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48500000001

第1章 前言

唏嘘2008

1

2007年秋季,利用一次午间的便餐,我向我的上司、《体育画报》执行出版人程益中提出辞职,理由是自己准备集中精力,用两年时间完成一本书的采写,记录北京奥运年的历程。

“那你靠什么生活?”

“我掂量了自己的积蓄,两年不工作,应该还能活下去。”

从那一年的夏天开始,我就萌生了书写2008社会实录的念头。做了十几年的新闻人,追逐一个又一个新闻人物、新闻故事,虽然教科书上说,那都可能是“瞬间的历史”,但渐渐无法满足自己的野心。

自己在《南方周末》做过深入社会生活细节的特稿记者,在《体育画报》又有奥运报道的资源优势,仔细端详镜中的自己,一个心理暗示形成了:你正是适合记录北京奥运的那个人。

“你没必要辞职。”程益中当即表明态度,“我觉得一份媒体有义务成就自己的记者。”

这位中国知名媒体人的开明和坚持,动摇了我原本抱定的辞职念头。我虽疯癫,却也明白有收入比坐吃山空好,而且我很清楚,真要成为所谓自由记者,在中国的环境下将寸步难行。于是我留下来,只是适度减少了工作量。

生于1970年代初期的我,自认为人格分裂,证据之一,就是血管里混杂着功利主义和理想主义的血液。下决心记录北京奥运的动机里,本身就体现着这种“混血儿”的复杂欲望;而最终选择留在《体育画报》,同样呈现出“混血儿”的自我妥协。

2

原以为,奥运的主题已让2008年足够厚重了,没想到这会是如此跌宕的、无与伦比的年份。这一年,更像是一个过分迷信戏剧冲突的编剧的剧本,而不像一段真实的生活。人们为八卦疯狂,为灾难哀伤,为危机焦虑,为道德缺失恐慌,为奥运紧绷神经然后极度释放……其中的每一例,都达到了几十年里相关体验的极致。

在中国近当代史,1976年浓缩了太多的爱恨悲欣,而2008的戏剧性,丝毫不输给1976。

从一开始,我就给自己选择了一条最难的道路。我要完成的,应该是一部全景的社会实录,不是关注某一切面,也不局限于体育本身——虽然我很清楚,那样操作起来要轻松得多——是的,如果是悉尼或雅典那样的奥运会,不足以唤起我记录的冲动,那仅仅是“game”而已;在中国,奥运可以是一切。人们最熟悉的那首奥运歌曲写得很到位:北京欢迎你,为你开天辟地。

北京奥运激荡了许多中国人不切实际的梦想,也让本书作者成为一个不知死活的家伙。

3

我从来就不是一个标准概念里的体育记者。通过体育来体察人性,通过体育来感知时代,是我的兴趣所在。本来挺轻松的东西,被无趣的我搞得沉重不堪。

但我还是坚持认为,某些时候,体育确实不止是体育。

“体育归体育,政治归政治”是人们的美好愿望,但在现实层面,奥运会与政治无关只能是镜花水月。罗格说过,如果要找出北京奥运会最成功的地方,那就是“中国更了解世界,世界也更了解中国”。这评价超出了体育范畴,如果是奥林匹克的原教旨主义者,其结语应该是“在北京破了一箩筐的世界记录”。

正如公共知识分子梁文道所言,正因为体育看似与政治无涉,才更容易为政治家所用,比如著名的“乒乓外交”。别忘了,中国还曾在1980年抵制(当时的官方说法叫“放弃”)过莫斯科奥运会。

体育确实可以超越它自身,对这个世界的政治、经济施以更大影响,比如奥运会就是如此。北京奥运会更是雄壮得无以复加,如前所述,在中国它可以意味着一切。身为体育记者,很荣幸恭逢盛事,见证这样的历史时刻。

4

2007年8月,我写下一篇题为《北京奥运需要不支持者》的博客,引起较大反响,我也被网民贴上了标签:奥运反对者。我想他们搞错了至少两件事,其一,不支持未必就是反对,其二,我认为奥运该容忍不支持的人,并不意味着我就是其中一员。

当然,我其时的确对北京奥运忧虑多过憧憬。那篇博客的结尾,代表了我当时的立场:反对奥运的过度政治化;反对个人利益为奥运做出牺牲;反对锦标主义;反对对反对声音的限制。

那个阶段的我,觉得北京奥运只是形象工程而已,劳民伤财,弊大于利,我甚至担心奥林匹克精神在中国被严重误读。现在想来,那时的自己实在浅陋。

随着奥运从临近到完结,我对北京奥运会——这个星球上最盛大的party的态度,也发生着微妙的变化。渐渐地,我开始更乐观地看待奥运与中国的这次相遇——尽管我当初忧虑的情况并没有完全避免——这个自闭太久的国度必须迎着阵痛走向现代文明,我亦深信,国人对美好世界的本能追逐,也最终会演化为一种内生的力量。

北京获得奥运会承办权的同一年,中国加入WTO,它们都是中国回归世界的标志性事件。正如“入世”谈判首席代表龙永图所言,在当代中国,“许多事情积重难返,仅仅凭自身的力量去解决往往不行。一个健康有效的外力,则可能推动我们完成那些想做却迟迟做不成的事。”

渐渐地,我也放弃了对奥运意义的过度阐释。现代奥运会本就没什么神圣的,它只不过是一个全球狂欢节,并在危机时代很好地实现了商业化、成功自救而已。生活经验告诉我,凡是被标榜为神圣的,都是可怀疑的。

我试图更平和地看待在奥运年发生过的一切。如果说还有什么阴影在我内心挥之不去,那就是依然激烈也依然容易被操控的民族主义情绪,我很想知道,一个社会假如到了万众一心的地步,下一步是不是就要同仇敌忾了?

5

黄仁宇先生的《万历十五年》,力图以某一个时间切片来管窥更宏大的历史,这种审思角度给我颇多启发。不过,《万历十五年》并非严格意义上的1587年的历史,这个平淡无奇的猪年只是表达作者大历史观的一个基点。

尽管2008年不知比1587年激越多少倍,但我还是相信,真实的历史隐藏于细节中,隐藏于具体的人的故事。所以,在我的写作中,更多出现的是一些看上去无关宏旨的小人物和小故事。他们是我的切片。

你会看到,人的活动贯穿整个叙述,而除此之外,我也写就了相当篇幅的人物列传,希望人们看到几个更完整的人的故事。这些人的工作、生活、命运乃至价值观,被北京奥运不同程度地改变,或轻缓,或剧烈,但无不耐人寻味。

这一年里,我曾前往旧金山的火炬传递现场,前往境内原定传递城市本溪(最终都因故与火炬缘悭一面);我曾前往雪灾所累的广州,两次前往四川地震灾区;我曾前往刘翔备战的上海莘庄基地,前往唐山搜寻残奥运动员的故事;更多的时候,我忙碌于奥运主办城市北京,它包容的奥运元素纷杂、丰富、奇妙得令人激动,也令人茫然。

难度最大的反倒是北京的采访,头绪庞杂是一个问题,无处不在的防火墙是更大的问题。这就需要付出巨大的沟通成本,即使去观摩一次首都职工文明拉拉队的排练,也要设计一个复杂的破解路径。而对于更多难以接近的隐秘世界,我只能求助于当事人的描述。

我很欣赏长平MSN签名上的那句“若批评不自由,则赞美无意义”,所以,呈现在这本书里忧思或许要多过称颂。

我并不承诺自己的客观公正。确立采访方向的过程,甄选写作素材的过程,都要依靠主观的价值判断。我只是时常提醒自己,不要说假话,并避免那种“选择性失明”。

“说人是一种力量与软弱、光明与盲目、渺小与伟大的复合物,这并不是责难人,而是为人下定义。”这是法国哲学家狄德罗的名言。在这本书中,你看到的同样是这样一些“人”。我们的国家,我们身处的时代,我们面对的世界,也适合这样下定义。

6

你经历了2008年,以为一切都已经刻骨铭心了,但是重新捡拾记忆的时候,发现自己对许多事情仍不甚了了。至少对我而言,几个月的查阅、整理、补充采访和思考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接近复杂事物真相与本质的过程。

奥运会开幕前夕,一些朋友在MSN上问我:听说你要写一本奥运的书,怎么还没印出来啊?他们替我着急:奥运一结束,事过境迁,书可就不好卖了。那时候,我的书何止是没印出来,采访计划还未完成一半呢。

我秉持的是另一种功利心:既然搞,就要搞出够分量的东西。而且我觉得,把一段岁月看得更真切需要足够的距离感。

2008年倏忽而去,我开始投入写作当中。其实,距离还远远不够呢,我知道自己下笔的匆忙和草率,这是功利心在作祟,可是又难以摆脱。还有一个遗憾,就是许多话未能以方便读者阅读的方式直白说出。只好再许一个宏愿:在完成本书以后,我要继续关于2008的挖掘、沉淀与追问,在若干年后重新记录这个复杂的年份。我甚至想对着树洞故做豪迈状地高喊:把2008交给我吧!

7

很欣赏法国哲学家帕斯卡尔的忠告:中国使一切变得模糊不清,但依然有光明可寻,去寻找吧。

同类推荐
  • 热带体育旅游开发研究:以海南为例

    热带体育旅游开发研究:以海南为例

    本书共五部分,主要内容有:热带体育旅游的研究背景、热带体育旅游的主要构成要素、热带体育旅游供应商及政策、案例分析、结论与建议。
  • 世界足球演义

    世界足球演义

    用不一样的方式来讲述关于足球的那些故事,让我们从1998年的世界杯赛场说起。
  • 史上第一控卫

    史上第一控卫

    美国篮球学院编撰的教材这样评价王松:“在此之前,人们对控卫(PG)的印象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传统控卫,他们以传球为先,现役球员里的代表是克里斯·保罗,另一种是现代控卫,他们擅长投射,鲜明的例子为斯蒂芬·库里,而王松无疑是兼二者皆有之,他的出现无疑是史诗级和革命性的。”相比而言,NBA名人堂对王松的入选评语则简单得多:“王松,入选理由:史上第一控卫。”这里,没有超级系统和特异功能,世界上也从来没有什么救世主,有的……只是一个天赋卓越和勤奋努力的人。
  • 舞所不能

    舞所不能

    “请问您认为舞蹈是快乐的吗?”“我认为是的。”“那请问您认为舞者都是快乐的吗?”“不,我认为或许只有成为像我这样的舞者才是快乐的吧……”这里有着各种各样的舞蹈,街舞、古典舞、民族舞、恰恰、鬼步舞、桑巴、华尔兹、极限柔术舞、广场舞、社会摇……总有一款适合你。希望喜欢舞蹈的朋友可以进来看看,尽情感受这项华丽体育运动的魅力。ps:铁打的舞蹈流水的商娱,主线是舞蹈,其余元素都只是支线,一本专注舞蹈的竞技休闲小说。本小说属于架空世界,所有的人物原型都借鉴现实但不是现实,目的是为了塑造每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物,请不要代入现实。
  • 我为传奇

    我为传奇

    “布鲁斯·杨,是个令人震惊的家伙,他每一次都可以在选秀大会中淘出南非美钻般的球员,尤其他在一系列的交易之中,我从来没有见过他赔本的时候,这是个全联盟最令人难以置信的家伙!!!”帕特·莱利一脸佩服的对TNT电视台的记者说道。波波维奇在接受《今日美国》的记者专访时,脸色铁青的说道:“这辈子我做过最愚蠢的事情,莫过于和布鲁斯做出了交易蒂姆·邓肯的决定!!”
热门推荐
  • 觅魔纪

    觅魔纪

    寻魔,问道,觅长生!当苏安提剑砍死这群修仙的败类后,我还修什么仙,成什么佛。此生不做众生中的仙,只做众仙中的魔!作为新晋魔头,苏安从湘雨界砍上南天门,在南天门砍了十八条街,三天三夜没眨眼!
  • 表现出众的能力(青少年励志成长丛书)

    表现出众的能力(青少年励志成长丛书)

    毛泽东在《赠父诗》中写道:“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这首诗可以说是少年毛泽东走出乡关、走向外面世界的宣言书,表明了他胸怀天下、志在四方的远大抱负。十三岁后,知识渐开,物欲既染,烦恼增多,心逸情泳,故真性渐隐,记性渐泯,然性向显发,崇效楷范,悟性转强。少年启养心志,正宜此时。志向和理想是我们生活中的导航塔和航标灯,指引我们通往想要去的地方,避免迷失自我,迷失方向。
  • 有个天使是恶魔

    有个天使是恶魔

    谁说带翅膀的就是天使?它还有可能是烧鸡。谁说纯白羽毛就是天使?它有可能是羽绒服。这些都是谁说的呢?但是天使确实是在人间,只是你们见过吗?断翼的天使又是什么呢?传说中的天使不是头上戴小圈圈的吗?你见过拿小叉叉,笑起来很邪恶,使起手段很恶毒的天使吗?嘿嘿,因为那个本来就是恶魔,天使背后化身为恶魔的家伙——恐怖暴力份子之粱小羽是也!“对!说你呢!我最近手痒痒,给我当个免费沙包吧!”“唉,不要爱上我,我可不是拉拉公主。”“怎么地?这世上没女人啦?都盯着我一个算什么?!”“说SHIT不文明,我说屎屎屎,总行了吧!”为什么哥哥要指定说是个新同学呢?是他?还是他!难不成是他们!?谁才是她该守候的人呢?
  • 武极狂神

    武极狂神

    一代狂神李狂,狂霸一生,一刀在手,败尽天下英雄,但是,在他渡劫之时,却是被最爱的人暗算,陨落在了天劫之下,仙武路绝。李狂重生六百年后,昔日红颜,已经是一代圣主,俯瞰苍生,睥睨天下,但是,这又如何,既然让我重活一世,我便再狂霸一世,再脚踏天下,再败尽敌手,再登武极巅峰,一代圣主又如何,照样将你踩在脚下!
  • 我的青春我做主

    我的青春我做主

    好书是具有生命力的。一本好书,我们拿在手上,揣在兜里,或者放在枕边,会感觉到它和我们的心一起跳动。在这套“生活认知成长青春励志故事”里,编者推荐给青少年读者的是充满活力的大众文化形态的小小说佳品荟萃。这本《我的青春我做主》(作者杨晓敏)是其中一册。 《我的青春我做主》收录了《一个人的俄罗斯情结》;《听课的老头儿》等作品。
  • 三界第一扫把星

    三界第一扫把星

    洛星儿,闻名于人妖仙三界的第一扫把星,出生于天降流星雨之夜,从此天生携带倒霉体质,与之亲近的亲人朋友无不受其连累。自责愧疚之下跳楼自杀还把路过的行人压死了,自己却只是蹭破了点皮……罢了,人间难容我,仙界求收留。四方大仙之一的慈眉善目的东方不悔收其为第八十一位徒弟悉心教导,不到一个月师父在前往妖界除妖时竟意外失踪……洛星儿怒了!不是说姐是扫把星吗?姐这就往妖界去认个亲拜个师父,搅它个天翻地覆!妖王:“这小妞瘦是瘦了点,胜在细皮嫩肉”妖界军师:“大王不可!她是三界第一扫把星,吃了她就跟她一样倒霉了!”
  • 留住客户的20条准则

    留住客户的20条准则

    军法云:攻心上。同样,要想留住客户,首要的任务就是了解客户心中所想,进而通过各种努力留住客户的心。本书从不同的角度选择了最常用,也是为有效的20种武器,教会你更好地武装你的企业,助你守卫阵地,留住客户的心。
  • 重生家中宝

    重生家中宝

    从克父克母被人所不喜,到福泽深厚被爱人捧做手中宝。
  • 伊妮德的故事

    伊妮德的故事

    它当然可以简单地被认作是发生在大约英国乔治三世时期的故事,但同样也可以是任何时间里的故事,或者停留在了任何的空间维度里,也可以仅是作者千万个心思的流露。你可以认为它是悬疑的,更可以当做是书写爱情的,但在作者而言唯一重要的是,她的故事是出于对虚空的时间的信仰。
  • 初唐红楼

    初唐红楼

    身在大唐恋红楼,庄生梦蝶,或是南柯一梦,爱过就好,是真是假,重要?