滑了她的舌头,她的眼睛耳朵和舌头就配搭得很是顺溜起来。眼睛把看见的耳朵把听到的刷地扔给舌头,舌头就飞快地生出一句对应的话来。不知不觉的,她就变得八面玲珑伶牙俐齿起来。可是,这一次不行,这一次耳朵扔过来的话舌头没能接过去,舌头意外地卡了壳。脑子本想接过来的,可是脑子也突然卡了壳,因为这是一句陌生的话——一辈子里没人问过她对一篇文章的看法。

“蛮,蛮感动……”勤奋嫂的舌头一下子笨拙了起来,扯来扯去,才扯出了半句话。

“这个字,你不认识?”谷医生指了指勤奋嫂画的问号,那是一个“淳”字。

勤奋嫂点了点头。

“这个字跟单纯的纯发一样的音,其实意思也差不多,就是单纯。”

“那你,能把这一段,给我念一念?”勤奋嫂的舌头终于松泛了些,勤奋嫂开口的时候,脸上的热还没散尽。

谷医生的近视很严重,谷医生的眼镜度数浅了,有些不够用。谷医生拿起报纸来,近近地贴着鼻子念了起来:

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谷医生的普通话有点大舌头。谷医生说话很慢,念书更慢,仿佛喉咙里有一只手在拽着话尾巴不让走。

长点,那话尾巴再长点就好了。勤奋嫂暗想。勤奋嫂就是爱听那样的柔软。

“我总觉得,出门打仗的孩子,可怜啊。”勤奋嫂轻轻地叹了一口气。

谷医生的眉毛,惊讶地扬了起来:“人家说的是可爱,不是可怜。”

勤奋嫂似乎没有听见谷医生的话,勤奋嫂的目光越过谷医生,迷迷茫茫地落到了谁也看不见的远方。

“爹娘老婆不在身边,这些孩子,在别人的地盘上,出门久了孤单啊。”勤奋嫂喃喃地说。

孙小桃不喜欢她的家。

每天进门出门,她闻到的就是两样味道:煤饼在炉膛里烤出来的硫磺味,还有木桶在开水长久的浸蚀中发出的腐烂味。这两样味道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浸泡着她的嗅觉,渐渐的,她的鼻子就忘了世上还有其他的味道。

家里只有一张四尺长三尺宽的桌子,这张桌子的功能向来瓜分得十分明确。靠里的那一端常年放着一个圆竹罩子,罩子底下摆的是剩饭剩菜。外边那一端是妈妈和二姨婆卷烟丝的地盘。卷烟用的报纸,是二姨婆从五邻六舍那里讨来的。纸张的质量差,没放几天就开始变色。在二姨婆的剪刀之下,这些颜色形状各异的报纸就成了一张张尺寸大体相同的方纸片。妈妈拿过纸片,撒上烟丝一捻一卷,再用舌头轻轻一舔,就做成了一根卷烟。妈妈的卷烟散卖起来比商店里最便宜的盒烟还要便宜许多,所以妈妈的卷烟卖得飞快,天天得添货。

竹罩子和卷烟纸中间的那块狭小空间,才是她每天做作业的地方。她没有地方摊开课本,她只能把作业本压在课本上,挪来挪去地看。她一只肘子顶着竹罩子,另一只肘子压在卷烟纸上,小心翼翼地躲着烟丝。一只十五支光的电灯,把课本上的每一幅插图都熏得跟旧火柴盒上的商标一样昏黄。每卷几支烟,妈妈总要停下手,凑过脸来抽她的课本看,问她一些她答不上来也不想答的问题。妈妈白天说了这么多的话,妈妈晚上依旧还有这么多的话。也许妈妈觉得只有晚上的话才真算是话,可是妈妈从来没想过,她的话并不是她的话。妈妈的话和她的话中间,隔着二十余年的路途。

同类推荐
  • 秋水

    秋水

    《秋水》书写了里下河地区80后一代的成长故事。故事从步入中学校园到散入风云人生,从青春期生理变化的节点到而立之年心理成熟的标识,或以“三个女人一台戏”为内在借喻,而成就了一部独标一格的“成长小说”。三位女主人公的形象塑造,其性格逻辑,与其具体境遇和命运走向彼此拥挤;以孔先生及其表征的传统文化和人格照应首尾,则和漾漾其间的“秋水”象喻一起,赋予了全篇以某种难言的亲切气息。
  • 十城记

    十城记

    长篇小说《十城记》以近代天津百年史为广阔背景,以中、犹太、日三个家族三代人的情感纠葛为主线,讲述了天津人与犹太人携手共进的百年生存、奋斗故事,弘扬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和博大精深的人道主义情操。作品以“十城”为深刻寓意和象征符号,以天津犹太人聚集区和“河豚计划”两条线索展开故事,塑造人物;以充沛的地域文化气韵和优美的散文文笔,突出女性作家的审美个性,是一部题材新颖、风格独具的长篇小说。
  • 老滩

    老滩

    本书叙写新世纪的老人与海,记录和展示辽东湾的生存状态,经作者精心打造,沉着,大气,悲悯,人物形象立体、丰满,戏剧性冲突紧张生动,扣人心弦。通篇画面感强烈,抒情韵味浓郁,兼具地域性,人文性,历史感,现实感,颇具史诗风格,余曾先睹为快。
  • 出乎意料的爱

    出乎意料的爱

    《出乎意料的爱》将独特的目光栽种在自己熟悉的土地上,并能用勤奋的笔触潇洒游弋于其中。它既有对乡村生活的忆旧,又有对现代生活的感悟,既有对美好人生的歌咏和赞颂,又有对现代生活的反思。《出乎意料的爱》由汪云飞所著。
  • 天地共一春

    天地共一春

    长篇小说《天地共一春》以抗日战争时期的武陵山区为背景,揭示这一特殊时期西南某少数民族地区的各种社会矛盾及百姓的生存状态,国难当头,土家族、苗族同胞为求生存,自发组织武装力量,保境安民,各类民变队伍应运而生。
热门推荐
  • 太上九真妙戒金箓度命拔罪妙经

    太上九真妙戒金箓度命拔罪妙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一缕白月光

    一缕白月光

    《天劫乐园》新书连载中…“申先生,打个商量呗?我们离个婚如何?”某帅到没有朋友男人镇定地抬起头来:“今天是想买快艇还是酒店。”“飞机。”“好。”一小时后,崭新的专属飞机送到了某人面前…咦?好像她刚刚商量的不是这件事?算了,不管了,婚下次再离吧。某人愉快的钻上了飞机…五年前,她一腔深情,却换来他一句“不睡白不睡”;五年后,她化身总裁,回来打脸,却换来他一句“你跳我也跳”。怎么回事?说好的互相伤害呢?你那“我虐你千百遍,你当我是初恋”的剧本是不是拿错了?
  • 我在异界造高达

    我在异界造高达

    “是男人就要开扎古。”“我就是高达”现实世界只能玩模型,可是到了魔法世界,啊,是时候开始造高达了。
  • 中魔的城堡:《哈利·波特》作者的魔法启蒙读本

    中魔的城堡:《哈利·波特》作者的魔法启蒙读本

    三个孩子在一次暑假当中,无意中闯入了一个充满了魔法的城堡,在那里,他们遇到了沉睡百年的公主被吻醒,其实,是一个淘气的小女孩梅布尔对他们开的一个玩笑;接下来真正的魔法戒指出现了,同伴因为这枚戒指而隐身,接着看到花园里,所有的塑像在傍晚都活了过来……
  • 论星际选手的养成方法之鸿鹄之志

    论星际选手的养成方法之鸿鹄之志

    延续到未来的辉煌故事,到今天的现实变成过去的回忆,又会如何呢?论星际选手的养成方法·鸿鹄之志系列作第一部!(每周一至周五更新)
  • 勒俄特依:彝族古典长诗(中华大国学经典文库)

    勒俄特依:彝族古典长诗(中华大国学经典文库)

    《勒俄特依》是彝族创世史诗。流传于四川省凉山彝族地区。“勒俄特依”系彝语音译,意为“传说历史书”。《勒俄特依》包括天地演变史、开天辟地、阿俄署布、呼日唤月、支格阿龙、石尔俄特、洪水漫天地、合侯赛变等十几个部分。它以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和丰富的想象叙述了宇宙的变化、万物的生长、人类的起源、彝族的迁徙等等,其中也反映了彝族人民在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初期的一些情景。史诗前一部分塑造了天神恩体谷兹和支格阿龙等艺术形像,描述了他们在创造天地万物中的神奇功绩,想象奇特。
  • 两个土豪

    两个土豪

    屁大的黑瞎子沟出了两个人物,一个是孙子多,一个是菜包子。孙子多三辈单传,父母为了孙氏家族人丁兴旺,把希望就寄托在他的身上,给他起个名叫子多。父母也是糊涂,子多倒无可挑剔,关键是和孙氏联系在一块儿,就有点不伦不类了。可孙子多不这么看,他觉得名字就是称呼,相当于商品上的标签,要想创出品牌,除自身的产品过硬,牌子必须标新立异。父母能给他起这个名,这里包含着父母的殷切希望。孙子多当然不负父母的厚望,媳妇也争气,一下子给他生了个龙凤胎。菜包子当然不是餐桌上的主食,是一个人的外号。之所以叫他菜包子,是因他姓蔡。
  • 恋爱过敏处方

    恋爱过敏处方

    乔小船是一个武力值爆棚的菜鸟女警,遇到他之前傻人有傻福,过得没心没肺。在一个天气坏得刚刚好的夜晚,她为了避雨闯进了姜洄疑似“杀人犯老巢”的咖啡店,遇到了这个神秘又古怪的男人。他似乎强大到无所不能,却又被抑郁症折磨得脆弱不堪。她一点点被他吸引,却因为和他的接触,渐渐深陷一场潜伏在他身边多年的连环阴谋:母亲的精神病突发、青梅竹马的神秘失踪、本已坠崖的罪犯“死而复生”……
  • 画皮

    画皮

    集市。群众演员上场。群众演员统一穿带帽兜的长袍。有人提着鱼。有人提着肉。有人提着蔬菜水果。还有一些人提着日常物什。群众演员们在舞台上走来走去。疯子也在场上,似乎睡着了。陈氏上场,身后跟着王生。陈氏(停住)咸鱼!(仔细打量咸鱼)好新鲜的咸鱼啊!王生掩鼻,退后了两步。陈氏多少文?卖咸鱼的12文!陈氏12文?打劫啊?卖咸鱼的(拿着成鱼当成刀状,威胁陈氏)把你的银子全拿出来!
  • HEIIO你好

    HEIIO你好

    躺在病床上沉睡的张芽芽被梦魇追踪。一开始她以为只是一个梦境,但梦超时了她竟分不清什么是梦,什么是现实。穿越到另一个世界里,是一种另类的治愈?消失的记忆到底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